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发展_空间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_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城市新区发展_空间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_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城市新区发展_空间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_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城市化深刻影响着传统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综合竞争力极大提高,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迅猛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Stiglitze)指出:“21世纪初期影响最大的世界性事件,除高科技以外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当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尤其是逐步放弃控制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性壁垒之后,中国正由过去的乡村城镇化为主逐步转向以大中城市扩张为主的城市化[1]。

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的新建城区,自1990年作为国家工程开发开放以来,已从最初的郊区农业经济发展阶段、城郊农业与工业并重的经济发展阶段到进入新世纪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经过近20多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新区已成为一个人口密集、收入水平高、规划档次高的地区,基本形成了一个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尤其是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浦东开发进入了全面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的新阶段[2]。

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各个地区的差异性也很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是空间发展规模最大和城市化水平提高最为迅速的一个区域,这也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3]。但城市化以何种方式在空间上展开,经济发展的因素如何在城市的扩展中发挥作用,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浦东新区具有特殊发展进程,它从一个郊区农业区发展成为中国顶尖的现代城区,用时之短,变化之大,世界罕见。

城市新区发展、空间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

——

—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杨上广吴柏均

(杨上广: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上海200237

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墨尔本3010)

(吴柏均:华东理工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教授上海200237)

摘要: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式不同,城市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各个地区的差异性也很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最为迅速的一个区

域。当前,沿海许多大城市开始进入中心区与外围区同步发展的旺盛建设时期,城市新建城区成为多数大中

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这已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选择上海浦东新区作为研究对

象,讨论在城市发展、基础条件变化的过程中,城区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存在问题及治理策略,并对未来城

市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城市发展空间演变发展策略理论探讨浦东新区

中图分类号:F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11)07-0082-08

82

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城市化的缩影,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一些基本规律。因此,探讨浦东新区的城市发展的路径演化、存在问题、未来发展策略,并对城市发展进行理论探讨,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情境的城市科学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类似城区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一、浦东新区空间结构演变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的第一步骤是实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道路、桥梁、码头、机场到通讯设施、电力、水、煤气供应等的巨大投入,使得一个崭新的浦东基本成型,由此产生的效应使得浦东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国际资本流入地,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原创基地之一。与此同时,国内机构和资金也向浦东新区汇聚,许多重要行业和省份都在浦东设有分支机构和办事处,形成了“总部经济区”。

目前浦东新区正加快进行旧城改造、轨迹交通建设、绿地开发和房地产开发等城市建设步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提出了“滨水区规划”,浦东新区沿黄浦江地区根据“滨水区规划”,并结合世博会建设的楔机,提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重整土地功能,黄浦江沿岸的码头、工厂、仓库将被清除或迁出,而代之以融合居住、工作、文化、休闲和旅游等多元化功能;滨水区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运输、仓储贸易、工厂企业等生产功能转换到金融贸易、旅游休闲、生态居住等综合服务功能上来。”与此同时,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世博会和浦江的开发效应,使轨道交通沿线、大型公共绿地、各个加工区、城镇周边地区等成为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地区。当前浦东新区的居住空间正形成如下态势:主要高层建筑和居民住宅区还是沿着黄浦江沿线走,陆家嘴地区既是空间建筑密度也是空间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围绕着世纪公园的建筑群落正在形成,金桥和张江初步积聚了生产建筑群和高档居住社区;

川沙镇具备了发展成为卫星城的基础。除此之外,

以各个传统集镇为中心的居住群也正在形成。浦

东新区房地产开发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

1.城市空间形态按空间劳动分工进行配置重组

从现代城市化的空间扩展来看,城市化与非

农产业的分散化是和这些产业在新的区位重新集

中相伴而生的。这种分散化实质上也是产权重组

的过程,也就是说城市中企业和人口从中心区向

外迁移,并伴随着产权结构以及由产销结构所决

定的产权具体实现形态的重新组合和重新构造,

这种变化构成了劳动的一种新的空间分工[4]。按照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的解释,市场机制运行中

存在着摩擦,即存在着交易成本。减少摩擦的关键

是产权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在经济结构

重组的过程中,资本的每一次流动带来新一轮劳

动的空间分工,因而在各个地域形成特定的社会

经济关系,区域的物质和社会空间结构也发生了

重要变化。核心区分化,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也是这

种变化在空间上重新分工的反映。浦东新区开发

之初,主要是按照四个功能小区,即陆家嘴金融贸

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

保税区进行组团式开发,这种开发决定了浦东最

初的空间布局形态。

随着新区开发开放的深入,新区的空间形态

也按照空间劳动分工进行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和

重组(图1)。浦东新区按照上海全市城市总体规划

和浦东新区城市空间配置规律,已形成“三个层

次”[5]:

(1)内环线以内的高层次服务产业群。这一区

域是浦东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核心地区,其中“一道

三区”(世纪大道、陆家嘴金融区、竹园商贸区、花

木生态文化区)以及南浦、杨浦两桥之间的滨江地

区是21世纪上海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地区,体现上

海的繁荣、繁华。该区域要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

贸流通、会展旅游、现代居住、中介服务等高层次

服务业,重点集聚中外金融机构、中外大企业(集

83

图1浦东新区“十一五”产业布局规划

团)地区总部、销售总部、投资决策中心,成为上海面向国内外的现代服务中心的核心区域。

(2)内外环线之间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这一区域贯连浦东“一江三桥”四个开发园区及若干经济重镇,是浦东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集中布局的区域。要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轿车、船舶、精细化工、精品钢材、光机电一体化等制造业以及现代都市农业、贸易、住宅、旅游等产业。其中,以张江为核心,延伸金桥和外高桥及其周边镇的以微电子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将成为上海21世纪技术创新和产业高地建设的重要基地和标志。

(3)外环线以外的滨江临海发展带。滨江临海带是体现浦东未来发展潜力的综合性产业布局地区。其中,从外环线到郊区环线之间的农村化地区,主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在浦东国际机场及外高桥港口周边地区,一是要依托“一城(临空新城)两港”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的临空临港产业;二是以国际一流的大型娱乐、展览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高档次、综合性的娱乐旅游业、会展业及其配套服务业。

在“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又在“三个层次”

的产业布局态势基础上,坚持整体规划、滚动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浦东新区全面发展“一轴、三带、六功能区域”。一轴:从虹桥机场至浦东国际机场的东西向发展轴,即从小陆家嘴,沿世纪大道并一直延伸到浦东国际机场的东西向发展轴。三带:黄浦江沿岸地区综合发展带;“一江三桥”高科技产业带;沿海综合发展带。六功能区域:外高桥功能区域、金桥功能区域、陆家嘴功能区域、张江功能区域、三林功能区域、川沙功能区域。

2.要素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演变态势

J.R.弗里德曼(Frie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认为:核心与边缘之间存在着一种扩散与交流的基本关系,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系统,即结节性区域,核心区作为空间系统的基本结构要素,一方面从边缘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文化体制等),另一方面这一革新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6]。“核心一边缘”理论认为,不同层次的结节性区域都不可能不受到外部的影响,任一区域一方面是更高层次

84

核心的边缘区,另一方面又是较低层次区域的核心区,不同层次结节区域的上下套接,形成一种等级扩散传播网络[7]。如果各级传播机理能够良性发展,就可通过一系列有序的空间结构逐层转换,推动整个区域的有效发展。核心区与边缘区是一种动态的关系,彼此是可以发生演替的。在发展的初期,核心区对边缘区进行控制,边缘区依赖、依附核心区。核心区带动、影响、主导边缘区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边缘区逐渐形成次级核心,甚至可以取代原来的核心区的控制,成为新的核心区[8]。浦东新区经过近20多年的建设,已由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演进。在强力政府规划以及强力市场引导的力量下,当前,浦东新区经济空间也呈现J.R.弗里德曼(Frie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所展示的演变规律(图2):(1)经济空间呈现“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张并存态势,既有临近中心城区的区域不断进行要素集聚和功能提升,又有边远农村区域变成为城市化区域;(2)资本等要素仍然不断向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核心,以黄浦江南、北沿岸、世纪大道构成的扇形区域集聚;(3)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核心,以黄浦江南、北沿岸、世纪大道构成的核心区域有些要素已呈现扩散趋势;(4)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等新建城区外围节点仍然呈现要素集聚形态;(5)随着轨迹交通建设及“一轴、三带、六功能区域”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将逐步进入成熟的城市形态,呈现网络开发格局。

3.人口空间结构急剧演变

随着浦东新区从最初的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各个功能区对人口的吸引集聚起着“极核”作用,因而浦东的人口空间分布形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新区70.0%的区域人口密度不足每平方公里2000人,超过2万人的区域都集中在陆家嘴10.83km2的小区域中。到2000年“五普”时,新区人口密度小于每平方公里2000人的区域占总面积的比重下降到30.0%,超过2万人的区域面积扩大了4倍,达到54.40km2,且地域范围更为广泛、分散。(浦东新区人口空间分布数据没有用2005年1%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但浦东新区经过十年的建设和严格的功能区规划,具有路径依赖和锁定(Locked-in)效应,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基本能够反映浦东新区人口空间变动的态势)。

从空间分布来看,人口变动的区域构成五个

核心区

节点区节点区

要素集聚

节点区

要素扩散

85

图2浦东新区空间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态势

组团,一是陆家嘴——

—张江组团,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经花木行政中心区向南延伸至张江出口加工区,人口增长主要由金融贸易产业、高科技产业、行政中心建设及地产业推动;二是沪东新村——

—浦西组团,主要由浦东大道和张扬路沿线的住宅开发推动;三是三林——

—六里——

—周家渡组团,主要由高档房地产开发推动;四是高桥——

—外高桥组团,主要由出口加工及海港建设推动;五是川沙——

—机场组团,主要由机场建设带动。

从户籍人口分布看,浦东新区户籍人口分布总体态势与常住人口相似,仍形成以梅园、潍坊小陆家嘴为中心,沿黄浦江向北经洋泾、金扬、浦兴和沪东,向南经南塘桥、南码头、周家渡、上钢等地区形成浦东新区户籍人口高密度带。但呈由沿江地带向外环线附近扩展趋势。从流动人口分布看,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之势,沿黄浦江的产业和居住密集区仍然是流动人口高度密集区。但浦东新区沿江地区除陆家嘴、北蔡和三林地区外,其它区域流动人口分布呈减少趋势,而外环线附近区域则呈递增趋势,外来流动人口分布重心呈现由街道向镇转移的趋势。浦东新区发展计划局《关于外来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的报告》资料显示,街道的外来人口数仅比“五普”时增长11.6%,而镇的外来人口的增长率为66.4%。洋泾和潍坊新村等许多街道外来人口数已呈现负增长,而三林镇的外来人口现已达11.8万人,北蔡镇为9.9万人,分别增长74.3%和50.3%。“五普”以来外来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曹路镇和机场镇,分别增长了109%和78%。当前,浦东新区在人口密度不断增长的同时,功能区等节点区域正形成一个个人口空间集聚点。

4.城市空间竞争规律显现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使得城市土地价值将呈现地价—经济地租—租金—区位—便利性—临近性的经济空间规律,城市空间发展遵循W.阿朗索的级差地租—空间竞争理论,形成城市地价和房价的分布呈现环状的空间格局[8]。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使用权的获得主要采取行政划拨和协议出让的城市土地无偿或者低价使用制度。它一方面忽视了城市的商品功能,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城市土地使用的低效率和国家土地收益的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混乱。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出让的拍卖、招标方式以及城市合理规划,使得城市土地按地价来引导和安排城市各项功能用地。通过地价机制调节城市土地利用,实现城市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和空间重组。当前,浦东新区城市空间发展正遵循W.阿朗索的级差地租—空间竞争理论,形成城市地价和房价的分布以陆家嘴为中心,由浦江南、北向轴以及陆家嘴-世纪公园轴等构成扇状展开的空间格局。此外,以功能区为中心的集聚效应也使得城市地价和房价形成了一个个圈层结构。

二、浦东新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1.社会公平性问题开始突出

公平性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公平地占有城市资源特别是空间(土地)资源也是现代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首要的和基本的原则[10]。在以利益驱动为动力之源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居住空间分异存在并不断扩大化已是不可避免,不同居住区位居民在城市用地和设施的享用上的差异通过其居住状况如住宅标准、住宅形式、居住密度、交通便捷度等方面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在浦东新区,陆家嘴、浦江沿岸、世纪公园等交通条件、商业和文化氛围浓厚以及生态环境优美地区,集中了上海相当数量的中高收入阶层以及境外人士。而普通工薪阶层只能选择既不能远离又无力靠近中心城区的中环线的老公房和中档商品房;中低收入和贫困阶层则随着政府中低价拆迁商品房安置基地的郊区化,只能生活在外环线附近。居住分异造成不同阶层对城市公共资源享用的不平等,造成了弱势群体的“空间剥夺”,而且弱势群体居

86

住区位边缘化造成的就业空间与居住空间不匹配,会加大城市失业问题。

2.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许多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人口容量扩增和城市用地结构变迁所引发的城市环境问题已日益显现。浦东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空间效用递减。空间环境效用与人口密度密切相关,人居环境的舒适度与人口密度会呈现一个倒“U”型曲线。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初期,由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和产业日益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入,增加了新区的人气,使得浦东新区空间环境效用增大,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迁入,使得人际空间距离缩减和人的居住隐私权被削弱,空间环境效用则呈递减趋势。二是环境质量压力加大。新区二氧化硫日平均值由2000年0.010毫克/立方米上升到2009年的0.037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日平均值由2000年0.018毫克/立方米上升到2009年的0.043毫克/立方米;工业废气由2000年734亿标立方米/年上升到2009年1716亿标立方米/年,但目前浦东新区的环境质量却保持良好,全年的空气优良日百分比由2005年的89.3%上升到2009年的93.4%。[11]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环境工作的重视和逐渐加大投入,这意味着要达到同等的环境优度,浦东新区需要比以往更高的投入,环境压力带来的环境治理的成本增加了,这正是环境压力增大的一种表现。三是环境容量稀释。环境容量主要由初始环境容量加上变化量,环境变化量主要是由于用地结构变化引起的环境变化、人口增加造成的环境消耗以及人工投入等相互关系决定的。浦东新区城市环境容量正由于人口的增加和快速城市化呈现稀释效应。

3.多元性社会问题空间集聚

快速发展的城区是城市土地利用最为敏感的区域,也是各种力量交织的区域。由核心区向边缘区扩张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仲裁机制,围绕土地开发,边缘区农民、开发商、城市政府三方存

在很多不协调的地方,这使得城市快速推进城区

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此外,城市人口郊区化扩散

流、郊区农村人口城市化集聚流以及外来人口流,

高强度辐合汇集于市郊新建城区或城乡结合部,

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再分布的一大重要特

点,由此导致城市近郊社区人口社会重构问题悄

然凸现。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社会形成了区划森严

的二元社会结构,在城乡交接地带的城市边缘区,

长期以来也执行城乡分离的管理体制,城市部门、

农村部门的管理权限在城市边缘区交接、转换,使

之成为各自管理的薄弱区。浦东新区是在全球化

的“时空压缩”下,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的,因此浦东新区城市发展在不断集聚生产要素

的同时,许多复杂的城乡统筹、人与环境、社会公

平等社会问题也在不断集聚,成为其城市发展进

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浦东新区未来城市发展策略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浦

东新区思考未来的城市发展问题,必须根据自身

的条件,科学地选择好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在未来

很长一段时间,浦东新区应思考如下城市发展策

略:

经济市场化发展策略。目前浦东新区发展受

旧体制的制约仍较大,因此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

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增强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

动力和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尤其是需要吸取长

三角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经验,放松经济管制,培

育和扶持专业性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通过经

济市场化发展策略,进行要素集聚,发展现代服务

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城区经济。

经济国际化发展策略。上海地区具有很好的

对外商贸关系,浦东新区可以实施经济国际化发

展战略,积极主动地适应、融入经济全球化,通过

“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并举,参与国际和国内

市场的分工合作和竞争,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

87

种资源”,拓展浦东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彻底转变有一定封闭性的经济发展方式,构筑浦东新区开放型经济的新格局和新优势,使城市在开放的格局下发展。

产业高度化发展策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浦东新区城市化的关键所在。根据市区经济的特点,依托港口和国际贸易平台,大力发展与临港产业和都市工业相配套的相关服务产业。对现有的第二产业加快调整,通过完善开发区,培植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特别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和流通运输业,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科技兴区发展策略。未来城市的竞争力在于是否具有知识的创新能力,因此浦东新区需要加快科教兴区步伐,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重点的创新基地和产业化基地,培育和发展技术服务和交易市场,创造良好创业环境,鼓励科技创业。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策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的发展,生态环境和经济活动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作为未来上海市最大的中心城区,浦东新区生态城区建设是上海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发展理论上应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加强绿色循环经济建设、加速形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共识。在建设内容上应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生态产业建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制度保障建设等工作。

四、城市发展的理论检讨

从空间经济的角度考察,城市发展存在多种的方式和形态。上述上海浦东新区城市发展的事例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城市扩展所引致的市区空间规模扩大,特别是政府经营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发展规划,在快速推进浦东新区城市发展的同时,与其他很多城市一样,浦东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也表现出一定的混乱和无序状态,这也再次提出了一个古老的问题,即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合理地利用资源,合理地确定功能定位,如何推进城市发展,避免城市病。虽然上文我们针对浦东新区未来的城市发展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但在理论上,我们有必要对类似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的城市发展策略进行理论思考和检讨。因此,未来应思考如下问题:第一,应注重空间开发的互补性。在空间发展方面,城市新建城区开发建设要与所在城市长远发展方向相协调。城市新建城区的开发和建设要力戒短期行为,反对急功近利,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总体规划的方向,服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要求,这样才能增强后劲和少走弯路。在经济发展方面,城市扩展区与城市中心区应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心城区应发挥区位优势和集聚效应,形成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而城市新建城区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很多独特的发展优势和边际增长功能,因此,应以土地等资源为依托,发展物流、工业等第二产业,形成与中心城区产业互补的格局,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使其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地带和新的增长点。

第二,应注意空间开发的层次性。空间区位的差异性和空间资源的差异性等是形成区域非均衡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城市新建城区由于受主城区影响有距离衰减效应,因此,在空间开发上应注重层次性。从中心向外围依次分为三个层次:主城区扩展区,应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居住、金融等服务业;中部都市型工业园区,应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休闲旅游农业带,应发展生态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等。这种开发模式,能充分发挥城市级差地租的作用,同时,也符合核心—边缘理论的扩散效应作用。此外,开发区模式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一种区域开发模式,由于其能更好地发挥经济的集聚效应,因此,在进行都市型工业带开发过程中,应注重通过开发区的建设,吸引工

88

业、企业、厂房向园区集中,从而使园区更好地发挥集聚效应。

第三,应注意开发多目标的平衡性。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即以最小的资源成本和环境生态代价来谋取最大福利总量的原则。在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过程中应采取“少投入,多产出,低消耗”的生产经营方式,着力缓解开发建设和工业生产与资源环境荷载能力有限的矛盾,走集约型和内涵提高型的发展之路。因此,应根据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城区扩展状况,结合其它区域的发展经验,把产业和经济活动串联起来,形成有经济逻辑的思路和实现路径。当然,发展是个过程,需要找到平衡点,即社会稳定、以人为本、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等等之间需要在发展中求得平衡。同时,需要考虑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从政府角度考虑,需要增加财政收入)与长期的地区经济发展的平衡,短期的产业选择与长期的产业基础培育的平衡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发展方式或路径的选择。

第四,应注意开发中的政府与市场边界。市场和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边界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的难题。但中国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应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双引擎”作用。当前,仍然要发挥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政府适当介入推动,也有其合理性。这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的自然演化比较慢,通过政府推动,可以加快产业结构演化速度。城市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目标和措施应是主动出击型,即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在充分尊重市场成为资源配置主体的同时,应通过空间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城市功能发展的路径选择和实施重点及发展先后顺序的选择等;而在产品生产、企业融资等微观层面,则应该由市场主导。

(注:2009年5月,为了更好地开发浦东,国务

院批复同意撤销上海南汇区,将南汇区的行政区

划并入上海浦东新区,这为浦东新区未来发展拓

宽了空间。但本文主要针对原来的浦东新区进行

分析,数据资料等未包括上海原南汇区。)

*文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0301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R K005;08BJY048)、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ECK001)和华

东理工大学探索性基金项目(WN0923002)的研究

成果。

注释:

[1]瞿伟:《中国大城市边缘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4

期。

[2]吴柏均等:《政府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上

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3]George S.The R ural-Urban Fringe[J].Economic Geography,2000(18):217-228.

[4]赫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

出版社,2004年。

[5]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上海市浦东新区“十一

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6]许学强、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年。

[7][9]陈晓军、张洪业、刘盛和:《北京城市边缘区土

地用途转换宏观动因机制研究》,《地理科学进

展》,2003年第2期。

[8][10]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北京,科

学出版社,1995年。

[11]数据引自上海浦东政务网,http://gov.

https://www.360docs.net/doc/5c6833659.html,/pdCount_tjsj_ndsj/list/list_0.htm.

(责任编校:刘江涛)

89

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机制探索——以滨海新区为例

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机制探索——以滨海新区为例 发表时间:2018-07-16T15:36:06.7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作者:范杰 [导读]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城市实体空间的精华所在,着重体现城市的建设水平和环境,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宣传载体。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72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城市实体空间的精华所在,着重体现城市的建设水平和环境,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宣传载体。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公共空间管理进行简单的探讨,并对其管理机制的运行和完善提出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管理;依法;体系建立 1城市规划相关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作为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在每个国家都有不相同的起因和相应的立法授权的方式,但相同的是规划行政权力都来自于立法授权。 1.1城市规划相关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体系是规划行政的依据,包括下列内容: 1、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实施性行政法规 3、地方城市规划法规 4、城市规划行政规章 5、城市规划相关法规法律 6、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7、城市规划文本 1.2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的相关法律地位以及成果表现 控制性详细规划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上位规划的基础上,来更好的控制开发用地的性质、建设开发强度和公共空间,来作为行政管理的相关依据。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不同,因为它不仅仅需要有空间使用功能、还融入了工厂技术相关内容以及还要考虑空间环境如何更好的进行艺术处理。我们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规划、建筑设计等等工程之间短缺相应的衔接环节,致使城市内部空间环境产生了某些不良的东西,这就需要由城市设计来做。但是城市设计本身又不具备相对应的法律效力,这就造成在贯彻落实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困难。 1.3滨海新区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体制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对于项目设计、以及后期的建设就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开发商为了保障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切实的数据资料作为投资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对公共空间建设的明确要求,政府很难做到强制实施,因此,《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可以作为开发商投资决策的唯一的依据。 2因地制宜合理且灵活的组织模式 2.1加强多部门合作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新版将旧版中的“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这一规定进行了更改和拓展,拓展了参与决策城市规划的组织和部门,使得决策更公开透明,通过专家组的指导,也使决策和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其中也具体规定了“专家组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应该在什么阶段、什么内容上落实,进而从程序上、制度上和确保了城市规划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在滨海新区,要以政府为主导逐步形成多元化管理监督模式,在对我们的城市发展监管中协调各方面利益,疏通各个环节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推进形成公平、公正、合理的城市建设环境。故而努力完善并将公共空间的相关设计构思付诸于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存在价值。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对城市来说是一项集合了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系统工作,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各个方面的内容。 2.2合理且可行的管理组织模式 城市公共空间运作管理的组织模式,是将与城市公共空间有关的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大的建设管理当中来。它的组织与运作方式方法同样具有灵活性,凡是有助于公共空间在建设中变成现实的,就可以有多种组合模式的存在。 由于管理主体不同,我们大体上可以将城市公共空间管理组织模式分为三类:政府组织模式、第三方组织模式和多方组织模式。 对于不同要求的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组织的模式会相对不同,各有特色。通常,对于必须严格要求的城市中心区、古建筑保护区等,必须由政府面负责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实行严格全面的控制与引导;而对于那些以发展为主导目标的开发区域,可以较灵活的采用公私结合或者第三方组织的模式等等。 3如何健全城市公共空间管理机制 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组织,对于城市和各项目都要有针对性组织管理方法的同时,也要具备对公共空间进行管理的组织方法,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且积极的管理大环境。 3.1完善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管理的法律条文 法律法规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权利保障和制度基础,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但随着全体市民对城市公共空间关注度的提高,立法对于公共空间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一、国内国外拟定了关于城市和建筑的各种法律和执行标准,去实现公共空间规划与管治。 第二、我国目前在城市规划法规中存在那些问题。 1)城市规划法缺少对市民利益的相关维护。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等级考试题)

第六篇城市 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1.(2018·浦东·一模)土地利用效益随着距市中心远近而变化。从市中心向郊区,土地利用效益下降幅度最大的是A 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C.工业用地D.农业用地2.(2018·黄浦·二模)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商业用地C A.在各类土地中占地面积最大B.土地利用效益低于工业用地 C.地租支付能力高于居住用地D.处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二圈层3.(2018·虹口·一模)右图为某城市地价变化 图。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 现了两个峰值。该区可能建设了B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18·闵行·二模)右图为某大城市商业、居住、 工业用地的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远近变化图,曲线Ⅰ在③ 位置处地租水平较高,原因可能是这里B A.位于市中心B.交通便捷 C.工厂密集D.环境优美 5.(2018·青浦·一模)从地租水平来看,图中③和⑤ 可能位于C A.市中心B.街道两侧 C.主干道交汇处D.城市绿地 6.(2018·普陀·二模)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 综合表现。右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 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 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C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离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万向空气质量较好 7.(2018·崇明·二模)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B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8·奉贤·一模)从城市功能分区看,位于城市或区域的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10.1概述 §10.2商业区 §10.3城市中心 §10.4城市广场 §10.5城市设计 §10.1概述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广义概念:可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 –交通 –商业交易 –表演 –展览 –体育竞赛 –运动健身 –消闲 –观光游览 –节日集会 –人际交往 –…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开放空间 ?街道 ?广场 ?停车场 ?居住区绿地 ?街道绿地 ?公园 ?…… –专用空间

?运动场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 一、构成要素 1、自然要素?a?a气候、地形、水体、植被等 2、人工要素?a?a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 环境绿化、水景、城市照明 环境设施和小品 3、人文要素?a?a交往环境、风俗习惯 二、造型要素 1、实质要素?a?a点、线、面、体、色彩、质感 2、虚质要素?a?a焦点、轴线、界面 尺度、光、时间 §10.2商业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三、中心商务区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五、购物市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集市贸易(零售和批发) ?市场、商店和商业街 ?商业区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内容: –现代城市商业区是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以商品零售为主体权及与它相配套的餐饮、旅宿、文化及娱乐服务。 –商业区内一般有大量商业和服务业的用房,如百货大楼、购物中心、专卖商店、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商业办公楼、旅馆、酒楼、剧院,歌舞厅、娱乐总会等。 ?分布 –商业区的分布与规模取决于居民购物与城市经济活动的需求。 –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分区中心的地段,靠近城市干道的地方。 ?商业建筑分布形式: –沿街发展 –整个街坊 三、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 –指城市中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是城市经济、金融、商业、文化和娱乐活动集中地。 ?一般只是在工业与商业经济基础强大,商务和金融活动量大,并且在国际商贸和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浦东新区2019-2020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夕阳西下,。(《天净沙·秋思》) 2、山河破碎风飘絮,。《过零丁洋》 3、,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4、关河梦断何处,。(《诉衷情》) 5、,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和曲,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诗中“万籁”的意思是;“钟磬”中的“磬”是古代用制成的曲尺形的打击乐器。(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无言律诗,颈联对仗工整。 B、首联交代时间、地点,景物清新明丽,写出了诗人对佛地的向往之情。 C、“深”字写出了禅寺的优雅宁静之美,“空”字写出了禅寺的空灵悠远之美。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隐逸山林的志趣。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

全球奢侈品集团中国区域上海总部联系方式所有资料

奢侈品集团中国区域上海总部联系方式所有资料截止时间为11年5月2日 梅龙镇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Gucci,Burberry,JM Weston,Hermes Watch (爱马仕钟表),YvestSaintLaurent(圣罗兰) 中信泰富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Bvlgari,Montblanc,Coach,Cartier 恒隆一期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Converse(匡威),Lacoste,LVMH珠宝钟表,Dior,美津浓,Giorgio Armani,LVMH香水护肤品,Celine, Loewe,Fendi,Chopard(萧邦),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Chanel(香奈儿) 恒隆二期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H&M,Nike,Mary Kay(玫琳凯),Bottega Veneta,Prada,Gaggenau,酩悦轩尼诗帝亚吉欧洋酒,La Prairie 香港广场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Hermes 港汇广场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Adidas 静安嘉里中心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Salvatore Ferragamo 上海商城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Gucci Timepiece(古驰钟表),Mikimoto 中欣大厦办公楼里的品牌中国总部:Tiffany 厉峰(Richemont)集团中国总部:上海淮海中路796楼上办公楼 斯沃琪(Swatch)集团中国总部:上海徐家汇美罗城办公楼 香港俊思集团中国内地总部:上海汾阳路138号轻科大厦901室 Inditex集团(Zara的母公司):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137号盛高国际大厦21层 优衣库(Uniqlo)中国总部:上海市徐汇区辛耕路133号永新城4楼11A-15单元(事务所)南京西路UNLIQO旗舰店办公区域 C&A中国总部:上海市延安西路2299号上海世贸商城5P18室 GAP中国总部:上海静安区常德路800号(近昌平路)800秀创意园9号楼5层 Marks&Spencer玛莎百货中国总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863号 I.T中国总部:上海世纪大道世纪大道201号渣打银行大厦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清楚地将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区别于其它。公共空间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城市的品质和秩序,不论是设计或管理,公共空间这一系统如同城市的脊梁一般,有“纲举目张”之效。 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即规划区为公众开放的空间,按所有权可分为:

政府所有和其他开发商所有。 政府所有部分包括公园、广场和绿地、区内的步行道系统用地和其他公众可使用的设施(如公交车站,公共停车场等);开发商所有部分包括建筑退后红线及底层墙面退后红线外的部分及建筑室内的公众通道或空间。 二、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为了将购物、居住、休闲、观景等城市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制定如下原则:1、利用预留的绿化广场用地,创造大型的开放空间,强

调地标性,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 2、组织空间,形成视觉景观轴线。 3、创造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街道空间,并提供文化表演的活动空间。 4、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联系区内外各街坊和功能区,并以此系统组织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序列。 5、运用绿化种植或建筑的使用功能,塑造街道的个性。 第二节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1、综述 1)基本要求:满足交通需要,恢复街道的城市生活功能,实行综合开发,强化街道空间的特性与艺术效果,突出绿化在街道中的地位,重视街道夜景。 2)街道空间类型: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设计中城市轴线、活动路径、视线走廊的主要载体,性质明确的街道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基本骨架。根据交通特征,城市的街道空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车行为主导、人车都是主导、人行为主导的线性街道空间。每一种街道空间对应不同的景观界面,他的建筑尺度、

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旅游资源分析及现状评估

摘要 商务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持着比整个旅游业更高的速度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商务旅游与普通的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方式相比,具有消费水平较高,受旅游淡季与气候影响较小,活动地点较固定、活动方式重复等许多明显优势,成为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成为很多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鉴于目前国内鲜有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研究,本文从我国经济中心城市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旅游资源及现状进行初步探讨。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综述国内外学界对商务旅游概念及商务旅游的特征、表现形式、产业结构等进行界定。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旅游发展的全国经济背景进行辨识与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务旅游发展的自身背景基础进行辨识与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上海市商务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第五部分主要是对上海市的商务旅游现在发展限制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第六部分则主要是针对现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上海市浦东;商务旅游;经济背景;发展现状;限制因素;对策 Abstract 目录 承诺保证书 (1) 摘要1 A BSTRACT 1 目录 1 绪论 2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 (2)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2) (四)相关概念界定 (2) 1.商务旅游的定义 2.商务旅游的表现形式 3.商务旅游的特征 4.商务旅游的产业结构 (五)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 1 一、发展的全国经济背景 (2) 1 二、发展的自身背景基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错误!未定义书签。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浅谈城市私有公共空间

浅谈城市私有公共空间 浅谈城市私有公共空间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科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空间表现形式出现了新的变化,私有的公共空间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主要的类型。文章试图对私有公共空间的演变过程、特征、生产机制等做具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私有公共空间的管理及其对于构建完善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意义做一探讨。 关键词:私有公共空间;公共参与;城市公共空间体系 Abstract: City public space is a traditional research field of city scie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the space form of city public space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changes, private and public spaces began to appear,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types of developed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ivate space evolution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mechanism, make specific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private public space management a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public space system perfect sense to do a study. Key words: private and public space; public participation; city public space system 中图分类号:P4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与演变 1.1城市公共空间的界定与演变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学科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一般而言,公共空间应该是由公共机构提供的、供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和使用的城市空间(Madanipour,1996)。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的具体含义和主要空间表现形式有了新的演变方向。首先是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与人的交流虚拟化,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习题:课练14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课练14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狂刷小题夯基础]——— 练基础小题 上海市某区原大菜市场建设于1991年,蔬菜年交易量约40万吨、肉类产品年交易量达100万吨以上,以批零同售、价格优惠著称。2013年3月1日,该大菜市场关闭,原商户大都分散到该大菜市场周边的7个标准化菜市场。如图为原大菜市场及周边地区简图,图中数据为各标准化菜市场与附近小区的距离(单位:米)。读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 C.工业用地D.绿化用地 2.原大菜市场关闭的原因最可能是() A.经营不善,亏损较严重 B.基础设施简陋,影响生活环境 C.市场饱和,竞争力下降 D.建设标准市场,增加市政收入 3.标准化菜市场分散经营最主要的好处是() A.更接近消费者B.降低运输成本 C.降低商品价格D.增加销售收入 如图为纽约市曼哈顿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图。据此完成4~5题。

4.造成该区昼夜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①通勤交通发展②高层建筑出现③追求生活质量④互联网的兴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关于城市功能分区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为休憩区B.乙为住宅区 C.丙为商业区D.丁为工业区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欧盟国家中较为典型。历史上,法国长期高度中央集权,巴黎一直是其政治中心。法国的人口、生产、服务活动高度集聚于巴黎,大巴黎地区人口数量为第二大城市里昂的7倍以上。20世纪60年代,法国选择了若干边缘城市集聚区建立“平衡城市”,阻滞人口和产业向巴黎集中,以消除巴黎与其他地区之间发展的高度不平衡问题。读法国“平衡城市”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法国人口高度集聚于巴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C.交通D.政治 7.法国建立“平衡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边缘城市集聚区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坚持以开放促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新城区——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赴上海市浦东新区调研组) 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的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亮点和重点。 在18年的发展道路上,上海浦东新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发挥比较优势。在浦东新区建设中,始终坚持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用国际化思路结合本地特色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高标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多功能新城区,创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经过18年的努力奋斗,浦东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保持年均18%以上的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比建区时增长了近40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862美元增加到1.6万美元,不仅成为带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增长极,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窗口和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标志。浦东新区的崛起,再次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也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经验。 一、浦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中央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新区之前,浦东属上海待开

发的郊区部分。1990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60.24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7%。工业有一定基础,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诸多方面的建设与发展都明显低于浦西。“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就是当时上海市民对浦东发展滞后的生动描述。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重大战略决策。17年来,在中央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浦东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市综合配套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具有国际高水准、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成为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增长极。 一是经济发展又好又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建区时的60.24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365.33亿元,增长了近40倍,年均增速1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862美元上升到约1.6万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了18.6倍;财政收入比建区时增加了近52倍,达587.49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9%。 二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国际化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初步建立。浦东新区已初步建成包括银行、证券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国际化要素市场体系,截止2007年11月底,已有478家中外金融机构、94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落户浦东;累计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9万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额累计超过350亿美元,分别是1990年的530倍和1030

上海各大休闲场馆一览表

上海体育场馆一览表 名称地址电话上海体育场(八万人体育中心)上海市天钥桥路666号64266666 上海体育馆上海市漕溪北路1111号64385200 上海市虹口足球场体育健身活动 中心 上海市东江湾路444号65400009 上海国际网球中心上海市衡山路516号54155588 上海仙霞网球中心上海市虹桥路1881-1887号62626720 源深体育发展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羽山路9号58606101 普陀体育馆曹杨路400号62441192 闸北体育馆中华新路475号56908609 虹口体育馆东体育会路707号65370651 杨浦体育场上海市隆昌路640号65390911 黄浦体育活动中心上海市九江路327号63515223 黄浦体育馆山东中路311号63515223 卢湾体育馆肇嘉浜路128号64675358 静安体育馆南阳路123号62587787 静安体育中心上海市康定路151号62726778 静安区体育场上海市威海路681号62675911 静安区体育馆羽毛球馆上海市威海路681号62675911 中原体育场上海市开鲁路518号65748066 闵行区体育馆莘松路149号64921483 嘉定体育场嘉定新成路118号59926737 松江区体育中心乐都路38号57714424 青浦区体育中心青浦县体育场路1号59208539 南汇区体育馆文体路15号58021254 奉贤区体育中心古华南路100号57191391 崇明县人民体育场崇明城桥镇北门路6号59623580 上海羽毛球场馆一览表 名称地址电话 万体馆刘霞羽毛球活动中心漕溪北路1111号上海万体馆4号 门对面 64814303 上海国际体操中心武夷路777号62289488 源深体育发展中心上海市浦东源深路655号58601290 沪南体育活动中心南市区方斜路505号(大吉路) 63870508-411 静安张立明羽毛球中心威海路威海路681号静安体育二 场二楼 62872111 华东师大羽毛球馆中山北路3663号华师大校园内62233602 黄浦体育馆山东中路311号63515223 上海市羽毛球训练中心静安区南京西路591弄4号62564340 浦东菊园羽毛球馆浦东新区浦城路333号58789202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浦东唐家庵(图)

浦东唐家庵(图) 唐家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至今有四百多年历史,寺址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三墩扶栏村,三宣公路与东大公路之间,在史载文献中尚无此庵记载。唐家庵原为村间小庵,有民间堂屋数间作为佛庵,初时为黄姓家庵,后为唐姓接管,改名“唐家庵”,有僧田数十亩,由僧尼居住经营。唐家庵26代住持莲胜师太(亦为南汇净心庵住持,1945年2月圆寂)集资筹款建造大雄宝殿,于1931年落成。27代住持华庭(1949年8月圆寂),又于1946年集资建造观音殿及二幢禅房,使规模达到了房屋共计18间,四周围墙,占地面积53亩,寺院形制完整,殿堂壮观。期间,由莲胜师太提议曾一度改名为“集福禅院”。从唐家庵的师承考证,其当时应属南汇净心庵一系,并且按照净心庵师徒法系诗文排列法号:“清净莲华从心载,全凭功行方德开;若能一身常精进,定超上品见如来。” 1967年文革期间,唐家庵惨遭浩劫,当地民众抢砸佛像和寺院财产。1979年,唐家庵更被人拆除大殿、观音殿、三圣殿等二幢禅房,整个寺院全部被毁,仅剩下三间平房,寺内稀世珍宝——五彩茶花也未幸免,几代僧尼的发愿努力毁于一旦,只有住持从庆、从金、心智等师太在庵内苦心修持。1995年,五台山出家的宏明法师来到唐家庵宏法并矢

志重修扩建寺庵。适逢原浙江嵊泗洋山港开发,部分洋山菩萨移至唐家庵供养,在嵊泗宗教办的资助下,唐家庵于2004年12月31日举行了扩建奠基仪式,此后数年间,投资兴建起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及东配殿等较大规模的殿堂禅房,呈现出目前恢宏的重兴格局。 唐家庵现有殿堂两进,新落成的山门天王殿为三进两层建筑。一楼为山门,有三座圆拱型门,内供四大天王。二楼为佛堂,2011年农历四月初八在天王殿二楼举行舍利塔安 座仪式,随塔安放诸比丘尼与信众抄写的经书文本,祈愿加持。 天王殿后为大雄宝殿。在两殿之间为唐家庵原有殿堂,从现有留存遗迹看,唐家庵旧殿面东而建,一排五间(现存三间)江南农家瓦檐平房建筑。在其西侧原建有三层楼房作为尼众居所。 大雄宝殿为三层五进殿堂,前出抱厦为廊柱式仿木结构,三层黄琉璃瓦重檐佛殿,雕花缕空木门窗,二层有汉白玉石围砌的观景栏杆阳台。大雄宝殿共有三层佛殿,一层主供释迦牟尼主佛,二层很特别地供奉五方文殊菩萨,三层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据宏明法师介绍,上世纪末,其前往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巧遇来自广州无著庵的宽敬师太,师太师从活到120多岁的民国高僧虚云法师,宏明法师遂拜师太出家为尼。因此机缘,宏明法师以文殊菩萨为欢喜佛,

心得体会: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治理(最新)

心得体会:城市公共空间及其治理(最新) 城市是人类物质繁荣和精神文明的中心,也是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指街道、绿地、公园、广场以及其他由公众所有的开放空间体。 城市公共空间最为重要的功能是其社交性,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交流和生活连通。城市的首要功能是允许和鼓励不同人、不同人群之间的会面和交流,为人类社交生活提供一个舞台。有形的公共空间是促进社交活跃度的关键,人们面对面地交流,一系列的互动行为才能得以发生。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产生交集并进行交流时,带来了新需求和新观点,从而使重塑社会空间和社会生活成为可能。 有意义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支持、促进和提升公共生活和公共参与的能力。公共空间是私人、家庭和工作空间以外的必要补充,能够满足人们交往、沟通、娱乐和放松的需求。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认为,对社会空间和社会生活的需求并不仅仅是出于心理的和社会的需要,还是一种政治需要。城市公共空间是塑造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人们由于公共交往而形成的公共领域,是对私人领域不可或缺的平衡机制,发生在街

道等公共开放空间的社会交往也能扩展人们的见识。 城市公共空间是美好生活的集聚地,也是决定一座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能为居民提供方便安全的去处,为各种活动提供便利,帮助人们培养自尊和归属感,提供愉快的经历和社会交流。对城市居民来说,日常的公共空间是非常珍贵的,公共空间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街道、广场、公园和其它公共空间成为展现社区生活的舞台。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眼力可及,脚力可达,是维系社会群体的媒介。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是个复杂系统,治理范围广泛、议题多元、任务艰巨,既关系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等主体的利益,又涉及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范畴;既包括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发展和治理等环节,也涵括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等重点空间的治理,同时还要解决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公共空间安全和公共空间流动摊贩治理等棘手难题。城市公共空间治理是一项涉及多元主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等多元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现阶段,我国城市治理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步,城市居民对更高质量、更优环境的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现有的城市治理模式、治理方式与治理能力还不能满足居民需求;另一方面,

上海五大商圈

上海市五大商圈现状调查 1.徐家汇商圈(综合性商业区域) 徐家汇是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亦为上海十大商业中心之一。 位置:东起宛平路,西至宜山路,北起广元路,南至零陵路。 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 交通:1、9、11号线及几十条公交线路如:徐闵线、816路、958路、178路大站车、956路等等,形成了四通八达、快捷方便的立体交通网络,使其成为上海的城市副中心。拥有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11号线3线换乘的徐家汇站是上海地铁中拥有出口最多(已开通达到21个,预留6号口,总共22个)的地铁站。 主要商业物业:港汇恒隆广场,东方商厦。 购物中心:太平洋百货和汇金百货。 专业市场:太平洋数码广场,百脑汇,百思买。 租金:多数在¥4.50-6.0元/天/m2 2.南京路商圈(中华商业第一街) 南京西路是被称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的西半部,跨黄浦,静安两区。 位置:精华段都集中在静安区,东起成都北路,西至延安西路,全长2933米,穿越静安寺闹市地区,横贯静安全境。 交通:地铁一号,二号,八号线位于城市的中心。 主要商业物业:会德丰国际广场,越洋国际广场,嘉里中心二期,1788国际中心,东海广场,恒隆广场,中信泰富,梅陇镇广场. 购物中心:来福士,百联世贸 百货:新世界,置地广场,第一百货。 租金:多数在¥7.50-12.0元/天/m2 3.淮海路商圈(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 在上海市中心,广义的淮海路一共包括3段,全长约6千米。 位置:东端的淮海东路,东起人民路,西迄西藏南路,长373米,。西端的淮海西路,长1506米,东起华山路,西迄虹桥路、凯旋路交汇处。 交通:地铁一号线、十号线 主要商业物业:香港广场、力宝广场、大上海时代广场(现连卡佛)、巴黎春天、万得城 百货:太平洋,巴黎春天 购物中心:华狮广场,大时代广场 租金:多数在¥12.0-15.0元/天/m2 4.陆家嘴商圈(上海CBD中心) 上海最主要的商务中心,已有四十多家跨国公司和一百多家经融机构。 位置:位于浦东新区黄浦江畔,面对外滩。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12.1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王书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浦东新区建设的主要作用,新区规划的主要目的。 理解浦东新区的区位选择,新区规划的要点和新区发展的巨大成就。 通过学习浦东新区的规划目的、主要要点和发展情况,学会城市新区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和应注意的问题。 2.方法与过程: 通过观察图像、搜集资料、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等过程,使学生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更加深入地理解和领悟知识的内涵。 通过创设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探究氛围,使学生掌握运用地理信息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上海市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问题,进一步树立城市建设应该同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浦东作为海选城市新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浦东新区的规划要点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教学难点: 浦东新区规划要点,浦东新区的布局形态、交通线路的建设所体现的生态意义。四、教学方法: 资料收集和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主要投影片: 1.上海市区地图

2.浦东新区的规划 3.浦东新区示意图 4.浦东新区GDP的增长示意图 5.浦东在上海的地位 6.浦东三类产业结构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讲授提纲: [提问导入新课] 1.上海的区位优势? ——有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和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2.那上海为什么还要发展新区呢? ——因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道路狭窄,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绿地面积小,用地紧张,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等问题。 仅仅是因为城市问题才大刀阔斧的建设城市新区吗? [引导学生读书]课本p124 浦东新区开发的作用 [板书] 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一、浦东新区的开发作用和条件 [学生回答]…… 1.作用: (1)解决上海发展中的城市问题,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2)以浦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浦东有哪些优势条件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