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中医管理系统整合文档

医药卫生:中医管理系统整合文档
医药卫生:中医管理系统整合文档

1.1.1.1中医管理系统

通过实施中医数字化诊疗项目,开展中医临床应用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内部和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高效统一、信息共享,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中医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科研教育中的应用,达到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的目的,满足患者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多种需求,逐步建立起高效便捷,服务于政府、社会和群众的中医药信息系统。

1、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下简称《两个规范》)要求进行建设,完成《两个规范》中明确的医院信息系统基础功能的建设,完成医院管理系统和临床服务系统中基本分系统基本功能内容的建设,完成主要中医临床科室的诊疗业务系统建设。

2、中医数字化诊疗平台建成后能全面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交换各类数据信息,实现医院信息手工处理的传统模式转变为计算机自动化处理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实现单位行政管理、医疗业务、后勤保障等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实现对医院的人流、物流和财流进行综合管理,为各级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和服务,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并为实现中医数字化辅助诊疗奠定基础。

1.1.1.1.1患者基本信息管理

?通过唯一标识号码自动获取患者基本信息;

?按照患者诊疗卡号、挂号序号、姓名等不同类型标识查询患者基本信

息;

?支持患者基本信息修改及补充完善;

?通过患者唯一标识、不同类型标识号获取患者诊疗信息;

?通过文字录入后系统自动提取关键字或者鼠标点选方式录入病人主述;

?实现“望闻问切”四诊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功能,四诊信息等关键字进入后

台进行分析;

?根据输入的病人主述、四诊信息能够生成的病位归经图

?自动生成的病人信息可存档、可查询、可调用。

1.1.1.1.2中医辨证论治、理法方药

?系统按照辨证论治原理,通过对病人病位归经的分析,自动生成推荐处

方,实现“辨证论治”过程记录,提供辩证依据和中医诊断结果的数字化

记录,提供推荐处方模板的医生维护功能。

?提供电子病历规范书写功能。

?医生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处方配伍用法用量

?系统自动实时显示推荐处方、医生实际处方药物的性味归经与病人病情

病位归经的对比示意图提供合理用药监控功能。

1.1.1.1.3中医处方系统

?支持医院建立常用处方,提供特色病种的推荐成方与常用主述的模板创

?后台自动生成标准化的中医电子病历

?具有医生自定义常用主述、处方模板的功能支持随访管理

?实现医生开方时,剂量、药物、先煎后下、服用禁忌等自由修改功能。

1.1.1.1.4中医电子病历系统

1.1.1.1.4.1中医诊断

根据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求,系统支持在病历中同时记录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中医诊断分为“疾病诊断”和“证候诊断”,采用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国标GB/T15657-1995)的国家标准。西医诊断采用的是统一国际疾病分类代码,即ICD-9/10。并提供中西医两种诊断的对照功能,方便医生进行临床诊治。由于中西医属于不同的诊疗体系,系统只作两种诊断的参考对照,并不作强制关联。系统为了方便医生使用,具有中医诊断关联功能,医生选择某个诊断,即弹出相关联的几类症候供其选择,减少医生在症候选择上的操作,提高诊断下达效率。

1.1.1.1.4.2支持四诊(望、闻、问、切)信息的录入

“望、闻、问、切”是中医临床医生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要求客观、准确、全面,强调“四诊合参”。电子病历为减少重复,保证西医体格检查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强化现代中医诊疗的基本功,将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和西医的体格检查(视、触、叩、听)在病历模板中进行了融合,但也重点突出中医特色,体现中医核心思想。

1.1.1.1.4.3中医病历模板体现“辨证论治”思想;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说的核心思想,中医临床医生必须能够以辨证论治理论来记录和分析病人的病情。创业电子病历以辨证论治的思想为基础,预设大量的辨证论治模板供临床医生使用,不仅能提高医生病历书写速度,也能提高其辨证论治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