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的空间特征

领土的空间特征
领土的空间特征

领土的空间特征

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国家在地表空间的地理位置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绝对位置指一个国家所在的经纬度位置,例如按所处经度的不同,可将国家分为东半球国家和西半球国家;按纬度位置的不同,可将各国划分为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国家。相对位置包括反映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政治位置以及海陆位置。

政治位置也叫近邻位置,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疆域完整。那些处在列强之间的弱国或小国,通常受到相邻大国的强大影响,往往是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缓冲区。例如,夹在俄罗斯和德国之间的波兰,历史上屡屡成为俄德争夺的对象和交战场所,领土多次遭到瓜分。

临海国和内陆国

领土与海洋的关系和离海的远近,是衡量国家位置优劣的重要因素,据此可将国家分为临海国和内陆国。内陆国没有海岸线,无法拥有专属经济区,也很难享有开采大陆架资源和海洋捕鱼的机会。海洋不仅可以调节气候,也为国家的商业活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海洋运输的优点是运量大、运费低廉,特别适合世界范围的长距离运输。海岸线较长,又多良港的国家,可以充分享受到对外贸易和交通的便利。进入19世纪以后,与临海国相比,内陆国难以利用海洋运输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

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它是随时间而变化的。例如,英国早期利用它有利的地理位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积极拓展海外贸易和殖民势力,到19世纪末已雄居世界霸主地位。但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力量受到削弱,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殖民势力一落千丈。中国明清两朝曾实行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海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提高。

内陆国通达海洋的方式

内陆国家进出海洋通常要假道他国,因此,它的外交、经济和国防决策可能要受到通过国的影响。内陆国家通达海洋一般有三种方式。

(1)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概念产生于18世纪,即认为河流不能专由一个国家来控制和垄断。例如欧洲的多瑙河就是国际河流,它连接了瑞士、奥地利、捷克、匈牙利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制定凡尔赛条约的时候,欧洲的莱茵河、易北河、奥得河、维斯杜拉河等也被约定成为国际河流,为中欧各国共享。

(2)陆地孔道。即通过狭长的陆地通道与海港相连,或借道他国,划出一条走廊。例如,刚果民主共和国通过狭窄的颈状地带通达大西洋。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波兰通过波兰走廊和新设港口格丁尼亚同波罗的海相通。波兰走廊将德国和东普鲁士隔断,1939年,希特勒以收回走廊为借口,进攻波兰。

(3)穿越海岸国家的权利。即通过协商,临海国保证内陆国具有穿越领土运输货物、使用沿海港口的权利,不对货物征收不公平的通行费、税或运费。临海国可以从货物中转中获利。例如,阿根廷在巴拉那河上的罗萨里奥市,给玻利维亚划出了一块自由区,以满足它的通海需要。

在发生冲突时,内陆国的穿越权经常被取消。例如,在1989年3月到1990年6月间,印度与尼泊尔两国发生争执,印度关闭国界,切断了尼泊尔的石油供应。尼泊尔人转而砍伐喜马拉雅山麓的森林,以满足对燃木的需求。结果,森林砍伐引起印度发生洪灾,河流断流,并殃及孟加拉国。

领土规模

领土规模主要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面积的大小和人口多少。一般来说,面积大,人口多,资源丰富,国家发展的潜力就比较大。例如,美国、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相反,面积很小,资源缺乏,人口很少或过多,经济和军事落后,国家就比较贫弱。一个国家面积广大,但是人口很少或者分布不均,再加上交通不便,边远地区和中央心脏地区的联系就比较困难,因而可能影响到边远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因此,政府为了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往往采取诸如修建交通线、实施开发项目或者迁都等措施,以促进边远地区的发展,加强中央政府与边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联系。

例如,加拿大为连接内陆草原和人口密集的东部,在1880年修建了太平洋铁路。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广大的巴西高原和亚马孙盆地地区人烟稀少。从20世纪50年代起,巴西政府开始加强对内陆地区的开发,首先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向内地移动600多千米;在亚马孙盆地修建公路,鼓励移民开发内陆高原和热带雨林地区,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内地的发展。领土规模与国家实力及其国际政治地位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它并不一定能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例如,英国的陆地面积不足25万平方千米,但是它在历史上却曾称雄世界。

领土形态

领土的空间形态可以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来衡量。从垂直方向上看,国家可分为:山国,以山地为主,如尼泊尔;半山国,包括山地和平原,如法国;平地国,国土多为平原,如荷兰。平地国交通比较便利,农业土地较多。山国则交通不便,可耕地少。我国是一个半山国,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陆地面积的66%,可耕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可耕地面积还不及印度,因此,农业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从水平方向上看,领土的形状(图“领土的几何形状”)可分为:致密型。领土形状介于圆形和矩形之间,从中心地区到边界的距离大致相等。它的优点是

以最短的国界包围了最大面积的领土,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行使主权。例如,法国、波兰、巴西、肯尼亚等国,都具有这种完整、规则的几何形状。

零散型。领土比较分散,由许多不相连的部分组成,彼此间靠水路或空运沟通。例如,菲律宾由太平洋东部的一群岛屿组成,日本领土主要由四个大岛组成,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领土也比较分散。领土形状分散给国家的内部联系和交往带来不便,容易造成管理困难等问题。

长条型。领土向某一方向延伸,呈狭长的条带状。例如,智利、挪威、意大利等国,领土南北狭长,称为经线国家。印度尼西亚的国土向东西方向伸展,称为纬线国家。这种形态不利于国家内部的联系和凝聚,也不利于国家防御。

延伸型。领土主体形状呈致密型,但从主体向外延伸出一个狭长的半岛状领土,形似蝌蚪,如泰国、缅甸等国。这种延伸部分不利于国家管理和内部的交往。

嵌入型。领土的形状基本为致密型,但有一长条状领土嵌入别国领土之间,这多是殖民时代的产物。例如,阿富汗东部长约300千米、宽约20千米的带状领土,嵌入塔吉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之间。

穿孔型。即一个国家的领土完全被另外一个国家包围,如同在后者的领土上开了一个“天窗”,如莱索托、圣马力诺、梵蒂冈等国。莱索托与比利时陆地面积大致相同,占据了南非中心较大的一块地方,它的商品进出口几乎完全依赖南非。

国界类型及其地理意义

国界和边疆

国界是划分国家主权管辖空间的标志。在地图上,国界是将相邻国家分开的一条线,它代表一个国家主权和行政控制所能达到的范围,它的功能包括防御、法律、贸易、税收和监督等方面。目前,大多数国家间的国界是确定的;还有一些国家间的部分国界尚未正式划定。

国界是近代历史的产物。在过去,某些国家之间不是通过国界直接相邻,而是在两国间存在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地带,那里行政管理薄弱或者没有行政管理,这种国家间的边缘地区称为边疆(图“阿拉伯半岛图”)。边疆往往是人口稀少的空旷地区,这一缓冲地区可以减少两国间直接的或潜在的冲突。

现代交通和通讯系统使国家可以有效地对国界进行监控和警卫。农业生产技术和采矿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国家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各国的经济活动纷纷向边疆扩展,政治控制也得到加强。如今,世界上除极少数地区外,边疆已几乎被国界取代。

国界的分类

国界的类型按划分特征来看,可分为两种:文化国界和自然国界。国界稳定与否不在于划分国界的方法和依据,而在于有关国家对国界是否同意和尊重。

(一)文化国界文化国界是以文化景观中的某个特征为依据,或者沿经纬线来划分的国界。在划界时,可以依据的特征如下。语言。在欧洲,语言长期以来就是识别民族特征的重要手段。

例如,法国于17世纪、意大利和德国于19世纪分别成为统一的国家,主要就是靠语言的维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凡尔赛和会上,同盟国也是主要依据语言来划分新的国界和调整现有国界。

凡尔赛和会还特别讨论了冲突频繁的巴尔干半岛国家间界线的划分。保加利亚、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国界基本与语言的分布重合。而在当时新出现的南斯拉夫(图“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民族分布”),则是讲多种斯拉夫语(包括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和马其顿语)的居民集中的地方。

宗教。宗教差异也曾被用来作为划分国界的依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按宗教原则分成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和主要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两个独立国家。由于两教教徒原先在边缘地区呈混居状态,因此在划界后,国界两边的教徒曾大规模的搬迁。

宗教在爱尔兰岛上国界的划分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南部26个县中,天主教徒在人口中约占95%,他们组成爱尔兰共和国。北部6个县以清教徒占多数,他们坚持留在联合王国内,称为北爱尔兰。

几何形状。在原来没有国界或者国界不确定的新殖民地区,因为缺乏确定各国属地之间界线所需的资料,有关国家的国界多以经线或者纬线为界。这种几何形状的国界在地图上十分引人注目。纬线国界如埃及和苏丹之间(北纬22°)、加拿大和美国本土之间(北纬49°)(图“美加国界两侧的景观”)等。经线国界如埃及和利比亚之间(东经25°)、加拿大与美国阿拉斯加之间(西经141°)等。

在非洲,很多国家间的国界是欧洲殖民历史的产物。当时的欧洲殖民帝国在谈判桌上相互讨价还价,在地图上简单地划定界线,毫不考虑殖民地人民的意愿,也不顾及各部族的实际分布范围,这给后来非洲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和部族冲突埋下了导火索(图“利比亚和乍得之间的国界”)。

(二)自然国界山脉、河流、沼泽、森林和荒漠等自然特征,在地图上和地表都很明显,而且由于它们较为稳定,具有阻碍交往、便于防守等功能,往往被选择作为两国的国界。

山脉。山区地形崎岖,难以通行,是天然的屏障。这里也很难开展农业活动,居民稀少。例如,瑞典和挪威之间的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比

利牛斯山脉。在山区,一般以山脉的分水岭为界,如中国和巴基斯坦、中国和印度的西段国界以喀喇昆仑山脉的分水岭为界;或者以山脉一侧的山麓为界,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构成中国和印度的东段习惯国界。

荒漠。和山脉一样,荒漠地区也难以通行,人烟稀少。在非洲和亚洲,荒漠通常被选作国界。在北非,除了乍得和利比亚之间外,撒哈拉沙漠是南北两侧国家间的一条稳定国界。

水域。河流、湖泊、海洋和其他水体也是划界时经常被考虑的自然特征。水体作为国界具有容易辨认、相对稳定和便于防守的优点。例如,在河流宽度不大、不易航行的河段,多以河流中心线为界。在可通航的河段,则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

自然国界也是人为确定的,它需要得到相邻两国的认可,由有关国家以协议形式明确规定。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国界,有可能将同一民族分割到两个国度。作为国界划分依据的某些自然因素,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如分水岭的变动、河道的变迁(图“格兰德河河道的变迁”)等,这也给国界的确定带来了困难。

国界的进退将影响到国家疆域的变化,国界和领土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因此,国界问题和领土争端一直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两国国界的确定,先要通过谈判,达成并签署国界条约,然后在地图上划定界线,并在一定地区设立国界标志(如界碑、界墙、堡垒、栅栏等)。这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是在实践中,由于有关国家观点相去甚远,领土要求互不让步,加上情报不足、地图不准确、地面崎岖等原因,勘界问题很多。

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

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目标是构成团队、维系团队成员的基础条件。一个团队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员工在追求特定目标上的能力,其成员之间的吸引力为次要因素。当人们基于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时,才会对彼此的优势予以认可,对彼此的缺点相互包容,凝聚力也因此而生。当个体的成长与团队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时,所有成员才会对团队产生归属感。共同的目标是个人与团队利益的纽带。 2.良好的沟通与协调 沟通是团队内人与人相互传递思想,交换信息从而达到认识的—致,协调是取得行动上的—致,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是团队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沟通的效果对于团队工作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应注意消除障碍、提商效率,选择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沟通。成员应在相互信任的气氛下工作,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意见和问题,每个成员都应努力了解别人的看法与观点。团队成员由于价值观、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个人之间的冲突总是在所难免的,没有任何的团队能够完全和谐。差异会导致分歧,分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冲突。但是,冲突并非都是破坏性的,冲突不仅不可避免,而且还是一种重要而积极的现象,许多新观念的火花注往是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如果只强调忠诚与合作,提倡唯唯诺诺和不发表意见,反而使矛盾不能暴露,窒息了团队的生机。应使团队中建设性的冲突保持在恰当的水平上,通过沟通、疏导在团队中建立,和积极面对冲突的组织氛围和议事规程o 在达成共识之后,团队要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去协调人们的行为,只有团队协作才能使本来分散的个人和具有不同能力和个性的人结合起来,携手作战,组织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的相互协调的整体。 3.全员的高度参与(一致的承诺) 团队的运作往往采用协商和共同参与的方式,由全体成员共同决定团队L的目标、结构、作业原则和规范。团队协作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威力就是因为团队要吸引其成员直接参与各种管理活动;使全体员工不仅贡献劳动,而且贡献智慧,直接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形成一股巨大的向心力。组建团队的目的就是要促使普通人作出不平凡的事情,任何团队都不能依靠天才,因为天才毕竟是少数。只有设法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高度的参与热情,才能使每个人发挥出比他个人的才能要大得多的能力,也可以使每个人的弱点减编到最小程度。当全体成员都能为团队的发展毫无保留的奉献力量,整合自己的技能并充分发挥出来时,一种和谐的团队文化便产生了。 要使团队成员尽心尽力的工作,首要的一点就是对每—位员工给予“人性的尊重”。管理者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你面对的是受过良好教育,具清更多技能、更多信息的员工;应尽量满足员工对工作的期待,尊重每一个人的职责范围;以尊重人性的方式批评和表扬员工;应邀请员工共同参与制定计划,要让员工知道他所承担的工作是重要的,团队为他的存在而感到自豪……要始终牢记一点:当一个人受到尊重,被充分肯定、被赏识、被信任时,他会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那份责任,无限忠诚地对待事业。管理者应以一种尊重、关心、爱护甚至是感激之情对待员工,才会创造出和谐的团队,员工对团队的忠诚感、使命感与归属感也由此而生了。 4.注重团队的学习 当今时代是急剧变革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量、知识量快速增长。适应这种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一、徐州区域空间布局 从最近的相关卫星及夜景图不难看出,徐州作为区域中心主城区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数据来自美国空军美国国防气象卫星。 相关信息:国防气象卫星数据来自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但从相关卫星夜景图中可以看出,徐州的主城区近十年来扩展太慢,与苏南地市比速度差距大,就是与邻近的临沂比,也让人汗颜。也有些人认为徐州已经很大了,其实个人早就感觉到徐州城区面积扩展偏慢(只是近年高铁区和新城区的发展才稍有起色)。作为区域中心,徐州城市核心规模上偏小致使无法达到较大的辐射力影响力。 近期(5-10年)主城区的规模至少要达到两个高速环线内的面积(接近较大规模的省会或计划单列城市),具体而言西面和南面要到省界、北至微山湖沿岸、东北至贾汪、东至大许一带,这样规模的区域核心才能具备比较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另外,徐州城市群虽然有一定的潜力但培育还有待时日

其实主城区大不大真的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要孕育徐州地区的中小城市! 远景来看,简单的设想是,发展至稳态水平的中国经济,农村必然是大农业,以徐州的面积,农村撑破天需要壹佰万人口(劳动力要小于人口,农村劳动力需求估计不足五十万),那么其余的七百万人怎么办?这就有选择了,是全部住进主城区?还是完善各县城等中小城 市?抑或是重点发展各镇的城区? 七百万人口的主城区,的确不适合居住;而散居在各镇区则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使用。因此,需要重点发展各县城以及一些拥有较大建成区的镇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建设用地总量扩张迅速。2005年全市二三产业比重为86.0%,城市化水平为44.1%,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1996-2005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13811.0公顷,增幅为44.6%,土地利用表现为建设用地总量扩张与结构调整并行,总量增长占主导,成长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 2、土地垦殖率高,耕地保护压力不断加大。徐州市平原广袤,丘陵、岗地、高滩呈点状、带状分布,地处暖温带南缘,雨热同步,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和规模经营。2005年全市土地垦殖率53.7%,高于江苏省平均水平。中低产田的比重占68%,耕地质量建设任务重。随着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增加,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难度与成本上升,耕地补充与保护的压力不断加大。 3、工矿用地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较低。徐州是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重工业化程度高,轻重工业产值比为32:68,独立工矿用地总量大,煤炭、能源、通用设备等占地面积大的产业比重高,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提高较为困难。 4、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多、布局散,统筹城乡土地利用潜力较大。全市2274个行政村,9881个自然村,农村居民点用地120745.3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57.7%,人均占地198平方米,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较大。 5、资源开发型土地利用特征明显,局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煤炭、化工等资源型产业用地总量大,水资源相对不足,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较突出。 存在的问题:1规划实施中出现以下问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实际与规划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耕地、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难度加大;土地利用布局方案缺乏必要的弹性,难以适应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城市发展战略的变化;局部地区土地破坏与环境污染较严重;违法违规用地现象屡禁不止,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有待提高,社会监督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规划调整与修改程序有待进一步严格和规范,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需加强。 2 a、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5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72美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为86.0%,正处于工业化前中期、城市扩张期。规划期内徐州市力争成为苏北和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区,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83亿元,年均增长13.5%;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亿元。B、城市化加速发展。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加大,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区集聚,城市化将成为推动徐州市经济社会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力量。预计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将达955万人,城市化水平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科学的十个基本特征-模板

科学的十个基本特征 ” 今天看到了马克义先生在《中国研究》上发表的《什么是机械论科学—— 关于“管理”争论的最后回答》一文,心里不禁为难起来:本来有些话还想再说一说,但马先生已经宣布休战了,我是说呢,还是不说呢?从此闭口不发一言,实在是心有不甘,但继续说呢,也显得太“好战”了。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记得古人有言:当仁不让于师。为了自己,为了别人,为了把问题尽量弄明白一些,还是再说一说吧。 首先申明一点:本人并不象马先生文章一开头所指出的那样,仍然坚持十对的就是这种牛顿时代的科学观。马先生所主张的机械论科学观,如果本人理 解不错的话,实际上正是牛顿时代的科学观。正因为马先生主张这样一种早过了时的机械论科学观,所以,才将管理学清出科学领域之外。 马先生说,现代科学观基本上不再把“科学”当作一门探索现象之后的 “本质”的科学了,也不再把科学当作一门研究“规律”的科学了。本质和规律同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把握。不同的人自然会认为世界有不同的本质有不同的规律,科学对此也无能为力。 但我记得马先生在《再谈“管理”——“管理”是一种艺术——为什么管方“science”一词的定义说:科学就是“the study of knowledge which depends on testing facts and stating general nutural laws”这里讲得很清楚,科学是有关以测定事实以基础,描述普遍自然规律的知识的研究。怎么才过了几天,现代科学就不研究“本质”和“规律”了?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这且不论,我们还是看一看所谓机械论科学到底是什么吧。马先生指出, 所谓机械论科学指的就是这种寻找导致事物现象变化的“机制”或“机理”的科学。这一点,我倒是可以同意的。但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同事物现象变化的“机制”或“机理”这两种说法,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我以为这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一些歧义,但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不严格的情况下,这两种说法完全可以通用。我看这个问题就不必要再争了,再争下去可就真的成了马先生所讲的“语词”的争论。 其次,再讲到管理学。马先生说“本人在两篇文章中的核心问题并不仅仅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 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服务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服务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无形性。同有形产品不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和抽象的。 2、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服务不像有形产品样有固定的质量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3、不可分离性。该特征是指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顾客只有加入到服务的生产过程才能最终消费到服务。 4、可贮存性。由于服务的无形性和不可分离性,使得服务不可能象有形产品一样贮存起来,以备未来销售。 什么是企业竞争环境 企业的竞争环境,是指企业所在行业及其竞争者的参与、竞争程度,它代表了企业市场成本及进入壁垒的高低。 竞争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竞争环境的变化不断产生威胁,也不断产生机会。对企业来说,如何检测竞争环境的变化,规避威胁,抓住机会就成为休戚相关的重大问题。目前,在中国加快融入国际经济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竞争环境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行业结构、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技术发展等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确定性增强。任何企业都必须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才能趋利避害。任何对环境变化的迟钝与疏忽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打击。这是催生企业对营销信息管理需求的外部原因。 在任何市场上销售产品,企业都面临着竞争。 市场上从事同类商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其竞争者包括现实的竞争者和潜在的竞争者; 同一市场,同类企业数量的多少,构成了竞争强度的不同。 企业调查竞争环境,目的是认识市场状况和市场竞争强度,根据本企业的优势,制订正确的竞争策略。通过竞争环境调查。 了解竞争对手优势,取长补短,扬长避短,与竞争者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档次,价格,服务策略上有所差别,与竞争对手形成良好的互补经营结构。 竞争环境调查,重在认识本企业的市场地位,制订扬长避短的有效策略,取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竞争环境分析 在制定竞争战略,评估外部环境时,需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企业在选择竞争市场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本文力图提供解答这一根本问题的途径。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可能会提出某些其他的有关问题。首先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是什么市场:为了给市场定位,企业必须了解客户的需求,并且使他们明白企业的竞争对象是谁。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目战百胜。 企业参与竞争的是什么市场? 也许没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这个问题上,一旦出错,将会导致战略上的失误。所以,检查一下企业对市场是否真正了解还是很有价值的。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以一家出售珠宝的小小连锁店为例来分析一下。这家商号从事珠宝零售业,因此,它的竞争对手是其他的珠宝零售商,通常它的市场在商业区的珠宝行。然而,如果我们继续对影响珠宝市场的宏观的大环境的趋势进行评估,就会发现竞争来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 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 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 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 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 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 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 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 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 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 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 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讲解

面向对象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封装、继承、多态。 封装 封装最好理解了。封装是面向对象的特征之一,是对象和类概念的主要特性。 封装,也就是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并且类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和方法只让可信的类或者对象操作,对不可信的进行信息隐藏。 继承 面向对象编程(OOP) 语言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继承”。继承是指这样一种能力:它可以使用现有类的所有功能,并在无需重新编写原来的类的情况下对这些功能进行扩展。 通过继承创建的新类称为“子类”或“派生类”。 被继承的类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 继承的过程,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要实现继承,可以通过“继承”(Inheritance)和“组合”(Composition)来实现。 在某些OOP 语言中,一个子类可以继承多个基类。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子类只能有一个基类,要实现多重继承,可以通过多级继承来实现。 继承概念的实现方式有三类:实现继承、接口继承和可视继承。 实现继承是指使用基类的属性和方法而无需额外编码的能力; 接口继承是指仅使用属性和方法的名称、但是子类必须提供实现的能力; 可视继承是指子窗体(类)使用基窗体(类)的外观和实现代码的能力。 在考虑使用继承时,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两个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属于”关系。例如,Employee 是一个人,Manager 也是一个人,因此这两个类

都可以继承Person 类。但是Leg 类却不能继承Person 类,因为腿并不是一个人。 抽象类仅定义将由子类创建的一般属性和方法,创建抽象类时,请使用关键字Interface 而不是Class。 OO开发范式大致为:划分对象→抽象类→将类组织成为层次化结构(继承和合成) →用类与实例进行设计和实现几个阶段。 多态 多态性(polymorphisn)是允许你将父对象设置成为和一个或更多的他的子对象相等的技术,赋值之后,父对象就可以根据当前赋值给它的子对象的特性以不同的方式运作。简单的说,就是一句话:允许将子类类型的指针赋值给父类类型的指针。 实现多态,有二种方式,覆盖,重载。 覆盖,是指子类重新定义父类的虚函数的做法。 重载,是指允许存在多个同名函数,而这些函数的参数表不同(或许参数个数不同,或许参数类型不同,或许两者都不同)。 其实,重载的概念并不属于“面向对象编程”,重载的实现是:编译器根据函数不同的参数表,对同名函数的名称做修饰,然后这些同名函数就成了不同的函数(至少对于编译器来说是这样的)。如,有两个同名函数:function func(p:integer):integer;和function func(p:string):integer;。那么编译器做过修饰后的函数名称可能是这样的:int_func、str_func。对于这两个函数的调用,在编译器间就已经确定了,是静态的(记住:是静态)。也就是说,它们的地址在编译期就绑定了(早绑定),因此,重载和多态无关!真正和多态相关的是“覆盖”。当子类重新定义了父类的虚函数后,父类指针根据赋给它的不同的子类指针,动态(记住:是动态!)的调用属于子类的该函数,这样的函数调用在编译期间是无法确定的(调用的子类的虚函数的地址无法给出)。因此,这样的函数地址是在运行期绑定的(晚邦定)。结论就是:重载只是一种语言特性,与多态无关,与面向对象也无关!引用一句Bruce Eckel的话:“不要犯傻,如果它不是晚邦定,它就不是多态。” 那么,多态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封装可以隐藏实现细节,使得代码模块化;继承可以扩展已存在的代码模块(类);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代码重用。而多态则是为了实现另一个目的——接口重用!多态的作用,就是为了类在继承和派生的时候,保证使用“家谱”中任一类的实例的某一属性时的正确调用。 概念讲解 泛化(Generalization)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 I 引言 . (1)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1) 1.1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1) 1.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1) 1.2.1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 1.2.2景观异质性指数 (2) 1.2.3景观指数的实例应用 (3) 1.3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4) 2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案例 (4) 2.1基于GIS 的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 (4) 2.1.1研究区域概况 (4) 2.1.2研究数据与处理 (5) 2.1.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 2.1.4研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 (5) 2.1.5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6) 2.2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 (7) 2.2.1研究区域概况 (7) 2.2.2研究数据与处理 (7) 2.2.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8) 2.2.4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9) 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0) 2.3.1研究区域概况 (11) 2.3.2研究数据与处理 (11) 2.3.3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分析研究方法 (11) 2.3.4结果与分析 (12) 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一、知识要点 1.多面体的概念 一般地,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2、旋转体的概念 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 温馨提示:同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不同的轴旋转所形成的旋转体不同. 3、简单的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 旋转体结构特征图形表示法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 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 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 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 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平 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 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 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 侧面的母线 圆柱用表示它的轴的 字母表示,左图中圆 柱表示为圆柱OO′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 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 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圆锥用表示它的轴的 字母表示,左图中圆 锥表示为圆锥SO 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 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 圆台.与圆柱和圆锥一样,圆台 也有轴、底面、侧面、母线 圆台用表示轴的字母 表示,左图中圆台表 示为圆台OO′ 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 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 体叫做球 球常用表示球心的字 母表示,左图中的球 表示为球O. 温馨提示:(1)几何体都是由表面及其内部构成. (2)球的常用性质 用一个平面去截球,截面是圆面,而且球心和截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与球的半径R及截面的半径r有下面的关系:r=R2-d2,当d=0,截面过圆心,叫做大圆,其圆周上两点劣弧的长叫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4、简单组合体 (1)概念:由简单几何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叫做简单组合体.常见的简单组合体大多是由具有柱、锥、台、球等几何结构特征的物体组成的. (2)基本形式: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拼接而成,另一种是由简单几何体截去或挖去一部分而成. 二、例题讲练 例1、根据下列关于空间几何体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1)由6个平行四边形围成的几何体; (2)由7个面围成,其中一个面是六边形,其余6个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3)由5个面围成的几何体,其中上、下两个面试相似三角形,其余三个面都是梯形,并且这些梯形的腰延长后交于一点。 【活学活用1】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名8466)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名8466)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_史春云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1]。尽管很久以来人们就认识到旅游线路问题的重要性,但在旅游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关注[2]。Lue 、Crompton 和Fesenmaier 首次系统总结了五种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简称LCF 模型):单目的地模式、往返模式、营区基地模式、区域环游模式和旅行链模式[3],为游客空间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多目的地旅行模型开始成为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4]。Oppermann 在LCF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七种模式[2]: 包括两种单目的地和五种多目的地旅行模式。以后模型被成功应用于美国国内旅行[5]以及到访香港、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国际游客旅行空间模式的研究中[6-8]。国内陆林、宣国富、马晓龙等人分别对黄山、三亚、西安的旅游者的节点与线路空间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9-11];卢天玲识别了青海省塔尔寺游客的四种旅行模式[12];刘法建、章锦河等分析了屯溪旅游线路模式中各主要节点的角色和作用[13];朱明等初步建立国内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约束条件,归纳出六种主要的旅游线路模式[14]。总体来看,迄今专门对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1],尤其缺少对国内旅游线路模式和目的地节点空间格局与特征的定量分析。 中国国土面积广袤、自然文化景观多样,客源市场遍布近、中、远各程,每个省都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15],研究我国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有助于认清我国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现状与问题,识别目的地在区域旅游线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目的地区域联动与空间组织模式, 为目的地联合营销、联动发展,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1数据来源 由于游客旅游线路和目的地选择的多样化,使得旅游线路的数据很难获得与分析[5]。李山以旅行社的公开旅游线路报价单为基础资料,研究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随客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呈对数增长[16];朱竑提出通过分析境外5家大型旅游经营商所涉及的中国旅游线路来重新审视中国国际级旅游目的地问题[17];叶红利用国内两大著名旅行社的线路和数据,研究区域旅游线路节点选择对目的地的影响[18];卢天玲[12]、刘法建[13]、朱明[14]等以旅游线路作为研究旅行模式的数据来源,以上文献为旅游线路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线路报价单不仅包含了旅行社团队包价旅游的主要 收稿时间:2011-04-13;修回时间:2011-08-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1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790226)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编号:10QLG006)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史春云(1971—),女,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il:shichunyun@https://www.360docs.net/doc/5c8590345.html, 。 文章编号:1000-8462(2011)11-1918-05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 史春云1,张宏磊2,朱明3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江苏南京 210093; 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中国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线路的多样化与数据资料的较难获得,使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社网 站公布的中远程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我国旅行线路空间模式、格局和特征。研究发现:游客中远程线路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式,目的地具有全国和区域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区域性目的地的发展可以满足近程客源市场的游客需求,大大缓解我国热点旅游区域的压力;旅游线路模式的类型主 要取决于目的地区域资源禀赋、 地理特征与对外交通联系水平,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游客带来旅行费用与时间上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不同客源地游客出行存在偏好上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细分市场宣传与营销、旅行线路组织与设计时应区别对待。关键词:旅游线路模式;空间格局;目的地;客源地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第31卷第11期经济地理Vol.31,No.112011年11月ECONOM IC GEOGRAPHY Nov.,2011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 文本目录 一、总 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总体战略 . (2) 三、空间布局 (3) 四、生态人文资源保护 (6) 五、综合交通规划 (10) 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1) 七、防灾规划 (15) 宁波市规划 局 二O 一六年六月

一、总则 第一条编制背景与目的 宁波三门湾区域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该区域列为全省十大海洋产业集聚区之一。2013年宁波市政府发布实施《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2014年浙江省发改委编制完成了《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作为上位规划的深化,市规划局编制了宁波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无论是从生态文明战略的落实,还是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推进来看,都有重要意义。 《宁波市三门湾区域空间布局规划》以《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为依据,主要落实发展目标、总体规模、产业引导,深化生态保护、城镇空间布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等内容。空间布局规划在编制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同步编制的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协调,成果内容一致。 第二条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宁波三门湾区域发展规划》、《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宁波三门湾区域综合交通规划(2012-2040)》、《宁波三门湾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宁海三门湾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以及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等。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 保护与利用宁波三门湾的港口资源、滩涂资源、岸线资源、海岛资源,保证该地区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明确宁波三门湾区域的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 2、构筑宁波三门湾区域的空间布局框架,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满足不同主体的发展需求。 3、提出重点区域的开发与保护战略。 4、构筑合理的区域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5、确立科学、安全的区域生态格局,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证环三门湾区域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6、落实规划保障措施,提出跨行政区协调规划的实施机制。 第四条规划范围

基本组织

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1、上皮的概念: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覆盖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 2、上皮组织的特点: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一般没有血管和淋巴管。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3、被覆上皮的分类: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的特点:1)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间质多。2)细胞间质中有纤维。3)血管丰富、有神经末梢和淋巴管。 2、猪身上的结缔组织? 猪蹄筋坚韧致密的软组织 猪气泡肉疏松如蜂窝 软骨半固体 猪骨坚硬的固体 猪血流动的液体 3、疏松结缔组织的成分及其形态特征: 细胞:1)成纤维细胞:在光镜下,细胞成梭形或扁的星形,有尖细的突起;依附在纤维旁;核为长卵圆形,有1~2个明显的核仁。2)巨噬细胞:在光镜下,固定巨噬细胞多呈星形或梭形,不易与成纤维细胞区分;胞质中常有其吞噬的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异物颗粒,游离巨噬细胞形状多样,细胞界限清楚,细胞边缘有钝圆形突起;胞核常偏于细胞的一端。3)浆细胞:细胞较小;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嗜碱性;胞核呈车轮状,常偏于细胞的一侧。4)肥大细胞:细胞较大,呈卵圆形;核小,染色浅;胞质内充满了粗大、均匀的嗜碱性颗粒;肥大细胞常沿小血管和淋巴管分布。 功能:1)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细胞器丰富。功能活跃,具有合成和分泌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以及基质的功能。2)纤维细胞:胞体较小;胞核小,着色深;细胞器较少。功能处于静止状态。机体创伤时,纤维细胞可转化为成纤维细胞,与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一起构成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并大量分泌基质,从而填平伤口。3)巨噬细胞:活跃的吞噬功能。担负机体非特异性的防御功能。吞噬、处理抗原,并将此信息传递给免疫淋巴细胞;受淋巴因子的作用,可有效杀伤细胞内病原体和肿瘤细胞,从而间接或直接参与免疫反应。4)浆细胞:合成分泌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故浆细胞是体液免疫的效应细胞。5)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受到某些刺激后,可将其颗粒排放至细胞外,即出现脱颗粒现象(引起组织水肿)。可能主要是参与过敏反应。 纤维种类:1)胶原纤维:肉眼观:新鲜时呈白色,发亮,又称白纤维。物理特性:抗拉性极强,韧性大,但无弹性;化学特性:易被蛋白酶消化;亦可水解。形态特点:纤维束较粗,直径1~20微米,着色很浅。2)弹性纤维:肉眼观:呈黄色,又称黄纤维。物理特性:折光性强,富于弹性,韧性小。化学特性:难溶于水;但易被胰液消化。形态特点:纤维较细,直径0.2~1.0微米,分支交错;染色较深暗。3)网状纤维:形态特点:一般染色法不能使之着色,需用镀银法染色。网状纤维细而短,分支多,交织成网。又称嗜银纤维。由于构成它的胶原原纤维超微结构与胶原纤维的完全一致,其化学成分也为胶原蛋白,故认为网状纤维是胶原纤维的前身。 4、血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1)组成:(1) 血浆:把血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剩下的黄色液体即为血浆。血浆相当于细胞间质。(2) 有形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小板。

科学的十个基本特征

科学的十个基本特征 今天看到了马克义先生在《中国研究》上发表的《什么是机械论科学——关于“管理”争论的最后回答》一文,心里不禁为难起来:本来有些话还想再说一说,但马先生已经宣布休战了,我是说呢,还是不说呢?从此闭口不发一言,实在是心有不甘,但继续说呢,也显得太“好战”了。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记得古人有言:当仁不让于师。为了自己,为了别人,为了把问题尽量弄明白一些,还是再说一说吧。 首先申明一点:本人并不象马先生文章一开头所指出的那样,仍然坚持十八世纪牛顿(1642_1727)时代的绝对时空观的科学观,恰恰相反,本人要反对的就是这种牛顿时代的科学观。马先生所主张的机械论科学观,如果本人理解不错的话,实际上正是牛顿时代的科学观。正因为马先生主张这样一种早过了时的机械论科学观,所以,才将管理学清出科学领域之外。 马先生说,现代科学观基本上不再把“科学”当作一门探索现象之后的 “本质”的科学了,也不再把科学当作一门研究“规律”的科学了。本质和规 律同样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把握。不同的人自然会认为世界有不同的本质 有不同的规律,科学对此也无能为力。 但我记得马先生在《再谈“管理”——“管理”是一种艺术——为什么管理学不是一门“科学”?》一文中(见《中国研究》2001年12月号)曾引证西 方“science”一词的定义说:科学就是“the study of knowledge which depends on testing facts and stating general nutural laws”这 里讲得很清楚,科学是有关以测定事实以基础,描述普遍自然规律的知识的研 究。怎么才过了几天,现代科学就不研究“本质”和“规律”了?这不是自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