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殖模式下肉鸡维生素营养需要

中国养殖模式下

白羽肉鸡维生素最适营养需要量

马秋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

维生素种类NRC1994NYT2004①NYT2004②OVN

维生素A, IU/kg15008000/6000

/270010000/6000

/2700

11000-15000/

10000-12500

维生素D, IU/kg2001000/750

/4002000/1000

/400

3000-5000

+HYD 0.069

维生素E, IU/kg1020/10/1030/10/10150-300/50-100

维生素K, mg/kg0.500.51/0.5/0.53-4

维生素B1,mg/kg 1.80 2.0 2.03-4/2-3

维生素B2,mg/kg 3.6/3.6/3.08/5/510/5/58-10/7-9/6-8

维生素B6,mg/kg 3.5/3.5/3.0 3.5/3.0/3.0 4.0/3.0/3.04-6

烟酰胺,mg/kg35/30/2535/30/3045/30/3060-80/50-80

泛酸,mg/kg10101015-20/12-18/10-15叶酸,mg/kg0.55/0.55/0.50.55/0.55/0.5 1.00/0.55/0.52-2.5

维生素B12,ug/kg10/10/710/10/710/10/720-40/20-30

生物素,ug/kg150/150/120180/150/100200/150/100200-400/200-300胆碱,mg/kg1300/1000/7501300/1000/7501500/1200/750400-700/400-600

泰高中国(2014)

维生素种类幼雏0-10d前期11-21d中期22-35后期36d-维生素A, IU/kg11000-150008000-100008000-100007000-9000维生素D, IU/kg3500-45004500-50004500-50004000-4500维生素E, IU/kg70-80↗40-80↗40-60↗50-70↗

维生素K, mg/kg4 3.533

维生素B1,mg/kg4437

维生素B2,mg/kg8-108-1087

维生素B6,mg/kg5-6444

烟酰胺,mg/kg60-7060-7060-7065

泛酸,mg/kg15-1813-1513-1513

叶酸,mg/kg22 2.52

维生素B12,ug/kg40403030

生物素,ug/kg200-300200-250200-250200-250

胆碱,mg/kg500-700500-700500-700500-700

肉鸡幼雏料维生素推荐添加量比较

(以NRC1994为1)

0.05.0

10.0

15.0

20.0

25.0

NRC1994NYT2004Nutreco2014OVN2013

一、维生素A是否太高了?

?高士争等(1999)发现VA超过2700IU/kg后生长性能没有明显改善,但从2700-22000IU/kg肝脏和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持续增加,免疫指标均持续增加,超过22000后反而降低。

?王石莹等(2009)发现肉鸡VA 3000-6000IU/kg时生长性能最佳,大于6000IU/kg生长性能反而下降。

?VA水平从3000-60000IU/kg区间内血清钙和胫骨钙水平持续下降,血清磷和胫骨磷水平持续增加。

?多乐等(2010)发现肉鸡生长前期维生素A最佳添加量为9000IU/kg,生长后期为3000IU/kg。

?1224公告限量2700-8000IU/kg

多乐等(2010)

多乐等(2010)

王石莹等(2009)

维生素A推荐量(玉米型日粮)全程死淘率>5%3%‐5%<3%疾病控制差中好

0‐21d7000‐80006000‐70005000 22‐42d600045003500

维生素A推荐量(小麦型日粮)疾病控制差中好

0‐21d7500‐80006500‐75005500 22‐42d650050004000

制粒损耗5%-8%

二、从200到5000,维生素D多多益善?

?张海琴等(2006)发现日粮VD水平为1250 IU/kg 时,可获得最大的生长性能与免疫机能;增加至2500、5000IU/kg 时,生长性能呈下降趋势。日粮VD水平为5000IU/kg 时,肉鸡的免疫机能降低。

?张淑云等(2011)发现在正常钙水平日粮中将VD含量从750IU/kg提高到5000IU/kg,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肉鸡的抗氧化功能

?日粮VA、VD在对肉鸡钙、磷代谢及免疫机能的影响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互作效应。高剂量的VA引起肉鸡骨骼钙、磷代谢异常与过量VA对VD产生的拮抗作用有关。

张淑云等(2011)

张海琴等(2006)

田鹏飞等(2010)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考试题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试卷 A卷闭卷适用专业:水产08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座位号: 一、填空 1. 必需脂肪酸的种类:亚麻(油)酸、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 烯酸 2. 概略分析六大营养成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 维、无氮浸出物 3. 蛋白质分类:结构蛋白,功能蛋白,储存蛋白。 4. 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V A、V D、V E、V K。 5. 动物中水的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6. 水生供能物质:蛋白质;猪的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 二、名词解释 1 消化:食物经过消化道,经物理、化学过程,将饲料颗粒变小,将饲料中的大分子物质变成小分子物质,能够被吸收,这整个过程叫做消化。 2 营养:营养是一个过程,这些过程包括摄食、消化、吸收和代谢。 3 限制性氨基酸:对象是饲料,根据饲料当中其含量与需要量之比,凡低于需要量的氨基酸我们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根据低地程度排名,分为第一、二、三限制氨基酸。 4 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太少,不能满足其需要量,如果不能从饲料中补充,会出现缺乏症,补充以后,缺乏症得以部分恢复,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三、解答题 1 水产动物维持能量为何少于陆生动物? (1)水生动物是变温动物,体内代谢用于维持体温的比例低 (2)水生动物基本不存在咀嚼活动 (3)水生动物氮排除产物70~80%是氨,不需要转换为尿素或尿酸而耗能 (4)水生动物肠道短,体积很小,因此微生物很少,消化道几乎不存在微生物发酵产热过程。 2 水产动物维生素需要量为什么比陆生动物大? (1)水生动物物质代谢强度高于路生动物。 (2)由于水生动物生活在水中,食物来源主要来源于动物性原料,动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本科)》17年9月在线作业 1. 具有抗出血功能的维生素是哪种?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 C. 维生素E D. 维生素K 满分:4 分得分:4 2. 水产饲料中常用的着色剂主要是哪种? A. 虾青素 B. 甜菜红 C. 叶绿素 D. 柠檬黄 满分:4 分得分:4 3. 下列能量饲料中,哪种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A. 玉米 B. 大米 C. 小麦 D. 红薯 满分:4 分得分:4 4. 下面哪种物质不是非淀粉多糖 A. 纤维素 B. 果胶 C. 甘露聚糖 D. 果糖 满分:4 分得分:4 5. 在下列磷酸盐产品,哪种是水产饲料中常用的磷源补充饲料? A. 磷酸二氢钙

B. 磷酸氢钙 C. 磷酸钙 D. 磷酸镁 满分:4 分得分:4 6. 下面那一种形式是肽的吸收方式 A. 易化扩散 B. 简单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满分:4 分得分:4 7. 米糠中的哪种维生素含量较高?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D C. 肌醇 D. 抗坏血酸 满分:4 分得分:4 8. 下面哪种蛋白质属于纤维蛋白 A. 角蛋白 B. 清蛋白 C. 谷蛋白 D. 组蛋白 满分:4 分得分:4 9. 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将饲料原料分为哪几大类? A. 6 B. 8 C. 10

D. 12 满分:4 分得分:4 10. 下列不是胃液成份的是 A. 蛋白酶 B. 盐酸 C. 内因子 D. 淀粉酶 满分:4 分得分:4 11. 微量矿物元素是指占动物机体的比例在多少以下的矿物元素? A. 0.005% B. 0.01% C. 0.015% D. 0.02% 满分:4 分得分:4 12. 下面那个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A. 供能 B. 提供必需脂肪酸 C. 合成激素 D. 合成维生素A 满分:4 分得分:4 13. 下列维生素C产品中,哪种的稳定性最高? A. VC钠盐 B. VC钙盐 C. VC-2-多聚磷酸酯 D. 包膜VC 满分:4 分得分:4

维生素的分类及作用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作为许多酶的辅酶起着调节和控制物质代谢的作用。如果体内维生素不足或缺乏,就会引起一系列营养代谢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包括单一维生素和多种维生素缺乏症(综合性维生素缺乏症)。反之,维生素供给过多,也会引起营养代谢病,称为维生素过多症或维生素中毒。 维生素或其前体广泛存在于大多性动植物性饲料中,有些维生素还可由动物本身或寄生于动物消化道的细菌合成,一般不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但当饲料中的维生素或其前体遭到破坏,体内合成、转化或吸收发生障碍,或机体消耗和需要量增加,而此时有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即可发生维生素缺乏症。而当动物日粮中添加了过多的维生素,或医源性过量,或长期饲喂过多的含维生素的饲料,可造成过量或中毒。由于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可以在体内储存或蓄积,排泄又比较缓慢,所以长时间大剂量食入或一次超剂量食入后,可以引起脂溶性维生素过多或中毒。而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胆碱、生物素)不在体内储存,且易从体内排除,因此水溶性维生素过多症较少发生。 一、维生素A 通常所说的维生素A是指视黄醇和脱氢视黄醇,维生素A家族还应包括具有视黄醇活性的胡萝卜素,自然界中大约有600多种胡萝卜素,其中只有50种能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维生素A的活性作用,称为维生素A原或前体。胡萝卜素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作为单线态氧猝灭剂和抗氧化剂,而视黄醇没有这种特性。预先形成的维生素A的常见饲料来源主要是动物肝脏等动物源性饲料,尤其是鱼肝和鱼油,如鲨鱼、鳕鱼和大比目鱼肝油以及北极熊肝油是其最主要来源。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常见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饲料,如胡萝卜、黄玉米、黄色南瓜、青绿饲料、番茄、木瓜和柑橘等。 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A或/和胡萝卜素供应不足或消化道吸收障碍所引起的动物体内维生素A或/和胡萝卜素不足或缺乏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病理变化主要以脑脊液压升高、上皮组织角质化、骨骼形成缺陷和胚胎发育障碍为主;临床上以夜盲、眼球干燥、鳞状皮肤、踢甲缺损、繁殖技能丧失、瘫痪、惊厥、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思考题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水产发展和研究概况 1、营养和营养物质的概念。 2、简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3、简述水产动物营养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趋势。 4、简述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水产动物营养消化生理 1、简述水产动物消化道组成及结构特点。 2、论述影响水生动物消化道酶活力的因素。 3、论述水生动物消化特点。 第三章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的基本组成 1、试比较水产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化学组成特点。 2、什么叫概略养分分析法?概略养分分析饲料和动植物体化学组成包括哪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试比较概略养分分析法粗纤维分析方案和Van Soest 粗纤维分析方案。 第四章水产动物代谢原理 1、论述影响水产动物代谢的因素。 2、状态系数和特异性生长率的概念及意义是什么? 3、论述影响水产动物生长的因素。 第五章鱼类蛋白质营养 1、简述蛋白质的组成、营养生理作用及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特点。 2、论述影响水产动物蛋白质消化率的主要因素。 3、论述确定水产动物饲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方法及影响水产动物蛋白质需要量的因素。 4、概念:氮平衡、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互补、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 5、水产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有哪些?简述动物营养研究中确定必需

氨基酸的常用方法及目前水产动物上必需氨基酸的确定方法。 6、简述研究氨基酸需要量的方法。 7、简述合成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效果、影响应用效果的因素及提高利用效果的措施。 8、论述影响水产动物氨基酸消化率的因素。 9、简述水产动物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第六章水产动物脂肪的营养 1、简述脂肪在水产动物中的生理作用及消化、吸收和代谢特点。 2、论述影响水产动物脂肪消化的主要因素。 3、什么叫必需脂肪酸?水产动物必需脂肪酸种类有哪些?必需脂肪酸缺乏对水产动物有什么影响? 4、什么叫氧化脂肪?简述氧化脂肪的毒害作用、对水产动物的危害及防止脂肪氧化的措施。 第七章水产动物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1、简述水产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种类、来源及营养生理作用。 2、论述水产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特点及影响其消化率的因素。 3、论述粗纤维对水产动物的作用。 4、简述影响水产动物饲料中碳水化合物适宜添加水平的因素。第八章水产动物能量的需要 1、什么叫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简述能量在水产动物体内的流向。 2、论述水产动物维持能量需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论述水产动物能量总需要及其影响因素。 4、简述水产动物对不同营养物质和饲料原料的消化能和代谢能特点。 5、简述水产动物能量沉积特点。 第九章水产动物维生素的营养 1、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概念。 2、比较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 3、论述影响维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4、简述VA、VE、VC对水产动物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其缺乏症。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复习资料 1.水产动物营养:动物将外界物质经摄食﹑消化﹑吸收利用,转化为自身机体组织的过程,称为营养。 2.水产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⑴对能量的需求量低;⑵对人工饲料的需求相对较少;⑶对饲料的消化能 力低;⑷对蛋白质的需求量高,需要的氨基酸种类多;⑸对脂肪的消化率高;⑹对糖类的消化率低; ⑺对饲料中矿物质的需求量较少;⑻对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多;⑼对营养素的需求受环境的影响 大;⑽摄食情况不易观察。 3.水:水是水产动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饲料中的水分常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含于机体细胞间、与 细胞内物质结合不紧密、易挥发的水,称为游离水或自由水 ;另一种是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在 ....... 。 一起﹑形成胶体水膜﹑难以挥发的水,称为结合水 ... 4.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5.蛋白质的分类:①按形状溶解度分类可分为纤维状蛋白质,球状蛋白和结合蛋白;②按结构可分为简 单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和衍生蛋白质;③按来源可分为动物蛋白质和植物蛋白质。 6.蛋白质的营养功能:⑴供给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生长⑵供给机体组织蛋白质更新、修补以及维持体蛋 白现状⑶可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及转化为糖类、脂肪⑷机体内一些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物质的组成成分。 7.氨基酸: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根据来源可分为: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半必需氨基酸。 ⑴必需氨基酸:只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和数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 酸。鱼类的必需氨基酸有十种: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精氨酸、苏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⑵非必需氨基酸:指动物体自身能够合成,而不需要从饲料中获得的氨基酸。鱼类自身能够合成八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8.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①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②添加相应的必需氨基酸;③供给充足的非 氮能量物质;④加热处理;⑤抗氧化剂处理。 9.确定水产动物对饲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方法:①蛋白质浓度梯度法;②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 料,使氮的平衡达到最高的正平衡由摄取的氮量计算出蛋白质的最大需要量;③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饲养鱼、虾类,经过一定时间达到鱼体氮的最大增加量,计算出蛋白质的最大需要量。10.糖:又称碳水化合物,糖类按结构分类可分为①单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② 低聚糖: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③多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等。11.糖类的营养功能:①构成体组织成分;②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③合成体脂的重要原料;④为非 必需氨基酸的合成提供碳架;⑤节约饲料蛋白质;⑥其他作用。 12.水产动物对糖类的利用特点:①水产动物对不同糖类的利用不同;②水产动物对糖的利用能力有限, 且不同水产动物对糖类的利用不同;③水产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 13.脂肪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两大类;①真脂肪:即中性脂肪,又称甘油三酯或三酸甘油酯。②类脂肪: 类脂肪是指含磷或含糖或其他含氮物的脂肪。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及蜡等。 14.脂类的性质:①脂类一般不溶于水;②脂肪的熔点与其结构密切相关;③皂化作用;④加氢作用;⑤ 加碘作用;⑥氧化酸败作用。 15.预防脂类氧化酸败的措施①饲料中应用过氧化值低的新鲜油类;②提油后存储;③添加抗氧化剂;④ 合理储存饲料;⑤应用抗氧化油脂;⑥充N2储存。 16.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常用的有四种,即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17.维生素D: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是类固醇的衍生物,是一类关系钙、磷代谢的活性物质。维生素D 的生理功能: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促成骨作用,是保持钙、磷和鱼体内平衡必不可少的物质。 18.维生素E: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结构相类似的酚类化合物的总称。维生 素E的生理作用:①抑制脂类过氧化物的生成;②可以防止红细胞破裂溶血,延长红细胞寿命;③保护巯基不被氧化以保持某些酶的活性;④调节性腺的发育和功能。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

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习题 名词解释: 1、营养: 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饲料中营养素的过程。 2、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供给能量、构成体质以及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动物需要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六类。 3、蛋白质: 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的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所有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氮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4、氮的平衡: 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中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 5、必需氨基酸: 体内必不可少,而机体内又不能合成的或者合成的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6、半必需氨基酸: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能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合成,如果饲料中能够直接提供两种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就不必耗用苯丙氨酸和蛋氨酸来合成这两种非必需氨基酸,具有节省苯丙氨酸和蛋氨酸的功用,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 7、氨基酸平衡: 指配合饲料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以及比例等于动物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8、限制性氨基酸: 指在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鱼虾的需要量和比例不同,其相对不足的某种氨基酸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互补: 也叫氨基酸互补作用。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令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偿,使其比例接近鱼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成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10、蛋白质效率: 用含有试验蛋白质的饲料饲喂动物一段时间,从体重增加量和蛋白质的摄取量,求得结果为蛋白质效率。不同饲料蛋白质利用率不同,利用率越高,用于合成鱼虾体蛋白质的部分越多。 11、糖类: 多羟基醛或者多羟基酮以及水解以后能够产生多羟基醛或者多羟基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12、ɑ-糊化: 利用高温或者其他手段使淀粉结构破坏的过程称为ɑ-糊化,糊化的作用可以提高生淀粉的利用率和颗粒料的粘结性。 13、糖原: 又称动物淀粉,是唯一的动物来源的糖类,分布在动物肝脏和肌肉组织中,是

水产动物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营养需求

New Page 1魏万权姚冰JacqllesGabaudan(罗氏(中国)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综述了水产动物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五的生理功能、缺乏症、营养需求、剂型选择等,并对最佳维生素营养(OVN)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水产动物;维生素C;维生素E;最佳维生素营养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健康、促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体内不能由其它物质合成或合成量很少而不能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因而必须不断由食物提供。如果长期摄入不够或利用不足,就会导致动物的物质和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出现生长不良、发育迟缓、抗病抗应激能力下降甚至死亡等缺乏症。 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营养充足而均衡的饲料是获得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维生素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具有比较特殊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维生素C(简称VC)和维生素E(简称VE)成为水产动物营养和饲料中被关注最多的两种维生素。VC是所有抗坏血酸活性物质的总称,一般泛指L一抗坏血酸;VE又称为生育维生素或抗不育因子,按结构可分为生育酚和生育醇两类,每一类又可分为αβγ和δ四种,其中以生α-育酚活性最高,饲料中常用dl-α-生育酚醋酸酯。 一、VC和VE的生理功能 VC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繁殖、创伤修复、应激反应等。它不仅是动物所必需的维生素,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保护膜系统的重要功能免受氧化损伤,这对维持鱼类的正常生长和增强其对应激和病原体的抵抗力十分重要。 VC对鱼类繁殖性能有重要影响。Ciereszko和Dabrowski(1995)发现虹鳟精子浓度和活力与精液中VC的浓度有关,饲料中VC为130~270mg/kg时表现出正向作用;精液中VC 浓度<7.3μg/mL时胚胎的存活率下降(Ciereszko和Dabrowski,1996)。雌性虹鳟的卵重、产卵量随着VC摄入量和卵巢V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Blom和Dabrowski,1995)。 VC在提高鱼类对环境应激和病原体抵抗力方面的有效性已广为认知,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许多情况如拥挤、抓捕、运输、水质恶化等都会引起鱼类的应激反应,所有的生理应激因素都将影响鱼类的健康状况,并降低体内微量营养素的储备。Ishibashi等(1992)的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受到间歇性低氧应激的鱼类在添加高水平VC后继续维持正常生长,而应激所造成的死亡率随VC剂量的增加而降低。高剂量的VC有助于维持较高的免疫活性并使鱼类健康生长。 在体内,VC还与VE的活性再生、铁的吸收。甾类激素的合成等过程密切相关。VC和VE 是体内的抗氧化剂,相应地存在于细胞质的水相及细胞膜层中,对抑制氧化过程有协同作用。

浅谈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及机理 营养学小论文

浅谈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 摘要:在七大营养物质中,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维生素的作用及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维生素;营养;健康 前言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人体有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可以认为,维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质”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维生素是个庞大的家族,就目前所知的维生素就有几十种,大致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K,后一类包括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以及许多“类维生素”。 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维生素的化学结构以及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有着以下共同点: ①维生素均以维生素原(维生素前体)的形式存在于食物中; ②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和细胞的组成成分,它也不会产生能量,它的作用主要是参与机体代谢的调节; ③大多数的维生素,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经常通过食物中获得; ④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ug)计算,但一旦缺乏就会引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1 维生素A 简介:维生素A是眼睛中视紫质的原料,也是皮肤组织必需的材料,人缺少它会得干眼病、夜盲症等。通常每人每天应摄入维生素A2~4.5mg,不能摄入过多。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它还有抗癌作用。动物肝中含维生素A特别多,其次是奶油和鸡蛋等。胡萝卜、番茄等蔬菜中含多量胡萝卜素,它是维生素A的前体,在人体中易变为维生素A,因此食用蔬菜同样可补充维生素A。 功效:增强免疫系统,帮助细胞再生,保护细胞免受能够引起多种疾病的自由基的侵害。它能使呼吸道、口腔、胃和肠道等器官的黏膜不受损害,维生素A 还可明目。 副作用:每天摄入3毫克维生素A,就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长期每天摄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 2、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凡能提供养分的物质叫食物或饲料。 3、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4、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5、中性洗涤纤维:指饲料通过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6、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7、非必需氨基酸: 8、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EAA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EAA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中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称这一缺乏的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通常将饲料中最缺少的氨基酸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缺少的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9、蛋白质的互补效应:由于各种饲料所含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可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互补作用也可能发生在不同时间饲喂的多种饲料中,但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10、氨基酸拮抗作用: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这就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11、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在必需氨基酸中,蛋氨酸最容易发生。 12、氨基酸平衡:若某种饲粮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13、理想蛋白:氨基酸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14、瘤胃降解蛋白:进入瘤胃的且能被降解的蛋白质。 15、瘤胃未降解蛋白: 16、非淀粉多糖(NSP):指饲料中除淀粉以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 17、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饲粮添加一定水平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减少,热增耗降低,使饲粮的净能增加的效应称为脂肪的额外能量效应或脂肪的增效作用。 18、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在体内通过特定的前体物形成,对机体健康和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19、消化能: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20、代谢能: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 = DE - (UE+ Eg) = GE - FE - UE – Eg 21、真代谢能: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AME+FmE+UeE 22、净能: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 23、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

肉鸡养殖技术,肉鸡养殖方法

肉鸡养殖技术要点 《农业正版VCD光盘——肉鸡养殖技术套装》(4片/套+书籍一套,1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本片教您如何创办、管理好一个肉鸡养殖场。内容包括:场址选择与鸡场布局;肉鸡优良品种与引种措施;肉鸡的营养与常用饲料配方;养鸡场的日常饲养管理;肉鸡的孵化技术;肉鸡的育雏技术;肉鸡的育肥技术;肉鸡疾病综合防治技 术。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蛋鸡养殖技术大全(套装)》(4片/套+配套书籍=16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蛋鸡从出壳到淘汰大约需 要饲养72周,故有蛋鸡饲养500天之说。根据蛋鸡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可将蛋鸡饲养划分为不问的几个饲养管理阶段。要想使蛋鸡的高产性能充分发挥,以获取最佳的饲养效益,除品种因素外关键在于熟悉并掌握蛋鸡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和饲养管理技术要点。《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科学养鸡系列》(4片/套,10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内容包括:简易节能开放型鸡舍,鸡孵化技术夏季维持蛋鸡稳产高产技术,绿色肉鸡配套笼养技术肉鸡养殖技术,蛋鸡增效要点。 《CCTV7中国农影音像出版社正版VCD光盘——良种肉鸡配套饲养技术(1-2)》(2片/套,7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讲授:1、现代规模肉鸡饲养;2、肉鸡饲养的基础设施;3、肉种鸡平养;4、肉鸡

孵化技术;5、肉种鸡笼养;6、商品肉鸡饲养;7、疫病综合防治;8、全价配合饲料应用 《正版农业技术光盘——疫苗与疾病防治》(4片/套,10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1)疫苗使用现状;(2)根据鸡病的流行程度,及初发还是再发选择疫苗;(3)接种后家禽的反应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养鸡技术》(5片/套,128 元含特快专递邮费)本片共分六个专题详细介绍了养鸡的技术环节和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养鸡的基础知识和养鸡生产必须准备的条件,鸡的孵化和鸡的育雏,育成鸡的饲养管理,蛋鸡和肉鸡的生产技术等内容。适合家庭和规模养鸡专业户使用学习。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养禽学》(5片/套,12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重点讲授鸡的外貌和生理特征,鸡的品种,鸡的饲养环境和养鸡设备,鸡的遗传繁育体系,鸡的营养与饲料配合技术,鸡的繁殖与人工授精技术,蛋鸡、肉鸡饲养管理技术,鸡场的经营管理及卫生防疫,鸭、鹅、鹌鹑、鹧鸪、孔雀、鸸鹋、鸵鸟、肉鸽生产技术等内容。 《CCTV7农广天地正版VCD光盘——山鸡养殖》(野鸡养殖技术)(68元含特快专递邮费)山鸡,学名环颈雉,也叫雉鸡,是一种具有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的特种禽类。山鸡的全身是宝。山鸡肉营养丰富,各种维生素成分含量多,而且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美味;常吃山鸡肉可以健身强体、益寿延年,还可使人聪明。本片介绍:1、“棚架式”鸡舍的建造;2、引种;3、孵化前的准备工作;4、孵化程序;

水生动物调研报告

水生动物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章水生动物的基本概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水生动物的定义、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水螅、涡虫、教学用环节动物及浮游动物的简 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水生动物毒理性研究 (6) 1.4水生动物营养学、生殖生理和发育生物研究.. 7 第二章相应书籍及设计规范等目录信息 (8) 第三章相关性专题网站 (8)

一、水生动物的基本概念 1.1水生动物的定义、分类 →水生动物的定义 水生动物(aquatic animal),中生活的动物。大多数是在物种进化中未曾脱离水中生活的一级水生动物,但是也包括像鲸鱼和水生昆虫之类类由陆生动物转化成的二级水生生物,后者有的并不靠水中的溶解氧来呼吸。按照栖息场所可分为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两种。在脊椎动物中,由于体液的渗透压一般介于海水和淡水之间,故在体液渗透压调节机制方面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之间具有相反的情况。 →水生动物的分类 水生动物可分为为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毛颚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 1.2水螅、涡虫、教学用环节动物及浮游动物的简介→水螅 腔肠动物门水螅纲ydrozoa)螅形目(Hydroida)动物。生活环包括3期:1.自由游泳的浮浪幼体,约1公厘(0.04吋)长;2.附著生活的水螅期,由浮浪幼体固著後发育成,通常成群体;3.水母体水螅体释出。例如广布世界的薮枝螅水母属(Obelia)在进化过程中,许多螅形类的水母期保留在水螅体群体上。群体一般高5~500公厘,有分枝,上生有水螅体。水螅体管状,由外胚层、中胶层和内胚层组成,顶端有口,周围有一圈触手。水螅体的基端和与群体等长的一根有生命的总管(共肉相连,个体间可通过共肉交换食物。共肉外面有一粗糙的几丁质鞘(围鞘)保护。群体随著水螅体数目的增多而生长,但也进行有性生殖。群体周期性也产生生殖体茎),生殖体释出浮浪幼体或水母体(随种类而异)。有些种类的水螅体能缩入水螅鞘内,水螅鞘是围鞘的扩展部分,但有的无水螅鞘。多数种类生活在海中,但有的在淡水中。水螅属(Hydra),单独生活。螅形目约有2,000种。

六种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妙用

六种维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妙用 维生素是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者有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人缺乏维生素时不能正常生长,并发生特异性病变。对水产动物而言,维生素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维生素A 维生素A具有促进水产动物生产的作用,科学研究发现深水虾的眼部含有比浅水虾更多的维生素A,说明维生素A在虾类也参与视觉功能;维生素A 对维持水产动物免疫系统正常功能是必需的。 功能: (1)促进粘多糖的合成,维持细胞膜及上皮组织的完整性和正常通透性。(2)参与构成视觉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对维持视网膜的感光性有着重要作用。 缺乏症: (1)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并伴随腹内水肿,表皮色素减退,眼球呈现肥大、膨胀、畸形、浮肿,眼球晶体移位,视网膜退化; (2)鱼类在缺乏维生素A20天后即出现鳃盖生长抑制,黑色素沉着,贫血,眼及肝脏出血,死亡率高等症状。 2、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在水产动物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影响水产动物糖代谢,提高食欲,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转化利用率,促进生长。(2)调节糖类能量的供给,调节神经系统,避免水产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提高存活率。(3)调节能量代谢,促进水产动物自身营养物质的积累。(4)影响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提高饲料营养成分利用率,促进生长。(5)影响水产动物的体成分,促进维生素自身在体内的积累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增加,改善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 维生素B1: 功能:开胃助消化。 缺乏症:生长发育不良,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维生素B1在饲料生产过程遇热易被破坏 维生素B2: 功能:对体内氧化还原、调节细胞呼吸起重要作用,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缺乏症:生长缓慢 维生素B2是B族维生素中对水产动物较为重要,而又不易满足的一种维生素,水产动物容易出现缺乏症,应注意补给。 维生素B6: 功能:参与糖、脂肪、蛋白质代谢 缺乏症:虾:增重缓慢、存活率降低、摄食减少 泛酸钙(B5): 功能:泛酸(钙)是辅酶A的组成部分,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维生素与饲料安全性的关系

维生素与饲料安全性的关系 摘要:维生素是动物机体生化反应和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保持动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物质。维生素是饲料添加剂中最早使用和目前最常用的品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是现代饲料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本文将以饲料中维生素的特性,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予以综述。 关键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饲料安全 引言:维生素(vitamin)又名维他命,通俗讲即维持生命的元素,是20世纪的伟大发现之一[1]它是维持动物体生命活动必须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动物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作为一类重要的饲料添加剂,在人体和动物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也有其自身特性,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需要正确审视。 维生素概述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是动物营养、生长所必需的某些少量有机化合物,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健康有极重要作用。 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 对家畜家禽的饲养需要维生素才能维持它们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各种饲料中,含有而各种不同的维生素,它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要素。假如在饲料中缺乏其中任何一种维生素,都能引起家畜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在日常的配合饲料当中,应该格外注意因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疾病。[2] 维生素的理化特性 维生素依据其溶解性能可分为脂溶性及水溶性维生素两类。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脂肪和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常用的脂溶性维生素有V A、VD、VE和VK等。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常用的水溶性维生素有VB 、VB 、烟酸,烟酰胺、VB、VC、叶酸、泛酸和VB等。[1]

水生动物营养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概念: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及其所需配合饲料的科学 营养:营养是指动物摄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代谢转化为自身机体组织的过程 营养物质:指能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供给能量、构成体质及调节生理机能的物质(主要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六大类物质) 饲料:凡能直接或间接加工后被动物摄食、消化、吸收利用的,且在一定条件下无毒的物质 水产养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竞争更加激烈、环境污染、疾病问题、饲料原料的紧缺、养殖环境的恶化、科学人才滞后和人才紧缺 水产动物营养需求特点:1、对能量的需求低;对糖的需求量低,利用能力差;(鱼、虾)对脂肪的需求量和利用率较高2、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高,但对游离氨基酸的利用能力较低3、鱼、虾对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E及烟酰胺等需求量大,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低4、鱼、虾一般对饲料中的矿物质要求低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工养殖的水产动物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内容:1、水产动物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情况2、各种营养素对水产动物营养作用3、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病因和防治措施4、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时对各种营养素的最适需求量等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目的:1、学术目的:通过机体的生长和体内的化学变化来认识养殖动物的营养生理机能、营养生化变化和营养需要,阐明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对动物机体的影响2、应用目的:研制高效、低成本的配合饲料,为提高养殖生产水平服务 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现状: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的少;基础理论研究不足;深度不够 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方向:扩大研究对象;加强定量研究;加强对幼体营养需求的研究 水产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矿物质、水 水产动物的营养特点:1、对能量的利用率高2、对人工饲料的需求量相对较少3、对饲料的消化率低 4、对蛋白质需求量高,要求必需氨基酸种类多 5、对脂肪的消化率高 6、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 低7、对饲料中矿物质的需求量少8、对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量大9、摄食情况不易观察10、对营养素的需求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供给生长、更新、修补组织的材料2、参与机体免疫3、作为部分能量来源4、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5、参与遗传信息的控制6、参与体液调节及血凝7、具有运输功能。 蛋白质(氮)代谢平衡:B = I -( F + U )B:氮的平衡;I:摄入的氮量;F:粪中排出的氮量; U:尿中排出的氮量1、氮的总平衡,即B=0,I=F+U。2、氮正平衡,即B>0 。3、氮负平衡,即B<0 。 鱼、虾类对蛋白质的需要包含两个意义:1、维持蛋白动态平衡所必需的蛋白质量,即维持体内蛋白质所需要的蛋白质量2、能使鱼、虾类最大生长,或能使体内蛋白质积蓄达最大量所需的最低蛋白质量。 糖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能够产生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糖类的种类:按结构分单糖、低聚糖、多糖;按糖类的生理功用,可分为可消化糖类(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 糖类的生理功用:(可消化糖类)1、是鱼、虾类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2、可为鱼、虾类提供能量;3、是合成体脂的重要原料4、可为鱼、虾类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提供碳架5、可改善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粗纤维)6、促进消化7、保障健康8、提高饲料效率 脂类的生理功能:1、脂类是鱼、虾类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2、可为鱼、虾类提供能量3、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在体内的运输4、提供鱼类生长的必需脂肪酸5、可作为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原料6、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 脂类的消化、吸收及代谢:脂类的吸收部位在回肠前部盲囊,吸收的脂类主要包括脂肪酸、甘油二脂、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大纲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李爱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题型及分数比例 选择题20%;填空题20%;是非题10%;简答题25%;论述、计算题25% 二、考试内容 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配合饲料的设计与加工,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主要内容: 1 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 蛋白质(氨基酸)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与氮平衡;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平衡、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必需氨基酸的确定方法 2 脂肪营养 脂肪生理功能;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谢;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与生物学功能;脂肪的氧化及其危害 3 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鱼虾的糖类代谢及对糖类的利用;糖类的消化吸收代谢4 能量营养 能量评定体系;能量代谢与测定 5 维生素 维生素的种类及主要生理功能 6 矿物质 矿物质的种类及主要生理功能;影响矿物质吸收利用的因素 7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8 鱼虾营养试验的研究方法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试验饲料;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需要的

研究;试验结果的处理与计算 9 鱼虾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鱼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酶;消化吸收的途径与机制;影响消化率的因素10 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的分类;主要植物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抗营养因子;鱼粉的加工与营养特点;能量饲料的营养特点 11 添加剂 添加剂、载体、稀释剂的概念与种类;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及作用;水产动物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加工使用维生素添加剂的注意事项;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的设计 12 饲料配方设计与加工 配合饲料的定义与种类;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试差法和方块法进行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饲料加工的工艺流程与主要工序 13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定 饲料质量包含的内容;影响饲料质量的因素;化学分析评定法的主要内容;生产性评定法的主要内容 14 投饲技术 影响投饲率的因素;投饲方法;“四定”;“三看” 14 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 15 消化试验、代谢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各种维生素及其作用

维生素A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储存于肝脏中。它主要用来提高视力并且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维生素A有两种。一种是维生素A醇(retionl),这是最初维生素A的形态(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另一种是β-胡萝卜素(carotene),在人体内可以转变为维生素A的预成物质。 因为维生素A的这两种形态决定了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鱼肝油、牛肉、鸡肉、蛋和乳制品,它们含有维生素A醇;另一个是蔬菜如胡萝卜、菠菜、豌豆苗、红心甜薯、青椒、南瓜、苋菜、韭菜等黄绿蔬菜和黄色水果,它们含有β- 胡萝卜素,而β-胡萝卜素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与肠壁中胡萝卜素酶的作用下,能转变成维生素A,所以多吃蔬菜也能保证足够用的维生素A。因为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所以将含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的食物同脂肪一起摄入,能促进它们的吸收。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补充维生素时,维生素A中的β-胡萝卜素较多被应用,因为β-胡萝卜素没有维生素A醇的潜在毒性。 维生素A缺乏症表现为伤口自愈合能力差,容易被传染,夜盲症和从明到暗时难于及时调整视觉。而人体内维生素A过多时,大量摄入人体的维生素A,由于排出比不高,因些常可在体内积存而引起中毒,症状一般表现为皮肤干裂,指甲变脆,头发脱落,体重减少,容易亢奋、头痛和疲劳。一般建议每日摄入维生素A的量为:男性每天5000IU,女性每天4000IU。但是由于维生素A可贮藏于体内,并不需要每日补给。 维生素A的作用机制。维生素A在视网膜上很活跃,它可以和视蛋白相结合形成视网膜紫质(视网膜紫质是一种视觉色素)。它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传染病。这使得维生素A在抗癌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维生素A对类固醇激素、胆固醇和黏多糖这些对健康极为重要的有机物质的生产也有协同作用。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有很多共同的方面,比如它们都是水溶性的,多余的B族维生素不会贮藏于体内,而会完全排出体外。所以,B族维生素必须每天补充。B族的维生素之间有协同作用——也就是说,一次摄取全部B族的维生素,要比分别摄取效果更好。另外,如果B1、B2、B6摄取比率不均的话,是没有效果的。B族维生素的家族正在逐渐扩大,除了我们已知的B1、B2、B5、B6、B12等之外,还有目前争议比较大的B17等。下面只就几种常用的B族维生素介绍一下。 维生素B1被称为精神性的维生素,这是因为维生素B1对神经组织和精神状态有良好的影响;维生素B1的缺乏容易引起各种脚气病。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包括:酵母、米糠、全麦、燕麦、花生、猪肉、大多数种类的蔬菜、麦麸、牛奶。 维生素B2进入人体后磷酸化,转变成磷酸核黄素及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与蛋白质结合成为一种调节氧化-还原过程的脱氢酶。脱氢醇是维持组织细胞呼吸的重要物质。缺乏它,体内的物质的代谢紊乱,出现口角炎、皮炎、舌炎、脂溢性皮炎、结膜炎和角膜炎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牛奶、动物肝脏与肾脏、酿造酵母、奶酪、绿叶蔬菜、鱼、蛋类。 维生素B6是机体内许多重要酶系统的辅酶,参与氨基酸的脱羧作用、色氨酸的合成、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等生理过程,是动物正常发育、细菌和酵母繁殖所必需的营养成分。缺乏维生素B6容易引起:贫血症、脂溢性皮肤炎、舌炎。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啤酒酵母、小麦麸、麦芽、动物肝脏与肾脏、大豆、美国甜瓜(cantaloupe)、甘蓝菜、废糖蜜(从原料中提炼砂糖时所乘的糖蜜)、糙米、蛋、燕麦、花生、胡桃。 维生素B12是由内脏中的细菌合成的,而且维生素B12存在于一切以动物为来源的食物中。维生素B12很难被人体吸收。胃所分泌的一种物质是吸收维生素B12的必要因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来说,钙也是必要的元素。维生素B12对身体制造红血球和保持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是必要的。维生素B12也已经用于哮喘、疲劳、肝炎、失眠和癫痫等的治疗。维生素B12储存于肝脏中,但是很容易通过尿排除体外。维生素B12是很安全的,而且没有副作用。维生素B12缺乏者常是老人和酗酒者。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动物肝脏、牛肉、猪肉、蛋、牛奶、奶酪。图为是小鸡缺乏维生素B12的症状,可以看到脚爪有明显的畸形。 维生素C 在维生素大家族中,维生素C应该是我们所非常熟悉的一种。但是我们对它了解多少呢? 维生素C被认为是人体主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剂。早期,就发现维生素C可以阻止坏血病。现在,维生素C研究的焦点问题是它在人体内保护细胞的能力。 维生素C在人体内有很多种作用,包括抗癌,阻止心脏病的发生,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防止污染和烟尘,帮助伤口愈合,减少得白内障的危险等等。维生素C缺乏症包括疲劳、体重降低、齿龈出血,牙齿松动,伤口愈合能力差,关节疼痛,容易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