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之探索 王娟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之探索  王娟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之探索  王娟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之探索王娟

发表时间:2018-05-30T11:54:18.9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作者:王娟

[导读]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王娟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坝美镇八达中心学校 66330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学好小学语文,不但可以更好的运用语言进行沟通,更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增加个人成功机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198-01

一、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教师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者,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课堂气氛对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将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发挥,并且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此外,事实研究证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学习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如果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新颖,具有乐趣,那么小学生会主动学习,反之则会对语文课程有所讨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以及示范作用,利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模仿中学到更多知识。

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课堂教学之前,首先,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做到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然后,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此外,老师还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留给学生自由交流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课堂气氛的渲染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四、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我们的教育只有真正深层次地触及乃至触动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体验教育乃是提高德育时效性的最佳途径。体验式教育要求学生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进入一种现实的体验过程,并让学生心灵和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强烈的震撼,进而引起自觉反思,获得醍醐灌顶的顿悟。这样经过学生用心灵和情感的体验换来的觉醒,绝对要比经过教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所获得的口服而心不服的效果更具有时效性和长效性。

五、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同时呈现图形、声音、动画等,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可以增大课堂传输的信息量,使小学生进行完整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将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能使这些因素得到优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媒体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六、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教学情景,它对于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师要发扬民主,做到心中有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们求知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生学习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者,把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出来,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让所有的孩子展开成功的翅膀,在色彩斑斓、广阔无垠的语文知识海洋中翱翔。

七、激发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质疑探究心理

在教学中应不断点燃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引导他们的思维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试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六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思考研究问题。如对于同一个字,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或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忆,然后介绍给大家,以寻求最佳记忆方法。对同一篇文章,引导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按不同的线索去分段,以发展学生思维上的求异性和创造性。倡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会思考的人,是不会学习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当然,质疑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那么学生必能在质疑中掌握知识,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八、实施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主动性比较差,在语文学习中主要依靠自己学习以及教师讲解,这种学习效果比较差。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五个或者三个学生为一个小组,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让小组学生进行讨论,并得出统一的结果。在此期间,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并且进行表扬,尽可能的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之中,都能够树立合作意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并且能够提高小学的综合素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