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师院成人教育函授教学大纲

温师院成人教育函授教学大纲
温师院成人教育函授教学大纲

温师院成人教育函授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学校法制基础

[教学对象] 文化艺术教育、小学教育专科学员

[面授总课时] 24学时,不含考试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教育法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我国教育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懂得教师依法执教的具体标准。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教(4学时)

重点是明确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工作的历史背景,懂得依法治教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实现依法治教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的提出

*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采取什么方法治理国家才能做到长治久安?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如何?

马、恩:巴黎公社,代表制;欠缺、不充分。

列宁:曾说过“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来获得和维持的政权,是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政权。”没有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没有解决好领袖权威与法律权威的关系、执政党与国家的关系。

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邓小平语)。

毛泽东:民主。

邓小平:民主与法制。

江泽民:(1)1996年2月8日江泽民听取第二次法制讲座以后,着重就依法治国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2)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党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条基本方针,明确地载入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3)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改提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

二、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等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而不是少数国家公职人员以言代法、以权治民。具体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或者司法权的国家机构和国家公职人员,只是在人民授权范围内行使某些国家管理权力的执行者。

(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凡是涉及这些事务、事业的人员和单位,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规范。由于国家机构和国家公职人员掌握一定权力,所处的地位很重要,他(它)们应当是依法治理的重点。必须重视依法治权,而不应仅限于治民。

(3)依法治国依的是什么法?

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都不能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地方和部门的法规不能只考虑地方和部门的利益,把依法治理变成自我保护的工具。

(4)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

(一)有良好的法律。具体表现在:法律能够体现民意、反映规律;立法程序民主化、科学化;法律体系内在一致;法律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严格依法办事。具体表现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公共权力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成员积极利用法律维护和发展权利和自由;社会有较高法律意识水平。

第二节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一、依法治教的含义

依法治教就是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实施、管理和发展教育。

要澄清“以法治教”和“以罚治教”两种模糊概念。

二、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

结合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去理解。可参考教材第49页“三、教育法实施的条件”部分。

三、加强教育法制推进依法治教的重要意义

实行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教育的地位和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节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

学习教育法学,(一)是适应依法治教形势的需要;(二)是提高教育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治观念的需要;(三)是正确履行教师职责的需要。

二、学习教育法学的方法

学好本课程最关键的是转变观念,从法和法治的角度去理解教育的有关问题。

具体地,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学习教育法学的专门知识与学习一般的法律知识的关系;学习教育法学基本知识与研究教育法律规范的关系;学习教育法学基本知识与教育案例的关系。

第二章教育法概述(7学时)

重点是掌握一些学习和运用教育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一节教育法概念

一、法的一般概念

(一)法的外部特征

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法律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二)法的内在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自由与纪律(表现为权利与义务);

法律是社会物质生活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教育法的概念

教育法是调整教育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二节教育法的形式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和主要的教育法律文件。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教师资格条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小学管理规程》、《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等。

第三节教育法律规范

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

教育法律规范与教育法、教育法律文件、教育法律条文的联系与区别。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假设;处理;制裁。

三、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型

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第四节教育法律关系

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教育法律关系的性质。

第三章学校法律制度(2学时)

重点明确学校的法律地位,了解学校设立的条件、学校的权利义务以及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

第一节学校法律地位

一、学校法律地位的含义

学校的法律地位问题实质上是学校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问题以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的问题。学校的法律地位问题并不只是有没有法人资格的问题。

二、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

公共性;公益性;多重性。

第二节学校的设立

一、学校设立的原则

《教育法》第25条。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举办原则;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原则。

二、学校设立的条件

根据《教育法》第26条,设立学校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学校章程对建立现代学校的重要意义。

三、学校设立的程序

批准程序;注册程序。

第三节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校的权利

《教育法》第28条规定了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权利。

二、学校的义务

《教育法》第29条规定了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义务。

第四节学校内部管理制度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法律依据。

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包括上级领导、校长负责、党支部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等四个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的组成部分。

第四章教师法律制度(3学时)

重点明确教师的法律含义、教师权利义务的特点,熟悉教师资格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教师的法律地位

一、教师的法律含义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必须从教于某一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义务。

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特点

《教师法》规定的教师权利和义务。

教师权利义务的特点是:由教育法律规范设定;与教师职业活动密切相联;带有一定的“公务”性质。

第二节国家教师制度

一、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分类;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的认定;教师资格的丧失和撤销。

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教师职称评审的法律制度及其完善。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特征;教师聘任的几种形式;目前教师职务聘任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五章学生法律制度(2学时)

重点明确学生与学校及教师之间的不同的法律关系,明确学生所享有的权利。

第一节学生与学校及教师的法律关系

一、学生与学校及教师之间的管理关系

管理关系是命令与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不履行管理职责的行为是渎职行为。

二、学生与学校及教师之间的平等关系

平等关系是自主自愿的关系,一方强迫或欺诈即构成法律上的侵权行为。

第二节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一、学生的权利

《教育法》第42条规定了我国受教育者的权利

二、学生的义务

《教育法》第43条规定了我国受教育者的义务

三、日常工作中易受学校和教师侵犯的学生权利

受教育权,人格尊严(名誉权),财产权,身体健康权,隐私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人身自由权,获得公正评价权,休息权,申诉权和诉讼权,其他权利(如生命权、性不可侵犯权等)。

第六章学校事故及其法律责任(6学时)

重点是懂得学校和教师在学校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第一节学校事故概述

一、学校事故的含义及类型

学校事故是指学生在学校期间以及学生虽然离开学校但仍处于学校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学校事故类型。有校内事故和校外事故,有教育教学事故和管理事故,有学校有过错的事故和学校无过错的事故,有学校负全部责任的事故、学校负部分责任的事故和学校不负责任的事故,还可以根据学校事故发生的原因来划分学校事故的类型。

二、发生学校事故的常见原因

1、制度问题

2、设备问题

3、教学管理问题

4、工作责任问题

5、学生自身问题

(1)学生体质特征或疾病;(2)学生心理问题;(3)学生自身过错。

第二节学校事故中的法律责任

一、监护人在学校事故中的责任

(一)监护制度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二)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三)监护人承担责任的原则。

二、保险公司在学校事故中的责任

保险公司在学校事故中的责任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承担。

三、学校和教师在学校事故中的责任

一般侵权中的过错责任;特殊侵权中的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

[成绩考核] 考试成绩占70%,作业20%,平时成绩10%,满分100分。

[使用教材] 《教育法学基础》,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孙葆森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说课材料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 所属专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来源:沪江中学学科网要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编辑点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教师为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教育的社会长期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

最新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 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 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基础模块 1. 阅读与欣赏 正确认读并书写3 500个常用汉字。

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大纲

三、项链、 五、麦琪的礼物 七、微型小说:雨伞 第十六单元艺术作品鉴赏 一、绘画作品鉴赏: (一)中国人物画的鉴赏:《清明上河图》(局部) (二)中国山水画的鉴赏 (三)齐白石的《虾》与徐悲鸿的《马》:妙趣横生的《虾》、徐悲鸿的《奔马图》 (四)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蒙娜?丽莎》二、雕塑作品鉴赏 (一)断臂的维纳斯 (三)中国古代雕塑:铜奔马 (四) 中国现代雕塑:艰苦岁月、钢琴 三、书法作品鉴赏: (一)浅谈颜体楷书 (二)柳公权《玄秘塔碑》 (三)草书艺术的鉴赏 二、关于教材中各单元的侧重点问题

每个单元的重点在单元前面的“单元指要”中有所提示,在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都有相应的设计和安排,因此,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中的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认真完成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并联系《语文练习册上相关的基础训练题和各单元检测题,进行必要的训练,以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 三、关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实践、重训练、重技能。由于独立的思考精神和自主的学习方法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主体思维,不断思索,不断探索良好的学习方法。 从语言学习的目标看,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训练仍然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各单元课文的体裁和内容看:本学期语文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对科技(社科)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对诗

词、散文、小说、艺术作品的阅读和鉴赏,了解、把握有关诗词、散文、小说、艺术等的特点及鉴赏的一般知识,能够写作评价相关作家作品的鉴赏文章。本学期学习的作家作品涉及古今中外,要通过学习,扩大文学视野,培养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综合起来看,本学期的重点和难点是:了解、掌握不同文体以及相关的文体知识,提高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并且在加强听、说、读、写各项基本训练的基础上,以突出实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主线,以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四、作业和考试 1、期中考2学时,复习4学时。 2、期中考试自行组织安排,其成绩按规定折算后计入学生期未总成绩。 3、期末考试由省校统一安排,统一阅卷;考试时间和形式以省电大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考试 文件为准。 苏广播电视大学五年制高职

【2019-2020】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 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 发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 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它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 能算是雏形。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课程纲要”)。新 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 改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 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 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 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 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 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 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 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 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 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 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 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 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95332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文章来源于教育部网站,从中可以明确的体现出小学语文在教学、考核方面的知道内容和考核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前言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是: 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听人说话,能理解内容;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 (一)语言文字训练方面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 新修订版)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 所属专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来源:沪江中学学科网要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编辑点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教师为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教育的社会长期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高中阶段是人生求学的黄金时段。为让学生掌握高中语文的特点,明白语文学习的思路和方法,热爱语文,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学得知识,夯实基础,练好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培养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其终身受益。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习尖子,榜样带动全体;注重学生的转差工作,转差效果突出,力争在考试绝大多数学生过90分,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三、教学要求:按大纲规定,完成教材知识点的传授任务和知识能力的迁移,必须做到基础知识习题化,基本方法灵活化,基本能力熟练化,重点、难点通俗化,薄弱环节要强化。然后再深化三基,强化重、难点,达到知识熟练,方法会用,技能娴熟,促进能力的目的。 四、教学步骤:课文教学,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业和课后检测,采用‘测(或练)、改、评、补’的形式。 五、教材特点 (一)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必修共五册,共用三个学期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他时间学习选修部分。 (二)必修教材的基本框架:每册教材共分四个部分,即“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 1、阅读鉴赏:这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内容是反映当今时代特色的作品。学习重点各不相同:有侧重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的鉴赏,有侧重对思变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侧重应用性较强的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重点学习古诗文,现代文课文有所取舍(精讲三分之一),剩余的课文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2、表达交流:这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部分。写作分4专题;“口语交际”共设计五次活动。 3、梳理探究:每册共有3个专题,学生可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的学习探究。 4、名著导读:每册有2部导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六、教学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可从三个方面落实实施:一是落实课前预习和疑难问题收集制;二是落实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交流和表达的时空空间;三是组织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教会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 七、落实日常教学 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 (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经典”与“名著”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几篇课外练笔,每两周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心理障碍,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

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的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讲述见闻,容具体,语言生动。 (四)、语文常识 19、了解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限于二重)和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 20、了解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一般用法。 21、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

(完整word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修订最新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初中语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word完整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 习惯,并有一定 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 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 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 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 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 体。 (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

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 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 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 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三)、口语交际 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 意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的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 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 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 明了;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城市植物分类野外实习 课程名称(英文):Urban Plant Classification Field Practice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学分: 1 学时: 36 ,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实验)学时:36 授课对象:本科二年级 授课语言:中文 开课院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课程网址:无 撰写人:宋坤 审定人: 一、课程简介(中文) 本课程以上海城市植物识别为主要教学内容,包含植物分类系统简介、植物分类常用形态术语简介、植物检索表使用方法、植物野外识别技巧、标本压制方法、城市植物以植被生态服务功能简介等。选修本课程需已修完《普通生物学》。课程简介(英文) This Course covers topics are useful for successfully identifying the woody plant in urban greening of Shanghai. Some topics are: introduction to plant classification systems, basic plant morphological terms used in classification, usage of identification key in tool books, plant identification skills in field, making specimens, knowledge about ecological services of plant and vegetation in urban. Prerequisites: General biology. 二、课程目标

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各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4.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6.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1.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3.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4.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4.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5.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五)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完整、通顺的句子。 2.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3.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继续学读轻声。认识大写字母,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识字、写字 1.学会常用汉字750个左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习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 2.学习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能运用。能初步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

最新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完整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docx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网页设计与制作 学分及学时: 4 学分总学时72学时,理论36 学时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开课部门:计算机与互联网学院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网络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向知礼主编:《网页设计与制作》航空工业出版社2017 年 杨松主编:《网页设计案例教程》航空工业出版社2015 年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全面地介绍网页制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全书共 10 章,分为 3 大部分。前 5 章为第 1 部分,主要介绍网页制作的基本理论——HTML,同时穿插介绍Fireworks,Flash, Anfy 等软件在网页制作过程中的应用;第 6 章~第 8 章为第 2 部分,主要介绍网页 制作技术,包括CSS技术、客户端脚本技术(DHTML)以及 XML 技术;第9 章~第 10 章为第3 部分,主要介绍当前最流行的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 ,通过应用实践能够从实际 应用的角度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课程内容不但包括各种网页制作技术的基础理论,而且强调网页制作的具体应用,使读者既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以Dreamweaver 的使用为主线,介绍网页制作的相关技术。使学生理解网页制作的基本 概念和理论 ,掌握站点的建立和网页的设计 ,能用 HTML 语言修改网页 ;掌握网页制作和站点的基本 知识 ;掌握站点的创建和网页的编辑 ;掌握超链接、图像、 CSS样式的使用 ;掌握表格、框 架、表单、多媒体对象的使用 ; 理解行为、模板、库、 CSS布局的概念和使用 ;理解 HTML 语言、 网站的测试与的发布; 要求:教学过程中,须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采取“面向实践、能力为先”的 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应结合当前WEB 技术的发展趋势,把握未来企业级WEB 页面开发的发 展方向,兼顾各行各业的需求变化,力争面向社会,服务于企业“互联网+”战略。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一教学目的 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阅读 1.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默读注重效率,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 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5.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6.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见附录一)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7.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8.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 9.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二)写作 10. 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 11.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12.根据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13.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4.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15.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16.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三)口语交际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修订最新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初中语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 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二)、写作

2020年远程教育教学大纲

远程教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远程学习方法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学分:2学分学时:32学时 $1__VE_ITEM__2、适应专业层次 本课程是公共基础课,适于所有专业、层次的网络教育学生。 $1__VE_ITEM__3、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本课程作为所有网络学员的基础课,先导课,入门课,旨在通过网络学习,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过程与模式,网络学习方法,网络学习支持与服务等专题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达到熟练驾驭网络学习的目的,从而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帮助学员圆满完成网络高等教育学业。 基本要求: 了解终身学习、网络学习的背景、内涵与实现方式 了解国内外网络教育典型案例 了解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轨迹与现状 了解与熟练掌握网络学习的环境与技术 了解网络学习的管理与制度 理解与掌握网络学习的支持与服务 掌握网络学习的特点与形式 掌握与应用网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了解网络学习的评价

掌握华师网络学习平台及课程资源的使用方法 $1__VE_ITEM__4、教学内容 $1__VE_ITEM__第一章网络掀起的学习革命参考学时:4学时 $1__VE_ITEM__第二章网络学习的环境与技术参考学时:4学时$1__VE_ITEM__第三章网络学习的管理与制度参考学时:2学时$1__VE_ITEM__第四章网络学习的支持与服务参考学时:4学时$1__VE_ITEM__第五章网络学习的特点与形式参考学时:4学时$1__VE_ITEM__第六章网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参考学时:8学时$1__VE_ITEM__第七章网络学习的评价参考学时:2学时$1__VE_ITEM__第八章做成功的网络学习者参考学时:2学时$1__VE_ITEM__5、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2类。形成性考核占30%,包括平时作业与网络学习状态记录。本学期安排一次作业,占总评成绩20%,作业通过华师在线学习平台进行;网络学习状态直接依据学员在网上学习的记录,由平台自动计分,占10%。 终结性考核以期末笔试的方式进行。占总评分的70%。 $1__VE_ITEM__6、教材 《网络学习方法》---教你做成功的网络学习者 清华大学出版社xx年4月第1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口语交际要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 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 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

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 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四年级为中年级,五六年级为高年级。五 年制小学三至五年级参照中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执行。 低年级口语交际 1、认真听别人讲话。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复述基本内容。 2、学说普通话。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中年级口语交际 1、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边听边想,了解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 2、参加讨论能说清自己的意思。有不理解的地方向别人请教,有不同的意见与别人商量。 高年级口语交际 1、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能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doc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 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它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能算是雏形。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课程纲要)。新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改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的混乱局面。大纲提出的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的选材标准,要求语文知识教学力求精要、好懂、好用,教学要提倡启发式等,在拨乱反正中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受时代的限制,这个大纲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