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在家校共育中的运用

微信公众号在家校共育中的运用
微信公众号在家校共育中的运用

微信公众号在家校共育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开展家校共育是实现儿童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微信作为现代信息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沟通媒介,能革新原有家校沟通方式,使其更加高效。以微信公众号为基础的家校共育有方便性、及时性,同时也能帮助建立教师与家长间的信任,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现实困境,本研究就将针对困境从其形式、内容、互动交流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学校与家庭合作共育是实现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及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学校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成功的家校共育依赖于教师与家长的深入密切地沟通,有效的家校共建要求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科技。信息科技发展加速了信息流通速度,同时也革新了人际交流方式,除传统的方式外,微信成为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新宠”。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在于其能发语音、视频、拍照,最及时快速传递学生在校情况,构建家长与教师的信任桥梁,亦助于家长与教师共同学习。但是目前从微信公众号的应用看来,在其形式、内容、交互性上仍然面临许多现实性的问题。

一、微信公众号在家校共育中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软件的出现为搭建新型家校共育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简单的“口口相交”转变为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基于此,学校方面选择微信软件构建新型家校共育互动平台亦可谓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打造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型家校合作共育模式的途径。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微信公众号展示出许多积极作用。(一)“强人读”,开启互动新方式

微信公众号以“强人读”的方式轻叩家园共育互动之门。墨家曾以“强人说”的方式对所有人施教,不来者送上门教。微信公众号上的消息一经发送就具有同步性,信息抵达率几乎百分之百,只要用户登录微信账号即可查阅相关信息,即用户实际上是被强制阅读所推送的信息,微信公众号以“强人读”的

方式轻叩着家校共育互动之门。这一“强人读”的方式对于愿意进行家校共育沟通的家长来说,家长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由此微信公众号有助于实现移动式家校互动。微信公众号“强人读”的方式也能叩开部分不愿进行家校互动家长的心门,让他们在日复一日的推送消息中体会到学校的真诚、教师的真心、学生的童心,最后满心欢喜的加入家校共育互动的队伍共谋儿童的发展。(二)方便、及时沟通,建立信任桥梁

微信公众号的最大特点就是信息传递的方便性和及时性。现代80后甚至90后的家长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根据调查研究发现,94.9%的学生家长日常都会使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并且社交软件交流成为仅次于电话交流的家长教师沟通方式。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能够使家校沟通更为方便、快捷。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家校共育环境的建立有益于冰释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不信任。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信息应取材于课堂,教师应收集各种形式的材料(图片、视频、语音等)将真实、鲜活的学生学习生活“毫无保留”的呈现给家长。“揭发”学生在校期间的种种“离经叛道”,让家长真正地走进“吵闹”的学校;“披露”孩子们在各科目学习中的“忘我沉迷”,让家长多层次感官体验教育的有效性;“直播”教师在学校中马不停蹄的“俏皮身影”,让家长同理心体悟小学教师的辛苦。

(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微信公众号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微信公众号还能作为教师在职教育的信息技术支持,扩充教师在职教育的途径与内容。首先,家校共育环境的构建始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中信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的收集,并将其从不同角度整理成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的信息,并非每一节课中的所有细节信息都值得收集。因此,每节课的课程设计和实施各个环节无不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专业素养。其次,微信公众号还可作为教师交流平台,教师在线交流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在交流、讨论中,教师反思能力和自身专业素养正是在这日复一日的信息收集、选择、分析、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最后,微信公众号是联结学校之间,以及教师与高校教育研究者甚至是教育行政领导之间的桥梁。通过微信公众号,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一线教师与高校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变得现实而有效,做的好的学校甚至能得到教育行政领导的指导,能加速教师的专业知识积累以及专业素养提升。

二、微信公众号应用于家园共育的现实困境

微信公众号在家校共育中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发现其在实践中仍

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

(一)形式上过于注重栏目多样

微信公众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功能上,即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广泛性,“要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这些功能,就要科学规划微信公众号的开发和应用”。[1] 笔者所在的学校为科学规划该平台,设置了“班级风采”、“和雅论坛”、“家长讲堂”、“教师风采”、“健康与安全”、“通知公告”等栏目。通过文献分析及实践发现,各学校均能按照实际对微信公众号进行版面划分,不少学校还开发了主版面与分版面,至少设立5个栏目。然而“全则必缺,极则必反”,过分注重栏目设置的多样性,使得各个栏目所推送消息质量不高、时效性差。教师除了组织教育教学关心学生学习成绩,还要进行教育科研,同时还得留心收集教学活动中的信息资料已经使得教师们疲于奔命。众多的栏目必然要收集众多的信息并从中筛取有价值的进行推送,久而久之教师收集信息的积极性降低,收集的信息资料质量不高,甚至部分教师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栏目虽丰富,内容不尽人意、更新速度慢,久而久之家长对微信公众号这种互动方式也会失去信心,其所谓是瑜不掩瑕。

(二)内容上缺少实践与指导

经调查发现,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消息在内容上均存在多理论灌输和学校宣传之嫌。且相关教育理论的推送,绝大多数均来自互联网摘录或转录,理论科普确实对家长形成科学合理的儿童观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其随意的、碎片式的理论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然得不到保障,因此于家长而言并无实用价值,更无益于形成新型家校合作共育环境。此外,学校宣传的信息在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消息中高达一半以上,笔者认为其缘由可以追溯至微信公众号刚推出时的功能就在于宣传,诚然这一功能一直都微信公众号的主要功能之一,然而“微信公众号是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2]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宣传的作用应该适当的削减,仅仅依靠对学校的宣传很难长久地获得家长的青睐。笔者通过家长了解到,家长最想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得的信息是班级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展示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家教指导,可此类信息却少之又少。

(三)技术上缺乏交互性

由微信公众号搭建起的新型家校共育互动环境亦受到自身技术上缺憾的制约。首先是缺乏交互性,尽管微信公众号的对话功能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且操作便捷,语音文字皆可形成回复公众号对话框,然而对话功能却未能真正地发

挥家园互动的作用。究其原因,除去家长因个人信息素养及知识不到位或其他个人原因而未对学校公众号的信息进行回复之外,主要是由于家长的回复仅平台管理员可查阅。而园所应工作安排一般均由一位教师作为平台管理员,其工作任务重因此不能对家长意见予以既是反馈,家长反馈意见久久得不到回应和处理必然会引起家长的情绪从而影响共育互动质量。其次是各类信息发送数量有限。例如:微信公众号它支持的语音、视频素材规格仅为60秒以内;非认证用户在一天之内仅可群发1则消息;已认证用户也仅能发3则消息。语音、视频素材在60秒内并不能完整的呈现一个教学片段或学生活动片段;在1则消息显然不能满足学校信息传递需求的情况下,学校纷纷要求全员老师及家长、甚至是园所之外的其他人关注微信公众号,因为唯有达到1000人以上的关注度才能获得申请认证以达到每天能发3则消息的需求。

三、应对现实困境的策略探究

(一)适当减少栏目,多推优质高效的信息

“好书总是百看不厌”,好的微信公众消息亦是如此。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碎片式阅读使得绝大多数人收获甚少,如何善待碎片化一族以适应社会潮流提升“低头族”们的阅读效果,那就不得不从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入手。学校在开发和运用微信公众号时,应根据实际(人力、知识等)综合考虑精简栏目,分类清晰无交叉且不重复。少而精的栏目设置,一方面给教师减少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心、细心、耐心准备所推送的信息,减少了因时间紧、任务重而随意从网络复制粘贴的情况,进而提升了信息的质量。减少栏目,提高质量的同时,以年级组为单位准备信息,做到日日更新、日日最新最快。栏目不再眼花缭乱,信息优质高效更能深得家长喜爱,家长愿意查阅园所微信公众号所推送的信息才是家校共育互动之始。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重推学生在校活动

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双生花,既相生又相克。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没有方向的实践。家长们并不反感理论却反感空谈理论,而家长们主要在于运用理论指导教育实践,且学校有义务指导家长们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内容上对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信息更深谙家长之心,其不仅有助于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质量,也有益于提升家校共育互动的层次。家长们也许有多重身份,但他们最为特殊的身份是一位母亲或父亲,他们最希望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的信息是学生具体的在校情况。因此,消息应该在内容

上着重推送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文字配以图片、视频或语音,势必提高微信公众号消息查阅量,且精心选送的学生活动信息就是对园所最好的宣传。

(三)增强互动性,教师、学生、家长齐参与

技术上存在的现实困境期待微信公众号官方进行技术升级,学校如何在当前有限的技术支持下实现高效的家园共育互动,则可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寻找突破口。技术上导致交互性低,学校可以将家长、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纳入信息的撰写者中来。推送优秀家长育儿心得体会、学校评价、学生假期活动等消息;专栏推送学生书画、手工、书写等作品。如此,不仅调动了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提高家校共育互动的频率,改家长“被动”接受查阅信息为主动参与信息撰写;而且能有效地改善微信公众号完全依赖教师撰写信息的状况,降低教师的工作量提升教师幸福感。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家校共育互动环境的建设,对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平等、合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而尊重、平等、合作的关系正是当前家校共育互助的应有之意。

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即时通信工具其具有诸多优势,深受广大家长欢迎,学校可以通过它创新家校共育互动模式,构建新型家校共育互动环境,提升家校共育互动质量。微信公众号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伊始,学校在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普及、便捷、直观的特点时,利用当前实际巧妙地弥补其缺憾致力于将之打造成一个学校与家长的双向互动平台,在增进双方互动交流的同时,最终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秀凤.微信公众号在幼儿园管理中的运用与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4(11).

[2] 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