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邓明昱).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邓明昱).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邓明昱).

六十年代的中学生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的萌芽阶段(1949-1979)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一)

邓明昱博士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性学空间并未完全封闭。公开出版的一些性知识书籍,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可以很容易地看到。与此同时,地摊书摊还出售着四十年代的一些情色书刊和裸体画册。

1954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刘少奇在座谈节育问题时曾说,卫生部可以卫生常识名义专门编写一些技术性的小册子,宣传节育知识。

1955年出版的由北京协和医院王文彬、赵志一和谭铭勋医生编写的《性的知识》,是中华人民MDCFGH共和国建国后第一本有关性知识的书籍。最早的一版内容较为丰富。比如,有男女生殖器官性交状态时的剖面图,还介绍避孕套的用法。

然而,随着政治运动的不断扩大,人们把性和罪错联系在一起,科学的性知识的获取日渐困难。1957年改版的《性的知识》里,删掉了一些内容和很多图片。与此同时,生活作风问题的性质被空前严重化,可以用来打击一切男女。尽管《性的知识》在中学生中广泛

流传,但只是偷偷摸摸地看。一旦被发现,要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严厉批评。

1963年3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卫生科技规划会议期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召集儿少卫生专家叶恭绍教授、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皮肤性病专家王光超教授等十来位专家开了一个座谈会。周总理指示:一定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教給男女青少年,让他们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健康。周恩来还说,要在女孩子来月经之前,男孩子发生首次遗精之前,把科学的性卫生知识告诉他们。

从1963年起,叶恭绍教授等在一些报刊上介绍了一些性发育、性卫生的知识,反响十分强烈。在文章发表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先后收到全国各地青少年的一千多封信。开始,叶教授每天一封封回信。后来因为信太多,只好整理成文公开发表。当时,在全国带动了性咨询的研究。即后,在中学讲授性卫生知识课,也逐渐开始。

1966年“文革”开始,刚刚萌芽的性咨询和性教育被打入冷宫了。王文彬、赵志一和谭铭勋医生编写的《性的知识》受到批判。其中一个作者在还挨整了,就是因写了这本书,被说成是流氓。

1973年,周恩来又向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询问实施性卫生教育的情况。并且要求中学教材上不仅要有这一章的内容,而且在讲课时应有大幅彩色男女生殖器的挂图,便于形象说明。尽管当时中学二年级的《生理卫生》课本有“生殖器官”这一章,还加了插图,但在大多数中学,仍未讲授。

当时,王文彬医生等编写的《性的知识》,仍然在大、中学生中流传。这是一位朋友在2003年写的一篇文章:“30年前(1973年),我正上高一。那时,班上有一本《性的知识》在传阅,一时间搅得我六神无主,一种本能的渴望驱使我期盼那本小册子能早点传到我的手中。于是,上课时我开始分神了。终于,有一天上晚自习时,这本书传到我这儿了。我像做贼似的夹着那本被揉得十分破旧的小册子,躲到厕所里,蹲在那里假装“方便”,慌慌张张地看了起来。灯光虽然昏暗,但我看得却非常清楚,特别是看着那些令人怦然心动的图解,眼珠子都快冒出来了......”

在“文革”期间,年轻人谈情说爱被认为是“资产阶级思想”,公开约会被视为思想品质不好,他们只能以“谈工作”为借口进行地下活动,情书的开头一定要称呼某某同志,结尾也必须是致以革命敬礼。

八十年代以前,中国的性学研究和应用几乎处于空白,性教育也几乎等于零。尽管少数医学和教育的专业人员也默默地把性学知识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帮助人们解除性苦恼,但只是一种“半地下”工作。严格地说,中国当代性学的兴起,是八十年代才起步的。

首届全国性心理健康教育讲习班(1988年,广州)主要教师。左起:北京医科大学王效道教授、重庆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邓明昱助研、南方性学研究所所长胡廷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潘绥铭讲师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的起步阶段(1980-1985)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二)

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中国性学的起步是以性教育为突破口的,然后逐步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性咨询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进行学科和侧重面不同的性学研究。

八十年代初期的性教育,以报刊的科普宣传为主要形式。一批从事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专业人员,针对人们生活中反映出的各种性问题,撰写了一些科普文章。一些性教育的书籍也开始问世。

1980年第1期《科学画报》刊登了北京医院郎景和医生写的《新婚性卫生》一文,人们在小范围内欢呼:性禁区被打破了。

1980年,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江西胡廷溢编著的《性知识漫谈》,该书于1985年和1988年再版,发行总数达280万册。

1980年8月,王文彬等编著的《性的知识》也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到1981年3月发行总数达560万册。

1980年,两个表面看起来与性无关的事物却给中国人性观念的巨变打开了大门。

其一是新《婚姻法》的颁布,其中,离婚的必要条件被修改为:第一,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第二,经调解无效。由此,确立了公民离婚自由的权利,感情(包括性和谐)因素被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二是,从这一年开始,“计划生育与独生子女政策”成为国策。计划生育政策使避孕和流产在中国合法化而推广顺利,并冲击了性的“唯生殖论”以及传统性道德,性的目的也随之从生儿育女过渡到“性的快乐主义”,有没有快乐而不是有没有子女,开始成为夫妻衡量自己的婚姻质量的重要标准。可以说,中国人性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的技术原因就是生育与性

的分离。

这个时期,有一本重要的性学专著出版。这就是1982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吴阶平教授等编译出版《性医学》一书。这本书是根据美国医学院校的教科书《性医学教程》编译的,书中删除了“同性恋”全章,同时删去的还有变性欲、异装癖等3章。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性医学和性治疗在中国的开始。

另一篇重要的文章发表,是《父母必读》杂志于1983年第4期发表的著名而少卫生专家叶恭绍写的“周总理关心性教育”。文章回顾了周总理从1963年到1975年对青春期性教育的多次指示。并提出,在女孩月经初潮前、男孩首次遗精前,应该让他们了解性卫生知识。这对孩子们的生理保健和心理健康发展都是有好处的。这篇文章,为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吹响了号角。

1983年,中国大陆完成了首例变性术(男变女)。该病例由北京医学院阮芳赋安排、北京安定医院杨华渝医生作精神病学鉴定、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王大玫和夏兆骥医生手术完成,张克莎成为中国首例变性人。不久,上海长征医院也开展了变性手术。

1984年,在全国婚姻家庭座谈会上,费孝通等著名社会学家就性问题进行了社会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性教育的必要性。

同年,中国军队系统举办的全军首届医学心理学师资班在福州开班,由北京医学院医学心理学教研室王效道(时任全国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主持教学。王效道与杨华渝商定,编出《性心理卫生》教材,由杨华渝主讲。该课程原定只讲两个单元,但学员反映热烈,要求多讲。于是晚上加班讲课并讨论。之后,全国各地的医学心理学讲习班,都把性心理卫生纳入讲题,为开展性教育培训了许多师资。

1985年,北京医学院阮芳斌主编的中篇科普书《性知识手册》出版,是当时最全面地性教育书籍。同时,从西方引进的“性学”书籍和文章开始在中国公开出版。弗洛伊德的《爱情心理学》、《性学三论》等著作被译介到国内,掀起一阵弗洛伊德热。

这一年(1985年),全国各地的性学和性教育的讲习班及专题讲座纷纷涌出,下面几例是至今仍在从事性学研究和性教育的专家教授:

北京:研究生毕业才不到一年的青年教师潘绥铭,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了“性社会学”课。一时间,几乎成为人民大学的爆炸新闻。多数学生反映良好,但也有人劝他停课,也有人审查他的身份。他坚持讲授“性社会学”课,从此走向性社会学的研究和性教育的道路。

上海:上海计划生育协会和上海社会学会在上海中医学院举办了性教育讲习班,洪嘉禾、蒋蕴芬、刘达临、姚佩宽、樊民胜等担任讲员。尽管这只是学会的一些社会活动,但听众反映强烈,讲习班办了好几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主讲人之一刘达临(时任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杂志编辑)也从此走向性人文学的研究和性教育的道路。

西安:青年医生王友平,对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进行了性心理现状的调查,并由陕西医学会出面,举办了“性心理卫生”的讲座。社会反响很好。王友平也从此走向性心理卫生的研究和性教育的道路。

重庆:在当年召开的四川省心理学会年会和重庆市心理学会年会上,刚从医科大学毕业不到一年的青年医生邓明昱,主讲了“性心理卫生与性教育”。出席会议的教师、医生、科研人员反应热烈,要求多讲。于是,晚上加班讲课,并展开讨论深夜。深夜12点以后,还有一些会议代表要求个别咨询。然后,邓明昱在近10所大学面向大学生讲授了“大学生性心理卫生”。尽管有的学校领导也提出非议,但学生和多数老师反应良好。他的论文“试论我国性心理学的普及与研究”在全国第四届医学心理学学术会议上交流(1985年11月,广东肇庆)。邓明昱也从此走向性心理学的研究和性教育的道路。

中国性学会(筹)第四届学术会议于1990年6月在广西桂林召开。图为学会秘书长邓明昱研究员作专题报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的开创阶段(1986-1993)-上篇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三)

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性学研究和性教育工作是自发的,并注重于个人专业的特点。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学术交流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1986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已近100篇,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已超过500篇,在科普报刊上发表的性教育文章近800篇。在这种形势下,性学研究和性教育工作需要相应的专业学术团体进行组织和协调。

1986年6月,在上海计划生育协会下成立了上海性教育研究会(二级学会),洪嘉禾任会长,蒋蕴芬、刘达临等任副会长。这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的性学团体。

1986年10月在江苏太仓,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召开全国首次性知识教育研讨会,会议由吴阶平教授主持。会议确定了中国性教育的目标、内容、对象、重点等一系列问题。

1986年底,中国性学史上的最重大事件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性学学术团体—中国性心理健康研究会(筹备组)在北京筹备成立,这就是中国性学会的前身。

1986年11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全国青少年心理卫生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交流了邓明昱、王友平、王向群、邸晓兰、罗正理等10余位青年学者关于青少年性教育的论文。与会代表倡议,筹备成立“中国性心理健康研究会”,并推选邓明昱和王友平牵头组织。当时邓王二人都是不满30岁的青年医生,自知难以胜任全国学术团体的牵头工作。邓明昱此时正在北京医科大学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心理学师资进修班进修。他将这一信息带回北医,分别与诸位老师商议。时任北医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的王效道教授欣然承担了这一重任。12月,“中国性心理健康研究会”筹备组成立,王效道任组长、邓明昱任总干事、王友平任副总干事。筹备组成员还有:潘绥铭、王向群、周梅、杨华渝、钱万江、徐斌、杜文东等。筹备组决定于1987年10月在重庆召开首届全国性心理健康学术会议。随后,向全国征集论文,共收到论文120多篇。

1987年10月,“首届全国性心理健康学术会议暨性教育骨干培训班”在重庆空军招待所召开,会议代表100余人,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会议组委会由邓明昱任秘书长,牛锐(重庆医科大学教师)任副秘书长。然而,有关行政部门对会议下了禁止令。会议当天晚上,空军保卫部门对会议代表进行了审查。王效道教授主持了第一天的会议,会议代表坚持了三天的学术研讨活动。事后,邓明昱向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省市有关部门写了详细报告,并提出申诉。

1988年10月,“第二届全国性心理健康学术会议暨性教育骨干培训班”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召开,会议代表100余人。吴阶平教授接见了部分代表。由于会议代表和参会论文已远远超出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覆盖性学的各个领域,会议决定将“中国性心理健康研究会”(筹)更名为“中国性学会”(筹委会);选举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王效道教授任主任、南方性学研究所所长胡廷溢教授任副主任、重庆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邓明昱任秘书长、南方性学研究所副所长卢盛波任副秘书长。并推选了若干筹委和联络员。

1989年8月,“第三届全国性学学术会议”在江西九江军分区招待所召开,同时举办了性咨询与性治疗研讨班。会议代表150余人,会议期间建立了一些性学研究的全国协作组,如“青春期性教育”、“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咨询与性治疗”、“少数民族的性文化”等。江西中医学院金之刚教授等还召开了“中华中医学会中医男性学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

1990年6月,“第四届全国性学学术会议”在广西桂林南溪山医院召开。除台湾、青海、西藏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共367名代表参加,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代表112名。会议入选论文348篇。这是中国自八十年代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性学盛会。按中国科协的要求,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国性学会发起人会议,讨论了学会章程草案,改选了筹委会。新当选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为(按姓氏笔划):马晓年、王效道、邓明昱、卢盛波、史成礼、水厚地、朱坚、朱琪、刘达临、华杏娥、谷祖善、何梓铭、宋书功、杨华渝、陆仁康、金之刚、金德初、徐斌、胡廷溢、曹坚、韩向阳、崔以泰、高彩芹、潘绥铭、薛兆英等。王效道任筹委会主任、胡廷溢任副主任、邓明昱任秘书长、卢盛波任副秘书长。

1991年6月,“第五届全国性学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军区后勤部招待所召开,会议代表近400人。筹委会组建了“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教育学”等专业委员会。1991年底,北京医科大学同意作为中国性学会(筹)的挂靠单位,并上报卫生部转民政部。

1992年10月,“第六届全国性学学术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代表400余人。著名儿少卫生专家叶恭绍教授出席会议,向代表介绍当年周恩来总理关心青少年性教育的情况。

1993年7月,“第七届全国性学学术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代表400余人。有46位国外性学界人士出席会议,旅美华人性学家阮芳赋博士作大会报告。

在80年代后期,有两篇重要的性学论文发表:

一篇是著名社会学家,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费孝通教授写的“重刊潘光旦译注霭理士《性心理学》书后”(《新华文摘》1986年第12期)。文章指出:“人类的两性生活不仅是完成生物上的生殖作用,而且通过两性之间的感情,可以丰富和美化人类生活的内容,使这种人与人的关系升华为一种艺术的享受,同时也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动力。要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对性进行科学的研究。只有在对性有了科学的认识,并且能在群众中普及了这种科学认识,两性生活才有条件提高到艺术的境界”。

另一篇是著名医学家,时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的吴阶平教授写的“开展青春期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第3期)。文章指出:“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缺少必需的性教育产生的严重后果,还未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注意。因此,为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和他们将来生活的美满幸福,青春期性教育已是刻不容缓”。

在当时,这两篇文章和叶恭绍教授在1983年发表的“周总理关心性教育”,成为开展性学研究和性教育工作的“尚方宝剑”。

中国第一个性学学术期刊:《中国性学》创刊号封面(1992年4月)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的开创阶段(1986-1993)-下篇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三)

在这个阶段,中国性学研究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其一、政府行为开始介入

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出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并计划在全国5000所中学开展青春期的性健康教育。

199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卫生部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规定,普通高等院校要开设性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讲座。同年,受国家教委委托,文汇报在上海创办了《文汇青春期教育刊授学院》,并组织编写了《青春期教育》教材(共6册)。

1994年,由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在北京举办了“94’全国性健康教育展览”,社会反响很大。

其二、一些性学研究机构和地方性学会相继成立

1988年6月,南方性学研究所在江西宜春成立,胡廷溢任所长。该所成为中国性学会(筹)的挂靠单位,承担了1988-1992年全国性学会议的组织工作。

1988年12月,上海性社会学研究中心成立,刘达临任主任。并提出在全国开展《万例“性文明”调查》课题,聘请全国60余位性学专业人员为特邀研究员。此后,全国各地有500多人参与这项工程巨大的调查工作。根据调查资料,刘达临等完成了《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报告》。

1990年11月,黑龙江省性学研究所在哈尔滨成立,高彩芹任所长。该所开展性疾患研究,探索性心理,宣传性知识,研究性学理论与实际问题,协同开展社会道德规范性教育。1991年8月该所组织召开了大型的全国性学学术交流。

1992年,东方民族性学研究所在四川西昌成立,阿海(彝族)任所长。1993年,组织召开了“首届中国国际性学学术会议”,有11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继上海性教育研究会成立后,黑龙江、广东、安徽、甘肃、北京、天津、江苏、山西、湖北、重庆、陕西等地的性学会相继成立。

其三、从普及教育到性学分科研究

随着性教育科普文章的大量问世,不少读者纷纷写信给作者,请求解决一些实际的性问题。因此,性的门诊咨询、学校保健咨询和通讯咨询逐渐发展起来。在咨询实践中,分别形成了以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为主的三大科研领域。

性医学领域的基本力量是从事泌尿科、妇产科、计划生育科、皮肤性病科的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以医学为主体,并借鉴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些内容。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不育症、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性畸形等。在性教育工作中以讲授性知识为主。

性心理学的基本力量是医学心理学教师、临床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在实际工作中以心理学为主体,并结合医学和社会学的一些方法。工作的主要对象有:性心理困扰、性适应不良、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性变态、其他性疾患而有心理障碍者。在性教育工作中以讲授性心理卫生为主。

性社会学的基本力量是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以社会学为主体,并参照了心理学和医学的一些内容。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开展群体性的咨询教育工作,促进个体的性角色社会化;促进性文明,防止性错罪等。在性教育工作中以讲授社会人格教育和性道德为主。

随着性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这三大领域也不断融合。在性教育的实践中,大家也不断认识到,人类性活动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涉及到人在生物、心理、社会文化三大领域的认知、情感、外在行为三个纬度上的反应。性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性知识的教育,而是一种全方位的人格教育乃至人性教育。性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防病治病、维护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

其四、性学杂志的诞生

在八十年代,性学研究的论文都是在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专业杂志上发表,性教育的文章也是在健康和家庭生活的科普杂志上发表。

1988年,深圳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性学杂志--《性教育》,作为内部刊物发行。由深圳教育学院赵令德、上海大学文学院刘达临和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吴敏伦教授等主持。但只出了三期,就停刊了。2000年,赵令德邀请邓明昱赴深圳担任《性教育》杂志的常务副总编辑,具体负责杂志复刊的编辑工作。邓赴深圳工作半年,复刊未果。

1990年,广东计划生育性教育学会创办了性教育科普杂志《人之初》。由孙沐寒、朱嘉铭、修成娟等负责。10多年来,该杂志在普及性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92年,中国性学会(筹)和北京医科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性学学术期刊:《中国性学》,由卫生部政策法规司批准内部发行。王效道任主编,薛兆英、叶干运、刘达临、胡廷溢、崔以泰、曹坚任副主编,邓明昱、卢盛波、潘绥铭、马晓年、李银河、朱琪、史成礼等都是编委。该杂志长期坚持办下去,成为中国性学会现在的学术期刊--《中国性科学》。10多年来,

该杂志刊登了性学研究和性教育的大量论文,在开展性学研究和性教育工作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五、性学各领域的学术著作出版

在80年代后期,性学各领域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版。可以堪称中国第一的有:《性社会学》(刘达临,1987年)、《性心理学探索》(邓明昱、王效道,1987年)、《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潘绥铭,1988年)、《性科学》(徐纪敏主编,1988年)、《性科学咨询》(史成礼,1989年)、《残疾人的性康复》(谢松龄,1989年)等。自90年代以来,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教育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进入了一个出版高潮。

其六、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让世界了解中国

1989年,由香港性教育促进会会长,香港大学吴敏伦教授牵头筹备亚洲性学联会,刘达临、邓明昱、王友平、樊民胜等大陆学者积极参与筹备工作。1990年在香港召开“首届亚洲性学学术会议暨亚洲性学联会成立大会”。大陆有10余名学者出席,刘达临当选为亚洲性学联会副会长。之后,历届亚洲性学会议,都有大陆代表出席。

1992年,“第二届亚洲性学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刘达临为大会主持人之一。

1989年,吴敏伦向世界性学会推荐了刘达临、邓明昱等,并介绍了中国性学会(筹)的活动。由于学会尚未正式批准,不宜对外活动。经常务理事会通过,邓明昱秘书长以个人名义与世界性学会联系。1991年6月,第10届世界性学大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20多篇中国大陆学者的性学论文在大会交流,其研究范围包括性医学、性心理学、性社会学、性教育学、性法学的多个领域。韩启光、龙志刚等出席会议。邓明昱发表的论文“中国性学的发展与展望”,全面介绍了当代中国性学研究和性教育的状况。这是中国大陆学者第一次出席世界性学大会。通过这次大会,使国际性学界对中国的性学研究和性教育的状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之后,历届世界性学大会,也都有大陆代表出席。

性学历史文献:《中国性学》杂志首届编委会名单(1992年)

第五届亚洲性学大会(1998年11月,韩国汉城)。北京医科大学徐天明教授(左二)、香港大学吴敏伦教授(左三)、海南心理咨询研究所邓明昱教授(右一)

中国当代性学的发展阶段(1994-2005)

----中国当代性学发展概论(四)

1994年12月,中国性学会正式成立,挂靠北京医科大学。著名皮肤性病学家王光超教授任理事长、王效道任秘书长。中国性学会(筹)的“八年抗战”终于圆满地划上了句号。作为中国性学界最具权威的学术团体,中国性学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性学事业开始了新的时代。从此以后,中国的性学研究和性教育工作在学会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健康而稳步地发展。

从1994到1999年,中国性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期间,召开全国学术会议14次,举办性健康教育等培训班5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5次。

1996年7月,第四届亚洲性学大会在台北召开。台湾师范大学卫生教育学系晏涵文教授任大会主席。王效道教授率大陆学者出席大会。

1998年11月,第五届亚洲性学大会在韩国汉城(首尔)召开。香港大学吴敏伦教授(亚洲性学会主席)、北京医科大学徐天明教授(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和胡佩诚教授(中国性学会副秘书长)、海南心理咨询研究所邓明昱教授(国际中华性学研究会秘书长)等华人专家出席大会。

1999年8月,第十四届世界性学大会在香港召开,香港大学医学院吴敏伦教授任主席。中国性学会名誉理事长吴阶平教授到会作专题报告。中国性学会还在北京举办了“第十四届世界性学大会北京卫星会议”。

1999年11月,中国性学会经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原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徐天民教

授任理事长,北京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胡佩诚教授任秘书长。在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期间,召开全国学术会议18次,举办性健康教育等培训班12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0次。

2004年10月,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中国性学会成立10周年庆典的主题活动。十年来,中国性学会团结广大性学工作者,以发展性科学、普及性教育、倡导性文明、促进性健康为己任,中国性科学建设以及社会性观念的转变,作出了可喜的成绩。论坛邀请了美国性学家、世界性学会前主席考力曼,德国性学家、欧洲性学会前主席黑伯勒来华讲演。

2004年11月,中国性学会经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徐天民连任理事长,胡佩诚任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至此,学会已有10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性医学、性教育、性人文科学、性心理、性传播疾病防治、性中医、性法学、性传媒、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性保健品等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也开展了相关的学术活动。

2005年10月,中国首届性医学国际论坛在重庆举行。这次论坛是中国性医学界首次召开的最高规格国际学术会议。论坛邀请中外性科学著名专家,于会议期间在两江丽景酒店、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举办了4场面向公众的报告会。美国临床性科学家学会主席William A. Granzig博士,澳大利亚性学会大会主席Maggaret Redelma博士,国际著名性学家Dr.Shere Hite教授(德国)、Judy kariansky教授(美国)、香港著名性学家吴敏伦教授、台湾著名性教育家晏涵文教授、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徐天民教授、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戴志澄教授,以及越南、沙特阿拉伯、香港、台湾等国内外专家以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北京办事处官员参加了论坛。全国从事性医学的专家、学者及临床医师300余人围绕性医学研究新进展和性医学研究的临床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从性医学各个层面展望性医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研讨和交流性健康教育、性病和艾滋病防治、性医药产业等相关内容。

此外,北京、上海、重庆、天津、重庆、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海南、贵州、四川、陕西、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广东、云南、新疆均建立了省级性学会。中国的性学事业在组织形式上已基本形成了全国网络。

在这个阶段,部分有代表性的性学机构、性学人物和相应工作如下:

1、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与性社会学家潘绥铭

1995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由潘绥铭任所长。该所是国内重要的性学研究机构之一,多年来从事性学方面的研究和培训,并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性学资料中心,搜集并提供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料。潘绥铭教授和该所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986年在北京取样调查研究603位工人、干部和大学生的性观念与性行为;

1990年,“滚雪球“式抽样调查全国27个城市1000多位已婚者的性生活状况与性高潮频率;

1993年,取样调查北京等4个大城市里参与社会交往的男同性恋者的性行为;

1994——1995年,在8个县级城市对“地下性产业”进行定性调查研究;

1995年11月,抽样调查全北京市大学生的性行为,与1991年调查作历史比较研究;

1999-2000年,该所进行了“中国第一次随机抽样、规范操作的全面的性调查”。该调查显示:其一:中国男人的“性生命”平均43.9岁“退居二线”,47.7岁“下岗”,女人“性生命”更短。其二:中国夫妻当中只有27.1%的人对自己的性生活感到非常满意,62.1%的人比较满意,10.8%的人不太满意或者很不满意。其三:67%的人(男人69.1% ,女人64.9%)仍认为性生活应该男人主动,女人顺从;近80%的女性不知道性高潮是怎么回事;53.5%的男女不知道阴蒂在哪里,甚至高达62.8%的女性对此一无所知。30%的大学生连正常的异性交往都没有。16%的已婚者有婚外性行为。这个调查结果,为性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潘绥铭撰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国性现状》、《性的沟通》、《性社会学总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于性行为》、《中国地下性产业考察》等。

2、中华性文化博物馆与性人文学家刘达临

1994年9月,上海大学刘达临教授在上海市青浦县徐泾镇买了一幢农家小楼,作为私家“性文化博物馆”,只对学者、记者和朋友们开放。可以说,这是我国第一个性文化博物馆的雏形。有关部门和合作者纷纷找上门来希望把馆址迁到市区,给上海增添一个新的文博“景点”。1999年9月,中国第一个性文化博物馆在中华第一街——上海南京路附近的新址开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长的费孝通题辞“五千年来第一展”。开馆后,观众好评如潮。后由于诸多原因,2001年4月26日不得不闭馆,迁到武定路,由刘达临自主经营。该馆藏有性文化文物一千多件,按“人类的性进化”、“古代性崇拜”、“婚姻制度的演变”、“对女子的性压迫”、“日常生活中的性”、“古代性教育”、“性文学艺术”、“性和宗教”、“性保健”、“异常性行为”等十个部分布展。这也是开展性教育的良好基地。

刘达临撰著和主编的著作有:《中国当代性文化》、《中国古代性文化》、《中国同性恋研究》、《世界当代性文化》、《世界古代性文化》等。

3、性医学家马晓年

马晓年教授,为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性医学科主任医生。自1984年起至1996年在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把更多精力转向性医学及性教育。1988年10月,国家计生委科研所举办全国首届性医学培训班,他担任主讲教师。他已撰著和主编的著作有:《现代性医学》、《男性学咨询》、《青春期性保健》、《性生理》、《婚姻与性》、《中国女性性调查报告》等。他编制了多部性医学与性教育录像片或光盘。多年来任北京电视台《生命、生育、生活》及北京电台《今夜私语时》栏目长期特邀嘉宾。通过对17000多名病人的临床诊治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自1998年起把性教育搬上互联网,开辟了个人主页并开设网上性咨询工作。根据多年来从事性医学和性教育工作的体会,近年来提出了“弘扬性文明、普及性教育,提高性素质,享有性健康”的奋斗目标,这一符合国情的性学理论见解已纳入国家计生委公务员培训教材。

4、性社会学家李银河

李银河博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1988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妇女社会学、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性社会学。主要出版了:《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1995)、《中国女性的性与爱》(1996)、《同性恋亚文化》(1998)、《性的问题》(1999)、《享受人生》(2000)等。她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港五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5、《当代性学研究》编委会、国际中华性学研究会与性心理学家邓明昱

1994年中国性学会成立前夕,中国性学会(筹)秘书长、海南心理咨询研究所所长邓明昱教授辞去性学会的一切职务,致力于性学的研究工作、性健康教育、国际学术交流和编撰学术专著。《当代性学研究》编委会是他主持的一个学术网络,由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一些性学专家组成。他们开展了“青春期性生理及性心理卫生调查研究”、“成年人的性适应与性健康研究”、“少数民族性习俗的心理社会因素”、“残疾人的性康复”、“性心理咨询与性治疗技巧”等课题研究,编制了“中学生性健康教育大纲”、“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大纲”、“新婚性教育大纲”,针对不同的群体广泛开展性教育。从1992年到1999年,《当代性学研究》编委会和海南心理咨询研究所组织举办性学学术会议8次,举办性教育培训班12次。向第12至15届世界性学大会和第3至5届亚洲性学会议推荐大陆学者论文共126篇。邓明昱撰著和主编的著作有:《儿童少年性知识启蒙》、《性功能自我调节》、《性心理咨询》、《新婚性教育》、《临床性心理学》、《性心理行为治疗》、《实用性医学》等。其中《实用性医学》于1990年开始构思,然后召集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性学专家分章撰著,1991年完成第一稿。

后召开了四次编撰工作会议,于1992、1994、1997年进行了三次大修改,定稿为108万字。1998年在纽约出版。

1997年10月,邓明昱在美国洛杉矶出席“国际名医学术交流会”,获“国际名医奖”。然后在纽约出席了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筹备工作会议。1998年1月,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在纽约成立,他当选为常务理事。1998年5月,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的二级学会—国际中华性学研究会成立,研究会是在《当代性学研究》编委会的基础上组建的。邓明昱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敏伦、晏涵文任副会长。2000年,邓明昱移居美国,任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研究员、专职秘书长。2001年,学会创办《国际中华性学杂志》,邓明昱任总编辑,吴敏伦、晏涵文、徐天民任副总编辑,王友平任编辑部主任。

1998年,邓明昱被世界性学会接纳为资深个人会员。迄今为止,全世界享有此殊荣的性学专家仅88人。

第17届世界性学大会

2005年7月,第17届世界性学大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著名性学家、中国性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学部胡佩诚教授;世界著名性学家、世界性学会亚洲部主任、亚洲性学联会首届会长、香港大学医学院吴敏伦教授;旅美华人著名性学家、世界性学会资深个人会员、国际中华性学研究会会长、美国东西方健康科学学院邓明昱教授出席会议。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华人性学家共聚一堂,登上世界最高性学论坛,实属中国性学发展史上的佳话。世界性学大会主席皮埃尔(Pierre Assalian)教授和三位中国专家商议,准备在世界性学会的网站上建立中文网站,实属中华民族的骄傲!

第17届世界性学大会(2005年7月,加拿大蒙特利尔)。美国东西方健康科学学院邓明昱教授(右一)、清华大学马晓年教授(右三)、第17届世界性学大会主席-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Pierre Assalian教授(右四)、北京大学医学部胡佩诚教授(右五)、世界性学会秘书长-美国纽约大学Oswaldo Rodrigues教授(左

二)

中国性学会筹备发起20周年座谈会纪要

2007年10月13日,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一艘画舫上欢歌笑语。由中国性学会组织的“中国性学会筹备发起20周年座谈会”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在北京颐和园召开。原民政部常务副部长邹恩同、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戴志澄教授(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原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彭瑞骢教授(中国性学会顾问)、原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崔以泰教授(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以及40多位中老年性学专家出席了座谈会。

本次论坛邀请当年中国性学会筹委会的负责人,老中青三代性学者的代表欢聚一堂,回顾中国当代性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性学会筹备8年的艰辛历程,畅谈中国性学和性健康教育的现状,展望中国性学发展的未来。

会议由中国性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学部胡佩诚教授主持。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徐天明教授致欢迎词。徐教授对中国性学会筹委会8年的工作表示充分感谢,并对中国性学会正式成立后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原中国性学会筹委会主任、中国性学会首届秘书长、北京大学医学部王效道教授回顾了中国性学会筹委会的工作。在八年的筹备过程中,通过学术交流、骨干培训、咨询服务、创办杂志、撰写书籍等形式,把全国的性学专业人员组织到一起。中国性学会(筹)由开始的几十个人,发展到数千人。为中国性学会的正式成立作好了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专程从美国回来参加座谈会的邓明昱博士,是原中国性学会筹委会秘书长。他现在是国际中华性健康研究会会长,美国东西方性学研究所所长。他说,今年十月,是中国性学会筹备发起20周年的日子。20年前的今天,在重庆召开了“首届全国性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会议由中国性心理健康研究会筹备组主办。他详细回顾了重庆会议的筹备过程和当时的各种艰辛。次年,中国性心理健康研究会筹备组更名为中国性学会筹委会,并每年召开“全国性学学术会议”。通过8年的筹备工作,终于使中国性学会正式成立。他说,20年过去了,当年年富力强的专家,今天已是八旬高龄;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学者,也进入知天命之年。然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胜旧人。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新一代的青年性学者开始初试啼声,中国性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兴阶段。

中国性学会顾问、北京大学医学部彭瑞骢教授回顾了中国性学会筹委会后期挂靠北京医科大学,由北京医科大学上报卫生部和民政部的过程。在中国性学会即将正式成立之前,北京医科大学党政领导给与了大力支持。他还指出,现在中国的性学研究已经走向国际领域。东西方性学的研究成果应该相互取长补短,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加会议的还有:原中国性学会筹委会副秘书长卢盛波教授,原中国性学会筹委叶干运教授、韩宗敏教授、曹兴午教授、史成礼教授、周梅教授、杨文质教授、丁旺教授、孟宪武教授、薛福林教授、徐震雷教授等。

右起:彭瑞骢教授、邓明昱教授、王效道教授

从血缘关系看当今中国社会的变迁

从地缘关系看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08政一陈万祥 摘要:从改革开放看中国流动人口及其新变化看中国社会变迁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社会变迁 正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流动人口是指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和特有的城乡户籍政策为前提,其就业、生活或学习与其户籍所在地处于分离状态的人口,其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户籍居民离开本乡本地,进城或对外务工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具有十分显明的中国时代特色。 第一:中国现在阶段的人口流动是以农民工------农村户籍人口外出城市务工的劳动力为主体。并逐步向农民工家庭成员及城市居民扩展的人口流动现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基本标志。 第二:中国现阶段的人口流动带有明显的传统户籍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冲突,并使流动人口处于不利地位的痕迹。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中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仍然将中国人口分为

城市人与农村人两个不同的群体,而占人口少数的城市人却在事实上享有远多于农村人口的各种权益,因为他们可以依赖于各种完善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等,远远优越于农村的生活环境。这两种户籍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冲动的结果使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的利益分歧与冲突,并使农民工等劳动力人口的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同时也体现出了人口流动权益得不到保障或者付出相应代价的特征。 第三:容易受到当地户籍及地域的排斥,流动人口大都从事于当地人口不乐意干的工作,甚至遭到当地人的排斥 近几年来流动人口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流动人口的数量规模仍在不断地扩大,当然这得益于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的经济------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估计在1.4到1.6亿人之间,其中异地流动劳动力在1.2亿以上,而且城市流动人口也在扩大,估计有2000到3000万人,全国有近百分之十五的人口处在流动状态 二:流动人口的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过去流动人口基本上是农村人口,现在扩展到城市人口;过去流动的基本上是劳动力,现在扩展到未成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协调问题研究 【摘要】重庆市直辖以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区域之间很不平衡,“一圈”与“两翼”在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很大,这既有地形地貌的原因,也有工业布局和具体经济政策方面的原因。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就要重视规划,按照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并贯彻好成渝经济区的相关具体政策。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差异均衡发展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指针。重庆市是我国目前行政区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辖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为西部地区各省份的协调发展提供实践经验,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性分析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重庆经济区域划分为“一圈两翼”,即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一小时车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北翼”)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群

(“渝东南翼”)。自直辖以来,重庆的经济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GDP从1997年直辖之初的1509.7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011.37亿元①。但是,重庆市各区(县)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直辖以来,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具有以下特点②:第一,总体绝对差异扩大;第二,总体相对差异有所扩大;第三,两极差异不断扩大;第四,从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来看,主要表现为一小时经济圈增长比较快,与渝东北经济、渝东南经济区差异扩大。因此形成了“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 2011年,重庆“一圈”的GDP达到了4368.49亿元,大约占重庆市GDP总量的43.63%;而相对发展滞后的渝东南经济带,其GDP总量仅为537.98亿元,仅占重庆市GDP总量的5.37%。2011年重庆“一圈”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万元,“两翼”实现2.01万元③。由此不难看出,都市经济圈与周边的渝东南、渝东北经济带,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增长优势。 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大。从2008~2011年,重庆市三大区域GDP总值(表1)可以得知,每年一小时经济圈的生产总值远远大于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即使不从“一圈”和“两翼”对比,仅从渝东北翼和渝东南翼的GDP总值来比较,二者也存在明显差距。这无疑体现出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而这种差距

当代中国大城市的社会变迁

当代中国大城市的社会变迁 —南京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及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南京城市概况及历史进程 建国60年,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突飞猛进,南京社会变迁个案是当代中国大城市变迁与现代化进程的生动体现,城市经济体制、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城市建设、都市文化、治理方式实现的六大跨越,具体验证了当代中国大城市社会变迁、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催化剂,城市文明自身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突出标志。毫无疑问,城市化和城市的现代化仍将延续20世纪后半叶的汹涌潮势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主导潮流。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数以千计的城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从建国之初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到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城市,促进了中国城乡社会的巨大转型,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飞跃。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南沿海的发达城市、江苏省会中心城市的南京,在建国60年大庆之际连续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全国文明城市”以及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城市称号,是中国城市迈向现代化的杰出代表。60年来的南京变迁,谱写了一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都市的壮丽华章,勾勒出跨越一个甲子中逐渐突显的中国城市发展之路。 二南京城市化及南京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南京城市化现状 城市化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在这一过程,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逐步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从而带动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向规律化、市场化和社会化方向转换。城市化的过程包含了量变和质变的两个过程:量变一般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和城市化区域扩展,而质变则有更深层的内涵,表现为城市的现代化过程,核心在于伴随着城市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资源丰富而开发不足 中国有着丰富、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举世公认的。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如何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产业,在产业规模、产品质量、资源绩效、市场竞争力上和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这说明文化资源大国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强国。在文化资源呈散落状分布基础上进行的单一文化产品开发,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及规模效益。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无论呈现怎样的多样性,但它的基本趋向只能是现代生活期望的满足和补充。如何从消费市场和现代产业角度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要素,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必将建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整合的基础上。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力量薄弱 文化成为产业,就在于一些高技术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批量复制和无障碍传播手段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高科技在文化产品生产领域从内容到形式、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方式都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文化产品生产的发展和创新。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运用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化。20世纪90年代,图书出版公司、音像出版公司开始把网络技术应用于销售,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选购,从而推动了图书和音像出版业的发展。迪斯尼把高新技术应用于文化娱乐业,1993年的销售额为85亿美元,到1997年仅4年时间就达到了225亿美元;百老汇音乐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之高,是许多传统表演艺术无法比拟的,其表演场景辅之以高品质的灯光、音响效果,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与此相对照,中国电影业和演出业的制作、加工、欣赏都还停留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技术差距;而且这一差距也广泛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各个部门。因此,技术水平低下是制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进入21世纪后,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而且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 (三)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依然突出 中国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按“条块”分割的方式设立的,目前尽管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但是,离真正的市场竞争还有相当的距离。在国际性“传媒汇流”趋势的影响下,一些广电、报刊、出版企业在政府的协调下成立了集团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和“资产重组”,甚至在当地从事了一些跨行业、跨媒体经营。但“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则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同结构调整与体制转型结合起来,仍然是个问题。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许多产业如传媒集团国有资产主体从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脱离了,但又转向了党委的宣传部门。党委宣传部门在继续执行党管意识形态的同时,承担起了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责任。这样,文化产业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有效解决。原有体制下的市场主体仍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改革目标遭遇地方行政和行业主管双重阻力,并未得到有效实现。 (四)与国际文化产业市场规则接轨力度不够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目录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 (2) 2.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不充分 (2) 3.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2) 4.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2) ㈡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主要问题 (3) 1.土地城镇化大于人口城镇化 (3) 2.城市就业和城市贫困 (3) 3.当前收入差距问题 (3) 二、城乡统筹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 (3) 三、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探索 (4) 1.经济增长与农业的关系 (4) 2.人口的增长与经济问题 (5) 3、如何(怎样)解决三农问题? (5) 主要参考文献 (7)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内容提要】加快发展,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及西部大开发的总目标。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农村人员比重大,是我国农产品的重点产区,经济基础差,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康,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农村区域进而整个国家小康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西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的生态资源、农村劳动力供求及转移、教育事业、城市贫困、就业不充分和收入差距等问题及原因。“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西部贫困地区脱贫的根本出路。本文就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发展新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贫困、农村经济、统筹、三农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中,需要经济、技术、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去赶超发达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文明的富强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建国以来,我国在促进和调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多以政策倾斜、经济扶持为主,东西部地区经济大联合,用经济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由原来的“输血方式”逐步向“造血方式”转化,国家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下定决心,下大力量改变贫困地区的面貌,并且为此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进程仍旧相当缓慢。要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我们首先要深化认识贫困地区贫穷的现状和原因,从而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摆脱贫困。 一、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因是人类面临的一项共同历史任务。贫困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城乡差距、东西差距越拉越大,西部农村贫困问题非常严重,并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一仗便是要消灭贫困。 ㈠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不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财政极度困难,尤其是县、乡镇一级,国家机器运转吃力,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官员腐败、下岗失业、性比失调、医患矛盾、三农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劳工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在这些问题中,有些是阶段性的、有些是长期性的、有些是其他问题派生出来的、有些则是许多问题的根源,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问题的存在,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收入差距扩大,导致社会整体消费不足,有些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只有长期性或通过其他方面来加以缓解。 1.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西

中国小说发展史课件资料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一、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 二、小说的起源神话诸子史传:(1)源头(2)影响:①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 ②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三、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 (一)先秦——古代小说的萌芽期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雏形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其特点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 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汉代——地位略有提升 (1)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2)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3)汉代小说有: ①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

我眼中的的当代中国家庭变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我国的传统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迁之中,而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与此同时,我国亦由一个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加速向城市社会转型。城市,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点,必将在整个社会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在这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之际,我国社会的婚姻与家庭,尤其是城市中的婚姻与家庭所存在的变化及其引发的问题,以引人瞩目的态势日益凸显出来。 把家庭变革置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依据社会变迁来分析家庭变革,再透过家庭变革揭示出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度,这不仅对解决人们的实际生活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和家庭变革 1.什么是社会转型? 就当代中国而言,它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由以农业经营为主向以非农经营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工商业人口为主的社会的转化。西欧国家的这一转变始于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数国家已经完成这一转变。中国社会的真正转型则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露端倪,现在尚处于转型的初期。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个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结构变动,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

展指标的实现;三是社会形态的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2.什么是家庭变革? 家庭变革可从多个角度认识。但若将其与社会转型结合起来,在我看来,最能体现家庭变革的内容是家庭成员的生存方式、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结构等。家庭成员的生存方式是家庭存在和维系的核心问题;家庭成员关系主要指具有血缘表现的亲子关系、兄弟关系,具有姻缘形式的夫妇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等扩展表现;家庭结构指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各种家庭的类型特征和构成比例。 3.是什么推动了家庭变革?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由科技发展带来的工业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同步变迁的现代化浪潮,讲人类社会一步步从农业文明推向工业文明,又从工业文明推向后工业的信息文明。中国在这股现代化浪潮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二十多年来的“改革”与“开放”就像两个历史巨轮,把中国迅速从农业社会推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引起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无不发生转型性变革。人类社会发生着今天大变革,作为社会基础细胞的家庭不可能原地不动。美国学者摩尔根有一句名言:“家庭是个能动的要素,它从不停止在一个地方,而是随着社会有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在当今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家庭变革已不是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事情。它最先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然后由西方向东方蔓延,60年代之后波及到一切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之中,演变成了全球性的家庭巨变。中国的家庭变革,就是在这场全球性家庭巨变的高潮中发生的,并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中国的家庭变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现代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其他论文文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1)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 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 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 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 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 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 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中国古代小说史

绪论 一.中国古代小说史可分为准备期(远古先秦两汉)、成熟期(魏唐)、繁荣期(明)、高峰期(清初至清中叶中叶)、演进期(清末)。 二.中国古代小说有文言小说、白话小说两大系统。 三.中国古代小说题材可分为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公案侠义、人情世态、讽刺谴责、灵怪神魔这六大类,又可归为讲史、世情、神魔三大类。 第一章志怪传奇小说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志怪传奇小说:古小说的一种,以记载神鬼怪异故事以及人的异行幻梦为主要内容的小说。 二、志怪传奇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萌芽和形成(先秦两汉)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演变期(唐)萧条期(宋元)复兴兴盛和终结(明清)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一、魏晋时期志怪小说繁荣的原因:A社会动乱人民幻想的寄托。B宗教迷信盛行C谈风盛行。 二、《搜神记》干宝(神仙鬼怪法术)、《博物志》张华(山川地理异物神话)、《拾遗记》王嘉(历史遗闻佚事仙山灵物,想象丰富语言雅畅)--作者、作品内容。 三、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A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统治阶级的凶残荒淫,表现人民的反抗精神。《干将莫邪》《韩凭夫妇》代表.B歌颂纯真美好爱情,对婚姻自由的追求《紫玉韩重》.C对和平幸福的渴求.《桃花源》 四、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小说史上的意义:艺术成就(A加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情节曲折多变,表现手法富于现实性B赋予描述对象人性和音容笑貌C初步注意了场面人物动作语言进行细节性的描写渲染,以衬托人物性格.)意义(具有更多的小说因素,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唐传奇,为白话小说,戏剧提供丰富的神怪故事素材.为后代小说积累了一定的艺术经验.) 第三节唐代传奇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灿烂历史和文明的国家,在她悠悠历史中的每一次社会变迁,都使得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的强大和成熟,虽然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影响,但是着眼于整体的趋势来看,社会变迁还是促进着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变迁进行的尤为剧烈,伴随着这种剧烈的变化,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是促进社会发生剧烈变迁的根本原因,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传入我国,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和自我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随后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的政策,更是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个体绝对的服从整体的利益,同事个人之间在国家的控制和调节之下实现平均,这种平均化是在各个由职业划分的板块中实现的,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等,在这样的结构下。个人依附于集体,是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出发点,如果离开了就会丧失一切。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行政,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忘记了个人利益。所以改革开放以后,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发展起来以后,中央政策也允许在公有制外存在多种所有的存在,这样就造成了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人们的利益意识也开始觉醒。同时,单位和集体对个人的约束的放松,也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别的商业活动。个人利益的追求变成了合理合法的事情。这样的热情和渴望,在各个领域里迅速展开,给整个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并依靠这种活力各个领域都获得了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长期被抑制的个人利益突然的觉醒,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人们强烈的对于个人利益的追求,使得一些人完全的忽略原有的规则,加之新的社会规则还没有完善,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社会的意识形态落后于现实,在变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衡的局面,例如:不择手段的无规则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人际关系的商品化;体制内外利益差距的加大,使体制内的人们产生严重的利益丧失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企业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07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 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13.5%,黑龙江为12.1%,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企业外,大部分企业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缩影。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总值规模小,比重低,缺乏对经济增长的整体带动作用。2007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237.27亿元,位居全国第15位,且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1706.72亿元)。新技术产业规模小,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增长缺乏后劲,也难以充分发挥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以上说明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3.技改收效甚微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地区的经济增长,先后投入了上千亿元的技改投资。但由于原有经济体制中一些制度因素制约,各自为政,分散决策,使得重复建设、相互掣肘的问题经常发生,投资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拨改贷以后,由于大部分国有企业自有资金有限,技改资金多为银行贷款,大大加重了企业负担。很多项目,几经讨论,多方论证终获批复。但在论证期间,失去了良好的市场机遇,加之贷款导致沉重的债务包袱,致使项目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 4.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黑龙江经济由于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老化,导致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降,且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在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的条件下,由于企业的大量关停并转,使得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急剧缩减,其实际人数由1990年的504.7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374.9万人,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39.6%下降到2006年的29.1%。这部分从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不是全部转移到具有较大吸纳能力的第三产业,而是有相当一部分逆向回流到第一产业。二、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针对提出的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进程中,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早日走出困境。 1.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坚持“有进有退”的原则,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

第四讲福利国家理论主要内容: 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理论 三、福利国家危机 四、福利国家的改革与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1.《福利国家经济学》,尼古拉斯?巴尔,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进展》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福利经济学前沿问题》,尼古拉斯?巴尔、大卫?怀恩斯,辽宁人民出版社 4.《福利国家向何处去》,周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构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中国发展出版社 6.《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 一、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福利国家的典型故事“在20世纪,如果你碰巧出生在瑞典,那就像中了头彩一样。”——一位美国作家。20世纪60、70年代,是瑞典的“黄金时期”有个患了轻度抑郁症的人跑到公立医院去看病。当时正值寒冬,日短夜长。为了能让病人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医生开了一道处方:去西班牙两星期病假,机票和酒店开销算作药费,全部报销。 1.什么是福利国家 布里格斯(Asa Briggs)为福利国家给出了一个著名的界定:“‘福利国家’是这样一种国家,其中,有意识地运用组织的力量(通过政治和管理)至少在三个方面努力减少市场力量发生作用的范围:第一,保证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而不管他们财产的市场价值如何;第二,使个人和家庭能够应付“社会意外事件”,如生病、年老和失业,以降低不安全感的程度,否则个人和家庭将会面临危机;第三,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服务领域向所有公民提供所能得到的最好服务,不管他们的地位和阶层如何。转引自《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4卷,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福利国家的内容:第一,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第二,政府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第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一个简便的界定,就是“社会开支”在一国GDP中所占的比例,比例高的属于福利国家,比例低的属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国家。在西方国家,属于“社会开支”内容的包括像医疗保障、退休金、教育等等必要的福利,它们是通过国家的税收、用非市场的手段经营的(即社会福利的非商品化) 福利国家社会开支的比例:瑞典为32%,法国29%,丹麦、德国28%以上,挪威、奥地利、比利时在26%~27%左右,芬兰、意大利在23%~25%之间,瑞士、荷兰、英国在23%上下,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都在18%左右、美国不到17%。 社会指标(平均寿命):日本82.07(岁,下同),法国80.87,瑞典80.63,澳大利亚、瑞士80.62,加拿大80.34,意大利79.94,挪威79.78,奥地利79.21,荷兰79.10,德国78.95,比利时78.92,英国78.7,芬兰78.66,美国78.06,丹麦77.96 社会指标(每千个新生儿的死亡数):日本和瑞典为3.2,挪威为3.3,芬兰3.7,瑞士4.1,比利时、法国4.2,德国4.3,丹麦、奥地利、澳大利亚4.4,荷兰4.7,英国、加拿大4.8,意大利5,美国则高达6.3。 经济指标(以美元为单位人均GDP):挪威:10万以上,丹麦、瑞士6.7万,瑞典、芬兰、荷兰:5.5万上下,奥地利5.2万,澳大利亚5万,比利时4.9万,法国4.8万,加拿大和美国:4.7万,德国:4.6万,英国4.5万,意大利4万,日本3.8万 大体而言,欧洲发达国家属于福利国家,美国一般不称作福利国家。2.福利国家的理论起源和发展 现代福利制度起源于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福利社会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个报告主张的社会福利可以被概括为“3U”思想:普享性原则(Universality),即所有公民不论其职业为何,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统一性原则(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均一性原则(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这个概念是1941年由威廉?坦普尔最初提出来的,以区别于纳粹德国为统治者服务的“权力国家”(power state)。人们常常把1948年7月5日英国国民可以享用国民保险的这一天作为英国福利国家的诞生日。从此,现代资本主义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欧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开始效法建立了福利国家

【VIP专享】论聊斋志异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地位

摘要 蒲松龄及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为主要组成内容的蒲文化在今天发挥着深远影响。其在文学上创作上可谓使鬼怪灵异小说得到长足发展,在影视创作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以其文化效应名人效应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深远影响。

由于从小对于神鬼故事的喜爱,我自小爱看《聊斋志异》、《希腊神话》之类的书。最早接触《聊斋》是在小学一次逛书店,无意间看到,特别好奇向往,便买下来成为了自己的收藏品。那时候只觉得这些小故事有趣,让人神往,后来慢慢长大,才知道《聊斋》不只是神话鬼故事那么简单,它还有着更加浓重深厚的意义。 出于个人的兴趣,我这学期选修了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课,并且有幸能够听老师讲的许多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学习中国古代小说。老师也多次提到了《聊斋》,然后就对它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对它的感悟也更加深刻了。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清代,已经进入了高峰期,而在这期间产生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著作,譬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等。《聊斋志异》和《红楼梦》这两部小说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红楼梦》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对《聊斋志异》的地位虽有人论述,但至今并不统一。鲁迅先生对《聊斋》的评价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可见在鲁迅先生眼里,对《聊斋》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中国小说的渊源最早可于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即为地理博物体的志怪小说,如《山海经》、《洞冥记》、《海内十洲记》等等;直至魏晋南北朝进入鼎盛期,《搜神记》堪称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的确是有史以来价值最高、对后世元、明、清影

响最大的志怪小说;唐朝进入演变期,唐人作传奇文,而元稹的《莺莺传》成为唐人传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唐传奇之一,后改编为《西厢记》;进入宋朝就进入了萧条期,一方面,志怪及传奇文日趋式微,另一方面,作为通俗小说的话本应运而生,并赢得了日益广泛的读者,这时的小说多取材于历史,少现实;到了明代,在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短篇白话小说不仅成了小说的主流,更是成为了一代文学的主要代表,而作为文言小说的志怪传奇虽也产生了像《剪灯新话》的作品,但其在思想艺术成就或实际产生的影响都无法与当时的白话小说相抗衡。也正是在这种形式下,清初出现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它远绍“史”,“汉”而中承唐人传奇,“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不仅“一书而兼二体”,而且以其卓越的思想艺术成就,把我国传统的古代小说推进到一个历史高度,因此从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看,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拟晋唐小说的崛起,不仅标志着我国传统的志怪传奇的中兴,而且代表了作为我国小说一支的文言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 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

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变迁 ——基于郭兴华老师的讲课内容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实体背景发生 了变化,价值观演变空前活跃,需要建构新的价 值观体系来协调新的社会生活。厘清当代中国社 会价值观演变的基本问题,明析价值观中的“变因”和“常态”,把握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旨变迁 和价值观改革的历史脉动与逻辑发展顺序,对于 科学认识、调节和化解社会矛盾,学习和贯彻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 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转型与价值观念的变迁 1.什么是社会转型? 在研究“十一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 基本思路中,提出了“社会转型”的问题。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个是体制转型,即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 会结构变动,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 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社会形态的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

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2.什么是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意识,它会随客观环境变化而改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成长很有帮助。价值观念是对政治、道德、金钱等事物是否有价值而进行主观判断后,形成的主观看法。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会不断变化,人接触任何事物都会下意识的运用与之相近的、已有的对某一方面的价值观念对新事物进行评价,然后指导自己的下一步反应。 3.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其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这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豪的中华名族,必须认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措施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机遇挑战应对措施全球化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一个厚实博大,多元而又多彩的文化整体,从那土陶青铜的熔铸到21世纪的儒学新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这一漫长的文化历程中建筑起来的。本文不是对历史做多余的论调,更不敢对历史妄加菲薄,厚重的历史给今天的人们遗留了太多的遗产,这个遗产来自民族的千年积淀和名族精神,它奠定出中国人的民族形象和气韵,傲骨挺拔乃又有气壮山河之势。同样的遗产和财富又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积极的探索和思考一个今天必须发问的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机遇”,是机遇也是挑战,文艺工作者更是严峻的课题,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提出,充分的发挥和利用这个价值,从中找出一个自强和崛起的文化复兴之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犹如过去千年般那样辉煌和醒目,以独立自信的气场站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20世纪以后的文化变的异常波动,不仅以大碰撞,大分裂,大融合为特征载入史册,更呈现出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精英与大众等多种冲突形式,在这种文化冲击下有人便开始了用“反传统”,“批判传统”的目光来重释中国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了基本否定的评价。自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抉择,至中国近代,随着现代化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迅速发展,世界逐步进入一个传统的地理和空间界限,民族和国家差异正慢慢淡化,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洲与洲之间的联系得到近一步的拉进,现代社会的人们犹如生活在一个“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