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学生姓名:15级学长

学号:560311xxxx

专业班级:食科xxx班

2017年 5 月 2 日

实验背景:

DNA提取主要是CTAB方法,其他的方法还有物理方式如玻璃珠法、超声波法、研磨法、冻融法。化学方式如异硫氰酸胍法、碱裂解法。生物方式:酶法。根据核酸分离纯化方式的不同有;硅质材料、阴离子交换树脂等。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广泛应用在动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图谱的构建、品种鉴定、物种形成和系统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中.无论是基因工程,还是蛋白质工程,核酸分子都是这些技术应用所涉及的主要对象,所以DNA的分离与提取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基本技术.哺乳动物DNA的分离通常是在存在EDTA及SDS去污剂条件下用蛋白酶K消化细胞,随后用酚抽提蛋白质而实现的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用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原理与技术。二、实验原理

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常以核蛋白(DNP/RNP)的形式存在,其中DNP能溶于水及高浓度盐溶液,但在0.14M的盐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而RNP则可溶于低盐溶液,因此可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将其从样品中分别抽提出来。将抽提得到的DNP用SDS处理可将其分离成DNA和蛋白质,用氯仿-异戊醇将蛋白质沉淀除去可得DNA上清,加入冷乙醇即可将其呈纤维状析出。

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生成蓝色物质,因此可用二苯胺鉴定DNA。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实验仪器

①量筒②离心机③离心管④移液枪⑤恒温水浴锅⑥研钵⑦电子天平

2、实验试剂和材料

①新鲜猪肝②0.1mol/L NaCl-0.05mol/L 柠檬酸钠溶液③95%乙醇④NaCl固体⑤5%SDS溶液⑥V(氯仿):V(异戊醇)20:1的混合液

四、实验步骤

1、称取 2.2g质量的猪肝,加入2倍肝重的0.1mol/L NaCl-0.05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并用碾砵磨碎;将匀浆倒入两个10毫升离心管中,在4000r/min下离心10min ,沉淀中再加入8 ml缓冲液于4000r/min离心5 min;弃上清,取沉淀。

2、向沉淀中加入檬酸钠缓冲液至10ml,摇匀后将溶液平均分装到2个10毫升离心管中。每个管分别加入2.5 ml 氯仿-异戊醇

混合液、0.5 ml SDS,振荡30mi;然后缓慢分别加入固体NaCl 0.45g,使其最终浓度为1mol/L;在4000r/min离心5 min,用移液枪取上清水相,记录体积。

3、在上述水相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冷95%乙醇,边加边用玻棒慢慢朝一个方向搅动,将缠绕在玻棒上的凝胶状物用滤纸吸去多余的乙醇即得DNA粗品。取1m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等量二苯胺溶液进行DNA鉴定,观察颜色变化。

五、实验结果

1、数据记录:

称取猪肝2.2g,DNA液体积7.8ml.

2、实验现象

①离心后分为三层。

②滴加冷乙醇时,溶液出现白色悬浮物,用玻璃棒搅拌后,棒上出现白色絮状物(DNA)。

③加入二苯胺后,DNA溶液呈现蓝色

六、误差分析和思考题

1、误差分析

(1)猪肝较滑,难以研磨充分;

(2)离心液倒出时可能损失部分DNA;

(3)部分DNA研磨或摇晃时被损坏、断裂

2、思考题

实验中的乙醇、SDS、氯仿-异戊醇、NaCl、柠檬酸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加盐溶解RNP,使得DNP留在沉淀物中。加SDS使蛋白质变性。加氯仿-异戊醇使得蛋白质和DNA分离。加NaCl调节浓度使得DNA溶解。加冷乙醇使得DNA析出。加二苯胺使得DNA 变成蓝色。

七、参考文献

陈钧辉,李俊,张冬梅.生物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第四版,2008:129-131

鸟类的剥制标本

鸟类的剥制标本 现今世界上的鸟类有8,616种,我国达1,116种,约占世界鸟类总数的八分之一,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 鸟类种类虽多,但在分类鉴定中,主要是根据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种名(图2—34),例如,头部的颜色,鼻孔的形状和位置、喙的形状和结构、尾羽数量和形状、脚趾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以及翼的长度等.鸟类—般都是采用剥制方法来制作标本的。 一、标本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剥制用的鸟类材料,不外乎活的和死的两种:活的有饲养的和网具捕获的;死的有药物毒杀的和枪弹击毙的等等,不论活的或死的,主要以选择鸟体新鲜、羽毛完整、喙脚齐全、皮肤无损或轻度损伤者,作为剥制标本的材科。 选作标本的鸟类,如果是活的,需要在剥制前1—2小时将其处死。处死的方法一般是用手指掐捏胸部两侧的腋部,压迫它的胸腔,使其无法呼吸而致死。或在冀部内侧肱静脉管中,用注射器注入少量空气,阻断其血液循环,使鸟类立即窒息。待血液凝固后,方可进行剥皮。否则,剥皮时血液极易流出而沾污羽毛,如果没有洗涤干净,不仅影响标本的美观,且易遭害虫蛀蚀。饲养在笼中的鸟类,其头部和尾羽,极易与笼栅碰撞和磨擦,往往头部受伤,尾羽残缺不全。所以,对活的鸟类须从速处死为佳。 用枪弹击毙的鸟类,有时其尾羽和翼羽被击断,或者由于距离大近,散弹过于集中,致使羽毛整片脱落,甚至主要部位受伤严重的,都不宜用于制作标本。死鸟的躯体,一经陈旧腐败,就不能制成好的标本,在制作过程中,羽毛往往会逐渐脱落,以至前功尽弃。因此,检验材料是否陈腐,是不可疏忽的工作。检验的方法是用手指稍为用力掀拉面颊和腹部的羽毛,如不脱落,并且其他各部位的羽毛完整,趾等无残缺者就可以使用。 有的鸟类,常从伤口、泄殖腔或口腔中流出血液或污物而沾污羽毛,所以,在采得鸟体时,需用棉花团塞入口腔和泄殖腔中,以防污液外流。倘已沾上血污,可用毛刷蘸水洗涤羽毛上的血渍。如果血液已凝固,应先沾水使其润湿,稍持片刻后,再用毛刷清洗血污。白色和淡色羽毛上的血污不易洗净时,可加少量肥皂粉或海鸥洗涤剂洗涤。洗净后,用干布拭去水分,然后置于解剖盘(搪瓷盘)中,用新鲜石膏粉(也可用稻壳灰,但不宜用于具白色羽毛的鸟类),撤在洗涤处,吸取羽毛上的水分,一般约半小时,这时,石膏粉因吸取羽毛上的水分而结成块状,然后,用刷刷去石膏粉块,使羽毛呈蓬松状态。倘羽毛尚未全部干燥,可重复一次。已经受潮解而结成块状的石膏粉,不能继续使用。’ 二、测量和记录 教学和科研用的剥制标本与供作艺术品陈列展览的标本不同,需要进行测量和记录,供分类研究参考使用。不然,即使标本做得很好,种类也非常名贵、稀少,但已失去它应有的价值。兹将分类上常用的测量和记录方法介绍如下: 1.鸟类的测量方法 体长:自嘴端至尾羽端的长度。(图2—35—A)。 翼长:自翼角(腕关节)至最长飞羽之先端的直线距离(图2—35—B)。 嘴峰长:自嘴基至嘴端的长度(图2—35—C、D)。 尾长:自尾基至尾羽末端的长度(图2—35—E)。 跗趾长:自胫骨与跗趾骨关节后面的中点至跗趾与中趾关节前面最下方之整片鳞的下缘(图2—35—F)。 除上列数种外,还有爪长、趾长、嘴裂和翼展度等有时也可按需要测量之(图2—35—G、H、I、J)。经过剥制以后,其中有部分无法量得其准确数据,故需在剥制之前进行测量并加以记录。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肝相关类)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 一、前言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 的解螺旋。 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 D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 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 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读取密码的过程称为转录,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一段称为mRNA(信使RNA)的核酸分子。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碱基顺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大多数DNA含有两条这样的长链,也有的DNA为单链,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DNA有环形DNA 和链状DNA之分。在某些类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内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麦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别丰富。在某些

动物学测试题

动物学测试题 1、在草履虫的结构中,伸缩泡的作用是() A、呼吸 B、运动 C、排泄 D、感受外界刺激 2、疟原虫的中间宿主是() A、库蚊 B、按蚊 C、伊蚊 D、白蛉 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蜇 B、海绵 C、珊瑚 D、海葵 8、下列属于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水螅 B、涡虫 C、海星 D、文昌鱼 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是由中胚层中间裂开,一部分靠外胚层形成的表皮而成为体壁中胚层,另一部分靠在内胚层形成的肠壁,而构成肠壁中胚层,真体腔即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而原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脏壁中胚层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14、在进化过程中,真体腔首先出现于()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15、下列生物中,身体不分节的是() A、蚯蚓 B、蝗虫 C、蛔虫 D、海盘车 16、蚯蚓的运动器官是() A、纤毛 B、鞭毛 C、刚毛 D、疣足 17、蚯蚓的排泄器官是() A、原肾管 B、后肾管 C、马氏管 D、收集管 18、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19、下列生物中属于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是() A、蛔虫 B、猪肉绦虫B、蚯蚓D、蝗虫 20、蚯蚓暴露于干燥空气中,见到阳光,很快就会死亡,其原因是() A、体内失水过多 B、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 C、体表失水、干燥影响呼吸而窒息死亡 D、蚯蚓是厌氧型的,接触到氧气后,无氧呼吸受到抑制而死亡 21、在蚯蚓的循环系统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背血管→心脏→腹血管 B、腹血管→心脏→背血管 C、心脏→背血管→腹血管 D、背血管→腹血管→心脏 22、珍珠中的珍珠质是由珍珠蚌的什么结构分泌的() A、外胚层 B、外套膜 C、珍珠腺 D、贝壳 23、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斧足 B、腹足 C、足 D、腕足 24、蜗牛的眼有一对,着生在() A、头部 B、头部的前一对触角上 C、头部的后一对触角上 D、外套膜顶端

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

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 目的学会鸟类剥制标本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前的思考通过我们的精心制作,使失去生命的鸟儿又栩栩如生地再现在眼前,这就是鸟类标本制作的魅力。在鸟类教学和科研中离不开鸟类标本,标本制作也是一门饶有兴味的工艺技巧。 材料器具鸟;解剖刀,剪刀,骨剪,镊子,钢丝钳,尺,鎯头,铁丝,毛笔,刷子,竹丝,棉花,义眼,针,线;石膏粉,防腐膏,石碳酸乙醇饱和液。 步骤 1.选材 选择新鲜、羽毛和喙脚无损的鸟为剥制材料。活鸟要处死1~2小时后才可剥制。羽毛上有血渍,可以用湿棉花揩去。干涸的血渍,用毛笔沾水洗净,然后敷上石膏粉,再用刷子刷除石膏粉,反复数次,使它干燥。 2.剥皮(以家鸽为例) (1)把鸟横卧桌上,头部向左,用刀拨开羽毛,沿胸的正中切开皮肤,长度由颈项后端到前腹。然后用左手捏住剖开的皮肤边缘,右手持刀,在皮肤跟肌肉之间剥离,一直剥到腋部。剥离过程中,随时撒些石膏粉,以防脂肪等沾污。 (2)用手指压住颈项剖开的皮肤边缘,并把鸟头向上托,露出颈项后将颈剪断,翻转鸟体后再剪断气管、食道(见图)。 3)用刀把鸟肩部的皮肤向下翻剥,剥到两翼基部时,剪断肱骨。然后向背、腰部方向剥离。腰部皮肤较薄,小心地用刀紧贴在腰骨剥离。剥到后肢时,用手推出大腿并翻剥到胫骨和跗蹠骨间的关节处,剔除胫骨上的肌肉,剪去股骨。再剥向尾部,割除尾脂腺,割断泄殖孔,向后剥到尾基,把尾综骨末端剪断,剪断后尾部内侧皮肤呈“V”型(见图)。 (4)剥离翼部皮肤时,把肱部拉出进行剥离,剥到尺骨时,以拇指指甲紧贴飞羽轴根,把皮肤剥下,一直剥到尺骨跟腕骨关节之间,剪去桡骨,然后把尺骨上的肌肉剔除干净。 如果制作飞行标本(两翼张开),应该按图把翼下剖开,剔除肌肉,但不能割离生于尺骨上的飞羽轴根,同时要保留肱骨和桡、尺骨(见图)。 (5)剥离头部时,要用右手握颈项,左手拇、食指把皮肤向头部方向剥离。出现耳道时,用刀紧靠耳道基部割断耳道。剥到眼周围时,用刀把眼睑边缘的薄膜割开,不能割破眼睑和眼球。头部一直剥到喙基,然后拔去舌,镊出眼球,剔净肌肉。最后剪大枕孔,去除脑。 如头骨较大的鸟类(如鸭),不能从颈部翻出鸟头,应先剪断颈,然后在头后上方纵剖开,

实验九-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实验七动物组织中核酸的提取和鉴定 【原理】 动物组织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孩酸(DNA)大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核蛋白可被三氯醋酸沉淀,再用95%乙醇加热可以除去附着在沉淀上的脂类杂质,然后用10%NaCl溶液提取出核酸的钠盐,加入醇可使核酸钠沉淀析出。 先用水由动物肝中提出核蛋白,再籍酚将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键断裂,并用乙醚抽提去蛋白质及其它杂质,最后用乙醇将核酸沉淀。 核酸(RNA、DNA)可被硫酸水解产生磷酸。有机碱(嘌岭、嘧啶)和戊糖(核糖、脱氧核糖)。 此三类化合物可用下列方法鉴定之。 1、磷酸:能与钼酸试剂作用生成磷钼酸,后者在还原剂的作用下。还原成兰色的钼兰。常用的还原剂有氨基苯磺酸、氯化亚锡,维生素C等。 H3PO4+12H2MoO4→H3PO4·12MoO3 + 12H2O H3PO4·12MoO3H3PO4·6MoO3·3Mo2O5 2、嘌呤碱:能与苦 味酸作用形成针状结晶 3、戊糖: (1)核糖:经与强酸 (盐酸与硫酸)共热生成 糠醛,后者可与3;5二羟 甲基苯缩合成绿色化合 物。 (2)脱氧核糖:在强 酸中加热,可生成ω—羟 基γ—酮基戊醛,后者再 与二苯胺作用生成一蓝 色化合物。 上述二反应如下 【操作】

(一)核酸提取 l、用酚提取法: (1)取小白鼠一只,断头处死,剖腹取肝,置于研钵中,加入玻璃少许,研磨至糊状后,加入蒸馏水3ml,继续研磨约三分钟。 (2)于该研钵中再加酚液5ml,研磨约十分钟后,倒入—-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约2000转/分钟)。 (3)用毛细管将上液吸出,置于一圆底离心管中,加乙醚2ml,用拇指将管口按住,用力振摇1—2分钟(提出酚),离心5分钟后,用毛细滴管吸取全部下层液于一圆底离心管中。 (4)于该管中加入95%乙醇2ml,用玻棒搅拌约2分钟,离心3分钟,取出.去上清液,沉淀部分即为核酸。 2、用三氯醋酸提取法 (1)杀兔;取肝,称重,按每克肝脏4ml比例加入1%三氯醋酸,制成肝匀浆。每组量取肝匀浆5ml于带塞离心管中,3000转/分离心5分钟。 (2)将离心后的上清液倾去,于沉淀中加95%乙醇5ml充分混匀,在水浴中加热至沸2分钟,注意酒精沸腾后将火关小,避免酒精蒸汽燃烧。冷却后离心。 (3)倾去上层乙醇液。于沉淀中再加入10%NaCI溶液4ml,置沸水浴中8分钟,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取出;冷却后再离心, (4)将上清液倾入另一离心管中,再离心一次,除去可能存在的微量残渣,将上清液倒入一试管。 取等量95%的乙醇,逐滴加入到上清液中,即可见白色沉淀逐渐出现,静置10分钟后。将其内容物摇匀后倒入一圆底离心管中,离心5分钟,将上液倾去,所得白色沉淀即为核酸钠。 (二)核酸的水解: 在有核酸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蒸馏水2ml。振摇至沉淀溶解后,加入10%H2SO42mL摇匀,于沸水浴中加热10分钟,即得核酸水解液,用流水冷却后进行下列定性试验。 (三)鉴定: l、嘌呤碱的鉴定: 取中试管一支,加入饱和苦味酸约2ml,再加入核酸水解液4—6滴,摇匀。静置于室温中,观察有无黄色针状结晶出现,。 2、脱氧核糖的鉴定:

制作标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类

制作标本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针插和液浸。 对于昆虫来说,一般多采用针插法制作标本。 用针插法制作标本都需经过下列8个步骤: 1.杀死要想制作形体完整、色彩和形态都栩栩如生的标本,常常需要用刚刚捕捉到的新鲜活虫,让其在短时间内迅速死亡,可用毒性大,击倒力强的杀虫剂如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药剂来自制毒瓶或毒管。 毒瓶和毒管可采用广口的玻璃瓶来制作,瓶口的大小可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瓶塞宜用软木塞,不能用易被腐蚀的橡皮塞。先在瓶底放些木屑,然后将药液倒入,以达到刚好饱和,药液不外流为度,再用厚长纸或软木片将药层盖住。纸片或木片上要有几个透气孔,使毒气能够透出。 2.去除内脏在制作标本前,必须先将昆虫的内脏取出,便于针插后能迅速干燥。但象蜻蜓中的豆娘那样身体极细的昆虫,则可不必去除内脏。 解剖时,可用镊子直接从虫的颈部和前胸背连接膜处插入,取出各个脏器。或在腹部侧面沿背板和腹板的连接膜处剪开一个口子,然后用镊子取出脏器。 接着用脱脂捏成一长条状的棉花栓,用镊子将其慢慢的塞人已掏空的昆虫腹腔内,保持虫体原来的体形。 3.临时保存昆虫被毒气杀死后,应尽早将其从毒瓶中取出,除去内脏后,放在预先制备好的棉花纸包内,以避免携带时使虫子遭到挤压而变形受损。 棉花纸包的纸,宜选用吸水性好的,将其剪成方块,大小根据虫体的大小而定,以恰好能包住虫体为度。脱脂棉可扯取一块约0.5厘米厚、比纸稍小一点的小块,压平后放在纸片中间。 最好再备一小张白纸附置在脱脂棉上,作为临时棉签,以记载采集的时间和地点等。 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在将虫子取去内脏之后,将其临时包裹在里面,防止其受到损坏变形。 保存期不宜过长,应在1~2天内,注意及时将包打开,让其通气干燥,不使变质。 4.还软干燥变硬后的虫壳一般都会发脆,若不采取措施使其软化,很可能一碰就会碎成小片,所以在插针之前必须使其还软。 还软的方式是:用玻璃换软缸或别的器皿,底部加进蒸馏水,加入几滴石炭酸,在架空的架子上面放置虫子,加盖密闭2~3天后就可换软。 没有换软缸设备的,也可直接将虫浸于温水中,用热气也能使其还软。 5.针插固定昆虫标本用的昆虫针,系用不锈钢制成,由细至粗,共有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等7个级别。 从0至5号,6个级别的针都带有针帽。只有00号不带针帽,其长度仅为其他各号针长的一半,是作为双重针插标本用的。 对于死后还未干燥变硬的或是还软后的昆虫,就是用上述的针将其固定起来的。使用哪号针,应根据虫体的大小来定。 插针开始时,先将要制作的虫体放在刺虫台或桌缝上,再根据虫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号针,昆虫针插前翅基部背中线稍右部位,半翅目昆虫插前胸中央或小盾板中线偏右方,其他昆虫插中胸中央。 6.整姿完成针插后的昆虫,还须根据该种昆虫最正确的姿势,对针插后的昆虫作局部调整,如翅膀的位置、虫足的弯曲度、触角的伸长方向等逐项加以调整,使其完全与活昆虫具有相同的姿态。 有些昆虫爱好者喜欢按他所喜欢的姿态来固定昆虫,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适当调整昆虫身躯、翅、腿或触角的姿势和位置。

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动物肝脏中提取DNA 【实验目的】 1.掌握肝脏DNA分离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2.掌握主要试剂的作用 3.熟悉DNA纯度及含量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 动物肝脏。小牛胸腺和鱼类精子含有较多的DNA,是提取DNA的良好材料。动植物的DNA室以核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中(主要在核内),DNA核蛋白(DNP)在0.14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近视它在纯水中的1%。,而在1mol/L NaCl溶液中,其溶解度至少是纯水中的二倍。相反,核糖核蛋白(RNP)能在0.15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利用这一性质,可使脱氧核糖核蛋白与核糖核蛋白分开。 制备过程中,当细胞破碎时,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增加,DNA将遭受降解,为此在提取液中加入柠檬酸盐、EDTA做抑制剂,并要求整个提取操作在4℃以下进行,以减少酶对DNA的破坏。 分离得到的DNP,进一步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使蛋白质变性,用含有异丙醇的氯仿除去变性蛋白,最后用95%的冷乙醇从溶液中把DNA沉淀出来。 DNA纯度可以通过A260/A280进行鉴定,而浓度可以用紫外吸收法、定磷法、二苯胺显色法测定。 【实验操作】 1.取新鲜猪肝脏,除去血水和结缔组织,在冰浴上切成小块,称取10g,加入2倍体积(20ml)0.15mol/L NaCl-0.015mol/L枸橼酸钠缓冲溶液,于组织捣碎机中迅速捣成匀浆,再以玻璃匀浆器2~3次使细胞破碎,最后加缓冲液至50ml。 2.组织匀浆移入离心管内,浸入冰盐溶液中冷却,而后在4℃下6000r/min离心5~10min。弃上清(可用于制备RNA)。将沉淀用2倍体积的冷的上述缓冲液洗涤2次,洗涤时用匀浆器研磨洗涤,离心条件同上。 3.将离心后所得沉淀物悬于5倍体积的0.15mol/L NaCl-0.1mol/L EDTA-Na2(pH8.0)溶液中,而后边搅拌边慢慢滴加5%SDS溶液,直至SDS的最终浓度达到1%为止。然后加入固体NaCl,使其最终浓度达1mol/L。继续不断搅拌30~45min,以确保NaCl

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动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虫蚀法制作小型动物骨骼标本 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但大多数都费时费力,对制作者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处理小型动物骨骼。虫蚀法是一种比较简便有效的制作骨骼标本的方法。以往的专业书籍虽然有所提及,但未见详细论述。本人结合实践将该方法整理如下: (1)材料:黄粉虫(面包虫)、钢丝钳、玻璃容器、细铜丝、万能胶、标本台板。 (2)药剂:漂白剂、脱脂溶剂。 (3)制作过程: ①侵蚀:将动物尸体放人盛有黄粉虫的容器中。虫的重量基本和动物尸体等重。为了加速虫蚀速度,温度应维持在10℃一30℃。黄粉虫喜干燥,湿度大会引起虫的大量死亡,所以需保持环境干燥、通风。每天注意观察,将动物尸体翻动,让各部分软组织都能被侵蚀干净。 ②脱脂:将侵蚀干净的骨骼放人汽油或二甲苯,一周内就可达到脱脂目的。 ③漂白:把骨骼放人1%的过氧化钠溶液中2—3天,至骨骼洁白后取出即可;用过氧化氢漂白时,一般用3%~30%浓度,到骨骼洁白即可取出。 ④整形装架:根据骨骼大小可选用铜丝支架或者直接用万能胶粘合。 (4)小结 黄粉虫是一种在花鸟市场上很容易获得的昆虫,来源广、饲养简单、卫生。所以是一种很好的虫蚀用虫。标本主要通过昆虫的啃食来去除软组织,因此骨骼得以保存完整。整个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对技术要求不高。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法与一般的“手工剔除法”相结合,处理大型动物的骨骼标本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动物肝脏中D N 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检测 一、前言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DNA,为英文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微粒”,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DNA是高分子聚合物,DNA溶液为高分子溶液,具有很高的粘度,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DNA对紫外线(260nm)有吸收作用,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对DNA进行含量测定。当核酸变性时,吸光度升高,称为增色效应;当变性核酸重新复性时,吸光度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较高温度、有机溶剂、酸碱试剂、尿素、酰胺等都可以引起DNA分子变性,即DNA双链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也称为DNA的解螺旋。 在细胞内,DNA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整组染色体则统称为染色体组。对于人类而言,正常的体细中含有46条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之前会先在分裂间期完成复制,细胞分裂间期又可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对于真核生物,如动物、植物及真菌而言,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而对于原核生物,如细菌而言,则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拟核内。染色体上的染色质蛋白,如组织蛋白,能够将DNA进行组织并压缩,以帮助DNA与其他蛋白质进行交互作用,进而调节基因的转录。 脱氧核糖核酸的结构

DNA的结构: DNA的结构一般可划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四个水平。 DNA是一种长链聚合物,组成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即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MP 脱氧腺苷)、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 脱氧胸苷)、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MP 脱氧胞苷)、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MP 脱氧鸟苷)。而脱氧核糖(五碳糖)与磷酸分子借由酯键相连,组成其长链骨架,排列在外侧,四种碱基排列在内侧。每个糖分子都与四种碱基里的其中一种相连,这些碱基沿着DNA长链所排列而成的序列,可组成遗传密码,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读取密码的过程称为转录,是以DNA双链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一段称为mRNA(信使RNA)的核酸分子。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碱基顺序彼此用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的长链。大多数DNA含有两条这样的长链,也有的DNA为单链,如大肠杆菌噬菌体φX174、G4、M13等。DNA有环形DNA和链状DNA之分。在某些类型的DNA中,5-甲基胞嘧啶可在一定限度内取代胞嘧啶,其中小麦胚DNA的5-甲基胞嘧啶特别丰富。在某些噬菌体中,5-羟甲基胞嘧啶取代了胞嘧啶。40年代后期,查加夫(E.Chargaff)发现不同物种DNA的碱基组成不同,但其中的腺嘌呤数等于其胸腺嘧啶数(A=T),鸟嘌呤数等于胞嘧啶数(G=C),因而嘌呤数之和等于嘧啶数之和,一般用几个层次描绘DNA的结构。 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 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体中常以核蛋白(DNP/RNP)的形式存在,其中DNP能溶于水及高浓度盐溶液,但在0.14 M的盐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而RNP则可溶于

QIAGEN试剂盒——动物组织样品DNA提取方法

QIAGEN试剂盒提取组织DNA 试验前的注意事项 1、仔细阅读试剂盒使用说明。 2、所有的离心操作应在15-25℃下完成。 3、涡旋一般进行5-10s。 4、对于福尔马林或石蜡浸泡过样品,另见说明。 5、总RNA提取另见说明。 试验准备 1、Buffer ATL 和 Buffer AL保存时可能会出现沉淀,如果必要的话,可置于56°C 水浴至完全溶解。 2、提供的Buffer AW1 和 Buffer AW2是高浓度液,使用前需用96-100%的乙醇稀释至瓶子上注明的使用浓度。 3、预备一个热的振荡器或摇床或摇动的平板至56°C备步骤2使用。 4、如果为冻存的组织,需要将其溶至室温。但是要避免此类的反复溶解。 应额外准备的物品: 200μL枪及枪头;20μL枪及枪头;2mL的微量离心管;96-100%乙醇;56℃水浴锅;离心机(20,000×g(14,000rpm));小镊子;振荡器

操作步骤: 1、取25mg的动物组织(脾脏最多10mg)粉碎成碎片放入1.5ml的微量离心管中。对于啮齿类的尾巴,择取两只小鼠或一只大鼠尾巴0.4-0.6cm。加入180μL buffer ATL,并将对应的动物作以标记。 (保证足够量的组织样本,对于脾脏由于其细胞含量丰富,我们建议不超过10mg。我们强烈建议将组织粉碎以便于溶解提取DNA。最好的方法是在添加bufferATL和蛋白酶K之前置于液氮中冻融。同时,也可以采用QIAGEN公司产的几种组织匀浆机进行组织粉碎) 2、加入20μL蛋白酶K,涡旋混合均匀,56℃孵育直至溶解。在组织溶解的过程中不断(偶尔)涡旋使组织充分散开,或将该微量离心管置于摇晃的平台上,如摇床等。(不同组织溶解时间不同,通常组织为1-3h,小鼠尾巴为6-8h。如果试验条件许可,可以溶解过夜,其不会影响DNA提取) 3、涡旋15s。加入200μL buffer AL 并涡旋使充分混匀,70℃孵育10min,然后加入200μL乙醇(96%-100%),再次涡旋混合。 (如果在做多个样品时,可以将buffer AL和乙醇先混合均匀,一起加入到组织中涡旋均匀。在添加bufferAL与乙醇后可能会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不会影响试剂盒的操作。一些组织(如脾脏)添加了bufferAL与乙醇后出现凝胶状产物,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剧烈摇晃或涡旋样本使之消失。70℃孵育10min该步骤在我在河南农大用的盒子操作中没有) 4、移出步骤3中的混合物(包括沉淀物)至DNeasy Mini spin column,该柱子放在一2mL收集管中(本试剂盒提供的)。6000 × g(8000 rpm)离心1min,收取管子,弃去滤液。 13000 rpm 5、将DNeasy Mini spin column放入另一2mL的收集管中(本试剂盒提供),加入500μLbuffer AW1,6000×g (8000 rpm)离心1min,收取管子,弃去滤液。 6、将DNeasy Mini spin column 放入另一2mL的收集管中(本试剂盒提供),加入500μLbuffer AW2,20,000 ×g (14,000 rpm)离心3min,使Dneasy膜干燥,收取管子,弃去滤液。 (使DNeasy Mini spin column膜干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残留的乙醇会影响下面的反应。这个离心步骤就是为了确保没有残留的乙醇影响下步的洗脱。离心后,小心地取出DNeasy Mini spin column防止其与下边的滤液接触。如果与下边的滤液接触沾了少量乙醇则需要再次20,000×g(14,000rpm)离心1mim) 7、向DNeasy Mini spin column膜移入1mL或2mL的微量离心管中(本试剂盒不提供)直接加入200μL buffer AE,清洗DNeasy Mini spin column膜,室温孵育1min,然后6000 × g(8000 rpm)离心1min。 (为了DNA浓度可将200μL buffer AE改为100μL,但是这样会减少DNA的总产量) 8、推荐:如果需要获取最大量的DNA,可将步骤7重复1次。 (使用一个新的1mL或2mL的微量离心管,这样可防止降低前者DNA浓度。当然也可以使用前者离心管) 注意:洗脱液不要多于200μL,以防止滤液过多与DNeasy Mini spin column发生接触。

鸟类标本剥制制做技术

第五册鸟类标本制作 第十七讲鸟的剥制 很多狩猎者首先打到的是鸟,很多狩猎者都有很多经验,无论是水禽、陆禽、大型鸟还是猫头鹰。 过去有很多狩猎者很喜爱打鸟,标本艺术家也制作了大量鸟类标本,虽然过去做的比较简陋,但比起其它种类的标本,更有艺术性也更有乐趣。 漂亮的鸟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得到,制作鸟类标本,对于一个标本艺术家更富挑战性,要更艺术、更有创造性和想象力。 随着标本制作的发展,鸟类标本也脱离了原来原始充填式的方法,演变为现代技术支持的标本制作。过去那种落后的保存方式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鸟类标本晚逼真、更艺术,同时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猎物处置

得到一只鸟类材料,不能在野外马上做的原因是(1)处理粗糙(2)身体还是热的(3)有血污。 不要把脖子拧起来,避免扯掉羽 毛,如鸟还是活的,抓紧鸟的胸脯,在 翅膀后面用力挤压一到两分钟,再到窒 息死亡。不要抓鸟的头部拿起来而是抓 脚,对待它就像对待一件你心爱的衣服。 如身体有伤口,应用棉花堵上,仔 细地把棉花塞入鼻孔、嘴巴、肛门和枪伤口,这会使得保护羽毛不被污染。堵住以后,放置在有冰的冷藏箱里,或至少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能使鸟的身体尽快冷却。 不要将鸟放在塑料袋中,也不要和其他鸟放 在一起。注意不要让阳光暴晒。在阳光下鸟 会很快腐败,所以鸟应保持阴凉,但不要密 封,应通风让身体冷,直到拿去冷冻。 鸟应尽快冷冻,冷冻前,用湿棉花把脚和头 裹起来,不要捆住羽毛。不能用报纸包住鸟, 因为报纸从皮肤里吸潮而使皮干裂。不要弯 曲尾部,用塑料袋装要能将尾巴一起装进 去,冷冻长尾巴鸟时,在袋上挖一洞使尾巴 穿出来。 然后将鸟和尾巴一起放入一个扁平纸盒,如 不够长,将尾巴放入另一个盒子里,然后将 两个盒子捆在一起,再用透气的塑料袋封起 来冷冻。 剥皮前12小时开始解冻,拿出鸟取下捆住 脚和头的棉花,放入一纸盒中解冻,铺一层硼砂,硼砂可以吸潮,不

实验6 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

实验六: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及定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用浓盐法从动物组织中提取DNA的原理与技术。 2、了解常见生化组分提取技术。 3、学习和掌握二苯胺法测定DNA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核酸和蛋白质在生物体中以核蛋白的形成存在,其中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 主要存在于核仁及胞质中,在制备核酸时应防止过酸、过碱及其他能引起核酸降解的因素的作用。全部操作过程应在低温下(4℃)进行,必要时还要加入酶抑制剂。如柠檬酸、氰化物、砷酸盐、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可以抑制DNA酶活性,皂土可抑制RNA酶活性,同时SDS 或苯酚等蛋白变性剂也可使核酸降解酶破坏。 动植物的DNA核蛋白能溶于水及高浓度的盐溶液(如1mol/L NaCl),但在0.14mol/L的盐溶液中溶解度很低,而RNA核蛋白则溶于0.14mol/L盐溶液,可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将脱氧核糖核蛋白和核糖核蛋白从样品中分别抽提出来。 将抽提得到的脱氧核糖核蛋白用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DNA即与蛋白质分开,可用氯仿-异戊醇将蛋白质沉淀除去,而DNA则溶解于溶液中。向含有DNA的水相中加入冷乙醇,DNA即呈纤维状沉淀出来。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基,在酸性溶液中变成w-羟基-r-酮基戊醛,与二苯胺试剂作用生成蓝色化合物(λmax=595nm)。 DNA(脱氧戊糖基) [H+]HO-CH2-C(=O)-CH2-CH2-CHO 二苯胺蓝色化合物 在DNA浓度为20~200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DNA浓度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 三、实验器材 猪肝,分光光度计(595nm),比色杯,匀浆器,量筒(50ml、10ml),离心机(5000r/min),离心管,试管及试管架,移液管(1.0ml、2.0ml、5.0ml),恒温水浴锅 四、实验试剂 氯化钠,柠檬酸钠,95%乙醇,SDS,氯仿,异戊醇,二苯胺试剂,DNA标准溶液(200μg/m1),二苯胺试剂等。 五、实验操作 1、配制溶液: 0.1mol/L NaCl-0.05mol/L柠檬酸钠溶液(2.925g氯化钠,20.85g柠檬酸钠,溶解于500mL 蒸馏水)。 氯仿-异戊醇混合液:按照体积比20:1配制500mL。 5%SDS溶液:10g SDS溶于200ml水中。 二苯胺试剂:称取纯二苯胺(如不纯,需在70%乙醇中重结晶2次)5克溶于500ml 分析纯的冰醋酸中,再加入50ml过氯酸(A.R,60%以上),混匀待用。当所用药品纯净时,配得试剂应为无色。临用前加入5ml 1.6%乙醛溶液(乙醛溶液应保存于冰箱中,一周内可使用),贮于棕色瓶。 2、称取猪肝2g,用匀浆器磨碎(冰浴),加入4ml的0.1mol/L NaCl-0.05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研磨三次,然后倒出匀浆物,匀浆物在4000r/min下离心10min,弃上清;沉淀中再加入6ml缓冲液,于4000r/min离心10min;取沉淀。

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

磁珠法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MagBeads Tissues Gen DNA Extraction Kit 【目录号】TGDE-5005、TGDE-5030 【运输条件】2~25℃; 【保存条件】磁珠悬浮液2~8℃,其它组分室温保存; 【试剂盒组成】 【注意事项】 1. 磁珠悬浮液严禁反复冻融和离心,使用前请充分混匀; 2. 使用前请检查裂解液1和裂解液2是否出现结晶,如有结晶请置于65℃水浴重新溶解; 3. 在使用本试剂盒前,请用户自配80%乙醇; 4. 如需去除RNA请自备RNase A溶液(100mg/mL, 分散液10mM Tris-HCl, 1mM EDTA, pH值8.0); 5. 本操作指南经本公司反复验证,使用前请仔细阅读,并且按照操作指南的建议操作。

磁珠法·自动化:为生命科学提供自动化磁纳米捕获方案 【产品简介】 本产品适用于从各种动物组织以或者细胞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试剂盒采用具有独特分离作用的纳米磁珠和独特的缓冲液系统。特殊技术包埋的纳米磁珠在特定条件下对核酸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而当条件改变时可以释放所吸附的核酸,从而达到快速分离纯化核酸的目的。 本试剂盒提取所得基因组DNA产物得量高、纯度好,适用于各种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如:酶切、PCR、QPCR、文库构建、Southern 杂交、芯片检测和高通量测序等。本试剂盒可配合核自动化酸提取仪或工作站使用,实现高通量操作。 【试剂盒说明】 【自备仪器、耗材及试剂】 仪器自动版 研钵(或组织研磨机、匀浆机)、英芮诚ETP-300型全自动核酸提取仪、核酸提取仪配套用磁棒套、水浴锅或金属浴、涡旋振荡仪、96孔方孔圆底板、80%乙醇、异丙醇、液氮。 手动版 研钵(或组织研磨机、匀浆机)、水浴锅或金属浴、涡旋振荡仪、真空干燥箱、80%乙醇、异丙醇、2.0mL离心管、离心管配套用磁力架、液氮。 【仪器自动版操作步骤】 本操作以英芮诚ETP-300型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为例,同步可完成32个样本的提取。 1.准备96孔板 参照下表向96孔板各孔位中分别加入相应试剂:

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

鸟类剥制标本的制作 通过我们的精心制作,使失去生命的鸟儿又栩栩如生地再现在眼前,这就是鸟 类标本制作的魅力。在鸟类教学和科研中离不开鸟类标本,标本制作也是一门 饶有兴味的工艺技巧。 材料器具:鸟;解剖刀,剪刀,骨剪,镊子,钢丝钳,尺,鎯头,铁丝,毛笔, 刷子,竹丝,棉花,义眼,针,线;石膏粉,防腐膏,石碳酸乙醇饱和液。 步骤 1?选材选择新鲜、羽毛和喙脚无损的鸟为剥制材料。活鸟要处死1?2小时后 才可剥制。羽毛上有血渍,可以用湿棉花揩去。干涸的血渍,用毛笔沾水洗净,然后敷上石膏粉,再用刷子刷除石膏粉,反复数次,使它干燥。 2 . 剥皮(以家鸽为例) (1 )把鸟横卧桌上,头部向左,用刀拨开羽毛,沿胸的正中切开皮肤,长度由颈项后端到前腹。然后用左手捏住剖开的皮肤边缘,右手持刀,在皮肤跟肌肉之间剥离,一直剥到腋部。剥离过程中,随时撒些石膏粉,以防脂肪等沾污。 (2)用手指压住颈项剖开的皮肤边缘,并把鸟头向上托,露出颈项后将颈剪断,翻转鸟体后再剪断气管、食道(见图)

3)用刀把鸟肩部的皮肤向下翻剥,剥到两翼基部时,剪断肱骨。然后向背、腰部方向剥离。腰部皮肤较薄,小心地用刀紧贴在腰骨剥离。剥到后肢时,用 手推出大腿并翻剥到胫骨和跗蹠骨间的关节处,剔除胫骨上的肌肉,剪去股骨。再剥向尾部,割除尾脂腺,割断泄殖孔,向后剥到尾基,把尾综骨末端剪断,剪断后尾部内侧皮肤呈“ V ” 型(见图 (4)剥离翼部皮肤时,把肱部拉出进行剥离,剥到尺骨时,以拇指指甲紧贴飞 羽轴根,把皮肤剥下,一直剥到尺骨跟腕骨关节之间,剪去桡骨,然后把尺骨 上的肌肉剔除干净 如果制作飞行标本(两翼张开),应该按图把翼下剖开,剔除肌肉,但不能割离生于尺骨上的飞羽轴根,同时要保留肱骨和桡、尺骨(见图) (5)剥离头部时,要用右手握颈项,左手拇、食指把皮肤向头部方向剥离。出 现耳道时,用刀紧靠耳道基部割断耳道。剥到眼周围时,用刀把眼睑边缘的薄 膜割开,不能割破眼睑和眼球。头部一直剥到喙基,然后拔去舌,镊出眼球, 剔净肌肉。最后剪大枕孔,去除脑 如头骨较大的鸟类(如鸭),不能从颈部翻出鸟头,应先剪断颈,然后在头后 上方纵剖开,推出鸟头(见图) (6)鸟体剥好后,清除皮肉的残脂碎肉,刷去石膏粉 3.防腐处 (1)用毛笔蘸石碳酸,涂抹在头骨各处 2)用毛笔把防腐膏涂抹在翼部皮肤的内侧和尺骨上,把尺骨塞入,使肢膀复原。然后在胫骨上涂上防腐膏后缠绕竹丝或棉花;同时在腿皮肤内侧涂防腐膏,再把胫部塞入,使腿复原成原体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爱鸟护鸟从我做起 全国通用

爱鸟护鸟从我做起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保护鸟类做起,我们先要认识鸟儿的生活习性,才能为鸟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2、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从我做起,为鸟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从我做起,为鸟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这一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的主题是《我做环保宣传员》之爱鸟护鸟,从我做起实践活动。请问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爱鸟护鸟呢? 二、主持人介绍活动课的意义: 1、我曾听专家说过,爱鸟护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理念,任何一种鸟类消失,对于人类以及子孙后代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鸟类不仅是农林生产的保护者,还是生态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这就是说,如果地球上没有鸟,人类也可能会灭绝。作为小学生,保护鸟类我们先要认识鸟儿的生活习性,才能为鸟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真正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三、鹭鸟社的队长:为我们介绍一下学校的鹭鸟社社团。 四、语文组的同学创编了一个爱鸟护鸟的故事,请大家欣赏。 五、爱鸟护鸟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请鹭鸟社的队员,讲述自己的一个爱鸟护鸟的故事。 自创鹭鸟社团的队服时装秀表演 我们班美术组的同学手绘了不少有关鸟的作品,为下一次义卖活动作好充分准备,而且正在设计我们鹭鸟社团的队服,大家来看看我们小画家的杰作吧!大家一起来,为心中的鹭鸟社的队服投票,以你的掌声越热烈代表鹭鸟社队服越受欢迎。(配乐) 六、老师介绍:我们爱鸟护鸟各种活动动成长的足迹。

1、向鸟巢设计师学习,初步了解鸟巢的建筑特点。 2、活动精彩回放;观察鸟类标本和玩鸟类扑克牌游戏。 3、展示爱鸟小制作:石头画等。 4、展示个别队员的日记、心得和手抄报。 5、举例说明:鸟儿对人类有什么益处? 6、说一说:鸟类对人类主要的贡献。 7、提问:作为小学生,保护鸟类我们能做什么呢? 8、齐读爱鸟倡议书。 9、游戏:有奖问答。 七、全班大合唱: 乐创音乐组自创歌曲《童年爱观鸟》。 八、师总结: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不仅养成了“爱鸟护鸟”环保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意识,而且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向社会、家庭和同伴宣传爱护鸟类等环境意识。培养了学生关心政治、关心社会的意识,使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了。和学生在活动中一块儿成长,是我作为指导老师最大的收获。 教学反思: 鹭鸟社团成员觉得爱鸟护鸟调查活动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使生活多姿多彩,能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发现身边的鸟儿,能使人眼睛更灵活,听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这些观鸟活动,我认识的鸟从原来的小麻雀,鹦鹉到各种常见鸟以及叫声都可以比较准确地辩认。我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很多乐趣,当看到一只新认识的鸟或听见了一种鸟叫都会无比兴奋。还能提升自身能力,让我们能快乐地成长。现在,我迷上这些鸟类调查志愿活动。学会了观鸟后,觉得自己对身边环境变化和声音都更敏锐了,好像随时会出现一只或几只鸟的出现。在这里,我还要倡议保护野生鸟类。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野生鸟类被制成食品,流入到餐桌上。有很多市民还会买来吃,而一些商家把目光转向了野生鸟类,导致了野生鸟类被猎杀,导致昆虫成灾,粮食失收,这就是大自然的恶性循环。经过与113中学的爱鸟护鸟活动在溪头村的成功推广,相信山会更美,

鸟类标本制作方法

2.1标本制作 材料用具:解剖盘、解剖刀、镊子、剪刀、毁髓针、毛刷、缝合针、缝合尼龙线、脱脂棉、滑石粉、电催风、各号铁丝和填充物棉絮、防腐剂()天平、记号笔、尺子 2.1.1测量:在剥制标本前,我们首先要对鸟类标本进行测量,主要测量数据有体重、翼长、翼展长、体长、尾长、趾长、附趾长、爪长、嘴锋长,嘴裂长等数据。所有数据必须精确测量并进行准确记录,为以后的鸟类研究及整形提供数据。 2.1.2取样:在对鸟类剥制前,应对鸟类进行肌肉进行取样,为以后做DNA分析准备条件。用解剖刀竖着划开鸟类龙骨突位置,取部分肌肉,装入已经贴好标签的塑料袋中,放入冰箱中冻存。 2.1.3剥胸:将鸟体仰卧于桌上,把胸部的羽毛向两侧分开,寻龙骨裸区,用解剖刀从龙骨突起部位的中线轻轻割开皮肤,只破皮肤,进刀不能太深,见肉即止,勿割到肌肉.这样操作安全易作,如腹部起刀,易破腹腔,割坏肠管露出污物容易污染羽毛.用手指向四周慢慢剥离,刀口处边剥边随时撒些滑石粉,以防体内粘液沾染手指,污染羽毛【4】. 2.1.4剥腿部:先剥到膝关节,用骨剪顺关节处剪断,去掉关节 及腿部肌肉,再放回原处. 2.1.5剥尾部:将鸟类水平放置,小心地剥制尾椎位置,注意不要剪断尾椎,以防尾羽脱落,影响标本整形。 2.1.6 剥翅膀:切断肩关节,去掉肱骨及尺、桡骨上的肉.剥到尺骨基部,用拇指指甲紧靠尺骨,刮去附着在尺骨上的飞羽羽轴根.如果是大型鸟类,用指甲不易刮落羽轴根,可以用镊子的柄剥.展翅的标本,不可将飞羽羽轴根从尺骨上刮离. 2.1.7剥颈部:从颈部开始向前撸到喙的基部,在枕骨大孔处切断颈椎.剥掉颅骨外面的肉,要特别小心过耳孔、过眼,要十分注意保全睑周,挖出眼球,切记不要把头骨取下,要使头骨连在已翻转过来的整张皮上. 2.1.8防腐待毛皮上的油脂剔除干净后,小心的剔除多余的油脂及肌肉,用无水酒精脱水一天。然后均匀的在毛皮涂上防腐剂[5]。 2.1.9填充:根据鸟类各部位的形态,填上棉花,然后将用铁丝做成的支架填入鸟类体内。最后缝合标本。 2.1.10整形:将已经制作好的标本固定在支架上,根据鸟类生前的姿态进行整形美化[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