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课件)旅游政策法规题目及答案(二)

(法律法规课件)旅游政策法规题目及答案(二)
(法律法规课件)旅游政策法规题目及答案(二)

B 卷答案

一、单选题(15*1)

1、确认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旅行社的法律特征的是()。

A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B必须是全国旅游协会会员

C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 D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为旅游者提供有偿服务的企业。

答案:B

2、未经过国家旅游局特别批准的国际旅行社不得经营下列()旅游。

A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B组织国内旅游 C接待入境旅游者 D经营省内旅游

答案:A

3、成立旅行社分社时一个重要条件是:年接待旅游者必须达到()以上。

A.1万人次

B.3万人次

C.5万人次

D.10万人次

答案:D

4、某旅行社导游员未按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提供服务的,旅行社应该赔偿旅游者所付导游费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答案:B

5、导游人员在使用调整变更接待计划权时,应该怎样掌握征求旅游者意见的尺度。()A一部分人同意即可 B至少要有一半人同意

C要有50%以上的人同意 D必须全体旅游者一致同意

答案:C

6、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时,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预公告,处以()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A.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B.1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C.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

D.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

答案:D

7、在导游活动中,导游人员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应该扣除的分值是()。

A.4分

B.6分

C.8分

D.10分

答案:D

8、旅游安全事故的等级分类主要是由在一次旅游活动中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程度来确定的。那么,重大事故中经济损失的程度是()。

A.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C.1万元以内

D.100万元以上

答案:B

9、《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规定》是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并于9月1日正式实施。

A.2001年5月15日

B.2002年5月15日

C.2003年5月15日

D.2004年5月15日

答案:A

10、旅行社责任保险的期限是()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A

11、我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以下不属于危险品的为_

A枪支管制刀具 B易腐蚀物品C化学品D放射性物品

答案:C

12、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工作由()部门主管

A国务院 B人民政府 C城乡建设环保部 D国家旅游局

答案:C

13、国有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对收藏的文物,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馆藏文物如果没有向()登记的,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A地方人民政府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D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答案:D

14、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

A经营者的责任 B全社会成员的责任

C全体公民的责任 D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答案:D

15、对已经评定质量等级的旅游区(点),全面复核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

答案:B

二、多选题(15*2)

1、设立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A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办公设施

B有持资格证书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

C分别具有150万元和30万元的注册资本

D都必须具备旅游协会的会员资格。

答案:ABC

2、下列()情形不适用保证金对旅游者赔偿

A、旅行社因不可抗力因素不能履行合同

B、超过规定的赔偿时效期限

C、司法机关已经受理

D、国家旅游局认定旅行社应赔偿

答案:ABC

3、对旅行社监督管理的部门有()

A、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旅游工作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价格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外汇有关部门

4、从下列内容中选择导游员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A按照条例规定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

B按照条例规定取得导游证的人员

C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导游的人员

D是专门为旅游者提供导游、讲解及相关服务的人员

答案:BCD

5、在何种情况下,不得颁发导游证()

A患有开放型肺结核等传染疾病的

B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C因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D曾经被吊销过导游证的

答案:ABD

6、下列内容中属于导游员等级的标准是()

A知识要求

B职务要求

C业绩要求

D学历要求

答案:ABCD

7、导游人员在使用调整或变更旅游接待计划权力时,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是()

A、必须是在旅行或游览过程中

B、必须是遇到了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情形时

C、必须征得全体旅游者的同意

D、必须立即报告游览地的旅行社

答案:AB

8、导游人员的权利有()

A、进行导游活动时,享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B、在旅游活动前,享有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权。

C、对旅游行政行为不服时既享有复议权又享有诉讼权。

D、对旅游行政行为不服时,享有申请诉讼权。

答案:AC

9、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人员应履行的义务或者职责主要是()

A、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

B、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佩戴导游证

C、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旅行社委派

D、进行导游活动时,不得收取小费

答案:ABC

10、导游人员未经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的,应当受到应有的处分是( )

A、旅游行政部门责令其改正

B、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C、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D、情节一般的吊销导游证并予以公告

答案:ABC

11、导游员张某进行导游活动时,与旅游购物商店串通起来欺骗旅游者消费,使该团旅游者购买了大量假劣旅游商品,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行政部门可以处罚()

A、张某

B、委派张某的旅行社

C、张某所在旅行社的经理

D、旅游购物商店

答案:AB

12、《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娱乐场所从事的活动()

A、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B、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或者领土完整

C、危害国家安全、利益或者社会稳定

D、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

答案:ABCD

13、食品卫生法要求食品必须具()

A、无毒无害

B、有营养

C、色香味

D、可以直接食用

答案:ABC

14、我国的法律规定严禁在食品中加入药物,但()除外。

A、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B、作为食品的原料、调料用的药品

C、作为营养强化剂加入到食品的药品

D、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答案:ABC

15、下列对于旅游安全管理工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为主、信誉至上

C、统一归口、分级管理

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答案:AD

16、《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可适用于()。

A、旅行社和旅游饭店

B、旅游车船公司

C、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

D、旅游购物商店

答案:ABD

17、旅游安全事故分为()。

A、轻微事故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

答案:ABD

18、对在华死亡的外国旅游者严格按照外交部《外国人在华死亡后的处理程序》办理,主要内容包括()。

A、死亡的确定

B、通知外国使领馆及死者家属

C、尸体解剖

D、出具死亡证明

答案:ABCD

19、保险合同的主体包括哪些内容()

A、保险人

B、投保人

C、被保险人

D、关系人

答案:ABCD

20、保险合同的当事人之外有当事人,请指出下列人中的关系人是()

A、被保险人

B、受益人

C、保险金受领人

D、享受赔偿请求的人

答案:BCD

21、保险合同的客体亦称保险标的,它包括的内容是()

A、被保险人的寿命和身体

B、被保险者的财产

C、与财产相关的利益

D、关系人的寿命和身体

答案:ABC

22、下列行为中属于旅游投诉的是()

A、王某旅游归来,因旅行社不履行合同想要投诉,可是要出差没有时间,于是她让家人代替她到旅游质监所投诉

B、旅游者于某在旅游活动中权益受到侵犯,于是自己写投诉状状告旅行社

C、旅游者田某在旅游定点商店购买商品,遭遇欺诈,到旅游质监所投诉

D、2005年底,小孙到华东五市旅游,旅游过程中导游不断改变行程并随意增加购物点,2006年7月小孙准备投诉

答案:BC

23、根据《旅游投诉暂行规定》,投诉者有()等权利。

A、了解投诉的处理情况

B、请求调解

C、与被投诉者自行和解

D、放弃或变更投诉请求

答案:ABCD

24、旅游投诉的管辖包括()

A、级别管辖

B、地域管辖

C、移送管辖

D、时效管辖

答案:ABCD

25、《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我国风景名胜区划分为()

A、市县级风景名胜区

B、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风景名胜区

C、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D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答案:ABD

26、下列哪些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A、太阳岛公园

B、镜泊湖风景区

C、五大连池风景区

D、东北虎林园

答案:BC

三、简答题(5*7)

1、简述导游人员的义务。

答:1.导游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导游员的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能力,讲解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其他专项能力。

2.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佩戴导游证。

3.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旅行社委派。导游人员不得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进行导游活动。

4.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

5.《条例》第十二条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应当遵守职业道德,着装整洁,礼貌待人,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民族习俗和生活习惯。

6.导游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旅行社确定的接待计划安排旅游者的旅行、游览活动,不得擅自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者中止导游活动。

7.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应当就可能发生危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8.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

9.《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2、简述旅游交通的特点。

答:1、游览性:旅游交通的一个突出特性,在于它的游览性。例如长江三峡的旅游船,较之一般长江客轮经停的游览点多、游览时间长,而且白天过三峡,以实现旅客游三峡的目的;而一般的长江客轮则无此特性,它是以准点将旅客从驶发港送到目的港为特征,沿途景点停留数量少且时间短,经常是夜过三峡。此外,旅游交通在线路安排上,十分注意将各旅游景区、景点连接起来,以便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游览多个景点、领略沿途风景。

2、舒适性:旅游交通的舒适性,也是不同于一般交通运输的一个特性。例如,旅游列车在车厢设施、服务质量、服务项目、乘客座椅等方面,特别注意其舒适性;旅游汽车、旅游船内的设备、设施也都优于一般的交通客车、客轮。当然,有些旅游者,从经济上考虑,也有选择一般交通客车、客轮作为其旅游交通工具的。作为旅游交通的舒适性,集中体现在一些国际间旅游专列和巨型远洋游船上,这些旅游交通工具不仅拥有星级客房、风味餐厅,而且还有各类娱乐、健身设施。

3、季节性:一般来说,旅游业随着自然季节的变化有旺季、淡季之分,如海南在冬季为旅游旺季,而在夏季则可能是淡季。因而,旅游交通也有旺季、淡季之分。旅游旺季、节假日期间,旅游交通客运量急剧增加,求大于供;而在旅游淡季,交通客运量明显下降,供大于

求。旅游交通为适应这种季节性,往往在旅游旺季集中运送旅游者,而在旅游淡季则以运送一般旅客为主,并不断根据季节作相应的调整。

3、简述减轻或免除承运人侵权责任的条件。

答:1、承运人如能证明旅客死亡、受伤是不可抗力或旅客本人健康状况造成的,或者是由于旅客本人过失或故意行为造成的,可以减轻或免除承运人的责任;

2、旅客随身携带物品或者托运行李的毁灭、遗失或者损坏完全是由于行李本身的自然属性、质量或者缺陷造成的,承运人不承担责任;

3、在旅客、行李运输中,经承运人证明,损失是由索赔人的过错造成或者促成的,应当根据造成或者促成此种损失的过错的程度,相应免除或者减轻承运人的责任;

4、旅客以外的其他人就旅客死亡或者受伤提出赔偿请求时,经承运人证明,死亡或者受伤是旅客本人的过错造成或者促成的,同样应当根据造成或者促成此种损失的过错的程度,相应免除或者减轻承运人的责任。

4、简述风景名胜区等级划分及其依据。

答:1、《暂行条例》规定,我国风景名胜区划分为三个等级:(1)市县级风景名胜区;(2)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风景名胜区;(3)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风景名胜区的划分:依照《暂行条例》的规定,风景名胜区等级划分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依据:(1)风景名胜区内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是划分风景名胜区等级的依据。一般来说,风景名胜区内都有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有一些风景名胜区内不仅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而且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都很高,因而被评定为较高的等级,如北京的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名胜区等。

(2)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也是划分等级的依据。一般来说,风景名胜区都是环境优美,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有一些风景名胜区,环境特别优美,规模和范围特别宏大和宽阔,为人们提供的游览条件也特别优越,因而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如秦皇岛的北戴河就是闻名遐迩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5、简述旅游投诉案件地区管辖的三个标准。

答:地域管辖,是指同级旅游投诉管理机关之间横向划分在各辖区内处理旅游投诉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即确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实施其行政权力的地域范围。一般来说,地域管辖以行

为地作为确定管辖机关的标准。

(1)被投诉者所在地的确定:被投诉者是公民的,其所在地是他长久居住的场所。《民法通则》第十五条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被投诉者是法人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2)损害行为发生地的确定:损害行为发生地是指导致投诉人人身、财产权利或其他权利受到损害的被投诉人的过错行为发生地。

(3)损害结果发生地的确定:损害结果发生地是指被投诉人的过错行为对投诉人的人身、财产权利或其他权利产生损害后果的显现地。损害结果发生地在实际中确定比较复杂。如果损害行为导致多种损害结果的发生,以主要的损害结果发生地为先。

四、案例分析题(2*10)

1、案例:张某参加了由甲旅行社组织去贵阳的旅游活动。在游玩贵阳天星桥景区时,导游

小任一再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并要求游客在一些淌水的石板路上行走时,别因为景色太美而取景拍照,石板滑,容易摔跤。张某舍不得放弃美景,不但自己拍照,还要招呼其他游客也来取景拍照。在让出取景点往后退时,一脚踏空,被石板撞击后,痛得不能行走。导游小任立即将张某背出景区,直送医院检查,得知骨裂。张某不能再继续后面的游程,要求甲旅行社赔偿损失费。

分析:(1)导游小任事前事后作了一系列处理,尽了一个导游人员的责任。《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第十四条的规定: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过程中,应当就可能发生危机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情况,向旅游者作出真实说明和明确警示,并按照旅行社的要求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从这一导游人员义务的规定来说,导游小任尽了自己的职责。

(2)因骨裂,造成游客张某部分旅游景点没去成,甲旅行社返还部分景点门票费用,但从性质上讲这是“返退”,而不是赔偿。

(3)旅行社不能从质量保证金中支付赔偿金。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办法》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期间发生人身、财物意外事故不属于适用范围。应该由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按旅行社责任保险合同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2、案例:某单位15位员工由一旅行社组织出游,在旅行社安排住宿的A宾馆用过晚餐后出现

众人腹泻现象,后经防疫部门检查为食物细菌严重超标所为。但在旅客回来后,旅行社和宾馆却对赔偿推诿,该单位代表将旅行社投诉。经调查,旅游团中除一位旅游者在外用餐外,另外14位旅游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和腹泻现象,为此,旅游团的行程被迫延迟。事后,A宾馆负责人承认旅游者食物中毒是由于其工作失误所致,同意并保证承担由此产生的旅游损失费用和治疗费用。但在旅游者返回后很长时间,A宾馆一直没兑现赔偿承诺。

分析:旅游质量监督所认为:旅行社与旅游者签有合法的旅游合同,明确规定了旅游团队的用餐标准和用餐质量要求,双方应严格遵守约定。本案中A宾馆作为旅游团接待单位,是造

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并根据《消法》有关规定,对旅游者进行如下赔偿:(1)旅游团因食物中毒而延迟行程所发生的食宿费用。(2)旅游者医疗费用。(3)耽误一天造成旅行社的业务损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