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教学设计)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教学设计)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代入消元法教学设计

8.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对代入消元法的探究,使学生体会代入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3、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1、将方程组其中一个方程变形为“y=ax+b”或“x=ay+b”(其中a、b为常数)的形式;2、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过程的理解。 教法学法: 教法是适时引导学观察、发现、总结归纳,力求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是结合本课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等方法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问题:回忆上一节课“篮球联赛”的问题,联赛打的非常精彩,为了算出某个队的胜负分数,我们已经过讨论把二元一次方程组列了出来,如下解法一: 1、解法一:直接设两个未知数,设胜x场,负y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得 x y10 2x y16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这个方程组的解是什么?如何解方程组?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引出解法二。 学生活动:思考并小声议论。 2、解法二:只设一个未知数,设胜x场,则负(10-x)场,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2x+(10-x)=16 (二)探究新知 1、思考:上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组内讨论。 教师活动:提出思考问题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深入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观察,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师生归纳总结:解法一所设的y相当于解法二中的(10-x),因为问题中y和(10-x)都表示负场数,进一步发现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x+y=10可以写成y=10-x,而由于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负的场数,所以我们把第二个方程2x+y=16中的y换为10-x,这个方程就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10-x)=16,解这个方程,得x=6.把x=6代入y=10-x,得y=4.从而得到这个方程组的解。 适时给出概念,感受概念是通过实际生活抽象得出的。 2、消元思想和代入消元法定义:阅读教材91页如下两自然段,认识两个概念。 (1)消元思想的概念。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 (2)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来梳理方程组的解法过程以及要明白的数学思想,同时给出数学概念,从而体验自主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李太星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程序 四、说设计理念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今后学生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函数奠定基础。通过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熟练运用代入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迅速在所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择一个系数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提供适当的情境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启迪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难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关键:通过比较、尝试,探索出选一个系数较简单的 方程变形,通过代入法求方程组解的办法更简便,并寻找出求解的规律。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究者”。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引探式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将既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问题导入,在活动中教师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如:多层次对待学生的回答,分层次布置作业。 2、说学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作者:————————————————————————————————日期: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说 课 稿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曾意 班级2013级1班 姓名唐倩 学号20130241201 2016年5月25日

?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数信学院2013级1班的唐倩.我说课的课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本课题是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数学第二册(下)第7章第一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二、教材分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中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先通过类比方法了解方程组的基本性质,结合已学的一元一次方程来深入学习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初步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下一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同时学会建立一般的,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能力、培育思维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使学生养成多角度认识事物的习惯;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及本节的地位和作用,我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会根据实际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是第七章的第一节,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初步认识,因而确定重、难点为: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会检验一对数是否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不能为教师所传授的,而只能为学习者所构建.”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授——受过程,也不是机械的告诉与被告诉的过程,而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过程.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成为他们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因而,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经典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 梅州)解方程组2013?.1.( 淄博)解方程组.2.(2013? 邵阳)解方程组:2013?.3.( (4.2013?.遵义)解方程组 2013?.湘西州)解方程组:5.( (6.2013?荆州)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汕头)解方程组2013.7( ?2012.8(湖州)解方程组.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广州)解方程组2012?.9.( 常德)解方程组:?10.(2012 2012?.南京)解方程组(11. 厦门)解方程组:12.(2012?. .2011?永州)解方程组:(13. 14.(2011怀化)解方程组:?. 桂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5.2013 ?(.162010.南京)解方程组: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丽水)解方程组:(2010?17.

广州)解方程组:.?.18(2010 巴中)解方程组:.? 19.(2009 天津)解方程组:? 20.(2008 宿迁)解方程组:.2008? 21.( 桂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2.2011? ?郴州)解方程组:200723.( .?(24.2007常德)解方程组: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宁德)解方程组:2005?25.(

岳阳)解方程组:?.(2011.26 苏州)解方程组:.27.(2005? ?(2005江西)解方程组:28. 29.(2013自贡模拟)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黄冈)解方程组:.?(30.201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练习题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梅州)解方程组.2013? 1.(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①+②得到方程3x=6,求出x的值,把x的值代入②得出一个关于y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解答: 解:, ①+②得:3x=6, 解得x=2, 将x=2代入②得:2﹣y=1, 解得:y=1. ∴原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2.(2013?淄博)解方程组. 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计算题. 分析:先用加减消元法求出y的值,再用代入消元法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 解:, ①﹣2×②得,﹣7y=7,解得y=﹣1; 把y=﹣1代入②得,x+2×(﹣1)=﹣2,解得x=0, 故此方程组的解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消元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2013?邵阳)解方程组:.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二节的第三课时,它是学习了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写目的是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体会代数的一些特点和优越性;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函数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 合作精神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 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说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校是一所新学校,所从事的班级里学生基础较差,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浅入深,适时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适当给以引导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从代入法入手,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达到对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识,经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 (1)、用代入法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用代入法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设计意图:设计这几个问题既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2、新课探究 例1:解方程组 (设计意图:用代入法先解,再提问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然后探究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然后解决问题。) 例2:解方程组: ???=-=+23 43553y x y x ???=-=+5 74973y x y x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内容解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含有两个提供运算未知数的问题的有力工具,也是解决后续一些数学问题的基础。其解法将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如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两直线交点坐标等.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是要把二元化为一元。而化归的方法就是代入消元法,这一方法同样是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通法。化归思想在本节中有很好的体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消元.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消元,体会化归思想 2.教学目标解析 (1)学生能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并能正确求出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一元

一次方程的解法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消元思想和化归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第一次遇到二元问题,为什么要向一元转化,如何进行转化。需要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的是同一数量,通过观察对照,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向一元一次方程转化的思路 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多,每一步需要理解每一步的目的和依据,正确进行操作,把探究过程分解细化,逐一实施。 本节教学难点理:把二元向一元的转化,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篮球联赛中,每场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10场比赛中得到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你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能。设胜x场,负(10-x)场。根据题意,得2x+(10-x)=16 x=6,则胜6场,负4场 教师追问:你能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吗?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能.设胜x场,负y场.根据题意,得 我们在上节课,通过列表找公共解的方法得到了这个方程组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说课稿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二课时加减消元法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加减来达到消元的目的,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过程,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五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学习,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用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让学生体会消元思想,通过引导, 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理解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一般步骤。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并得出答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同时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应用价值。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的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说教法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 三、说学法 鉴于教材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我将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小组竞赛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过程 1、温习回顾,复习导入 师:提问上节课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回顾用代入法基本思想及关键步骤,从而引入新课: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x+5y=21,① 2x-5y=-11,② 用我们所学方法求解,再想想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能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2、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让学生阅读课本94页的内容后,完成下面的题: 引例4x+5y=16,① 4x+3y=12,②

2代入消元法教案

消元(一) 教学目标: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0场比赛中得到38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解:设这个队胜x 场,根据题意得 38)20(2=-+x x 解得 x =18 则 20-x =2 答:这个队胜18场,负2场. 二、新课: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胜的场数是x ,负的场数是y , x +y =20 2x +y =38 那么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x +y =20说明y =20-x ,将第2个方程2x +y =38的y 换为20-x ,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38)20(2=-+x x .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 三、归纳: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例1 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的形式: (1)2x -y =3 (2)3x +y -1=0 例2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 -y =3 ① 3x -8y =14 ② 例3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 )和小瓶装(250g )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比(按瓶计算)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装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四、小结: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1)从方程组中选取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把其中的某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2)把(1)中所得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3)解所得到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得一个未知数的值.(4)把所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1)中求得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从而确定方程组的解. 五、课堂练习:教科书第107页2、3、4题 六、作业:教科书第111页第1题 第112页第2题

初中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初中初一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高,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另一种方程及方程组,它是学生系统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类比,让学生从中充分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理解并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概念,为以后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

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三、学法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灵魂。所以我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设置并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参与度,力求学生在“双基”数学能力和理性精神方面得到一定发展。 四、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第----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六这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该内容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2节第1课时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应用广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在前面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的基础上,本节课将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使“未知”逐步转化为“已知”,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也为后面利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和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我确立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了解消元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合作交流意识。 3、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的分析和七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联系实际,设置本节课 教学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探究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二、说学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这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并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 三、说教法 教必有法,但教无定法。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教学中启发性、直观性等原则,我主要采用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方法。 四、说学法 教有教法,学有学法,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尝试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而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就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介绍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第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探究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用多媒体展示这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在哪里?通过让学生看图猜问题,可以更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生通过图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不难猜出是在超市。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有一天,小明去超市买水果,香蕉的售价是5元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3元每千克,小明共买了香蕉和苹果9千克,付款33元,那么:小明买了香蕉和苹果各多少千克?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参考教案

7.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一、教学内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华师大版)。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 学生分析 在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探索,逐渐发现并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一) 二、设计理念 这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是“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我并没有拔高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是“教材”所提倡的.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建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问题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让学生在不自觉中走进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愉悦地接受教学活动.这是我备课时设计的意图.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即把较为复杂的多元一次方程组化为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2.了解代入法是消元的一个基本方法,掌握代入法. (二)过程性目标 在积极参与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数学活动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幻灯.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复习提问:什么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回顾上节课中的问题2: 设应拆除旧校舍xm2,建造新校舍ym2,那么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组:

? y = 4x 所以 ? y = 8000 . 例 1 解方程组: ?3x + y = 17 ? y - x = 20000 ? 30% ? ① ② (*) 问 怎样求出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探索归纳 我们知道此题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 即设应拆除旧校舍 xm 2 , 则建造新校 舍 4 xm 2 , 根据题意可得到 4 x - x = 20000 ? 30% (**).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我们是非常熟悉的 . 那么我们如果能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 程, 我们的问题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可是如何来转化呢?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组(*)和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间的联系. 在方程组(*)中的方程② y = 4 x , 把它代入方程①中 y 的位置, 我们就可以得到一 元一次方程 4 x - x = 20000 ? 30% .通过“代入”, 我们消去了未知数 y ,得到了一元 一次方程, 这样就可以求解了. 解方程(**)得: x = 2000 , 把 x = 2000 代入②,得 y = 8000 . ?x = 2000 ? 答 应拆除旧校舍 2000m 2 , 建造新校舍 8000m 2 . 能否用同样的方法来求解问题 1 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实践应用 ?x + y = 7 ? ① ② 与方程组 (*)不同 , 这里的两个方程中 , 没有一个是直接用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 个未知数的形式, 这时怎么办呢? 由学生观察后得出结论 : 可以将方程①变形成为用 x 来表示 y 的形式 , 即 y = 7 - x , 然后再将它代入方程② , 就能消去 y , 得到一个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 程. 解 由①得 y = 7 - x ③. 将③代入②, 得 3x + 7 - x = 17 . 即 x = 5 .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8.1.2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体会“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代入消元,使学生初步了解把“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迅速在所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择一个系数较为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 3、情感与态度: (1)训练学生的运算技巧,养成检验的习惯。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难点: (1)消元的思想。 (2)探究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化为“一元”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问题: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那就是雉 兔同笼问题,它是这样描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 问雉兔几何?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也就是说有若干只鸡和兔子同在一个笼子里,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九十四只脚,问鸡和兔子分别有多少只? 2、新课引入 我们昨天已经初步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所以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可以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下面请大家自己在本子上列式,正好检验昨天大家是否 认真听课了,也请一个同学来帮帮老师列式: 解:设鸡有x 只,兔有y 只。 依题意得: ???=+=+9442 35y x y x 由①可得x -=35y 把③带入②中得 94x -354x 2=+)( 解得23x = 把23x =带入③中得12y = 所以原方程的解为? ??==12y 23 x 3、新课讲解 (1)带入消元法:上面的解法,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 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 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就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2)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 那么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换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可以先求出一个 未知数,然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问题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说课稿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说课稿 圣源学校 黄珍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之后讲授的,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 方程组是学生接触到的解方程组的第一种方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之一,消元 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思想,它是学习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完之后可以帮我们解 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为了今后学习函数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消元” 2、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技巧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能力,会应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 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三) 教学重点 用代入法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代入消元法和化二元为一元的转化思想。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引例:(问题1: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 少?)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后,得出结论。 如此导入新课的意图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体会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作用与 价值。 2、探究新知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也可以设出两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那么怎样求解二元 一次方程组呢? 教师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观察所列二元一 次方程组???=+=+40 222y x y x 与2x+(22-x)=40的内在联系。

《代入消元法》教案

教案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消元法)教学设计思路 在前面已经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关键是化二元方程为一元方程,故在求解过程中始终应抓住消元的思想方法。讲解时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和铺设合适的台阶,尽可能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思考和归纳概括,发现和总结出消元化归的思想方法。 知识目标 通过探索,领会并总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根据方程组的情况,能恰当地应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会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实际问题;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大量练习来学习和巩固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情感目标 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消元”思想,即通过消元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成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由此感受“划归”思想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是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是代入法的灵活运用,并能正确地选择恰当方法(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疑点是如何“消元”,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解决办法是一方面复习用一个未知量表示另一个未知量的方法,另一方面学会选择用一个系数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谈话讨论法,练习法,尝试指导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8.1中我们已经看到,直接设两个未知数(设胜x场,负y 场),可以列方程组 x y22 2x y40 += ? ? += ?表示本章引言中 问题的数量关系。如果只设一个未知数(设胜x场), 这个问题也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来解。 分析:[1]2x+(22-x)=40。 观察 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2] [2]通过观察对照,可以发现,把方程组中第一个方程变形后代入第二个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就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这正是下面要讨论的内容。看图,分 析已知条 件 思考 师生互动 列式解答 思考,同 桌交流 总结 从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引入,激 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对新课 起着过渡作用。 培养学生的合 作交流能力,分 析能力及表达。 设计意图 (二)概念教学 可以发现,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第1个方程x+y=22说明y =22-x,将第2个方程2x+y=40的y换为22-x,这个方程就化为一元一次方程2x+(22-x)=40。解这个方程,得x=18。把x=18代入y=22-x,得y=4。从而得到这个方程组的解。(教师在课件中一步步导出过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有两个未知数,如果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我们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们就可以先解出一个未知数,然后再设法求另一未知数。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3] [3]通过对上面具体方程组的讨论,归纳出“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消元思想,这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所谓“消元”就是减少未知数的个数,使多元方程最终转化为一元方程再解它。 归纳 上面的解法,是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4] [4]这是对代入法的基本步骤的概括,代入法通过“把一个方程(必要时先做适当变形)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等量替换,用倾听,理 解,师生 互动,学 生边听边 练 倾听,理 解全班齐 读 记忆 同桌交流 学习 学生归纳 展示交流 成果 其他同学 倾听,理 解 教师总结 学生倾听 为概念的引出 做好铺垫 理解消元思想 是本节课的重 难点,要分析透 彻。 由浅入深,精辟 总结消元思想。 对概念进行深 入的了解 及时强调让学 生对新知识掌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涪陵第十六中学:湛小刚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1节《二元一次方程组》。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几方面对本节内容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节内容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之后出现的,为后面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打下了基础。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方式上强调独立、探索的今天,本节内容的作用无疑是很重要的.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它们解的含义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特殊性 2、能力目标: (1)会验证一对数是否为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用类比思想迁移知识, 通过自主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探索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引入生动古老的数学名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爱好数学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它们解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含义 二、教学方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节课我首先采用激趣法,从“鸡兔同笼”问题入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案.体现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其次使用类比法与启发式教学的合用,通过类比方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最后,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循循善诱,直观生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增大了教学容量. 三、学习方法: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1 第一课时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代入法的概念. 2.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体会数学的化归思想. 2.培养探索、自主、合作的意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消元的过程中体会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从而享受数学的化归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基本方法是消元化二元为一元. ★教学难点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化归——化陌生为熟悉. ★教学方法 1.关于检验方程组的解的问题.教学时要强调代入“原方程组”和“每一个”这两点. 2.教学时,应结合具体的例子指出这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在于消元,即把“二元”转化为“一元”.我们是通过等量代换的方法,消去一个未知数,从而求得原方程组的解.早一些指出消元思想和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有较强的目的性. 3.教师讲解例题时要注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加深.随着例题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要特别强调解方程组时应努力使变形后的方程比较简单和代入后化简比较容易.这样不仅可以求解迅速,而且可以减少错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观察、试验、比较、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我们讨论的篮球联赛的问题.大家可以得到两种方程﹙组﹚.设此篮球队胜x 场,负y 场. 方法一:2(22)40x x +-=; 方法二:22240 x y x y +=??+=? 方法一得到的方程是我们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大家很容易解得18x =.所以该篮球队胜18场,负22184-=场. 二、进行新课 1.代入消元法的概念 方法二得到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上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

同课异构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说课稿

1元一次方程组复习 说课稿 高午娟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对这节课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提咼,又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实际意义的重要模型,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本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是在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讨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认识为学习一次函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章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有“一元”向“多元”发展,也是学习后续知识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们的解, 以及如何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会判断一组未知数的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及 方程组的解,会在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解方程组。 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 激发学 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正确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二、教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说课稿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说课稿 教师: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四、说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第2节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为今后学生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函数奠定基础。通过实际问题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学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熟练运用代入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迅速在所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择一个系数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提供适当的情境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启迪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建模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 教学难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究者”。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引探式教学方法。教师不能将既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问题导入,在活动中教师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我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如:多层次对待学生的回答,分层次布置作业。 2、说学法: 本课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探索、交流、应用等活动,灵活地运用旧知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代入消元法》教案

1.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2.1 代入消元法 1.掌握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重点、难点) 2.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 一、情境导入 在上节课的情境导入问题中,设全班男生有x 人,女生有y 人,则有? ????x +y =45,20x +15y =800.怎样解这个方程组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类型一】 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等于1 解方程组:?????2x -y =5,x -1=12(2y -1). 解析:把第二个方程化简,把第一个方程变形,用x 表示y ,再代入第二个化简后的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解:原方程组可化为?????y =2x -5①,2x -2y =1②, 将①代入②,得2x -2(2x -5)=1,解得x =92.将x =92代入①,得y =4,所以方程组的解为?????x =92,y =4. 方法总结: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②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的值;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用“{ ”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类型二】 未知数的系数不等于1

解方程组:? ????2x -3y =1,3x +2y =8. 解析:把第一个方程变形,用y 表示x ,再代入第二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解:?????2x -3y =1①,3x +2y =8②, 由①得x =12(3y +1)③.将③代入②,得3×12(3y +1)+2y =8,解得y =1.将y =1代入③,得x =2,所以方程组的解为? ????x =2,y =1. 方法总结: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选取其中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将它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来表示,再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将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化“二元”为“一元”. 三、板书设计 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 ①把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②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 (或y )的值; 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⑤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用“{ ”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本节课从上节课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引导,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同时,应让学生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消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