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案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具体表现: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学启示: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具体表现: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教学启示: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具体表现:

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教学启示: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具体表现:互补性反映出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如身患重病或有残缺的人,如果他有顽强的意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发展。

教学启示: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具体表现: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教学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真题回顾】

1.“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2.“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3.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4.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其依据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6.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是人身心发展的()时期。

A.幼儿期

B.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7.当今社会的教育,有进一步将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成人化”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的规律。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熟记个体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会做多选题;

(2)学生能理解每一个规律的定义,并根据每个规律的现象描述应对单选题的考查;

(3)能将每个规律与相应的教学启示一一对应,会做单选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做课后的真题回顾,能够把握现在各地市的命题趋势,并清楚出题人已经不再单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而更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同时,还能从真题中总结一些答题技巧,如找关键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本部分内容,从中体会更多教育学生与自己孩子的方法,改变已有的错误理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理解每一个身心发展规律的定义,以及每个规律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其中,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是历年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的高频考点,作为重点讲解。

三、教学难点

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区别、不平衡性与个别差异性的区别等是本部分内容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通过与学生谈论如何去教育孩子的话题,引出本部分内容,并介绍说明本部分内容的知识框架、重要程度及考查形式,要求学生能熟记个体身心发展的5个规律,会做多选题;理解每一个规律的定义,给出现象描述能做单选题;能将每个规律与相应的教学启示一一对应,会做单选题。从而使学生初步建立对该内容的认知结构。

(二)讲授新课

具体讲解会打破讲义的先后顺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对这5个规律的定义有个整体感知,挑选出前两个相对比较简单的规律,如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接着再按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的顺序进行讲解。

(1)互补性的讲解:会列举两类例子:盲人的听力特别好以及身残志坚之人的例子。盲人的例子一般会选取电影《听风者》或者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进行讲解,身残志坚的例子会通过张海迪或中国达人秀刘伟(用脚弹钢琴)进行讲解,根据这些例子引出教学启示: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进行扬长避短或者长善救失。

(2)个别差异性的讲解:先让学生寻找教室中有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并询问这体现了什么规律。再通过举例加强学生对这一规律理解,如听过之前的一段相声“金刚葫芦娃刚出生就能打妖怪,白素贞活了一千年才下山谈恋爱”,或者自黑一下,拿自己和朝鲜领导人“金三胖”进行对比,同样是80后,为何差距如此之大,询问学生这又是什么规律?由此启发学生“个别差异性”是不同人之间的对比,进而引出教学启示: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3)顺序性的讲解:会分别从身体和心理方面举例子:

身体方面的例子会设置两个问题。

问题一:小孩在母体发育过程中先发育什么?

学生一般会回答出错,这时可以和学生开玩笑:“看来是真没有经验。”接下来可以具体讲解身体发展的顺序:小孩一般先发育心脏,然后再发育四肢,即由中间到四肢的顺序。

问题二:小孩出生后,大人刚开始怎么抱他们?

这个问题学员基本都会回答正确,教师顺其自然讲解即可:刚开始要拖着脑

袋抱小孩,因为小孩的脖子还长得不太结实;两、三个月以后呢?可以让孩子练习抬头,这时脖子已经比较硬朗;五、六个月呢?可以让小孩练习坐着,这时小孩的脊柱长得比较结实了;七、八个月呢?可以让孩子练习爬,这时四肢比较发达了;一岁及以上?可以让孩子学走路,一直到会跑………。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明白孩子的身体发展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

心理方面的例子也会设置两个问题

问题一:小孩出生后,首先具有的是情绪还是情感?

这个问题学生一般会答对,简单解释一下即可:小孩刚出生就会哭闹,这就是情绪的体现,与爸妈等亲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情感。由此判断出,先有情绪,再有情感。

问题二:小孩先具备机械记忆还是意义记忆?

这个问题学生也基本能回答出来。接下来可以举例进一步解释:两三岁的小孩有的能背诵很多唐诗,但很容易忘,这是机械记忆。孩子上学后真正学习并理解了诗中的意思,便不容易遗忘了,这便是意义记忆。

接下来总结一下,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的发展,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这里的顺序性更强调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不可逾越性。所以,顺序性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就是: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或陵节而施(陵节而施在前面已讲过)。

(4)阶段性的讲解:首先强调阶段性与顺序性的区别,阶段性是在顺序性的基础上,将由低到高的发展顺序切成几个阶段,它更强调每个阶段里面的具体特点和发展任务。可以举例说明,设置两个问题:

问题一:目前学校现有的学段有哪些?

该问题学生基本都能回答,主要有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问题二:每个学段的发展任务是什么?

这个问题基本都不会。接下来教师可以解释:学前教育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等教育是进行基础教学,学会读、写、算等;中等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三观;高等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研究能力。由此,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段学生的特点和发展任务是不同的,这就是体现了身心发展

的阶段性。

既然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的,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做?继而引出我们的教学启示:教学中要分阶段教学,不能搞“一刀切”或“一锅煮”。

(5)不平衡性的讲解:会举两类例子,两种具体表现分别设置一个问题。

问题一:每个人的身高在什么时期发育比较快?

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一般是不全面的。大部分人知道青春期的身高会发育比较快,很少人知道新生儿的身高发育也是特别快的。此时,学生会整体有个对比,这两个时期很快,那其他时期肯定是相对缓慢的。进而理解“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问题二: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哪个成熟的更早一些?

该问题大部分学生能知道答案,但是两者成熟的时期并不是很明确。教师可以进行解释:生殖系统在青春期左右趋于成熟,相对更晚;而神经系统实际上在孕期三个月左右就趋于成熟,相对较早。所以建议孕妇在备孕前三个月和孕期三个月以内一定要吃叶酸,防止婴儿出现神经系统的畸形,错过三个月再吃叶酸也无济于事,因为已经错过关键期。此时,学生也能理解不平衡性的第二种表现“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的真正含义。

既然人的身心发展不平衡,那我们在教学中该怎么做呢?继而引出关键期的概念以及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

此时,如果学生对关键期还不明白,可以回到前面的例子:既然身高在新生儿和青春期发育最快,那我们如何抓住关键期呢?一定要在这两个时期加强营养,否则错过关键期,以后再加强营养孩子也不会长太高了。

(6)所有的规律讲完之后,让学员尝试说出顺序性和阶段性的区别、不平衡性与个别差异性的区别,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如果有些学生仍然讲不明白,教师可以进行总结:顺序性与阶段性的区别在于,顺序性强调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的不可逾越性,而阶段性更强调每个学段内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任务;不平衡性与个别差异性的区别是在于,不平衡性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对比,而个别差异性是不同人之间的对比。

此时,可以讲授一些做题方法。建议学生在做题时,一定注意抓关键词。一般看到“不同学生”“学生之间”“有的人………有的人………”等说法,会选择

“个别差异性”;看到“一个人………”、“高峰期”、“低谷期”等句子或词汇时,一般选择“不平衡性”。

(三)复习巩固

(四)练习运用

学生通过对课后真题回顾的练习,对每一个规律的定义加强理解,并能够把握现在各地市的命题趋势。

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