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引言及第1篇 单方程回归模型(第1~5章)【圣才出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引言及第1篇 单方程回归模型(第1~5章)【圣才出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复习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引言及第1篇 单方程回归模型(第1~5章)【圣才出

2006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江苏版)

2006年高考历史试卷(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东汉时期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倭奴国奉贡朝贺: C.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D.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3.下列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手工业发展表现的是 A.吴、蜀的丝织业闻名全国B.建业、扬州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C.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 4.下列有关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活字印刷的书籍 C.唐朝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D.宋代在航海交通上已普遍使用指南针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B.科举试卷仅从信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旁行糊名法 6.近代中国一些进步思想家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第一次提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的思想家及其论著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洪仁歼的《资豉新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 7.戊戌变法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能够 ①到北京拜访中国外务部 ②在上海看到外国商人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③在南京去外国传教士建立的教堂祈祷 ④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发现有外国军队驻守 A.①②③B.⑦③C.⑦③④D.③④ 8.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一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9.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同腰序捧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⑦“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制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③①④②D.②④①③ 10.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现代汉语通论》四五章答案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请不要当做绝对标准使用。另外,学习本课程应以读书为主,先把问题弄明白,精彩之处尽量做到“熟读成诵”。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练习参考答案 (略)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 答: 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 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 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 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 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 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 7、他刚刚走(过)山。(助词) 8、他会干这种事(吗)?(疑问语气词) 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 10、这个人非常(坏)。(形容词) 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 答: 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副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 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 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 批语——批示(名词——名、动)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 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 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抱歉(动词——动词) 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 答: 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名词) 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动词,疑问代词) 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 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名词,助动词) 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 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 答: 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副词) 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英文第四版课后习题数据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英文第四版)课后习题数据Yen-Dollar Yen/Dollar Exchange Rate, January 1971 to December 1998 Ex = Yen/$ Time: 1 = January 1971 336 = December 1998 TIME E X 1 358.02 2 357.55 3 357.52 4 357.5 5 357.41 6 357.41 7 357.4 8 355.78 9 338.02 10 331.11 11 328.75 12 320.07 13 312.72 14 305.19 15 302.54 16 303.56 17 304.38 18 302.41 19 301.03 20 301.16 21 301.12 22 301.01 23 300.99 24 301.24 25 301.79 26 278.42 27 261.9 28 265.49

30 264.5 31 264.55 32 265.22 33 265.47 34 266.33 35 278.26 36 280.18 37 298.13 38 291.09 39 282.16 40 277.77 41 278.97 42 282.97 43 290.98 44 302.28 45 299.08 46 299.36 47 300.08 48 300.41 49 299.68 50 291.66 51 287.95 52 292.2 53 291.43 54 293.47 55 296.37 56 297.98 57 299.91 58 302.34 59 302.55 60 305.67 61 304.64 62 301.59 63 300.52 64 299.11 65 299 66 299.19 67 294.64 68 290.63 69 287.36 70 291.19 71 295.17 72 294.7

2017 2018年九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九年级历史试卷2018.1) (分。50全卷考试时间为分钟,满分100说明:1. 本次考试分试卷和答题卡两个部分,考生只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2.) 分。3分,共7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1. 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的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谭》 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亚历山大东征B.郑和下西洋C.丝绸之路开通D.新航路的开辟 3.“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4.“他此时正在运送大批外国雇佣兵,来从事其制造死亡、荒凉和暴政的勾当……他已完全不配当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这句话节选自美国的《独立宣言》,这里的“一个文明国家”指的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西班牙 5.《大国崛起?美国》中的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了美国的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 A.处死了国王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作出的贡献有 ①颁布《民法典》②领导法国赢得独立 ③打击欧洲封建势力④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8.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里“新的时代”是指 A.蒸汽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殖民时代D.火车时代 9. 1963年美国黑人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说到:“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就像一束巨大灯塔所放射出来的希望之光,就像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的黎明。”马丁·路德·金所说的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亚历山大二世10.“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由空想到科学”尝试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5 页)

现代汉语通论笔记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留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可能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持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征,与音色相对 音色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主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1.3.语音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7页

历史考试大题以及答案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坏处:给中华民族带来主要的是发展进步的障碍: 1、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了索赔款,抢掠 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2、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 3、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 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4、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 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好处:客观上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1、新思想到来。(启蒙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西方政法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等等) 2、民族觉醒与民族爱国主义(国家重新回到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格局,共同为民族解放努力) 3、新的科学技术 2、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主要内容】 1、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 2、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 1、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4、这次会议在极危险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跟第10题一样) 4、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②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力新式学校,选送留学生。 作用: 积极:1、虽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消极:1、有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 2、经营管理腐败

古扎拉蒂-经济计量学习题标准答案

部分作业答案:(各题只要回答到如下程度就是满分哦) 第1章 概论 一、填空 1。 近似,散点; 2. 平均值,平均值 第2章 线性回归的基础理论 一、填空 1. 因变量Y ,解释变量X 二、单项选择题 1-2 AB 三、名词解释 总体:实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称为总体或样本空间. 样本:也叫样本点,是指总体的某个元素或某种结果。 随机实验:至少有两个可能的结果,但不确定哪一个结果会出现的某个观察或测度过程. 估计量:是指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或计算公式. 估计值:估计量的某一具体取值称为估计值. 变量线性:是指因变量的条件均值是解释变量的线性函数。 参数线性:是指因变量的条件均值是参数B 的线性函数,而变量之间不一定是线性的。 四、简述 1。 答:14世纪英国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简单有效原理,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亦即“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因此,模型应尽量简化,只要不遗漏重要变量即可,即便某些变量对Y 有影响,但它们的综合影响如果是有限的,非随机的,都可以不予考虑,即归入u 中。 2. 答:对双变量回归模型而言,如果总体回归线接近于直线,可用函数表示为E (Y ︱X i )=B 1+B 2X i ,其中,B 1为截距,B 2为斜率,该函数就称为非随机总体回归函数。它表示在给定X 的条件下,Y 分布的均值. 对双变量回归模型而言,如果总体回归线接近于直线,回归方程可表示为Y i =B 1+B 2X i +u i ,其中,B 1+B 2X i 表示在给定X 的条件下Y 分布的均值,u i 为随机误差项。它表示真实的Y 值是如何在均值附近波动的。 对双变量回归模型而言,若样本回归线接近于直线,则非随机样本回归函数可表示为?i Y =b 1+b 2X i ,其中,?i Y =总体条件均值E (Y ︱X i )的估计量,b 1=真实截距B 1的估计量,b 2=真实斜率B 2的估计量. 对双变量回归模型而言,若样本回归线接近于直线,则随机样本回归函数可表示为Y i =b 1+b 2X i +e i ,其中,b 1+b 2X i 表示总体条件均值E (Y ︱X i )的估计量,e i 表示误差项u i 的样本估计量,称为残差。 五、论述题 什么是普通最小二乘法?(按教材内容回答,不必按讲义,因它太细了) 答:回归分析的目的是根据SRF (样本回归函数)估计PRF (总体回归函数),普通最小二乘法是获得SRF 最主要的方法。 随机PRF(Y i =B 1+B 2X i +u i )不能直接观察,但能通过随机SRF (Y i =b 1+b 2X i +e i )估计.由 SRF 得e i =Y i -b 1-b 2X i ,而?i Y =b 1+b 2X i ,因此,e i =Y i —?i Y =实际的Y i —估计的Y i .残差的绝对值越

《现代汉语通论》完整版复习笔记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一、现代汉语的性质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 1.语言的属性 ?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 ?语言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全民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最重要的特点是任意性和线条性。 2.现代汉语的定性: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二)现代汉语的历史地位和语际地位 1.汉语的定位 ?汉语是随着汉民族的形成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 ?汉语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共同使用的交际语言,也是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汉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国文化的传播起过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汉语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 (1)汉语的历史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上古汉语(公元3世纪以前)——包括秦、汉,往古可上溯到有文献可考(甲骨文字)的殷商时代。 中古汉语(公元4世纪到12世纪)——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几个朝代。 近代汉语(公元13世纪到19世纪)——包括元、明、清几个朝代,一般截止到鸦片战争时期。 现代汉语(始自20世纪)——一般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 (2)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形成过程: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语际地位 (1)世界语言谱系: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世界语言的分类。这种分类法依照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的亲疏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等。 世界语言的十大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其他语系; [有些语言如日语、京语(越南语)、朝鲜语的谱系还待确定] (2)汉语的亲属语言:亲属语言是指由同一原始基础语分化出来的独立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语言。汉语的亲属语言包括壮侗、苗瑶、藏缅三个语族的语言。 二、现代汉语的变体 (一)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 现代汉语的方言也就是它的地域变体。汉语的方言通常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就与普通话的差别来说,闽、粤与普通话差距最大;吴方言次之;湘、赣、客家相对较小。 (二)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 ?由于性别、年龄、地位、职业、信仰、文化程度等社会因素的不同,人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每一群体都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群体的语言特点,从而形成语言的各种社会变体,也叫社会方言。 ?现代汉语的社会变体主要有性别变体、年龄变体、行业变体、阶层变体和社区变体。 (三)现代汉语的功能变体 功能变体,首先可以分为口语和书面语两大变体。 1.口语:灵活简短,变化多端,用词通俗易懂,多采用俚语俗词和方言词语,多省略句、独词句、非主谓句,多插入、移位、追补、省略、重复、修正等手段,生动活泼,短小精干,便于口头交际。口语变体有多种形式:独白、演说、讲解、对话、交 谈、辩论等。 2.书面语:在口语基础上加工而成,用文字记载下来,由于可以反复思考、斟酌修改,所以显得严谨规范,条理清晰结构比较复杂,句子比较完整。书面语还可以分为:政论变体、法律变体、文艺变体、科技变体等。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引言 0.1 复习笔记 一、计量经济学 1.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学的作用存在某种期待的结果,它把数理统计学应用于经济数据,以使数理经济学构造出来的模型得到经验上的支持,并获得数值结果。 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实际经济现象的数量分析。这种分析基于理论与观测的并行发展,而理论与观测又通过适当的推断方法得以联系。 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这样的社会科学:它把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推断作为工具,应用于经济现象的分析。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定律的经验判定。计量经济学家的艺术,就在于找出一组足够具体且足够现实的假定,使他尽可能最好地利用他所获得的数据。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利用统计推断的理论和技术作为桥头堡,以达到经济理论和实际测算相衔接的目的。 二、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单独的学科 计量经济学值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理由如下: 1.经济理论所作的陈述或假说大多数是定性的。计量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是要提供这一数值估计。换言之,计量经济学对大多数的经济理论赋予经验内容。 2.数理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要用数学形式(方程式)来表述经济理论,而不管该理论是否可以量化或是否能够得到实证支持。计量经济学家常常使用数理经济学家所提供的数学方程式,但要把这些方程式改造成适合于经验检验的形式。这种从数学方程到计量经济方程的转换需要有许多的创造性和实际技巧。 3.经济统计学的问题,主要是收集、加工并通过图表的形式来展现经济数据。但是,经济统计学家不考虑怎样利用所收集来的数据去检验经济理论。 三、计量经济学方法论 大致说来,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论按如下路线进行: 1.理论或假说的陈述; 2.理论的数学模型设定; 3.统计或计量经济模型设定; 4.获取数据; 5.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 6.假设检验; 7.预报或预测; 8.利用模型进行控制或制定政策。 四、计量经济学的类型 计量经济学可划分为两大类:理论计量经济学(theoretical econometrics)和应用计量经济学(applied econometrics)。在每一大类中均可按经典方法(classical)或贝叶斯方法(Bayesian)进行研究。 理论计量经济学是要找出适当的方法,去测度由计量经济模型设定的经济关系。为此,计量经济学家非常依赖于数理统计。 在应用计量经济学中,利用理论计量经济学工具去研究经济学或管理学中的某些特殊领域。 0.2 课后习题详解 本章没有课后习题。本章是全书的一个引言,对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作一个简要介绍。对于本章内容,学员简单了解即可。

九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年春学期九年级学情调研抽考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25分) 1.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种人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 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确立封建制度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严刑峻法 C.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D.推行县制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4.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5.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7.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8.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法治”9.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元旦到来时,放烟花、鞭炮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小说《水浒传》 D.人们传诵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 10.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光彩熠熠,下列人物与称号对应正确的是A.张仲景——诗圣B.王羲之——医圣 C.吴道子——画圣D.杜甫——书圣 11.“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A.古代中国B.古代希腊C.古代埃及D.古代印度12.悠悠驼铃,漫漫古道,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中充当了和平使者的是A.亚历山大B.玄奘C.鉴真D.马可·波罗13.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A.基督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 14.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赫赫战功B.《拿破仑法典》 C.加冕称帝D.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九年级历史第1 页共4 页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笔记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见教材第170-172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所谓的词序不同实际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a.语用的语序变化 b.语义的语序变化 c.语法的语序变化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功能标准见教材第174-176页 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见教材第176页 3.体词与谓词见教材第177页 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见教材第177-184页 第三节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词类辨析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见教材第187-190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四节短语类型特点 短语的结构类型重点 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 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节层次分析法重点 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见教材第204页 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则见教材第206-207页 (参见课后练习) 第六节句型系统 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见教材第209页 2. 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见教材第212-214页 表示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古扎拉蒂-经济计量学习题答案

部分作业答案:(各题只要回答到如下程度就是满分哦) 第1章 概论 一、填空 1. 近似,散点; 2. 平均值,平均值 第2章 线性回归的基础理论 一、填空 1. 因变量Y ,解释变量X 二、单项选择题 1-2 AB 三、名词解释 总体:实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称为总体或样本空间。 样本:也叫样本点,是指总体的某个元素或某种结果。 随机实验:至少有两个可能的结果,但不确定哪一个结果会出现的某个观察或测度过程。 估计量:是指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或计算公式。 估计值:估计量的某一具体取值称为估计值。 变量线性:是指因变量的条件均值是解释变量的线性函数。 参数线性:是指因变量的条件均值是参数B 的线性函数,而变量之间不一定是线性的。 四、简述 1. 答:14世纪英国逻辑学家奥卡姆提出简单有效原理,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亦即“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因此,模型应尽量简化,只要不遗漏重要变量即可,即便某些变量对Y 有影响,但它们的综合影响如果是有限的,非随机的,都可以不予考虑,即归入u 中。 2. 答:对双变量回归模型而言,如果总体回归线接近于直线,可用函数表示为E(Y ︱X i )=B 1+B 2X i ,其中,B 1为截距,B 2为斜率,该函数就称为非随机总体回归函数。它表示在给定X 的条件下,Y 分布的均值。 对双变量回归模型而言,如果总体回归线接近于直线,回归方程可表示为Y i =B 1+B 2X i +u i ,其中,B 1+B 2X i 表示在给定X 的条件下Y 分布的均值,u i 为随机误差项。它表示真实的Y 值是如何在均值附近波动的。 对双变量回归模型而言,若样本回归线接近于直线,则非随机样本回归函数可表示为 ?i Y =b 1+b 2X i ,其中,?i Y =总体条件均值E(Y ︱X i )的估计量,b 1=真实截距B 1的估计量,b 2=真实斜率B 2的估计量。 对双变量回归模型而言,若样本回归线接近于直线,则随机样本回归函数可表示为Y i =b 1+b 2X i +e i ,其中,b 1+b 2X i 表示总体条件均值E(Y ︱X i )的估计量,e i 表示误差项u i 的样本估计量,称为残差。 五、论述题 什么是普通最小二乘法?(按教材内容回答,不必按讲义,因它太细了) 答:回归分析的目的是根据SRF (样本回归函数)估计PRF (总体回归函数),普通最小二乘法是获得SRF 最主要的方法。 随机PRF (Y i =B 1+B 2X i +u i )不能直接观察,但能通过随机SRF (Y i =b 1+b 2X i +e i )估计。 由SRF 得e i =Y i -b 1-b 2X i ,而?i Y =b 1+b 2X i ,因此,e i =Y i -?i Y =实际的Y i -估计的Y i 。残差的绝对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年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Ⅱ卷)黑龙江考题2018.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24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A.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B.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C.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D.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25.自耕小农衰退.土地兼并缓和D.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A.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26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A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27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28术中人物的脸谱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C D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187729.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C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30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31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C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公元前32340“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B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年333.华盛顿在1787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B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1 / 8 .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1934.的原因在于.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C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10100年,我们应当在.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35一思想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40.(25材料一 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19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年到19171923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5种左右。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现代汉语通论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 《古代汉语通论》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 《语法讲义》朱德熙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 《文字学概要》裘锡圭 (1)现代汉语 a、齐鲁书社《现代汉语辅导与习题集》(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基础,适合初期检验学习效果用); b、齐鲁书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里面包含很多院校历年真题,虽然与北师题目类型不一定一样,但可以自己提前练练手); c、中国矿业大学《现代汉语学习与考研辅导》(听说这本书是北师老师编的,我自己认为里面语法部分练习题很好): d、黄廖本配套参考书(主要是看课后题的答案)。 (2)古代汉语 a、中华书局配套参考书(这本书主要看它对重点词语、句式的解释分析): b、崇文书局辅导与习题集(通论部分的归纳非常有条理、还有适当拓展): c、福建人民出版社辅导与习题集(有很多包含断句和字词解释的练习)。 (3)语言学纲要 a、崇文书局辅导与习题集(虽然不厚,但里面的很多真题解析含金量很高): b、齐鲁书社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里面既有章节重点,也有很多院校的真题,可以着重看大题,对于寻找解题思路很有帮助): c、叶徐本配套学习指导书(将每一章内容归纳成问题,有助于迅速把握重点,之前有师姐说这本书可以直接背熟)。 (4)文学史 文学史我只用了齐鲁书社的参考书,把里面的填空题都做好,大题划掉北师不会考的,并且自己根据书本对里面的答案做了整理。这套参考书古代文学史部分编的还是比较不错的,重点内容都归纳的比较好。现当代内容我觉得有些少,在网上又找了一些适合北师考试难度的资料和名词解释归纳。

(一)专业课复习 1、关于看书 北师大的参考书,网站上列有16本,但实际需要看的并没有那么多。现汉有黄廖本的上下册,这是最基本的必看。古汉有王力本的一二册(尤其要以第一册为主),三四册不用看,张之强的古汉上下两册分别讲古文和通论,古文和王力版的基本一样,重点是看下册通论,张版归纳更有条理。语言学也列有两本教材,但之前师姐跟我说伍铁平本不用看,这是一届届私传的秘籍,重点是徐通锵、叶蜚声本,我就以叶徐本为主,伍本只是稍微翻了翻。文学史就选的是网站上列出的教材,现当代是郭志刚本,古文学是游国恩本。虽然这几本书都不是我本科所用的教材,但是看过之后我发现这两本书作为参考书目是有道理的。因为北师文学史只占50分,题目较为简单。而这两本书都比较基础,看起来也非常快。书应该怎么看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书习惯,我只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往往在看一本书之前会先看目录,了解这本书大致讲了哪几部分内容,每一部分有哪些章节,有了大体框架之后才会细看。在具体到每一节时,我通常会注意每个章节的论述思路。也就是这一节讲了什么内容,笔者是分几部分进行阐述的,在具体阐述时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经常这样的思考有利于思维的训练,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在这样的反复思考中获得的。尤其是学硕,与专硕在试卷上最大的不同就是主观性题目特别多,需要在短时间内分析很多问题,经常这样思考对训练思维,形成答题思路很有效。 其次,可能大家在看书中会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可能看书速度会比较慢,但没有关系,这说明自己对这部分知识还不太熟悉,只要反复的看,多看几遍就好了。在看过几遍教材之后,可能有同学又觉得自己对于书本知识感觉很熟悉,但一问又说不上来,再看下去就没什么提高。这时我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做一些参考书,这有助于帮助查缺补漏,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至于看什么参考书我在下面会做简单介绍。 最后,有些师弟师妹问过我,需不需要在指定教材之外看一些其他专业课书籍。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在指定教材看熟理解的基础上再适当看一些书。我的老师曾说过看的书越多越深,反过来再看一些知识会觉得非常简单,这一点我深

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其答案

2017年全国一卷文综历史试题及其答案WORD版 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5.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决绝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6.表2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是,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息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30.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美)古扎拉蒂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美)古扎拉蒂 大佬点个赞支持一下呗ヽ(′▽`)ノヽ(′▽`)ノヽ(′▽`)ノ 经济计量学精要(第4版)/(美)古扎拉蒂 ? 综述 1.1 什么是经济计量学 1.2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计量学 1.3 经济计量学方法论 经济计量分析步骤: (1)建立一个理论假说 (2)收集数据 (3)设定数学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为例 线性回归模型中,等式左边的变量称为应变量,等式右边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解释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的主要目标就是解释一个变量(应变量)与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解释变量)之间的行为关系。 简单数学模型 ? (4)设立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误差项u

? u代表随机误差项,简称误差项。u包括了X以外其他所有影响Y,但并未在模型中具体体现的因素以及纯随机影响。 (5)估计经济计量模型参数 线性回归模型常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中的参数 ^读做"帽",表示某的估计值 (6)核查模型的适用性:模型设定检验 (7)检验源自模型的假设:假设检验 (8)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数据类型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跨度收集得到的 截面数据:一个或多个变量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数据集合 合并数据:既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又包括截面数据 面板数据:也称纵向数据、围观面板数据,即同一个横截面单位的跨期调查数据 模型因果关系 统计关系无论有多强,有多紧密,也决不能建立起因果关系,如果两变量存在因果关系,则一定建立在某个统计学之外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 第一部分线性回归模型 2.1回归的含义 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根据样本回归函数SRF估计总体回归函数PRF 2.2总体回归函数(PRF):假想一例 总体回归线给出了对应于自变量的每个取值相应的应变量的均值。(总体回归线表明了Y的均值与每个X的变动关系)PRL ? E(Y|xi)表示与给定x值相对应的Y的均值。下标i代表第i个子总体。 B1、B2称为参数,也称为回归系数。B1称为截距,B2称为斜率。斜率系数度量了X每变动一单位,Y( 条件)均值的变化率。 2.3总体回归函数的统计或随机设定 随机或统计回归总体函数PRF ? ui随机误差项,其值无法先验确定,通常用概率分布描述随机变量。 2.4 随机误差项的性质 误差项代表了未纳入模型变量的影响; 即使模型中包括了决定数学分数的所有变量,其内在随机性也不可避免;人类行为并不是完全可预测的或完全理性的。 因而,u反映了人类行为的这种内在随机性。 u还代表了度量误差,如数据的四舍五入; “奥卡姆剃刀原则”:描述应当尽量简单,只要不遗漏重要的信息。即使知道其他变量可能会对Y有影响,但这些变量的综合影响是有限的、非确定性的,可以把这些次要因素归人随机项u。 2.5 样本回归函数 样本回归函数SR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