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生态经济学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

最新科技前沿

最新科技前沿——新颖材料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开拓了新材料的范围,推动了新材料向更高、更新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对新材料的定义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引出了超导体材料、高性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型材料及金属材料的发展前景,最后对新颖材料在工业等领域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新材料,高性能材料,超导体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型材料

正文: 1最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革命,而且对制造业、物资供应以及个人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材料技术的进步使得“芯片上的实验室”成为可能,大大促进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技术的发展赋予材料科学新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1.1新材料的定义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的性能更为优异的一类材料。新材料技术是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物理研究、材料设计、材料加工、试验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创造出能满足各种需要的新型材料的技术。新材料按材料的属性划分,有金属材料、无机非多属材料(如陶瓷、砷化镓半导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四大类。按材料的使用性能性能分,有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和理化性能,以满足高强度、高刚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耐蚀、抗辐照等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具有的电、磁、声、光热等效应,以实现某种功能,如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敏材料、热敏材料、隐身材料和制造原子弹、氢弹的核材料等。新材料在国防建设上作用重大,例如,超纯硅、砷化镓研制成功,导致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诞生。隐身材料能吸收电磁波或降低武器装备的红外辐射,使敌方探测系统难以发现等等。 1.2最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目前,新材料技术正朝着研制生产更小、更智能、多功能、环保型以及可定制的产品、元件等方向发展纳米材料20世纪90年代,全球逐步掀起了纳米材料研究热潮。由于纳米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和器件的制造方法,使得纳米材料在磁、光、电敏感性方面呈现出常规材料不具备的许多特性,在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专家预测,纳米材料的研究开发将是一次技术革命,进而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日本三井物产公司曾在去年末宣布该公司将批量生产碳纳米管,从2002年4月

2020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态势:信息篇

2020年上半年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态势:信息篇 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恶化,信息技术设备漏洞接连暴露,疫情带来的网络攻击活动频发。 一、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竞争更加激烈 各国继续从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等多方面采取行动,而伴随AI应用大范围展开,伦理准则监管和个人数据保护等问题愈加引发关注。美国发布2021财年预算请求,大幅增加AI研发预算,尤其是非国防AI研发,并希望在2022年将AI研发支出提升至20亿美元;加入G7“人工智能全球合作伙伴组织”,将中国云从科技、达闼科技等AI公司列入实体清单,意图打压中国AI 发展。欧盟拟出台新数据和人工智能战略,帮助欧洲公司与美国科技巨头竞争。韩国拟投资9.1亿美元用于类脑芯片开发,推动AI深度学习。AI技术应用层出不穷,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测试AI辅助决策工具;罗格斯大学开发出新型AI模型,可通过图像估算物体表面触觉特性。俄罗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帮助物理学家进行质子碎片筛选,以发现新型基本粒子。在AI 技术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各国提升对伦理准则与数据安全的关注。美国国防部正式采用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指导军方合法使用AI系统;参议院推出《人工智能道德化使用法案》,限制联邦机构使用面部识别技术;IBM、微软和亚马逊公司先后停止向警方提供面部识别技术,防止该技术滥用,保护公民隐私数据。欧盟鼓励成员国在评估面部识别技术的影响后,再将其推广到公共场所。

二、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恶化 信息技术设备漏洞接连暴露,疫情带来的网络攻击活动频发。美国博通公司Wi-Fi芯片被曝存在漏洞,影响手机、电脑、路由器等全球10亿台设备;英特尔处理器芯片存在无法修改的安全漏洞,允许黑客绕过安全密码实施入侵。美国德州仪器和欧洲意法半导体等公司生产的蓝牙组件存在漏洞,影响几乎所有蓝牙设备。疫情期间,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成为黑客重点攻击目标。美国、捷克等国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机构遭受严重网络攻击;谷歌公司日均检测出1800万份与冠状病毒有关的恶意钓鱼邮件。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盖茨基金会、武汉病毒研究所等机构账号及密码被泄露。越南、印度等国黑客组织对中国医疗和政府组织发动钓鱼网络攻击。各国采取立法、专项行动等措施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美国参议院委员会发布《2021财年国防政策法案》摘要,指导网络空间安全建设;参议院提出《经济连续性法案》和《国民警卫队网络互操作性法案》,加强网络防御。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启动新冠病毒网络安全行动,并提供欺诈报告服务。 三、全球5G商用规模持续扩大 美国进一步强化对5G安全的关注度,谋求打压中国5G技术。美国运营商T-Mobile计划在6年内为美国99%的人口提供5G网络,并为90%的美国人口提供平均速率超过100Mbps的5G服务。日本软银公司推出日本首个商用5G服务。南非电信巨头沃达康推出5G商用服务,使南非成为非洲首个5G 网络商用的国家。美国认为5G技术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影响深远,白宫发布《国家5G安全战略》,制定保障5G基础设施安全的框架,并

随机前沿模型(SFA)-原理解读

随机前沿模型(SFA )原理和软件实现 一、SFA 原理 在经济学中,常常需要估计生产函数或者成本函数。生产函数f (x)的定义为:在给定投入x 情况下的最大产出。但现实中的产商可能达不到最大产出的前沿,为了,假设产商i 的产量为: i i i y f (x ,)βξ= (1) 其中,β为待估参数;i ξ为产商i 的水平,满足i 01ξ<≤。如果i =1ξ,则产商i 正好处于效率前沿。同时,考虑生产函数还会受到随机冲击,故将方程(1)改写成: i v i i i y f (x ,)e βξ= (2) 其中,i v e 0>为随机冲击。方程(2)意味着生产函数的前沿i v i f (x ,)e β是随机的,故此类模型称为“随机前沿模型”(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随机前沿模型最早由Aigner, Lovell and Schmidt(1977)提出,并在实证领域运用广泛,Kumbhakar and Lovell(2000)为该领域的研究写了一本著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参考。 假设o k 1i 1i ki f (x ,)e x x ββββ=L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共有K 个投入品),则对方程(2)取对数可得: K i 0k ki i i k 1ln y =+ln x ln ββξν=++∑ (3) 由于i 01ξ<≤,故i ln 0ξ≤。定义i i u =-ln 0ξ≥,则方程3可以写成: K i 0k ki i i k 1ln y =+ln x -u ββν=+∑ 其中,i u 0≥为“无效率”项,反映产商i 距离效率前沿面的距离。混合扰动项 i i i ενμ=-分布不对称, 使用OLS 估计不能估计无效率项i u 。为了估计无效率项i u ,必须对i i νμ、的分布作出假设,并进行更有效率的MLE (最大似然估计)估计。 一般,无效率项的分布假设有如下几种: (1) 半正态分布 (2) 截断正态分布 (3) 指数分布 在一般的论文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半正态分布 随机前沿模型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估计成本函数,经过与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类似的推导可得: K i 0y i k ki i i k 1ln c =+lny ln P +u βββν=++∑

现阶段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是高度集成微电子、通信、计算机、人工智能、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学科最新科研和产业成果的前沿高新技术产业,是拟建的江苏省(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服务的产业核心和研发的产业立足点。直接影响生活最优化和智能化的机器人技术是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的技术核心,推进着未来机器人与智能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 机器人技术是一种是以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主体、有机融合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系统集成和应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品质并成功解放了劳动力资源。作为高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机器人技术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特点,对学术研究、产业升级、培养创新意识、保障国家安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从根本上为提升机器人技术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为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拓宽了道路,已涵盖国防、航空航天、工业生产、服务、老人康复、教育甚至普通家庭生活,一场新的机器人技术研究高潮和发展契机业已到来。 机器人技术毫无疑问是未来的战略性高技术,充满机遇和挑战。 目前,国际上机器人市场大概有80亿至100亿,其中工业机器人占的比重最大。2025年,整个机器人市场将达到500亿,服务机器人从原来的300多万台增加到1200多万台,特种机器人(如:排爆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另外,微软等IT企业,丰田、奔驰等汽车公司,甚至还有家具、卫生洁具企业都纷纷参与机器人的研制。 美国和日本多年来引领国际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国际上机器人领域的最高科技水平。目前,日本除了比较关注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以外,还注重中间件的研制。然而,近年来日本基本上在做模仿性的工作,突破性技术比较少。而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开发方面,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再有,美国主要做高附加值的产业,比如军用机器人,目前世界销售的9000台军用机器人之中,有60%来自美国。比如:美国最近研制成功的BigDog 军用机器人,能负重100公斤,行进速度跟人相当,每小时达到五公里,还能适应各种地形,即使是在侧面受到冲击时也能保持很好的系统稳定性。 在各种机器人中,工业机器人应用较早,发展最为成熟。同时,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直在牵引着机器人学科的发展,使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从工业机器人扩展到特种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机器人技术也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机器人不但将在工厂、实验室与人一起工作,还将在车站、机场、码头、交通路口为人们指引路径、回答问题、帮助行人。机器人还将步入千家万户,为老人端茶送水,护理伤病人等等。未来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人类社会,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会如同现时对待计算机一样,即使是短时间的离开都可能会造成很大不便。 机器人化是先进制造领域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技术,针对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诸多瓶颈问题,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在毛坯制造(冲压、压铸、锻造等)、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目前汽车制造业是所有行业中人均拥有机器人密度最高的

【前沿科技】改变未来的十大前沿科技!!

【前沿科技】改变未来的十大前沿科技!! 大家都在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但如何使思想落地呢?落地的感觉是简单、轻松的,最好的状态。大家也都在说就像一百年前,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到如今繁荣的互联网一样。但怎样才能很落地地想到20年、30年、50年乃至100年后呢?如此,当属就幸福了,从容了,有信心了。 目前可粗粗看到的,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新的科技会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头换面,大踏步迈向另一个新纪元。但现在,仍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令人兴奋的新科技层出不穷,它们似乎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但如何认识其总规律呢? 1.人工智能,人制造的机器可能比人本身先开悟为什么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界的努力方向?事实之一,在这个正常社交越来越被忽略的年代,能够与人类互动,能解读人类情感的社交机器人变得受欢迎。据悉,今年6月软银公司开发的Pepper社交机器人上市时,1000台Pepper 在一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事实之二,据国际专家小组报道,到2030年,专业化的人工智能应用将日益普遍和更加实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这是一个为期100年的人工智能影响研究项目产生的第一项研究成果。

现在也有人工智能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成功案例,例如最近谷歌的AlphaGo刷遍了社交网络,风头一时无两,也将大家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AI) 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趋势是,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认知算法的共同提升,再加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数据,很快就会让智能数字助理服务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管理财务和健康状况,甚至帮他挑选要穿的衣服。这些都是在十年前不存在甚至很难想象到的职业。智能是人类的智能,它需要延伸,无限延伸,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暂时提高不到一定程度的智能。机器可能会比人先开悟,也就是说人靠工具开悟也不算丢人类的脸。智能首先是哲学问题。 2.无人机和飞行汽车,物质延伸也是非常令人神往的 插上翅膀从来就是人的梦想。无人机最初的出现是为了运用于军事技术,现如今却也广泛运用于消费和商业的各个领域。例如,无人机如今被应用于电力巡检、新闻报道、桥梁、自然灾害后的地形勘察,以及其他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应用,比如打击非法狩猎等。目前,Amazon 和谷歌正在研发可以用于日常家居的无人机。初创公司Zioline 的无人机可以运送医疗供给到陆运很难抵达的偏远乡村。此外,新的一轮初创公司正致力于研究出出会飞的汽车。The Terrafugia这部能飞的汽车日前进行了首次公开试飞,并在空中翱翔了20分钟后顺利着陆。虽然无人驾驶车目

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全球OLED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与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重量轻,厚度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发光材料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响应速度快,动态画面质量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柔软显示;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它被专家称为未来的理想显示器。 1、技术飞跃 从1947年发现有机发光二极管,到OLED电视的销量急剧增长,OLED已经走过了一条冗长的道路,从初期的面板良率极低,已经发展到了现如今的FHD面板良率80%的突破,由于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显示技术因为使用的材料不同(有机物与金属),所有拥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时,随着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诞生与成熟,相信面板良率将有进一步提升。面板的价格也将进一步下调。 图表1:55"FHD OLED良率与成本关系(模组)(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技术发展难点 自从1979年柯达公司华裔研究员邓青云发现了有机电致发光现象以来,OLED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被科学家们程之为未来显示技术的明星,这是由于OLED的性能远远超过了LCD,PDP。 但是,这项技术仍然有很多的难点,站在发展的角度,前瞻认为OLED技术尚存在以下问题亟须解决: 图表2:OLED技术发展难点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OLED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企业都在对OLED技术发展难度进一步攻关,相信未来这些难点将会取得突破,基于当代全球OLED技术发展情况,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OLED产业市场预测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认为,未来OLED技术发展趋势如下: (1)真正能发挥OLED技术优势,仍是AMOLED应用为主 PMOLED在其元件的结构组成,明显较AMOLED结构更为简单,具备大量生产压低成本的制造优势,也是OLED用于显示应用最早量产的产品形态。PMOLED适用于行动电话的次显示屏幕应用,在讯息显示量不高的小型面板应用尤其适合,量产成本也相对低许多。但在行动装置越趋转向高彩、大尺寸、快速显示的应用方向时,PMOLED在技术条件明显无法应付新需求。

2020年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解药D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 一. 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目前高产的稻麦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仅为()左右,远远没有达到理论值,挖掘和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具有巨大的潜力。[2分] A0.1% B0.5% C1% D1.5% 2.下列不是中微子天文学重要进展的是()。[2分] A首次捕捉到源自太阳系外的高能中微子 B首次探测到来自银河系以外的高能中微子信号 C将捕捉到的高能中微子溯源到距地球约37.8亿光年的耀变体 D发现希格斯玻色子 3.目前,全球固体废物领域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是以下哪个国家:()。[2分]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4.“十三五”期间,我国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重要任务,其中煤炭作为控制总

量的重点,煤炭的消费比重将降到()以下,并将加快研究制定商品煤系列标准和煤炭清洁利用标准。[2分] A20% B40% C60% D80% 5.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指的是()。[2分] A巨型核酸酶 B锌指核酸酶 C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 DCRISPR/Cas 6.以下哪种非常规能源的生产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2分] A油页岩 B煤层气 C页岩气 D天然气水合物 7.近十几年来,我国煤炭消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未来我国煤炭消费量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预计到()年消费量达到峰值。[2分] A2020

B2025 C2030 D2035 8.目前,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目前在全球迅速发展,下列不属于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的是()。[2分] AT细胞激活与调节 B树突状细胞疫苗 C手术治疗 DT细胞过继转移 9.以()为代表的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将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等转型升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分] A自动驾驶 B增强现实 C量子计算 D信息物理系统 10.近年来,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设施农业中的结合应用,颠覆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出了智能高效的设施农业。以下哪项信息技术与设施农业的智能化发展无关:()。[2分] A物联网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

0.引言 GPS的投入运行对当今社会经济、军事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各个国家对它的依赖性不断加大。同时,为了避免受制于人,各国纷纷研制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紧随美国之后,俄罗斯建成了GLONASS 系统,但由于资金长期短缺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导致在轨工作卫星曾大量空缺,不能提供全天候、全球性的定位服务。而欧盟正在开发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是一个独立的,性能优于GPS,与现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互用性的民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争奇斗艳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会给当今的信息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1.美国GPS的发展现状 1.1GPS导航定位原理GPS是在美国海军导航卫星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GPS系统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及用户设备组成。GPS 空间星座部分由24颗GPS卫星(含3颗备用卫星)组成,卫星均匀分布于倾角为55°的6个轨道面上,轨道平均高度约为20200km。每颗GPS卫星发射两个载波(1575.42MHz/L1和1227.60MHz/L2)信号,在其上用相位调制技术加载了测距码和导航电文,供用户接收机使用。地面监控系统由一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控站组成,其主要功能是采集数据、编算GPS导航电文及系统维护等。用户设备是实现GPS卫星导航定位的终端设备,由GPS接收机硬件和数据处理软件组成,它通过接收并处理GPS卫星信号,可得到用户的时间、位置、速度等参数[1][2]。 1.2GPS自身的缺陷 现行的GPS系统存在如下的缺陷:BlockⅡ(BlockⅡA)GPS卫星信号的强度极其微弱(天顶运行的GPS卫星的信号强度仅有3.5E-16W),几乎淹没于背景噪音之下,并能被建筑物等阻挡物反射,产生多路径效应。 调制于L1载波上的C/A码和P码都位于L1的中心频带,易于受到人为干扰。通常情况下,对P码的捕获和跟踪是通过先捕获C/A码和巧用Z计数的方法实现的。这样,如果人为地干扰C/A码的接收,也就等效于P码受到干扰。 民间用户难以同时获得L1-P码伪距和L2-P码伪距,无法实现GPS双频观测的电离层效应距离偏差改正,限制了GPS单点定位精度的提高。 GPS的系统组成和信号结构都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例如:在高纬度地区,严重影响导航和定位,在中、低纬度地区,每天总有两次盲区、每次盲区历时20~30分钟,盲区时,PDOP值远大于20,给导航和定位带来很大的误差。 为确保导航定位的精度,GPS的卫星导航电文必须每天更新一次,地面监控系统担负着编算和注入导航电文的重要任务,一旦地面监控系统受到破坏,军用和民用用户都不能得到高精度的GPS导航定位服务。 1.3GPS现代化的举措[3] 针对上述情况,GPS执行委员会(IGEB)、GPS顾问委员会(GIAC)和导航学会(ION)召开多次国际会议,讨论GPS现代化的问题。根据GPS 执行委员会有关资料,GPS现代化的主要措施主要有: 取消了GPS SA政策,给民用用户带来了明显的效益。 发射BlockⅡR卫星更换BlockⅡ/ⅡA卫星。与BlockⅡ/ⅡA卫星相比,BlockⅡR卫星在功能上有如下扩充:在L2载波上增设C/A码(或L2C码);在L1和L2载波上各增设一个军用伪噪声码(M码);可根据指令增强L2载波上的P(Y)码、L1载波上的P(Y)码和C/A的功率。BlockⅡR-M卫星的功能更进一步加强:能作卫星之间的距离测量;能在轨自主更新和精化GPS卫星的广播星历和星钟A系数;能进行星间在轨数据通讯,在无地面监控系统干预的情况下,可进行自主导航。 发射BlockⅡF卫星。BlockⅡF卫星除具有BlockⅡR卫星的全部功能外,还在保护波段增加第三民用信号L5(1176.45MHz),并增加了卫星间的数据通道。到2008年6月,GPS在轨卫星共有31颗,其中BlockⅡA卫星13颗,BlockⅡR卫星12颗,BlockⅡR-M卫星6颗。 发射BlockⅢ(GPSⅢ)卫星。目前正在研究未来GPS卫星导航的需求,讨论制定GPSⅢ型卫星系统结构,系统安全性、可靠程度和各种可能的风险。计划在2009年发射GPSⅢ的第一颗实验卫星,2030年完成整个星座的更新。 地面监控系统现代化的措施主要有:给监测站装备数字式GPS 信号接收机和计算机;用分布式结构计算设备替换现有的主计算机;采用精度改善技术建立卫星控制集成网络,完善BlockⅡR卫星的全运行能力;在美国本土(卡纳维拉尔角)增建一个监控站(使监控站增至6个);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建立一个备用主控站;增强BlockⅡR卫星的指令和控制能力。 2.俄罗斯GLONASS的发展现状 2.1GLONASS简介 为了应对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前苏联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建设与美国GPS系统相类似的卫星定位系统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于1995年12月将其发展成为由24颗GLONASS卫星组成的工作星座。该系统也由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测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空间卫星星座为21颗卫星分布在夹角为120°的3个倾角为64.8°轨道面上,另外3颗卫星备用。GLONASS通过两个频率发射导航信号,但它的每颗卫星的频率都不相同。 GLONASS可供国防、民间使用,不带任何限制,也不计划对用户收费,并声明不引入选择可用性(SA)。但由于俄罗斯经济困难,卫星的补充和维护得不到保证,GLONASS在轨卫星曾大量空缺(2000年情况最严重时只剩下6颗卫星),破坏了其星座完整程度,致使该系统的可用性大大下降。 2.2GLONASS的恢复和现代化 GLONASS的危机引起了俄方的重视,俄罗斯认识到“出于国家安全战略的考虑,俄罗斯应该使用本国的GLONASS系统,而非美国的GPS或者是欧洲的GALILEO导航系统”。随着经济复苏,俄政府在本世纪初制定了“拯救GLONASS”的补星计划,并决定启动逐步改善和提高GLONASS性能的现代化改造。 补星和现代化计划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补充新的卫星以满足GLONASS系统正常运行的最低要求。第二阶段为GLONASS-M计划,即研制新的GLONASS-M卫星。新的GLONASS-M卫星搭载了铯钟,增强了信号的稳定性;改善了信号结构,增加了附加信息;安装了滤波器,消除了1601.6MHz~1613.8MHz以及1660.0MHz~ 1670.0MHz频段的信号干扰;与此同时,其寿命也由原来的3年延长至7~8年;该阶段计划达到18颗在轨运行卫星(包括GLONASS卫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现状 项鑫1刘红旗2李军杰3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平顶山煤业集团土建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0; 3.河南城建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GPS现代化计划提出了更新星座和地面系统、增加第三民用信号L5、增加卫星间的数据通道、发射BlockⅢ(GPSⅢ)卫星等措施,GLONASS正在逐步实施补星和现代化计划,GALILEO可望提供六项更优的服务。分析了全球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状况,讨论了导航定位信息的融合情况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GPS;GLONASS;Galileo;CNSS;信息融合 66

随机前沿模型-原理解读

一、SFA 原理 在经济学中,常常需要估计生产函数或者成本函数。生产函数f (x)的定义为:在给定投入x 情况下的最大产出。但现实中的产商可能达不到最大产出的前沿,为了,假设产商i 的产量为: i i i y f (x ,)βξ= (1) 其中,β为待估参数;i ξ为产商i 的水平,满足i 01ξ<≤。如果i =1ξ,则产商i 正好处于效率前沿。同时,考虑生产函数还会受到随机冲击,故将方程(1)改写成: i v i i i y f (x ,)e βξ= (2) 其中,i v e 0>为随机冲击。方程(2)意味着生产函数的前沿i v i f (x ,)e β是随机的,故此类模型称为“随机前沿模型”(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 )。随机前沿模型最早由Aigner, Lovell and Schmidt(1977)提出,并在实证领域运用广泛,Kumbhakar and Lovell(2000)为该领域的研究写了一本著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参考。 假设o k 1i 1i ki f (x ,)e x x ββββ=L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共有K 个投入品),则对方程(2)取对数可得: K i 0k ki i i k 1ln y =+ln x ln ββξν=++∑ (3) 由于i 01ξ<≤,故i ln 0ξ≤。定义i i u =-ln 0ξ≥,则方程3可以写成: K i 0k ki i i k 1ln y =+ln x -u ββν=+∑ 其中,i u 0≥为“无效率”项,反映产商i 距离效率前沿面的距离。混合扰动项 i i i ενμ=-分布不对称,使用OLS 估计不能估计无效率项i u 。为了估计无效率项i u ,必须对i i νμ、的分布作出假设,并进行更有效率的MLE (最大似然估计)估计。 一般,无效率项的分布假设有如下几种: (1)半正态分布 (2)截断正态分布 (3)指数分布 在一般的论文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半正态分布 随机前沿模型可以很容易地用于估计成本函数,经过与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类似的推导可得: K i 0y i k ki i i k 1ln c =+lny ln P +u βββν=++∑

前沿科技改变未来的十大前沿科技

前沿科技】改变未来的十大前沿科技!!大家都在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但如何使思想落地呢?落地的感觉是简单、轻松的,最好的状态。大家也都在说就像一百年前,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到如今繁荣的互联网一样。但怎样才能很落地地想到20 年、30 年、50 年乃至100 年后呢?如此,当属就幸福了,从容了,有信心了。 目前可粗粗看到的,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新的科技会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头换面,大踏步迈向另一个新纪元。但现在,仍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令人兴奋的新科技层出不穷,它们似乎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但如何认识其总规律呢? 1.人工智能,人制造的机器可能比人本身先开悟为什么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界的努力方向?事实之一,在这个正常社交越来越被忽略的年代,能够与人类互动,能解读人类情感的社交机器人变得受欢迎。据悉,今年6 月软银公司开发的Pepper 社交机器人上市时,1000 台Pepper 在一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事实之二,据国际专家小组 报道,到2030 年,专业化的人工智能应用将日益普遍和更加实 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这是一个为期100 年的人工智能影响研究项目产生的第一项研究成果。现在也有人工智能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成功案例,例如最近谷歌的AlphaGo 刷遍了社交网络,风头一时无两,也将大家对人工智能 (Artificiallntelligence,缩写Al)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趋势是,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认知算法的共同提升,再加上前所未 有的丰富数据,很快就会让智能数字助理服务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管理财务和健康状况,甚至帮他挑选要穿的衣服。这些都是

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第27卷 第2期2009年2月 科 学 学 研 究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27No .2 Feb .2009   文章编号:1003-2053(2009)02-0240-04 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栾春娟,侯海燕,王贤文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暨W I SE 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 摘 要:以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权威期刊Research Policy (《科研政策》 )1974-2007年发表的全部1792篇文献题录作为数据样本,通过高频主题词的分析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检测词频变动趋势显著的主题词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并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 pace,绘制出科技政策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为科技政策研究者提供重要参考。关键词: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知识图谱;信息可视化;Cites pace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① htt p://www .pages .drexel .edu /~cc345/ 收稿日期:2008-03-26;修回日期:2008-06-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431001);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70141059) 作者简介:栾春娟(1969-),女,辽宁大连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与科技管理。 侯海燕(1971-),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学理论。王贤文(1982-),男,湖南娄底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有空间统计学与科学计量学。 对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进行定量考察和可视化分析,对我国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以及科学技术政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经发展成为科学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英国、美国、法国、荷兰等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形成了专业化的研究队伍、学术团体,涌现出大批研究成果,相应地,也出现了一批对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成果 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阿族力(P .Az oulay )、斯岱曼 (A.Stell m an )和兹芬(J.G .Zivin )[1]探讨了如何通 过开放资源软件研究科学政策问题;阿驰布吉(D. A rchibugi )和毕扎日(K . B izzarri )[2] 研究了R&D 在 全球科学政策中的优先地位;舒莫(J.Schu mmer ) [3]对全球纳米技术领域的科技政策进行了评价分析等等。国内学者杜宝贵和孙萍 [4] 研究了我国科技政策 研究的路径重构;李春景和杜祖基[5] 对芬兰科技政策 演进与科技竞争力发展进行了研究。但是目前涉及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热点与前沿的研究成果却甚少。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 权威期刊Research Policy (《科研政策》),数据下载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 SI )的web of science 检索平台,数据检索的时间范围为1974年至2007年。数据下载日期为2008年3月18日。基本数据包括 1792条文献记录和63698条引文。本文采用国际 新兴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方法 [6][7] ,借助陈超美博 士开发的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 pace ① 形象地展示出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热点与前沿。 1 国际科技政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我们利用文献题录中的主题词,并借助Cites pace 软件,来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研究的热 点领域。主题词在一篇文章中所占的篇幅虽然不大,但却是文章的核心与精髓,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因此对文章的主题词进行分析,频次高的主题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8][9] 。Cites pace 是一个由Java 语言编写的基于 共引分析的引文网络可视化软件。运行该软件时, 可以选择使用关键路径(pathfinder )算法[10] 或最小 生成树(m ini m u m s panning trees )算法[11][12] ,对科学 文献引文共引网络的路径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可以通过显示高频主题词来确定国际科学技术政策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我们将Research Policy 于1974-2007年间发表的全部1792篇文献的题录数 据输入Cites pace 软件中,这些题录数据主要包括标题、关键词、摘要和参考文献等。之后设定好选项,

未来世界科技创新十大趋势

未来世界科技创新十大趋势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并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我们只有认清趋势、前瞻擘划,才能顺势而为、抢抓机遇。从宏观视角和战略层面看,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正呈现以下十大新趋势。(1)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将催生产业重大变革,成为社会生产力新飞跃的突破口。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的领域,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正孕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信、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成生物和“人造叶绿体”、纳米科技和量子点技术、石墨烯材料等,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先进制造正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器件一体化方向发展,极端制造技术向极大(如航母、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和极小(如微纳芯片等)方向迅速推进。人机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与3D打印结合形成的4D 打印技术,将推动工业品由大批量集中式生产向定制化分布式生产转变,引领“数码世界物质化”和“物质世界智能化”。这些颠覆性技术将不断创造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驱动力,推动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刻调整,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

在。(2)科技更加以人为本,绿色、健康、智能成为引领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未来科技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致力于研发低能耗、高效能的绿色技术与产品。以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加速光合作用、智能技术等研发应用为重点,绿色农业将创造农业生物新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基因测序、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分子靶向治疗、远程医疗等技术大规模应用,医学模式将进入个性化精准诊治和低成本普惠医疗的新阶段。智能化成为继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之后的新“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向更绿色、更轻便、更高效的方向发展。服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快递无人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的普及,将持续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提升人的解放程度。科技创新在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增进人类福祉方面,将展现出超乎想象的神奇魅力。(3)“互联网”蓬勃发展,将全方位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无线传输、无线充电等技术实用化,为实现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人与服务互联向“互联网”发展提供丰富高效的工具与平台。随着大数据普及,人类活动将全面数据化,云计算为数据的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提供了基础。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太空互联网等新网络形态不断涌现,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生活等应用不断拓展,将形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信息网络环境,对人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2020年公需科目考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0 题,每题 2 分,合计 40 分 1、以下哪点不是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的特点: (A ) 。[2 分] A人均占有量高 B南方水多 C北方水少 D西部水少 2、从危害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 B) 是形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2 分]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水蒸气 D氧气 3、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固态光源、半导体激光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不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有(D )。[2 分] A 碳化硅 B氮化镓 C金刚石 D形状记忆合金

4、我国首次应用于北极科考的水下滑翔机是(C )。 [2 分] A“蛟龙”号 B“深海勇士”号 C“海翼”号 D“鹦鹉螺”号 5、驯化是把野生植物变成栽培作物的过程,经过驯化,栽培作物在丧失野生植物的不良特性的同事还具备了一系列优势。以下哪个特点不是野生植物经过驯化之后具备的优点: ( D)。[2 分] A种子易萌发 B籽粒或果实大 C人工种植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显菩提高 D肥料需求少 6、从区域总体情况来看,一些国家已经成为了全球大气污染控制产业的引领者。下列国家中哪个不是污染控制产业的引领国: ( A)。[2 分] A中国 B美国 C欧盟 D日本 7、下列属于我国自主研发的水下滑翔机的是(A )。[2 分]

A“海翼”号 B喷射滑翔者 C海上滑翔者 D海上探索者 8、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中,(D ) 始终处于引领地位。 [2 分] A美国 B俄罗斯 C中国 D联合国 9、下列不属于脑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的是(C )。 [2 分] A知觉 B语言 D思维 10、( D)是世界水电装机第一大国。[2分]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中国

数控机床的前沿技术与发展现状

《专业前沿讲座》结课论文题目:数控机床的前沿技术与发展现状

数控机床的前沿技术与发展现状 摘要:20世纪中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给自动化技术带来了新的概念,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推动了机床自动化的发展,于是便产生了数控机床这个新兴的加工设备。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国际市场带来的压力。大力发展我国机床制造业是改变目前现状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前沿技术,创新,加工技术,现状,发展趋向。 1.数控机床的前沿技术 1)机床的结构创新 a.串并联结合的TriCenter。 b.超声振动加工技术。 2)高速加工机床 3)多轴联动加工机床 2.数控机床的优势特点及发展现状 数控机床是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复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计算机对传统机械制造产业的渗透.完全改变了制造业.制造业不但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使制造业犹如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天地。利用数字化的控制手段可以加工复杂的曲面,而加工过程是由计算机控制,所以零件的互换性强,加工的速度快。同传统的加工设备相比,数控系统优化了传动装置,提高分辨率,减少了人为误差,因此加工的效率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由于采用了自动控制方式,加工的全部过程是由数控系统完成,不象传统加工手段那样烦琐,操作者在数控机床工作时,只需要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所以劳动强度很低。数控加工系统就象计算机一样,可以通过调整部分参数达到修改或改变其运作方式,因此加工的范围可以得到很大的扩展。 1)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现状 据初步统计,近年来数控机床产量持续地以年均增长超过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04 年其产量达 52000 台以上,同比年增长40%,数控机床的消费量约74000 台,同比年增长32%。在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开发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五轴联动、复合加工、高速加工、超精加工和数字化设计等一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并形成了一批中档数控机床产业化基地。

世界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发展综述

世界能源领域前沿技术发展综述 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兴起,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全球共识,能源技术成为引领能源产业变革、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把能源技术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突破口,从能源战略的高度制定各种能源技术规划、采取行动加快能源科技创新,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同时,能源技术开发的最新动态也预示着未来全球能源发展趋势。 一、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技术发展战略布局 1.欧盟:升级版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开展研究与创新优先行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委员会推出了《1977~1980年欧洲共同体科技政策指南》,标志着欧洲统一的科技研发合作战略形成。1983年,欧共体为协调成员国科技政策,搭建欧洲企业间合作平台,加强在高技术领域的商业竞争力,推出了第一个《技术研发框架计划》。进入21世纪,随着能源、环境问题的凸显,欧盟依托科技框架计划加强了能源技术研发,尤其是2007~2013年执行的欧盟第七科技框架计划(FP7)将能源列为独立的优先领域,目标就是要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应对能源供应安全和气候变化,提高欧洲工业竞争力。 2008年,欧盟实施的《欧洲战略性能源技术规划》是欧盟指导能源技术发展的战略性文件,体现了当时欧盟对能源技术发展的新认识和新判断。2013年12月,欧盟出台了《Horizon2020研究创新计划(H2020)》。H2020是欧洲最大的研究创新计划,经费近800亿欧元,时间跨度从2014年到2020年,主要涉及生物技术、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等领域。《H2020能源规划》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欧盟对能源技术创新发展的最新认识和理念。 2014年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上台后全面实施能源联盟战略,旨在全面提升欧洲能源体系抵御能源、气候及经济安全风险的能力。2015年9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升级版的《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这一计划改变以往单纯从技术维度来规划发展的方式,而是将能源系统视为一个整体来聚焦转型面临的若干关键挑战与目标,以应用为导向打造能源科技创新全价值链,围绕可再生能源、智能能

对我国技术效率的测算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应用

第25卷 第5期2004年 9月 科 研 管 理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Vol.25,No.5 Sep , 2004 收稿日期:2003-06-04. 作者简介:何 枫(1975-),男(汉),湖南浏阳人,博士,现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后及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陈 荣(1976-),女(汉),辽宁海城人,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郑江绥(1974-),男(汉),陕西绥德人,经济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 文章编号:1000-2995(2004)05-004-0100 对我国技术效率的测算: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应用 何 枫1,陈 荣2,郑江绥3 (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西安 710069; 2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香港,新界沙田; 3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西安 710062) 摘要:本文在1981—2000年间我国29个省市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tochastic Frontier Pro 2 duction Function )模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年间的技术效率变迁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的 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是相对较低的,但其在20年中却一直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关键词:随机前沿分析;技术效率;生产函数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技术效率的测量最早是由Farrel (1957)和 Afriat (1972)提出来的。技术效率和生产性可能性边界是联系在一起的。测量技术效率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非参数方法,另一种是参数方法。非参数方法首先根据样本中所有个体的投入和产出构造一个能够包容所有个体生产方式的最小的生产性可能性集合:即所有要素和产出的有效组合。所谓“有效”,即是以一定的投入生产出最大产出,或以最小的投入生产出一定的产出。但是,在实践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参数方法来测算技术效率。本研究将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Stochas 2tic Frontier Analysis ,以下简称SFA 技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20年间的技术效率进行测量。 2 SFA 模型的基本原理 根据S.C.Kumbhakar & C.A.K.Lovell (2000,p8-10)的总结,研究者们一致认为Meeusen &Broeck (1977)、Aigner ,Lovell ,and Schmidt (1977)与Battese &Corra (1977)这三篇论文是标志着SFA 技术诞生的开创性文献。 他们的模型基本上可以表达为y =f (x ;β)?ex p (v -u ),其中,y 代表产出、x 表示一组矢量投 入、 β为一组待定的矢量参数。误差项ε为复合结构,第一部分v 服从N (0,σ2 v )分布,v ∈iid (独立一致分布)。第二部分u ≥0,用以表示那些仅仅对某个个体所具有的冲击;因此,该个体的技术效率状态则用T E =exp (-u )来表示。这样的话,当u =0时,厂商就恰好处于生产前沿上(即y =f (x ;β)?ex p (v ));若u >0,厂商就处于生产前沿下方,也就是处于非技术效率状态。图1直 观地显示了技术效率的定义。 根据对u 所服从分布的假设不同,SFA 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