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中的德育教育

幼儿舞蹈中的德育教育
幼儿舞蹈中的德育教育

舞蹈艺术教育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少儿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使他们得到情操和情感方面的教育,从爱祖国、爱人民、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中,唤起儿童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增长知识,提高智力,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培养少年儿童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认识和欣赏能力、辨别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培养儿童心灵美、行为美的崇高思想境界。美育中包含着德育,德育中渗透着美育。舞蹈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表现舞蹈语汇,来表达人类的真、善、美,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的自尊和自豪感。

普及少儿舞蹈教学是当今社会的需求,而做好少儿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学好舞蹈的基础,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学习舞蹈基本功,丰富美育知识,学习健康优美的舞蹈文化,增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训练协调的形体并加强孩子们的交流与友谊,提高孩子们的悟性,满足孩子们文化娱乐与社会交易能力提高的需求。艾舞张老师指出,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又主要靠我们用语言来展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魅力。它包括机智、幽默、情感等对音乐教学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学习创造,不断积累课堂教学艺术。还给孩子们一个自由、自在、自然的天地。

一是通过少儿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少儿的情操,培养少儿对美的追求。少儿舞蹈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塑造出了优美的舞蹈形象。少儿在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会受到美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健康向上的少儿舞蹈节目,都具有十分丰富而且符合少儿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思想教育内涵。少儿通过训练、表演,教育了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二是少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少儿的吃苦精神,磨炼少儿的坚强意志。少儿舞蹈教育对于教育和受教育者,都是艰苦的。受教育的少儿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受到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

三是少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少儿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少儿舞蹈教育一般是一种集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少儿严格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团队意识。目前,少儿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城市少儿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少儿缺乏团队意识。因此,通过少儿舞蹈这种教

育形式,对少儿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四是少儿舞蹈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通过少儿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体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符合少儿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其实临阵怯场和不喜欢冒尖是两回事儿了,临阵怯场说明孩子还是有很大的上台的欲望的,那还是多鼓励一下吧,怯场的原因大都是还没有足够的自信,那样家长可以帮他分析一下,告诉他到台上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别人,是一种分享,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即使说的不那么流利,也会得到小朋友喜欢的。可以试着先在家里做一个小小舞台,表演给爸爸妈妈看,慢慢的再过渡到比较多的人。

如果孩子不喜欢冒尖,那就别给孩子太大压力,不要每次都让他上台,可以在他有话想说时,再鼓励他

蔡元培从心理学的视角论述过文艺、美育方面的问题,因而他的文艺与美育心理之思想,尤其美育及美育心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蔡元培认为:“文化是意志活动的现象。意志的活动,恃有两种能力:一是推理力,以概念为出发点,演成种种科学;一是想象力,以直观为出发点,演成种种文艺”。这里的“意志活动”,“推理力”、“想象力”都是心理学上的概念,将文艺看作是人一种直观的充满想象力的意志活动。为了进一步论述文学与科学的差别,他举例说:“同一自然景物,在科学上为形体解剖,生理实验,用途改造等等,而文学家乃注意于色、声、香、味之观赏的描写与印证,完全为超实用的。”他还指出艺术的种类,不外乎视觉的和听觉的两大类,而文学则是综合视、听两觉的。总之,在论述艺术和文学问题时处处采用了心理学的视角。美育更是蔡元培非常关注的问题。他最早译出美育一词,也就是美感教育。他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是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尽管现在看来,美育并不完全应用美学理论,美育的作用比陶冶情感更广泛,但将美育从美感来认识是富于深刻的心理学内涵的,这正是美育心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产生美感需要感知、

理解、想象参与到人的情感中去,是多种心理功能共同活动的结果,而情感在这里处于核心地位,这是一种深刻的心理学思想。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提倡以美育破除迷信。他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的3种精神作用,即知识的要求,意志的愿望和情感的需要,3种作用常兼而有之。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昌明,知识作用和意志作用逐渐与宗教脱离,惟宗教庙宇、宗教音乐与舞蹈等的美术作用还结合在一起,通过情感产生影响。他说:“宗教上被认为尚有价值的,止有美育的原素了”。“在宗教的仪式中,就丢掉了智德体三育,剩下的只有美育,成为宗教的唯一原素”。而美育与宗教有分合两种情况,“应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从心理学看,人总是受某种信念、信仰支配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是积极的,蔡元培的文艺与美育心理之思想,开了我国现代文艺心理与美育心理学之先河。

案例背景

舞蹈是幼儿园艺术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我班幼儿喜欢音乐舞蹈,无论在什么时候,孩子们一听到旋律优美的音乐,就会蹦蹦扭扭、手舞足蹈。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孩子们能够按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能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创编简单的动作,初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于是我班的“星光大道”便成了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快乐天地。今年“六一”节,为了满足幼儿上台表演的愿望,我邀请了一大半幼儿参加舞蹈演出。

案例介绍

案例一

五月中旬,在舞蹈房内,我们正进行六一节目的排练。孩子们认真的模仿教师的每一个动作,对着镜子努力把自己的动作做得最好,在老师的鼓励声中孩子们露出满意的笑容。中途休息的时候,几表演葵花的小朋友露出淡红的小膝盖谈论着。沐阳说:“刚开始跪地时候红红的,真有点疼”,“我也是”依娜用手摸了摸膝盖,“现在不疼了”。当音乐再次响起,孩子们小鸟似的回到自己的位置,摆着各自的造型跪好。

案例二

演出那天,我班的舞蹈刚结束,台下响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子涵妈妈告诉我说:“项老师,我们得先走了,昨天子涵有些发烧,吊了一瓶水,今天好多了,本打算不让她参加演出了,孩子不愿意,想化妆上台表演,还说少了她一人舞蹈就不好看了。所以我和医生约好演出后再去医院。”我心疼的一把把子涵揽在怀里,抱了许久许久……

案例分析

以上案例在我们排练节目当中都可能遇见过。幼儿舞蹈是艺术教育的表现形式,它舞蹈性较强,艺术性较高,又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一个好的舞蹈作品,能够使幼儿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从而促进孩子们身体素质、智力开发、及美育教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舞蹈特有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

我认为幼儿舞蹈排练中的德育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通过幼儿舞蹈排练,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舞蹈有诗意的构思,有美的艺术造型,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幼儿舞蹈艺术通过孩子们的内在韵律和形体节奏的柔和,展示多彩的思想感情,在身心自美的过程中给人以美,是一种集内涵外延于一体的理想的美育形式。它通过无声胜有声的美陶冶着孩子们的道德情操,美化着孩子们的思想感情,让孩子们从中去感知美、表现美。在排练中,每个孩子都为其表演的角色着迷在排练中,但又为其所表演的角色中舞蹈内涵的感知所困扰,但孩子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学着、练着,始终不肯放弃。终于,汗水没白流,劲儿没有白使,演出的成功使孩子们通过表现自己的美来,来真正体验到了舞蹈的美,感受“付出”的美。同时在观看其他班级的幼儿表演的同时,老师也不失时机的讲解,诱导,指出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经验,提高幼儿的审美和辨别能力。

2、幼儿舞蹈排练是培养幼儿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

幼儿舞蹈教育一般是一种集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少儿严格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培养少儿的

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团队意识。目前,幼儿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城市少儿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少儿缺乏团队意识。因此,通过少儿舞蹈这种教育形式,对少儿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3、通过舞蹈排练可以培养幼儿的吃苦精神,磨炼幼儿的坚强意志,以及奋发向上的思想品质。

幼儿在排练舞蹈时是很艰苦的。每一个动作的成功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刚开始练习时,因为苦、因为累、因为酸而掉泪。我经常引导他们向大班的哥哥姐姐学习,讲述杨丽萍、邰丽华等感人事迹,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到吃苦是为了什么。还告诉他们“苦尽甘来”的道理,只要努力拼搏,汗水、泪水都不会白流,总有一天会换来鲜花和掌声的。很多孩子刚参加排练时,跪总跪不好,让他们双手举高,总是酸的掉下来,有的则偷懒不用心做。我就选出动作做得较好的思彤、依娜来作示范,让大家用掌声鼓励她。这一举动激发了每个孩子的好胜心,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大家都非常卖力地练。排练时,刘奇头一天还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艰难学会老虎打斗的动作,两天后,刘奇已经自己能跟着音乐和其他小朋友配合了,原来不服输的他天天回到家在请妈妈帮忙对练,对着镜子练。孩子们都情不自禁地给他鼓掌。通过训练,孩子们忍受着苦,忍受着痛,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特别是当辛勤劳动获得荣誉的时候,孩子们笑得是那样甜、那样开心,又加强了孩子们的集体主义意识。

4、幼儿舞蹈排练的德育功能还能通过少儿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体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符合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少儿舞蹈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少儿舞蹈教育是培养少儿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

少儿舞蹈教育一般是一种集教学、训练、排练、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活动。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等方面有严格的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这种统一性、规范性、强制性有助于培养少儿严格的纪律观念,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团结意识、协作配合意识、荣誉观念及团队意识。目前,少儿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城

市少儿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大多数。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少儿缺乏团队意识。因此,通过少儿舞蹈这种教育形式,对少儿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2.少儿舞蹈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通过少儿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体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教育原则,符合少儿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

3.通过少儿舞蹈教育,可以陶冶少儿的情操,培养少儿对美的追求。

少儿舞蹈教育通过优美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优美的舞蹈动作的有机结合,塑造出了优美的舞蹈形象。少儿在学习、训练表演的过程中会受到美的教育,尤其是一些健康向上的少儿舞蹈节目,都具有十分丰富而且符合少儿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思想教育内涵。少儿通过训练、表演,教育了别人,自己也受到了思想教育。

4.是少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少儿的吃苦精神,磨炼少儿的坚强意志。

少儿舞蹈教育对于教育和受教育者,都是艰苦的。受教育的少儿可以通过这种艰苦的学习过程,受到吃苦精神和坚强意志的教育。

少儿舞蹈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是通过少儿舞蹈教育,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并且培养小孩对美的追求。舞蹈的学习还能够培养少儿吃苦的精神,通过长期的坚持磨练小孩坚强的意志力。儿舞蹈教育的德育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现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进行儿童舞蹈教育,能够陶冶小孩的情操。

舞蹈是需要与音乐相互结合的,并且在优美的旋律下,做出优美的动作,塑造出优美的舞蹈形象。在儿童时期进行舞蹈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的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有激发内心意志力的功能。

2、学习舞蹈,是培养少儿团队精神的一种好形式。

小儿进行舞蹈教育是一种对美学形态的肯定,融合了教学,排练以及表演为一体的教育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规范性与强制性,这种教育特点有助于培养少儿时期懂得遵守严格的纪律,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团结意识。

3、学习舞蹈,可以培养少儿的吃苦精神,磨炼少儿的坚强意志。

舞蹈的学习是一件辛苦的才艺训练,少儿时期进行舞蹈的排练,通过这种艰辛的学习方式,加强小孩吃苦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力。让小孩在面对更加困难的

事情时,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魄力。

4、学习舞蹈,感受最真实的心灵

少儿舞蹈教育的德育功能,是通过少儿自己参加,一起喝同伴参与尽力啊的一种形式,真正地体现了教学越来越能够发自内心的情绪表发,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非常符合少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定律。

作为一个教师,他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作为一名舞蹈教师,不仅要掌握一般的教学规律,还要掌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工作。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全面的、有素质的学生。我们从几个方面抓起。

一、培养组织纪律性,严格执行课堂常规要求在训练舞蹈以前,队列练习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种严格组织纪律性的集体活动。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发展动作准确、讯速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思想上对舞蹈课存在有错误的认识,在行动上表现为对舞蹈课不重视,动作拖拉,纪律松散。针对这些问题,我给学生讲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训练的故事。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迟到,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每当上课铃声响起,我就提前站在舞蹈排练室里,以自身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并对来得早的学生和做到“快、静、齐的小组进行表扬。

在讲课过程中,学生不能闲聊。做练习时,要求同学们必须按照教师宣布的规定和要求,如:基训课,同学们要自觉按教师的定量完成,实事求是,如发现有的学生偷懒、虚报,就立即进行制止,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学生要诚实做人,不说谎话。还规定学生做练习时必须列队,有顺序的进行,在上课期间有始有终,应按堂规要求下课,决不允许学生未经整队就一哄而散。从而培养良好习惯。

二、培养不怕吃苦的精神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的材料和工具是人的身体。它的艺术形象是通过人体有韵律的运动来塑造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基本训练和体质的增强是在刻苦练习的基础上获得的,思想品德要在训练班过程中磨练,才能产生质的变化。例如:基训课,因为内容多,除了准确地掌握各基本动作要领外,还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训练比较枯燥无味,对学生意志品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学生只有在训练中坚持下去,其意志品质的质变才可能产生,并通过反复实践和积累,不断扩大和巩固质变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在期末考试来临之际,结合基训教学,分组进行基训课观摩活动,同学们通过观摩活动,既培养了集体主义观念,又激发了基训课的学习兴趣。在观摩活动中,旁观的同学呐喊助威,鼓励基训的同学表现出好的成绩;待测试者完成后,马上送水擦汗帮助他们放松,这样既提高了基训的效果,又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精神。

三、培养克服畏难情绪

在舞蹈训练中,难免会有学生出现退缩的思想,对于这种问题,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教育。如:学生在练前桥、动作技巧时表现出惧怕、畏难心理,教师应及时上前劝导、辅助,把握时机进行教育并给予鼓励和引导,一旦有了进步,则立即予以表扬并奖励(小红花或小蜜蜂或进步了等奖章),从而使她进行反复练习,以巩固勇敢精神的质变效果。这时教师的评价言语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出现“这么简单的动作也不会”、“实在是太难看了”等挖苦讽刺、损伤其自尊心的言语,甚至扩大模仿学生的不正确动作,造成学生过早给自己下结论,认为自己是队伍中最差的一个学生,从而对舞蹈失去了信心。换言之,教师如用上“动作美

多了”、“这一次手指的感觉很好”、“脚背再用力推就更到位了”、“就刚才这一刹那间的表情很投入,继续努力”等先肯定、再指出问题的评价语言,那么学生和你就都会有另外的收获。

四、加强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保持稳重和积极的热情,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关心学生、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尊敬教师,养成良好的品质,从而达到热爱学习的目的。这种师生之间健康和谐的情绪双向交流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内因和动力。学生的舞蹈教学内容多、时间短且学生基础差,学习方法主要是面对面的模仿欣赏,课堂上没有更多的时间让他们体会,这样在教学中容易充满批评和指责,使学生难以忍受,导致厌学心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1)言传身教加强情感交流。小学生入学前大部分没有接触过舞蹈,仅知道其表现出的动作优美,好看,而不知舞蹈训练是一个艰苦而又带有强制性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练准确的动作,分析要领,以唤起学生的兴趣,并以准确的示范给学生以完美的舞蹈形象。

五、培养审美意识

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草木鱼虫、园林田野等等, 无不包含着美,包含着艺术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从小就到自然中去,去同流水细语、去倾听树叶的倾诉、去感受山泉的叹息、去把握大地的脉搏、去感触海洋的呼吸……他们可以在与自然环境的交流中会获得美的陶冶,自觉地接受艺术教育。但是,也可以通过儿童舞蹈特有的舞蹈语汇、形象化的优美动作和优美的音乐培养儿童对美的感受、美的爱好和美的表现, 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同时,使他们在情操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教育、心灵上受到启迪。例如,舞蹈《我有一只小木枪》的教学过程就较好的发展了少儿动作的协调的节奏感, 并巩固了少儿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的发展。同时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军叔叔高大威武的美好形象也牢牢树立在孩子们的心中。

总之,加强少儿舞蹈教育,培养他们的舞蹈感情,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增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使学生从小就能了解并掌握舞蹈艺术,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性情、品质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规范,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德育教育心得体会3篇【精品】

德育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大力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德育才能显示其时代特征,体现其超越性的本质属性。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小学生德育教育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很大,它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材的前提。现在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不文明的行为也因为年幼无知而轻易地被大人原谅,有的孩子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作业本上写错的字都是家长代劳擦了,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文具盒放在书包里的事都是家长代劳的。等等,等等,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做事没有方向,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自理能力极差。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怎样帮助一年级孩子走好入学的第一步,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由于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新生,入学后,他们首先感到非常新鲜,尤其是刚开学前几周,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伙伴、新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异常兴奋。原来幼儿园一直窝在教室里分不清楚上下课的他们,仿佛终于尝到了什么是自由的滋味,每到下课,他们就冲出教室,如同出笼的小野兽在操场狂奔,结果可想而知,重则头破血流,轻则大哭小叫。下课是这般模样,那上课呢?有的自由漫步,有的大声交谈,有的嘴里吸着果冻条,有的才坐下又像弹簧一样跳起来冲了出去,原来他刚想起来要上厕所了,他们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外面的铃声,从外面走进来上课的老师,他们全都没有看见没有注意,或者说看见了还是继续他们的事。等等事例举不胜举。真庆幸校长的开明,发了一个小喇叭,不然我真的不知道我要用多少分贝的音量才能让他们听见我说话,让他们知道上课了,要安静了。开学的几周,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老太太,每天唠叨着:听见铃声进教室,坐神气等老师,下课要及时上厕所,要做好课前准备。上课说话要举手,不能随便离开座位。不能随便扔垃圾,见到垃圾要随手捡起来,校园内里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不要迟到,服装穿戴整齐,有病有事要请假……总之,什么事情都要细细关照,什么事情都要手把手教,什么事情都不忘示范指导。 二、养成教育要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这些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很简单,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让他们做好并不容易。小孩子看懂了,学会了,还不等于他们会按要求去这样做。要想让他们养成习惯,必须经过长时期的坚持才能形成,还要经常检查,经常指导,力求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习惯成自然”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此,作为一年级孩子的班主任,我们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我们需要经常在孩子们耳边耐心唠叨,并且以身示范,让孩子们耳听目染,学会跟着做。看不懂的就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可不能灰心无辄。要知道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的过程,就好似一个漫长的较量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有的学生做作业动作慢,坐姿不正;有的学生握笔姿势错误,屡教不改;有的学生坐立不稳,东张西望……这些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你要一下子让他改正过来,是不可能

浅谈幼儿品德的培养

浅谈幼儿品德的培养 合浦县公馆镇幼儿园潘素萍 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是学习做人的基础期,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娇惯、纵容,成了家庭的小皇帝,骄横跋扈,面对这种现象,幼儿园的品德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谚语阐释了品德的重要性。幼儿园在促进幼儿五大领域全面发展过程中,道德教育放在了首位,在幼儿时期形成的道德品格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对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又时刻受到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而3-6岁是幼儿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这些更是说明了幼儿园幼儿德育工作的重要。为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以下是本人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几点实践与探索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德育因素,幼儿园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我们要熟悉理解幼儿德育的精神实质,及幼儿德育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不仅如此,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实到每个幼儿。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1、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我们教师

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整洁、语言文雅、和气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教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暖和安全感。 2、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尊重孩子,对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平时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认真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和,说话文明,即使批评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如孩子在抢夺玩具中,互不相让、引起争夺时,我们解决的方法是,对一方讲:你是好哥哥,你是好孩子,你看他比你小,是你的小妹妹,小妹妹玩完了你在玩,这才是好孩子,一会老师要在全班表扬你互相谦让,并给你带上一朵小红花好吗?.....孩子听了,会高高兴兴把玩具让给小妹妹。应为孩子都喜欢听别人说他是好孩子并且小红花的作用更大,孩子们都想得的红花最多,这样孩子从物质和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就会很愿意把玩具让出来。再如,当许多许多孩子围住某一个玩具时,不能按数计算的排成队,按次序进行,如滑滑梯、荡秋千,幼儿相互数数,玩的次数够了按顺序换人,这样场面又热闹,又井然有序,孩子们兴致更高,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在欢快的玩中形成。 二、采取多种形式,寓德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良好的个性品德培养是通过幼儿园的全部教育活动实现的,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培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计划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计划 幼儿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为人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小班幼儿刚入园,由家庭教育过渡到幼儿园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因此,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为幼儿进入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德育教育计划(一)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班的幼儿生活上、学习上都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这学期本班又插进一半新生,不管是新生还是老生,德育教育还是不容忽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和良好的道德行为在幼儿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针对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制订以下做法: 一、重视情感教育 幼儿入园之初,在与人交往方面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往往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等意识,因此我们将情感教育放在德育德育的首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教育幼儿热爱父母、老师、小伙伴,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关心他人等等。 二、重视性格培养 每位幼儿都能够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积极活跃的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兴趣多样,愿意和小伙伴交往,愿意接受集体制度规范的约束等。 三、重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培养 每位幼儿都能独立喝水、进餐、吸手、入厕、入睡。配合成人穿、脱衣裤等,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提供给幼儿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进一步加强礼貌教育与纪律教育 每位幼儿都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要对老师、同伴、亲戚、家人有礼貌,早上入园向老师问早问好,不小心撞到同伴会说“对不起”,接受别人的东西或帮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指导策略 不同时代的要求,特定的教育目标,社会的性质以及社会现实状况等,决定着德育的容。本文就幼儿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阐述如何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培养(即竞争能力、合作能力、生存能力),以及培养这些能力老师所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并且就幼儿德育教育中,如何使幼儿免受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些见解。 幼儿教育历经教育体制改革、课程教材改革以及教育观念更新以后,今天着力于教育指导行为的研究与改变,旨在探索和建立与教育整体改革相匹配的教育教学指导策略。我们认为,研究德育的教育策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会发生巨变的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在把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原则的形式强加给儿童,把“忠孝”、“本分”、“循规蹈矩”、“老实”等思想灌输给儿童,显然已不符合时代的需要。诚然,我们传统道德中有优良的精华,但现在更重要的事不仅仅是继承这个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注入新的道德涵。德育容要适应时代的需求,时代的进步向人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综合的要求,那就是:怎样是幼儿既继承优良传统道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的包蕴着新道德观念的各种能力。只有具备这样的道德观念,才能反映出我们教学者的

理念与时代精神和现代教育是相适应的。然而,事实证明,在实施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以下这些问题。 一、在幼儿园,教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表现在教师 发号施令、高高凌驾于幼儿之上。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胆小怕事,无一点敢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的竞争呢? 二、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教育措施欠妥。表现在一切采取包办代替,这样做,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生存的能力。其结果是孩子从小到大毫无竞争意识,如此下去,又如何适应当今和未来的社会? 三、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不少家长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孩子的教育上出现了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孩子在道德认识上完全混淆,误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得不使我们教育者去思考怎样使幼儿既 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又具备适应新世纪发展包蕴着新道德观 念的各种能力。在幼儿道德教育中如何能使他们免受或少受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影响,而培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幼儿园德育教学案例学会爱

幼儿园德育教学案例学会爱 德育案例:《学会爱》 案例背景: 独生子女的现状,造成了绝大多数家庭把几乎所有的爱和关注给予了孩子,孩子从出生开始,就由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围着他转。他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包办代替,并且认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父母亲无原则的爱,客观上造就了孩子的自私的习惯,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去爱别人、关心别人,更无法体会到爱别人的乐趣。 在我们班,就有很多这样不会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他们并不让人觉得是个不会爱的孩子,但在家里就是一个十足的小霸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谁都不怕,反而是他们千方百计的依着他,怕他不高兴。 案例过程: 一、翔翔的奶奶来接他了,本来翔翔是很开心的在和小朋友玩,一看到奶奶,问奶奶:“带什么好吃的了?”奶奶说:“呀,今天来的匆忙,没有带。”翔翔的脸立马多云转阴,奶奶呢,则对着孙子点头哈腰……

分析: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被各种各样的爱包围了,孩子没有得不到的要求,所以,在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是不能接受的,也不会体谅父母,只会埋怨。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一个爱父母的孩子吗?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他又会去爱别人吗!适当的对孩子说“不”,其实是对孩子的爱。 二、今天是笑笑妈妈来接她的,妈妈今天看起来脸色不太好,笑笑说放学了要去超市,妈妈说:“孩子,今天就不要去了,妈妈今天身体不舒服”,可是笑笑根本没想着妈妈的身体,而是想着自己要去超市,哭哭啼啼,结果,妈妈还是答应了。 分析:在很多孩子的家里,父母把孩子爱的机会垄断了。如:爸爸下班回来了,孩子想给爸爸挂衣服,放东西,可是爸爸说:“算啦算啦,你还小,自己去玩吧!”孩子处于萌芽状态对别人爱的意识被爸爸的一句不用挡了回去。因此孩子变的爱不爱别人无所谓,不再关心别人,也不懂得爱别人了。所以真正爱孩子的父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可怜一点,多给孩子一次对他人施舍爱的机会。 反思:

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知识竞争的社会,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现代社会,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成了所有父母最大的心愿,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视线也正在转移,越来越注重基础教育——幼儿教育已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抓好幼儿时期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俗话说:“要想学会做事,首先学会做人!”多年的幼教实践告诉我,要想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关键的基础和前提是要抓好幼儿期的德育教育。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自私、粗暴、无礼任性等行为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家庭中这种现象表现得更为严重。如在幼儿园中争抢玩具,这种行为大部分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样样事情依着自己的孩子,犯了错也是心疼,不去批评指正,但现在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任何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道德方面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对人道德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人才、人力资本决定一切的阶段,人的素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许多国家把调整教育目标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而在培养目标中,又将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势。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那么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 一、纠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使他健康成长,避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成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的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我见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我见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佛山外国语学校文毅 [摘要]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主题就是:适应新生活, 帮助儿童顺利实现这种转变。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和谐师生关系。 从上幼儿园到上小学,对于一年级的儿童来说,这是他们生活中的 一个重大转折。“上学”开始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相应的他 们的社会角色、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活动环境都将由此发生巨大的 变化。他们的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文化式”“文明式” 状态,由原来依循自然需要的安排方式,进入一种有目的的理性安排方式。 这一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缓慢而长期的,一年级是这一过程的开始。因此,适应生活方式的转变,顺利开启另一种存在状态,是一年级生活 引导中的重大主题。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的教育主题,就是帮助儿童 顺利实现这种转变。对一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我浅谈几点自己的 观点。 一、回归儿童生活 正如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学会生活。道德 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道 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而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 (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生活既指人在生物学上的生存、活动,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感、愿 望等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节课,不管课是怎样上的, 学生都在生活。因此,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就必须在教

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社会生活与学生内心世界的联系。教学 主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都应该关注和围绕儿童的现实生活,适合 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需要。《开开心心上学去》是《我是小学生啦》单元里的第一课,我校是全日制寄宿学校,为了使刚离开幼儿园的 儿童完成新入学的角色适应。形成对新环境的认同感与喜悦感,获得积 极愉快的心理情绪。我在这节课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是 小学生了,请大家说说幼儿园的生活和小学的生活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啊?请举手回答。由于题目贴近生活,简单易答。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有的说“小学每天要上很多课,还要写作业。”有的说“小学有好多老师,好多同学。”有的说“小学的学校好大。”有的说“嗯,小学每天 要在学校吃饭,不能回家,看不到爸爸妈妈。”有的还说“我晚上睡觉 的时候想爸爸妈妈,还哭了。”……同学们在争先恐后的回答中,不知 不觉得完成了幼小心理上的衔接,完成了对“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认同。这时候老师再进一步提醒同学们思考:小学和幼儿园上课的时候有什么 区别呢?如果上课的时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又会怎么样呢?在对这 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学生初步认识到课堂常规的重要性。 (二)以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为依归。 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教学应该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生活技能、行为习惯)为依归,指导和引领儿童的生活实践。也就是说,我们要实现课程、教材、教学向儿童生活的回归;还应该致力于使课程、教材、教学再回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对儿童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发展儿童的生活能力,引领儿童更好地生活。我在上第二单元课间十分钟这个内容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外,还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一年级的教室都在2、3楼,在课堂上教会了孩子们两种适合课间玩的

幼儿德育教育的意义以及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c3989113.html, 幼儿德育教育的意义以及策略 作者:徐海丽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8年第10期 [摘要]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是幼儿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对学龄前儿童的全面健康发 展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学前德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从现实问题出发,针对其提出几点增强幼儿德育教育工作效果的策略,希望为幼师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幼儿;德育教育;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211-01 一、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儿童早期是人类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它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影响。幼儿的道德教育对幼儿的价值观和人格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做好儿童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幼儿教育中,知识和爱好越来越受重视,但缺乏道德教育。因此,加强幼儿道德教育不仅是幼儿教育的重点,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可以通过家庭、学校和教师三方共同努力做好幼儿德育工作。道德教育有助于儿童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儿童早期阶段,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他们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很容易误入歧途,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教育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与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样,儿童人格的素质还没有形成。道德教育能以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品质感染儿童,培养诚实、守信、认真等良好的人格品质。道德教育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儿童早期阶段处于预先计算的水平,并具有一定的理解符号信息的能力,通过加强,有可能掌握一定的德育知识。 二、幼儿德育教育的现存问题 幼儿教育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发展时间,其结果也是理想的,但在幼儿德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还不够高。从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很多家长会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和特殊班,重点培养自己的专业。然而,他们缺乏道德教育,不注重培养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此同时,幼儿园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二)教育目标不明确。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在当前的儿童教育中并不明显,教学方法也不恰当。与一般教育方法不同,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幼儿道德教育更具特殊性。

浅谈当前背景下做好幼儿德育工作的三个切入点

浅谈当前背景下做好幼儿德育工作的三个切入点 幼儿园张淑贞 【摘要】幼儿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但是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使许多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骄蛮、无礼”等不良道德意识。因此在幼儿时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幼儿教师应该形成高尚的师德,同时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积极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幼儿独生子女德育教育合力 泰戈尔说:儿童是诗,是歌,是睡梦中的天使。的确,在儿童的世界里本来应该只有天真单纯,活泼可爱,但随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外界环境逐渐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包括幼儿是非观念的重新确立、行为习惯的变形扭曲等等,尤其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更对幼儿教育提出了严峻考验。古人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作一名好榜样,用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行率先垂范。 “张老师,孩子最听你们的话了,你们说啥就是啥……”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能欣慰地听到家长这样说。毋庸置疑,在3—6岁的孩子心目中,教师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幼儿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因此,要使幼儿萌生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的美好情感,养

成诚实、自信、友爱、勇敢、讲礼貌、守纪律的良好品德,形成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是重要因素。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欲正人者必先正己”,只有品质优良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儿童的世界里,随处都是课堂,况且模仿又是幼儿园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因此就要求幼儿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修养、气质、言行。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言一行,乃至一个微笑都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而那些快乐的老师、温柔的老师、聪明的老师,永远都会是孩子人生的重要向导,成为孩子心中不灭的火焰。 二、做一个有心人,把德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的生活细节中。 你认为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对你帮助最大的是哪所学校? 这是记者在采访某位科学家时提出的问题,而他得到的答案是:幼儿园。这位科学家告诉记者,幼儿园的老师教育他睡觉时要把鞋子摆放好,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随手关门……而正是这些良好的习惯影响了他的一生。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日积月累,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作一名幼儿教师,绝不能粗枝大叶,应当心细如发,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积极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为幼儿拥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奠定基础。每一次设计、组织活动,教师应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例如,喝汤时不发出声音,玩具

方案-幼儿园德育案例

幼儿园德育案例 '幼儿园德育案例 \xa0案 联盟 例背景 现在的 ,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是几代人的寄托。在家里,他们处于众星捧月的地位,从出生开始,他们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们包办代替了,而且他们还觉得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前苏联 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切都替代孩子,为孩子做好一切,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大人们恨不得把心掏给自己的孩子,但孩子却无法理解其中的爱,认为这是应该的,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孩子一天天长大,习惯越来越坏,脾气越来越大。父母亲无原则的爱,客观上造就了孩子的自私、目中无人、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要和别人分享、不知道自己还要去关爱别人。在我们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就是一个小公主、小霸王,大人们什么都依着他们,千方百计地哄他们,生怕孩子不高兴,家长不仅不让孩子进行自我服务,还帮着孩子做孩子自己的事。 案例过程 1.放学时,陶陶奶奶来接她,当时陶陶在画画,看到奶奶来了,她也没有耐心了,于是就跑到老师那儿把画本一放,说了一句:“老师我画好了。”老师打开画本一检查,只见陶陶在画本了乱涂了一些颜色,其他什么都没画。这时,在一旁的奶奶说:“陶陶,你快点画呀!”刚说完,“啪”的一声,陶陶一巴掌落在了奶奶手臂上,奶奶看着她什么话也没有,悄悄地走出了教室。 案例分析:陶陶是一名很“特殊”的孩子,性格内向,甚至有些自闭,从不和别人交流,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差,不会穿衣、不会吃饭,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到头痛、棘手。她的画画得也不好,而且她还会偷懒,不愿动手去画。当奶奶让她快些画画时,她还埋怨奶奶,还动手去打奶奶,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一个尊重长辈、体谅父母的孩子吗?她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又怎么会去爱别人呢?不要过分溺爱孩子,放手让孩子在生活、学习、游戏、交往中学习本领、体验快乐。 2.在一次游戏时间,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放玩具,当发到陶陶时,她把玩具给扔了,看到旁边小朋友的玩具,她拿了过来。原来她不喜欢老师发给她的玩具,可是这时别的小朋友不高兴了,就想去抢回来,但是陶陶不让,伸手就打了那个小朋友,并且还在一旁大叫。 案例分析:很明显看出陶陶是个缺乏分享意识的孩子,平时在家什么都依赖父母和爷爷奶奶,她已经被各种各样的爱包围了,从出生开始,她的生活及所需要的一切都被大人包办代替,并且她认为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家里没有得不到的要求。陶陶的脾气还很倔强,平时和同伴间有了矛盾,老师如果不帮她,她有时会怒气冲冲,瞪眼与你对峙半天,一言不发,令你无法收局;有时还会情绪激动,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样,拾到东西就扔就甩。父母亲无原则的爱,客观上造就了孩子自私的习惯,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去和别人分享、去关爱别人,当然她更无法 到爱别人的乐趣。 反思 在我们班,就有很多这样不会和别人分享、关爱别人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他们并不让人觉得是个不会爱的孩子,但在家里就是一个十足的小霸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谁都不怕,反而是家长千方百计的依着他,怕他不高兴。孩子的自私是家长过分溺爱形成的。在家里要通过家长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不要'

幼儿园德育教育案例

裕展希望小学张霞 情景一: 离园活动时,小朋友们都拿着自己家里带来地玩具在教室里自由地玩耍.永斌小朋友没有带玩具来,看见蓉蓉小朋友在玩球,他就跑过去对她说:“蓉蓉,我们一起玩滚球吧!”蓉蓉小朋友同意了.可是当蓉蓉小朋友刚把球滚过去时,永斌马上抱起球躲到一边自己玩了起来,也不管蓉蓉怎样哭闹,就是不还给她球.这时老师对永斌小朋友说:“你为什么抢别人地球玩?”永斌小朋友说:“我没带球来,这个球是向她借地!”老师说:“你刚才这样地做法不是借,而是抢!你要借球必须先要得到别人地同意后才能拿来玩!”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情景二: 过了几天,永斌小朋友特别神气地拿着一个漂亮地皮球在玩抛接球.这时文凯小朋友走了过去,想问永斌借球玩,可是永斌小朋友说什么都不肯.文凯小朋友见商量了半天他还不肯借,情急之下就要去抢.永斌小朋友马上把球藏在背后振振有辞地说:“老师说要团结友爱,不能抢别人地东西!”老师见了,就走过去对他说:“文凯小朋友跟你商量借球,你都不肯借给他玩,还说要团结友爱.真正地团结友爱是大家互相帮助,在一起玩地!”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案例分析: 出现上述地情况,明显可以看出永斌小朋友是个缺乏分享意识地孩子.在与他妈妈地交谈中得知:永斌小朋友地家里有个岁数比他大很多地姐姐,平时不会跟他抢东西,凡事都让着他.爸爸妈妈也都很宠爱他,对他地任何行为都是善意地认为“他不是故意地!”“孩子年纪还小,等他长大就不会这样了!”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幼儿园里,我们老师也强烈地感受到了永斌小朋友身上地这个不好地缺点,发现因为他地这一缺点,导致了他平时在班中比较孤立,大部分小朋友不爱和他一起玩.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新世纪对新一代地要求不仅是体力、智力地充分发展,更要求孩子们具有极强地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地品质.而这种缺乏分享意识地行为对孩子将来地成长是非常不利地.为了让幼儿地行为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地需要,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来教育幼儿心中有他人,愿意与人分享,为其一生品德素质地形成打下良好地基础.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采取地措施: 一、家园共促,培养分享行为. 首先,通过交谈要求家长加强对自己孩子地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地能力.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而无暇地世界里,他总要经历人世间地风风雨雨,我想首先应教育孩子学会关心家人,家长应自我检讨.因为孩子地自私是家长过分腻爱形成地.在家里要通过家长自己地行为影响孩子,不要对他们过于宠爱,如果孩子一定要自私地话,家长也可以用换位地方式试一下,你学孩子地表现变地自私,那么孩子必定得不到要地东西.家长这时再通过引导,让孩子发现自私地人是不受欢迎地,从而逐步认识到自己地错误.在家里不管有什么好吃地好玩地,不能只给孩子一个人吃、一个人玩,哪怕大人只是象征性地咬一点点也行.玩具也是这样,如果他想跟别人玩,就要别人跟他一起玩玩具,不能只玩别人地,并且适时地教育他.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榜样共存,树立分享意识. 模仿是孩子地天性,幼儿在学校中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地.因此在平时地活动中,我们会经常根据大家地意见评选出一些大方、有分享意识地好孩子上光荣榜,让大家向他们学习.同时我们也有意识地请那些大方、分享意识较好地小朋友与永兵小朋友多进行接触,让永斌小朋友在与他们地交往中,逐步受到良好地熏陶.做为老师,对永斌地每一次点滴地分享行为老师都用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或用奖励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对他地行为表示肯定,让他及时地感受到分享带来地快乐和满足,养成与人分享地习惯.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创造机会,体验分享快乐.

德育工作之我见(一)

德育工作之我见(一) 文/徐红梅 一提到教师,一些人自然也会谈到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德育工作是班级工作,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每个教师应担负的重要责任之一。我认为德育就像是方向,方向对了,才不会走岔路,走弯路,路才会越走越宽,前途才会更光明。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 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到:徳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会为非作歹愈大。可见德育教育是多么的重要,而学校,课堂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回想我从教十几年的德育教育工作,现粗略地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和看法。 首先,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 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的个性、兴趣、知识和才能等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而且受不同的家庭教育,自然环境的影响,对同一问题,同一件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日的工作和教学中走近学生,善于观察,总结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生长环境,然后针对他们的情况和问题,对症下药,各个突破,因人施教地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其次,要循循善诱,不急不躁,富于爱心和耐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逐步进行,持之以恒,循循善诱。既要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又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言辞;既要招准突破口,指出其问题和不足,又要善于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长处与闪光点。同时在和学生沟通,交流时,要表现出足够的爱心、耐心和热情。正如王丽老师在空间里说的那样: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是心灵枯萎的人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润;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航船找到停靠的港湾;爱心是一股撞开冰闸的春水,使铁石心肠受到震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只要有了爱心并能让它在我们心里扎根,耐心和工作热情也必然作为副产品滋生出来共同发挥它们的巨大作用。 再次,结合课内课外时间,采用渗透式,多途径去践行。德育工作非一日之功,教化一个人绝非易事。我们平时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见缝插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在课余时间和问题学生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既可以当面教育,也可以通过作业本上写激励语或传纸条或眼神呀,肢体语言呀传达我们对某些学生的鼓励、警示之意。 最后,我们要不断学习德育教育的新方法,了解不同时代学生的特征并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时了解新时代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紧跟他们的脚步才不会落伍,才能融入学生内心,达到通畅有效的沟通。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

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德育是全球化时代的需要。 2、学前儿童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方向和动力保证。 3、学前儿童德育是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特殊需求。 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1、热爱、尊重和严格要求儿童的原则。 2、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3、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与任务包括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与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两方面。 实施德育的途径:1、日常生活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最基本的途径。 2、专门的德育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效手段。 3、游戏活动是实施学前儿童德育的有力措施。 德育的方法:说服、范例、练习、评价 学前儿童美感发展过程的特点表现:最初是对美的现象无意识的反应。 逐渐能够模仿周围的人表现美感。 再发展到有意识的感受美、表现美。 美感的特点:情绪性、表面性、行动性。 学前儿童美育的意义:1、学前儿童美育是整个社会审美化的需要。 2、学前儿童美育是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的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美育是实施各育的催化剂。 美育的任务: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对美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表现力。 美育实施的途径:1、大自然是实施美育的丰富源泉。 2、日常生活是实施美育的广阔天地。 3、艺术教育活动是实施美育的有力手段。 4、游戏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5、节日、娱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特殊渠道。 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的意义:1、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促进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 3、实施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原则:1、主动性原则;2、渗透性原则;3、一致性和灵活性原则;教养结合性原则;5、实践性原则。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1、生活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策略 2、生活活动的指导策略(1、要求儿童生活自理与学会独立。2、帮助儿童遵守生活活动常规。 3、全面关注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4、在生活活动中掌握好教育时机。) 教学活动的类型 组织形式分: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 多或单领域分:综合教学与分科教学 参与形式分:体验性教学和表现性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趣味性原则 教学计划包括:学期计划和活动方案 课堂教学活动评定的标准:1、课堂教学活动目的具体明确,教材内容深浅恰当。 2、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3、教师与儿童双方积极活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4、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 游戏的特点: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和愉悦性、具体性、自主性 游戏的意义:1、游戏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2、游戏有助于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3、游戏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4、游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 5、游戏能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 游戏按教育作用分: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 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 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 游戏条件的创设包括:1、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 2、创设必要的游戏场所。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 摘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节日更是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结合儒家教育思想的“仁”和“礼”以及“恭、宽、信、敏、惠”等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浅谈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到传统节日文化中并且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教育、幼儿 幼儿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幼儿依照某种道德准则反映出的稳固的行为特点和倾向,是幼儿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内心世界。依赖于幼儿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是思想品德的表现,是在社会、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与熏陶下通过幼儿自身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打下最初的德育教育基础,幼儿德育教育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文明习惯和性格。这些主要在幼儿与周围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产生,学习如何处理交往中产生的关系,并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有7大传统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和重阳。这些节日都有丰富多样的活动,也有很多节日礼仪。传统节日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并从节日中学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

系,体验各种活动的乐趣,而且可以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的礼仪习惯和良好的品行。所以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十分重要。 一、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使之成为德育教育的必要内容。中国文化同世界各种文化相互荡涤,中华文化要保持个性,也离不开道德教育。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要能正确面对,也离不开良好的道德素养。我们要抵制住西方反华势力的西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更离不开德育教育。因此更要增加传统节日的德育教育。 其次是避免德育教育的老套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评价的多元化,体制转换带来的道德失范,这些无疑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德育教育在目前的情况下却缺少反思,仍然以传统的抽象化,理论化对幼儿进行教育,这种说教不仅无法提高幼儿的道德素养,反而因其不能回答幼儿的疑问而遭幼儿厌弃。 再次是开发德育资源,利用环境资源和家长资源,可以更新观念,改变工作方式,拓宽工作视野,在更广阔的资源环境中进行德育教育。 传统节日相对于其他德育资源有其独特性,深入挖掘节日内涵,辅之以有效的教育形式,可使德育教育焕发无穷的力量。传统节日都有些具体的时间,认识起来很简单。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在形式上就要新颖。对幼儿进行道德说教会显得理论化、抽象化,缺乏生动性,无法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结合。所以传统节日中的幼儿德育教育必须结合节日特征满足教育形式简单化、生动化的

幼儿教师德育教育案例

德育教育案例 佛堂镇幼儿园陈海燕 问题: 新学期开始已经快一个月了,可班级里的纪律还是没有明显的好转,每次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都非常的踊跃,可是上课随意插嘴,回答问题不举手,小朋友在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再下面议论等现象非常的严重。每次上完课喉咙就开始变的沙哑,人也非常的累。一方面我为孩子们积极,活跃的思维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对班级内的纪律苦恼不已。 背景描述: 早上,在进行《我的属相》这个活动时,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在请你说说自己属相的这个问题时,孩子们马上兴奋的议论开了,任凭我怎么示意都安静不下来,看着他们吵哄哄的一片,想着昨晚精心准备的教具和眼看着又不能完成的活动目标,不禁气不打一处来,顺手使劲的拍起了桌子,看着我暴躁的样子,孩子们马上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用惊恐的眼神,可怜兮兮的望着我,我顿时对刚才的行为后悔不已。 解决方法: 下班后,我开始认真的反思今天发生的问题,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孩子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在平等的活动氛围中,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大胆的表达出来。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太刻意的用纪律去约束他们。确实,我们班的孩子,思维特别的活跃,回答问题时天马行空,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可同样,在纪律方面却比别的班要差很多。难道鱼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吗?

第二天上课,孩子们得纪律照例非常的差,回答问题不举手,随意插嘴,别人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听等等,我请配班老师把这些一一都拍了下来,另外我又准备了一段小学生上课时的视频。第二个活动开始之前,我对小朋友们说:“你们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就已经是坐在小学教室里的小学生了,想不想看看小学生们是怎么上课的吗?”。做一个小学生是每个孩子心里都非常向往的一件事,一听我说完,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说:“好”。在看小学生哥哥姐姐上课时,孩子们个个充满了羡慕,敬佩的眼神。看完后,我问孩子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当小学生了吗?你确定等你上小学后,你能和这些哥哥姐姐们一样棒吗?”孩子们个个雄赳赳的说:“是的”于是,我又把刚刚拍下的视频给他们看,看完后,我再问他们:“你们真的准备好当小学生了吗?”这下孩子们都不讲话了,看着他们泄气的样子,我继续问:“没准备好怎么办呢?以后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多多小朋友带头说:“上课时有问题要举手”,芷亨说:“还有不能随便讲话”,孩子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起来,我说:“看来,小朋友们有很多很好的好办法,我们就把这些都制定成我们班的规定,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这些规定。”王麟怡小朋友还提议说把这些规定都写出来贴在墙上,可以随时提醒我们。看着一条条由他们自己制定的纪律,我由衷的感到高兴。 果然,自从制定了这些规定以后,孩子们上课的纪律明显的好了很多,偶尔有些小朋友忘了,又开始随意插嘴了,边上的小朋友就会指指纪律墙提醒他。为了怕孩子们一味的去遵守这些纪律,而不敢像以前一样无所顾忌的回答问题,我特意增加了一项新规定,每次活动中都有五分钟的自由说话时间,在这个五分钟内孩子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这个规定孩子都非常的高兴。从此,墙上的这些规定成了孩子们对自己的约定,很多时候都能自觉的遵守。看来,鱼和熊掌还是能兼得的! 反思: 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的舞台”确实,当看到孩子们在我们的工作成果之下,一点点的进步,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工作的对象决定了幼师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孩子们年纪虽小,但他们个个都有自己的

幼儿德育教育

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德育教育 内容提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通篇贯穿了“以儿童为本,以儿童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本文正是顺应《纲要》要求,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还幼儿以游戏的权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自由、开放、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从一出生就生活在各种游戏之中。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游戏的内容出现了转折,游戏在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成了对幼儿实施各种教育的手段。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成长的需要。通过游戏孩子不仅能获得知识和经验,还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游戏是幼儿在圆内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安全事故,于是就想方设法去剥夺孩子游戏的权力。即使游戏时,也是集体游戏多,自由活动少;智力游戏多,其它有趣味性的游戏少;训练眼目多,动手操作少;教师包办多,幼儿独立完成少。孩子们只能规规矩矩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些比较单一的集体游戏,抹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上述弊端,我在一日活动中,逐步开展了小型多样、开放、任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在快乐的游戏中健康成长。随着幼教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已逐步树立了目标意识,注意结合幼儿自身的需求和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但是,如何将目标指向幼儿的一日活动和游戏活动及目标与游戏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目标与游戏活动的结合点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旨在寻找一个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一、充分保证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实行玩具开放 由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较低;同时,又是幼儿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生活环境改变了,在各方面要学着自理、自我服务,感到诸多不适应。要让幼儿能感到自身的价值,能产生积极主动的活动愿望,敢于大胆探索,乐于与周围人交往,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我根据我校幼儿园的特点,充分利用入园早、课前课后、下午户外活动时间多的特点,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活动,让他们自由选择玩具,自由结伴,按自己的喜爱和意愿进行游戏。欢声笑语荡漾在幼儿园上空,孩子们开心的笑了。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能够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智 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模仿、情绪性强、自制力差、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的年龄特点。而形式多样的游戏恰恰能满足幼儿好动、自制力差的特点。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地变换动作、姿势,还可以多次重复所感兴趣的动作。为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我给幼儿们提供模型如跳舞衣、外套、儿童头型等,开展了扣钮扣、系鞋带,扎蝴蝶结、梳小辫等活动,孩子们兴高采烈,乐此不疲,非常认真,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准备了旧纸板、废布料等,在绝对安全的全体下,开展拼布块、做钱包,钉钮扣、缝衣裤等游戏;提供若干玩具娃娃,孩子们有的给布娃娃穿衣、洗衣服、系鞋带,有的为布娃娃绣花帽,有的织围巾等;通过这些游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服务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