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B)。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

2.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D)。

A、神经活动参与

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

D、眼手协调

3.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A)。

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

B、发展晚,但好于再现

C、发展晚,但比再现差

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

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5.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A)。

A、动作和语言

B、记忆和动作

C、记忆和语言

D、语言和情景

6、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B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7、儿童从5岁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幼儿已明显出现了(C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8、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是属于(D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9.( A )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

A . 击剑反射

B . 抓握反射

C . 惊跳反射

D . 游泳反射

10.注意的( A )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 . 指向性

B . 集中性

C . 特质性

D . 顺序性

11.( B)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为辨色力。

A . 视敏度

B . 颜色视觉

C . 空间视觉

D . 形状视觉

12.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C)性质的记忆。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再现)

13.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C)。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

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14. 幼儿看到故事书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造成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D )

A.幼儿的情绪是完全表露于外的

B.幼儿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C.幼儿的情绪已趋稳定

D.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

15.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大约出现在(B )。

A.1岁之前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3~6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关键期

考核知识点:容易形成某种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具体形象思维

考核知识点: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3.自我意识

考核知识点:自我意思是人类祖先向现代人演变过程中,为了适

应群众协作方式而产生的。

4.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考核知识点: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5.依恋

考核知识点: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练习的一种倾向。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核知识点: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

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简述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三、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四、从理解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五、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3.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一.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

4.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考核知识点:1、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2、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

5.简要回答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4、智力发展迅速。

四、论述题(共15分)

1、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考核知识点:1.从简单到复杂(1)从不齐全到齐全。(2)从笼统到分化。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4.从零乱到成体系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兴趣”、“能力”、“性格”是人的(D )心理特征。

A.认知B.情绪C.意志D.个性

2. ( A )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

3. (B )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

4. 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A)。A.关键期B.原始期C.最近发展区D.最佳期

5. 注意的(B ),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

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性D.顺序性

6. 婴儿能找到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藏起来的客体。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D)。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

B、第二阶段(1-4月)

C、第五阶段(12-13月)

D、第六阶段(15-18月)

7.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这是属于(A )。

A、想象

B、判断

C、直觉

D、下定义

8. 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

A、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己的语言描述

B、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泥是比较容易捏成各种形象的,也可以使幼儿头脑中获得各种表象

D、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

9. 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7岁前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阶段的是(B)。

A .前运算阶段B.运算阶段C.感知阶段D.反射练习阶段

10.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不表现在以下方面(C )。

A . 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B.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C. 自我调节化

D. 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11. 注意的(A)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

的时间。

A .稳定性B. 选择性C. 集中性D. 指向性

12. 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量酸,这是(B )。

A. 同时对比

B. 先后对比

C. 先后适应

D. 同时适应

13.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婴儿室内500多名韧生哭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不包括( D )

A、怕B. 怒C. 爱D. 哭

14. (D)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它掌握别人的经验。A.游戏B. 活动C. 劳动D. 模仿

15. 中班主要依靠( D )进行思维。

A.逻辑B. 动作C. 行动D. 表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情绪记忆

考核知识点: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2、观察法

考核知识点: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3、记忆

考核知识点: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4、儿童的社会化

考核知识点: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5、有意想象

考核知识点: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一)情绪情感逐渐社会化

(二)情绪情感逐渐深刻化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四)情绪情感逐渐丰富化

2. 简析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想象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感知产生的旧表象重新加以组合,形成没有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它主要处理图形的信息,是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而不是词或符号。

3. 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核知识点: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

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4. 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趋势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1、语言直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

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5.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1、婚姻关系研究表明,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相关。经常争吵、挑剔(不和)对父母和孩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父母之间的高度冲突与他们对孩子的消极情感相关联。离异家庭父母教育子女的适当性比完整家庭差,父母往往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方式。

2、家庭结构我国现有的家庭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核心家庭”即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另一种是“三代人家庭”即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对于家庭结构对亲子关系的影响问题,应做具体分析。比如,祖辈往往要避免对孩子采取娇惯的态度,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无原则满足要求。父辈则应注意教育子女尊重老人,切忌在幼儿面前表现出育儿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还有家庭规模(家庭人口数)与出生顺序(排行)。

四、论述题(共15分)

1. 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二)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三)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四)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研究学前心理学最基本的方法是(B )

A、问卷法

B、观察法

C、教育心理实验法

D、测验法

2、对世界的最初认识突出地表现在(A)

A、感知觉的发生和视听的集中上

B、记忆和思维的发生

C、与成人的交往

D、语言的出现

3、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

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D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4、婴儿能够区分妈妈的脸和陌生人的脸,这主要是的结果。( B )A感觉 B、知觉 C、本能 D、无条件反射

5、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C )

A、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B、机械记忆可以渗透到意义记忆中

C、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D、机械记忆的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6、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 C)。

A.以思维的成熟为标志

B.以心理成熟为标志

C.以年龄为标志

D.以言语的出现为标志

7、儿童从5岁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

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幼儿已明显出现了( C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

能感

8、参与性观察最大的优点是( D )

A、使儿童意识到自己在被观察,所以会最大程度的表现自己

B、可以得出详细、精确的资料

C、能严格地控制条件

D、能使儿童表现自然

9、一个5岁三个月的幼儿说:“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

她基本上

按所说的去画了。说明她的想象是(B )

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有计划的,但内容零碎,缺乏组织

C、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D、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10、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的方式是( A)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不存在

1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C)

A、皮亚杰认为智慧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其本质就是适应

B、同化是主体将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丰富和加强以适应环境

C、皮亚杰认为真正对思维发展起作用的是数理逻辑经验,其来源物体本身

D、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决定儿童智慧发展的内部动力

12、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C)

A、感知

B、动作

C、表象

D、语词

13、儿童最初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D)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出声的笑

C、不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14、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有较大影响的是(C)

A、父母的生活方式

B、父母的活动方式

C、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

D、父母的思想态度

15、关于“个性”的理解,下面不正确的观点是(C)

A、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B、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C、人的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个性的表现

D、同一年龄的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气质

考核知识点: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指向性方面。

2、言语

考核知识点:言语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3、注意

考核知识点:注意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

4、思维

考核知识点: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

5、性格

考核知识点: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析观察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三者之间的异同。

考核知识点:学前心理学研究方法,参见P10-17

2.简述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迁就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执拗的,主观的,自我中心的,积极的等;

保护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依赖的,胆怯的,神经质的,温和

的等;

忽视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冷漠的,勇敢的,创造性的,率性的等;

专制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顺从的,逆反的,被动的,消极的等;

民主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开朗的,自主的,积极的,独立的等。

3. 简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特点。

考核知识点:(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进入幼儿期后,儿童之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4. 简述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

考核知识点:1、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2、以具体特征为主

5.简述学前儿童的兴趣及其特点。

考核知识点:1、指向性2、情绪性3、动力性

四、论述题(共15分)

1. 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参见P211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学》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学前儿童技艺的基本特点是()。 [单选题] * A.有意记忆占优势,无意记忆逐渐发展 B.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C.词语记忆占优势,形象记忆逐渐发展 D.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正确答案) 2.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分析和()。 [单选题] * A.抽象 B.概括 C.比较 D.综合(正确答案) 3.幼儿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湿了,就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 [单选题] * A.概括性 B.间接性(正确答案) C.合理性 D.整体性 4.“一题多解”体现的是()。 [单选题] * A. 常规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发散思维。(正确答案) 5. 幼儿在生活中碰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会说“让我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指() [单选题] * A.想象活动 B.知觉活动 C.记忆活动 D.思维活动(正确答案) 6.把记忆材料保存在大脑中的环节是()。 [单选题] * A、再认 B、再现 C、保持(正确答案) D、识记 7.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幼儿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歌曲,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单选题] * A.再认(正确答案) B.识记 C.再现 D.保持 8.元旦庆祝会活动的欢乐情景一直在幼儿的脑海里回绕,这主要是()。 [单选题] *

A.情绪记忆、形象记忆(正确答案) B.运动记忆、语词记忆 C.形象记忆、运动记忆 D.逻辑记忆、情绪记忆 9.对材料进行理解的情况下,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是()。 [单选题]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正确答案) 10.从记忆的提取方式说,幼儿最先出现的记忆是()。 [单选题] * A.感觉 B.运动 C.再认(正确答案) D.再现 11.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幼儿最晚出现的记忆是()。 [单选题] *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语词记忆(正确答案) D.运动记忆 12. 在幼儿的记忆中,占主要地位、比重最大的记忆形式是()。 [单选题] * A.运动记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 2.实证研究法 3.具体形象思维 4.记忆策略 5.自传体记忆 6.记忆恢复 7.同伴关系 8.亲社会行为 9.依恋 10.移情 11.观察学习 12.关键期 13.知觉 14.亲子关系 15.象征性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和()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三种方法。

6.调查法包括()、()、()和()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之间的联合。 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再(),然后是()。 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在先,()随后,()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 15.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在()。 16.学前儿童晚期其思维出现了()的萌芽。 17.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18.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19.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的评价。 20.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的发展。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 21.对于婴儿来说()和()的分离是引起痛苦的重要原因。 22.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23.教育既要()儿童的智慧结构,又要()这个结构的不断发展。 24.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叫()。 25.儿童记忆策略的表现有()、()、()、()、()。 26.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有重要联系。 27.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nbsp;)以及()的发展等方面。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7.观察研究: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二、填空 1.开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开展不克不及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乐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幼儿指的是〔〕。 A.3—6岁 B.0—1岁 C.1—3岁 D.7岁 2、3岁儿童已能区分〔〕。 A.上下方位 B.前前方位 C.“自我〃为中心 D.上下、前后 3、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叫〔〕。 A.思维 B.想象 C.记忆 D.情绪感情 4、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慢的。 A.思维 B.想象 C.气质 D.性格 5、学前儿童颜色视觉〔辨色力〕何时发生〔〕。 A.出生后三个月 B.1岁 C.6个月 D.2岁 二、填空题〔10分〕 1、学前儿童是岁的幼儿。 2、儿童与父母亲〔养父母〕之间进行的交往及其伴随着一种感情关系叫“〃。 3、自我意识的萌发的时间,发生的标志。 4、学前儿童注意的开展有两种和。 5、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所设计的“三座山实验〃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一个最典型例证 6、岁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7、2岁以后,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 8、一个人特有的心理活动、感情行为,反响的速度强度、灵敏性的动力特征叫。 三、名词解释〔20分〕 1、第二信号系统 2、思维 3、道德感 4、认知开展 5、性格 四、简答题〔30分〕 1、婴儿动作的开展有什么规律? 2、幼儿观察力开展有何特点。 3、幼儿情绪感情开展的总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4、幼儿制造想象表现是什么? 五、论述〔30分〕 1、为什么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 2、学前儿童〔幼儿〕思维开展年龄特点。

答案: 一、1、B2、D3、A4、C5、D6、A7、C8、B9、D10、C 二、1、条件反射 2、皮质抑制机能;第二信号系统 3、先学前期 4、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5、动作;言语 三、 1、没有预定的目的,而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过程。 2、指用抽象的概念〔词〕,依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3、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感情。 4、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指一个人援助或打算援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5、指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四、1、由于认知水平尚处在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情绪对想象过程的影响。 2、幼儿认识水平不高,有时把想象表象和记忆表象混淆起来;有些幼儿渴望的事情,经反复想象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于变成似乎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知识经验缺乏,把假想的事情信以为真。 3、道德感是有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感情;4—5岁幼儿比拟明显的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怀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怀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感情,他们看见小朋友违反规则,会产生极大的不满,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谢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4、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是开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地开展起来;各种心理活动不仅已经结合成为整体,而且表现出明显的稳定的倾向性,形成了各人的独特性。 5、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特别是幼儿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成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幼儿晚期,儿童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幼儿对成人对他的评价逐渐持有批判的态度,如果成人对他的评价不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儿童会提出疑问或申辩,甚至表示反感。 五、权威型,在这种教养方法下的孩子多数独立性较强,特长自我操纵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父母应采纳权威型教养方法,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热情地对儿童的要求、心愿和行为进行反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观点,鼓舞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参与商量;对儿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坚决的实施规则,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表示不快,而对其良好行为表现表示支持和肯定,高操纵,感情上偏于接纳和温暖,防止专断放纵、无视。 《学前心理学》考试真题〔5〕 一、选择题 1、〔〕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开展最迅速的时期 A.出生后的第一年 B.出生后的第二年 C.出生后的第三年 D.出生后的第四年 2、〔〕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 A.情绪 B.想象 C.记忆 D.思维 3、儿童言语的打算在〔〕岁。 A.0—1岁 B.0—1.5岁 C.0—2岁 D.0—3岁 4、〔〕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学前心理学题目及答案_

)1《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分)10一、选择题(。)、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1B.1 岁1—个月6A. 岁3—岁D.2 岁2—岁C.1.5 岁1.5— 岁)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2 语言D. 记忆C. 思维B. 想象A. 。)、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 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3 词的反应直接刺激A. 直接反应词的刺激B. 词的反应词的刺激D. 直接反应 直接刺激C. 。)、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4婴儿期 A. 先学前期 D. 少年期 C. 学前期 B. 。)、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5 容易 混淆B. 记得快忘得也快A. C. 较多运用机械记忆D. 语词记忆占优势。)、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 的是(6 理论性D. 教育性C. 发展性B. 客观性 A. 。)、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7 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 性B. 思维具体形象A. 个性初具雏形D. 爱玩、会玩C.)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8 思维D. 感知觉C. 想象B. 记忆A. )能够 正确辨别前后。、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9岁B.4 岁A.3 岁D.6 岁C.5 。)、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 中,最早成熟的是(10D. 枕叶C. 颞叶B. 顶叶A. 额叶分)10二、填空题(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 的、1,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

的形象的过程。、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 法2 。之间的、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 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3 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 程。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4 、5 是对 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自我调节化。、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 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6 分)20三、名词解释(、问 题言语1 、情绪情感2 、同伴关系3 、能力4 、理智感 5 分)30四、简答题(、创造想象有何表现?1 、简述依 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2 、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 势。3 、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4 、影响幼儿有意注意 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 分)30五、论述(现象。”告状“、为 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1 、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 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2 )2《学前心理学》考 试试题(分)10一、选择题(、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发射的 是(1 。)惊跳反射B. 抓握反射A. 游泳 反射D. 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C. 。)、下列关与婴儿 动作发展规律不正确的是(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C. 从小 肌肉动作到达肌肉动作 B. 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 A.D. 作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 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3直接反应词的刺激B. 词的反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 C.0—6岁 D.0—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对) 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对) 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 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 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

学前心理学试题10套附答案(详细版)

学前心理学试题10套附答案(详细版) 学前心理学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 1、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劳动 B、生活 C、研究 D、游戏 答案:D 2、幼儿主要以哪种思维为主?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具体直观思维 答案:A

3、学前儿童主要使用的是哪种句子? A、复合句 B、简单句 C、单词句 D、多词句 答案:B 4、幼儿正在组织游戏,突然外面下起大雪,幼儿的注意转移到雪上,这是哪种注意?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无意后注意 答案:A 5、以下哪种方法不能防止幼儿注意分散? A、根据兴趣选择活动 B、排除无关刺激 C、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交互使用 D、连续进行单调活动

答案:D 6、以下哪种说法关于幼儿时间知觉是不正确的? A、时间知觉的精确性与年龄呈正相关 B、时间知觉与幼儿生活经验呈正相关 C、幼儿对时间单元的知觉由近及远的发展趋势 D、理解利用时间标尺的能力与年龄呈正相关 答案:C 7、刚入园的幼儿存在“分离焦虑”,一个孩子哭了,其他孩子也跟着哭起来。说明情绪具有哪种作用? A、动机作用 B、认知作用 C、人际交往作用 D、感染的作用 答案:D 8、儿童的性别认同出现在几岁? A、2岁 B、3岁

C、4岁 D、6岁 答案:B 9、自我意识中的意志成分是指什么? A、自我控制 B、自尊 C、自我评价 D、自我监督 答案:A 10、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期是几岁? A、2-3 B、3-6 C、7岁以后 D、4-5岁 答案:D 二、填空题(共7题,18分)

1、表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 第1空:直观性 第2空:概括性 2、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不同,可以分为哪三种? 答案: 第1空:心境 第2空:激情 第3空:应激 3、儿童个性的形成是在几岁? 答案: 第1空:5-6 4、按照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想象可以分为哪两种? 答案: 第1空:再造想象

学前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对个体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A、社会环境 B、生理成熟 C、遗传素质 D、主观因素 答案:A 2、一般来说,2岁幼儿能再认几个星期以前感知过的事物,3岁能再认几个月以前感知过的事物,4岁儿童再认一年前感知过的事物。这说明 A、儿童记忆的范围越来越大 B、幼儿记忆保持的时间长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C、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高于语词记忆 D、儿童的记忆广度越来越大 答案:B 3、幼儿对“儿子”的理解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所以就无法理解“爸 爸”“叔叔” 也是爷爷的儿子。这体现的思维特点是 A、间接性 B、概括性 C、具体性 D、形象性 答案:D 4、在个体早期生命的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掌握某一种技能,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 A、关键期 B、危险期 C、发展期 D、幼儿期 答案:A 5、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运用“陌生情境”研究法,将婴儿的依恋分为三种不同类型 A、溺爱型、专断型、民主型 B、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C、安全型、民主型、溺爱型 D、安全型、回避型、专断型 答案:B

6、红红必须掰着手指才能算清3+2等于几,这说明她的思维类型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集中思维 C、直觉行动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C 7、婴儿期是儿童动作发展最迅速的阶段,其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进行的。下面描述中,属于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的是 A、顺序原则 B、客观原则 C、教育原则 D、头尾原则 答案:D 8、幼儿计算5-3的时候头脑中会出现5个苹果吃掉3个,这是属于 A、直观动作思维 B、具体抽象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常规性思维 答案:C 9、下列关于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正确的是 A、教学内容应略低于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B、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以更好地促进发展 C、教学应只考虑所能达到的水平,不用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D、发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答案:B 10、在注意的广度上,幼儿至多能把握的对象数目是 A、0-1个 B、1-2个 C、2-3个 D、3-4个 答案:D 11、老师要求幼儿记住一些图片,然后回忆刚刚看到的图片有哪些,幼儿会在观察中自然而然记住一些图片,这体现的幼儿记忆特点是: A、无意识记为主 B、有意识记为主

《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B)。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 2.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D)。 A、神经活动参与 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 D、眼手协调 3.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A)。 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 B、发展晚,但好于再现 C、发展晚,但比再现差 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 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5.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A)。 A、动作和语言 B、记忆和动作 C、记忆和语言 D、语言和情景 6、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B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7、儿童从5岁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幼儿已明显出现了(C )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8、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是属于(D )

A、无意想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9.( A )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 A . 击剑反射 B . 抓握反射 C . 惊跳反射 D . 游泳反射 10.注意的( A )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 . 指向性 B . 集中性 C . 特质性 D . 顺序性 11.( B)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为辨色力。 A . 视敏度 B . 颜色视觉 C . 空间视觉 D . 形状视觉 12.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C)性质的记忆。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再现) 13.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内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C)。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 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 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14. 幼儿看到故事书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造成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D ) A.幼儿的情绪是完全表露于外的 B.幼儿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C.幼儿的情绪已趋稳定 D.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 15.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大约出现在(B )。 A.1岁之前 B.2岁左右 C.3岁左右 D.3~6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关键期 考核知识点:容易形成某种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具体形象思维 考核知识点: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3.自我意识 考核知识点:自我意思是人类祖先向现代人演变过程中,为了适应群众协作方式而产生的。

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学前教育专)

复习题 本次考试内容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郭德俊主编的《心理学》教材为依据,考试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填空: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和个案法等。P10 2.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由_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子系统构成,因此也叫_自我意识。P257 3、根据注意时是否有目的和意识努力程度,注意分为_不随意注意、_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P32 4、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P189 5、罗马医生盖伦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P249 6、根据信息在记忆中存储时间的长短和编码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三个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P78 7、态度的转变模式包括四种变量:信息宣传者、信息源、说服方式和信息接收者。 8、性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特征系统,从结构上看,它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四个方面。 P253 9、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曲线的关系,称为定律。P93 10、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集中性。P31 11、成就目标理论把成就目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掌握目标,另一种是成绩目标。具有掌握目标的个体,往往会采取主动、积极的行为。 P205 12、知觉的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组织性、知觉适应和知觉定势。 P61 13、气质学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血液、黏液、黑胆汁和黄胆汁。P249 14、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有关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P80 15、思维的主要特点有间接性、概括性、目的性和问题性。P104 16、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P60 17、情绪是一个多成分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命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P158 18、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续性等指标,可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P161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研究儿童心理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客观性、发展性、教育性。 2、新生儿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是无条件食物反射、无条件防御反射、无条件定向反射 3、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是以低层次概念为主,以具体特征为主。 4、感觉既是一种生理象,又是一种心理现象。 5、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新要求使儿童产生的新需要与儿童自身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6、3---6岁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之一是无意注意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7、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大类型。 8、幼儿真正掌握数概念包括三层含义,即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的顺序,能进行数的组成和分解。 9、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表现在语音,词汇,句子,言语表达,内部言语的产生。 10、广义的学前期是指0—6、7岁。 11、个体发展中发生和成熟最早的心理过程是感知觉。 12、婴儿视觉集中现象在出生后2个月时表现比较明显和频繁,此时婴儿的视线能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称为移视,3个月时能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称为追视 13、儿童心理实验分为①实验室实验、②自然实验③教育心理实验三种。 14、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①实物观念②社会概念③数概念④抽象概念。 15、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有①遗传和生理发展、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③儿童自身和实践活动 16、皮亚杰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具体运算阶段、④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 二、判断题 1、人类的各种心理活动都是在学前期开始发生的。(对) 2、根据一两次观察结果就可以确定一个儿童的心理表现。(错 3、成人的抚养方式和教育在儿童性格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意义。(对) 4、前幼儿期是儿童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错) 5、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不属于内部言语。(错) 6、婴儿期普遍存在记忆缺失现象。(对) 7、个体心理发展总是呈现出连续性。(对) 8、新生儿是软弱无能的、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错) 9、儿童最乐意与自己的同伴进行交往。(对)

《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一、概念: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的发生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填空、判断、选择: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一般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蒲来尔(w·Preyer)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指0—18岁)心理的发展。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时期(0—6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主要是儿童心理的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也可以独立成为一些学科,如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等。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科学的学前儿童心理学,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应该完成两个主要任务:第—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 儿童心理学(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实践性表现在它和社会实践有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 一、概念: 1、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学前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等,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2、测验法: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测验主要用于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也可用于了解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差异。 3、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心理的表现。 4、自然实验法:儿童心理实验的一种方法。即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变化的方法。 5、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所以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儿童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幼儿作品分析法,如“绘人测验”。 二、填空、判断、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同时也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理。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遵循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活动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以研究时间为标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观察的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以下各种抽样方式。 1.开 放式抽样 2.封闭式抽样3.时间抽样 所谓间接观察法,是指研究者并不是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是通过其它途径来了解。其中包括调查访问法,问卷法等等。 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注意的问题:(1)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要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2)观察记录要详细、准确、客观。(3)对学前儿童的观察应反复多次进行。 一、填空、判断、选择: 人出生后的第一年,称为婴儿期。这一年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一些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人生第一年。 从初生到满月,称为新生儿期。 儿童先天带来了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各种各样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有十多种。例如,吸吮反射、觅食反射、眨眼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击剑反射、迈步反射、游泳反射、巴布金反射、蜷缩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生物性活动,不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的出现也可以说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 儿童最早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或者说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决定于开始训练儿童建立条件反射的时间。 儿童出生后第1个月,心理已经发生。 儿童最初对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感觉的发生和视觉、听觉的集中上。 从满月到半岁,称为婴儿早期。 从半岁到周岁称婴儿晚期。 1—3岁称为先学前期。 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 人类特有的语言、表象、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 岁左右形成的。 独立性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 从3岁到6岁,是进入小学之前的时期,故称为学前期或幼儿期。 3—4岁是学前初期,也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 (一)生活范围扩大(二)认识依靠行动(三)情绪作用大(四)爱模仿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其主要特点是:(一)活泼好动(二)思维具体形象(三)开始接受任务(四)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还适用于当代儿童,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 在城市长大的儿童,与在偏僻农村长大的同龄儿童相比,其心理特征具有明显区别,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可变性。 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实际年龄。 超常儿童特点的是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说明这个时期孩子处于危机期。教育学上的“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意思是最近发展区。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是本能。 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是味觉。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 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转折期是必然出现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出现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儿童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言语开始出现萌芽最早是在6个月以后。 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先学前期。 儿童的认生现象开始出现于5~6个月。 学前儿童思维的典型特点是具体形象性。 二、简答: 1 、1~3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l)学会直立行走; (2)学习使用工具; (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 (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 2、3~4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3一4岁)在幼儿园称小班,其特点突出表现在: (I)最初步生活自理; (2)认识依靠行动。认识活动是具体的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即“直观行动思维”。 (3)情绪作用大。心理活动情绪性极大,认识过程主要受情绪及外界事物左右,不受理智支配。 (4)爱模仿。模仿性突出,模仿也是幼儿主要学习方式。 3、4~5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I)更加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已组织游戏。 4、5~6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 (l)好问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大班幼儿思维仍是具体形象思维,但明显有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出现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已心理活动的能力,认知方面有了方法。运用集中注意的方法,有意记忆的运用。 (4)个性初具雏形。有较稳定的态度、兴趣、情绪、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不那么外露。 5、儿童心理在何时发生? 发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1)新生儿期是心理发生的时期。(2)件反射的形成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之一。出生两周左右的新生儿出现了食物性条件反射。感觉的出现也是心理发生的又一标志。新生儿有敏感的皮肤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心理。 三、案例题: 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一、概念: l.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简单的心理现象,主要与生理作用相关系。包括视、听、嗅、味、肤、动与平衡觉等。 2.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它以感觉为基础,但并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感觉所提供信息的加工,反映刺激代表的意义,受经验影响,因此,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所不同。 3.视觉敏度: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一定距离的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一定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视力。 4、视崖实验:为了证明小婴儿是否有深度知觉沃尔克和吉布森所做的实验。他们在一个平台上设计有立体图案的方格,使平台的一边看起来是深沟,让六个月以上的婴儿从浅的一边爬向深的一边,大多数婴儿爬至边缘处拒绝爬向深的一边或者转头回来,即使母亲在深的一边呼唤,婴儿也拒绝爬过去,说明6个月大的婴儿也具有深度知觉。 二、填空、判断、选择: 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两岁前依靠感知认识世界。感知觉在幼儿的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阶段 (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XXX《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复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心理学家XXX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D)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D愉快与不愉快 2、“六一”儿童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音乐时,就知道自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A) A再认B识记C回忆D保持 3、在XXX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B)A感知运动阶段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具体运算阶段 4、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A) A简单发音阶段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D复杂发音阶段 5、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D)A有意性B目的性C计划性D坚持性 6、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C)

A第二言语B书面言语C口头言语D对话言语 7、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B) 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B首尾规律 C远近规律D小大规律 8、(D)是指遗传的生物特征,即天生的解剖生理特性,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器官和神经体系的特征等A遗传B遗传因素C生理成熟D生理特征 9、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C)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慢的A思维B想象C气质D性格 10、XXX看动画着迷了,饭也不吃,妈妈说:“那你就看个够吧,别吃饭了。”东东就一直看,以为真的不用吃饭了。XXX不能理解妈妈说的反话,这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B) A概括性B表面性C形象性D抽象性 11、(B)幼儿能感知物体上下,前后的空间位置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12、以语词为工具进行的思维,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是(C)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发明性思维

学前心理学-多选题复习题库

学前心理学-多选题复习题库 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 A.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正确答案) B.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正确答案) C.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正确答案) D.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正确答案) 2. 心理过程包括()。 * A. 认识过程(正确答案) B. 情感过程(正确答案) C. 意志过程(正确答案) D. 注意过程 3. 以下关于心理的实质是说法正确的是()。 * A.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正确答案) B. 心理是脑的机能(正确答案) C.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正确答案) D. 心理的反应具有主观能动性(正确答案) 4. 关于观察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观察对象(正确答案) B. 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正确答案) C. 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正确答案) D. 观察记录的内容尽量主观

5. 关于实验室实验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情境不受人为控制(正确答案) B. 要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 C. 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D. 实验结果不可以反复验证(正确答案) 6. 以下哪些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 * A. 遗传素质 B. 自然环境(正确答案) C. 家庭教育(正确答案) D. 学校教育(正确答案) 7. 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正确答案) B. 教学走在发展前面(正确答案) C. 教学要适应儿童的现有水平(正确答案) D. 教学走在发展后面 8. 以下关于陈鹤琴的儿童发展观正确的是()。* A.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正确答案) B. 活教育的课程应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正确答案) C. 教育要“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正确答案) D. 活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一个人,一个中国人和现代中国人(正确答案) 9. 以下哪些是前运算阶段中儿童心理发展的表现?()。* A. 思维可逆 B. 思维守恒

山东师范大学《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 搜题方法:输入题目题干部分文字,按键盘快捷键Ctrl+F查找题目答案。 一.多选题 1.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有 A.建立客体永久性 B.获得守恒 C.群集结构形成 D.自我中心现象 E.假设演绎推理出现 参考答案:B,C, 2.儿童观察力发展的趋势表现为 A.从无意性向有意性发展 B.从笼统的、未分化向精细方向发展 C.从冲动性向思考性发展 D.整体与部分从分离到统一 E.从主观性向客观性发展 参考答案:A,B,C,D, 3.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产出过程 D.理解过程 E.动机过程 参考答案:A,B,C,E, 4.横向研究设计的优点是 A.时间短 B.取样大 C.省时省力 D.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年龄变化过程 E.验证早期经历与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A,B,C, 5.婴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阶段经历了 A.互补性互动阶段 B.简单互动阶段 C.亲密共享阶段 D.客体中心阶段 E.友谊的形成 参考答案:A,B,D, 6.下列哪几项反映了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A.由上到下 B.由近及远 C.由高到低 D.由粗到细 E.由长到短 参考答案:A,B,D, 7.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 A.客观性和独立性 B.情绪性与不确定性 C.依从性与被动性 D.从集中与外部、具体的评价到关注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 E.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注重行为或后果的性质 参考答案:B,C,D, 8.纵向研究设计的不足包括() A.费时费力 B.样本偏差 C.被试流失 D.省时省力 E.练习效应 参考答案:A,B,C,E, 9.学前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哪几个阶段() A.性别社会性 B.性别认同 C.性别同一 D.性别稳定性 E.性别恒常性 参考答案:B,D,E, 10.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中的人格结构包括() A.本我 B.超我 C.潜意识 D.前意识 E.自我 参考答案:A,B,E, 二.单选题 答题要求: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研究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和行为的实验是 A.陌生情景实验 B.点红实验 C.延迟满足实验 D.三山实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