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组成课件

计算机硬件组成课件
计算机硬件组成课件

计算机硬件组成课件(绝对经典,附图片)

(2009-10-25 00:50:07)

转载

分类:关于学习

签:

it

大学生

校园

计算机

硬件

组成

1.4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1)微处理器微型

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是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中央处理器(CPU)。

(2)微型计算机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简称微型计算机。

(3)微型计算机系统

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和辅助电路,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2.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

微型计算机包含了多种系列、档次、型号的计算机。如IBM PC等。这些计算机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小,适合放在办公桌上使用,而且每个时刻只能一人使用,因此又称为个人计算机。

图l-3是IBM PC系列机的典型结构.

图1-3 PC机的典型结构

(1)主板

板是固定在主机箱箱l体上的一块电路板,主板上装有大量的有源电子元件。其中主要组件有:CM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BIOS)、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内存插槽、CPU插槽、键盘接口、软盘驱动器接口、硬盘驱动器接口、总线扩展插槽(提供.ISA、PCI等扩展槽)、串行接口(COM1、(COM2)、并行接口(打印机接口LPT1。因此,主板是计算机各种部件相互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2)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的运转是在它的指挥控制下实现的,所有的算术和逻辑运算都是由它完成的,因此,CPU是决定计算机速度、处理能力、档次的关键部件。

(3)内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通常简称为内存和外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一般计算机在工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及处理的数据,均从内存取出。内存的速度快,但容量有限,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比内存低的特点,所以它用于存放备用的程序和数据等。外存中存放的程序或数据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和处理。常用的外存有磁盘机、磁带机、光盘机等。

计算机中的信息用二进制表示。计算机的存储器由千千万万个小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存放一位二进制数(0或1)。存储单位使用下列术语:

· 位(bit)是二进制数的最小单位,通常用“b”表示。

· 字节(byte)以8位二进制数组成1个字节,通常用“B”表示。

· 字(word)由若干个字节组成。它也是表示有储容量的一个单位,通常我们把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数据的最大位数称为该机器的字长,显然字长越长,一次所处理的信息越多,计算精度越高。因此,“字长”是计算机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 存储容量计算机内外存储器的容量是用字节(B)来计算和表示的,除B 外,还常用KB、MB、GB作为存储容量的单位。其换算关系如下:

B(字节) lB=8b

KB(干字节) 1KB=1024KB

MB(兆字节) lMB=1024KB

GB(吉字节) 1GB=1024MB

①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用于直接存取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因此计算机在执行程序前必须将这些程序装入内存中。从存储器取出信息称为读出;将信息存入存储器称为写入。存储器读出信息后,原内容保持不变;向存储器写入信息,则原内容被新内容所代替。由于内存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没有机械装置,所以内存的速度远远高于外存。内存又分如下两种:

· 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只能读而不能写入信息,它一般用来存储固定的系统软件和字库等内容,只能被调用,而不能被重写或修改,也不会因断电而消失。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

可以进行任意的读或写操作,它主要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应用软件、输入数据、输出数据、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存交换的信息等。由于RAM用半导体器件组成,一旦断电,信息就会丢失,所以不能永久保留。

内存容量是反映计算机性能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目前常用64MB、128MB、256MlB等,可高达4GB。

②外存

外部存储器包括软盘、硬盘、光盘和磁带等。外存的信息存储量大,但由于存在机械运动问题,所以存取速度要比内存慢得多。由于外存具有很大的存储容量,因此它可以存放大量信息。它不但存有机器开机后立即要调入的操作系统,而且还存有用户的应用软件、数据等。

由于外存大都由非电子线路来实现(例磁介质、光介质)所以外存上的信息从原理上讲可以长期保留。外存中存放的程序或数据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被执行和处理。

· 软盘

目前常用的软盘有:3寸盘(3.5英寸),低密度720KB,高密度1.44MB。超高密度软盘,从200MB到800MB,由于需要专门的软驱,而且盘片价格较高,因而使用不多。

软盘通过磁盘驱动器(简称软驱)来读写信息。目前微机多使用3.5英寸,1.44MB软盘。

· 硬盘

硬盘的存储容量很大,它是使用温彻斯特技术制成的驱动器,将硅钢盘片连同读写头等一起封装在真空密闭的盒子内,故无空气阻力、灰尘影响。其数据存储密度大、速度决。使用时应防止振动,所以计算机通电工作时,不能搬动,也不能摇晃和撞击。新的硬盘工作前需要格式化,但使用中的硬盘不能随便格式化,否则将丢失全部数据。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硬盘也由低存储容量10MB发展到40GB,或更大。

· 光盘

光盘的读写原理与磁介质存储器完全不同,它是根据激光原理设计的一套光学读写设备。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音响领域进入计算机领域后,在技术和应用上日趋成熟。目前,大部分.PC机已配置了CD—ROM(只读光盘)驱动器。CD.ROM 的标准容量为680MB,双速驱动器的速度为30KB/s。

VCD(video CD)是用来存放采用MPEG标准编码的全动态图像及其相应声音的数据光盘,它可以在一张普通的光盘上记录70分钟的全屏幕活动音、视频数据及相关的处理程序。它体积小,价格便宜,且有很好的音频、视频质量和很好的兼容性,在普通的CD—ROM驱动器上就能播放,所以为广大家用电脑爱好者所欢迎。

1.4.1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

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

微型计算机总线可以分为芯片总线(局部总线)、系统总线(又称板总线)、外总线(又称通信总线)。微处理器内部的总线,即局部总线。系统总线是用来连接各种插件板,以扩展系统功能的总线。在大多数微机中,显示适配器、声卡、网卡等都是以插件板的形式插入系统总线扩展槽的。外总线是用来连接外部设备的总线,如SCSI、IDE、USB等。

①IBM PC总线

IBM PC总线是在IBM PC/XT个人计算机上使用的总线,它是针对Intel 8088CPU设计的,有62条信号线,以适应8088的8位数据线和20条地址线的要求。这种总线是用户在IBM PC/XT机器的主板上扩展I/O板的I/O总线。

在IBM PC/XT微型计算机中有8个62线的扩展槽,这8个扩展槽是扩充系统的通道,扩展槽上可以插入不同功能的插件板,如内存扩展板、显示适配器、磁盘控制器、打印适配器、串行口适配器、网络适配器等。

②ISA总线

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又称为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是在以80286为CPU的IBM PC/AT中使用的总线,因此又称为AT总线。ISA总线具有16位的数据宽度,工作频率为8MHz,最高数据传输速率8MB/s。ISA总线虽然性能并不是很高,但由于得到计算机厂商及大量的板卡生产厂商的支持以及兼容性需求,直到现在的高档微机中,仍然保留少量的ISA插槽。

③EISA总线

Intel 80486CPU推出以后,为了充分发挥486CPU的速度优势,迫切需要一种速度更快的总线。IBM公司研制的微总线(MCA)是当时速度最快、数据宽度为32位的总线,但它与ISA总线不兼容,加上IBM公司对微总线技术的封锁,迫使以Compaq公司为代表的9家公司联合,推出了一个新的总线标准

——EISA(extended 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总线,即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

EISA总线也是一种32位总线,但它与ISA总线兼容,即ISA卡可以直接插入EISA插槽。由于EISA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在微机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并造就了一大批兼容机厂商和板卡生产厂家。EISA总线具有较高的输入输出能力,其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数据传输速率为33MB/s。EISA卡的安装较容易,具有自动配置功能,不需要DIP开关。它支持多个总线控制部件,增加了DMA(direct memory access)功能,增加了“瘁发”方式传送,支持多CPU。因此,EISA总线广泛用于微机服务器中。

④PCI总线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是一种高性能的局部总线,构成了CPU与外围设备之间的高速通道。它支持多个外围设备,与CPU时钟无关,并用严格的规定来保证高度的可靠性和兼容性,其主要特点是:

· 高性能PCI总线的频率为33MHz,与CPU的时钟频率无关。总线宽度为32位,可扩展到64位,传输速率可达132~264MB/s。

· 兼容性好PCI总线与ISA、EISA及MCA总线兼容,同时还兼容另一种局部总线VL。

· 高效益PCI总线的设计目的之一就是降低系统的总体成本,使用户得到实惠。在PCI的设计中,将大量系统功能,如存储器、高速缓冲器及其控制器高度集成在PCI芯片内,以节省各部件互连所需的逻辑电路,减小线路板尺寸,降低成本。

· 与处理器CPU无关PCI总线使用一种独特的中间缓冲器,把处理器子系统与外部设备分开,从而使PCI总线本身与处理器无关。这种与处理器无关的特性,使它具有无与伦比的兼容性,给计算机厂商和用户都带来实惠。

· 预留发展空间从一开始,PCI总线就是作为一种长期的总线标准来制定的,例如将3.3V的工作电压引入到规范中,以适应绿色计算机的节能要求;一开始只是32位的总线,但允许扩展到64位。

· 自动配置PCI部件设有配置存储器,计算机启动时,系统BIOS会自动为每个PCI设备分配需要的资源,并写入配置寄存器中。当有新的PCI设备加入系统时,系统会选择空闲的资源,并分配给新加入的PCI设备。

目前的个人计算机中,基本上都使用PCI总线,并保持一定数量的,ISA总线插槽。

1.4.2常用外部设备的性能指标

(1)键盘

键盘是用户用来键入命令、程序、数据的主要输入设备。常用的标准键盘按键的个数有10l键、103键和105键等。按字键开关类型分为:机械式、薄膜式、电容式和导电橡皮4种。微机上配置的键盘多数是电容式键盘或薄膜式键盘。

(2)鼠标

鼠标是快速输入设备,可以取代传统键盘的光标移动键,对于现代的图形用户界面软件(例如Windows 98、Windows 2000)更是不可缺少,能方便、准确、快速地操作。一般鼠标有左、右两个键,一些鼠标有左、中、右三键,大部分操作使用左键,根据不同软件要求有时使用右键、中键。目前使用的鼠标有机械式和光电式两种。机械式灵敏度较低,但价格便宜;光电式灵敏度高,价格也贵。

(3)扫描仪

扫描仪是一种用来输入图片资料的输入装置,有彩色和黑白两种,一般是作为一个独立的装置与计算机连接。目前市场供应的扫描仪,面积为A4纸张大小,分辨率可达28 800dpi(点/英寸)。

(4)显示器

显示器是用户用来显示键入的命令、程序、数据以及计算机运算的结果或系统给出的提示信息等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按显示颜色分彩色显示器和单色显示器

两种,目前大部分计算机都采用彩色显示器。在微型机中,台式机大都使用采用阴极射线显示器件(CRT)的显示器;便携式微型机和笔记本式微型机则使用

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器上的字符和图形是由一个个像素(pixel)组成的。显示器屏幕上可控制的最小光点称为像素,x方向和Y方向总的像素点数称为分辨率。显示器的分辨率一般用整个屏幕上光栅的列数与行数的乘积来表示。这个乘积越大,分辨率就越高,图像越清晰。现在常用的分辨率是640x480、800x600、1024x768、1280x1024等。

对应不同分辨率的显示器,有相应的控制电路,称为适配器或显示卡。显示器必须配置正确的适配器(俗称显示卡)才能构成完整的显示系统。适配器较早的标准有:CGA(color graphics adapter)标准(320 x 200,彩色)、EGA(enhanced graphics adapter)标准(640x350,彩色)和VGA(video graphics array)标准。VGA适用于高分辨率的彩色显示器,其图形分辨率在640x480以上,能显示256种颜色。其显示图形的效果相当理想。在VGA之后,又不断出现SVGA、TVGA卡等,分辨率提高到800x600、1024×768,而且有些具有16.7兆种彩色,称为“真彩色”。

显示器的RAM容量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目前常用l~8MB。如果希望显示器具有较强的图形输出功能,必须选用较大的容量。

(5)打印机

打印机是计算机重要的输出设备,由一根打印电缆与计算机上的并行口相连接。打印机能将结果印刷到纸上,从而永久保存。

按打印方式分类,打印机可分为击打式和非击打式两类。击打式打印机利用机械冲击力,通过打击色带在纸上印上字符或图形。非击打式打印机则用电、磁、光、热、喷墨等物理、化学方法来印刷字符和图形。打印质量用打印分辨率来度量,单位是“点数/每英寸”,即dpi(dot per inch)。非击打式打印机的打印质量通常比击打式的高,例如激光打印机分辨率通常是300dpi以上,而点阵打印机的分辨率不足100dpi。

①点阵打印机

点阵打印机由走纸装置、、控制和存储电路、插头、色带等组成。打印头是关键部件。打印头由若干根钢针组成,由钢针打印点,通过点拼成字符。打印时CPU通过并行端口送出信号.使打印头的一部分打印针打击色带,使色带接触打印纸进行着色,而另一部分打印针不动,这样便打印出字符。

常见的点阵打印机的打印头有9针、24针。常见型号有EPSON RX、MX、PX 等9针打印机,M-3070、M-1724、LQ-1600K等24针打印机。点阵打印机比较灵活、使用

方便、质量较高,但噪声比较大,且速度慢。

②喷墨打印机

这种打印机不用色带,而把墨水储存于可更换的盒子之中,通过毛细管作用将墨水直接喷到纸上。喷墨打印机的打印质量较高、分辨率高,打印噪声很低,价格适中,家庭环境中常选这种打印机。

③激光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由激光发生器和机芯组成核心部件。激光头能产生极细的光束,经由计算机处理及字符发生器送出的字形信息,通过一套光学系统形成两束光,在机芯的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鼓面上的磁刷根据鼓上的静电分布情况将墨粉粘附在表面并逐渐显影,然后印在纸上。激光打印机输出速度快、打印质量高、无噪声,但价格高。

(6)绘图仪

绘图仪是计算机的图形输出设备,分为平台式和滚筒式两种。它是利用画笔在纸上画线,所以适合于绘制工程图,在气象、地质测绘,产品设计中是重要的输出设备。新型的绘图仪也采用无笔的绘制方式,具原理与喷墨、激光打印机印字方法相类似。

1.4.3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配置

(1)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衡量CPU工作快慢的指标,一般以每秒完成多少次运算来度量。当今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万亿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与主频有关,还与内存、硬盘等工作速度及字长有关。

(2)字长

字长是CPU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字长主要影响计算机的精度和速度。字长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等。字长越长,表示一次读写和处理的数的范围越大,处理数据的速度越快,计算精度越高。

(3)主存容量

主存容量是衡量计算机记忆能力的指标。容量大,能存入的字数就多,能直接接纳和存储的程序就长,计算机的解题能力和规模就大。

(4)输入输出数据传输速率

输入输出数据传输速率决定了可用的外设和与外设交换数据的速度。提高计算机的输入输出传输速率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整体速度。

(5)可靠性

可靠性指计算机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的长短。可靠性好,表示无故障运行时间长。

(6)兼容性

任何一种计算机中,高档机总是低档机发展的结果。如果原来为低档机开发的软件不加修改便可以在它的高档机上运行和使用,则称此高档机为向下兼容。

微型计算机的配置日新月异,这里给出一组例子:

主机CPU PIV 主频3.0G以上

内存RAM 512MB

外设硬盘 120GB

软驱 3.5英寸

CD-ROM 能够读取光盘

显示器 17寸液晶

显示卡 128MB显存

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分成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大类。

CPU、内存储器和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统称为主机。微机的主机集成在主机板上。

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统称为外部设备。

中央处理器(CPU)

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又称为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运算器:实现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系统。控制器通过地址访问存储器,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经译码器分析后,根据指令分析结果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作用于其他部件,使得各部件在控制器控制下有条不紊地协调工作。

指令:指挥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的命令。

指令系统:一台计算机所有指令的集合。

执行一条指令的四个基本操作:

微机的CPU又称微处理器,更新换代快:

4004→8008→8080→8088→80286→80386→80486→80586→奔腾Ⅱ→奔腾Ⅲ→奔腾Ⅳ→…

CPU的性能指标决定于时钟频率(主频)和字长。

主频是指CPU的时钟频率。主频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就越快。奔腾Ⅲ主频可达866MHz以上,奔腾Ⅳ则可达2.6GHz、2.8GHz。

字长是指一个字的长度。字长越长,数的表示范围越大,运算精度越高,且在相同时钟频率下运算速度就越快。微机字长经历了4位→8位→32位→64位四代变化。

计算机的存储机制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所有数据和程序的记忆部件,它的基本功能是按指定的地址存(写)入或者取(读)出信息。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另一类是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

存储器由若干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地址,计算机通过地址对存储单元进行读写。

一个存储器所包含的字节数称为存储容量,单位有B、KB、MB、GB、TB等。

1 B = 8 bits (1字节= 8位)

1 KB = 1024 B

1 MB = 1024 KB

1 GB = 1024 MB

1 TB = 1024 GB

计算机的存储机制-内存

内存: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或随时要用的程序或数据,包括ROM和RAM。主要特点:存取速度快,容量小,价格昂贵。

ROM:只读存储器。特点: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主要用来存放固定不变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特点:可读可写;但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

微机内存容量的大小,一般是指RAM的大小。目前微机常见的内存配置为

64MB、128MB、256MB或512MB。

计算机的存储机制-外存

外存:用来存放暂时不用或需保存的程序或数据。当需要使用外存中的信息时,必须将其调入RAM中才能被CPU执行和处理。主要特点:存取速度慢,容量大,价格便宜。

微型计算机的外存一般有:软盘、硬盘和光盘。

软磁盘存储器(简称软盘):由软磁盘、软盘驱动器和软盘驱动卡组成。微机常用3.5寸软盘,容量1.44MB。注意:软盘上的写保护口是设置保护软盘上数据的装置。

软盘存储的信息是按磁道和扇区组织存储的。磁道为一个个的同心圆,各道周长不同,但却存储等量的数据。每个磁道又等分为若干扇区,每个扇区可存储若干个字节。扇区数和字节数由格式化程序决定。

格式化:对磁盘进行分磁道和扇区并写上各个扇区的地址标记。格式化后的磁盘产生四个区域:引导区、文件分配表区、文件目录区及数据区。

写保护缺口:控制软盘的读写操作。

软盘的容量计算:字节数/每扇区×扇区数/每磁道×磁道数/每面×面数

硬磁盘存储器(简称硬盘):由硬磁盘和硬盘驱动器组成。硬盘是按柱面、磁头号和扇区号的格式组织存储信息的。柱面由一组磁盘的同一磁道在纵向上所形成的同心园柱面构成,柱面上的各个磁道和扇区的划分与磁盘相同。硬盘被封闭在

一个金属体内,数据在硬盘上的位置通过柱面号、磁头号和扇区号三个参数确定。微机常用的硬盘有10GB、20G、30G、40G、60G、80G、100G、120G等多种。

光盘存储器:由光盘片和光盘驱动器构成。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光盘:只读型光盘(CD-ROM)、一次写入型光盘和可擦写型光盘。5.25寸CD-ROM容量650MB~1GB。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中输入信息(程序、数据、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的设备。微型计算机中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图形扫描仪、触摸屏、条形码输入器、光笔等。外存储器也是一种输入设备。【图示】

键盘

鼠标可按结构分为:机电式和光电式鼠标。

计算机的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器、打印机和绘图仪等。外存储器也是一种输出设备。

显示器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多种,又分为14寸、15寸、17寸、17寸纯平。显示器上的内容由像素组成,像素总和是分辨率;常见的高分辨率为:640*480 / 1024*768 / 1280*1024;分辨率越高,其清晰程度越好。显示器与主机的接口为显卡,常见的显卡有VGA、SVGA等。彩显卡所支持的颜色数量是显卡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取决于显存RAM的大小。

例:分辨率为320×200,每像素点要求显示4种颜色,则由22=4可知每像素点颜色占用2bit,共需2×320×200=16000B的显存。

常见的打印机有:针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

计算机的其它部件

主板:微机采用一种“积木式”的体系结构,主板是一块印刷电路板,有多个长方形的插槽,CPU、内存、显卡、多功能卡等都可以插在主板上。多功能卡上有串行口(用来连接鼠标)和并行口(用来连接打印机等外设)。另外声霸卡、视卡、调制解调器等也将插在主板上。

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是微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变换和实现缓冲功能必不可少的部件。

总线(BUS)是连接微机各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信号线,是计算机中传送数据和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所传送信息的不同,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和控制总线(CB)。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一、计算机硬件五大功能部分 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 简称ALU)。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的中间数据以及最

后处理完成的有用信息都存放在存储器中。而且,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即规定对输入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 二、电脑主机包含的硬件及其功能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 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五个部分。 中央处理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执行单元。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1.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设备组成。 运算器;完成算数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根据指令的要求控制和协调其他各部件工作。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将外部信息以一定格式输入到计算机系统。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提供给外部设备。 2.简述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 答:把指令执行的所有控制信号放在一个存储器中,需要时从这个存储器读取。 一条指令的功能通常用许多条微指令实现这个微指令序列称为微程序。 计算机运行时。一条一条读出这些微指令。从而产生各种操作的控制信号。 3.提高存储器速度可采用哪些措施,请说出至少五种措施。 答:1,采用高速器件2,采用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3,采用多提交叉存储器4,采用双端口存储器5,加长存储器的字长 4.请说明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之间的关系。 答:指令周期是完成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机器周期也称为CPU周期,是指被确定为指令执行过程中的归一化基准时间,通常等于取指时间(或访存时间)。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可称为节拍脉冲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的基本单位。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每个机器周期又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5.什么是RISC?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什么(至少写出4个)? 答: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特点:1)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2)指令长度固定。3)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之间进行。4)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5)CPU中通用寄存器数最多。6)以硬布线控制为主,不用或少用微指令码控制。7)一般用高级语言编程,特别重视编译优化工作,以减少程序执行时间。8)指令以流水方式执行 6.计算机系统总线大致分为哪几类? 答:1)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总线分为三类:同一部件如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内部总线。2)同一台计算机系统的各部件,如CPU.内存.通道和各类I/O接口间互相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3)堕胎处理机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称为多机系统总线。 7.说明计数器定是查询工作原理。 答:总线上的任一设备要求使用总线时,通过BR线发出总线请求。总线控制器接到请求信号以后,在BS线为“0”的情况下让计数器开始计数,计数值通过一组地址发向各设备。每个设备接口都有一个设备地址判别电路,当地址线上的计数值与请求总线的设备相一致时,该设备置“1”BS线,获得总线使用权,此时中断计数查询。 8.简要描述设备进行DMA操作的过程及DMA方式的主要优点。 答:1)外设发出DMA请求2)CPU响应请求,DMA控制器从CPU接管线的控制3)由DMA 控制器执行数据传送操作4)向CPU报告DMA操作结束。 主要优点:数据传送速度快 9.简述通道的基本功能? (1)接受CPU的输入输出操作指令,并按命令控制外围设备。(2)从内存中读取通道程序执行,控制外设各种操作。(3)控制数据在内存和外设间进行传输。(4)读取外设的状态信息(5)想CPU发出中断请求 1

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1.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件功能.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I/O设备组成。 运算器;完成算数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根据指令的要求控制和协调其他各部件工作。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 输入设备:将外部信息以一定格式输入到计算机系统。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提供给外部设备。 2.简述微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 答:把指令执行的所有控制信号放在一个存储器中,需要时从这个存储器读取。 一条指令的功能通常用许多条微指令实现这个微指令序列称为微程序。 计算机运行时。一条一条读出这些微指令。从而产生各种操作的控制信号。 3.提高存储器速度可采用哪些措施,请说出至少五种措施。 答:1,采用高速器件2,采用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3,采用多提交叉存储器4,采用双端口存储器5,加长存储器的字长 4.请说明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之间的关系。 答:指令周期是完成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机器周期也称为CPU周期,是指被确定为指令执行过程中的归一化基准时间,通常等于取指时间(或访存时间)。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可称为节拍脉冲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的基本单位。一个指令周期由若干个机器周期组成,每个机器周期又由若干个时钟周期组成。 5.什么是RISC?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是什么(至少写出4个)? 答:RISC是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 特点:1)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2)指令长度固定。3)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都在寄存器之间进行。4)大部分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5)CPU中通用寄存器数最多。6)以硬布线控制为主,不用或少用微指令码控制。7)一般用高级语言编程,特别重视编译优化工作,以减少程序执行时间。8)指令以流水方式执行 6.计算机系统总线大致分为哪几类? 答:1)一个计算机系统中的总线分为三类:同一部件如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之间的总线,称内部总线。2)同一台计算机系统的各部件,如CPU.内存.通道和各类I/O接口间互相连接的总线,称为系统总线。3)堕胎处理机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称为多机系统总线。 7.说明计数器定是查询工作原理。 答:总线上的任一设备要求使用总线时,通过BR线发出总线请求。总线控制器接到请求信号以后,在BS线为“0”的情况下让计数器开始计数,计数值通过一组地址发向各设备。每个设备接口都有一个设备地址判别电路,当地址线上的计数值与请求总线的设备相一致时,该设备置“1”BS线,获得总线使用权,此时中断计数查询。 8.简要描述设备进行DMA操作的过程及DMA方式的主要优点。 答:1)外设发出DMA请求2)CPU响应请求,DMA控制器从CPU接管线的控制3)由DMA 控制器执行数据传送操作4)向CPU报告DMA操作结束。 主要优点:数据传送速度快 9.简述通道的基本功能? (1)接受CPU的输入输出操作指令,并按命令控制外围设备。(2)从内存中读取通道程序执行,控制外设各种操作。(3)控制数据在内存和外设间进行传输。(4)读取外设的状态信息(5)想CPU发出中断请求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在用户需要的情况下,以用户要求的方式进行数据的输出。 从外观上来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扩展卡、连接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等。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个逻辑部件组成 运算器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基本功能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及移位、求补等操作。计算机运行时,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通常送回存储器,或暂时寄存在运算器中。与Control Unit共同组成了CPU的核心部分。[1] 控制器

控制器(Control Unit),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件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设备。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最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CPU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设备。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影响。[2]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存储器 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功能.

一、计算机硬件五大功能部分 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的中间数据以及最后处理完成的有用信息都存放在存储器中。而且,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即规定对输入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 二、电脑主机包含的硬件及其功能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

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五个部分。 中央处理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执行单元。主存储器:也称内存,直接与CPU相连,是计算机中的工作存储器,计算机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必须存放在主存内。存取速度快,但存储容量小。 辅助存储器:也称外存,存储容量大,几乎存放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实际执行程序和加式处理数据时,辅助存储器中的信息需要先传送入内存后才能被CPU使用。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设备,是计算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输入设备是指能向计算机系统输入信息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是指能从计算机系统国输出信息的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总线:是连接计算机中CPU、内存、辅存、各种输入输出部件的一组物理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是计算机中用于在各部件间运载信息的公共机构。 主板--------- 又称:系统板、主机板、母板。是各种配件的载体,配件之间由主板实现数据传输。相当于躯干,所有内置配件都在上面 CPU --------负责处理信息(如:文件、声音、图像,指挥整个系统的运作,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性能。相当于人的大脑 内存条-------存储CPU要处理的临时信息,直接与CPU相连联系,存取速度快,容量有限,断电后信息丢失。(现在一般为512M,1G,2G等 硬盘---------存储数据和程序(如文件等,断电后信息不丢失,存取速度快,容量大(现在一般用60G,80G,160G,200G,250G。 显卡---------负责将图像显示到显示器上(有些用户不用独立显卡的,比如就用来办公、上网、聊天用的用集成 显卡就够用了,对于玩游戏的用户来说当然是独立显卡的比较好(如 GeForce6600GT,GeForce 7300GT等,显卡类型:ISA卡、PCI卡、AGP卡、PCI-E 卡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和说课材料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爱和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由哪些部件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中的CPU是什么以及各部件各有什么功能。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相关教学课件、可供拆装的计算机和内存条等。几张计算机硬件图片。 【教学过程】 同学们,在小学我们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我们认识键盘、鼠标、显示器和打印机等。大家想一下计算机主机箱里面又是什么呢(在黑板放上几张计算机硬件图片)拿几个内存条让学生实际的观察。这一节课大家一起来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即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各种外围设备等。 ①主机:内部主要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硬盘、鼠标、内存、显卡和光驱等。 主板:主机中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其他主板联系在一起。主板的性能的好坏对计算机的影响很大主板与CPU本身必须匹配。 中央处理器:通常人们称为CPU,是插在主板CPU插座上的一块集成芯片。相当于人的大脑。主要任务是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的重任。现在流行的有Pentinum 4 CPU。 硬盘:计算机存储数据的部件,相当于人们存放粮食的仓库。计算机的大部分信息都存储在硬盘上。 内存:CPU和硬盘之间的一座桥梁。平常我们说的内存条。 显卡:能把CPU处理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 声卡:能将计算机数字信号转换成音频信号,满足用户的听觉需要。 光驱:用于读出光盘的数据。看影碟、欣赏CD音乐等通过光驱才能实现。 网卡:能够实现数据通信。 ②显示器:计算机向用户显示信号的外围设备,是计算机最重要的输出设备。现在流行的有:阴板射线管显示器(CRT)和液晶显示器(LCD)。 ③键盘和鼠标:都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使计算机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进行工作。 ◆其他外围设备 除了上述说介绍的硬件设备外,计算机还有一些外围设备,如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介绍的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简单的介绍各部件的功能。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为以后他们学习计算机打下基础。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 首先,先为大家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通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我们大概的了解到了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五大部分组成的。它们分别是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一、控制器 控制器简单的来说就像战场的指挥官,通过对各个部件传达过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下达命令指挥各个部件完成一定任务,起到统一指挥、协调其他部件的作用。 二、运算器 运算器的作用就是执行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是一个计算机的大脑。就像是战场上的参谋官,或者说是我们学生会、分团委里的秘书处,事实上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它来完成。 PS:由控制器和运算器为主要部件组成的就是我们常说的CPU,CPU 是一块芯片,更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设备。

三、存储器 存储器就像是一个仓库一样,同时,这个又要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1、内部存储器 在计算机运行时,我们需要一个内存来支撑这个计算机的运行。计算机运行时,就像有几个人在同时工作,那么我们的工作量就会有一定限制,一旦超过这个限制,这几个人忙不过来,计算机就会卡顿或死机之类的事情。 2、外部存储器 这个外部存储器就是用来存储我们的文件的地方了,在我们的计算机上,我们需要一个仓库来储存我们的的东西,就像我们计算机中的C 盘、D盘之类的。

四、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就是键盘、鼠标这样的设备,使用这些输入设备我们可以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就像一个人做事情需要用左右手来做一样。 五、输出设备 在我们运行计算机时,我们需要使用输出设备来将我们的对计算机的操作转化为人们能接受的形式输出,使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观察,例如显示器、打印机。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存储器(Memory unit)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因此,存储器的存数和取数的速度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⑶控制器(Control Unit)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分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因此,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部件。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最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CPU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影响。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部分 基本由什么组成呢?看了下面的内容相信会对您有所收获。更多内容请关注 1.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它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是主频,主频表示CPU的内部工作频率。主频越高,表明CPU的运算速度越快,当然性能也越好。 在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或个人计算机)中,CPU又称为微处理器,其典型代表是 In tel公司的Pen tium 系列产品。例如,Pen tium II的主频在233?450MHz之间,而 Pentium III的主频可达800MHz。通常,人们所说的微机速度是指CPU的主频。它主要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1) 运算器 运算器(Arithmetical Unit) 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等操作。在控制器控制下,运算器对取自存储器或其内部寄存器的数据按指令码的规定进行相应的运算,并将结果暂存在内部寄存器或送到存储器中。 (2) 控制器 控制器(Co ntrol Un it)是计算机中指令的解释和执行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协调动作。控制器工作时,从存储器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所在的存放地址,然后对所取指令进行分析,同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并由控制信号启动有关部件,使这些部件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这样逐一执行一系列指令组成的程序,就能使计算机按照程序的要求,自动完成预定的任务。 2. 存储器 存储器(Memory)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先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放在存储器中,运行程序时,由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一取出指令并加以分析,发出控制命令以完成指令的操作。 在计算机中,存储器容量以字节(Byte,简写为B)为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bit)组成。存储容量的表示单位除了字节以外,还有KB、MB、GB、TB(可分别简称为K、M、G、T,例如,128MB可简称为128M)。其中: 1KB=1024B 1MB=1024KB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一、计算机硬件五大功能部分 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的中间数据以及最后处理完成的有用信息都存放在存储器中。而且,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即规定对输入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

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 二、电脑主机包含的硬件及其功能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分为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五个部分。 中央处理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执行单元。 主存储器:也称内存,直接与CPU相连,是计算机中的工作存储器,计算机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必须存放在主存内。存取速度快,但存储容量小。 辅助存储器:也称外存,存储容量大,几乎存放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实际执行程序和加式处理数据时,辅助存储器中的信息需要先传送入内存后才能被CPU使用。 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设备,是计算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输入设备是指能向计算机系统输入信息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是指能从计算机系统国输出信息的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总线:是连接计算机中CPU、内存、辅存、各种输入输出部件的一组物理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是计算机中用于在各部件间运载信息的公共机构。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从外观上来看,微机由主机箱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箱内主要包括CPU、内存、主板、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各种扩展卡、连接线、电源等;外部设备包括鼠标、键盘等。计算机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个逻辑部件组成。 运算器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等组成。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基本功能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及移位、求补等操作。计算机运行时,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运算器处理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通常送回存储器,或暂时寄存在运算器中。与Control Unit共同组成了CPU的核心部分。 控制器 控制器(Control Unit),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件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设备。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最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CPU 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设备。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影响。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存储器 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按用途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和辅助存储器(外存),也有分为外部存储器和内部存储器的分类方法。外存通常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word版本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一、计算机硬件五大功能部分 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的中间数据以及最后处理完成的有用信息都存放在存储器中。而且,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即规定对输入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

存放在存储器中。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 二、电脑主机包含的硬件及其功能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分为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五个部分。 中央处理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执行单元。 主存储器:也称内存,直接与CPU相连,是计算机中的工作存储器,计算机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必须存放在主存内。存取速度快,但存储容量小。 辅助存储器:也称外存,存储容量大,几乎存放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实际执行程序和加式处理数据时,辅助存储器中的信息需要先传送入内存后才能被CPU使用。 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设备,是计算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输入设备是指能向计算机系统输入信息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

计算机硬件五大部件

计算机硬件五大功能的协调工作 众所周知, 计算机硬件(Computer hardware)是指计算机系统 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物理装置的总称。这些物 理装置按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运行提供 物质基础。简言之,计算机硬件的功能是输入并存储程序和数据, 以及执行程序把数据加工成可以利用的形式。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个 逻辑部件组成。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各部分的功能。 1.运算器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单元(ALU)、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 存器组等组成。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的基本功能为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与、或、非、异或等逻辑操作,以及移位、求补等操作。计算机运行时,运算器的操作和操作种类由控制器决定。运算 器处理的数据来自存储器;处理后的结果数据通常送回存储器,或 暂时寄存在运算器中。与Control Unit共同组成了CPU的核心部分。 [1] 2.控制器 控制器(Control Unit),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 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 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 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件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 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 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设备。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最先进的超大规模 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CPU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 设备。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 有全面的影响。[2]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 称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 路工艺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计算机硬件组成--.doc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基础知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叫“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介绍,它是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计算机的本质进行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简单的工作原理,以便在学习后续知识时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本节课是其中的硬件系统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由哪些硬件组成,及其各个部件的功能。 2.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 (1)在观察实物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简单的了解其功能。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观察、以及总结归纳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物的对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概括表达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

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3.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几大部分组成,分别包括哪些硬件,基本功能是什么? 确定依据:根据高中生现有的接受能力以及应考要求,当给出硬件实物或图片时学生能指出名称和它们的基本作用。 4.教学难点 存储设备和运算设备都包括那些硬件以及它们的功能。 确定依据:这两大部件包括的硬件较多,又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但由于这些部件大多集中于主机箱内部,学生平时很难见到学生主机箱内部部件,所以不太容易掌握,故为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策略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晰,经过本课学习之后,对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主机的外观及内部组成,及了解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有很大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且对学习电脑有很大的兴

计算机硬件组成课件

计算机硬件组成课件(绝对经典,附图片) (2009-10-25 00:50:07) 转载 标 分类:关于学习 签: it 大学生 校园 计算机 硬件 组成 1.4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1)微处理器微型 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是指由一片或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中央处理器(CPU)。 (2)微型计算机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配上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所组成的计算机,简称微型计算机。 (3)微型计算机系统 以微型计算机为中心,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和辅助电路,以及指挥微型计算机工作的系统软件,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2.CPU、内存、接口和总线的概念 微型计算机包含了多种系列、档次、型号的计算机。如IBM PC等。这些计算机的共同特点是体积小,适合放在办公桌上使用,而且每个时刻只能一人使用,因此又称为个人计算机。 图l-3是IBM PC系列机的典型结构.

图1-3 PC机的典型结构 (1)主板 主 板是固定在主机箱箱l体上的一块电路板,主板上装有大量的有源电子元件。其中主要组件有:CM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and output system,BIOS)、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内存插槽、CPU插槽、键盘接口、软盘驱动器接口、硬盘驱动器接口、总线扩展插槽(提供.ISA、PCI等扩展槽)、串行接口(COM1、(COM2)、并行接口(打印机接口LPT1。因此,主板是计算机各种部件相互连接的纽带和桥梁。

(2)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的运转是在它的指挥控制下实现的,所有的算术和逻辑运算都是由它完成的,因此,CPU是决定计算机速度、处理能力、档次的关键部件。 (3)内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通常简称为内存和外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一般计算机在工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及处理的数据,均从内存取出。内存的速度快,但容量有限,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比内存低的特点,所以它用于存放备用的程序和数据等。外存中存放的程序或数据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和处理。常用的外存有磁盘机、磁带机、光盘机等。 计算机中的信息用二进制表示。计算机的存储器由千千万万个小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存放一位二进制数(0或1)。存储单位使用下列术语: · 位(bit)是二进制数的最小单位,通常用“b”表示。 · 字节(byte)以8位二进制数组成1个字节,通常用“B”表示。 · 字(word)由若干个字节组成。它也是表示有储容量的一个单位,通常我们把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数据的最大位数称为该机器的字长,显然字长越长,一次所处理的信息越多,计算精度越高。因此,“字长”是计算机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 · 存储容量计算机内外存储器的容量是用字节(B)来计算和表示的,除B 外,还常用KB、MB、GB作为存储容量的单位。其换算关系如下: B(字节) lB=8b KB(干字节) 1KB=1024KB MB(兆字节) lMB=1024KB GB(吉字节) 1GB=1024MB ①内存

认识台式机硬件组成部件

认识台式机硬件组成部件 位于主机箱内的通常称为内设,而位于主机箱之外的通常称为外设(如显示器、键盘、鼠标、外接硬盘、外接光驱等)。 通常,主机自身(装上软件后)已经是一台能够独立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有专门用途的计算机通常只有主机,没有其他外设。 1.机箱(必备)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就是主机的外壳,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现在的高配机箱具有防辐射、防尘、加强散热、静音等多中功能。 但由于机箱不像CPU、显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机性能,所以在DIY中一直不被列为重点考虑对象。 但是机箱也并不是好无作用,一些用户买了杂牌机箱后,因为主板和机箱形成回路,导致短路,使系统变得很不稳定。 2.电源(主机供电系统,没有电源计算机将无法工作)计算机属于弱电产品,也就是说部件的工作电压比较低,一般在正负12伏以内,并且是直流电。 而普通的市电为220伏(有些国家为110伏)交流电,不能直接在计算机部件上使用。 因此计算机和很多家电一样需要一个电源部分,负责将普通市电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电压,一般安装在机箱内部。 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工作电压非常低,并且由于计算机工作频率非

常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比较高。 目前计算机的电源为开关电路,将普通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再通过斩波控制电压,将不同的电压分别输出给主板、硬盘、光驱等计算机部件。 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 4.CPU(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数据运算,是计算机的核心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主要包括运算器(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和控制器(CU,Control Unit)两大部件。 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 它与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合称为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 5.内存(存储主机调用文件,不可缺少。 )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 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pdf

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一、计算机硬件五大功能部分 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包括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和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比较等)。 2.控制器:控制器负责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对指令进行译码;根 据指令的要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负责向其它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控制器主要由指令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操作控制器等组成。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 制成的芯片,又称微处理器芯片。 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原始的输入数据。经过初步加工的中间数据以及最后处理完成的有用信息都存放在存储器中。而且,指挥计算机运行的各种程序,即规定对输入数据如何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指令也都存放在存 储器中。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两种。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它是重要的人机接口,负责将输入的信息(包括数据和指令)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 二进制代码,送入存储器保存。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将这些结果转换成便于人们识别的形式。 二、电脑主机包含的硬件及其功能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分为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五个部分。 中央处理器: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执行单元。 主存储器:也称内存,直接与CPU相连,是计算机中的工作存储器,计算机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与数据必须存放在主存内。存取速度快, 但存储容量小。 辅助存储器:也称外存,存储容量大,几乎存放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实际执行程序和加式处理数据时,辅助存储器中的信息需要先传送入内存后才能被CPU使用。 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设备,是计算机与外界联系的桥梁,输入设 备是指能向计算机系统输入信息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输出设备是指能从计算机系统国输出信息的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总线:是连接计算机中CPU、内存、辅存、各种输入输出部件的一组 物理信号线及其相关的控制电路,是计算机中用于在各部件间运载信 息的公共机构。 常见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