西南大学10-17年333教育学综合真题(完整版)

西南大学10-17年333教育学综合真题(完整版)
西南大学10-17年333教育学综合真题(完整版)

333教育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计 2 0分)

1.教育学

2.“中体西用”

3.“格拉底法”

4.发现学习

二、简答题(每小题 1 0 分,共计 30 分)

l.我国当前教育目的之基本精神是什么?

2.中国现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3. 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主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计 40 分)

l.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并以其中一个关系为例简要论述。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每小题 30 分,共计 6 0 分)

1.材料: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先生。”要求:试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观等角度加以阐述。

2.终身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联系我国实际加以举例阐述。

333教育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教育目的

2.学制

3.榜样法

4.课程

5.朱子读书法

6.道尔顿制

二、简答题(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当前学校管理呈哪些发展趋势?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3.书院产生的条件有哪些?它有什么特点?

4.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有哪些?

三、分析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1.试述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2.试述教学过程的本质。

3.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分析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333教育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狭义教育 2.学校管理 3.朱子读书法

4.格拉底法 5.学习策略 6.心理发展

二、简答题(4 小题,每小题 1 0 分,共 40 分)1.简述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容。

3.简述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4.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三、论述题(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1.试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素养。

3.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述评。

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述评。

333教育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教学

3.格拉底教学法

4.中世纪大学

5.道尔顿帛

6.恩物

二、简答

1.教师劳动特点

2.洋务运动特点

3.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

4.需求层次理论

三、论述题

1.试论教学订价的 GIPP

2.试论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3.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和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

4.论述创造性的培养

333教育学综合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

2.学记

3.课程标准

4.教育目的

5.班级授课制

6.教育评价

二、简答题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2.教育的社会功能

3.全面发展教育及其关系

4.学校管理发展趋势

5.教师劳动的特点

6.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三、论述题

1.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于学生的主体性

2.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3.如何处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

333教育学综合试题

一、填空题

1.教育学发展的科学化阶段的重要特点有()、

()和教育学研究的细化。

2.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思想可以概括为()、

()和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组。

3.古代教育有与其特定历史条件相应的特点,如培养目标比较狭窄,用控制的学生子夏的话来说就是“()”,又如教育容的事业也比较狭窄,主要偏重于()。

4.纵观心中过教育目的理论的发展,其基本精神是比较特点的,如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坚持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定位是培养()。

5.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工作中说发生的交往和联系,师生关系的根本容是();其本质是()在师生之间的反映。

6.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思想包裹一系列原则,其中最为重要是

()、()、()、理论知识其主导作用原则等。

7.教育测验的类型划分比较多。其中,如果按照测验的评价标准来划分,则可以划分为()和()。8.校本管理是以()的管理,即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需求来确定的,而不是()。

二、名词解释

1.终身教育

2.社会本位论

3.活动课程

4.教育实验法

三、简答题

1.学生身心发展的普遍特点及教育要求。

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涵和要求。

3.一篇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四、论述题

1.当代世界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动向。

2.比较分析传授-接受式教学与引导-发现式教学。

3.现象评析在我国政府及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提倡推行素质教育而学生家长及一些学校却仍迷恋应试教育,人们总结这种现象说是“素质教育倡而不兴,应试教育批而不亡”请评析这种现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