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标准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标准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标准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环境清洁服务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环境表面

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门、门、卫生间台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环境表面清洁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3清洁工具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3.4清洁单元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3.5高频接触表面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3.6 污点清洁与消毒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3.7 消毒湿巾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3.8 A0值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3.9 隔断防护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物等污染非施工区域环境表面的措施。

3.10 人员卫生处理

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方面的清洁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3.11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

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3.12 低度风险区域

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3.13 中度风险区域

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3.14 高度风险区域

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移植病房、烧伤病房等、早产儿等。

4 管理要求

4.1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环境清洁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4.2医疗机构应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4.3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4.4 医疗机构开展内部建筑修缮与装饰时,应建立有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参与的综合小组,对施工相关区域环境污染风险进行评估,提出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指导施工单位做好施工区域的隔断防护,并监督措施落实的全过程。

4.5医疗机构应对清洁与消毒质量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人员,促进清洁与消毒质量的持续改进。审核方法见附录A。

4.6 承担医疗机构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或部门,应符合以下要求:

a)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质量管理体系,在环境清洁服务的合同中充分体现环境清洁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

b)基于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特点和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文件、程序性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开展清洁与消毒质量审核,并将结果及时报告至院方。

c)应对所有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开展上岗培训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医院感染预防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5 清洁与消毒原则

5.1 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5.2 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5.3 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5.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参考WS/T367执行。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5.5 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6 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5.7 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WS/T 313的要求。

5.8 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表面,可采用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箔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5.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5.10 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5.11 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5.12 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5.13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5.14 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6 日常清洁和消毒

6.1医疗机构应将所有部门与科室按风险等级,划分为低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

6.2不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1.

不同等级风险区域的日常清洁与消毒管理

6.3 应遵守清洁与消毒原则。

6.4 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立即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6.5 常用环境表面消毒方法见附录C.

6.6 在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设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7 强化清洁与消毒

7.1 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a)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

b)环境表面检出独宠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多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菌。

7.2 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和消毒方法见附录C。

7.3强化清洁和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具体参照WS/T 311执行。

7.4对感染朊病毒、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病原体的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措施应参照WS/T 367执行。

7.5 应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估工作,并关注引发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在环境表面的污

染情况。

8 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

8.1医疗机构宜按病区或科室的规模设立清洁工具复用处理的房间,房间应具备相应的处理设施和储存条件,并保持环境干燥、通风换气。

8.2清洁工具的数量、复用处理设施应满足病区或科室规模的需要。

8.3清洁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与消毒,干燥保存,其复用处理方式包括手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8.3.1 清洁工具的手工清洗与消毒应执行WS/T 367的要求。

8.3.2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宜采用机械清洗、热力清洗、机械干燥、装箱备用的处理流程。热力消毒要求A0值达到600及以上,相当于80℃持续时间10min,90℃持续时间1min,或93℃持续时间30s。

8.4 当需要对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质量进行考核时,可参考GB 15982执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方法与标准

A.1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审核方法

A.1.1目测法

采用格式化的现场检查表格,培训考核人员,统一考核评判方法与标准,以目测检查环境是否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

A.1.2化学法

A.1.2.1 荧光标记法

将荧光标记在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在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实施清洁工作前预先标记,清洁后借助紫外线灯检查荧光标记是否被有效清除,计算有效的荧光标记清除率,考核环境清洁工作质量。

A1.2.2 荧光标记法

将荧光标记在邻近患者诊疗区区域内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在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实施清洁工作前预先标记,清洁后借助紫外线灯检查荧光粉是否被扩散,统计荧光粉扩散的处数,考核环境清洁工做“清洁单元”的依从性。

A1.2.3 ATP法

按照ATP监测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执行。记录监测表面的相关对光单位值(RLU),考核环境表面清洁工作质量。

A.1.3微生物法

A1.3.1 环境微生物考核方法参考GB15982

A.1.3.2 清洁工具复用处理后的微生物考核指标,采样方法和评价方法应参考GB15982的相关规定。

A.2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

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质量审核标准见表A.1.

附录B

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见表B.1

卫生行业标准

卫生行业标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

2017-06-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507—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Regul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technique of flexible endoscope 2016-12-27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按照GB/T—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管理局、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黑龙江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运喜、邢玉斌、巩玉秀、田晓丽、李兆申、王力红、张流波、李六亿、方英、刘枫、索继江、孔金艳、邓敏、张宇、张京利、杨云生、陈翠敏、任旭、张澍田、姜泊、郭学刚。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i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相关的管理要求、布局及设施、设备要求、清洗消毒操作规程、监测与记录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软式内镜诊疗工作的医疗机构。 注:本标准中的“内镜”系指软式内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28234 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GB 30689 内镜自动清洗消毒机卫生要求 WS/T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软式内镜flex犫丨e endoscope 用于疾病诊断、治疗的可弯曲的内镜。 清洗 cleaning 使用清洗液去除附着于内镜的污染物的过程。 3 .3 漂洗 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后内镜上残留物的过程。 终末漂洗final rinsing 用纯化水或无菌水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最终漂洗的过程。 3 .5 清洗液 tfeaning sOutOn 按照产品说明书,将医用清洗剂加人适量的水配制成使用浓度的液体。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201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环境表面environmental surface 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 环境表面清洁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3 清洁工具cleaning products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3.4 清洁单元cleaning unit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3.5 高频接触表面high-touch surface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3.6 污点清洁与消毒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毒处理。 3.7 消毒湿巾disinfection wet wipes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3.8 A0值A0 value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3.9 隔断防护barrier containment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装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物等污染非施工区域内环境表面的措施。 3.10 人员卫生处理personnel decontamination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规范(最新版)版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最新版)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 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环境清洁服务的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环境表面 environmental surface 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 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环境表面清洁 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清洁工具 cleaning products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 洁具车等。 清洁单元 cleaning unit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 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高频接触表面 high-touch surface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污点清洁与消毒 spot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WS/T 512-2016毒处理。 消毒湿巾 disinfection wet wipes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A0值 A0 value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隔断防护 barrier containment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装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物等污染非施工区域内环境表面的措施。 人员卫生处理 personnel decontamination 对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方面的清洁与消毒过程。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 reprocessing of cleaning-product 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低度风险区域 low-risk area 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等。 中度风险区域 medium-risk area 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高度风险区域 high-risk area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新增)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制度(新增) 一、清洁与消毒原则: 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3、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4、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5、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注:请洁单元: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6、实施清洁与清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结東时应做好手卫生。 7、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如计算机键盘、口腔科工作台),建议采取屏降保护措施,用于屏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8、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色标记。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9、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清毒产品。 10、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

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11、在诊疗过程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注:污点清洁与消毒:对被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12、环境表面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 13、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 1、各部门和临床科室按照风险等级,划分为低度风险区域、中度风险区域、高度风险区域,不同同风险区域应实施不同等级的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具体要求见表一,(注:低度风险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的区域,。如更衣室、会议室、医生办公室等。中度风险区域:有普通悲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排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可能性的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高度风险区域:有感染或定植患者居住的区域以及对高度易感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的区域,如感染性疾病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区、血透室等。) 2、应遵守清洁与消毒原则。 3、被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环境表面,应先采用可吸附的材料将其清除,再根据污染的病原体特点选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环境卫生清洁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环境卫生清洁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关于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创造干净整洁的镇村环境,进一步推进镇村一体化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现就做好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时间安排 3月9日-3月30日 二、整治范围、标准和责任分工 1、镇容综合整治 整治范围:镇驻地、张汪街、蒋庄市场 整治标准:拆除沿街非法搭建的各类棚厦;清理店外店、骑门店及占道经营的集贸市场和出租车市场;清理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的野广告,统一制作门头广告。达到镇区主干道两侧商户门前清洁、经营有序。 责任单位:城管环卫办、所涉及党总支、村 责任人:陈修生、所涉及党总支书记和村支部书记 2、镇区环境综合整治 整治范围:蒋庄市场、卫生院、供电站、国土所西侧大桥、夏楼桥、后寨子垃圾坑、太和桥、北李庄村道口 整治标准:重点整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漂浮物、杂物

及边沟内垃圾;加大卫生保洁力度,增加道路清扫次数,推广垃圾集中收集。达到整治范围内,无三堆两垛,无垃圾成堆,无卫生死角,环境卫生整洁。 责任单位:城管环卫办、所涉及党总支、村 责任人:陈修生、所涉及党总支书记和村支部书记 3、村容村貌整治 整治范围:村庄环境 整治标准:彻底清除村内三堆两垛,村庄出入口及村庄房屋外墙无垃圾污染物,村文化广场环境卫生整洁。 责任单位:各党总支、村 责任人:各党总支书记、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4、镇域重点道路综合整治 整治范围:104国道、富源路、木曲路、柴张路、村村通道路整治标准:路面无障碍,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三堆两垛,边沟内无玉米秸秆,无麦秸,无焚烧痕迹;路域环境绿化带内及边沟无漂浮物、垃圾杂物。 责任单位:城管环卫办、农路站、所涉及党总支、村 责任人:陈修生、张广涛、所涉及党总支书记和村支部书记 5、镇木材园区综合整治 整治范围:镇木材园区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消 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引用标准 GB 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1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 7918.2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 7918.4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 GB 7918. 5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J 48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3术语 3.1消毒卫生标准 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 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保护性隔离房间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 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供应室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供应室无菌区 3.7消毒剂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卫生标准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I. 4.1.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 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医'学教 育网整理,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4.2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 < 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2.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 < 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使用中消毒剂与无曲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 < 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无菌器械保存液 必须无菌。

环境卫生清洁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标签:标题] 篇一:关于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创造干净整洁的镇村环境,进一步推进镇村一体化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现就做好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时间安排 3月9日-3月30日 二、整治范围、标准和责任分工 1、镇容综合整治 整治范围:镇驻地、张汪街、蒋庄市场 整治标准:拆除沿街非法搭建的各类棚厦;清理店外店、骑门店及占道经营的集贸市场和出租车市场;清理乱写、乱画,乱贴、乱挂的野广告,统一制作门头广告。达到镇区主干道两侧商户门前清洁、经营有序。 责任单位:城管环卫办、所涉及党总支、村 责任人:陈修生、所涉及党总支书记和村支部书记 2、镇区环境综合整治 整治范围:蒋庄市场、卫生院、供电站、国土所西侧大桥、夏楼桥、后寨子垃圾坑、太和桥、北李庄村道口 整治标准:重点整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漂浮物、杂物及边沟内垃圾;加大卫生保洁力度,增加道路清扫次数,推广垃圾集中收集。达到整治范围内,无三堆两垛,无垃圾成堆,无卫生死角,环境卫生整洁。 责任单位:城管环卫办、所涉及党总支、村 责任人:陈修生、所涉及党总支书记和村支部书记 3、村容村貌整治 整治范围:村庄环境 整治标准:彻底清除村内三堆两垛,村庄出入口及村庄房屋外墙无垃圾污染物,村文化广场环境卫生整洁。 责任单位:各党总支、村 责任人:各党总支书记、村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 4、镇域重点道路综合整治 整治范围:104国道、富源路、木曲路、柴张路、村村通道路整治标准:路面无障碍,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无三堆两垛,边沟内无玉米秸秆,无麦秸,无焚烧痕迹;路域环境绿化带内及边沟无漂浮物、垃圾杂物。 责任单位:城管环卫办、农路站、所涉及党总支、村 责任人:陈修生、张广涛、所涉及党总支书记和村支部书记 5、镇木材园区综合整治 整治范围:镇木材园区 整治标准:道路洁净、无垃圾,园区整体环境达到清新靓丽、整洁优美。 责任单位:农路站、辛集党总支 责任人:张广涛、褚衍龙 6、杨仓社区综合整治

(完整word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从事医疗活动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消毒剂、污水、污物处理卫生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保健、卫生防疫机构。 2 引用标准 GB 478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 4789.2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 7918.2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GB 7918.4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绿脓杆菌 GB 7918. 5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试剂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J 48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试行) 3 术语 3.1 消毒卫生标准 不同对象经消毒与灭菌处理后,允许残留微生物的最高数量。 3.2 层流洁净手术室及层流洁净病房 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及病房。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 3.3 重症监护病房 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对各种危重病人进行持续监护与治疗的病房。 3.4 保护性隔离房间 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区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进行隔离的房间。 3.5 供应室清洁区 灭菌前,供应室人员对清洁物品进行检查、包装及存放等处理的区域。 3.6 供应室无菌区 灭菌后,供应室内无菌物品存放的区域。 3.7 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病毒;不能杀灭细菌芽抱的药物。 4 卫生标准 4.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标准 4.1.1细菌菌落总数 允许检出值见表l. 表1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4.1.2 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在 可疑污染情况下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医`学教 育网整理,不得检出沙门氏菌。 4.2 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4.2.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4.2.2 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2.3 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 细菌菌落总数应≤200cfu/g或100cm2;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曲器械保存液卫生标准 4.3.1 使用中消毒剂 细菌菌落总数应≤100cfu/ML;致病性微生物不得检出。 4.3.2 无菌器械保存液 必须无菌。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操作管理细则

医院环境表面消毒记录本 科室: 年月日至年月日

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操作管理细则 二、清洁与消毒管理: (一)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根据环境表面性质、病原体种类、污染程度、清洁剂和消毒剂的兼容性、诊疗仪器设备参考说明书及消毒产品使用说明书选择适宜有效的清洁产品和消毒产品。 (二)日常清洁与消毒:清洁、消毒中、高度风险区域环境表面时,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序进行;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或采用1000mg/L-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消毒;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和暖箱内表面,日常清洁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三)强化清洁与消毒:发生感染暴发和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时,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并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落实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隔离措施。 (四)污点清洁与消毒:各类风险区域的环境表面一旦发生被患者少量体液、血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物质小范围污染时,根据感染性物质和病原体特点立即采用蘸有适宜有效消毒剂溶液的抹布或卫生纸覆盖在感染性物质上(如消毒液不足,可以在覆盖物上连续滴加,以不流水为宜),作用30分钟后用覆盖物包裹起感染性物质,一起丢入感染性废物收集袋,然后再以污点为中心,从外围2米处,由外向内采用蘸有相同消毒液的抹布擦拭该范围内的病床、床头柜、墙面及地面等,作用30分钟。受到血液污染时,建议使用亲脂类病毒敏感的乙醇溶液(经血传播的病毒大多为对乙醇敏感的亲脂类病毒)作为消毒剂;受到其它感染性物质污染时选择2000mg/L -5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不得直接采用普通拖把、抹布等处理被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环境表面。 (五)对感染朊病毒、气性坏疽、不明原因病原体的患者周围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措施参照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执行。 (六)如实做好消毒记录。 二、消毒产品使用管理: 使用的消毒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等管理规定,并按照批准或规定的范围和方法使用。 三、清洁工具使用管理: (一)抹布或擦拭布巾、拖布或地巾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二)使用后的抹布或擦拭布巾、拖布或地巾清洗与消毒:清洗干净的抹布或擦拭布巾、拖布或地巾分别浸泡于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30分钟,然后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一、参与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保洁人员开展业务指导。 二、院感委员会负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日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件的消毒。 三、对清洁与消毒质量进行审核,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与人员,促进清洁与消毒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疗设备与仪器的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导环境清洁人员对诊疗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五、进行清洁与消毒的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消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3、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毒剂的选择参考WS/T367执行。消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5、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6、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7、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相关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处理,手卫生应执行WS/T313的要求。

8、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1)清洁区(绿色):更衣室、值班室、配药间、库房。 (2)半污染区(蓝色):医护办公室、换药室、治疗室。 (3)污染区(黄色):病房、诊室、留察区、处置室。 (4)卫生间专用红色。 10、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擦拭布巾和地巾。 11、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考仪器设备说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的兼容性,选择适合的清洁与消毒产品。 12、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13、环境表面不宜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日常消毒。使用中的新生儿床,日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4、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的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六、日常清洁与消毒工作:

市政设施及环卫设施清洁方案

目录 一、市政设施及环卫设施纯洁方案 0 1.市政设施及环卫设施纯洁 0 2.设备和人员投入情况 (1) 一、市政设施及环卫设施纯洁方案 1.市政设施及环卫设施纯洁 1、保洁范围 含垃圾桶、果壳箱、道路(含公路、桥梁)护栏、隔离栏、公交站台、站牌、电杆、监控杆、灯箱、广告牌、弱电设施、不变室外座椅等一切公共室外市政设施及城市家具。 2、保洁要求 (1)环卫设施保洁要求 1)环卫设施(果壳箱、垃圾桶、垃圾房、垃圾坞)内的垃圾日产日清,不过夜,不溢满,保持外观整齐。环卫设施及周边路面每天清洗不少于1次,周围地面无暴露垃圾、污水。 2)果壳箱、垃圾桶放置整齐规范、无敞门、无破损、歪斜、油漆剥落(或危机褪色)现象。收集、清洗后要归位复原,桶盖(箱门)及时盖上(关闭),做到车走地净。 3)作业时间内禁止环卫工人在果壳箱、垃圾桶内翻捡废品。 (2)道路(含公路、桥梁)护栏、隔离栏保洁要求 护栏、隔离栏清洗达到目测无污痕,擦拭无污垢。 (3)其他市政设施及城市家具保洁要求

电杆、监控杆、弱电设施一切公共室外市政设施(变压器、配电箱等店里设施围 挡不计入),公交站台、站牌、灯箱、广告牌、报刊(信息)亭、电话亭、邮政信箱、不变室外座椅等一切城市家具,表面无积尘,明净整齐。 3、日常工作 (1)在垃圾清运后清洗环卫设施箱体1次;环卫设施及周边路面每天清洗不少于1次,周围地面无暴露垃圾、污水。 (2)护栏、隔离栏每周清洗不少于1次,清洗保洁作业时间尽量错开交通高峰期,遇巨大活动、节假日,护栏、隔离栏要随时保持纯洁。 (3)其他市政设施及城市家具,每周按规范纯洁不得少于1次。电杆、监控杆高于2米的市政设施,只需负责2米以下部分擦洗及保洁。公交站台座椅每天擦洗1次。 (4)每日巡查时检查垃圾桶、果壳箱、垃圾坞等垃圾分类的标识,如出现含混或掉落等情况的,我公司将标识修复。 4、特殊要求 我公司在合同履行期间负责垃圾桶、果壳箱的保管与维护。采购人投放的垃圾桶、果壳箱如有破损(含第三方人为破损)与丢失情况,由我公司在12小时内按原样式、规格、质量标准、配置要求予以免费维修或更换补齐。合同履行到期,我公司按原样式、规格、质量标准、数量,将垃圾桶、果壳箱按采购人投放数量补齐,并与采购人办理相关移交手续。 2.设备和人员投入情况 我公司为本项目配置有中型(或中型以上)护栏清洗车1辆,针对市政设施及环卫设施纯洁所需的其它保洁设备和作业服务人员按需配置,满足市政设施及环卫设施纯洁实际需要。同时,我公司提前联系垃圾桶、果壳箱生产供应商,按要求及时更新更换垃圾桶、果壳箱。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现代英语培训中心 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制度 一、环境卫生 1.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定人、定点、定期检查。 2.对地板、桌椅等经常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要消毒、清洗。 3.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换气。 4.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个人卫生 1.学生自带水壶水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进出校门前后要洗手,用流动水或干净水清洗干净,经常保持清洁。 3.保护视力,室内要注意采光,损坏灯具等要及时修理保持环境舒适。 4.教职人员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开饭前用肥皂洗手。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教职工及学生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校园立刻进行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康复后才能上学。

2.教职工及学生家人或朋友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及时汇 报学校,并采取必要措施。 四、消毒产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日常清洁及预防性消毒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应避免过度消毒,受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考虑到疫情的防范,一般消毒方法如下:a)表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擦净。 b)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含量250-500mg/L)用拖布湿式拖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洗净; 2、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a)84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水为100比例稀释;b)消毒粉(有效氯含量12-13%,20克/包):1包消毒粉加4.8升水; c)含氯泡腾片(有效氯含量480mg/片-580mg/片):1片溶于1升水(具体配置应按使用说明操作); 3、75%乙醇消毒液可直接使用。其他消毒剂(如:威露士、滴露、蓝月亮等品牌日常家居类消毒剂)按产品标签标识以杀灭肠道致病菌的浓度进行配制和使用。 4.消毒注意事项 (1).实施消毒前,应先做好清洁卫生;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新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培训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多重耐药菌: 2、消毒产品: 3、灭菌: 4、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 二、填空题(每题0.5分) 1、医疗器材是指用于诊断、治疗、护理、支持、替代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总称。根据使用中造成感染的危险程度,分()、()和()。 2、医疗机构环境分()类,Ⅰ类环境为采用()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Ⅱ类环境为();();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等。Ⅲ类环境为();消毒供应中心的()和();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等。IV 类环境为()及其()、()室;()门诊和()。 3、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菌落总数卫生标准 环境类别空气物体表面 cfu/皿 cfu/cm2 Ⅰ类洁净手术部环境其他洁净()(≤) 场所符合GB 50333 要求 Ⅱ类环境(≤)(≤) Ⅲ、Ⅳ类环境(≤)(≤) 4、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外科手消毒后医务

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cfu/cm2。 5、含氯消毒液、过氧化氢消毒液等易挥发的消毒剂应();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二元、多元包装的消毒液活化后应()。采用化学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材,使用前应用()(高水平消毒的内镜可使用经过滤的生活饮用水)充分冲洗以去除残留。不应使用()、()的消毒剂。不应采用()自然熏蒸方法消毒医疗器材。不应采用()熏蒸方法消毒、灭菌管腔类医疗器材。 6、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使用前应选择()或()。低度危险性器材使用前可选择()、()水平消毒或保持()。耐湿、耐热的医疗器材应首选();带管腔和/或带阀门的器材应采用经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确认的()或外来器械供应商提供的()。玻璃器材、油剂和干粉类物品等应首选();其他方法应符合()规定。不耐热、不耐湿的医疗器材应选择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方法。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吸引瓶、婴儿暖箱水瓶、加温加湿罐等宜采用()。 7、环境、物体表面应保持();当受到肉眼可见污染时应及时()、()。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清洁、消毒。被病人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或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对于少量()的溅污,可先()再();对于大量()血液或体液的溅污,应先用()去除可见的污染,然后再()和()。 8、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感染性疾病科、重症监护病区、保护性隔离病区(如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及()污染的诊疗场所应做好()消毒和()消毒。 9、应采用()和/或()保证诊疗场所的空气流通和换气次数;采用机械通风时,重症监护病房等重点部门宜采用“()、()”,建立合理的气流组织。 10、灭菌用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为()cfu/mL;皮肤黏膜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其他使用中消毒液的菌落总数应≤()cfu/mL,不得检出()。

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

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制度 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彻底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建立村内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全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生态和谐的村庄,经两委会议研究制定卫生保洁制度。 一、保洁人员管理制度 1、保洁人员对卫生责任区内每天所产生的果皮、纸屑、烟头、塑料袋、废弃物等一切垃圾,按照划分的责任管理区按时进行清扫、保洁,做到早上普扫彻底,上下午巡回保洁; 2、清扫保洁工作必须达到四无(无堆积物、无果皮纸屑、无污泥恶臭、无人畜粪便),做到四净(路面净、绿化带四周净、墙根净、公共场地净); 3、一般清扫保洁时间为早上6:00到晚上7:00,特殊要求的路段除外。做到早上7:30前完成普扫一次,其他时间为循环往复的清扫保洁; 4、清扫保洁人员要服从管理,认真操作、文明清扫,做到不漏扫、不丢段。要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和请假制度,不得串岗、脱岗、打堆聊天、干私活等,上岗时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工作衣、帽; 5、保洁人员必须做到耐心细致,安全无事故。

二、保洁人员岗位职责 1、按要求做好责任区范围内农户垃圾的收集清运,对责任区内的主要道路及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的日常保洁,道路两旁定期除杂,绿化带及空闲地卫生保洁,确保路面无垃圾、无积水、无堆积物,沟渠塘堰保洁,做到畅通无淤塞; 2、积极主动地向群众宣传环境卫生常识,努力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3、主动参与社区、村组组织的培训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工作; 4、爱护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维护好、使用好环卫设施; 5、发现不良卫生习惯、乱倒乱扔垃圾的现象立即制止; 6、督促村民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度; 7、保洁人员应及时将垃圾池内的垃圾清运至垃圾填埋场,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三、公共环卫设施管理制度 1、由保洁人员专管,及时清洗,确保设施干净整洁; 2、由专人负责维护,并及时维修,确保设施完好无损,使用正常; 3、摆放合理、科学使用、设施添置及时,更换适时。 四、垃圾清运制度 1、各保洁人员负责将所辖区内主要道路、公共场所的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及生活垃圾的收集,原则上每天收集一次

GR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起草人:杨祖群、王荔 发布日期:2015年3月22日 审核人:王荔 生效日期:2015年5月1日 批准人:李秋 页数:共16页 回顾日期:2018年5月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目的: 切断感染链,终止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院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保障患者、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志愿者、学生及外来工作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全院所有临床、医技、儿研所、分子生物中心、太平间等。 3.定义: 3.1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7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8 清洁单元:以患者病床为中心、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的所有环境表面视为一个清洁单元。清洁工具(如抹布)未经有效复用不应用于另一个清洁单元。 3.9 低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门诊大厅等。 3.10 中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3.11 高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感染者、高度易感患者居住或长时间停留;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随时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污染。如感染科、手术部(室)、重症监护病区、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科、烧伤病区、导管室、腔镜室、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隔离病房等。 4.标准: 4.1 清洁与消毒原则

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2009-12-1823:02 餐具消毒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94 Hygienicstandardfordisinfectionofdinneranddrinkingse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饮)具消毒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细菌指标、采样方法及卫生管理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宾馆、饭店、餐厅、食堂等饮食企业的食(饮)具,也适用于个体摊点的食(饮)具。 2引用标准 GB4789.1~4789.2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3感官指标 3.1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等热消毒):食(饮)具必须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 3.2化学(药物)消毒:食(饮)具表面必须无泡沫、无洗消剂的味道,无不溶性附着物。 4理化指标 采用化学消毒的食(饮)具,必须用洁净水清洗,消除残留的药物。用含氯洗消剂消毒的食(饮)具表面残留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项目指标 游离性余氯,mg/L0.3

烷基(苯)磺酸钠,mg/100cm**20.1 5细菌指标 采用物理或化学消毒的食(饮)具均必须达到表2的要求。 表2 项目指标 大肠菌群发酵法,个/100cm3 纸片法,个/50cm不得检出 致病菌不得检出 注:发酵法与纸片法任何一法的检验结果均可作为判定依据。 6采样与检验方法 6.1发酵法采样与检验 6.1.1采样方法 食(饮)具抽检碗、盘、口杯,将 2.0cm×2.5cm(5cm**2)灭菌滤纸片紧贴内面各10张(总面积50cm**2)、碟、匙、酒杯以每5件为1份,每件内面紧贴灭菌滤纸片各2张(总面积50cm**2/份),经1min,按序取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 筷:取每双的下段12cm处约50cm**2(l2cm×2cm×2cm),置入50mL灭菌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20次,制成原液, 6.1.2检验方法 按GB4789.1~4789.28执行。 6.2纸片法采样与检验 食(饮)具消毒采用专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 6.2.1采样方法 随机抽取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各类食具(碗、盘、杯等),取样量可根据大、中、小不同饮食行业,每次采样6~10件,每件贴纸片两张,每张纸片面积25cm**2, (5cm×5cm)用无菌生理盐水湿润大肠菌群检测用纸片后,立即贴于食具内侧表面,30s后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建筑物部表面与医疗器械设备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要求、清洁与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与消毒、强化清洁与消毒、清洁工具复用处理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环境清洁服务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环境表面 医疗机构建筑物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门、门、卫生间台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环境表面清洁 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3.3清洁工具

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3.4清洁单元 邻近某一患者的相关高频接触表面为一个清洁单元,如该患者使用的病床、床边桌、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等视为一个清洁单元。 3.5高频接触表面 患者和医务人员手频繁接触环境表面,如床栏、床边桌、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床帘、门把手、计算机等。 3.6 污点清洁与消毒 对被患者的少量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性质小围污染的环境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处理。 3.7 消毒湿巾 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3.8 A0值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10K时,温度相当于80℃的时间(秒)。A0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的最低要求。 3.9 隔断防护 医疗机构部改建、修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塑料、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的尘埃、微生物等污染非施工区域环境表面的措施。 3.10 人员卫生处理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 一、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定 1、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方法,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2、根据环境风险等级,严格执行对应的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低度风险区域如行政管理部门、会议室、病案室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清洁级,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频率为每天1-2次。 (2)中度风险区域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卫生级,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并可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清洁剂辅助清洁,频率为每天2次。 (3)高度风险区域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血液净化中心、口腔科等,要求达到环境清洁等级的消毒级,非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采用湿式卫生的方式,并可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清洁剂辅助清洁,频率为每天≥2次;高频接触的环境表面如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采用含氯消毒剂或消毒湿巾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频率为每天≥2次。 3、清洁时有序进行,做到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原则。 ^ 4、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参考仪器说明书进行。 5、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的表面,可采取屏障保护措施,用于屏障保护的覆盖物(如塑料薄膜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6、在诊疗过程中发生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时,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7、开展侵入性操作、吸痰等高度危险诊疗活动结束后,立即实施环境清洁与消毒。 8、拖布(头)分区使用,每个拖布清洁面积最好不超过20平方米。拖布(头)使用后应清洗干净,在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后干燥备用。 9、病房床单元使用的抹布或消毒布巾,做到一床一巾,病房非床单元使用的抹布,做到专物专用,一房一巾,使用后抹布应清洗干净,在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后干燥备用 10、发生感染暴发及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进行强化清洁与消毒。 11、清洁工具分区使用,进行颜色标记,使用后避免重复浸泡、清洗和消毒。 * 12、实施清洁与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 二、空气清洁消毒管理规定 1、常规医院采用通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净化技术、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等技术或方法,进行空气的清洁和消毒。 2、采用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每日上、下午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 3、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清洁消毒的,应在无人状态下,开启时间至少30分钟,每次记录使用时间,每周用75%酒精纱布擦拭灯管。 4、使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清洁消毒的,可以在有人状态下使用,应关闭门窗并避免人员走动,开启使用请遵照产品厂家说明书,每次使用记录使用时间。 5、使用机械通风方法的,定期对机械通风设备进行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清洁与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