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课程论文

水污染控制课程论文
水污染控制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

学号: XX13020300XX 姓名: XXX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指导老师:朱亮老师

任课老师:朱亮老师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等问题是当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通过水质水量联合调度

方式解决我国当前水资源问题。介绍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概念和重要性,简析了国内外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

研究现状。针对现有的调度模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中存在的水质水量相互影响考虑不足缺

少统一有效的模型空间分配模型欠缺等问题,并对我国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质水量;联合配置;研究进展;调度模型

1 引言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缺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源得不到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所造成,因此加强水资源的管理调度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向。水量调度管理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用水量控制为主到总量与用水效率并重。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水质恶化逐渐成为缺水的重要原因,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使得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系统退化。从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水量和水质的联合调度是未来水量调配和水污染控制的主要决策技术。

从配置的角度分析,水量和水质是水资源的二重属性,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不同用水对水量水质的要求不同,需要结合水质要求对水量进行分配。从污染控制的角度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水循环,进而影响到水污染的治理,因此污染控制应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统一考虑才能实现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通过水质水量联合模拟的模型和方法,实现对区域水量和水质的联合调度,达到水资源利用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实现水质水量统一合理的配置,必将有利于水环境与生态的改善和保护,最终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本文联系最新发展动态归纳总结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具体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调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我国水量水质联合调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急需改进之处。

2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概况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水资源管理的需求,水量水质联合调控的目标包括污染控制、水量配置和水生态保护。根据不同目标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案,最后进行水量水质联合配置,形成总量控制方案,并进行方案后评估分析。

2.1 国外研究概况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是指按照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理念,以防洪安全保证为前提,以流域水生态功能目标需求为导向,依托各种水利工程或非水利工程调度措施,优化调整径流的时空分配特征,从而实现水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按照调度目标指向可以分为以提高水环境容量改善水质状况为目标的水质调度和以保障环境流量为目标的生态调度,按照调度所依托的水工程类型可以分为水库(群)调度、闸坝(群)调度及流域综合调度,按照时段划分可以分为常规调度和应急调度。

国外对于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研究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水资源研究中量与质统一管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国际上从单纯的水配置研究发展到水量、水质统一配置模型研究,从追求流域经济最优到追求流域总体效益最优为目标的合理配置研究,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Afzal Javaid等人于1992年提出了针对某个地区的灌溉系统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对不同水质的水量使用问题进行优化该模型能得到一定时期内最优的作物耕种面积和地下水开采量等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思想[1]。Lind.Owen.T等人,在2002年对查帕拉湖进行水质分析时,发现水质问题明显取决于水量,这就决定了水质水量问题必须统一协调考虑[2]。Gines.Munoz.J,2006提出将水质水量协调统一的方法用于解决水质有问题的大坝,建立系统评价模型决定大坝下泄水量等数据,该实例详细描

述了解决水质问题的方法[3]。Vink.S等人在2009年针对Bowen盆地进行的研究中,分析了水质水量中存在管理与被管理脱节的问题,而后者作为一个单独的环境问题正越来越明显,由此得出水质水量问题必须作为一个综合系统进行管理[4]。

综上所述,国外对水资源配置的研究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开始,在水量调度的基础上,逐渐将水质加入对水量调度的分析中在对不同的湖泊河流的研究中,发现了水质和水量之间存在着不可忽略的互相影响关系,得出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在水资源调度中的重要性针对不同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国外学者综合考虑了水质水量的联合合理配置,也提出了解决相应问题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

2.2 国内研究概况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求变化,我国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逐步开展。在1996年,徐贵泉等研制出适应性较强的河网水量水质统一模型——Hwqnow模型,提出了调水改善水环境的措施,并应用于上海浦东新区河网水环境而进行的调水方案研究[5]。同年樊尔兰等在分析水库水温、水质与取水水位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层型水库水量水质综合优化调度的动态确定性多目标非线性数学模型,运用逐次逼近的逐步优化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计算[6]。

张文鸽于2003年在《区域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研究》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区域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环境目标的识别和度量方法,给出了三类目标的具体表达式[7]。在2004年,王好芳等则提出基于量与质的多目标配置模型,在水资源配置中嵌套了水质分析模型,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更为有效地发挥其使用价值,在其合理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水质,使不同水质的水资源尽量满足不同行业或用户的生产、生活需要[8]。

在2005年,郭新蕾结合岐江河及相关水系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相应的水动力模型,并与反映耗氧有机物的BOD5-DO水质模型相耦合,形成了水动力水质模型[9]。同年曹茜建立目标函数为绿色效益最大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将水质状况代入模型,构建了以水资源价值为基础的分质供水引导模式,初步实现了分质供水,实现了配置过程中水质与水量的耦合[10]。在2006年,吴浩云提出了水量水质一、二维模型耦合模拟的逐时段嵌套模式,建立了考虑供水保证、水质改善、防洪安全等多目标选择的优化调度模型,并以交互方式实现水量水质模型与调度模型间的耦合[11]。2007年,牛存稳在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模型。该模型描述了不同点源和面源污染物的产生过程、入河过程及其在河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为水量水质综合调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12]。

2010年,游进军等总结了水量水质联合调度的思路,提出根据不同目标给出相应的控制方案,最后进行水量水质联合配置,形成总量控制方案并进行评估[13]。2012年,朱磊等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度污染河流,建立了水质水量响应关系程序,对不同频率来水条件下的丰、平、枯水期的水质水量响应关系做了定量研究[14]。

综上所述,国内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始于平原河网和湖库的水环境整治工作。在2003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中,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已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2005年的第四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上,明确指出水质水量的联合配置和调度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方向。但“十二五”以前,国内对水质性缺水及水质水量联合配置研究还比较少,在配置过程考虑水质影响主要体现在分质供水思想,以水质作为约束条件来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

3 水质水量模型建立的研究

国外以水资源系统分析为手段,水资源合理配置为日的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随着大系统分析理论、数学规划和模拟优化技术等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促进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配置模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模型、基于数值模拟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

3.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模型

在对传统的流域水质评估方法的改进中,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和水质水量模拟。该技术包含两个方面:①基于GIS的数据采集;②模型拟合。

基于GIS的数据采集是指通过便携式电脑、无线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实现采集数据。模型拟合是指采用基于GIS的分布式模拟预测流域的水质和水量。这种模型的建立主要着眼于解决水质水量测量问题,通过

选择合适的野外站点,这种方案可以将各站点采集到的水质参数图形化,并将这些数据与当地的土地土壤类型和河流水文特征结合起来。这些成果形成的数据体系在各方面都较为全面可信,为水质水量的联合调度提供有利的条件。

3.2 基于数值模拟的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

该模型针对水质水量模型优化的复杂性,对水质水量数值模拟的格式算法、优化调度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模拟与优化模型的协调衔接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处理方法。该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n i it it i C G F 12))((min ?θ (1)

式中:n 为分区数;i θ为第分区水质改善的权重系数;it C 为第t 时段第i 分区的水质控制指标;it G 为第t 分区第i 时段的分水量;)(it G ?为第t 时段第i 分区引入it G 水量时水质指标的状态响应函数。

模型的约束包括水量平衡约束、水质控制约束和工程控制方面的约束。在模型求解方面,可采用动态规划进行求解。在动态规划递推过程中,对每一组合策略需调用水量水质模拟模型进行浓度计算;递推与回代计算完成后,得到各分区分水方案。据此确定主要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方案,然后利用水量水质模拟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受水区控制点水量水质的分布状态,转入下一时段计算。如此循环,得到整个调度时段的配水方案。

这一模型适用于水资源空间分配上实现宏观调度与微观模拟的结合。但该模型只在时段内水量空间分配上实现了水资源的宏观调度与水量水质微观模拟的结合,还有待在整个调度期进行深化。

3.3 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模型

该模型以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限制因素原理,由配置方案生成模型和配置方案效果评价模型组成,考虑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和水质水量联合配置可行方案拟定。该模型侧重于在生态经济学的指导下协调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模型。

为保证其可行性,借助多个模型组成的模型体系来实现,该模型体系分为成水质水量配置方案的核心模型和辅助模型两类。而在每个模型的建立中,由于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构成复杂,很多效益方面无法进行量化,也即定量的评价无法满足要求,需要有不确定性评价来做补充和完善。保证生态经济学的水质水量联合配置模型的优越性。

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及解决途径

4.1 存在的不足

(1)水量调度和水质模拟的过程结合不足

目前,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技术在流域中的应用较少,现有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实践主要是以减污和环境流量控制的应用为主,或以水质为约束目标进行水量分配调度研究为主,即水质和水量的模拟存在机理层面的分离。且目前对水资源的调度分析主要是基于静态的水资源评价结果,未考虑人工水循环系统和天然水循环系统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需对水量和污染负荷双重平衡关系进行交互式分析。

(2)流域整体调度研究尚显不足

现有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研究主要集中于平原河网地区,侧重于利用水动力学模拟,在河网概化上提出对局部区域治理目标的应对措施。尚未考虑以流域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调度方案,当上下游边界条件关系变化时,不能较好地揭示流域整体条件下水质水量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

(3)宏观目标和微观控制措施之间缺乏有机的耦合关联

水资源管理及污染控制目标通常是以流域和区域为制定对象,但实际模拟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类别措施的组合性影响。未来管理中需将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与微观管理定额相结合、污染负荷排放总量指标与纳污能力条件相结合,这就要求更好地分析流域层面目标控制与模拟层面具体措施影响效应之间的作用方式和关联效应。

(4)缺乏对调度方案有效性评估方面的深入研究

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最终目的是寻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间的动态

平衡,实现水资源综合效用最大化。由于水质和水量相关调度措施具有多样性,不同侧重的措施之间具有同向和异向的影响作用,同时对生态系统也具有不同影响。如何分析措施的综合效应,建立综合的调度方案费用效益评价体系和相应评估方法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4.2 解决途径

针对上述问题,在实践中需对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调度方案实施方面

现在的水质水量统一调度模型大多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不够紧密,使得一系列的数学模型难以做到令决策者满意,这就阻碍了水质水量统一模型的应用和推广。因此,针对数学模型的局限性,可研究ES和DSS 技术。对此类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可以加大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数学模型在实际运用中的适应性。计算机技术在优化调度模型建立中的运用,也可以令调度方案更能适合环境要求和决策要求.

(2)从流域层面综合考虑

从流域层面综合考虑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思路。根据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实践需求,流域调度越来越强调综合性管理需求。因此,须从“人工—自然”二元循环间的相互作用、流域的整体性、流域宏观层面的目标控制和流域微观层面的具体模拟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以便更好地对流域进行水质水量的联合调度研究。

(3)完善水资源调度制度建设

依法、依规调度是保障水资源调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抓紧制定和完善水资源调度法规体系,依法规范调度程序、制度、手段,加强配套规章制度建设,增强水资源调度可操作性。对于应急调度要结合实际情况着手研究相应的管理办法,逐步规范调度,建立长效机制,使应急调度的管理方式趋于常规化。

(4)建立水污染防治新思路

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结合起来,将污染减排和水量调控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陆域污染负荷产生排放与水质日标的整体调控管理,加强水量和水质的整体调控,形成现代流域治理新理念。一方而,需要根据各个流域污染总量控制日标和流域经济发展结构特征,反推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排放标准及污水处理标准;另一方而,按照水量调控的要求,制定更为严格的行业和用户节水标准,同时按照水功能区的要求,适当调整水利工程调度运行规则,合理增加水环境容量

(5)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

提高水质水量监控管理水平,并将管理需求与监测点、断而的监控紧密结合,实现对污染负荷、排放和迁移转化的点线而立体监测。通过对水质水量总体调控的日标、可行手段和水环境量化评价关键因子进行模型标准化分析,提出基于分行业、涵盖点而源污染负荷的源头示踪分析技术,在机理过程分析和全而监测的基础上实现水环境不达标的溯源追踪,进而为污染动态监管提供支持

(6)开展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示范工作

以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为切入点,以在维持湖库河流主体功能基础上的河流生态基流保障、水体功能达标、水生态完整性保护为低、中和高日标,以流域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模型为平台,以多类型水源开发利用、库群调度、闸坝调控等为手段,在流域控源基础上,结合河流流域水文水资源状况与水系湖库特点,钊一对重污染河流(段)和生态基流严重匾乏河流,发展水质和水量优化调配技术并开展示范工作。进而形成而向水生态完整性的环境流量计算技术体系,为环境流量适应性管理提供支持。

5 结论

本文联系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最新发展动态归纳总结了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具体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研究现状发现现有的问题。并针对现有的调度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我国水量水质联合调度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和并针对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与解决措施。水质水量联合调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建设或者改革的过程中,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定要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保护我们共同的水资源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但由于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尚在建设当中,各种模型技术都存在不确定性,本文的研究内容需要随着水改革的不断进行而加以深入。

参考文献:

[1] Afzal Javaid, Noble David H. Optimization Model for Alternative Use of Different Quality Irrigation Waters[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1992, 118 (2) : 218-228.

[2] Lind. Qwen T. Interaction of Water Quantity with Water Quality: The Lake Chap ala Example[J]. Journal article, 2002, (3) :

159-167.

[3] Genius. M. Evaluating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Improved Potable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J].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2006, (11): 1825-1834.

[4] Vink S, Moran C J. Understanding Mine Site Water and Salt Dynamics to support Integrated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Management[J]. Money Publishing, 2009, (5): 185-192.

[5] 徐贵泉, 宋德蕃, 黄士力. 感潮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及其数值模拟[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6, 4(1): 99-110.

[6] 樊尔兰, 李怀恩, 沈冰. 分层型水库水量水质综合优化调度的研究[J]. 水利学报, 1996, 11: 33-38.

[7] 张文鸽. 区域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研究[D]. 郑州: 郑州大学, 2003.

[8] 王好芳, 董增川. 基于量与质的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J].人民黄河, 2004, 26(6): 14-16.

[9] 郭新蕾. 中山市岐江河水量水质量模型研究[J]. 广东水利水电, 2005, 3: 5-7.

[10] 曹茜. 硕士基于绿色效益的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D]. 郑州: 郑州大学, 2005.

[11] 吴浩云. 大型平原河网地区水量水质耦合模拟及联合调度研究[D]. 南京: 河海大学, 2006.

[12] 牛存稳. 黄河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与评价[J]. 人民黄河,2007, 11: 22-25.

[13] 游进军, 薛小妮, 牛存稳. 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思路与研究进展[J]. 水利水电技术, 2010, 41(11): 7-9.

[14] 朱磊, 李怀恩, 李家科. 干旱半干旱地区重污染河流水质水量响应关系预测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10):

2617-2624.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毕业课程设计

第一章设计内容和任务 1、设计题目 50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2、设计目的 ①巩固及深化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的理解; 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具有运用理论知识和已有图纸完成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3、设计要求 ①工艺选择要求技术先进,在处理出水达到排放要求的基础上,鼓励采用新技术; ②充分考虑污水处理与中水回用相结合; ③除磷脱氮是工艺选择中关键之一,方案设计中必须全面考虑; ④工程造价是工程经济比较的基础,控制工程总造价是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⑤工程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成本低。 4、设计步骤 ①水质、水量(发展需要、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 ②地理位置、地质资料调查(气象、水文、气候); ③出水要求、达到指标、污水处理后的出路; ④工艺流程选择,包括: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布置、选型、性能参数; ⑤评价工艺; ⑥设计计算;

⑦建设工程图(流程图、高程图、厂区布置图)。 5、设计任务 某城镇位于长江下游,现有常住人口90000人。该镇规划期为十年(),规划期末人口为120000人,生活污水排放定额为250升人·天,拟建一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全城镇污水。预计规划期末镇区工业污水总量为20000吨日,同时,要求所有工业废水排放均按照《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86)执行。现规划建设一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000吨日,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控制指标如下:

6、方案比较 (1)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 本工艺主要特征是在进水区设置一生物选器,它实际上是一个容积较小的污水与污泥的接触区。特征之二是活性污泥由反映器回流,在生物选择器内与进入的新鲜污泥混合、接触,创造微生物种群在高浓度、高负荷环境下竞争生存的条件,从而选择出适应该系统生存的独特微生物种群,并有效的抑制丝状菌的过分增殖,从而避免污泥膨胀现象的产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主要优点: ①流程简单,由于无初沉池和二沉池以及回流污泥系统,因此土建和设备投资较低; ②运行简单,与A2O法相比无需进行的污泥回流和内回流; ③对水质和水量的波动具有很好的缓冲能力; ④在生物脱氮除磷方面,效果显著,优于活性污泥法。 缺点: ①容积利用率较低,每周期接纳污水约站总有效容积的30%,使污水的实际停留时间延长至13.3 小时左右。 ②在反应器中采用变强度曝气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率不高。因此,在生物选择器和主反应区之间加了一个兼氧区,以提高脱氮效率。 ③污泥在生物选择器中释磷受到回流混合液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比较大,在传统的CAST 工艺系统中难以提高脱氮除磷。 CAST工艺的操作运行灵活,其内容覆盖SBR工艺及其所有的各种变形工艺,但其反应机理较为复杂。

关于水的论文

水污染调查研究报告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方面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水污染来源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1997年,全国污水排放量约416亿吨,其中45%来源于城市生活污水,55%为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工业水污染主要来自造纸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以及采矿业等等。而在一些城市和农村水域周围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如酿酒、制革、印染等,也往往是水体中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主要来源。 城市生活污水。尽管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在过去的十年期间逐年下降,而生活污水的总量却在增加。1997年与1990年相比,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整整翻了一番,达到189亿吨,而我国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率仅为13.6%。全国各地生活污水对当地水体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例如,山东省生活污水占废水总量的40%,而重庆市生活污水则产生了当地水体中68%的化学耗氧量和85%的生物耗氧量。 农业废水。除了农产品加工这一间接水污染行业外,作物种植和家畜饲养等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也产生重要影响。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尽管我国的化肥使用量与国际标准相比并不特别高,但由于大量使用低质化肥以及氮肥与磷肥、钾肥不成比例的施用,其使用效率较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廉价低质的氨肥的使用。这种地方生产的氨肥极易溶解而被冲人水体中造成污染。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范围也在扩大,导致物种的损失(鸟类),并造成一些受保护水体的污染。牲畜饲养场排出的废物也是水体中生物需氧量和大肠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肉类制品(包括鸡、猪、牛、羊等)在过去的15年中产量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动物粪便直接排入饲养场附近水体。在杭州湾进行一项研究发现,其水体中化学耗氧量的88%来自农业,化肥和粪便中所含的大量营养物是对该水域自然生态平衡以及内陆地表水和地下水质量的最大威胁。 水污染类型 水体污染类型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有机耗氧性污染 生活污水和一部分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这类物质进入水体,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多分解为简单无机物质。在此过程中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溶解氧。大量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势必导致水体中溶解氧急剧下降,因而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会引起水体发臭,鱼类大量死亡。 2.化学毒物污染 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排入水体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有毒污染物的种类已达数百种之多,大体可分为四类:(1)非金属无机毒物(CN、F、S等),(2)重金属与类金属无机毒物(Hg、Cd、Cr、Pb、Mn等),(3)易分解有机毒物(挥发

毕业设计-《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说明书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目录 一.工程设计概述 (1) 1. 设计原则 (1) 2. 工程设计背景 (1) 2.1.城市概述 (1) 2.2.城市基础资料 (1) 2.3.设计目的 (2) 2.4.设计任务 (2) 2.5.设计要求 (3) 二.设计内容简介 (3) 1.工程规模 (3) 2. 污水处理程度 (3) 2.1.设计流量 (3) 2.2.进水水质 (3) 2.3.出水水质 (4) 2.4.污染物处理程度 (4) 3.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4) 3.1.进水水质特点分析 (4) 3.2.工艺方案的比较 (4) 3.3.工艺方案的确定 (6) 三.设计工程计算 (6) 1. 预处理系统设计 (6) 1.1.粗格栅 (6) 1.2.污水提升泵房 (8) 1.3.细格栅 (8) 1.4.沉砂池 (10) 2. 初沉池设计 (12) 2.1.设计参数 (12) 2.2.设计计算 (12) 3.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14) 3.1.设计参数 (14) 3.2.设计计算 (14) 4. 二沉池设计 (22) 4.1.设计参数 (22) 4.2.设计计算 (22) 5. 消毒工艺设计 (24) 5.1.设计参数 (24) 5.2.设计计算 (24) 6. 污泥处理设计 (25) 6.1.污泥浓缩池 (25) 6.2.消化池 (26) 6.3.污泥脱水 (28) 7.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和高程设计 (28)

7.1.平面设计 (28) 7.2.高程设计 (29) 8. 工程概算 (32) 8.1.投资估算 (32) 8.2.污水处理年成本估算 (33) 四.总结 (33) 五.参考文献 (34)

水质污染论文河流污染论文水环境污染论文

水质污染论文河流污染论文水环境污染论文: 浅谈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污染控制的管理及对策 摘要:创造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成为面向21世纪的建设目标,而水的问题则是二十一世纪关系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之一,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领域。我们不仅要考虑留给后代充足的水,而且应该是清洁的水,这是我们地球人类所共同努力的目标。人类依赖水而生存,水环境亦需要人类的保护而完成循环,两个方面相互依存。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己。面对水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对我国的水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bstract: The survival of human being relays on water. Water environment on the other hand needs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to finish the cycling. They are interdependent. Protecting water environment,value water resource is equals to protect human.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combining the work experience,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olving of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pla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 The author gives his own opinion on problems in our country's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开发利用

水污染控制工程授课教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授课教案 目录 第一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1) 1.1 污水质 (1) 2.2 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2) 2.3 污水出路 (4) 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4) 2.1格栅和筛网 (5) 2.2 沉淀的基础理论 (6) 2.3沉砂池 (9) 2.4 沉淀池 (16) 2.5调节池 (12) 2.6 隔油和破乳 (17) 2.7 浮上法 (18) 2.8 过滤 (23) 第三章污水的化学处理 (29) 3.1化学混凝法 (29) 3.2中和法 (31) 3.3化学沉淀法 (32) 3.4氧化还原法 (32) 第四章污水的物理化学法处理 (32) 4.1吸附法 (32) 4.2离子交换法 (34) 4.3萃取法 (35) 4.4膜析法 (36) 第五章废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 (388) 5.1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38) 5.2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 (41) 5.3 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 (42) 5.4 米歇里斯-门坦方程式 (44) 5.5 莫诺特方程式 (45) 5.6 废水生物处理工程的基本数学式 (46) 第六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47) 6.1 稳定塘 (48) 6.2 污水土地处理 (51) 第七章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二)——生物膜法52 7.1 生物滤池 (53) 7.2 生物转盘 (61) 7.3 生物接触氧化 (63) 7.4 生物流化床 (64) 第八章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二)——活性污泥法 (66) 8.1基本概念 (66)

8.2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 (68) 8.3活性污泥法的发展和演变 (71) 8.4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 (73) 8.5活性污泥法系统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82) 8.6二沉池 (85) 第九章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86) 9.1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86) 9.2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86) 9.3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87) 9.4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 (87) 第十章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88) 10.1氮、磷的去除 (88) 10.2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 (94) 第十一章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94) 11.1污泥的来源、性质和数量 (94) 11.2污泥的处置及其前处理 (97) 11.3污泥浓缩 (97) 11.4污泥的稳定 (98) 11.5污泥的调理 (99) 11.6污泥脱水 (100) 11.7污泥的干燥与焚化 (101) 11.8污泥的管道输送 (101) 第十二章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102) 12.1厂址选择 (102) 12.2厂、站处理方法和流程的选择 (103) 12.3污水厂的平面布置 (103) 12.4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103)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论文

********* 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主要构筑物)初步设计院系: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环境科学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8 月24 日

前言 (1) 一.设计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 二. 设计任务的概况 (2) 2.1 项目概况 (2) 2.2 污水排放的危害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 三.处理工艺选择 (3) 3.1 设计原则 (3) 3.2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3) 3.2.1 A/O法 (3) 3.2.2 A2/O工艺 (4) 3.2.3 SBR工艺 (4) 3.2.4 氧化沟 (5) 3.2.5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5) 3.3 处理方法的选择 (6) 3.4 设计依据及法规原则 (6) 四.设计方案及工艺流程 (7) 4.1 工艺流程图 (7) 4.2 流程简述 (8) 4.2.1 格栅 (8) 4.2.2 污水提升泵 (9) 4.2.3 调节酸化池 (9) 4.2.4 生物接触氧化池 (10) 4.2.5 二沉池 (11) 4.2.6 消毒接触池 (11) 4.2.7 脱水机房 (11) 五.工艺设计 (12) 5.1 设计污水水量 (12) 5.2 污水处理程度计算 (12) 5.3 容积负荷 (13) 5.4 平面尺寸计算 (13) 5.4.1 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效容积 (13) 5.4.2 池子总面积 (13) 5.4.3 池子分格数 (13) 5.4.4 池子总高度 (14) 5.4.5 有效接触时间 (14) 5.4.6 需气量 (15)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7)

关于水污染论文

浅谈水污染问题 摘要:生命最初诞生在水中,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等都存在很大的危害。久而久之,也会威胁到人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环境污染,并对其做出解决方案。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水污染,水污染事件,水污染危害,水污染与经济发展 一.了解水污染 所谓水污染就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而后者是主要的。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二.水污染的成因 水污染物源于很多的人类活动。工业污染物可从工厂中的排泄管流出,或者可从管道和地下储存罐中外泄。受污染的水也可能是从矿山流出,而流经矿山的水通过含矿物的岩石的沥滤,或已受到加工矿石的化学制品的污染。城市和其他居民区的水污染大多源自下水道中混有的微量家庭化学制品。有时工厂将污染物排泄到城市的污水系统中,使城区各种污染物质增多。 海洋虽然辽阔,但也不是不会受到污染的侵害。污染物从附近的海岸线、轮船以及近海石

油平台流入大海。也可能是源于其他类型的污染。例如,来自发电站的二氧化硫先污染了空气,受污染的空气与大气中的湿气混合产生硫磺酸悬浮物,降到地表成为酸雨。酸雨可能被汇入溪流或湖泊中,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毁灭野生生物的水污染。 三.着名水污染事件 1.水俣病事件 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2.骨痛病事件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3. 剧毒物质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水污染控制工程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大纲............返回 1、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和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之一。主要分为“排水沟道系统”和“污水的物理及生物处理”两大部分。“排水沟道系统” 详细介绍污水沟道系统﹑雨水沟道系统和合流制沟道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包括排水体制﹑系统特点﹑管材及断面特性﹑沟道附属构筑物﹑设计要求及控制参数﹑防洪设施和沟道施工养护等。“污水的物理及生物处理” 介绍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物理的生物处理方法,将污水水质指标、污水处理理论、原理和工艺技术设计计算紧密结合,并对常见的处理工艺进行系统介绍,使学生对不同水质的水处理理论的方法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 1) 基本掌握排水沟道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规划设计原理; 2) 掌握排水沟道系统的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的理论和方法; 3) 系统完整地学习和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4) 初步掌握污水物理及生物处理的设计、计算及运行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 5) 培养学生对污水处理工程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运用能力,初步具备进行污水处理的科学研究能力。 6) 辅以完整的课程设计,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沟道工程的规划设计,进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工艺优选和技术设计,编制工程设计文件; 2、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排水沟道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规划设计原理;掌握排水沟道系统的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的理论和方法;辅以课程设计,能够独立进行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沟道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基本掌握污水处理物理和生物处理的理论和设计原理,能合理正确地选择确定污水处理工艺并进行工程设计;辅以课程设计,能够独立进行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厂的工艺优选和技术设计,初步具备编制工程设计文件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3、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 第一篇排水沟道系统] 绪论 1) 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范围 2) 排水沟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任务 第一章排水沟道系统 3) 污水的分类和性质 4) 排水系统的体制和选择 5) 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6) 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及布置形式 7) 沟道及沟道系统上的附属构筑物

S3环境保护方案(水污染控制措施)

省道434线榆林宫至磨西公路改建工程交安及房建标段施工 水 污 染 控 制 措 施 方 案 四川嘉和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2017年7月7日

方案内容 一、编织目的:为规范现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省道434线榆林宫至磨西公路改建工程交安及房建标段施工项目部人员的环保意识,使施工符合国家环保、当地政府和业主要求,实现项目部环保目标,确保项目施工与大自然和谐环保,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省道434线榆林宫至磨西公路改建工程交安及房建标段施工项目部 三、编写依据及适合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四川省公益林管理办法》 4、《四川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5、《四川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 四、工程概况 1、建设规模 本工程为省道434甘孜州榆林宫至磨西公路改建工程(简称榆磨公路)的交通安全设施、道班房,工程起点位于国道G318线甘孜州州府所在地康定城南7km左右的转盘处,起点里程K3+270。途经榆林新城区、沿康定河上行至老榆林,经虫草基地,翻越雅家埂后,经烂河坝,经南门关、新兴乡,止于磨西镇林业站门口,止点里程K75+760,线路全长74.1km。 2、项目名称 省道434线榆林宫至磨西公路改建工程交安及房建标段施工 3、建设地点 甘孜州康定市、海管局。 4、计划工期 12个月。 5、质量要求 交工合格,竣工优良。

五、防治水污染管理措施 (1)现场用于砂浆搅拌机的前台和车辆清洗处设沉淀池,污水经两级沉淀后排入附近市政管道。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凡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清洗处设置沉淀池,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和河流。 (2)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它水体排进市政雨水管网现,做到场排水系统良好,场内无积水。。 (3)施工现场设环保型厕所,厕所污物经处理符合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的污水管线。 (4)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 (5)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施工中产生的废油液,应设置滤油池处理,经除油处理后才能排入污水管理,施工现场的生产污水采取三级沉淀等处理措施后才能排入城市地下管网或建设单位指定的污水管网中。 (6)油漆油料库的防渗漏控制: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7)禁止将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六、环境保护目标 努力把工程设计和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限度,确保公路沿线景观不受破坏,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不受污染,植被有效保护;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做到环保设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水污染处理论文。

最佳答案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但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生物降解等的作用。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自净。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有各种分类: 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发现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上不可缺乏之物质、人体组织中水份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其他动物或植物其体内的水份也占百分之五以上,可见水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而近年来,水污染却非常严重,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一般所称的水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将污染物质介入于水体后,变更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的改变,以致影响水的正常用途或危害国民健康及生活环境。 水污染来源包括天然的污染源及人为的污染源,人为的污染源有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农药、肥料等物质,经由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透与流动而进入水体,使得水体环境受到污染、森林之采伐、耕作、土木工程等人为因素所造成水体中浮游物与溶解物的增加等。 不仅河流、湖泊受到污染,海洋也同样污染严重。污染的江河会继续污染海洋,而且海上溢油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也是污染海洋的重要原因。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就是赤潮,由于海水过于营养化,某些浮游生物在水中爆发性繁殖,这种生长量特别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工1621 姓名:张高林 学号:201650408108 指导教师:鲍锦磊

日期:2017-1-1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设计基本资料 (1) 1.1.1 设计人口 (1) 1.1.2 工业废水 (1) 1.1.3 气象条件 (1) 1.2 污水水质、水量及变化特点 (2) 1.2.1 污水性质 (2) 1.2.2 纳污河流 (2) 1.3 处理后的出水水质目标 (2) 1.4有关设计依据 (2) 第2章总体设计 (2) 2.1 工程概况 (3) 2.1.1 设计水量 (3)

2.1.2 厂址概况 (4) 2.2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4) 2.2.1 工艺比选 (4) 2.3工艺流程图 (6) 2.4工艺流程说明 (7) 2.4.1 粗格栅 (7) 2.4.2 提升泵 (7) 2.4.3 细格栅 (8) 2.4.4 平流式沉砂池 (8) 2.4.5 CASS池 (8) 2.4.6 鼓风机 (9) 2.4.7 污泥浓缩 (9) 2.4.8 污泥脱水间 (10) 2.4.9 消毒池 (10) 第3章工艺流程的计算 (10) 3.1污水处理部分 (10) 3.1.1 粗格栅设计 (10) 3.1.2 细格栅设计 (13) 3.1.3 平流式沉砂池 (15) 3.1.4 配水井 (18) 3.1.5 CASS工艺 (19) 3.1.7 消毒池 (27) 3.2污泥处理 (29) 3.2.1 污泥浓缩池 (29) 3.2.2 污泥脱水间 (32)

3.3工艺流程高程的水力计算 (33) 第4章附属建筑物的确定 (37) 4.1 行政办公用房 (37) 4.2 宿舍 (37) 4.3 食堂 (37) 4.4 传达室 (37) 4.5 浴室和锅炉房 (37) 4.6 车库 (38) 第5章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38) 第6章结论 (40) 6.1 设计结论 (40) 6.2 设计心得 (41) 附录 (41) 参考文献 (42)

关于水污染及其生态危害论文

水污染及其生态危害 摘要: 生命来源于水,水对人类文明来说是不可或缺,人类的经济、文化、乃至于最基本的生存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水。然而联合国已经警告,水将会成为继石油的下一个危机。很多时候人类已经认识到水危机的到来,然而更多的不是节约或补救,而是继续的放之任之,一切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中心。本论文主要是结合一系列关于水污染的一些相关规章以及时事简要地探讨水污染的现状、成因、危害、治理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水污染、现状、成因、危害、治理 正文: 茫茫宇宙,科学家在寻找外星生命时,其中一项就是看看这个星球有没有液态水。众所周知,我们人类,和人类身边的生物,的确需要水、温度、有机化合物,这三个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但在一些特别需要水的地方,它却变得那样吝啬……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人类缺水,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资源型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型缺水,其中水质性缺水(水污染)是这篇论文的主要探究方面。所谓水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中,使水质和底泥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功能的现象。所谓水质性缺水,是指有可资利用的水资源,但这些水资源由于受到各种污染,致使水质恶化不能使用而缺水。本论文将就对水污染的现状、成因、危害、治理共四个方面作出简单的探究。 一、我国水环境的前景令人担忧。 目前,全世界有14亿人生活在缺乏洁净饮用水的地区,全球每年有700万人因缺水或饮用不卫生的水而致病死亡。并且居民所患的疾病中,大约80%直接或间接与饮用水不合格有关。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水污染程度严重,损失巨大,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水污染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众生活、生存环境。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不容乐观,2008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2.0 总学时:36 课堂教学学时:36 实践学时:0 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环境治理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环境学导论、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等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在于全面系统的介绍有关技术政策,使学生掌握各种水污染控制技术的原理和设备计算,同时培养学生能够从工程观点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将来从事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该课程,使学生牢固掌握污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及其表达方法;掌握污水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各种水污染控制技术设备计算、污水处理厂的系统布置、流程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从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中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二、教学进程安排

第一章污水性质与污水出路 1.教学目标: (1)熟悉污水的类型与特征,熟悉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指标,掌握化学性质与指标及其测量方法,了解污水的生物性质与指标。 (2)掌握水体的净化机制及影响水体自然净化能力的影响因素,掌握氧垂曲线,了解污染物在不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3)了解污水最终出路和污水排放标准。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污水的化学性质与化学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2)水体的净化机制,氧垂曲线。 难点:氧垂曲线。 3.教学内容和要求: (1)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污水的类型与特征,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熟悉污水的类型与特征,掌握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指标、化学性质与指标,了解污水的生物性质与指标。 (2)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水体的自净作用,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掌握水体的净化机制及影响水体自然净化能力的影响因素,掌握氧垂曲线,了解污染物在不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3)污水出路与排放标准。 4.教学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讲授教学,适当展开讨论。 5.课外阅读资料。 6.作业:课后习题中选择1-3题进行课后作业,下次课提交。 第二章污水的物理处理 1.教学目标: (1)掌握格栅的作用、清渣方式,熟悉其设计。 (2)掌握沉淀法的四种应用,沉淀的类型。熟悉斯托克斯公式和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掌握表面水力复合的含义及计算。 (3)掌握沉砂池的作用、工作原理,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 (4)掌握沉淀池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其适用条件,熟悉平流式沉淀池构造及工作特点,掌握平流式沉淀池沉淀区表面积计算方法。 (5)熟悉废水中油的存在形态,了解隔油池的形式和特点。 (6)掌握气浮分离的基本原理,熟悉气浮法的类型。掌握加压溶气气浮法的流程和压力溶气系统的组成。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格栅的作用、清渣方式。 (2)沉淀法的应用,沉砂池的作用、工作原理和类型。 (3)沉淀池的分类和特点。 难点:沉淀的类型,沉淀池的设计计算。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doc

水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方案

目录 目录 (1) 水控工艺设计方案 (3) 一、设计方案的基本信息和要求 (3) 1. 基本信息 (3) 1.1 进水水质和水量 (3) 1.2 处理程度 (3) 2. 基本要求 (3) 二、工艺方案 (4) 1. 设计依据 (4) 2. 工艺与工艺路线 (4) 2.1 调节池 (4) 2.2 预处理 (4) 2.3 初沉池 (4) 2.4 计量槽 (5) 2.5 脱氮除磷工艺 (5) 2.5.1 A2/O工艺 (5) 2.5.2 SBR工艺 (6) 2.5.3 氧化沟工艺 (6) 2.5.4 工艺比对 (6) 2.6 二沉池 (7) 2.7 接触消毒池 (7) 2.8 污泥浓缩池 (7) 3. 工艺路线图 (7) 4. 各工艺单元的主要参数 (8) 4.1 集水槽 (8) 4.2 调节池 (9) 4.3 微电解池 (9)

4.4 初沉池 (9) 4.5 A2/O工艺 (11) 4.6 二沉池 (12) 4.7 接触消毒池 (12) 4.8 污泥收集池 (13) 4.9 污泥浓缩池 (13) 5. 装机容量、劳动与环境保护 (13) 5.1 电气工程设计 (13) 5.2用电负荷 (13) 5.3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13) 5.4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及对策 (13) 5.5 劳动保护及安全生产 (14) 6. 设备与设施 (14) 6.1 工程中主要设施统计 (14) 6.2 工程中主要设备统计 (15) 7. 设备与设施投资核算 (16) 7.1 工程中的主要设施的价格核算 (16) 7.2 工程中的主要设备的价格核算 (17) 8. 费用核算 (19) 8.1 总投资 (19) 8.2 运行费用核算 (19) 9. 工艺流程图和平面布置图 (19) 三、致谢 (20) 四、参考文献 (20) 水控工艺设计方案 一、设计方案的基本信息和要求

水污染论文

小议水污染 水,是大自然的精灵,轻盈、灵动;水,是生命的源泉,纯洁、珍贵。水也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之一,离开水人类是没办法生存的,因此,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世界水污染的情况确实严峻的也是令我们深思的。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随着工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水污染亦日趋严重,成了世界性的头号环境治理难题。 (一)水污染的现状 水污染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以中国为例,在中国饮用水源污染非常严重,符合饮用水标准者约占30%,在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且严重超采现象十分普遍。对中国532条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已有436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调查总数的82%。到1994年为止,全国各大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城市(镇)附近水域的污染尤为突出。中国湖泊达到富营养水平均的已达到63.3%,处于富营养和中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面积占湖泊水库总面积的99.5%。岸海域各海区无机氨和无机磷普遍超标,污染程度有所增加,局部海域营养盐含量已超过国家3类水水质标准。 (二)水污染的危害 严峻的水污染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在生活用水方面,城市生活污水城市居民聚集地区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多为洗涤水和冲刷器物所产生的污水都对人的健康。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 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世界上80 %的疾病与水有关。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 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在工农业用水方面,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 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 量不好的因素。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 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的后果 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三)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班级:环境监治092 姓名:何小雯 时间:2010/2011学年第1学期第14-15周

目录 一、设计任务 (4) (一)设计目的 (4) (二)、设计题目 (4) (三)、设计内容 (4) 1.查阅资料 (4) 2.工艺设计 (5) 3.绘图 (5) 4.资料汇总 (5) 二、设计说明 (5) (一)本设计参数与要求 (5) (二)工艺流程 (5) 三、工艺设计与计算 (6) 1.调节池设计计算: (6) 2、一级提升泵的选择水泵(两台相同型号)24h运行,一用一备 (7) 3、隔板混合池设计计算 (7) 4、隔板絮凝池的计算 (9) 5、斜管沉定池的计算 (12) 6.高程图 (13) 四.工程造价 (13) 五.分析总结 (14)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 (一)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了解了水污染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规范、内容和要求,以及环境工程设计规范与标准。 2.理解和掌握了污水的混凝剂调制系统的处理工艺及其设备的工艺设计方法。 3.掌握并熟练运用Auto-CAD和工程制图与标准绘制规范性工艺设计图纸的能力以及计算工程量的能力。 4.让我了解了设计说明书等资料的内容、格式与编写,以及工程量的计算。 5.培养我查询与搜集相关资料,正确应用环境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能力。 6.培养了我正确、清晰地表达了设计内容,编写设计说明书等资料的能力。 7.加强了我们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8.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塌实苦干,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 (二)、设计题目 本人所在小组的设计题目为:混凝沉淀系统。 (三)、设计内容 分五个阶段完成设计内容

水污染论文

摘要: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水资源及其分布状况,其次介绍说明了水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类型。再次,分析了我国水体污染的危害,同时,就如何加强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水资源水污染水污染来源危害水污染防止 引言 生命最初诞生在水中。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水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等都存在很大的危害。久而久之,也会威胁到人的安全与健康。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环境污染,并对其作出解决方案。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水资源 1. 1 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球上的水总量为1.4×109km3,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其中绝大部分存在于大洋、浅海及海洋沉淀物中,淡水所占的比例不到2.7%,而且淡水的大部分以两极的冰盖、冰河和深度在750m以上地下水的形式存在。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淡水,仅仅是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一部分,其储量仅占地球总水量 0.64%。可见能供人类直接利用而且易于取得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1. 2 水资源的特点 水资源的地域分布极不均匀,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当匮乏。中国河川年径流量约为 2.7×108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的121位,已被视为13个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因此,中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并存在如下的特点: a)水量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 b)水量在时程分配上很不均匀 c)水土资源组合不相适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水量将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水资源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质日益恶化。据调查表明,地下水有93.2%受到污染,地表水100%糟污染。2.水体污染 2. 1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从而导致了水体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发生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有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污染的发生取决于污染物、污染源及承受水体三方面的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和关系。水污染可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大类。自然污染是指由自然因素所产生的污染。人为污染

水污染及其防治教案

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 [课标要求] 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针对某类环境污染,说出其防治的主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以水污染概念、水污染类型、水污染危害、水污染防治为编写思路,围绕课标中环境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标准编写主干知识,以活动、阅读等辅助栏目拓展水污染的有关知识,使整节教材有血有肉,枝繁叶茂,很好的达到了水污染及其防治的课表要求。 为了实现第二个课标要求——以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出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教材设置了探究活动,介绍了最常见的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过程、危害,并让学生联系家乡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分析。关于水污染防治,教材从预防、治理和管理三个层面进行阐述,还设置了“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阅读教材,让学生对污水处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完成第三个课标。。 [教学构思] 1.以学生为本,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生活,领悟教材的精华。通过案例教学法实现对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策源地,通过情境设计、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2.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通过分

析图片、材料等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污染概念、类型和我国水污染状况。 2.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过程及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3.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4.认识水污染的区域差异及解决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水污染原因,掌握水污染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3.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对案例中图片、材料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事物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归纳表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的地理观念,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2.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护水意识,主动参与意识, 3.关心我国水污染状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水污染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 案例的剖析;初步掌握案例分析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式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