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与运动负荷

脉搏与运动负荷
脉搏与运动负荷

教学内容:脉搏与运动负荷

学习领域:运动参与

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教学步骤: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能够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山寸:心肌机能提升,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

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所以,我们能够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实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相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能够达到220次/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之内。

因为人们的体能水平存有一定差异,所以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

们能够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

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

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三)注意的问题:因为刚刚停止运动后的1分钟内,心率下降得特别快。所以,运动停止后,要准确测定即刻脉搏,需要事先实行必要的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否则会延迟测定即刻脉搏的时间,造成测定的结果不准。

三、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持续长时间运动以后,心脏分两个阶段恢复。在最初阶段,心率急剧下降,接着维持一定的状态,然后再慢慢恢复到安静时的心率。

在运动刚刚结束后的一分钟内,有一个心脏恢复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分钟内,你的心脏恢复得越快,说明你的心脏功能越好。所以,我们能够通过测定运动后一分钟内的心率,来衡量自己的体能水平。

运动后心脏恢复率测定的方法及要点:

先在运动结束后即刻测6秒钟的脉搏次数作为运动心率,运动结束后1分钟再测一次6秒钟的脉搏次数作为恢复心率。

心脏恢复率=(运动心率—恢复心率)/10

根据这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值越高,说明你的心脏恢复得越快、越健康。

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一)用晨起安静脉率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育锻炼后心脏机能增强;安静时的脉率应逐渐减少。但

是如果相反,脉率反倒增多了,就表示运动负荷大。若第二天早晨的安静脉率超过

前一天的早晨的安静脉率,说明运动负荷太大,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所以,我们

能够通过测定晨起安静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

(二)自我感觉判断法

对运动负荷安排的是否合理,也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如果锻炼后,

经过合理的休息后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说明运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相反,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至第二天仍然没有消除,出现心慌、头晕,没有食欲,睡眠不好,并对再次参加锻炼感到厌恶等不良症状,则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休息调整。

五、课外作业:

自己测量一下安静下的脉博和运动后的脉博,并实行判断。

四年级科学上册 运动与心跳 1教案 鄂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运动与心跳 1教案鄂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2、了解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3、能通过模拟实验推测出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用来制作简易听诊器的乳胶管和漏斗一套,模拟脉搏和心跳的气球、注射器、乳胶管,人体血管分布挂图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大家知道,我们运动时心跳和脉搏都会加快,究竟心跳与脉搏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授 1、指导学生搜集自己运动前后脉搏和心跳的数据(1)学生自己测量运动前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2)运动后由自己测量脉搏,同时请一位同学帮助测量心跳。(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听诊器时,乳胶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则压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脏的部位倾听。(4)把以上测得的结果填写在书本中的表格里。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与脉搏的关系(1)比较上面测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2)组织交流各自的发现。(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作出概括,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并提出研究的

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良个实验。(5)组织学生讨论: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胶管模拟的是人体的什么器官?(6)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脉搏和心跳有什么关系? 3、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以下5个问题:(1)产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2)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3)脉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人体比较容易模拟到脉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5)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三)本课小结 1、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2、心脏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四)课外实践活动 1、介绍心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2、要求学生继续坚持上课制定的锻炼计划,并要求测测自己在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 听诊器、秒表、节拍器、POLAR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5 min。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脉搏测量时先以10s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s,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然后,再测量30s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 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min)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min,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和6min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 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POLAR心率遥测法。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松紧适度。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使“选择”键处于“测试”状态,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测试完毕,再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手表遥测仪停止记录。最后,按“回忆、回收”键,手控提取记录数据或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基础心率、最大心率、心率贮备、靶心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 基础心率通常是早晨刚刚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的心率。 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这就是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一般用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或者HRmax=208-0.7×年龄。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如要跑10000m的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则HR=150次/分即为靶心率,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0%。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一课教学设计 秦开二中王晓民 【教材分析】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一节的教学是在学完心脏之后的一节以探究为主,以培养学生学习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主的探究课,通过对脉搏的产生的认探究,进一步认识心脏的泵血功能。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他们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事物,有积极探究的激情。但他们学习方法缺乏,急需学习方法的指引。通过合作,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设计实验,探究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情感目标:认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 【课前准备】分学习小组 师: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以座位邻近为依据为学习小组。 每小组设组长一名,记时员一名,记录员一名,计算员两名。 设计理念:【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便于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小组活动中。经过观察、比较讨论、结获取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流程】

1.猜一猜:多媒体出示2004年雅典奥会110米栏冠军中国刘翔(让学生根据提示的信息猜谜)。 2.欣赏视频:刘翔夺冠的精彩瞬间。善导――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3.出示学习目标――明标。 4.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解决这些问题。――促思。 5.学生逐一解决这些问题。――精讲。 6. 试测脉搏。 师:如何正确测脉搏。老师用秒表计时,学生测量,并记录结果。 学生活动:1)、小组学生试测脉搏60秒,记录员记录。 2)、组长组织正确测量安静状态时的脉搏(60秒)――教师精讲如何测量脉搏,并展示正确测量脉搏的图片。 设计理念:【通过小组内练习,使每一名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顺利完成安静状态时脉搏的测量。】 7.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学生自学讨论小辞典与知识链的内容。 设计理念:【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依据熟知的生理知识做出较为正确的假设,通过对小辞典与知识链的自学与讨论,学会对脉搏的形成认识与心率的关系。】 8.探究“运动状态与脉搏变化的关系”的方案设计,请将方案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逐一完成。――善导,促思,精讲。 每小组选择一运动状态,并进行这一状态时脉搏的测量。 活动①.组长带领大家活动 ②.活动完成后,立刻测脉搏,测量者在自己记数的同时,感觉脉搏与安静状态比较,有何不同。 ③.记录员记录 ④.计算员对数据进行计算,此时,小组成员自测脉搏,并感知自己脉搏恢复正常时所需要的时间。 ⑤.小组成员间讨论小组内两次脉搏的变化,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评互评中成长。】 9. 小组间的讨论交流。

运动负荷

教学内容:运动负荷 学习领域:运动参与 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教学步骤: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山寸:心肌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 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之内。 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 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 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实验教案

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实验教案 教师:李秀蓉 【教材分析】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一节的教学是在学完心脏之后的一节以探究为主,以培养学生学习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主的探究课,通过对脉搏的产生的认探究,进一步认识心脏的泵血功能。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他们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事物,有积极探究的激情。但他们学习方法缺乏,急需学习方法的指引。通过合作,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设计实验,探究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情感目标:认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 【课前准备】分学习小组 师: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以座位邻近为依据为学习小组。 每小组设组长一名,记时员一名,记录员一名,计算员两名。 设计理念:【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便于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小组活动中。经过观察、比较讨论、结获取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流程】 1.猜一猜:多媒体出示2004年雅典奥会110米栏冠军中国刘翔(让学生根据提示的信息猜谜)。 2.欣赏视频:刘翔夺冠的精彩瞬间。善导――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3.出示学习目标――明标。 4.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解决这些问题。――促思。 5.学生逐一解决这些问题。――精讲。 6. 试测脉搏。 师:如何正确测脉搏。老师用秒表计时,学生测量,并记录结果。 学生活动:1)、小组学生试测脉搏60秒,记录员记录。 2)、组长组织正确测量安静状态时的脉搏(60秒)――教师精讲如何测量脉搏,并展示正确测量脉搏的图片。 设计理念:【通过小组内练习,使每一名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二章《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2.2.3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教案 (新版)冀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2.2.3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教案(新版)冀教版 教材分析 本节在了解心脏和血管知识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提高学生了解生物知识的兴趣。通过探究体育运动和脉搏的关系,得出结论:心率与脉搏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对脉搏的影响,同时为后面学习物质运输的路线及心脏、血管的保护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学生对科学探究基本过程及方法的学习,学生们能对问题做出假设,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好这一探究计划。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一个民主、活泼、合作的课堂氛围。 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典型的探究课。设计上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逐步培养学生民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概述心率与脉搏的关系及体育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2.分析实验结果。 技能性目标 1.尝试科学探究的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测量脉搏。 情感性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认同科学探究需要与人交流、合作,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确立严谨的科学探究的态度,形成愿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将学生5-6人分为小组、每组一个秒表,投影片、实验记录表格、多媒体课件等;每组有部分学生课前不要做剧烈运动,一部分学生跳绳。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爱护心脏确保运输》2.3 物质运输的路线教案(新版)冀教版 教材分析 肺循环、体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的血液,血管、心脏等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学习消化、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淋巴循环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陌生,但在生理学中却占有重要的位置。可以通过探究法让学生了解血浆、淋巴、组织液三者的关系并找出血液循环、淋巴循环的联系。 学生分析 本节课从复习血管和心脏等方面的知识入手,来探究血液循环的路线及血液成分变化的情况,学生便于掌握。这节课的教学的难点应当是如何通过犬颈部淋巴与血浆成分的比较作为突破口,打破学生对淋巴的形成及意义的陌生感。 设计理念 对学生加强科学素质的培养,即通过已有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设计试验的能力、推理

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教学步骤: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山寸:心肌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 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之内。 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 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 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 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三)注意的问题:由于刚刚停止运动后的1分钟内,心率下降得特别快。因此,运动停止后,要准确测定即刻脉搏,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否则会延迟测定即

《心跳和脉搏》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心跳和脉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心跳和脉搏的基本知识,认识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2、技能目标: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测量结果归纳出心跳快慢和运动的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和善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程序: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在剧烈的游戏、活动时你们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发言。(累、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心跳”(板书)。 二、逐层展开,自主探究 1、了解心跳和脉搏。 ①讲述:我们都知道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人体的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的? ②生答。(在胸口听或医生用听诊器听胸口、摸颈部、摸手腕……) ③颈、手腕处怎么会有心跳呢? ④学生自由发言。 ⑤小结:引入“脉搏”,心跳和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一样的,平时我们经常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的。 2、学习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 ①怎样测量脉搏呢? ②生答。(并让学生尝试) ③教师归纳,并示范测量脉搏的方法(关键要找准位置)。 ④学生测量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教师帮助计时)。 ⑤汇报测量的结果。

3、研究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①刚才我们各自汇报了自己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②生答。(不相同……) ③提问:我们发现心跳有快有慢,你认为心跳快慢变化与什么有关系? ④学生回答。(可能与情绪、身体状况、运动……有关) ⑤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运动” 是否和“心跳快慢”有关? ⑥小组讨论: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交流讨论的结果。) ⑦师生小结:归纳具体的研究方 法和步骤。 (测量平静时和运动时脉搏每分钟 跳动的次数进行比较,可预设静坐时、 轻微运动时和剧烈运动时三种状态) ⑧学生进行研究。(教师帮助记时) ⑨归纳分析:a 、 b ⑩观察各种状态下每分钟心跳次数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心跳快慢和运动有关系,运动越剧烈,心跳就越快。 三、延伸探究,课外实践 ①心跳快慢是否还与情绪、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呢?(机动:说说你想怎样来研究?)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 ②实践作业:a 、利用这节课学习的测量脉搏的方法,回家后测量自己爸爸、妈妈每分钟的心跳次数。b 、收集有关心跳和脉搏的知识。 教学反思: “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自然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探索呢?我认为本片断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让问题具有导向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始的,教师应要求学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运动与心跳鄂教版

《运动与心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心跳和脉搏的基本知识,认识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2、技能目标: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测量结果归纳出心跳快慢和运动的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和善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测脉搏的方法来测心跳。 4、难点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测量结果归纳出心跳快慢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哪些体育项目呢?在剧烈的游戏、活动后,你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2、学生自由发言。(累、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3、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心跳”(板书)。 二、逐层展开,自主探究 1、了解心跳和脉搏。 (1)讲述:大家先来认识一下心脏。(幻灯片) 那么心脏是如何来跳动的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 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人体的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的? (2)生答。(在胸口听或医生用听诊器听胸口、摸颈部、摸手腕……) (3)颈、手腕处怎么会有心跳呢? (4)学生自由发言。生1:颈动脉、脉搏跳动就是因为心脏跳动

将血液从动脉中传送到身体各处,就像你吹气球一样,吹一下大一下,不吹就不动了。 生2:脉搏和心跳一样快。不过脉搏的跳动比心跳晚一些,脉动传到手腕上要有一定时间。 (5)小结:引入“脉搏”,心跳和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一样的,平时我们经常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的。 2、学习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 (1)怎样测量脉搏呢? (2)生答。(并让学生尝试) (3)教师归纳,并示范测量脉搏的方法(关键要找准位置)。 ①身体放松,上身直立坐下。 ②左手前臂自然放在桌面上,掌面朝上。 ③右手食指和中指轻触在左手腕的外侧二分之一处的桡动脉上。 ④准备完毕,记下起止时间通常一分钟,开始测量。 ⑤默数一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即是心跳次数。 示范后,让摸到脉搏的学生教没有摸到脉搏的学生。 (4)学生测量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教师帮助计时)。 (5)汇报测量的结果。(填表) 3、研究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1)刚才我们各自汇报了自己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生答。(不相同……) (3)提问:我们发现心跳有快有慢,你认为心跳快慢变化与什么有关系? (4)学生回答。(可能与情绪、身体状况、运动……有关) (5)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运动”是否和“心跳快慢”有关?下面播放一段《新健康操》,学生齐做。

运动与心率

运动与心率 心率训练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也许还是一个新名词,但在欧美,随着运动心率表的普遍使用,这种有氧锻炼方式早已被人们认识并接受。 早在七、八十年代,运动科学研究就表明,心率与运动强度是对应的,运动强度越大,心率越快,而且最好的运动心率是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被称为目标心率。通过心率表来控制运动强度,能很方便地进行减体重和心肺功能的锻炼。 锻炼者可以使用运动心率表对自己进行指导。有了心率表,你可以通过热身运动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进行测试,从而确定自己的目标心率,然后有针对性地设定锻炼时间进行心率训练。当你的心率超过目标心率范围时,心率表会自动“报警”,这样,你的运动强度就能始终保持在最有利于提高你心肺功能的水平上。 心率训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室内健身设备都是用年龄来估算目标心率,同年龄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是胖是瘦,器械可参照的目标心率都是一样的,而现在的心率表则与之不同,它一般是根据运动逐级递增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曲线来确定目标心率的,比先前的标准更细致,更具科学性和可参照性。二是心率表是在低强度运动中测试人的目标心率区域的,安全性好,而跑台、功率车等是在人达到运动极限强度后才给出目标心率的,体质差或有心脏病隐患的人很容易发生危险。三是运动心率表在运动后可以很准确地显示出本次运动所消耗能量和脂肪的百分比,这对我们了解自己的运动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心率 心率(HR)是指单位时间内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也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他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 心率作为血液循环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而在运动中被广泛地应用。运动中,心率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运动强度、机体的代谢水平,在有氧运动中常用心率作为控制运动强度的指标。运动后,心率的恢复又可作为评定运动负荷适宜与否以及心脏机能状态的指标和依据。安静状态时基础心率的测定,在医务监督中则可作为判断某一阶段机体是否有过度疲劳和评定运动员训练程度的指标。 怎样测量一个人的心率? 简单的办法就是:盯住表的秒针,并将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摸手腕部的桡动脉或下颌骨(下巴)的颌下动脉或置于颈部可以感觉到脉搏的地方,找到脉搏以后,盯住表的秒针开始数脉搏的跳动次数直到秒针达到10秒钟,将所得的次数乘以6就得到你的心率(次/分钟)。当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佩戴心率表会更加理想。 许多人都知道“有氧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究竟什么是“有氧运动”,多数人却不能说得清。在一些运动项目中,由于运动时间短,运动强度大,氧气来不及充分地供应,致使乳酸在体内大量积累,这时人体呈现缺氧状态,这样的运动叫无氧运动。如径赛项目中的400米以下的项目,都属于无氧运动。在运动中氧气能充分地得到供应,身体基本上处于不缺氧状态,这样的运动项目叫有氧运动。多数运动项目都是有氧运动。因此,健身与训练不能用有氧和无氧来区分。

脉搏与运动负荷

教学内容:脉搏与运动负荷 学习领域:运动参与 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教学步骤: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能够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山寸:心肌机能提升,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 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所以,我们能够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实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相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能够达到220次/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之内。 因为人们的体能水平存有一定差异,所以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 们能够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 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 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运动脉搏测量运动负荷的方法

题课:运动脉搏测量运动负荷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老师提问: 1、我们在剧烈运动后,有什么明显的感觉? 2、为什么出现这种感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脉搏的概念 脉搏概念:脉搏是体表可以扪及的动脉搏动,心脏收缩后,血液由左心室射向主动脉,使主动脉壁扩张,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壁则弹性回缩,这种扩张与收缩的运动形成动脉血管的搏动,随着动脉管壁传送,直至在身体浅表部位的动脉,人们可以扪及到的动脉搏动便与心跳相一致。 脉搏的单位次/分,一分钟脉搏跳动了多少次。(10秒钟的脉搏数,再乘以6) 2、技能目标:掌握测量脉搏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脉搏、控制自己的运动量。 教材分析: 重点:掌握脉搏的测量方法。 难点:通过测量脉搏、控制自己的运动量。 教具:PPT、秒表。 用脉搏测量运动负荷 一、适宜运动脉搏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搏,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搏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搏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搏一般为200/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搏可以达到220/分。最高脉搏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搏应保持在最高脉搏的80%~50%的范围之内。 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搏也有所不同。我们

可以用以下公式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搏率: 适宜的运动脉搏=(220-年龄)×60%~85%,例如:40岁的男子运动后适宜 心率为(220-40)×60%~85%,即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为108~134次比较合适。如果超过上限,说明运动负荷偏大了。 体质好、经常运动者,可选择中间偏上范围;体质稍差、刚开始参加运动者,可选择下限,慢慢提高标准。 二、心率指数法 心率指数是体育课的平均心率与相对安静时的心率的比值(心率指数=平均心率÷相对安静时心率),指数越大,运动负荷也越大。由于该指数可以反映负荷强 三、怎样判断运动负荷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体育锻炼后心脏技能增强;安静时的脉率应逐渐减少。但是如果相反,脉率反到增多了,就表示运动负荷大。若第二天早晨的安静脉率超过前一天早晨的安静脉率,说明运动负荷太大,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晨起安静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合理。 四、测量脉搏注意事项: 1、诊脉前应使病员安静。 2、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3、如发现有脉搏短绌,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个人测脉搏,两人 同时开绐数一分钟,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搏/分。 五、、作业 1、测量家人、同学的脉搏; 2、测量自己的脉搏(晨脉、安静时的脉搏等),并作下记录

中老年人运动强度的脉搏测定法

中老年人运动强度的脉搏测定法 一、脉搏率的测定 每天早晨初醒时测量的脉搏称之为"基础脉搏"也叫"安静脉搏"。测量时要处于安静舒适状态,取站立位进行。一般测30秒钟,然后乘以2,即为每分钟脉搏,连续测量2~3个早晨,取其平均值。健身运动会引起脉搏的变化,因此,脉搏就成了一项基本的观测指标。 美国军医肯尼斯?库珀博士,在长期训练宇航员身体素质的实验过程中,创造出一种以脉搏率测定的方法来确定每个人在体育锻炼时的最佳的运动量。这个方法的公式是: 180-年龄=□□次/分(最佳运动量心率)。 举例:如果您是62岁、那么您在运动锻炼时的心率应该掌握在180-62=118次/分。由于每一个人的基础脉搏不一,负荷脉搏应作适当的增减。 基础脉搏在参加健身运动一段时间以后,如果变慢,则常表示心功能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心脏代偿能力增强。如果心率过慢,少于50次/分钟,且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去医院检查,防止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基础脉搏的测量还是一种检查运动量是否适当的简易方法。如果每天基础脉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正常,运动量适中;如果明显增快,甚至每分钟超过10次以上,说明运动量过大,应及时减少运动量。 二、适当运动量的测定 一般来讲,运动量包含运动负荷量(指距离、时间、总重量和总练习次数等)和运动负荷强度(指每次练习的重量、速度等)两个方面,此两者互为作用。 体育锻炼运动量过大,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能力,会损害身体健康;运动量小了,则又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因此,只有适合人体负荷能力的运动量才是最佳的运动量,称之为适当运动量。运动生理学专家们从长期实践中研究得出结论,个人锻炼的适当运动量与其年龄、运动强度和运动后的心率(一般与脉搏一致)有密切关系,可以从中得出适当运动量的量化标准。 下表供参照: 中老年人适当运动量年龄、心率标准和运动强度换算表 心率标准(次/分)年龄 运动强度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 大运动量150~175次/分145~165次/分135~155次/分 中运动量130~140次/分125~135次/分120~125次/分 小运动量105~115次/分100~110次/分100~110次/分

2016年河北隆化二中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运动与脉搏的关系》(河北少儿版)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脉搏的产生和脉搏与运动的关系。脉搏产生于心脏的周期性收缩运动。脉搏的次数和节律与心跳的次数和节律是一样的。 引入部分可适当加入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描述,也可以插入一些视频资料(如医生切脉、运动员运动时心脏跳动加速等)辅助进行。 在教学时,应主要突出本节课的探究思想。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要男女生搭配,有被测试者,测试者,记录者等角色。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法,自行测试。教师只负责课堂秩序的管理和课堂的组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能力目标 在设计和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 1.体验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2.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脉搏的产生;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难点:脉搏的产生。 突破方法:脉搏的产生与物理知识关系紧密。教师可在黑板画图表示脉搏产生的原理:动脉壁扩张和回缩的过程。并说明心脏每跳动一次,都会产生一个这样的过程,因此人的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 四、教学媒体 黑板,粉笔,视频素材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身边事(引入)教师活动: 播放视频剪辑“刘翔在跑道上” 教师语言: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进行剧烈的运 动之后,心脏的跳动会变得剧烈,脉搏的 跳动也与平时不同。这是为什么呢?下面 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观看视频剪辑,思考脉搏与运动之间的关系。 探究竟教师活动: 1.给学生分组:男女搭配,异质分组,职 责明确,互相协作。 2.指导小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实验。 探究“体育运动和脉搏的关系”。在教师的指导下,结成小组完成探究过程。每组得出自己的结论。 大家谈这是本节课的主体所在,各组学生都得出 了自己的结论。然后教师组织各组学生上 台阐明本组的结论。最后,对比各组的结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总结出最完整的结论。

《运动与心跳》教案

《运动与心跳》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2、了解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3、能通过模拟实验推测出脉搏与心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习脉搏与心跳的关系、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评价任务: 知道脉搏与心跳的关系,了解血液循环器官的构成及循环过程。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用来制作简易听诊器的乳胶管和漏斗一套,模拟脉搏和心跳的气球、注射器、乳胶管,人体血管分布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我们运动时心跳和脉搏都会加快,究竟心跳与脉搏有怎样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授。 1、指导学生搜集自己运动前后脉搏和心跳的数据。 (1)学生自己测量运动前的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运动后由自己测量脉搏,同时请一位同学帮助测量心跳。 (3)指出:在使用制作好的听诊器时,乳胶管的一端放在耳朵上,漏斗则压在胸部的中央附近,也就是心脏的部位倾听。 (4)把以上测得的结果填写在书本中的表格里。 2、指导学生认识心跳与脉搏的关系。 (1)比较上面测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组织交流各自的发现。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结果做出概括:心跳和脉搏是一致的。提出研究的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两个实验。

(5)组织学生讨论:橡皮球、注射器活塞、乳胶管模拟的是人体的什么器官? (6)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脉搏和心跳有什么关系? 3、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 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以下5个问题: (1)产生心跳的原因是什么? (2)血液循环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3)脉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人体比较容易摸到脉搏的地方在哪些部位? (5)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三、本课小结。 1、心脏跳动与脉搏跳动是怎样的关系? 2、心脏和血管有什么作用? 四、课外实践活动。 1、介绍心跳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2、要求学生继续坚持实施上课制定的锻炼计划,并测测自己在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 板书设计: 运动与心跳 一、测量脉搏和心跳 二、实验探究脉搏和心跳的关系 三、小资料:了解心脏和血管

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

运动(疲劳)对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探究人体在运动前后的血压与脉搏变化情况以及个体在不同的生理状态(运动疲劳、安静、饥饿、进食、睡眠)下血压与脉搏的差异情况。通过测量运动状态后与安静状态下的血压与脉搏,将数据用SPSS软件分析得人体在运动状态下与安静状态的血压与脉搏存在显著差异。而针对个体所做的5个状态的血压脉搏测量可以得出饥饿状态血压与脉搏低于进食后,运动后血压脉搏高于安静状态,饥饿时血压与脉搏均处于最低水平。 关键词:血压脉搏运动安静 血压是指血管内血液对单位血管面积的侧压力或测压强。生理学所说的正常血压指的是主动脉血压。血压形成首先需要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适当充盈,在此基础上,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基本因素。一个行动周期中,动脉血压所到最高值,称收缩压,所降到最低值,称舒张压。 脉搏就是指浅表动脉的搏动,由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引起主动脉中的容积和压力发生改变。心脏窦房结发出兴奋冲动,使左心室收缩,血液射入主动脉,引起主动脉内压力增高,使血管壁迅速扩张;当左心室舒张,主动脉内压力降低,使主动脉管壁又弹性回缩,这种动脉管壁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搏动,形成了动脉脉搏。 正常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状态下收缩压通常为90~120 mmHg,舒张压为60~80 mmHg 脉率即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正常成人每分钟60~100次,正常情况下,脉搏与心率是一致的,脉率可随年龄、性别、活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动。一般幼儿较成人快,老人稍慢,同年龄的女性较男性稍快,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休息、睡眠、禁食、使用镇静剂时稍慢。 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便可知运动后,人体的血压和脉搏都会升高,但究竟不同的生理状态对血压和脉搏的影响是怎样的还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小组主要探究运动状态与安静状态下人体血压和脉搏的差异。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8-24岁健康成年人50人(男女各半)。健康成年男性1人。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十一 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活动十一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 探究准备 一、探究目的 1.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2.通过脉搏来了解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二、材料用具 根据假设,我们需要的实验材料是: 。 需要的实验器具是: 。 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运动是否与脉搏有直接关系?怎样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二、作出假设 你的假设是 。 三、制定计划 1.运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跑步、跳绳、原地踏步、下蹲起立等等。 2.实验需要重复。重复实验一般进行三次。设计实验时需要考虑对照实验。建议实验开始时,首先测定与运动状态进行对照的脉搏情况。 3.实验开始前小组成员需要具体分工,以保证实验的顺利完成。 四、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必须科学合理。 2.实验过程中要考虑是否需要对照实验。 3.注意正确的测量脉搏的方法。 4.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情况,以保证现象和数据准确无误。 5.注重小组合作。

五、进行实验 按照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六、实验结论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 。 七、交流与分析 将本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和所得实验结论同其他小组交流,分析各种探究方案的优缺点。综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完善本小组的结论,或者重新实验。 八、疑惑与讨论 1. 本组的实验成功了吗?如果没有成功,分析讨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 如果本组的实验成功了,想一想本组的实验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尝试改进本组的实验。

3.实验中的对照实验是如何设置的? 4. 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心律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5.同样的运动对男女同学心率的影响以及恢复正常的快慢是否有差异?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一名运动员的心律是50次/min,在一个心动周期中,舒张期比一般人要长很多,这种心脏对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极有好处。因为这种心脏() A.能促进血液循环 B.能减缓代谢速度 C.能把血液充分挤压到身体各部分去 D.能使血液充分地回流到心脏,使心肌得到充分的休息 2.医生为你测量血压时,听诊器放置的部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