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鲁迪格尔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9)——读书人有志于道,却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谈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20)——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事业,懂得他的人不如喜爱他的人,喜爱他的人不如嗜好他的人。”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加以讲习,听到合于义的道理不能去照着做,有缺点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 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处。”——陶行知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李贽 6、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 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张载

7、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斯宾塞 8、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10、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1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1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

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

论语关于师生关系的句子和它的解析论语》中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 (1)诲人不倦: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孔子上课,经常表扬那些好学的学生。 颜渊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个。 《论语·子罕》记孔子的话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等于说,课上到最后,孜孜不倦的仅仅剩下颜渊一个。 看五四时代那么多学者开课,都有学生逃课,再回过头来听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就很亲切。 听话听音。 既然“语之而不惰者”是颜渊,那么,“语之而惰者”是谁呢?不知道。 孔先生似乎没去学生处查过 ___。

进而言之,“语之而惰者”到哪儿去了呢?也不知道。 恐怕有逃课的,也有上课打瞌睡的。 《论语·公冶长》有宰予昼寝的记录,属于不逃课也不听课的。 孔子也为此发过脾气,说“朽木不可雕也”。 遇到紧要关头,孔子的学生中逃课的人更多。 《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从陈蔡者,《史记·孔子世家》谓有颜渊、子贡、子路;《弟子列传》谓有子张;《吕氏春秋·慎人篇》谓有宰予,合计五人。 他皆无考。 其他的同学哪儿去了呢?不知道。 孔先生后来似乎也没给他们处分。 如果有份处理决定,不至于无考。

就是跟着走的五个人,也不是人人步步紧跟。 《论语·先进》:“子畏于匡,颜渊后”。 这就是说,就连颜渊,遇匡人之难之际,也有逃课记录。 《吕氏春秋·劝学篇》则谓颜渊“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为颜渊逃课做了一点解释。 (2)各言尔志:考试中的师生关系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学生进行考试,似乎都是进行“开卷考试”,而且是讨论式的“开卷考试”。 他的试卷从来没有偏题怪题,常见的考题是“各言尔志”、“各言其愿”,有点类似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时出过的一些题目。 香港高校内地招生,香港岭南大学有一题是“谈谈你的理想和兴趣”,并且要求“就一个点来谈,不要面面俱到”;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系有一题是“有何职业规划”。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导读: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最新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资料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名句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

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他的教学内容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如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德、智并重,但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我们只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应的有权威的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论语关于教育的句子

论语关于教育的句子 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道德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3、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6、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9、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2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2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0、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

论语中关于老师的名句

论语中关于老师的名句 (1)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 孔子眼中的“学”内涵是很丰富的。看来并不是单指“作文”,首要的其实是“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础,“作文”情真意切自是不难。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论语·为政》 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3)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 教育中的人文不一定是要像政治课那样说教的,于“文”中渗透,方是正法。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在这里,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高高在上的权威并不是唯一的老师,当然也就不是唯一的真理。真理可以随处存在,所以学习中要抱着所有的人都是老师,都有可学习处的想法,但又要清醒地认识到质疑的必要性。 (7)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与学生的坦诚相待。正因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着无限热爱之情,才使得他在教学过程中不知疲倦,真诚无私,因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泰伯》 道德精神的培育,工作能力的锻炼,知识内蕴的充实,学术精神的涵泳,都必须依靠一种锲而不舍的自持力。 (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 个人而不在于社会。”——鲁迪格尔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9)——读书人有志于道,却又以自己穿的衣服不好、吃的饭菜不好为耻,这种人不值得与他谈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者。”(6.20)——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事业,懂得他的人不如喜爱他的人,喜爱他的人不如嗜好他的人。”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 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加以讲习,听到合于义的道理不能去照着做,有缺点却不能改正,这是我所忧虑的。 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 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2、

3、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斯宾塞 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陶行知 10、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11、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达尔文 12、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 1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

是教学生学。——陶行知 14、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1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叶圣陶 16、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苏霍姆林斯基 1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 18、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

《论语》中最具有教育智慧的八句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有关教育、学习的言论在《论语》中处处皆是,孔子的这些经典言论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极具指导意义。 勤思与乐学 ▼ 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勤思”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此就是所谓百无一用的书呆子。 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 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能汲取前人的知识养分,疑惑也不能得解,此种人可谓百思不如一学。学习中的“思”,要注重独立思考。 ▼ 最明智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强弱,获得的知识有先后。 但能力、智力都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上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人非圣贤,孰能都懂? 不知者不可怕,不知而装知者才真正可怕,所谓害人害己呀。 ▼ 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乐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

教师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教学,学生会在“学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 诲人与自省 ▼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在今天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特别需要终身学习,永不满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大脑里唯有不断有活水注入,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有生命的活力。 “诲人不倦”,永远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要在学生面前有丝毫的厌烦之情和工作倦怠之意。 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理,甚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要永远做好学生幼小心灵的守护神。 ▼ 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启发”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可能是中国,也是世界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最早言论。 教师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其效果最佳应是在学生的愤、悱状态。 教师要有意识地使学生逐渐进入愤、悱状态,让学生真正地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 ▼ 最严格的自我教育者:“一日三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中有关教育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 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 示; 5、《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 学而时习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回答者:teacher073 《论语》中的教育名言读论语,抓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之所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样令人赞颂的光辉业绩,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外,主要得益于他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与其艳羡其

业绩,不如深入《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

论语中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

论语中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句子 1.体现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句子: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强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有: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3.“体现教育中的平等公正: 有教无类 4.因材施教,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5.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学以致用: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7.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 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强调实践的作用: “听其行而观其行” 10.强调榜样的作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省也” 11.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以友辅仁” 12..强调受教育者端正态度的重要性,不要迁怒他人,知错能改: “不迁怒不贰过” 13.强调严于律己: “讷于言而敏于行” 14.强调因材施教: “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

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句子 导读: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1、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

而》 14、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子曰:“有教无类。” 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液。” 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4、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8、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中关于教育的名言

《论语》当中,分析他的教学理念,探讨他的具体做法,然后运用 于我们的工作中。 一、德智并重 孔子教学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提出了“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论断,认为德才兼备、温文尔雅、表里如 一才能算是真正的人才。 1、德育为先。他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尤其重视加强道德 教育。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问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指出“仁”是君子的根本品德,是德育的总 概念。“仁”的内涵非常广泛,如“刚、毅、木、讷,近仁” (《论语.子路》),更包括爱人、忠、恕、孝、悌、恭、宽、信、敏、惠、勇、敬、温、良、俭、让、诚等一系列美德。但每种美德 都只是反映了仁的一个侧面,只有将它们集合、归纳、凝聚为一体,才能称得上“仁”,但是它的精神内核核心却很凝练,就是“爱人”。要做到“爱人”,必须先做到“忠恕”和“孝悌”。孔子的 德育是为培养封建社会的“君子”而服务的,但它形成于德育实践 过程中,基本上反映了德育的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我 们当前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无疑有着积极的作 用。 2、智育重法。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 引导下,才可能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一般来说,知识的关 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 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来一个智 育观念的更新。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 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

的能力。孔子认为除了极少数的“圣人”外,绝大多数的人要获得 知识与技能必须“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论语.季氏》)。“学习”一词就来自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可见智育的首要目的 是教给学习者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其次才能引导他们运用科学的学 习方法来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和我们现在的某些单 纯的应试教育、技能教育相比,无疑更正确、更科学、更合理、更 人文。 3、德智并重。孔子是历来主张智育与德育并重的。因此,他 教导弟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求弟子们学 习目标立志于“道”,执守于“礼”,遵循于“仁”,而博览、涉猎、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他的教学内容也与 其培养目标相适应,提出了“四教”,即“文、行、忠、信”。在 智育与德育之间,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他说“弟子,入 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做学生的人,在家便要孝顺父母,出外便要敬爱尊长,做事 则要谨慎而又诚实可信,能与众人友好相处而又亲近有德的人,如 此躬行实践,注意道德修养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德、智并重,但 是将道德修养放在了学习的前面,而且孔子在其教育实践中也确实 注重德育为先,他对弟子的教育,始终贯穿着道德的主线。我们只 有加大道德教育的力度,真正扭转“以考试成绩定成败”的指向, 将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都列入升学考试之中,尤其是后者要定出相 应的有权威的指标,才能从根本上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 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重智轻德现象。 二、教学态度 为了实践和演绎“礼”与“仁”,孔子一生都在身体力行,

论语中最具教育智慧的八句话(已打印)

《论语》中最具教育智慧的八句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有关教育、学习的言论在《论语》中处处皆是,孔子的这些经典言论对今天的教育教学仍极具指导意义。《论语》中有几个关于教育、学习的“最”,每个“最”都蕴涵着教育大智慧!我们一起来瞧瞧。 勤思与乐学 最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勤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若不加思考,学得越多,可能受蒙蔽越深,此就是所谓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只有在学习中思考,思考中学习,才能明辨真伪,然后去伪存真,为己所用。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能汲取前人的知识养分,疑惑也不能得解,此种人可谓百思不如一学。学习中的“思”,要注重独立思考。 最明智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人的能力有大小,智力有强弱,获得的知识有先后。但能力、智力都不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上一定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人非圣贤,孰能都懂?不知者不可怕,不知而装知者才真正可怕,所谓害人害己呀。 引导学生最好的学习方法:“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作为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兴趣爱好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特别是小学生,兴趣爱好还容易转移,今天喜欢这样,明天又喜欢那样。教师要引导其形成自觉而快乐的学习行为和心理,这是最理想的教学,学生会在“学习—兴趣—成功快乐—更有兴趣—更成功快乐”的循环过程中不断成长。 诲人与自省 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在今天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特别需要终身学习,永不满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大脑里唯有不断有活水注入,才能保证其教育教学有生命的活力。 “诲人不倦”,永远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不要在学生面前有丝毫的厌烦之情和工作倦怠之意。因为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可能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理,甚而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要永远做好学生幼小心灵的守护神。 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启发”。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导读:经典句子论语关于学习的句子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4、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9、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论语·雍也》 1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16、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2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3、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5、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做人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子曰∶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6、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10、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

之。 1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6、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吾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7、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鏖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耕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9、六、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0、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2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3、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