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分层”

分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分层”
分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分层”

分层教学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分层

——对于我校中学分层教学实验的指导意见

中学部教学处熊伯夷

教育专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着不均衡的现象。”既然人的智能发展存在个性差异现象,而我们的教育教学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那么,我们如何在追求共性的同时做到尊重个性?如何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质量?

再者,我国的教育从孔夫子时代起,就一直倡导“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学有所进。

为此,我校中学部自上一学年起,就开始在中学数学和英语两个学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理论上看,分层教学无疑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目前的分层教学实验也出现了一些困惑和瓶颈现象。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按学科成绩分层上课后,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

如何使分层教学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分层”?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分层,重在进步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首先必须确定对学生分层的标准。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而不是像工厂中的产品制造一样千篇一律,因此,学生分层施教不能简单地依据班级学生的成绩,而要综合考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再对学生进行分层:A班(跃进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B班(发展层):基础一般,接受能力尚可,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

C班(提高层):基础薄弱,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存在问题,在学习上有困难。

在这里,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不用“优”、“中”、“差”的说法,旨在尊重学生人格和学生差异,而不是将人(学生)简单地分层而分等。我们要明白,分层教学的意义在于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智力和认知结构方面存在的差异,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照顾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和“不吃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

因此,分层教学不仅重视学生的优秀,更追求学生的进步!

二、备课分层,重在全体

分层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环节。R.M.托马斯的“掌握学习原则”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所有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所以,在备课时,要求教师在透彻理解掌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出备课的层次性,注重因材施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条件,设计好分层教学的全过程。内容安排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接受能力,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突出重点。

对于C层学生,教师应尽可能设计一些简单的、易于模仿的问题,只需教师加以指导或小组内通过简单讨论就能解决的基础知识。

对于B层学生,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中等难度,梯度稍大一些,并兼顾一些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注重设计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问题。

对于A层同学要设计灵活性和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求它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注重设计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发展个性特长的问题。

另外,备课设计要根据情况设置“全体”“提优”“补差”三条线索。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当然,这种备课显然要比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备课付出更多的精力,也更加体现出老师的教育智慧。

三、授课分层,重在转化

分层上课是分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创造性的部分。我们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个性差异,其关键就是通过多媒体或导学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真正体现出上课的层次性。

为了落实分层目标,教师一定要注意先易后难,注重基础,适度提高,真正体现“低起点,小坡度”的层次性,还要注意层次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学生能学会,学得自然、轻松,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自行设计例题,由浅入深,层层递出,所设计的问题也是因层而问,做到什么层次的学生回答什么层次的问题,真正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所谓“学困生”,通常表面上看是一些学习成绩差,纪律又不好的学生,但这只是表象;这些学生,其实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但由于很少得到别人的尊重,往往表现出懒惰、胆怯和自卑;虽然他们外表装作对什么都无所谓,有时还自视孤傲,但内心常常很自卑,缺乏自信,始终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

首先,是关心爱护,树立信心。教师的关心爱护是学生上进的催化剂,平时要多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使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才智,又能增强自信心,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如课堂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浅而易答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哪怕只答上一点点,也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消除不敢答题,怕答不好的种种顾虑。当他们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先让他们坐下,让一些归纳能力较好的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复述一遍,使他们逐渐树立也能答好问题的信心。

其次,是降低门槛,激发兴趣。针对学困生学习困难,接受知识慢,对学习很容易失望。要注意做到降低门槛,适当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轻松地掌握符合他们现状的知识。这样,逐步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殿堂,培养起自信心,激发起兴趣,逐步跟上其他学生。

第三,是学法指导,提高学能。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科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善于调控自己学习过程和灵活应用各种知识的能力。

四、作业分层,重在有效

为了在教学里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学生作业在设计、布置、批改等方面均要做到分层。

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设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科学的作业量=

承受力×(1+10%)。在学生对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的情况下,最大的作业量不应该超出学生承受力的10%,难度应该设定在学生不抄袭就能够回答的前提下,这样才有可能培养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作业题的设计应按基础题、变式练习题和综合题,由易到难组成阶梯式的题组,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同时对于作业量也应有适当的不同,布置作业时,对于基础性强、对巩固课堂知识起作用的题目,三层学生均要求完成,但A层学生尽可能在课内完成,C层则

做在作业本上。对于A层习题,要求B层学生选做,B组习题鼓励C层学生选做。另外,对A层学生还可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创造性问题作为思考题加以训练。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批改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C层学生尽可能面批面改,进行个别辅导,指出错误的原因并督促及时更正,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识。对于A、B层学生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点拨,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另外,对各层次学生的作业,都应有恰当的激励性评语,及时鼓励、肯定,树立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并培养其成就感。

五、辅导分层,重在提高

俗话说:再好的草原,也会有几匹“瘦马”。因此,教学之后的个别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加强个别化辅导就是为了普遍提高后进生的全面素质,就是为了减轻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负担。

首先,制定辅导计划,个别辅导一般采用三定,即:定时、定人、定内容。①定时,每天集中答疑,处理学生的共性问题。②定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能力,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成绩好的同学重答疑和点拨,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后进生,因他们学习的依赖性较大,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帮助,降低问题的切入点,梯度小一点,速度慢一点。当学生做正确后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其有成功喜悦,给其自信。③定内容,主要督促检查、订正最近的练习卷、作业,尤其是学习中的疑难和困惑。

其次,教师还要抓好“培优”和“补弱”这一课外辅导环节。对于C层学生,主要是鼓励学习自信心,培养兴趣,注重习惯养成,指导学习方法,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借助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搞好“一帮一”的帮扶对子,即“兵教兵”,帮助他们消化课堂上的基础知识,纠正作业中的错误等;B层学生是课外辅导的重点对象,可以进行3至5人的群体性辅导,点拨知识掌握上的共性的错误,也可以请教A层学生帮助解决,同时注重能力和信心的培养;对于A层学生,注重个别点拨,对课堂内容加以拓宽,培养探索、创新、综合运用的能力。

六、评价分层,重在激励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很重要,所以,我们要重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的给予肯定及表扬。由于学生的习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进行分层。

对学生的评价分为:严格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和赏识性评价。比如,对于C层学生,我们要用赏识评价法,教师要经常跟家长沟通,学生一有进步就要共同对他们的进步加以肯定与鼓励;对于B层学生则是要求激励评价,可以加些评语,如“要是再努力些一定会更棒!”“你觉得这次背诵怎样?进步了吧?”等;对于A层学生,我们不但要激励,而且更要严格要求,使之在优秀之中更优秀。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除了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策略。他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承认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明确教学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成功,从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在课堂上的实施,较之传统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张扬,更有利于优秀生综合能力的发挥,也更有利于较低层次学生潜能的挖掘与提升。

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体会(1)

浅谈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烟庄中心小学刘艳芳 摘要: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才,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学原则之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原则是: 要从数学课程计划、数学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失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实行分层教学。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发挥各自的潜能,让优秀生更优秀,让学困生喜欢数学,学会数学,对分层教学进行了大胆尝试。 一、对学生分层,让优等生吃的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数学差异很大,就说现在这个班级吧,我们班有53人,优秀32人,良好12人,合格2人,待合格的7人。待合格的20分以内的就占了三人,面对学生这种参差不齐的学习现状。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对于数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优秀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老师适当的点拨就能顺利地完成;良好的学生在老师的讲解和同学们之间的帮助也能顺利地完成;而待合格的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情况,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学生能力、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分为abc3个不同层次。让

a组坐在教室的后面,b组的坐在中间,c组的坐在最前面,不过也不是每节课如此,如果不需要分层施教仍按自己的座位坐,如果需要,在数学课前,我会提前通知学生,每个层面的学生带好有关的数学学习用品,分别坐到各自的学习小组中。 二、分层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现在小学阶段课程开展的比较全面,数学课的课时有限,要在课堂上要效率,这就要求老师备好每一节课。首先,我把教学目标层次化,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我在坚持课程计划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在备课时要精心制定每一节课的abc3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各自的目标。我围绕三个层次目标进行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学习从基础性目标开始,完成之后进行综合性目标,最后是发展性目标。 三、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分层教学的技巧 在新授时,首先让a组的学生自学新授内容,完成课本上的自主练习。同时我会向bc学习小组的同学教授新课。讲完后会安排他们做一些练习,巩固新知识。我会利用这个时间了解a组学生的自学情况。自主练习做完后会给a组的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难易不同的练习题。在这个时间段中我会检查bc小组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以相应的辅导和讲解。在练习课时,首先我会挑选一些重难点题目进行统一讲解,然后a组同学以研究-讨论,自学为主。而bc组的同学以研究-讨论,讲解为主。在试卷的分析处理上,我有时会采用“学优生”当

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梁 浩

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梁浩 发表时间:2013-03-15T09:01:01.0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3月总第128期供稿作者:梁浩 [导读] 教学目标分层,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 梁浩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五中学054000 因材施教是一个古老而有年轻的课题,分层教学是其一种具体体现。针对当前的生源素质状况,分层教学的实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设计优化习题是关键。因此,本文拟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以供同仁们探讨。 一、学生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首先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根据具体情况约按3∶5∶2的比例确定各层次的人数。A层学生要求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反思,树立创新意识;B层学生要求能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C层学生要求能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的解题方法,具备基本的思维能力。学生分层可以通过成绩考核来进行,同时要遵循三个原则:自愿原则、公开原则、动态管理原则。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参加分层的成绩考核,可向学生传达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考核。在考核后,要将根据考试成绩确定的分层结果公开。如果教师暗箱操作,将自己主观的分层结果强加给学生,势必会导致学生不满,被分为C层的学生会认为老师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公开分层结果后,教师要陈述自己的意见和原则,并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调整分层结果。分层之后,有的学生学习态度有所转变,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取得了学习的进步;也有的学生不思进取,骄傲自大,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此,要实行分层动态化管理,将进步的学生提升到较高的层次,将落后的学生下放到较低的层次。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各类学生的情况,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适合其目前状况的教学。 二、授课分层 授课分层是分层教学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在授课分层中,要处理好基本要求和个别要求的关系,即既要讲授基本的教学内容,又要兼顾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这就要求在讲授基本教学内容的同时,进行教学目标分层、提问分层、课堂练习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即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A层的学生进行探索性教学,引导他们自己去探求新知识,熟练运用基础知识,做到能从容应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对B层学生进行提高性教学,使他们既要知道“怎么做”,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逐步学会自我探索;对C层学生进行补偿性教学,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训练,使他们能基本掌握知识要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能使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 提问分层,即在课堂提问中,教师对要提问的问题进行层次划分,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难度适中的问题让B层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给C层学生多提供回答的机会。提问分层遵循的一条原则是“提供给中差生更多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感到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提问分层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课堂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氛。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首先向C层的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能通过观察看出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吗?然后向B层的学生提问:我们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这里要强调“且”字呢?“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两句话正确吗?最后向A层的学生提问:我们发现,平行四边形旋转1800之后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完全重合,由此可以知道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通过这样的分层提问,使C层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B层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A层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辅导分层 在分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因此辅导分层应包括对学生功课的辅导和与学生心灵的沟通,通过双管齐下,缩小学生的层次差距,让低层次的学生向较高层次迈进。在功课辅导中,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能够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对A层学生的辅导注重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联系和异同,通过具有较高难度的综合性练习,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对B层学生的辅导则侧重于他们对知识点的回顾和复习,使其能够熟练地掌握基础知识,把握中等难度的基础性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难度不太高的综合性练习,培养他们的数学能力;对C层学生则采取“多辅导、多练习、跟踪指导、查漏补缺”的方法,帮助他们基本掌握基础知识,适时指导他们适当尝试一些中等难度的基础题。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师生交流,教师多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对于A层学生,教师应多提醒他们不要骄傲自满,鼓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前行;B层学生由于存在着多或少的缺点与不足,以致于成绩总是徘徊于中等水平,教师应多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与学生共同找出他们的不足,鼓励他们努力向A层靠拢;C层学生的情感因素是最复杂的,他们总是感到自卑,觉得老师和同学们看不起他们,这就需要教师多关心他们,多与他们谈心,多鼓励和支持他们,增强他们的信心。 分层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能较好地处理全体与个别的关系,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如何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我们现在的不少学校,班级人数多,学生接受能力层次不一,极易造成英语学习的分化,因此英语教学中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采取分层教学就非常必要。 到底如何进行分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熟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目标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形容词和副词和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这个学生在班里边找边说:Zhang Pe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张鹏的外号就是“白马王子”。这一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人人情绪高涨,抢着回答另外的问题,e.g.:Who is younger than you?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坚持不懈。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之具有趣味性;应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学者。 二、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题海的深渊,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导致“溺死”其中。那些本可以成为“游泳高手”者,由于缺乏指导而“夭折”,我们人为地摧毁了他们想建立的“自我成功意识”,让其过多地体验“失败”、“低劣”、“不如人”。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能力,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浅谈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87-01 中学生的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存在差异,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有差异,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差异,即各种素质参差不齐。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教学”正是符合”因材施教,循序渐近”的教学原则,教学能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1.用思想沟通来分层 分层次教学中的分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差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的目的。 2.尝试按学生意愿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可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 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3.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教学,重在学习潜能的挖掘 我的目标是”教一会三”这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思维能力也比较好,但数量不多,对这些学生要注重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启发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可以成立数学兴趣小组,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或当好班上的小老师为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发挥他们的优势既帮助了别人又锻炼了自己。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

浅谈分层教学的利与弊

浅谈分层教学的利与弊 对当今的学生来说,“分层教学”可谓是一个不陌生的词语。 “分层教学”即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在当下的学校里,在入学前进行一场入学考试之后按照成绩来分班级已经非常常见,从最初的中学里按照成绩排名将靠前的学生分为“清北班”“火箭班”,将成绩靠后的学生分为“普通班”“平行班”。然后根据不同水平的班级来安排不同的教学方式,作业布置以及考试等等。 这样的分层教学模式自然是有一定的益处。首先,新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分层教学正好适应了这样一个“面向全体”的要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基础知识状况、智力水平,同时在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而采取分层教学能够很好地实行“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地实现人的发展。其次,采取分层教学,能够提升课堂的课堂的效率,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能够迅速吸收基础知识同时再深化拓展,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则能将基础知识慢慢落实,使课堂的有效时间大大增加。 但同时分层教学也有许多的不足。最为明显的就是,按照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从某个方面来说本就是教育不公平的体现。学校的出发点自然是好的,但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之中也有着些许自负自傲的学生存在,他们对普通班的学生出现看不起甚至歧视等心理的出现;而被分在普通班的学生,有的则会出现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出现“人生无望”这样消极的思想。甚至有的学校给优秀班配备较普通班来说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若有如此,即使在学业成绩上因材施教,总体来说也是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学生踏入校园,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不同基础的学生需要教师来引导。分层教学虽有着一些弊端,但也不能因此就放弃这一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科目采取分层教学,在不断的实践中发扬其优势,消除其不利的方面。推动我们的教育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浅谈中学数学分层教学

浅谈中学数学分层教学 摘要:现代教育崇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然而,由于受小学数学基础差异的影响,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样使我们的常规教学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分层教学正是针对此种现状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提出的。 关键词:教学模式;中学数学;分层教学 一、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分层教学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教学中赋予不同的要求,达到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2.符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的要求 学生个体无论在认知结构、认知能力、兴趣、个性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学习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教学是一种承认并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实施的差异性教育,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学有所得,让每个层次的

学生都得到最佳的发展。 3.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成功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分层教学的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教学要求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为不同层次学生创造各种尝试、探索、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与自信。因此,分层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件和创造性。 4.符合有利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必须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主导,构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保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 数学课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尝试,实施分层不分班的教模式。教师要分析每节课教学内容,确定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共同目标,然后确定内容的扩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还要分析学生,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特点,在学习上分出层次,归成类别。让每个层次每个类别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有最

浅析分层教学法的推广和实施

浅析分层教学法的推广和实施 赤水源中学陈孝顺 摘要:分层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在全国推广,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强势智慧,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想平台。本文针对如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校推广分层教学模式,分析程推广过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和困难,并提出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传统教学模式推广和实施 由于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和项目学校发展的需要,我校在几种有效教学模式中,以上海建平中学的“分层教学法”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很多困难。现就分层教学法在我校推广和实施过程情况,如何在一个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学校推广和实施分层教学法提出以下看法。 一、现状分析 1、当前教学模式:目前的教学模式是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为基本体制,每个班的学生分班原则不外乎种,一是按本年级学生个人总成绩排名,按总成绩的高低平均分配到每个班;另一种是,按学生总成绩的高低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优化班和普通班)。前一种分班方式,基础好的和差的总分可以相差4、5百分,高一分班时,高分达到600多分,低分只有200来分,在这种班级里面上课,老师不能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后出现优秀的“吃不饱”,拖成了一般的了,基础差的“吃不了”就更差了。后一种分班方式好像是实施了“因材施教”,但它的分层的依据是学生的总分,学生总体情况相当,但不表示学生在各科上的发展都是一样的,真正各科都均衡发展的学生也不多,更多的是有个别科目较差。相应的在这些班级上课的老师就都以优秀生的标准来教学,导致勒势科目的学生跟不上,时间一久这些优生也就逐渐变成了差生,所以,每个重点班,进班的成绩都差不多,但最后还是出现了很差的学生。另外,这种分班制度,将会严重打击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在差班的学生和老师都会失去自信,认为别人都认为我是差的,我教不好、学不好是正常,从而导致老师和学生破罐破摔。 2、教师结构: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牌学校,其师资队伍的老年化(平均年龄在35以上)、思想意识的陈旧华是不言而喻的。很多教师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教法中走过来的,思想意识非常保守念旧。 3、教学状况:在近10年来,盐津一中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向时间要质量,用大量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现以跃居全市同类学校榜首,连续两年全市综合评比第一。很多老师甚至领导形成了时间加汗水才是质量保障的意识。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各地各校高中都在扩招,高中优秀生源的争夺非常激烈,为了适应这种无序的竞争,各地各校都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其中分班教学(分重点班和普通班)是很多学校都在进行的一个手段。很多优秀学生和家长就读哪个学校也就基本是冲着重点班去的。我校在近年的竞争中也免不了分班教学的模式。优化班固然是各方面都给予最优化的配置,配置最好的班主任,最好的任课教师,享受最优化的教学资源。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几乎全落在了班主任的头上,学生的思想工作、人格品质和人生价值观都是班主任在教育。任课教师多数只是完成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违纪就把违纪学生提交给班主任,甚至有的学生不交作业,任课教师也把这些学生转交给班主任去处理。更有甚者把学生在他的课堂上的违纪认为是班主任工作不到位,责备班主任没管理好班级。 4、班额情况:由于近年高中教育的普及,各校招生人数大大超过学校现有条件,导致很多学校都是大班化教学。我校现有班级人数都在70人以上,教室内别说开展什么活动,就连教师上课要到教室下面巡查学生情况也很成困难。有的班级达到80多人,上课学生站起来都成困难。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浅谈

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浅谈 发表时间:2012-03-30T14:37:13.640Z 来源:《新疆教育》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李熙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 四川省达县职业高级中学李熙 〔摘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教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还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也属于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中学阶段的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既要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不能回避学生的升学问题,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尖锐的矛盾。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一个喊得很时髦的口号,鉴于各种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1学生层次化———学生自评,因能划类,优化分组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按3:5:2的比例分为A尧B尧C 三个层次:c 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 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 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 层同学请教;A 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 层、C 层的难点,与C 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分层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 2课前预习层次化 针对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相对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性明显增强的特点,只要教师能深钻教材,领会一“纲”两“说明”之精神,把握其弹性,根据己定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书预习方法,就会获得满意的预习效果。比如,让高一学生预习时,可要求C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基本看懂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懂时主动求教于别组的学习伙伴,带着疑问听课;B 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会参照定理、公式、例题的推演自行论证,并据此完成练习题,遇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A 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定理、公式要主动推导,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 3课堂教学管理分出层次 课堂教学管理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与保障,特别是高中办学规模扩大后,课堂教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不同层次的班级应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对于中差生层次的班级,要在课堂管理上多下功夫,不能看老师一节课讲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得到多少,整节课都要充分注意学生的表情,要在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意志等方面多研究;要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营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要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要用形象的动作降低学习的抽象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直观地获得“参与”与“成功”的感受,有意创设思维情境、故意设置思维障碍、添设思维梯度、面向全体学生。总之,只有面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注意不同层次的教学管理,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分层教学收到实效。 4教学过程分层 4.1 例题教学分层。在分层教学中的例题教学,可以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要求的例题或挖掘同一例题的不同层次教学要求上来体现。 例如:8 个人排队:a.排成一排有多少种排法?b.分前后两排,每排4 人,有多少排法?c.分前后两排,每排4 人,其中甲、乙必须排在前排,丙必须排在后排,有多少种排法?如上例题,要求C 组学生能掌握一般排列问题及排列数的运算(选做a);要求B 组学生初步掌握分类思想,正确选择解题的方法(选做b);要求A 组学生能逐步建立一定的思维模式,把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具有归纳问题规律的能力,掌握分类思想方法(选做c)。 4.2 练习、作业分层。数学教学的近期效果是通过练习、作业反馈出来的。练习和作业是提供给学生消化和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作业的布置要适量,将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带有散发性思维的综合题分别分配给C尧B尧A 组学生做,并鼓励学生跨层作业,从解题中体会成功的乐趣,还可避免抄作业的现象,真正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4.3 评估测试分层。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让全体学生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评估测试分层是不可缺少的一环。笔者在操作时,每次测试只用一份试卷,内分必答题和选择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做题的每一题对应同一知识点,按不同能力要求分a尧b尧c 三个小题,分别供三组学生选做,另外附加题(1-2 道)供A 组学生选做。例如:求下列事件的概率:a.6 个人的生日恰巧在两个月中;b.10 个人的生日在各个不同的月份;c.12 个人的生日在各个不同的月份。要求A 组的学生做a 题,B 组的学生做b题,C 组的学生做c 题。具体操作时,B尧C 组学生分别做对a、b 题时能加分,C 组学生做对附加题也加奖励分。 总之,数学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它包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动机和目的的教育,对数学能力如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问题的解决)的能力的培养,对数学的基本技能如运算、作图和简单的推理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个性品质的培养,如学习的毅力、科学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强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并不是限制个性的发展。对于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还要体现因人而异的差别。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实行分层教学 我们现在的很多学校,班级人数多,学生接受水平层次不一,极易造成英语学习的分化,所以英语教学中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采取分层教学就非常必要。到底如何实行分层教学,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熟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证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所以,教师要想尽办法,上好每一节课,使单调乏味的反复练习变得活泼生动、妙趣横生。新目标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相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引起学生兴趣。如教形容词和副词和最高级时,我就问一个学生:“Who is the most beautiful in our class ?”这个学生在班里边找边说:Zhang Peng is,这下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因为张鹏的外号就是“白马王子”。这个问之后,学生个个争着举手,人人情绪高涨,抢着回答另外的问题,e.g.:Whoisyoungerthanyou? 等等。这样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要坚持不懈。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设计每一节课,都使之具有趣味性;应尽量多鼓励少批评,哪怕这个学生仅仅取得一点进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学者。 二、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应试教育犹如将学生推入题海的深渊,其结果可能导致其学会“游泳”,也可导致“溺死”其中。那些本能够成为“游泳高手”者,因为缺乏指导而“夭折”,我们人为地摧毁了他们想建立的“自我成功意识”,让其过多地体验“失败”、“低劣”、“不如人”。为了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找回水平,我从以下几方面实行尝试。 ①协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成功。协助自卑者找回自信,让自信者更自信,特别是协助所谓的“后进生”制订短期容易达到的目标,协助他们达到目标并即时给予真诚的鼓励,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 ②协助学生特别是优、中等生创新思维。思维的创造性是指面对新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并能够独特地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从思维的多向性引导,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知识,积极思维, 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创见。 ③协助学优生、后进生接对子,鼓励互帮互学,改变低效的学习方法,养成有效的学习习惯,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三、优化课堂结构是关键。 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①灵活使用 “五步教学法”。 表现时可有优生引路,操练时后进生、中等生为主;自由练习时优生先来,然后中、困生在看情况给予他们相对应的练习。 ②过好单词关。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面向全体);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更适合后进生);总结规律,记忆单词(感觉记忆力差的学生)。 ③过好表现关。“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 A:Put on your coat? B:W 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s?

对数学分层教学的浅谈

对数学分层教学的浅谈 摘要:一位优秀的教师懂得如何去分层教学,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主要的是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研究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运用分层教学,激发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习效率 素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异很大,根据我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更能很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很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教学效果: (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a层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结合学生情况进行教材处理。 初中数学教材尽管较系统地叙述初中的数学知识,但其中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没有明显地叙述出来,探索推导的过程也不可能全部叙述出来,所以,我首先吃透教材,

浅谈分层教学的策略

浅谈分层教学的策略 根据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施教是对传统的集体教学形式的一种发展,它是以学生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为前提而实施的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上,根据初中数 学教学的流程,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学生分层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与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 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为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比例分别占20%、60%、20%,学 生分层可根据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显性分层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层。 隐性分层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 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 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 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学生分层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 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 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将课程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分层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各层次学生最低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 层学生要能进行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对高层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 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 3、分层施教 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 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1)按课型确定分层 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B层、C层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 这样能保证B、C层学生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 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教师按照学生的分层而设置分层练习,建立学生所要获取的知识同学生意识中已有知识 的联系,使各层学生在各自学习可能性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 (2)按教学内容分层 例如,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不同程度要求,概念本身也有定义、狭义、广义、内涵、延伸等层次内容。 教师应熟悉教材前后联系,掌握每个概念、例题所处的“地位”,对概念、例题恰如其分 进行分层,有的适可而止,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形成变式例题组或习题组,以供不同层次 学生选用。 (3)提问分层 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 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 的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浅谈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19-05-27T17:23:34.4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4期作者:李建华 [导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 山东省栖霞市实验中学265300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当今,教学方式仍为传统的“平行分班”模式,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基础知识状况、学习动机、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其领悟教学内容的情况也就参差不齐,并且每个班里学生人数太多,假如教师按照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那么长此以往,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其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对于后进生来说也赶不上教师的进度,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素质整体提高的目标。因此,实施分层教学很有必要。通过之前实行分层教学的实验教学,我们发现试验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成绩,在优秀率、及格率和平均分方面均提高了百分之十几。同时,在数学竞赛方面,实验班中有学生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由此可见,分层教学方法的试验施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了我们教学中一直所追求的因材施教的目标。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 1.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 在新学年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倾向等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通过两者相结合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结合学生平常的学习主动性、平时表现、智力水平、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一、二、三组。一组学生可塑性好,基础知识扎实;二组学生可塑性中等,基础知识水平中等;三组学生可塑性差,基础知识不牢固。而且二组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占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分组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这样可以使三组的学生积极向上,争取到一组或二组。一组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而不至于落入其他两个组,争取实现三组逐渐消失、二组逐渐壮大的目标。 2.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一组的学生属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扩展一组学生的思维;二组的学生属于需要教师点拨的类型,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提问他们,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与能力,争取向一组靠拢;三组的学生属于依赖同学及教师型,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提醒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让一二组的学生帮助他们,使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即可。 3.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行差异化要求。对于一组的学生,教师应该严格要求,使其在完成课本习题、做配套的参考书练习之外,总结解题方法并将同类型的题整理到一个专用笔记本上,以有助于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要求他们做有关数学竞赛方面的习题,提高其创新能力,扩展其思维方式。对于二组的学生,教师就没必要要求其做数学竞赛习题,而应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总结并思考,争取进入到一组。对于三组的学生,完成课本习题、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即可,从而不断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4.对考试试卷进行分层 由于对学生进行分层,为了检测出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水平各异的考试试卷,以切实做到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为下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分层调整做好准备。同时,对于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保护其受伤的自尊心,使学生慢慢进步。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使之趋于完善。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自己学生水平的目的。

数学分层教学法浅谈

数学分层教学法浅谈 当前,如何优化课堂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能获得充分发展的最佳环境,是我们课改实验工作中急需解决的课题。 在近年的课改实验中,我们课题组探索出适合全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现在基本形成了全县规模的分层教学实验格局。初步统计,采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班近年来每次统考的平均分均高出未参加实验的平行班10多分,低分率大幅度下降,及格率和优秀率呈直线上升,这种教学模式深爱全县各中学师生的青睐。笔者就分层教学实验谈谈个人肤浅的认识,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分层教学实验的可行性 1、北师大课标版教材在精减内容,降低难度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变,图文并茂的课本,使学生们学数学的兴趣倍增,使更多的学生学有余力,同时也便于学生自学。 2、在实施这项改革之前的教学中,全县已开展初中数学目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就重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培养他们交流探讨的风气,为这个模式的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远程教育的全面开通,学校教学设施现代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了较好的设备和场所。 4、学习困难的学生与学习中等和优秀的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识记和表达能力,数理的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记忆技巧和观察事物的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要求,不同的教法,提供不同的辅导材料去帮助他们,使之在目标导向下主动学习,达到成功,就能使各层次的学生较快地发展,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过去之所以有较多的学生数学学得不好,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布卢姆认为:“只要给合适的帮助,就能使95%的学生学好。” 二、分层教学实验的基本模式 1、学生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准各自竞争的基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智商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将其分成学习困难学生、中等生和学优学,即C、B、A三个层次。分层是没有严格的界限,是动态可变的,形成激励机制后,让他们互相竞争,共同进步。

浅谈分层教学的方法与实施策略

浅谈分层教学的方法与实施策略 【摘要】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懂得人的个性,了解人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无完人。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帮助每个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在社会中找到最适合的位置。要正确识别学生,就应该用实事求是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和实践过程观察学生。 【关键词】识别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想要正确的识别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须对学生有科学的划分方法,这是科学识别学生的前提。值得注意的是,是严格按照客观的标准来划分,而不是靠主观的判断。对学生有合理的划分后,就能掌握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识“马”方法。要正确识别学生,就应该用实事求是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从发展的角度和实践过程观察学生。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掌握识别学生的标准。识别学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观察法是指通过感性直观地识别学生。观察法一般可以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两种,但我们常用的是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与对象面对面地接触,通过听和看,对学生进行观察和识别。这种方法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可以更快捷有效地识别学生,但会产生“第一印象”误区,存在草率下结论的问题。有些人要在长期的接触中才能真正了解。 2.试验法。试验法是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短期试验来判断更适合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还有学生本身更适合向哪个方向发展。其实试验法在公司招聘新人、选贤任能时也常用,如挂职锻炼。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主观判断的错误,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品格、意志和能力。因此,教师要给各种学生创造条件,使其充分展示才能。但这种试验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应用。 3.沟通法。沟通法也可以分为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两种。直接沟通,就是和学生本人直接进行沟通,探讨每个学生对什么知识感兴趣,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学习,希望自己在班级里担任什么职务。间接沟通,就是和其他学生、教师进行沟通,对学生的想法有进一步的了解。要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相结合,才能更好、更准确的了解学生。 4.考核法。考核法主要是在各个方面考察学生。如今学校教育中,最通俗也是最直接的考核就是考试。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从其他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来了解学生的品德优劣、能力大小和各方面特长。考核法就是通过一些硬性指标,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这对学生的识别更具有综合性、全面性。考核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要避免流于形式。 作为一个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懂得人的个性,了解人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无完人。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