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

《风景》于《当代文学》1987年第五期发表后,在文艺界立刻引起轰动,并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评为“拉开‘新写实主义’的序幕”。
《风景》以武汉地区的一个平民区“河南棚子”为背景,以一名死者的口吻讲述了一家三代的生存状况,展示了生存在贫穷肮脏之中的粗俗人物的粗糙活法与粗鄙内心。小说正文前引用了波特莱尔的诗句:在浩瀚的生存布景后面,在深渊最黑暗的所在,我清楚的看见那些奇异世界。已一个被葬于窗下的夭折的小儿子的视点来观察一家人的生活,则使小说显得异常冷峻而残酷。超现实主义色彩下,所有的一切又是那么真实。
小说使用倒叙、插叙的写作手法,跨越短暂的时空界限,看似混乱一团,却又合情合理。
在这个家庭中,充斥着暴力与野蛮,祖父是一个“腰圆膀粗力大如牛”的人,然而他又是非不分,加入洪帮,整日打打杀杀,终在一场恶斗中负了重伤而至丧命。父亲同样继承了祖父的鲁莽与凶悍,也成为一名善打码头的好手,在亲眼目睹同伴被自己的老板派人于混乱之中打死后,起誓说他再不去打码头,却如抽了鸦片难以戒掉一样食了言。
饥饿、贫穷的生存引发了无人道的野蛮与残酷:父亲无故以毒打妻子儿女取乐,母亲则若无其事的坐在一旁翘着大腿剪脚皮;五哥六哥轮奸一个女孩;七哥外出捡菜险些丧命而晚归却被大骂。家庭成员疲于应付种种压力,麻木的去接受命运的安排,在他们的思想中,人生本不存在什么理想。
但是,也存在着两个例外:二哥因遇到少女杨朗而发现生活中另一种美好文明的生存方式,便努力追求那种文明和美丽的生活及爱情。然而,这种文明中也存在着残酷的一面,最后理想被完全粉碎,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他想:“死,是不是进入了生命的最高一个层次呢?”他的自杀实际象征了理想主义在真实生活中的粉碎与破灭。作为主题人物,七哥尽管也心怀改变命运的理想,但却是存在恶的萌芽。在他的心里,不存在善与美,文明与理性。七哥说:“生命如同树叶,来去匆匆。春日里的萌芽就是为了秋日里的飘落,殊路却同归,又何必在乎是不是抢了别人的营养而让自己肥绿肥绿呢?”七哥从小习惯于被父亲毒打,习惯于被小香姐姐捉弄,习惯于睡在阴暗潮湿的床底下,因此,他发誓要当着父亲的面强奸他的母亲和两个姐姐,他会在两个姐姐争吵着他该领养她们之中谁的儿子时洒脱的领养一个孤儿。而知道他因机缘巧合被推荐到北京上大学后,才开始认识到生存的意义。他可以因为一个人的地位与权力而与他无生育能力的女儿结婚,他能从中

找到改变命运的终南捷径。七哥说:“号称清廉的人们大多为了自己的名声活着,且未害人却也未为社会及人类做出什么贡献。而遭人贬斥的靠不义之财发富的人却有可能事出一大笔钱修座医院抑或学校,让众多的人尽享其好处。这两种人你能说谁更好一些谁更坏一些么?”
死者即小八子说:“我宁静的看着我的哥哥姐姐们生活和成长,在困厄中挣扎何在彼此间殴斗……我对他们那个世界由衷感到不寒而栗。”这个世界是无比艰辛而凄惨。
然而,方方始终没有露出明显的观念评判倾向,只是“冷静而恒久的去看山下那变幻无穷的最美丽的风景。”小说揭示出生存本身的意义所在,不动声色的使民间价值取向实在的凸现出来,是我们多生存本身恢复应有的警醒与思考,而《风景》则成为方方写作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