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

内容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生了明显的文化转向,其理论基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文化转向标志着从书面文本向视觉文本、从语词感受向视觉快感、从语词向图像的转变。在这一转向过程中,存在着把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相等同,把文学、文化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缺少文学性、审美性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化批评文化转向、文化政治文学性

作为世界性的批评主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迄今已走过了170年的历史。作为这一潮流有机组成部分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尽管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理论个性与批评风格,但也深受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在此,我们无意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整个历史,只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向。我们的基本判断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现实的巨大变革,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下,文化转向已深植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中,进而促生了一种新的批评形态即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此问题作相关思考与探究:第一,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整体格局中来审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走向;第二,文化转向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批评潮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三,文学批评伴随文化转向而产生的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走向?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这个问题,就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理论参照系。这个参照系就是世界格局中

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历史。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个方面,就是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传播的地形图。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探讨》值得我们格外重视。比如,安德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代表人物的代寄划分:第一代,“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以后,

继承他们的一批下一代的理论家为数仍然很少,这批人中的大部分人在他们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很晚才接触到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时期的四个主要人物是:拉布里奥拉(生于1843年)、

梅林(生于1846年)、

考茨基(生于1854年),

普列汉诺夫(生于1856年)【安德森认为伯恩斯坦,1850—1932虽然也是同时代人,但在学术上是个次要人物】。

这四个人都与恩格斯亲自通过信,恩格斯对他们思想的形成是有影响的。他们著作的主要方向事实上可以视为恩格斯本人最后时期的继续。换句话说,他们关心以不同的方式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有关人和自然的全面理论而加以系统化,使之能替代对立的资产阶级学科,并为工人运动提供其战斗者们易于掌握的广泛而一贯的世界观。这个任务使他们像恩格斯一样,承担双重使命: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总的哲学内容作为一种历史观念提出来;另一方面,把它扩展到马克思所未曾直接触及的领域。他们的一些主要的论文题目很相似,表明他们具有共同的关心之处;《论历史唯物主义》(梅林),《唯物史观论文集》(拉布里奥拉),《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普列汉诺夫),《唯物史观》(考茨基)。与此同时,梅林和普列汉诺夫还写了论述文学和艺术的文章(《莱辛传奇》,《艺术和社会生活》),而考茨基却转向一篇宗教的研究(《基督教的起源》)——恩格斯后来对所有这些主题都作过简要的探讨。这些著作给人的总的感觉是,它们是马克思遗产的总括而不是发展。开始把马克思的手稿作为学术性著作出版并对他的生平作传记性研究,以便向社会主义运动第一次充分恢复和展示这些著作,都是这一代人的事。恩格斯发表了《资本论》的第二卷和第三卷;考茨基随后编辑了《剩余价值理论》;梅林接着与人合作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梅林还在去世前出版了第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传记。这些继承人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些对他们说来仍然非常新颖而很接近的遗产加以系统化和概要说明。”

第二代【新一代】,以列宁、卢森堡、托洛茨基、鲍威尔、希法亭等为代表,实际上,所有年轻一代的理论家都在他们各自国家的政党的领导中起了支配作用。这种作用远比他们前辈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和活跃。列宁当然是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卢森堡是波兰社会民主党内起领导作用的有才智的人物,后来成为德国共产党最有权威的缔造者。托洛茨基是俄国社会民主党派系斗争的核心人物,布哈林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列宁手下步步高升的官员。鲍威尔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书记处的头头,而希法亭成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在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中的杰出议员。这批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在发展中格外地早熟:刚才提到过的每一个人在他们不满三十岁时都已经写过一部基本的理论著作。”

安德森认为,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新一代需要就两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回答:第一,需要从经济理论上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作有针对

性的经济分析和说明,比如:考茨基1899年的《土地问题》,列宁1899年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希法亭的《金融资本》(写于1904,发表于1910年),布哈林1915《帝国主义与世界经济》,列宁1916《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等,这头15年是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理论最为活跃的历史时期;第二,需要马克思的政治理论与策略理论,比如托洛茨基的《结局和前景》,列宁的《怎么办》等。第二个方面则是经典作家所缺乏的。安德森认为,“为整个德国和奥地利密切注视着的1905年俄国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造就了第一次科学的战略性的政治分析,这就是托洛茨基所著的《结局和前景》。这部简短的著作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结构洞察入微,它极其精确地指出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未来特点和进展。这部著作是托洛茨基在二十七岁时写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他并没有进一步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是由于在1907年以后他脱离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缘故。在组织上和策略上系统地创建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政治理论,是列宁的工作。列宁在这方面所建树的成就,其规模永远改变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个结构。在列宁之前,狭义的政治领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实际上从未加以考察过。列宁主义的形成。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巨大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划分了欧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队伍,正如它从根本上分裂了工人阶级运动本身一样”【因此,当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时,在战前居统治地位的各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队伍内部(而不是这些队伍之间)迅速出现了分裂。在老一代中,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吵吵嚷嚷选择了社会沙文主义并支持他们各自(相对立)的帝国主义祖国;而另一方面,梅林却坚定不移地拒绝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投降行为打交道。在年轻的一代中,列宁、托洛茨基、卢森堡和布哈林全力以赴地抵制战争并谴责互相争斗的各个社会民主党组织的背叛行为,这些组织在这场早就预言过的资本主义大屠杀中,站到了他们的阶级压迫者一边。希法亭起初在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内反对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很快却自愿应征入伍,参加了奥地利军队;鲍威尔迅速地参加服役,反对东线的俄国,他在那里很快就被俘了。恩格斯所珍视的第二国际的统一性和现实性在一周之内就遭到了破坏。】第二国际分裂;理论与实践统一由此走向对立。列宁主义的诞生,俄国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遭受重创,【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这些国家与俄国一起都是战前马克思主义影响的主要地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

与苏联马克思主义相比,西马最根本的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有它的独特性,使它作为一个完整的传统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的界线。西方马克思主义首要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它在结构上与政治实践相脱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一代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他们在各自所属的东欧和中欧党内,在政治和思想上起到了不可分割的作用,但从1918年到1968年这半个世纪里,这两者(理论与实践)在西欧却越来越脱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所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代和地区领域内,理论与实践的割裂并不是立即发生或同时发生的。这是在巨大的历史压力下缓慢而逐步地发生的,只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理论和实践之间才最终脱离联系。然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期,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是如此之大,似乎这种情况同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本身在实际上就是一体。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西方学者麦克莱伦在《马克思

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四个方面分别作了论述。

1.经济学方面,究竟如何立即劳动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崩溃的机制,

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2.社会学方面,《共产党宣言》把社会简化为两大对立阶级,这与《剩

余价值学说史》的相关论述有矛盾,如何看待中间阶层。

3.政治学方面,忽视了民族主义的兴盛,1914一战直接导致第二国家

的分裂与解体。工人没有祖国。国家理论、政党理论等方面未留下

系统的理论。列宁等的理论贡献。

4.哲学方面,1932年手稿等著作的问世,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

人道主义的马克思还是科学主义的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与解构主

义马克思主义的论战。

5.在美学、文论方面,如何继承?

然而在实际上,1920年以后那一代的头三个重要理论家——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模式的真正创始人——起初在他们各自的党内都是主要的政治领导人:卢卡奇、科尔什和葛兰西。他们也都是当时革命群众斗争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如果不与这种政治背景相联系,人们就真不可能理解他们的理论的出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出现。西马的独特性:第一,理论与实践的分离;第二,身份而言,政治活动者、政治领袖,体制外变为体制内,大学教授、学者;研究问题,从政治学、经济学转向哲学、文化领域,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哲学、文学转向政治学、经济学,西马则与此相反。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当它从方法问题进而涉及实质问题时,就几乎倾全力于研究上层建筑了。而且,最常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密切关注的,拿恩格斯的话来说,是远离经济基础、位于等级制度最顶端的那些和特定的上层建筑层次。换句话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典型的研究对象,并不是国家或法律,它注意的焦点是文化。

第二个方面,如何勾勒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发展脉络?英国的马尔赫恩和伊格尔顿的相关分析与总结值得借鉴。文化转向在其批评的历史中又是如何发生与呈现的?正如马尔赫恩所言:?‘文学’和‘批评’已经不再是一个稳定的研究领域和过程;至于‘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则一直是20世纪文化中意见最为分

歧的。?1 我们认为,英国的马尔赫恩与伊格尔顿的相关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框架与批评图式。马尔赫恩在写于1992年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导言中,运用历史的方法把1840年代至1990年代这150年的批评历史划分为三个相位,并对此作出了相应的理论阐释。首先,他对缘何运用历史的方法作了扼要说明:?过去是现在的前历史,作为传统,它本身又是现在这个舞台上的演员;没有历史的理解,我们就无法解释现在,也无法评价现在提供给我们的种种选择。?2其次,他所划分的三个不同相位分别为:?古典主义的或科学社会主义的相位?,这一相位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持续到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前半期。它主要由两个批评思潮组成,一个以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为代表,他们深受19世纪自然科学与实证主义的影响,主要是在科学精神尤其是自然科学精神的感召下来从事文学批评活动;另一个则以列宁、托洛茨基等为代表,他们主要是从革命、政治的角度来从事文学批评活动,提倡一种?介入文学?。?具有自我批判的相位?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中成熟和趋于多样化,此后在20世纪60年代确立了一种?非正统?的规范。这一相位主要以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萨特、戈德曼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他们将文化和哲学问题作为批评活动的主要对象。?批判的古典主义相位?兴起20世纪60年代早期,主要体现在文化唯物主义和反人道主义的批评潮流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威廉斯、阿尔都塞、马舍雷、伊格尔顿、詹姆逊等。在马尔赫恩看来,这一时期的批判风格对文学批评产生了尤为深刻的影响:?它们在方法上是‘社会学’的,‘历史的’和‘政治的’。……事实上,这些含义对古老的文学批评世

1【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页。

2【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界是致命的。就其最一致的含义来说,它们瓦解了文学这一学科赖以建立的深层分类学和标准性原理,并以这一方式——文学战斗中恰如其分的高潮——解构了文学全体的想象力。‘文学’与‘批评’本身受到质疑。?3

在马尔赫恩的?三分法?启示下,伊格尔顿在写于1995年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一文中,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分为四个基本模式,它们分别是:人类学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批评。从他们两人的具体论述看,马尔赫恩的第一相位大体包括了伊格尔顿的人类学和政治批评模式,第二相位相当于意识形态批评模式,第三相位相当于经济学批评模式。

人类学的批评模式。伊格尔顿认为,人类学的批评模式是四种模式中最具雄心和影响最为深远的批评模式。它提出了一些【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或基本问题,诸如在社会演进【social evolution】过程中艺术的功能,审美能力的物质和生物基础,艺术与人类劳动的关系,艺术与神话、仪式、宗教和语言的关系及其社会功能。代表性的人物有普列汉诺夫、考德威尔以及Ernst Fischer’sThe necessity of art : a Marxist approach,1963年。历史中的可变与不变,历史的连续性,对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在后现代时期,人们不再作此类方式的思考,试图用演变【evolution】代替历史[history]。伊格尔顿认为,?人类学批评模式始于第二国际时期,它有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和充满自信的总体性观念,它对社会主义必然性所依据的历史进步法则持有实证主义的肯定观点,它不可思议地把机械唯物主义和新康德主义融合起来,既谈对抗斗争,也谈审美能力。?4

政治的批评模式。伊格尔顿认为,随着布尔什维克的到来,政治的批评模式

3【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4【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

成为主要的批评力量。如果此前的普列汉诺夫及其同事所从事的还是一种学术研究,那么列宁的小册子开始,就是一种论争与干预,一种国家的文化政策,文化文学问题成为深层次的政治问题。因此,文学的阶级性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与孟什维克的论争等都是文化观念的反映。这种模式属于俄国革命时期。激进的社会变革与现实需要一种新的文化与文学,拉普、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出现等等。

意识形态的批评。意识形态批评具有两种,意识形态的泛化,内容分析与形式分析。伊格尔顿解释了缘何以此命名。尽管西马关注文学文化,对正统的批判等等,这是因为其理论的重心都围绕形式的意识形态【ideology of form】展开探究,避免对文学作品的诠释陷入要么纯粹的形式主义要么粗糙的社会学之中。诸如卢卡奇对资产阶级、本雅明对巴黎人群、波德莱尔诗歌、戈德曼对拉辛和帕斯卡尔等形式范畴,阿多诺对现代艺术的解读等,尤其体现在马舍雷的文学生产论的相关论述中。

除过对意识形态组内容分析之外,还对意识形态作形式分析,这就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主要处理内容与形式分析的关系问题,尤其是纠内容分析主题分析之偏,具有一定的理论建设性,文学作品与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成为关注的核心理论问题,比如,阿尔都塞认为,文学作品具有相对自主性【relative autonomy】

伊格尔顿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主要聚焦于从学院学术层面,从文化、哲学层面而非政治—经济层面来研究,第四种批评模式即经济的批评随着时代的变化应运而生。在伊格尔顿看来,关注于文学、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批评空前的理论盛况毕竟与某种政治衰落相对应,对文学和哲学这类‘边缘’领域

的突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激进思想家们自身处在社会的边缘。5?还是从政治实践角度评判,激进的政治立场。

经济的批评。伊格尔顿认为,这种概括是粗略的而非恰切的,它的主题以用文化生产的方式来概括。与前面的三种模式相比,这一模式更难时期化。尤其在这一时期,几种模式都存在。它既不关注具体的文本,也不关注抽象的社会构成,而是关注文本得以产生的各种社会条件和因素,关注于两者的中间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很难把它与文学社会学区分开来。这种文化生产模式的兴起主要源于二战后的社会现实,电影、电视、广告等等新的文化形式与传播媒介的出现,如何从理论进行阐释?现代的媒介,现代的资本力量塑造的新的文化已很难用原有的文学范畴与理论范式解释。面对新技术的冲击,20世纪初的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就作出了理论回应。此外,布莱希特、本雅明等也可以归入这一阵营。在英国20世纪60年代,威廉斯的《漫长的革命》也可归入此列,即后来被称之为文化唯物主义。伊格尔顿认为,经济的批评与人类学的批评共享劳动、生产、交往等范畴。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经济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拉法格】,辩证唯物主义【普列汉诺夫】文化唯物主义(威廉斯)第三个方面,依照前两个理论框架,可以对共和国六十年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格局与特征作出整体描述。前三十年,主要是政治的批评。后三十年我们主要受到了第三、第第四即意识形态的与经济的批评模式的深刻影响。换言之,马克思主义批评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资源与批评实践主要来源于以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从时间方面看,我们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接受大致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对伯明翰学派的接受则要晚些,大致在5【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有些学者甚至断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已经被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所取代,由此可见文化转向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二个问题,文化转向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批评潮流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个方面,何谓马克思主义文学、文化批评的理论基础?威廉斯认为,“此时我终于弄清楚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及文学理论首先是由普列汉诺夫根据恩格斯晚期著作的观点加以系统化,随后又由苏联占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加以普及的。……我那时还从不同的视角阅读了英国3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的著作,有关考德威尔的争论颇具代表性。……”6“任何针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代探讨从一开始都必定要考虑到具有决定性的基础和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这一前提。从严格的理论理论观点来看,这种前提其实并不应成为我们选择的出发点。就许多方面来看,如果我们能从另一个原本同样具有核心性质又同样可靠的前提出发,可能更为合适。这另一个著名前提就是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这两个前提并不一定彼此否定或相互矛盾。但是,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前提由于采用了比喻的因素,并且使人联想起某种凝固的、界限分明的空间关系,故而至少在某些人手里成了一种特定的、有时与另一前提并不相容的说法。不过,在从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化中,在主流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6【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第3—4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展中,具有决定性的基础和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这一前提,通常一直被当作马克思主义文化分析的关键。7”

在威廉斯看来,通常认为这一前提的出处为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威廉斯认为,马克思在1851—1852年《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使用了“上层建筑”一词。在此基础上,威廉斯归纳了三种理解“上层建筑”的含义,“从这种用法到后来的用法,人们可以发现‘上层建筑’呈现出三种含义:一是指存在着的现实的生产关系的法律形式和政治形式;二是指特定阶级的世界观的意识形式;三是指人们在全部活动中意识到基本的经济冲突,并对这种冲突进行克服的过程。这三种含义把我们的注意力分别引向了(1)制度机构;(2)各种意识形式;(3)政治实践与文化实践。”8在威廉斯看来,“很明显,这三个领域是联系着的,进行分析时必须相互关联。但正是在相关性这一关键问题上,这一术语本身对人们帮助不大,因为就其任何实际方式而言,这一用法都基本不是概念性的,而是隐喻性的。它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关于可见的、有形的‘上层建筑’的重要意义——对其本身可以分析,但如果不把它看做是建立在某种‘基础’(foudation)之上的事物,就无法理解它。”9

至于“基础”一词,威廉斯认为,马克思在1851—1852年尚未使用“基础”一词,使用的是“所有制形式”和“生存的社会条件”;在1859的用法中,使用的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在后来的论述中,7【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第80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8【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第82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9【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第83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马克思又将其换作“经济基础”;或许是恩格斯最早使用(base)来翻译“基础”。据此,威廉斯认为,“在从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化中,在这些说明性的、教诲性的理论陈述的发展过程中,原初论述所使用的这些词语首先被当成精确的概念,其次又被看成针对可考擦的社会生活‘领域’的描述性术语。原初论述中这些词语的主要含义一直是关系性的,但随着这些术语的普及化,它们或表示(a)相对封闭的范畴;或表示(b)相对封闭的活动领域。于是这些术语那时或者在时间上发生关联(首先是物质生产,然后是意识,然后是政治和文化),或者迫使那个隐喻实际在空间上发生关联(按照可见的、能区分的‘水平’或层次——上面是政治与文化,接下来是各种意识形式等等,再往下一直到‘基础’)。……这样一来,就颇具反讽意味地让人们回想到:马克思的批判原本一直是针对着那种把思维‘领域’与活动‘领域’分离开来(比如把意识同物质生产分离开来)的做法的,也一直是针对着那种以强加的抽象范畴排斥现实人类生活具体内容的做法的。因此可以说,这种常见的、对‘基础’和‘上层建筑’加以抽象的做法,正是在顽固地坚持那种早已被马克思抨击过的思维方式。”10威廉斯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相关讨论中充分注意到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是在关系性的语境中来论述问题,对关系性的强调使他们区别于后来的将两者割裂的抽象性处理问题的做法。

接下来,威廉斯对恩格斯致布洛赫的信以及普列汉诺夫的相关理论解读的剖析,以此说明他们的理论阐释存在着将范畴封闭化、空间10【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第83—84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化、顺序化等严重不足,问题的实质在于,“但其错误在于,把这些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因素’描述成了‘顺序性’的事物……这也就是说,这些分析性范畴——正像在唯心主义理论中常常出现的那样——几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实体描述,于是习惯上它们就成了先在于整个社会过程的东西;而其实它们只是作为分析性范畴,试图说明这种社会过程而已。由此,正统的分析家们便开始把‘基础’和‘上层建筑’当成仿佛可以分割开来的、具体的实体来对待了。这样一来,他们就对这些过程本身——并非抽象的关系,而是构成性的过程——视而不见,而这一点恰恰一直是历史唯物主义应该重视发挥特定作用的地方。”11

很显然,在不同的理论范式与研究路径中,?文化?、?文化转向?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基于此,我们应对?文化?和?文化转向?的具体内涵作扼要界定与说明。因此,第二个方面,我们有必要对威廉斯的文化定义及其功能作简要描述。文化的三定义,第一层面是文化的理想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如果这个定义能被接受,文化分析在本质上就是对生活或作品中被认为构成一种永恒秩序、或与普遍的人类状况有永久关联的价值的发现和描写。?12第二层面是文化的文献式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地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经验。从这个定义出发,文化分析是批评活动,借助这种批评活动,思想和体验的性质、语言的细节,以及它们活动的形式和惯例,都得以描写和评价。?13第三层面是文11【英】雷蒙德·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第87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12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页。

化的社会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的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现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从这样一种定义出发,文化分析就是阐明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一种特殊文化隐含或外显的意义和价值。?14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中将其概括为作为乌托邦的文化、作为艺术创造的文化、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尽管可以将文化的历史远溯至柏拉图,我们在此只关注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关系。我们认为,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臵,有的学者甚至将其命名为?文化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马克思主义而言,文化之所以?既是至关重要的,又是明显次要的?,15是源于它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所处的位臵与所承担的功能以及与政治、经济等其他要素之间的复杂关联性,?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拒绝,文化主义者认为社会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复杂决定的结果,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决定因素居于首要地位;另一方面,他们更广义地看待文化——整体的生活方式,从这点出发,文化就是社会过程本身,是经济和政治的组成部分……他们给予文化和艺术以绝对优先的地位,因为这种实践与整体的人类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并且因为文化设施和体制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6

第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问题。在我们看来,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两次十分显著的文化转向:第一次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为肇端,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第二次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

125页。

14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25--126页。

15【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09页。

理查德〃霍加特《文化的用途》、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等为重要标志,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以伯明翰学派等为代表。西方马克思主义转向文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分不开,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不过,多数研究者们主要还是从政治层面来看待文化转向问题,比如,伊格尔顿认为,卢卡奇、葛兰西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等之所以未能像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那样导向政治实践,而是转向文化和哲学,部分原因是他们对政治不再抱幻想,以此来抵抗资本主义社会;德沃金也指出:?文化马克思主义不能被孤立地考察;它必须放在英国左派危机的背景下研究,……他们试图认识战后研究的特征,重新定义社会斗争,阐明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相适应的新的抵抗形式。在这个计划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文化’。它一方面指示了这种政治被重新思考的领域,另一方面认识到这个领域是政治斗争的场所。?17一般认为,文化转向具体表现在对文化含义的争夺、文化形式的历史建构以及对文化差异性的认识等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转向可以说是由必须面对大众文化这一复杂感受引发,这尤其适用于知识分子对他们变化着的社会地位的理解。?18

在我们看来,文化转向有如下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对新的文化形态、文化形式的关注,无论这种关注是否定性的还是肯定性的,是颠覆性的还是建构性的;第二,这种新文化具有一种典型的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风格,图像化、视觉化是其与传统文化的根本性差异。换言之,文化转向的实质即文学向文化、书面文本向视觉文本、语词向图像的转变,由阅读者的语词感受向观看者的视觉快感的转变。

17丹尼斯·德沃金:《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战后英国》,李丹凤译,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文化转向,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之间既存在相同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就?文化观?而言,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反对?正统?马克思主义对基础—上层建筑这一结构性关系的阐释,避免经典模式的经济还原论,强调文化的相对自主性。但是,两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当代文化即文化工业或大众文化的态度、立场、价值取向迥然相异。法兰克福学派主要从精英的立场看待工业社会的大众文化即文化工业,对其持一种否定的立场,认为精英文化才是救赎与拯救的力量,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者,才是人类获得自由与解放的神圣力量;伯明翰学派则着力挖掘工人阶级文化【统治阶级的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媒体文化等蕴含的抵抗性、颠覆性力量,因而对其更多的是肯定与认可。如果从威廉斯对文化的界定来看,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是在?理想?的层面看待文化,而文学传统则主要是在?文献?的层面理解文化,伯明翰学派则是从?社会?的层面看待文化。如果说,法兰克福学派把文化区分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将两者相对立,那么,伯明翰学派则致力于消弭两者的对立,比如,威廉斯将文化分为统治的、残余的、新兴的三种文化类型,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复杂性。就?文化政治?而言,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不再追求阶级的解放、民族的解放,而是追求一种文化的解放。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法兰克福学派不太重视工人阶级政治、工人阶级文化,而英国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则强调工人阶级政治,关注工人阶级文化。此外,两者都注重对文化与意识形态、文化与权力关系的分析与阐释,对意识形态的分析不仅关注其内容层面,而且关注其形式层面。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研究领域:工人阶级文化、青年亚文化、媒体文化。

众所周知,?文化转向?不仅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而且还催生了一种新的批评形态,即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产生。然而,?文化转向?对批评理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鉴于国内学界已就其积极影响作了相当深入的理论探究,我们在此只就其消极影响即伴随而来的一些突出问题作扼要分析。

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一些学者要么将两者相等同,要么将两者相对立。究竟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两者之间的关系?正如文学批评有马克思主义传统与非马克思主义传统之分,文化批评同样也有马克思主义传统与非马克思主义传统之别。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主要围绕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了十分深入的理论探究,比如,一些学者认为,?文化被重新定位并以难以回避的方式有效地介入到文学研究之中,那么问题在于在具体的文学文本中采纳这种无所不包、具有异常丰富内涵的术语,又将如何进行文化批评?迄今为止对这一方式的主要批评,其一是认为这种批评过于宽泛,因而显得乏力,其二,在具体实践中这一批评具有某种简单化的倾向,即将有着独特性的文学现象等同于社会文化现象。实际上,文化批评并不是将研究对象简单地纳入某种所谓的文化视野,而是基于一种新的起点对原有学科进行不同角度的透视。?19 ?作为文化批评的文化研究不是文学批评的新上帝,文化批评成为当前文学批评的主要形态,也不是文学批评开门揖盗,而是文学和文学批评所面临的共同文化语境已经转向大众文化。?20一般认为,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主要区别于批评对象、批评方法、批评目的的不同。从批评的对象看,文化批评是一种自觉的对抗性批19王晓路等:《文化研究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评,就是?反对大写的文化。换言之,就是与那种一贯的,并仅仅与人们时而称之为‘高雅文化’一致的新东西进行对抗。?21具体而言,文学批评主要关注?书面文本?尤其是文学经典,文化批评则主要关注当代文化尤其是以电影、电视、广告等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如果前者关注的是精英的、主流的、主导的文学,后者则关注的是大众的、边缘的以及青年亚文化等等。从批评的方法看,文化批评提倡一种跨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注重文化分析,它包括三个层面:首先是一种学术分析;作为表现的范式,语言研究构成了其主要的研究模式;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及其表意策略,?文化研究一开始带来的并不是传统批评和批评理论中的非社会的个人主义,而是带来也许可以称之为社会学视角的发展。?22简言之,由于文学批评与文化批评两者关注的对象不同,方法不同,批评的目的等不同,两者之间既不是一种等同关系也不是一种取代关系,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对立而是一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在英国和德国的语境里,文学的各种形式分析与文化研究的发展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牢固的联系。像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以及雷蒙〃威廉斯和里查德〃霍格特这些人物所持有的共识是,他们对各种通俗文化形式的考察,是深刻地由对一种文学文化的迷恋而建构的。?23从研究者的身份来看,众所周知,英美从事文化批评、文化研究的相当一部分学者都是文学学者、文学教授,写了大量的文学批评论著,比如威廉斯是英文系的戏剧教授,有《现代悲剧》、《从易卜生到布莱希特的戏剧》、《英国小说:从狄更斯到劳伦斯》等文学批评著作,詹姆逊有《萨特:一种风格的起源》、《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等文学批评著作。

21J.M.史密斯“何谓文化批评?”,王晓路等:《文化研究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6页。

22【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23页。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的关系时,首先需要明确这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两种批评形态。这是因为,尽管文学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与外延无疑都会随着社会历史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过,无论其自身如何变化,也都有其各自的边界与限度,差异性即是其质的规定性。作为两种不同的批评形态与批评范式,除了差异性外,两者之间在理论范畴、批评方法等方面都可以相互借鉴,但是,不能够简单断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已被文化批评所取代。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无论多么重要,它只是马克思主义批评大家族中的一员,一方面我们不能将文学凝固化、狭隘化,无视社会的变革与新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无视文学的丰富存在,一味关注所谓的新文化,而最终失去文学与文化传统。毋庸臵疑,面对新技术、新媒介、新的社会现实等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转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丰富自身、发展自身,而不是否定自身、取消自身。从批评的视角看,文学批评自身具有多维性,诸如政治之维、经济之维、道德之维、审美之维,因而文化理应成为其多维中的一个维度。当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身的丰富性、多样性还有待于我们在批评理论层面加以深入开掘,在批评实践方面作更深入的文本细读与阐发,这样才能凸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当代的生命力。

问题之二,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重蹈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往的覆辙,即把文学、文化过度政治化、过度意识形态化。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曾经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将文学过度政治化,那么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则在很大程度上再度把文化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其实只是文学政治到文化政治的位移,诚如伊格尔顿所言:?文化的膨胀因此是一个被世俗化了的时代历史的组成部分,正如自阿诺德以降,文学——在所有事

物中!——继承了沉重的伦理、意识形态乃至政治任务一样,而这些任务过去曾被委托给更为技术性或实践性的话语。?24如同?文学政治?是文学批评的首要目标,?文化政治?则是文化批评的主要理论诉求之一,而所谓的?文化政治?则是指?把文化与政治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立场和批评方法,它广泛表现在各种非形式主义批评话语中。?25作为抵抗诗学的文化批评力图通过文化的方式来达到某种政治的关切,从而使得文化与政治之间具有一种新的关联性:?文化在政治前是犹豫不决的,它以超越日常兴趣和社会生活中对抗的价值的名义抵抗政治……然而,左派文化政治最近的发展导致了相反的方向。‘文化’被理解为社会关系中意义的重要时刻,显然不再是自由传统中臵于神龛中的实体,而被一般地赋予了一种相似的权威性。文化远不再受制于外在的政治考验,它本身已经是政治的了。?26文化批评尤其是在葛兰西、阿尔都塞、福柯、威廉斯等理论的影响下,更多地从权力视角来审视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政治关系,这样一来就把政治关系理解为一种权力关系,而这种政治之所以能够发挥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其载体即文化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文化批评的文化分析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分析和权力透视,旨在揭示权力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及对其的抵抗,即所谓的抵抗诗学和介入政治。从文学政治到文化政治。问题在于,文学、文化诚然不能脱离政治,但是政治、意识形态也只能是文学、文化固有的内涵?之一?而非?惟一?,不能将两者同一化,在这一方面我们已有十分沉痛的历史教训。我们认为,无论是就人类社会生活还是就作为整体生活方式的文化而言,政治生活也只构成作为?意识形态动物?的人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坚持说,一切

24【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25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9页。

26【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文化都充斥着政治价值,同时也必须坚持说,这些政治价值作为意义是文化的;因而也就更有必要理解文化与政治两者是相互不可缩减的。在‘文化政治’的概念中,它们的距离越近,它们的关系就越令人忧虑。在这类概念中,隐含价值的协调,只有在文化与政治二者妥协的身份幻想中才能得以完善。?27 问题之三,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非文学化?、?非审美化?问题。伴随着文学批评、文化批评的泛政治化、泛意识形态化而来的则是批评的?非文学化?、?非审美化?。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及文化批评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未能把审美与意识形态、艺术形式与其描写的生活有机融合起来,正如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文学批评、文化批评至今尚未?找到一种摆脱困境的有效方式,即总是把美感与社会责任相分离。?28我们可以看出,相当数量的文学、文化批评都是从政治、意识形态、权力、阶级、性、性别、种族、身份等角度对文学文本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这种分析往往导向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维度,即使是对文学形式、叙事策略的细读也是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视角来切入,唯独缺少审美感知、审美分析、审美判断,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丧失了最可宝贵的精神特质与内在底蕴,丧失了其艺术感染力,而成为某种外在目的的枯燥证明。语词感受与视觉快感。两种不同的审美形式与话语表征系统。李白、沈从文等为例。红楼梦等。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不过,我们并非?为艺术而艺术?的信奉者,也并非?纯艺术?、?纯形式?批评的倡导者与实践者。如果说?形式?不能是空洞的形式而应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那么?意味?也不应是赤裸的意味而应是一种?有形式感的意味?。我

27【英】弗朗西斯·马尔赫恩编:《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28Michael Payne, Some version of Cultural and Critical Theory, 王晓路等编:《当代西方文化批评读本》,四川

马克思主义文论

1,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创立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奠基之作:《巴黎手稿》2,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一,列宁论“两种民族文化”学说1,关于文化的涵义,列宁用“文化”的概念是很严格的,他运用文化这个概念非常注意区分广义和狭义2,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的基本涵义(1)每一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2)两种文化各自的地位不同(3)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在中国现代文论史上很早提出文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之理论的是谁冯雪峰对于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论述.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很多文艺理论家都作了探讨。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冯雪峰很早就提出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的看法。他在《过渡性与独创性》中说:“我们现在是从旧的民族文化过渡到新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从国民的文化走到世界的文化”,他认为民族性中也有“世界性”或“人类性”的意蕴,“任何民族在任何环境里生活战斗上所达到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高的要求与理想,也是一切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人类共同的生活理想与意向”,因此,“民族的独创能力和独创性要求,并不是向着特殊的民族性的树立,然而却是世界文化的到达所必要”。由此可见,冯雪峰在当时已经认识到文化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越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也就越是民族的,两者并行不悖。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内容1)内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表现创造的主动性,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高尔基对于俄国文学和西欧文学都很熟悉,还系统地讲过《俄国文学史》, 所以对于各种流派的作品都熟悉,他认为在 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者倾向共有两个,即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他热爱现实主义文学, 对于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深恶痛绝,并始终 不懈地与之进行斗争。有比较才有鉴别,这 样他就有可能寻找新的创作方法。2)特点1, 文学艺术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目的,要为促 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服务,反对“为艺术 而艺术”以及那些引人颓废、堕落的艺术。2, 要求作家艺术家把过去的现实、现在的现实、 将来的现实这样三种“现实”有机地结合起 来3,要求作家艺术家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武装头脑,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社会现实 生活,讴歌现实的变化和正在成长中的社会 主义新人,激励他们求真、向善和爱美 5,毛泽东用《孟子》中的一句什么话来说明 “共同美”的存在关于“口之于味,与同嗜 焉”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 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 子》)译文: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 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颜 色,有相同的美感。 6,席勒式1)“席勒式”这一词语出自马 克思1859年4月19日给拉萨尔的信:“你 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 精神的传声筒。”所谓“席勒式”指席勒创 作中部分存在的一种偏向,即忽视文艺创作 形象地表现生活,使作品主人公变成宣传某 种抽象化观念的化身。2)关于“席勒式”倾 向a为一般找特殊b在艺术构思和创作中进 行哲学思考c以理想代替现实d人物形象的 抽象化、概念化e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7,文学是“人学”1)高尔基认为文学是人 学。教材里对这个问题说了三点:一是指文 学的主要对象问题;二是指体现了高尔基的 美学思想;三是指体现了高尔基对人道主义 性质的理解。这三点概括缺乏内在的逻辑贯 通,而且着眼的角度并不一致。2)笼统地说 高尔基关于文学是人学的说法体现了高尔基 的美学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具体地说,这 个说法可以分为三层来理解:一是文学是写 人的;二是文学是人写的;三是文学是为人 写的。 8,“主观战斗精神”1)胡风的“主观战斗精 神”强调创作主体的心理意识是一种“人” 的文学观,同时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文艺思 想。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 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 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 翻作家的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动态过 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能够促 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 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现实 的热情,三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 神”。胡风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 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搏斗,能够对 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 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 表现结为一体。” 2)胡风强调要用“主观战 斗精神”拥抱现实,即要求作家在对客观现实 的描写中反映出自己的强烈的主观愿望。胡 风将其概括为“主观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 和融合”,并把这视为“新文艺底战斗的生 命”。他指出,优秀作家如果想投入“为人生” 的艺术创作,“一方面须得有…为?人生的真诚 的心愿,另一方面须得有对于被…为?的人生 的深入的认识。所…采?者,所…揭发?者,须得 是人生的真实……这种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 的结合和融合,就产生了新文艺底战斗的生 命。” 值得注意的是胡风强调的是主观战斗 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与融合,不能发生偏 颇。为了预防这种偏颇,胡风明确反对两种 倾向:一种是偏于主观,使艺术形象成为抽 象概念的冷冰冰的绘图演义;一种是偏于客 观,即主观战斗精神被客观现象所吞没。为 此他提出要使“对生活的感受力”、“热情”和 “深邃的思想力量”三者“浑然一体”。 9,“杂取种种人”典型化:“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 脚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10,莎士比亚化首先,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的形象化表述。它要求文学创作严格地遵循 莎士比亚所主张的现实主义原则,从客观的 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 写”(恩格斯《致敏考茨基》),广泛地反映 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真实地评述人类 的关系”(《神圣家族》)。恩格斯批评拉萨

浅析外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docx

浅析外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一.渡边澄子与《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 渡边澄子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者,大东文化大学名誉教授,并对野上弥生子等近代女性文学家进行研究,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文学批评家。著有《野上弥生子研究》、《青踏的女性—尾竹红吉转》、女性作家评论系列的《与谢野晶子》等。渡边澄子所著的《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是通过对樋口一叶、清水紫琴、野上弥生子、平林泰子、佐多稻子、岸田俊子、与谢野晶子、宫本百合子八位日本当代著名女性文学家以及其主要作品的进行研究分析,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入探究日本女性主义文学。这些勇敢的女性作家们不甘于受到不平等社会制度的束缚、生存的价值受到的否定,她们勇敢的追求自我的实现,通过笔端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励女性们自我崛起、勇敢地与生活抗争,这是日本近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意义。 二.渡边澄子对樋口一叶及其代表作品《自焚》的评价 在《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一书中,渡边澄子称樋口一叶为新的飞跃,一叶是明治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在其短暂的生命中留下多不不朽的著作。一叶生活的时代,是深受男尊女卑思想控制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男性甚至对女性使用尊敬的语言都会受到世人的嘲讽。一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进行创作的,其创作的作

品皆是描写在那样的时代生活的女性的悲惨命运。渡边对一叶的评价极高,她认为一叶是一位已超越喜怒哀乐、拥有最高级别感情的女性作家。在评论一叶的小说时,她没有像一般的文学评论者一样,选择《十三夜》、《青梅竹马》、《闽江》这类被称为一叶的代表作品去评论,而是选择樋口一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撰写的小说《自焚》去仔细解读。创作《自焚》时,一叶已染病在身,该作品是一叶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竭尽全力撰写的苦心之作。 小说《自焚》讲述了美尾与町母女二人悲惨的婚姻生活,揭露了在黑暗的封建思想和金钱至上的观念的迫害下,妇女的悲惨遭遇以及悲剧的传承延续性。母亲美尾是一个非常美丽、向往过富足美好生活的女性,但丈夫与四郎平庸不上进,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对妻子呵护有加的,但实质上只把美尾当作美丽的私藏品看待,并没有把她看做是有诉求有平等地位的人来看待。美尾在多次劝说丈夫与四郎努力上进未果后,在自己母亲的蛊惑下决然地放弃家庭,离开丈夫女儿离家出走依附于权势利益。与四郎在美尾出走后,感到受到奇耻大辱,开始不择手段地敛财,长期的劳累致使身体严重受损,早早离世,对于女儿町他毫无关爱,草草将其嫁给大她十几岁的上门女婿金村恭助。女儿町在缺乏父母疼爱的环境中渐渐长大的,虽然集财富与美貌于一身,最终也难以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好的归宿。恭助并非真正爱慕町,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探析

第26卷第2期2011年4月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 Vol.26No.2 Apr.2011 *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8年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09A549研究论文。 收稿日期:2011—01—04 作者简介:王影君(1973—),女,吉林四平人,副教授,辽宁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西文艺理论研究。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探析 * 王影君 (沈阳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辽宁沈阳110870) 摘要: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致力于对父权中心主义文化的解构批判,汲取了符号学、解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学说的成分,得益于德里达、索绪尔、弗洛伊德和拉康等人的学说,在不断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建构后女权主义理论,倡导差异、多元中心和女性自我意识,以寻求多元身份认同的女性主体话语权。 关键词:后女权主义;系统差异;文字符号;主体意识;语言文化中图分类号:IO -O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11)02-0116-04 一、导言 后女权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在理论上与索绪尔、弗洛伊德、拉康、阿尔都塞、福柯和德里达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并将理论的重心由女性政治平权运动转向意识形态的更深层次,直接质疑批判西方传统男性中心主义统治下的思维模式、 文化形态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概念上推崇差异、多元和非中心。后女权主义迎合了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中建构的精神, 力图重塑人类文化,以此恢复女性的主体文化身份以及政治话语权。 随着帝国主义的工业文明进入高技术的复制仿真时代,电子资本开始改变既有的生产模式,也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电子资本和高科技传媒使得人类文明进入全球一体化的图像化时代。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 -Strauss )的一系列二元结构理论开始无法恰当解释新的人际交往和所形成的新的关系模式。同时,在文学批评上,结构主义所提倡的文本之外别无他物的文本封闭概念,已经被传媒符号和视觉图像大潮所冲毁,文本不得不向现实世界敞开, 从而促使文学批评开始进入以社会文化为文本的大文本批评时代,在这样的文学批评思潮中涌现出许多大师级的人物。 二、文字差异的发现 法国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首先为文本向文化敞开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关于文字的延异理论宣告了文本的解构与文字意义的新的开始。德里达在由索绪尔所建构的能指与所指的系统中,进一步注意到词语的意义是因为差异而生成的。原来, 一种语意的表达和意义显露具有排他性,但是这种排斥会因为差异的客观存在留下未被擦除干净的痕迹, 真正的语意总是处于被无限延迟的状态,意义无法最终到达它的所指,总是处于途中,德里达称之为延异。这样,由索绪尔所发现的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相对应的明晰结构,最终在延异理论里成了被肢解的语言大厦。从此,海德格尔深情吟唱的 “人类在语言中诗意地栖居着”、“大地在语言中敞开”等开始在解构主义的滔滔洪流里出现崭新断裂。语言的无上权威被文字的“延异”功能擦除成斑驳碎屑,从此原本被压制在权威话语体制后的许许多多边缘的言说开始顺着缝隙

西方文化理论马工程-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案例分析库 从评《人间喜剧》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1.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2.知识点讲解: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西方文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产生于广阔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之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西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深广背景上研究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与巴尔扎克小说等文学现象,提出了有关艺术生产与现实主义理论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观念。 3.实体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主要不是以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去研究文学,而是以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的身份进入文学领域开展文学批评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身份,决定了他们不是从纯文学的角度去思考文学问题,而是将其置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去考察、去揭示其意义的。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从1829到1848年所写的96部长、中、短篇小说的总称,巴尔扎克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特别喜爱和赞赏的同时代极少数的资产阶级作家之一。他们在自己的著作或与友人的通信中,曾多次谈到巴尔扎克或巴尔扎克的作品。根据拉法格的回忆,马克思非常推崇巴尔扎克,曾不只一次的表示,要写一篇关于评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文章。原因就在于巴尔扎克以其非凡的艺术才华,在他的作品中,“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至于恩格斯,他在1883年12月写给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说:“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里有1815年至1848年的法国历史,比所有拉贝尔、卡普菲格、路易·勃朗之流的作品所包含的多得多。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 ”1888年,恩格斯在致英国女作家哈克奈斯的信中进一步指出:“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汇集了法国

研究生读书篇目(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

研究生读书篇目: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版。 2. 【美】佩克拉肯主编,艾晓明柯倩婷副主编《女权主义理论读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李小江,《女人:跨文化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任一鸣《解构与建构》九州出版社,2004年。 6.李银桥《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7.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玛丽琳J·波克塞《当妇女提问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广西妇女理论研究会出版《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2007年版。 10.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13.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美】琳达·诺克林等《失落与寻回——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美】卡米拉·帕格利亚《性面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英)弗尼吉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8.(英)罗瑟琳·科渥德(Rosalind Coward):《妇女小说是女性主义的小说吗》,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9.(法)埃莱娜·西苏(lelene Cixous):《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0.(美)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作为妇女的阅读》,张京媛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简述

1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回顾 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经历了两大高潮。 第一个高潮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主要目标是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权、选举权及受教育权。1848年,美国废奴运动积极分子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和卢克丽霞?莫特倡议、主持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权利大会,并起草了女性主义第一个历史文件《观点宣言》。这是美国女性运动的第一次爆发,它其实是个体主义思想和女性在社会中从属地位之间深刻矛盾的反映。1895年斯坦顿编著的《妇女圣经》一书出版,掀开了女性对《圣经》中男性权威质疑与诘问的序幕。到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进入尾声时,妇女在选举权、教育权和就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20世纪70年代,女性运动的第二个高潮出现,运动的主要目标转向更深的层面。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女性主义从生物学、经验感受、话语、无意识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五个方面对男子中心主义进行清算。如以自由主义女性为主体的女性主义理论关注从性别平等、性别中立转向性别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激进女性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分析父权制。7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重视对女性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其中“女性视角”的提出构成了女性主义批评解读文本的基点。所谓“女性视角”,即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关照作品,包括一套与男性迥异的阅读和写作标准。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伍尔夫, 美国的贝蒂?弗里、凯特?米利特、肖沃尔特,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等。其中,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试图为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传统勾勒出一条线索,也即:(1)女权阶段(1840-1880);(2)女权主义阶段(1880-1920);(3)女性阶段(1920-)。较强调女性的性别特征。波伏娃《第二性》(1949)被誉为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经典。“女人并非生来就是,而是后天变成的。”这表明女性主义者开始不从生理上,而是从社会、文化上来考察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并认为法国和西方社会都是由男性控制的家族式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中是第二性的,是“他者”;还首次比较系统地清算了男性作家文学作品所虚构的“女性神话”,批评了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歪曲,从思想和观念上给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多方面的启迪。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是克里斯蒂娃。通过采用拉康的精神分析,她的符号学话语打破了传统语言定势的一统天下,目的是要颠覆作为男性社会意识形态基础的二分法,并超越这种充满菲勒斯中心的二分法;她提出的有关互文性的概念也给文本分析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由于第二次浪潮过于浩大,女性主义并未形成一个概念统一的学派,此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经受了不断创新、挑战、质疑与突破,从把女性视为被动的受害者到具有主动的能动者,从男女二元对立到多元的性别观,从身份政治到分裂矛盾的身份,从白人中心到后殖民女性主义,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到生态女性主义,这就是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和大致走过的道路。 2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中西结合” 社会性别为女性主义者批评“男性逻克斯中心主义”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点,女性主义一切理论都从这里开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它以女性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性别和社会性别为基本出发点,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纲领,致力于挖掘女性在历史、文学、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性别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文学角度对性别歧视进行批判,从而达到发掘女性的语言、寻找女性文学史、重建文学新理论的目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不同的方法、角度、理论来研究的主题,主要有社会性别、性行为、种族、阶级、经典文学书目、再现角度、阅读、主观性、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欲望、身体、作家身份、母性、家庭等,其中以美、法、英研究最为突出。 这些国家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都对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借鉴作用。一般认为,中国最先引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是1981年,朱虹在《世界文学》第四期发表的《<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介绍了美国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文学。还有在1983年选编了《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为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国学术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译介和研究日趋活跃,经过三、四代批评家的努力,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阐述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产生、发展的理论依据。有的批评家从马克思关于文学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关系的论述中阐述了女性诗学发展的必要性;有的从生理、心理的相互契合、沟通方面论述了解构男性中心主义的可能性;有的在不否定男女平等前提下,张扬女性的特殊性,以此建构一种自给自足的女性诗学;第二,在各种层面界定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批评界从主题、题材、体裁、结构、象征、比喻及叙事角度等方面寻找着女性特有的文学表达方式,探索女性主义文学的特殊性;第三,建立了一个以批评男性中心为支撑的理论框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轰击,揭示其压抑女性的真面目,呈现广大女性的现实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简述 石晓静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山西阳泉045001) 摘要: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下“中西结合”,结合西方女性主义文 学批评及中国女性的性别境遇而得到产生和发展,是一种非女权运动而产生的“文化批评”, 不断建立并形成自己的女性主义批评体系,但由于上路时间短,仍有许多工作尚待完成。 关键词:女性主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7)07-0113-02 科学之友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07年07月B 113 --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与问题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贡献与问题 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物理学以其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 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使得混乱不堪的人文学科相形见拙,于是就有了一种在严格的科学意义上重建人文科学的理论上的渴望。20世纪初以来,一些欧美人文学者试图在各个人文 学科领域重新严格定义对象和方法论,试图也建立起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首当其冲便是语言学。17、18世纪的法国语法学主要是企图用一般的思维逻辑和意义范畴来说明语法 规则的合理性和普遍性;19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家(如F?鲍晋等为代表的历史比较语法学派) 则致力于通过词源学研究来探讨语言的演化。然而这些试图通过外在的或孤立的要素来对语言机制的探讨并未能真正说明语言的本质,从而使语言学本身陷入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危机。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于1906至1911年在日内瓦大学讲授 普通语言学时提出了新的语言学方法论,澄清了旧语言学在对象和方法论上的混乱,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他对语言活动及其研究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区分:1)他指出语言活动 中有“语言”(langue)和“言语”(langage)两类事实。前者是一套对语言活动的社会性的普遍 规约,它是确定的、独立的,它自成一体;后者则是个人对这套规约的具体运用,这种个 人运用是异质的、多变的,“同时跨着物理、生物和心理几个领域”,不构成单一学科的对象。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前者。③2)他指出语言事实有“共时态”(synchronie)与“历 时态”(diachronie)之分,从而语言也有共进研究与历时研究之分。共时态是指语言在给定 历史时刻的状态,在该状态中,各语言要素相关联,构成了一个封闭自足的系统,支配和规约着那个时期的言语活动。而历时态则是反映语言演化的事实。他指出,语言演化是一系列状态的更替,是“从一个共时态过渡到另一个共时态”④。因此他认为,在语言研究中共时研究处于优先地位,主张首先要研究同一个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功能关系,反对把不同系统(或状态)中的个别要素拿出来进行孤立的历史比较研究。其次才能研究系统与系 统的更替问题,亦即语言的演化问题。3)他还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学从属于符号学(sémiologie),“语言问题主要是符号学问题”⑤,提出了其中所包含的“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é)的符号学概念,并分析论证了语言是一个独立于意义,但具有产生意义功能的能指系统,从而对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作了进一步说明。索绪尔阐述的原则为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语言学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他的这些关于对象和方法论的原则也被公认为是对结构主义思想内涵的一般表述,就是这些思想后来对法国的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主要理论主张 自20世纪60年代起,结构主义波及到了法国文学批评领域,并很快形成了一个非 常活跃的新批评流派,其主要理论家有罗朗?巴特、罗曼?雅各布森、托多洛夫、吉拉尔? 热奈特等人。他们对传统批评理论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们的理论主张集中地代表了结构主义思想对法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文学批评总是试图用一把理论的尺子去衡量作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3 历史与形式 匈牙利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卢卡契在他的早期论文《现代戏剧的发展》(1909)中写道:“文学中真正的社会因素是形式。”这可不是历来认为马克思主义批评所应有的那种评论。一则,马克思主义批评向来反对一切文学上的形式主义,抨击它惯于把注意力转向纯技巧性问题,剥夺了文学的历史意义,将文学降低成一种审美游戏。这种观点确实注意到了这种技术至上的批评方法与高度资本主义社会行为之间的联系[i]。二则,大量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在实践中不够重视艺术形式方面的问题,将这个问题搁置一边,一味探索政治内容。马克思本人认为文学应该展示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他烧掉一些他自己早期的抒情诗,因为这些诗中狂热的感情束缚不住,成了致命伤。但是,他也对过分形式主义的作品表示怀疑。在一篇早期的论西里西亚织工歌的报刊文章中,他认为一味追求文体风格导致“歪曲内容”,而反过来,被歪曲的内容给文学形式打上“庸俗”的印记。换言之,他表明了对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的辩证理解:形式是内容的产物,但又按照一种双重关系对它起反作用。马克思早期在《莱茵报》上对繁琐、沉闷的形式主义法律的评论——“形式除非是它的内容的形式,则毫无价值可言”——同样适用于他的美学观点。 在论证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时,马克思忠实于他所继承的黑格尔传统。黑格尔曾在《美学》(1835)中论证说:“一定的内容决定一种适合于它的形式。”他认为“形式的缺陷来自内容的缺陷”。确实,对黑格尔来说,艺术史可以按照形式与内容之间变化的关系来写。艺术展示黑格尔称之为“世界精神”、“理念”或“绝对”的不同发展阶段;这就是不断努力在艺术形式中充分体现自己的艺术“内容”。在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世界精神”不能获得形式上的充分展现,例如古代雕塑表明过分的感性材料堵塞和压倒了“精神”,“精神”不能按照自己的目的用这些材料去塑造。另一方面,希腊古典艺术在内容与形式、精神与物质之间达到和谐的统一;在这短暂的历史片刻,“内容”获得完全合适的体现。然而,在现代世界,尤其典型的是在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中,精神吸收了感性材料,内容压倒了形式。物质形式让位给高度发展的精神,就像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超出了先前容纳它们的有限的古典模子。 如果认为马克思全盘接受了黑格尔的美学,那就是错误的。黑格尔的美学是唯心主义的,过分简单化,只在有限的程度上是辩证的。总之,马克思在一些具体的美学问题上与黑格尔意见不同。不过,这两位思想家共同认为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个别艺术家的癖好。形式是历史地由它们必须体现的“内容”决定的;它们随着内容本身的变化而经历变化、改造、毁坏和革命。“内容”在这种意义上优先于“形式”,正像对马克思主义来说,是社会物质“内容”即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形式”。费雷德里克?詹姆森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形式》(1971)中说过:“形式本身不过是内容在上层建筑领域中的体现。”有些人会不耐烦地说。形式和内容是无论如何不可分的,加以区分是人为的。我们可以马上回答:当然,在实践中,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黑格尔本人确认这一点。他写道:“内容仅仅是形式转化了内容,而形式仅仅是内容转化了形式。”但是,即使形式和内容在实践中是不可分的,它们在理论上还是有区别的。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能谈论这两者之间变化关系的原故。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笔记摘录)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研究》 王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 1.本书的绪论部分就整体思路和采纳的论述方式进行简要的说明和介绍。第一章实际是对两个论域,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文化批评进行界定和梳理,并将社会形态作为连接点进行基本的论述。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意识形态”、“阶级”、“种族”和“性别”这四个最为基本的概念进行清理,对概念背后的重要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将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承接关系加以揭示。-15 2.笔者认为,文学批评是以文本为中心,而文化批评则是以文本的生产和消费为中心,其主要的侧重点以传统文学文本和社会文化文本为主,注重文本的外部生产、传播、接受过程、文化要素和文本环境,其分析的方式除了传统文学批评、哲学和美学的角度之外,主要融入了社会学和政治学视角。-38 3.简言之,技术进步和体制变革带来社会面貌和群体交往方式的改变;而社会新的现象或问题需要法律不断进行补充、修正和规范;法律的合法性以及有效实施必须依靠群体的道德提升和个体的自我约束。-40 4.文化是由两个主要的传统所构成的互为作用的层面,即思想文化传统和制度文化传统。-46 5.欧美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新的社会发展期,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诸多命题进行了发挥、修正和改写,以寻求新的解释方式。这一方式对中国学界而言,显然有着借鉴意义的。-47

6.新的社会阶层往往以最为传统的方式给传统本身输入自身的价值观,使之外化为有利于自我阶层的一种传统,并再次通过传统的方式使之形成新的社会风尚。-60 7.社会形态受制于物化条件,包括技术条件、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特质。当代社会在上述要素的作用下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代有着不同的结构功能,个体或群体的问题均必须置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思维机构中才能凸现。(我认为还可以加上“生态”)-74 8.西方马克思主义一般被定义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出现于欧洲国家,主张以区别于‘苏联式’(列宁式和斯大林式)的方法,在当下的历史条件中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激进的思潮。-75 9.-----安德森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了对比,即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事实,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学术内部发展起来的,而不是作为工人运动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得以首次进入资产阶级文化堡垒之中。-77 10.传统的思想家主要关注社会的历史、政治和经济维度,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者则主要关注哲学、文化和美学,这不仅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转移,而且是对上层建筑本身的再鉴定。-78 11.实际上,以广告为标识的传媒将新商品的潜在使用价值和符号价值带入到生产者控制之中。于是,消费者只能按照资本主义方式要求他们的那样进行被动消费,并进入循环消费系统。-81 12.文化生产资料的高度控制和集中导致了“文化工业”,使人们在接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在诗学研究中的作用论文

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在诗学研究中的作用论文自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以来,世界的语言学研究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同时对其它科学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其影响已远远超出语言学领域,它的一套理论方法被其他社会学科所采用。人类学使用这一套理论方法,形成结构人类学学派,神话学用符号理论分析神话结构类型,取得丰硕成果,精神分析学从结构上分析无意识活动和梦,文学批评从结构上品评诗歌,等等。都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把各自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系列符号组成的结构组合。 索绪尔采用共时的方法研究语言,认为语言是一套在特定的体系中由相互关系决定的符号系统。他把一个个符号看成是能指词和所指词的结合,而这种结合关系是随意性的,是由历史文化发展约定俗成的;符号的能指词这一特性是线性的,也就是说是符号之间是因为不同或者差异产生自己的独特性,体系中每一个符号只是凭着它与其它符号的差异或不同而具有意义。也就是说,意义不是客观存在于每一个符号中,而是功能性的,是与其它符号区别的结果。正是这种不同或者差异关系开拓了文学批评上的结构主义,它使二十世纪以至到现在的文学批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壮观,并将继续发挥巨大的作用。 从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发展到诗学研究的结构主义,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不能不提,这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曼雅各布

森。他于1920年移居布拉格后成为捷克结构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二次大战爆发后他又移居美国,在那里他遇到法国人类学家洛德一列维斯特劳斯.两人交往很深,产生了很多结构主义的思想。雅各布森把诗学看作是语言学的一部分,那么.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就可以在诗学研究里游刃有余了。他认为诗学只有在语言被置于某种对语言本身的清醒意识中才得以存在。语言的诗的功能“促进了符号的可知性”,使人们注意到它们的物质特性,而不仅仅将它们作为交流的筹码来使用。在诗学中,符号脱离了它的对象;符号和所指对象之间通常的关系给打乱了,这就给符号以某种独立性,作为本身就具备价值的客体出现。对雅各布森而言,所有的交流都含有六种成分:说话者,听话者,他们之间传递的信息,使这信息可以理解的共通的代码,交流的接触点或物质媒介,以及这信息所指的背景。这些成分中的每一点都可能在某一个特定交流中起主导作用;从说话者的角度看,语言是某种思想状态的激动或表达;从听话者的角度看,它是意动的或是试图取得一定的效果;如果交流中关注的是背景,语言就是参照性的;如果交流中针对代码自身,语言就是超语言学的;针对接触点本身的交流是交际性的;当交流集中于信息自身时,诗的功能是起主要作用的。而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了些什么都无关紧要了。 另外一个结构主义理论家,兹维坦·托多罗夫,在他的《诗学的定义》里首先区分两种观点:一种是把文学文本看作完全的知识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19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及时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收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这种”女性是形成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性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女性主义批评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s literary criticism informed by feminist theory, or by the politics of feminism more broadly. Its history has been broad and varied, from classic works of nineteenth-century women authors such as George Eliot and Margaret Fuller to cutting-edge theoretical work in women's studies and gender studies by "third-wave" authors. In the most general and simple terms,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before the 1970s—in the first and second waves of feminism—was concerned with the politics of women's authorship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s condition within literature, this includes the depiction of fictional female characters. In addition feminist criticism was further concerned with the exclusion of women from the literary canon, and Lois Tyson suggests this is because the views of women authors are often not considered to be universal ones.[citation needed]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complex conceptions of gender and subjectivity and third-wave feminism,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has taken a variety of new routes, namely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Frankfurt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作者:杜芳琴 在谈到女性主义的时候,我们必须分清运动和学术两个不同的层面。本文侧重于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在文学、文化批评中的运用和历史变化。 一、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一)女性主义理论的特点 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女权运动兴起以来,女性主义已经蓬勃发展了四十年,它从 来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流派众多,理论繁杂,多彩纷呈且变动不居的复合构成。就理论层面而言,女性主义可以概括为如下特点: 1.多元并存、时空重叠。 在第二次女权运动蓬勃兴起的60—70年代,也就是我们惯常了解的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最为活跃的时期;到了90年代,第 三世界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女性主义与前度活跃的流派多元并立,互相辩驳论争,成为女性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女性主义已从早期纯粹以女性抗争为旨归的理论探索,进展到以两性权力互动、改变不合理的性别文化为目标的性别研究,再发展到当下结合心理分析、政治理论、哲学、生态环境研究、种族研究、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学科、跨学科的范畴,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人文科学以至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成为当代西方社会文化领域最具批判力的跨学科的学术思想体系。 女性主义的各个派别不是泾渭分明、判然有别的,而是在时间的延续和代表人物上呈时空重叠和纠结难分之势。比如,最有悠久历史的自由女性主义至今仍有广阔的市场。黑人女性主义不只是到80—90年代才活跃起来,而是早在60年代就不乏中坚分子,如有名的安吉 拉·戴维斯,她现在依然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创造性/社会性别制度概念 的盖尔·鲁宾既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又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和结构主义分析,把她归入某一派别终有削足适履之嫌。 2.根植现实、不断丰富。 女性主义起源于妇女运动,理论的提出与检验都是根植于运动与现实的需要。无论在如火如荼的运动中,还是在扎扎实实的学科建设中,女性主义者首先关注的是男女权力的不平

文学批评与方法---课程总结

文学批评与方法课程总结 一、文学批评的定义 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等)所作的研究、分析、认识和评价活动。 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 作家:毛泽东《论鲁迅》 作品:钟嵘《诗品》 作家作品:托尔斯泰《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 文学流派:冯健男《<荷花淀作品选>序》 文学批评:韦勒克《当代欧洲文学批评概观》 文学批评的学科定位 文学史:是探讨各民族文学发展或世界文学中具体作家和作品的编年史研究。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普遍原理、一般规律、判断标准等。 文学批评:是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 二、文学批评的性质 艺术性科学 文学批评既评价优劣,揭示艺术的本质和规律,又创造批评意境和思想美,具有科学和艺术的性质。 三、文学批评的功能 (一)文学批评的阐释功能 阐释功能是文学批评的基本功能。所谓阐释,是指批评家对文本意义的探究和解释。 1、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 批评的纽带作用:作家——作品——读者 文学批评与作家:审美发现功能(朋友诤友) 车尔尼雪夫斯基最早发现托尔斯泰作品的特色,?°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味的却

是心理过程本身,心理过程的形式,心理过程的规律,用明确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 文学批评与读者:引导深入理解(平等对话) 夏志清:让历史活埋的作家重见天光 1961年,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耶鲁大学出版。 夏志清颇为得意的是捧了四个人: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张天翼。 《小说史》重新给张爱玲定位,推许为”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2、文学文本的意义阐释 文本释义即批评家立足文本,以解释者的身份分析、揭示作品中所展示和蕴含的意义,包括作品中所萌芽的新的倾向,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而作者本人却未明确意识到的东西。 文本释义的表现:对文本内容的阐释 对形式本身的阐释 《野草》:文本内容的阐释:韧性精神的颂歌 自我心灵的解剖 针砭社会的投枪 形式本身的阐释:独创性的散文诗 (二)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功能 通过文学批评中的价值导向,影响社会生活。 1、文学批评的社会评价作用 2、文学批评中的审美价值判断 (三)文学批评的哲学功能 1、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史的革新 2、文学批评与思维方式的革命 四、中国文学批评历史(古代) 先秦时期:孟子:以意逆志;庄子:得意忘言 魏晋南北朝时期萧统的《文选》开创了选本批评的先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