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_填空题_简答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_填空题_简答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_填空题_简答题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复习(名词解释_填空题_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cervical burnout: 牙颈部进中或远中因投照技术问题在X线片上造成低密度影像(2分),位于釉质和牙槽嵴顶之

间,称为牙颈部Burnout征象,为正常影像,勿与根面龋混淆(2分)

Albright syndrome: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分)同时合并有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1分)及内分泌疾病(特

别是女孩性早熟)时,称为Albright 综合症(2分)。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即介入放射学(1分),指在医学影像的监视和导引下,通过

穿刺和各种导管技术(1

分),运用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疗学的基本原理(1分),进行诊断和治疗各系统疾病的

一门学科

(1分)。

放射性骨坏死:成人颌骨受总剂量超过65Gy照射时,可发生颌骨坏死(1分),其发生

主要与放射剂量有关,下颌

多见(1分),组织学观察可见骨细胞丧失,呈无菌性坏死,小动脉内膜炎及周围炎,管

腔狭窄甚至

闭锁,颌骨极易感染及损伤(2分)。

向心性萎缩:舍格伦综合症在涎腺造影片上显示为仅有主导管和某些叶间导管显影(1分),周缘腺体组织不显示(1

分),说明腺体萎缩变小,称为向心性萎缩(1分)。这种情况多为晚期病变,腺体组织

大部分被破坏,

代以淋巴组织;有些腺体导管完全被阻塞,造影剂无法进入(1分)。

Codman 三角

二、填空题

1.在口腔颌面部,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用于_____、_______这两类疾病的检查。

2. 牙周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放射诊断中多选用以_____效应为主的射线能量范围,在放射治疗中则选用_____效应为主

的高能量范围。

4.下颌横断牙合片常用于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_____,也可用于辅助诊断_____以及_____。

5.涎腺造影的禁忌症有_____、_____、_____。

6.骨折X线的观察要点有骨折的部位与数目、骨折的移位、_____、_____,还有 _____。

7. _____是成骨型骨肉瘤的X线特征。

8.颌骨骨髓炎通常在发病后_____才能逐渐在X线上显示出骨质病理变化。

9.在X线表现上出现钙化影像的牙源性肿瘤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_____ 、_____ 。

【1、累计范围广泛的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2.、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牙合翼片 3. 光电、康普顿 4. 颊、舌侧膨胀、下颌骨体骨折移位、异物、阻生牙定位 5. 碘过敏、急性炎症、阳性涎腺导管结石 6. 骨折的类型、骨折线与牙的关系、骨折线与营养管及正常骨缝

影像的区别 7. 瘤骨形成 8. 2周后 9. 牙源性钙化囊肿、牙源性腺样腺瘤】

10. 髁突按骨折线高低可分为____、____、______骨折,此外髁突还可发生矢状骨折。

【髁头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颈下骨折】

11. 电离辐射可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

12. 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依关系。

13. 照射方式可分为:外照射、内照射和混合照射

14. 细胞内DNA损伤在放射生物效应中占重要地位

15. 膜脂质成分变化直接影响膜的微粘度、流动性、脆性和通透性

16. 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表现由轻到重可以分为:轻度黏膜疹、明显黏膜疹、斑点状黏膜炎、融合性黏膜炎

17. 皮肤的损伤由轻到重可分为毛囊性丘疹与脱毛,红斑反应,水疱及坏死溃烂四级

18. 放射防护有三个主要原则: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

19. 保证X线诊断的前提下可通过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提高纪录和显像系统的灵敏度、

提高成像质量、减少重复检查措施来减少照射时间。

20. 牙科X线机基本有三种形式:可移动立式、壁挂式和在综合诊疗台上的镶带式

21. 牙科X线机结构主要由:X线机头、支臂和控制部分组成

22. 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

23. 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要高出合面10mm左右

24. 分角线投照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是根据共边三角形内若有两个角相等,则这连个三角

形全等这一原理。

25. 牙由四种组织构成,即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及牙髓。

26. 在上颌中切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的影像

27. 在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翼钩等结构。

28. 在下颌切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结构

29. 在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常可见颏孔

30. 在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常可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下缘等结构

31. 龋病按病变进展情况分为:急性龋、慢性龋、静止龋和继发龋

龋病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

33. 龋病按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34. 牙髓病包括: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变性、牙内吸收和牙髓坏死。

35. 慢性根尖周炎包括:慢性根尖脓肿、慢性根尖肉芽肿、慢性根尖周囊肿、致密性骨炎

36.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之后两周时间,X线便用于牙科疾病的检查。

37.腮腺X线造影侧位片,腮腺主导管的起始段形状为直线、膝状弯曲或呈粗结状,再

向后下走行。

38.X线波长为1fm—10nm,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

39.口腔X线平片可分为口内片和口外片两大类。

40.发生于颌面或窝沟的龋牙,临床检查就可发现,对于邻面牙颈的龋牙,需用X线检查,检查用常规根尖片和颌翼片

41.对于X线平片已看到的阳性涎腺导管结石,为避免注射造影剂将结石向后推移,不宜行涎腺造影检查。

42.分角投照上颌牙根尖片时,中心线应向足侧倾斜,投照下颌牙根尖片时,中心线应向头侧倾斜。

43.含牙囊肿的X线表现特点是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未萌出牙。

44. 根尖分角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垂直, X线中心线需通过。

11.牙骨质结构不良分为三期病变B

A) 一期病变密度增高 B) 三期病变密度增高 C) 一期病变不均匀密度减低 D) 三期病变不均匀密度减低

12.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多发于25岁以下的男性,常 C,以磨牙区多见。

A) 复发 B) 恶变 C) 单发 D) 多发

13.对牙周炎患者,我们如选择曲面体层片,下列说法哪种不正确?B

A) 方便快捷,一张X线片上可观察整个上、下颌牙体和牙周情况

B) 投照一张曲面体层X线片,患者接受的照射量要大于全口牙片

C) 曲面体层显示细微结构比根尖片差

D) 曲面体层摄影不能取代根尖片检查

14.显示牙周炎牙槽骨吸收情况,测量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投照方法?C

A) 曲面体层 B) 分角线投照的根尖片 C) 平行长焦距投照的根尖片 D) 咬合片

15.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X线检查方法是b

A)许勒位和经咽侧位 B)下颌升支侧位和切线位 C)华特位和曲面体层 D)下颌前部合片和合翼片

16.牙源性上颌窦炎的X线检查方法是C

A)许勒位和经咽侧位 B)下颌升支侧位和切线位 C)华特位和根尖片 D)头颅侧位和合翼片

17.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界性剂量指标是C

A)20GY B)40Gy C)60GY D)80GY

20.破坏期可有大块死骨形成,修复期有大量新骨形成的病变是A

A)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B)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C)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D)牙源性上颌窦炎

21. 颧骨、颧弓复合体骨折最佳的检查片位为 D

A)华氏位和曲面体层; B)曲面体层和颧弓位;C)华氏位和经咽侧位;D)华氏位和颧弓位;

22. 关于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下列哪种说法不对?D

A) 常能看到病源牙 B) 骨破坏边界清楚,周围骨密度高 C) 可见死骨形成 D) 可见袖口状骨膜反应

23.下颌髁突骨折后常发生内弯移位,因此常加拍D

A) 许勒位 B) 经咽侧位片 C) 下颌骨后前位 D) 下颌骨开口后前位

24.下列疾病名称中,属于面裂囊肿的有:D A)含牙囊肿 B)根尖周囊肿 D)鼻腭管囊肿 E)牙源性角化囊肿

25.下列描述中,哪些不属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特点?c

A)病变范围较大时,常沿颌骨长轴发展 B)可单发,也可多发

C)病变较大时,多使颌骨向唇颊侧膨隆 D)可呈始基囊肿表现

26.下列描述中,哪些不是成釉细胞瘤的特点?d

A)颌骨膨胀,以向唇颊侧为主 B)牙根可吸收 C)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多房型 D)瘤内常见钙化

30.下列疾病中,属于牙源性良性肿瘤的有:D

A)骨肉瘤 B)牙骨质-骨化纤维瘤 C)颌骨中心性血管瘤 D)成釉细胞瘤

32.下列影像学表现中,哪些不是骨肉瘤的特点?D

A)骨质结构紊乱,可有成骨和溶骨现象 B)瘤骨形成,表现为斑片状或日光放射状

C)骨膜反应呈层状或袖口状 D)可有死骨形成

33.牙龈癌的影像学表现为:C

A)多有病源牙 B)典型表现为颌骨扇形骨质破坏 C)颌骨呈口小底大的骨质破坏 D)可有死骨形成

34.下列哪一恶性肿瘤属于上皮组织来源的原发性颌骨恶性肿瘤?D

A)骨肉瘤 B)舌癌 C)牙龈癌 D)原发性骨内癌

35.阳性结石应当采用C方法检查 A)涎腺造影 B)核素显像 C)X线平片 D)CT

36.颌下腺导管阳性结石可用D方法检查 A)鼓颊后前位 B)口内含片 C)涎腺造影 D)下颌横断咬合片

37.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特点是B

A)中老年女性多见 B)到青春期可自行痊愈 C)口干、眼干 D)腮腺进食肿胀

38.儿童复发性腮腺炎的造影表现是A

A)末梢导管扩张 B)主导管充盈缺损 C)主导管呈羽毛状、花边状 D)分支导管密集

39.涎腺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C A) MRI B) CT C) B超检查 D)造影检查

40.涎腺肿瘤的B超检查应当观察肿瘤形态、边界回声、内部回声和D

A)肿瘤大小 B)肿瘤部位 C)肿瘤和血管的关系 D)后方回声

41.在CT图像上具有特征性密度值的是C

A)沃辛瘤 B)多形性腺瘤 C)脂肪瘤 D)恶性肿瘤

42.舍格伦综合征典型的造影表现是D

A)信号强度不均匀 B)骨破坏 C)边界回声不清楚 D)末梢导管扩张

43.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主要造影表现是

A) 主导管扩张 B) 主导管呈花边状、羽毛状葱皮状 C) 末梢导管扩张 D) 腺泡充盈缺损

44.下列表现中哪一个是舍格伦综合征的造影表现

A) 主导管呈花边状、羽毛状、葱皮状 B) 造影剂外漏 C) 主导管充盈缺损 D) 分支导管移位

45.欲观察颞下颌关节间隙变化,应选择何种片位?C

A) 髁突经咽侧位片 B) 曲面体层片 C) 许勒位片 D) 头颅侧位

46.许勒位片主要用于观察颞下颌关节的哪一部分结构?D

A)外1/3结构 B)中1/3结构 C)内1/3结构 D)外1/2结构

47.欲观察关节盘的病变应用何种检查方法A

A) 许勒位片 B) 关节造影 C)磁共振 D)B和C

48.在骨关节病变常见的X线改变中,如下哪一种X线表现是不可能存在的的?D

A)髁突骨赘 B)髁突硬化 C)髁突囊样变 D)关节正常结构消失,形成骨球

49.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常规X线检查方法中,下述哪一种是不需要的?C

A)许勒位 B)曲面体层 C)华氏位 D)髁突经咽侧位片

50.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的主要X线表现是什么?C

A)髁突骨赘形成 B)髁突硬化 C)关节区骨球形成 D)髁突囊样变

51.关节创伤后关节腔内有较多积液或积血时,在许勒位片常显示出关节间隙的哪种变化?C

A)关节间隙变窄 B)关节间隙大致正常 C)关节间隙增宽 D)关节间隙消失

52.髁突经咽侧位片与许勒位片比较,在显示髁突骨质病变方面下述那种说法是正确的?A

A)髁突经咽侧位片比许勒位更能清楚显示髁突骨质病变

B)二种片位在显示髁突骨质病变方面基本相同

C)许勒位片比髁突经咽侧位片能更清楚地显示髁突骨质病变

D)许勒位片和髁突经咽侧位片都不能清楚地显示髁突骨质病变

53.男6岁,颏部外伤开口受限1年。检查开口度20mm,开口向左偏斜。X线片示左关节间隙模糊不清,髁突形态

基本正常。最适宜的诊断是

A)左关节骨性强直 B) 右髁突良性肥大 C) 左纤维性强直 D)左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54.下颌横断合片主要用于c

A) 检查腮腺导管前部结石、多生牙定位、外伤骨折错位、颌骨肿瘤膨胀情况以及异物定位等。

B) 检查颌下腺导管前部结石、多生牙定位、外伤骨折后髁突移位情况、颌骨肿瘤膨胀情况以及异物定位等。

C) 检查颌下腺导管前部结石、多生牙定位、外伤骨折错位、颌骨肿瘤膨胀情况以及异物定位等。

D) 检查颌下腺导管结石、多生牙定位、外伤骨折错位、颌骨肿瘤骨破坏范围以及异物定位等。

55.美国人C.E.Kells于1896年4月或5月拍摄了美国第一张根尖片

56. 意大利人Vellebonna于1930年发明体层摄影机

57. 芬兰人peatero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出曲面体层机

58. X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磁辐射

59. α粒子由可放射性核素衰败产生铀(224U,226U);β粒子可有放射性核素释放,如放射性碘(131I,129I)

60. 每日0.005—0.05Gy的剂量率,长期照射累积很大剂量导致慢性放射损伤

61. 只有剂量率达到0.05—0.1Gy/min或更高时,才有可能引起急性放射病

62. 植入前期的胚胎对射线最敏感,剂量在 0.05—0.15Gy可杀死受精卵

63. 人类在受孕35天左右对辐射、药物或病毒都很敏感

64. 必须进行检查时,则应选择在月经周期 1—10天内进行,以避免对妊娠子宫照射

65. 在放疗后1年内应避免使用义齿及吸烟饮酒

66. 单一剂量放疗超过10Gy,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口干;剂量小于10Gy时,口干症状在6

小时以后出现

67. 人体的浆液性腺泡(腮腺)对放射线高度敏感,接受2—5Gy的照射后2小时腺体即

可发生明显变性,接受10Gy腺泡即可坏死甚至完全破坏;而粘液腺泡(舌下腺、小涎腺)相对不敏感

68. 苦觉分布在舌后部,酸觉在舌中部,咸和甜在前部

69. 照根尖片时推荐使用E速胶片(E speed film)这是一种目前生产的感光速度最快、最敏感的X线片。

70. X线工作环境屏蔽,应采用150mm厚的现浇混凝土;100mA以下X线机的机房可

不少于24m2;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应有2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其他侧壁

和天棚应有1mm铅当量的防护厚度。

71. 牙科X线机在医疗范围所用的X线机中是最小型的射线机。

72. 对儿童进行全口X线检查时,一般用10 张2cm×3cm胶片

73. X线检查仅对牙内吸收和牙髓变性的牙髓钙化有诊断价值

74.显示上颌中切牙的根尖及其邻近解剖结构影像的理想检查手段是:A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上颌前部颌片

E、上颌后部颌片

75.显示上颌前部全貌影像较理想的检查手段是:D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上颌前部颌片

E、上颌后部颌片

76.显示下颌前部影像较理想的检查手段是:D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下颌前部颌片

E、下颌后部颌片

77.了解颧弓有无骨折较理想的检查手段是:D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颧弓位片

E、颧骨后前位片

78.同时显示双侧下颌骨升支影像较理想检查方法是:D

A、颧弓位片

B、颌片

C、下颌骨开口位片

D、下颌骨后前位片

E、颧骨后前位片

79.显示单侧下颌骨升支外侧骨皮质有无骨质破坏、骨质增生或膨出影像,较理想检查

方法是:A

A、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

B、颌片

C、下颌骨开口位片

D、下颌骨后前位片

E、下颌骨侧

位片

80.颞颌关节侧斜位片可较好的观察到以下影像解剖结构,但除外哪一项: E

A、髁状突

B、关节间隙

C、关节结节

D、关节窝

E、颧弓

81.显示上颌全部牙列及其周围的骨质情况,较理想的检查方法是:E

A、根尖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上颌骨侧位片

E、上颌体腔片

82.显示上颌磨牙矢状断面及上颌骨内部结构较理想的检查方法是:A

A、上颌侧位体层片

B、颌翼片

C、颌片

D、上颌华氏位片

E、上颌侧位片

83.在腮腺X线造影侧位片上,正常的主导管长是:C

A、3cm

B、4cm

C、5cm

D、6cm

E、7cm

84.在腮腺X线造影侧位片上,正常的主导管的最大管径平均为:B

逐渐波及叶间及小叶间导管(1分),晚期也可以看到末梢导管扩张(1分)。

2.主要骨质变化如下:髁状突硬化,可表现为髁状突前斜面股指不规则增厚、密度增高,亦可表现为髁状突松质

骨内散在的、斑点状致密、硬化(1分);

髁状突前斜面模糊不清,表现为密质骨致密影像消失,边缘模糊、粗燥(1分);

髁状突小凹陷缺损,多发生于前斜面,但亦可发生于髁状突横嵴处及后斜面,表现为骨质

小的凹陷缺损,周围骨质密度往往减低(1分);

髁状突前斜面广泛破坏,表现为前斜面密质骨边缘消失,表面不整齐,有较广泛的骨质侵

蚀及破坏(1分);

髁状突囊性变,多表现为髁状突密质骨板下有较大的低密度影像,周围有硬化边缘(1分);

髁状突骨质增生,可表现为髁状突边缘唇样增生,多发生于前斜面,亦可形成较大的骨赘

(1分);

髁状突磨平、变短小,表现为髁状突横嵴及前斜面磨平、成角,有的患者髁状突明显变短

小(1分);

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可表现为关节结节及关节窝密质骨板增厚、松质骨密度增高。有的

患者关节窝可变浅平宽大(1分)。

3.可分为三大类

①透射性改变。又分为3种。

第一种表现为单囊性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密度减低影像,具有硬化边缘。硬化边缘可表现为可表现为平滑、薄、边界清楚而类似囊肿样改变;更多的表现为细颗粒样,边界并不很清楚,也有的表现为宽的硬化带,密度增高而呈细颗粒状(1分)。

第二种表现为单囊性密度减低影像。而无硬化边缘(1分)。

第三种表现为多囊性密度减低影像,但在病变内一般不形成圆腔(1分)。

②阻射性改变。包括“橘皮样”型、毛玻璃型和硬化型。

“橘皮样”型病变密度高于正常且均匀一致,逐渐移行正常骨,下颌下缘可局部性丧失、吸

收很少或不吸收(1分)。毛玻璃型常见于成人,病变区域密度均匀一致,无颗粒样表现,呈毛玻璃样(1分)。

硬化型表现为均匀无结构的致密影像,较常见于上颌及颅底(1分)。

③透射及阻射混合性改变。同时存在透射性及阻射性二类X线改变(1分)。当病变累

及牙周组织时,牙周骨硬板模糊或消失,但牙周膜间隙一般存在(1分)。

4.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骨质破坏少(1分)。下颌升支侧位片上可见弥散性的骨密度

增高,其中也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1分)。下颌升支切线位可见密质骨外有成堆的骨

质增生(1分)。增生骨质的边缘一般较整齐,且升支外侧密质骨无明显破坏。早期偶可

见线状骨膜反应(1分)。发生于颌骨体部的病变,可见密质骨表面有轮廓光滑、不同

程度的密度增高影像(1分)。薄层骨膜成骨与密质骨间常有密度低的线条状影像,随新

骨继续形成可见黑白相间的层状骨膜成骨(1分)。当整个病变钙化时,则完全呈密度增

高影像(1分)。少数病例也可使升支骨广泛溶解、破坏,甚至有小块死骨形成,而骨膜

增生反应并不明显(1分)。】

5. 试述牙髓钙化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6.试述牙内吸收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7.试述慢性根尖(牙槽)脓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8.试述根尖囊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试述根尖肉芽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9.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在根尖片上有何区别。

10试述牙骨质结构不良(牙骨质瘤)的病理分期和X线表现。

11.牙周病牙槽骨吸收X线表现为哪几种方式。

12.试述牙根折裂的X线表现。

13.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时,拍片主要观察哪些内容。

14.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时,摄X线片的目的意义?

15.简要叙述慢性根尖脓肿影像学表现及其影像学鉴别诊断。

存在病源牙,根尖周一圆形或形状不规则、边缘不光整的小范围骨质破坏,周围有时硬化改变。

17.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X线表现。

18.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与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鉴别要点。

33.简述成釉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

【分为四型:多房型,单房型,蜂窝型,局部恶性征型

共同特征① 骨膨胀,以向唇颊侧为主;②牙根可吸收,锯齿状;③牙槽骨浸润;④肿瘤边缘局部硬化;⑤牙移位明显;⑥瘤内罕见钙化;⑦瘤内可含牙】

34. 简述下颌骨角化囊肿的X线特点,需与哪些疾病鉴别?

【 1)单房或多房,单房多见,多房大小相差不悬殊; 2)可含牙或不含牙,牙根吸收不多见,呈斜面; 3)外形沿颌骨长轴发展,舌侧膨胀; 4)有时多发。

需与①成釉细胞瘤;②含牙囊肿;④根尖囊肿;④其他等鉴别。】

35. 涎腺造影适应证?

36.简单叙述涎腺疾病诊断有哪些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这些检查方法分别有哪些主要特点?

【平片(阳性结石)涎腺造影(复发性腮腺炎、舍格伦综合征、阴性结石) B超检查

(涎腺肿瘤的首选) CT 和MRI (肿瘤的部位、性质、边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核素

显像(评定功能)】

37. 舍格伦综合征造影表现分为哪几种类型?简单叙述各自表现。

【1)腺体形态正常,排空功能迟缓 2)涎腺末梢导管扩张 3)向心性萎缩 4)肿瘤样改变】

38. 试述颞下颌关节造影的适应证、禁忌证。

39.试述关节侧位体层片及许勒位片正常关节上腔造影图像。

40.试述关节侧位体层片及许勒位片可复性盘前移位诊断特点。

41.试述关节侧位体层片及许勒位片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诊断特点。

42.TMJ MRI检查方法及TMD关节盘移位的表现。

43.试述TMD骨关节病骨质改变特点。

【髁状突硬化,可表现为髁状突前斜面股指不规则增厚、密度增高,亦可表现为髁状突松质骨内散在的、斑点状致密、硬化(1分);

髁状突前斜面模糊不清,表现为密质骨致密影像消失,边缘模糊、粗燥(1分);

髁状突小凹陷缺损,多发生于前斜面,但亦可发生于髁状突横嵴处及后斜面,表现为骨质小的凹陷缺损,周围骨质密度往往减低(1分);

髁状突前斜面广泛破坏,表现为前斜面密质骨边缘消失,表面不整齐,有较广泛的骨质侵蚀及破坏(1分);髁状突囊性变,多表现为髁状突密质骨板下有较大的低密度影像,

周围有硬化边缘(1分);

髁状突骨质增生,可表现为髁状突边缘唇样增生,多发生于前斜面,亦可形成较大的骨赘(1分);

髁状突磨平、变短小,表现为髁状突横嵴及前斜面磨平、成角,有的患者髁状突明显变短小(1分);

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可表现为关节结节及关节窝密质骨板增厚、松质骨密度增高.有的

患者关节窝可变浅平宽大

48.试述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主要X线改变。

【间隙改变(变窄)骨质改变(髁突表面皮质骨模糊、消失;髁突表面缺损;广泛破坏;髁突磨平、或磨平变短;骨质硬化;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囊样变)关节盘穿孔】

49.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骨质改变的X线表现特征有

【①髁状突硬化;(1)②髁状突前斜面模糊不清;(1)③髁状突小凹陷缺损;(1)④髁状突前斜面广泛破坏;⑤髁状突囊样变;(1)⑥髁状突骨质增生;(1)⑦髁状

突磨平,变短小;(1)⑧关节结节、关节窝硬化。】

50. 试述上颌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51.试述下颌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52.在没有人为标志的情况下如何区别其为上颌或下颌根尖片。

53.试述下颌横断咬合片的X线投照要点及正常X线解剖。

54.试述上颌前部咬合片的正常X线影像。

55.根尖片投照技术有哪两种?简述各自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1)根尖片分角线投照技术操作简便,无需特殊持片夹和定位投照装置。但由于照时,X 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

不垂直,所拍摄的牙图像往往不同程度的失真变形,特别是多根牙时图像失真和变形会更明显。

(2)采用平行投照技术,由于牙长轴与胶片平行,X线中心线与牙长轴和胶片均垂直,这

符合X线投照的基本原理。

拍摄出的X线图像可较准确、真实地显示被检查牙及牙周围组织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这是平行投照技术的最大优点。但这种技术必须使用持片夹和定位指示装置。】

56.分别列出上颌和下颌第二磨牙根尖片可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1)上颌第二磨牙根尖片:上颌窦腔和窦壁,颧骨和颧突、翼板、喙突、上颌结节等

(2)下颌第二磨牙根尖片:下颌神经管、外斜线、内斜线、下颌骨下缘】

57. 影响电离辐射与辐射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辐射种类、辐射剂量、辐射剂量率、分次照射、照射方式

58. 影响电离辐射与机体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种系的放射敏感性;不同个体发育时间的放射敏感性;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

59. 人体各组织的放射敏感性的顺序哪些?

① 高度敏感组织:腮腺

② 中度敏感组织:晶状体、颌下腺、舌下腺

③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腺、心脏

④不敏感组织:骨组织、肌组织

60. 根尖片的投照技术?

① 患者坐在专用口腔治疗椅上②矢状面与地面垂直

(1)投照上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听鼻线)与地面平行

(2)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低,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底面垂直

(3)投照下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4)投照下颌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底面垂直

61.拍摄牙片时中心线的位置?

①投照上中切牙通过鼻尖

② 投照上单侧中切牙及侧切牙时,通过鼻尖与投照侧鼻翼之连线的中点

③ 投照上单尖牙时,通过投照侧鼻翼

④ 投照上前磨牙及第一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瞳孔向下的垂直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联想的交点,即颧骨前方

⑤ 投照上颌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时,通过投照侧自外眦向下的垂线与外耳道口上缘和鼻尖连线的交点,即颧骨下缘

⑥ 在投照下颌牙时,X线中心线均在眼下颌骨下缘上1cm的假想连线上,然后对准被检者牙的部位射入

62. 简述口腔X线检查的防护原则和基本措施。

防护原则:①实践的正当性;②放射防护的最优化;③个人剂量的限制。

基本措施:①减少照射时间;②屏蔽防护;③减少无效X线射线量;④距离防护。

63.简述根尖片所显示的牙及牙周组织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①牙釉质:为人体中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X线片上影像密度亦最高(0.5分),似帽状被覆于冠部牙本质的表面

(0.5分);

②牙本质:围绕牙髓构成牙齿主体(0.5分),矿物质含量较釉质少,X线影像密度较釉质稍低(0.5分);③牙骨质:覆盖于牙根表面牙本质上(0.5分),很薄,在X线片上显示影像与牙本质不易区别(0.5分);④牙髓腔:在X线片上显示为密度低影像(0.5分),下颌磨牙牙髓腔似“H”形,上颌磨牙牙髓腔呈圆形或卵圆

形(0.5分);

⑤牙槽骨:X线片上显示的影像比牙密度稍低;

⑥牙硬板:即固有牙槽骨,为牙槽窝的内壁(0.5分),X线显示为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0.5

⑦牙周膜:X线片上显示为包绕牙根(0.5分)的连续不断的线状低密度的影像(0.5分)。

64.简述含牙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①是颌骨(0.5分)中边缘光滑的类圆形透射阴影(1分)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未萌出牙(1 分)(恒牙多见,也可以是埋伏多生牙)(0.5分);

②所含牙的牙冠一般朝向囊腔(0.5分),囊壁常包绕着此牙的冠根交界处(0.5分),但有时因投照角度的影响也可见于牙冠或牙冠和牙根的一部分包含在囊腔中;

③所含牙的数目多为一个(源于一个牙胚)(0.5分),也可以是多个(源于多个牙胚)(0.5分);

④一般以单囊表现为主(0.5分),多囊少见(0.5分);

⑤密质骨可膨胀变薄;

⑥由于未萌牙的整体运动(0.5分),囊肿内的牙齿易被推移动,甚至翻转(0.5分);

⑦发生在上颌后牙区的含牙囊肿还可使所含牙投影于上颌窦内(0.5分),CT冠状面检查可帮助鉴别(0.5分);

65. 简述颌骨骨肉瘤类型及其X线表现。

67.简述龋牙的影像学表现。

68.简述牙源中央性和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感染途径及主要X线表现。

五、问答题

一、名词解释

cervical burnout: 牙颈部进中或远中因投照技术问题在X线片上造成低密度影像(2分),位于釉质和牙槽嵴顶之

间,称为牙颈部Burnout征象,为正常影像,勿与根面龋混淆(2分)

Albright syndrome: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分)同时合并有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1分)及内分泌疾病(特

别是女孩性早熟)时,称为Albright 综合症(2分)。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即介入放射学(1分),指在医学影像的监视和导引下,通过

穿刺和各种导管技术(1

分),运用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疗学的基本原理(1分),进行诊断和治疗各系统疾病的

一门学科

(1分)。

放射性骨坏死:成人颌骨受总剂量超过65Gy照射时,可发生颌骨坏死(1分),其发生

主要与放射剂量有关,下颌

多见(1分),组织学观察可见骨细胞丧失,呈无菌性坏死,小动脉内膜炎及周围炎,管

腔狭窄甚至

闭锁,颌骨极易感染及损伤(2分)。

向心性萎缩:舍格伦综合症在涎腺造影片上显示为仅有主导管和某些叶间导管显影(1分),周缘腺体组织不显示(1

分),说明腺体萎缩变小,称为向心性萎缩(1分)。这种情况多为晚期病变,腺体组织

大部分被破坏,

代以淋巴组织;有些腺体导管完全被阻塞,造影剂无法进入(1分)。

Codman 三角

二、填空题

1.在口腔颌面部,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用于_____、_______这两类疾病的检查。

2. 牙周炎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放射诊断中多选用以_____效应为主的射线能量范围,在放射治疗中则选用_____效应为主

的高能量范围。

4.下颌横断牙合片常用于检查下颌骨体部骨质有无_____,也可用于辅助诊断_____以及_____。

5.涎腺造影的禁忌症有_____、_____、_____。

6.骨折X线的观察要点有骨折的部位与数目、骨折的移位、_____、_____,还有 _____。

7. _____是成骨型骨肉瘤的X线特征。

8.颌骨骨髓炎通常在发病后_____才能逐渐在X线上显示出骨质病理变化。

9.在X线表现上出现钙化影像的牙源性肿瘤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_____ 、_____ 。

【1、累计范围广泛的肿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2.、根尖片、曲面断层片、牙合翼片 3. 光电、康普顿 4. 颊、舌侧膨胀、下颌骨体骨折移位、异物、阻生牙定位 5. 碘过敏、急性炎症、阳性涎腺导管结石 6. 骨折的类型、骨折线与牙的关系、骨折线与营养管及正常骨缝

影像的区别 7. 瘤骨形成 8. 2周后 9. 牙源性钙化囊肿、牙源性腺样腺瘤】

10. 髁突按骨折线高低可分为____、____、______骨折,此外髁突还可发生矢状骨折。

【髁头骨折、髁突颈部骨折、髁颈下骨折】

11. 电离辐射可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

12. 照射剂量与生物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依关系。

13. 照射方式可分为:外照射、内照射和混合照射

14. 细胞内DNA损伤在放射生物效应中占重要地位

15. 膜脂质成分变化直接影响膜的微粘度、流动性、脆性和通透性

16. 口腔黏膜放射性损伤表现由轻到重可以分为:轻度黏膜疹、明显黏膜疹、斑点状黏膜炎、融合性黏膜炎

17. 皮肤的损伤由轻到重可分为毛囊性丘疹与脱毛,红斑反应,水疱及坏死溃烂四级

18. 放射防护有三个主要原则:实践的正当性、放射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的限制

19. 保证X线诊断的前提下可通过尽量用摄影代替透视、提高纪录和显像系统的灵敏度、

提高成像质量、减少重复检查措施来减少照射时间。

20. 牙科X线机基本有三种形式:可移动立式、壁挂式和在综合诊疗台上的镶带式

21. 牙科X线机结构主要由:X线机头、支臂和控制部分组成

22. 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

23. 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要高出合面10mm左右

24. 分角线投照技术的基本设计原理是根据共边三角形内若有两个角相等,则这连个三角

形全等这一原理。

25. 牙由四种组织构成,即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及牙髓。

26. 在上颌中切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的影像

27. 在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翼钩等结构。

28. 在下颌切牙位根尖片上常可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结构

29. 在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常可见颏孔

30. 在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常可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下缘等结构

31. 龋病按病变进展情况分为:急性龋、慢性龋、静止龋和继发龋

龋病按解剖学分类可分为

33. 龋病按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

34. 牙髓病包括:牙髓充血、牙髓炎、牙髓变性、牙内吸收和牙髓坏死。

35. 慢性根尖周炎包括:慢性根尖脓肿、慢性根尖肉芽肿、慢性根尖周囊肿、致密性骨炎

36.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之后两周时间,X线便用于牙科疾病的检查。

37.腮腺X线造影侧位片,腮腺主导管的起始段形状为直线、膝状弯曲或呈粗结状,再

向后下走行。

38.X线波长为1fm—10nm,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

39.口腔X线平片可分为口内片和口外片两大类。

40.发生于颌面或窝沟的龋牙,临床检查就可发现,对于邻面牙颈的龋牙,需用X线检查,检查用常规根尖片和颌翼片

41.对于X线平片已看到的阳性涎腺导管结石,为避免注射造影剂将结石向后推移,不宜行涎腺造影检查。

42.分角投照上颌牙根尖片时,中心线应向足侧倾斜,投照下颌牙根尖片时,中心线应向头侧倾斜。

43.含牙囊肿的X线表现特点是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未萌出牙。

44. 根尖分角投照时,X线中心线与垂直, X线中心线需通过。

11.牙骨质结构不良分为三期病变B

A) 一期病变密度增高 B) 三期病变密度增高 C) 一期病变不均匀密度减低 D) 三期病变不均匀密度减低

12.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多发于25岁以下的男性,常 C,以磨牙区多见。

A) 复发 B) 恶变 C) 单发 D) 多发

13.对牙周炎患者,我们如选择曲面体层片,下列说法哪种不正确?B

A) 方便快捷,一张X线片上可观察整个上、下颌牙体和牙周情况

B) 投照一张曲面体层X线片,患者接受的照射量要大于全口牙片

C) 曲面体层显示细微结构比根尖片差

D) 曲面体层摄影不能取代根尖片检查

14.显示牙周炎牙槽骨吸收情况,测量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投照方法?C

A) 曲面体层 B) 分角线投照的根尖片 C) 平行长焦距投照的根尖片 D) 咬合片

15.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的X线检查方法是b

A)许勒位和经咽侧位 B)下颌升支侧位和切线位 C)华特位和曲面体层 D)下颌前部合片和合翼片

统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 总体单位:个体,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特征有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统计标志:在统计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是标志的承担者,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的,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 量特征。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或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的好坏,将影响统计资料的正确与否,从而影 响统计质量。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 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调查范围:1.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如人口普查)。2.反映一定时期现象的总量(如出生人口总数)。优点:所获资料 更详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点: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主要作用:在于掌握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国情国力的数据,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抽样调查:指从所要研究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整理得出的数量特征,用以推断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形式。特点:随机性、推断性。优点: 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应用范围:①对总体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但要 掌握总体某些现象的全面数值②用抽样调查资料修正全面调查资料。作用:①承担全面调查无 法或很难承担的调查任务。如气象调查。②与全面调查结合,可以发挥相互补充、校对的作用。 ③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④用来检验总体特征的某些假设,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抽样调 查的组织形式: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阶段抽样。 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总体作全面分析后,有意识地从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优点:节省人力、物力,既可搜集统计资料,又可分析 研究问题。缺点:资料不齐全,缺乏代表性。主要作用:1.弥补全面调查不足(获取其它统计调 查方法不能得到的统计资料;补充完善统计报表;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2.进行估算某些 指标数值。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但这部分重点单位占总体的绝大比重。优点:省事、省力,能用较少的代价及时搜集到总体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缺点: 资料受重点单位影响大,资料一般不齐全。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库,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复需要的工作过程。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 的重要阶段,它是实现从个体单位标志值过渡到总体数量特征值的必经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前 提。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效果。 绝对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有时也称绝对数。是用来说明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的总量。它包括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相联系指标的比值。作分母的指标为基数,分子为表数。通过相对指标可反映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关系。一般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数。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度量频率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也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综合指标。它是在同质总体内各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一般有两种分类:静态 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黄昌勇版-土壤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结构表层。其基本特性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3.土壤剖面: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成为土层(土壤发生层),而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为土壤剖面。 4.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 5.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6.人为肥力:耕作熟化过程中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7.有效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其中一部分在当季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一部分肥力叫有效肥力。 8.潜在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叫做潜在肥力。 9.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中处于四大圈层(气、水、生物、岩石)交界面上最富有生命活力的土壤连续体或覆盖层。 10.土壤生态系统:是以土壤为研究核心的生态系统,可分为研究土壤生物的生态系统和研究土壤性状与环境关系的土壤生态系统两类。 11.矿物:指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2.风化作用:是指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裂和分解的过程,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13.土壤母质: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又称土母质。 14.土壤原生矿物:是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15.土壤次生矿物:在风化及成土过程中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成的新矿物。 16.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7.硅铝率:土壤粘粒部分的SiO2和Fe2O3含量的分子比。 18.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19.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20.土壤腐殖物质:是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非晶形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21.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质的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22.腐殖化系数:把每克干重的有机物施入土壤1年后所能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23.有机质土壤:一般把有机质含量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24.矿质土壤:把有机质含量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25.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同时释放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的过程。26.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27.C/N(碳氮比):有机物中碳素总量与氮素总量之比。 28.有机质的周转: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由其一系列转化和矿化过程所构成的物质流通称为有机质的周转。 29.激发作用: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矿化作用称之新鲜有机物质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激发作用。 30.腐殖化作用: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过程。 31.菌根:存在于一些树木根的活性部分的真菌菌丝,是真菌和植物根的共生联合体。32.联合固氮:有些固氮微生物在植物根系中生活,这时的固氮作用比单独生活时要强的多,这种类型称为联合固氮。 33.根际(根圈):泛指植物根系及其影响所及的范围。 34.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 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质量(实用上多以重量代替,克/厘米3)称为土壤密度。 35.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克/厘米3或吨/米3),称为土壤容重。 36.土壤孔隙度(总孔度):全部孔隙容积与土体容积的百分率。 37.孔隙比: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38.固相率:土壤固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固相率。 39.液相率:土壤液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液相率。 40.气相率:土壤气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气相率。 41.三相比:土壤固、液、气三相的容积分别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固相率、液相率(即容积含水量或容积含水率,可与质量含水量换算)和气相率,三者之比即是土壤三相比。 42.土壤粒级(粒组):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和性质不同分成若干级别(按土粒的大小,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

内科学名词解释及问答

呼吸系统疾病 名词解释 1.医院获得性肺炎(h o s p i t a l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 o n i a,H A 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 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康复院)发生的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c o m m u n i t y a c q u i r e d p n e u m o n i a,C A P):是指医院外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 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发病的肺炎 3.支气管扩:直径大于2毫米中等大小的近端支气管由于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 大多继发于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由于支气管管壁的破坏,形成管腔扩和变形。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 4.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的综合征。 但必须除外脑动脉硬化、严重电解质紊乱、单纯性的碱中毒、感染中毒性脑病。 5.L T O T:即长期家庭氧疗。对C O P D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目的是使患者在海 平面,静息状态下,达到P A O 2 大于或等于60m m H g和或S A O 2 升至90%以上。 6.肺心病:是指由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血管病变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 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 7.自发性气胸: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时称为气胸。 自发性气胸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发生在无基础肺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常发生在有基础肺疾病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 D)。 8.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癌肿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时,上腔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部、颈部和 上肢水肿以及胸前部淤血和静脉曲,可引起头痛、头晕或眩晕。 9.H o r n e r综合征:位于肺尖部的肺癌称肺上沟癌(P a n c o a s t癌),可压迫颈部交感神经,引起病侧 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陥,同侧额部与胸部无汗或少汗。 10.类癌综合征:肺癌癌细胞浆含有神经分泌型颗粒,具有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能分泌5-羟色胺、 儿茶酚胺、组胺、激肽等肽类物质而引起的肺外表现。 11.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是由于呼吸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缺O 2或合并C O 2 潴留而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 紊乱及代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一般认为,当患者位于海平面,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无心右向左 分流疾病,而动脉血P a O 2低于60m m H g,P a C O 2 高于50m m H g,即为呼吸衰竭。 问答题

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1、法律规范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则。 2、推定行为是指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有目的、有法律意义的积极活动来表达他的意志。 3、要物(实践)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实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如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质押合同等。 4、委托代理是指按照被代理人委托授权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行为,也称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 5、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有放弃其到期债权、赠与或低价转让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 6、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权利义务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关系。 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关系,而使第三人信其有代理权,因而与他进行民事行为。 8、预期违约又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虽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9、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提出确定的意思表示,即订约提议。 10、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明确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即接受提议。 11、合同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12、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也称要约引诱。 13、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 14、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15、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是指合同的条款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另一方当事人只能全部接受或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 16、抵押(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的占有,而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即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享有对该部分财产进行变现并就其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7、质押(权)是指债权人为担保债权而根据合同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的财产,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能够以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 18、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19、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安排和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纲领性文件。 20、公司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章程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 21、法定资本制:设立公司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公司的资本总额,并在公司成立时由发起人认足或者缴足的一种资本制度。 2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考研《土壤学》易考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2)

2012考研:《土壤学》易考名词解释、 简答及论述 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壤圈、土壤生态系统、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矿质化过程、腐殖化系数土壤腐殖 太奇考研2016年早起计划咨询热线:4000-855-866 在线咨询YY: 86489962 一、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壤圈、土壤生态系统、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矿质化过程、腐殖化系数 土壤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周转、、矿化率、腐殖化作用、激发效应、土壤基质、土壤密度、土壤比重、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比、土壤粒级、当量孔径、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分类、土壤质地剖面、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土壤孔性、毛管孔隙、非活性孔隙、通气孔隙、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毛管水上升高度、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土壤水分有效性、重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土壤水贮量、相对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土水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土壤饱和流、土壤非饱和流、土壤导水率、土面蒸发、土壤水汽凝结、土壤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SPAC、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溶质运移、对流、溶质的分子扩散、溶质的机械弥散、水动力弥散、土壤空气状况、土壤呼吸、土壤呼吸系数、土壤氧扩散率、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 土壤温度年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土壤胶体、可变电荷、永久电荷、土壤电荷数量、土壤电荷密度、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互补离子效应、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活性酸、潜性酸、水解性酸、交换性酸、石灰位、碱化度、土壤缓冲性能、土壤缓冲容量、土壤物理机械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粘着点、脱粘点、土壤塑性值、土壤塑性指数、土壤抗压性、土壤抗楔入性、土壤硬度、 土壤坚实度、土壤耕性、土壤压板、土壤宜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粘闭、土壤退化、土地退化、土壤沙化、土地沙漠化、土壤质量、全球土壤变化。 三、简答题 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简述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3、简述硅酸盐粘土矿物种类及一般特性? 4、简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5、简述褐腐酸和黄腐酸在性质上的异同点? 6、土壤腐殖质是如何形成的? 7、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如何? 8、国际制和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的要点如何? 9、比较砂粒、粉粒和粘粒组成和性质的区别? 10、肥沃土壤要求的良好土壤孔性指标如何?

内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1

内科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集-1

阿司匹林哮喘:无论既往是否有哮喘病史,当口服阿司匹林后数分钟内或数小时内出现诱发的哮喘发作,称阿司匹林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指气管、支气管树对多种抗原或非抗原(物理或者化学的刺激)的过度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增强、气道粘膜腺体分泌增多。 右中叶综合症:因局部支气管或者肺部炎症或者淋巴结肿大压迫右中叶支气管,使管腔狭窄,引起的中叶体积缩小,不张,慢性炎症导致的临床症状 类癌综合症:在肺部肿瘤中,可见到因分泌5-羟色胺过多而引起的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皮肤潮红,水样腹泻等症状,以燕麦细胞癌和腺癌多见 弥漫性泛支气管炎:指

两肺终末细支气管及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呈弥漫性慢性炎症。大环内酯类对其有效。Pancoast综合症:Pancoast综合症指由于位于肺尖和肺上沟的肺肿瘤导致臂从神经和颈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以Horner综合症及肩部和上肢的疼痛等为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指平均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次数在30次以上,或呼吸紊乱指数大于5次以上。 呼吸暂停:睡眠中口鼻气流停止超过10s 呼吸紊乱指数: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铜器指数大于5次 低通气:呼吸气流降低幅度超过气流的50%以上,并伴有4%以上的血氧饱和度下降。Picknickian syn:肥胖,嗜睡,周期性呼吸

三联症。 盘状肺不张:指亚段以上的肺不张,多位于膈顶上方,约2-6cm长,扁平条状阴影,外端达胸膜表面,不穿过叶间裂 干性支气管扩张:以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而无咳嗽,咳脓痰表现的支气管扩张Kartagener syndrome:指具有内脏转位(右位心),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三联症的先天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指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痉挛,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大多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Horner Syndrome:肺尖肿瘤或颈部肿块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简答题(4个或者5个) 1.简述DHCP的工作原理。(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1 答: (1) 发现DHCP服务器 (2)提供IP租用地址 (3)接受租约并确认 (4)确认租约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有哪些?(2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2 答: (1)成帧(2)差错控制(3)流量控制。 (4)链路管理(5) MAC传输(6)区别数据和控制信息(7)透明传输 1.CDMA的主要优缺点?(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3 答:优点 (1)具有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2)系统容量大。 (3)CDMA系统具有软容量特性。 (4)不需要复杂的频率分配。 (5)CDMA系统具有软切换功能。 (6)具有保密性强等优点。 (7)设备简单,电路设计简单,电池利用时间也更长。 缺点: (1)占用频谱较宽。 (2)具有码分多址系统特有的多址干扰和远近效应。 1.画出01101100的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两个老师都画了)那就是必考的咯(计算题或者应用题)

1.简述IP地址的分类及每类的特点。(了解,用于计算题) 答: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比特位数的不同,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 五大类。 A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1 字节,主机号占3 字节,第1 个比特固定是0。 B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2 字节,主机号占2 字节,前两个比特固定是10。 C 类IP 地址网络号占3 字节,主机号占1字节,前三个比特固定是110。 A、B、C 类地址用来分配给主机和路由器。 2.试简述PPP协议的工作过程。(张福生,背一下吧) 答: (1)建立物理连接 (2)建立数据链路 (3)用户认证阶段 (4)进入网络层配置阶段,此时用IPCP协议 (5)数据传输阶段,此时用IP协议 (6)数据传输完毕后,用户断开网络连接 (7)断开数据链路 简述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张福生,背一下!) 答: 1、工作层次不同(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2、数据转发依赖的对象不同 3、路由器能够分割广播域,而交换机只能分割冲突域,不能分割广播域 4、路由器能够提供防火墙服务 简述PAP 协议与CHAP 协议的不同(王知非,不用怎么背,有个印象吧!) 答:PAP 和CHAP 都是用户认证协议。PAP 直接将用户名和密码发送到系统进行验证,安全性不好。CHAP 协议不直接发送用户名和密码,而是根据系统发来的Challenge 值,使用事先定义好的函数作用于Challenge 值和用户的口令,生成一个值,将这个值和用户名发送给系统。系统收到后,根据用户名查找到对应的口令,使用相同的函数对Challenge 值和查到的口令进行计算,如果结果和用户发来的值相同,那么就通过认证,否则认证失败。 简述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各自的特点。(张福生,简单了解下就可以) 答:在异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是字节。对于每个要发送的字节,它的开始都要附加一个比特,这个比特称为起始位通常为0。同时这个字节的尾部还要加上一个比特,称为停止位通常为1。接收方检测到起始位后,就启动一个时钟,这个时钟会与发送方的时钟保持同步,并开始接收比特,当收完一个字节后,接收方就等待停止位到达。检测到停止位后,接收方就停止接收数据,直到检测到下一个起始位。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的单位称为帧。一个帧可以包含多个字节,字节和字节之间没有间隙,收发双方传递的就是不间断的0、1 比特流。在每一帧的首尾会有特殊的比特组合作为标志,表示帧的开始和结束。开始标志不仅能够通知接收方帧已到达,它同时还能让接收方的采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同步传输速度快,效率高,不仅要求建立帧同步,在一个帧内的每一个比特也都要求同步,要求比较高。

【缩印整理版】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可信区间:按预先给定的概率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该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它的确切含义是:可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 能性是1- α ,而不是总体参数落在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α 。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 (control) 对受试对象不施加处理因素的状态。在确定接受处理因素的实验组时,要同时设立对照组 重复 (replication)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多次观察。整个实验的重复;观察多个受试对象(样本量);同一受试对象重复观察。作用是估计变异大小和降低变异 随机化(randomization) 采用随机的方式,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I类错误(假阳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0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0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α表示。在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水准。一般取0.05或0.01。 II类错误(假阴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1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1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β表示。由于其取值取决于H1 ,因此在假设检验中无法确定。 变异指标是用于描述一组观察值围绕中心位置散布的范围,即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数据越离散,反之越集中。极差 (range);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range);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平均数指标用于描述一组同质观察值的集中趋势,反映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 单纯抽样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从而形成抽样框架,在抽样框架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每个观察对象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按照某种顺序给总体中的个体编号,然后随机地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调查个体,其他的调查个体则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系统”地抽取。最常用的方法是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先将总体中全部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样本。分层特征与研究目的有关。按各层比例抽样。为减少抽样误差,要求层内误差最小,层间误 差最大。 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群”,从中随机抽取 几个群,抽取群内的所有观察单位组成调查样本。 “群”的确定与研究目的无关。为减少抽样误差, 需多抽几个“群”。 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 F检验,适用于对多 个平均值进行总体的假设检验,以检验实验所得的 多个平均值是否来自相同总体。 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实验:凡同时配置两个 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这些因素的各水平又具有完 全组合的实验,统称为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 实验。 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是事先 将全部受试对象按某种可能与实验因素有关的特征 分为若干个区组(block),使每一区组内的受试对 象例数与处理因素的分组数相等,使每个实验组从 每一区组得到一例受试对象。 单向方差分析(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是指 处理因素只有一个。这个处理因素包含有多个离散 的水平,分析在不同处理水平上应变量的平均值是 否来自相同总体。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 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 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 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 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 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 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 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 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 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 定的观察结果。随机变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 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 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 布。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用于观察指标单 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资料变异程度的比 较。用CV 表示。计算:标准差/均数*100% 直线回归(linear regression)建立一个描述应变量 依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直线方程, 并要求各点与该直线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直 线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故又 称简单回归(simple regression)。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即直线的斜率 (slope),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用b 表示,b 的统计意 义为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 个单 位。 相关系数r:用以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 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秩次: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所编的秩序号称为 秩次(rank)。 秩和:各组秩次的合计称为秩和(rank sum),是非 参数检验的基本统计量。 方差(variance):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 况,由离均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得到。 检验效能:1- β称为检验效能(power of test),它是 指当两总体确有差别,按规定的检验水准a 所能发 现该差异的能力。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 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 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 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误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 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 理来估计。 一、统计表有哪些要素构成的?制表的注意事项有 哪些? 一般来说,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备 注五部分组成。但备注并不是必需的内容,可以根 据需要出现。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最好一张表突出一个中心, 不易太多中心,如果需要说明多个中心,可分成多 张统计表。 2合理安排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对于表中任意一行, 从左至右,通过简短的连接词,可连成成一句通顺 的句子。 3表中数据要认真核对,保证准确可靠 二、为什么不宜用t 检验对多组均数进行比较? 如果用t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则会 增加犯I 类错误的概率。 经检验得到拒绝H0 ,认为两组之间有差别的结论 可能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α,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 1- α.每次判断均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1- α)k, k为比较的次数,上例α=0.05, k=3,则均不犯错误 的概率为( 1- 0.05)3 =0.86. 至少有一次判断犯I 类错误的概率为1-(1- α)k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按实验设计的类型,将全部观察值间的变异分解成 两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然后将各部分的变异与随机 误差进行比较(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因素的作用 来解释),以判断各部分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义,从而推断不同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五、简述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回归说明依存关系,直线回归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描述y如何依赖于x 而变化;相关说明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此时两变量的关系是平等 的 2.r与b有区别:r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 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 b表示x每改 变一个单位,y平均增(减)多少个单位; 3.资料要求不同:直线回归要求应变量 y是来自正态总体的随机变量,而x可以是来自正 态总体的随机变量,也可以是严密控制、精确测量 的变量,相关分析则要求x,y是来自双变量正态分 布总体的随机变量。 4.取值范围:-∞

土壤学名词解释

原生矿物: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形成的矿物,如各种盐类CO32-、SO42- 、SiO42- 、Cl- 四面体: 硅氧四面体是硅酸盐矿物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不同的连接组合方式形成不同的硅酸盐矿物。 八面体:由六个氧原子环绕着一个中心铝离子排列而成,氧原子排列成两层,铝原子居于两层中心孔穴内。 同晶替换: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1型:晶层与晶层间距离稳定,连接紧密,内部空隙小,电荷量少,单位个体小,分散度低。多出现于酸性土壤。如高岭石类。 2:1型: 胀缩性大,吸湿性强,易在两边硅氧片中以Al3+代Si4+,有时可在硅铝片中,一般以Mg2+代Al3+→带正电→吸附负离子。 粘粒矿物:组成粘粒的次生矿物叫粘土矿物。 土壤质地:据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质量)百分率的组合划分的土壤类型。种类:砂土、壤土、粘土 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分解和崩解的过程。永久电荷:同晶替代的结果使土壤产生永久电荷,能吸附土壤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土壤吸湿水**:干土从空气中吸着水汽所保持的水称为吸湿水 土壤膜状水**:土壤颗粒表面上吸附的水分形成水膜,这部分水称为土壤膜状水。 土壤膜状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土壤最大分子持水量。 凋萎系数:作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呈现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就称为凋萎系数。土壤毛管水***: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称为毛管水。包括毛管悬着水和毛管上升水。这部分水作物可以利用。 毛管悬着水**借助于毛管力保持在上层土壤的毛管孔隙中的水分,它与来自地下水上升的毛管水并不相连,好像悬挂在上层土壤中一样,故称之为毛管悬着水。 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通常作为灌溉水量定额的最高指标。在数量上它包括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 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也称为土壤全持水量。 重力水**:临时存在于土壤大孔隙(通气孔隙)中的水分,与土壤养分的淋失有关。 土水势:表示土壤水分在土—水平衡体系中所具有的能态。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系统移到温度和气压完全相同的纯水池时所做的功。常用(Ψ)来表示。基质势 (Ψm);压力势(Ψg);溶质势(Ψs);重力势(Ψg)。 基质势(ψm)***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平衡的土-水体系统移到另一个没有土壤基质(纯水),而其它状态完全相同的水池时所做的功。或由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土水 势。 压力势(ψp)***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土-水体系移到另一个压力不同,而温度、基质、溶质等状态完全相同的参比系统时所做的功。或在土壤饱和水的情况下,由于受压 力而产生土水势变化。 溶质势(ψS)***它是指将单位水量从一个平衡的土-水体系统中移到另一个没有溶质而其它状态均相同的水池时所做的功。或指土壤水中溶解的溶质而引起的土水势 的变化。

内科学名词解释

内科学名词解释 1.肺源性呼吸困难:是指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病人自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改变。 2.三凹征: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 3.咯血: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咯出,可以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 4.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分泌物排出体外,又称重力引流。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传染病。 6.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 7.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极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为临床特征。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冲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肺泡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是肺气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9.缩唇呼吸: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似吹口哨状,持续慢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使右心肥大、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11.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 12.支气管扩张症:是由于支气管极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和阻塞,导致支气管管腔扩张和变形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伴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13.肺炎:指肺实质的炎症。 14.肺炎球菌肺炎:指又肺炎球菌索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组织的炎症。 16.军团菌肺炎:事由革兰染色阴性嗜肺军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7.病毒性肺炎:是由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侵犯肺实质而引起的肺部炎症。 18.肺脓肿:是由于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临床特征为高热、咳嗽、咳大量脓臭痰。 19.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 20.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支气管黏膜及腺体。 21.气胸:任何原因使空气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22.人工气胸:用人工方法将滤过的空气注入胸膜腔所引起的气胸。 23.外伤性气胸:由胸外伤等引起的气胸。 24.自发性气胸:在没有外伤或认为的因素下,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自发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胸。 25.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症。 26.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滞留或二氧化碳降低。 27.II型呼吸衰竭:即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滞留。 28.ARDS:是指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内、外致病因素(如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大手术、DIC)而引起肺微血管和肺泡上皮损伤为主的肺部炎症综合症。 29.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炮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机械装置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运动的一种通气方式,30.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症。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及组织血液灌注量不足为主要特征。 31.急性心功能不全: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心排血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排血功能,导致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和急性淤血的综合症。 32.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 33.窦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