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m3高炉技术指标简述

450m3高炉技术指标简述
450m3高炉技术指标简述

450m3高炉系统

1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1) 高炉建设总的设计原则是:设计中采用成熟、可靠、经济、实用的工艺和设备,采用精料、高风温、大喷煤量等实用技术,使高炉生产达到高效、低消耗的目的。

2)为有效地控制投资,全部设备和材料立足国内配套生产。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程、规范、标准和行业政策,特别是环保、能源、安全卫生、消防等政策和法规。

2设计特点及新技术

1)采用无料钟炉顶装料设备。

2)采用大型冷却模块薄炉衬结构,减薄炉衬、降低投资。

3)高炉软水系统加强脱汽功能,在每个区设置脱气罐,有效提高了炉体的寿命。

4)采用富氧喷煤工艺,并罐喷吹,浓相输送,烟煤无烟煤混喷。富氧率4%。

5)采用旋流顶然式热风炉,热风炉寿命长,风温高。

3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物料平衡表

450m3高炉物料平衡表:

5炼铁工艺

5. 1概述

炼铁车间主要设计内容包括:

·矿、焦槽及上料系统;

·炉顶装料系统;

·高炉本体系统;

·风口平台及出铁场系统;

·热风炉系统;

·煤气粗除尘系统;

·煤粉喷吹系统;

·水渣处理系统。

5. 2高炉本体

5.2.1炉型

合理的炉型对高炉长寿,高炉生产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非常重要。高炉的炉型在比较国内同级高炉炉型的基础上,结合高炉入炉料的具体条件进行设计。设计特点是:适当地加深了死铁层,选择了适中的高径比,加大了炉缸高度,并把炉腹角控制在80.52°左右,以有利于炉体寿命的延长和能耗的降低。高炉炉型尺寸见下表:

5.2.2

高炉采用全冷却结构,水冷炉底;炉底炉缸采用光面铸铁冷却壁,材质为普通铸铁,内铸单进单出的蛇行无缝钢管;炉腹、炉腰为带肋镶嵌式冷却壁,内双层冷却水管;炉身下部采用冷却板、壁结合的结构。

5.2.3风口冷却设备

高炉设14个风口,每个风口有风口小套、中套及大套。小套采用长寿灌流式风口。

5.2.4渣口设备

设渣口一个, 由小套、中套及大套组成。

5.2.5炉体冷却系统

高炉炉体冷却采用工业水开路循环方式。

5.2.6炉体耐火材料

·炉底采用半石墨质烧成碳块砌筑,炉缸采用模压小碳块结合陶瓷杯结构。

·风口采用复合棕刚玉组合砖砌筑,铁口采用复合刚玉砌筑。

·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砌筑高铝砖。

·炉顶封盖采用喷涂料

5.2.7炉体框架及平台

高炉炉体采用自立式结构,炉体框架由下部框架、上部框架及炉顶框架组成。炉体设五层平台,框架及为钢结构,一层平台为混凝土结构。

6热风炉系统

高炉配置3座球式热风炉。热风炉设计风温为1150℃。使用高炉煤气作燃料,助燃空气预热至150℃,以提高燃烧温度和热风炉总效率。热风主管设波纹补偿器,各孔采用组合砖。采用PLC实现送风控制和换炉控制。

·热风炉全高:20.64m;

·热风炉炉壳内径: 8560/7310mm;

·蓄热室断面积:30.68m2;

·加热鼓风量:~3500Nm3/min;

·热风温度:设计1150℃

7 贮矿(焦)槽系统

设双排贮矿(焦)槽系统,分别储存焦炭、烧结矿、球团矿、块矿及杂矿。

7.1矿、焦槽贮存能力见下表

矿焦贮槽设置数量、容积及时间

7.2矿、焦槽下设有烧结矿、焦炭振动筛,烧结矿、焦炭、块矿、杂矿的称量装置,以及碎焦、碎烧结矿的输出胶带机。

8高炉上料系统和炉顶装料设备

高炉采用斜桥料车上料,料车容积3.8 m3,采用并罐无料钟炉顶.。

无料钟炉顶设备主要规格及性能表

9 风口平台及出铁场

布置形式

采用矩形单出铁场形式,设一个铁口、一个渣口,并配置相应的炉前设备。

出铁场设有完善的并有足够能力的除尘装置,铁口上方设有除尘罩。

铁水采用65t铁水罐运输,每次出铁配三个罐车。

在出铁场厂房内设置跨度为20/5t双钩桥式起重机。出铁场设有开铁口机一台,液压泥炮一台,开铁口机和泥炮采用同侧布置。

10炉渣处理

高炉炉渣按嘉恒法方案考虑。

高炉熔渣从渣沟经沟头进入粒化器,被高速旋转的粒化轮机械破碎,并沿着切线抛出,同时,受粒化器内高压水流的冷却和水淬作用形成颗粒水渣,随后,渣水混合物落入到脱水器筛斗中,通过筛斗中

的筛网,实现渣水的分离,成品渣留在筛斗中,水则透过筛网流回水槽中,循环利用。脱水器中的成品渣落到皮带机上,输送到水渣堆场。

11粗煤气系统

高炉粗煤气系统主要包括粗煤气管道及重力除尘器。粗煤气系统的工作压力为0.2MPa。高炉产生的煤气由4根Φ1400mm导出管引出,经2根φ1900mm的上升管,在上部汇合后进入1根φ2000mm的下降管进入重力除尘器,煤气灰经排灰装置和湿式搅拌机排入卡车,运往烧结车间。

粗煤气管道内壁均喷涂一层50mm厚的耐磨喷涂料以防止磨损。

12铸铁机

当炼钢车间事故时,铁水运至铸铁机铸成铁块。本设计考虑配置两台双链铸铁机。铁水经前方支柱、铁水溜槽流入铁模铸块。铸铁机厂房内机前平台处设一台50t/10t桥式起重机。铸铁车间内设置铁水罐修砌区。

同时建有一个生铁块露天仓库,库内设有10t电磁桥式起重机一台。

13喷煤设施

13.1煤场及运煤设施

堆煤场地设防雨顶蓬堆存两种煤时可以堆煤约2000t。高炉最大喷煤量180kg/thm时,日需原煤约400t,有5~6天的储量。煤场考虑汽车运输,同时两端都可进入汽车,起重机跨越进车道路。煤场内设有两台5t抓斗桥式起重机,可以进行卸煤、倒堆、装煤作业。

煤场一侧设有三个配煤斗,平时三个同时使用(也可以使用二个,

一个备用),三个配煤斗下各设一台电动振动给料机,给煤量10—50t /h,输煤采用B=750大倾角胶带机将原煤送入喷煤车间的原煤仓。

在胶带机上设电磁除铁器。在原煤仓顶部落煤点处设置布袋除尘装置,将落料点局部封闭后由抽尘风机将粉尘引入布袋除尘器过滤后.

煤场设置喷水设施,以防夏季煤堆自燃和减少由于气候干燥引起煤尘飞扬,保护环境。

13.2煤粉喷吹系统

高炉按喷吹高挥发份和低挥发份的混合煤种考虑。喷煤量按照180kg/tHM设计。高炉喷吹系统采用双罐并联、下出料、总管加分配器、浓相输送直接喷吹方式。

喷吹系统包括煤粉仓、喷煤罐加煤装置,喷吹罐、分配器、喷枪、管线和阀门等。

煤粉仓接受制粉系统输入的煤粉并向喷吹罐提供煤粉。每个煤粉仓支承在电子秤压头上,秤重显示仓内料面并发出高低极限料位的警报。为了防止煤粉仓内煤粉结露,煤粉仓设蒸汽外保温设施。煤粉仓的出口处设有氮气流化装置和连续惰化氮气入口(氮气经过加热到70℃)保持仓内的惰化气氛,防止煤粉自燃。

煤粉仓下各设四个喷吹罐,分为两个系列,分别对应两台煤粉分配器,两台分配器对应高炉的奇数、偶数号风口。

每组喷吹罐用一根总管通过跨路栈桥送至每座高炉,总管进入分配器,分成14根支管。分配器设置在高炉炉顶平台框架外侧,再从上到下接至喷枪使支管接近等长度,有利于做到各风口的均匀喷吹。

总管起始端上设有二次风进入口,二次风使用压缩空气(>~0.7MPa)根据喷煤管线长度,喷吹浓度有可能控制到30~40kg/kg。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