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主轴成型加工单元绝对位置

变频主轴成型加工单元绝对位置
变频主轴成型加工单元绝对位置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

题目:变频主轴成型加工单元(绝对位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

设计成绩:

2015年7月10日

1课程设计目的:

本装置集成 PLC 技术、位置控制、传感器技术、PLC 编程、步进电机、电磁阀开关量与时序逻辑控制技术,实现机械手对执行机构行程范围内物体抓取、搬运等操作。

变频主轴成型加工本体部分包括电主轴加工装置、加工台面、90°机械搬运手、传送带 4 部分组成。手爪采用气动结构,用电磁阀的得电和失电来控制气缸的动作,从而来控制手爪的张开和夹紧。通过步进电机和手爪的组合来实现实验样件的夹取和搬运等动作。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触摸屏来给 PLC 发送各种指令,包括复位、启动、停止,手动控制部分的运动,同时监控实训模型的实时运行状态,所以在运行之前,要保证触摸屏和 PLC 之间的通讯正常。

动作要求:传送带上传感器检测到有工件通过时,阻拦杆放下,拦截,等待机械手搬运。机械手从传送带上把工件放到台钻的卡位中,卡位卡紧,收回到钻头位置,开始钻头向下加工,加工完毕,恢复到初始位置,卡位放开,机械手把加工好的工件重新放置到传送带上。

技术要求:⑴、按照动作要求编写 PLC 程序⑵、实现与 PLC 以太网无线通信(3)、实现手动与自动程序。

2课程设计正文:

、变频主轴成型加工单元流程

电源键打开,传送带开始工作

放置加工元件,传送带上传感器检测到工件通过,阻拦杆放下,拦截,等待机械手搬运

机械手下降夹取元件,放到台钻的卡位上

机械手逆时针旋转90°,把元件放置加工平台

卡位卡紧

收回到钻头位置

加工钻头工作,加工完毕后复位

卡位放开

机械手夹取元件放回传送带

、变频主轴成型加工本体结构的布局图

、各部件名称和作用介绍如下:

M1:步进电机,90°搬运机械手水平转动;

M2:步进电机,加工轴升降运动;

M3:直流电机,传送带运动;

M4:交流电机,加工主轴电机;

SQ1:磁性开关,气动夹具单杆气缸缩回位置;SQ2:磁性开关,气动夹具单杆气缸伸出位置;SQ3:磁性开关,气动夹具双杆气缸缩回位置;SQ4:磁性开关,气动夹具双杆气缸伸出位置;ELP1:光电开关,90°机械手爪正向限位检测;ELN1:光电开关,90°机械手爪负向限位检测;ELP2:机械微动开关,加工轴正向限位检测;ELN2:光电开关,加工轴负向限位检测;

SEN1:对射开关,传送带工件输入检测

SEN2:对射开关,传送带工件输出检测;

SEN3:反射开关,气动夹具工件检测;

YV1:90°搬运机械手垂直升降电磁阀;

YV2:90°搬运机械手手爪电磁阀;

YV3:传送带气挡电磁阀;

YV4:气动夹具双杆气缸电磁阀;

YV5:气动夹具单杆气缸电磁阀、PLC硬件地址配置表

、PLC程序

1、主程序

2、复位

3、运行

3、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发现需要学习很多别的东西。在课设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的讨论中,我们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更深地理解理论知识,了解自己的缺陷与不足,学以致用。从设计之初的模糊、困惑,到完成之后的豁然开朗,我深刻的了解到了开展课程设计的目的,知道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这里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帮助及鼓励。

4、参考文献:殷洪义可编程序控制器选择设计与维护机械工业出版社

立式加工中心主轴部件设计说明

引言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如: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产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制造技术和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则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 数控机床技术的发展自1953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三坐标方式升降台数控铣床 算起,至今已有很多年历史了。20世纪90年开始,计算机技术及相关的微电子基础工业的高速发展,给数控机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数控机床产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我国数控技术研究从1958年起步,国产的第一台数控机床是第一机床厂生产的三坐标数控铣床。虽然从时间上看只比国外晚了几年,但由于种种原因,数控机床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却一直落后于国际水平,到1980年我国的数控机床产量还不到700台。到90年代,我国的数控机床技术发展才得到了一个较大的提速。目前,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总之,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1 绪论 1.1 加工中心的发展状况 1.1.1 加工中心的国外发展 对于高速加工中心,国外机床在进给驱动上,滚珠丝杠驱动的加工中心快速进给大多在40m/min以上,最高已达到90m/min。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加工中心已实用化,进给速度可提高到80~100m/min,其应用围不断扩大。国外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一般都在12000~25000r/min,由于某些机床采用磁浮轴承和空气静压轴承,预计转速上限可提高到100000r/min。国外先进的加工中心的刀具交换时间,目前普遍已在1s左右,高的已达0.5s,甚至更快。在结构上,国外的加工中心都采用了适应于高速加工要求的独特箱中箱结构或龙门式结构。在加工精度上,国外卧式加工中心都装有机床精度温度补偿系统,加工精度比较稳定。国外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基本上按德国标准验收,行程1000mm以下,定位精度可控制在0.006~0.01mm之。此外,为适应未来加工精度提高的要求,国外不少公司还都开发了坐标镗精度级的加工中心。 相对而言,国生产的高速加工中心快速进给大多在30m/min左右,个别达到 60m/min。而直线电机驱动的加工中心仅试制出样品,还未进入产量化,应用围不广。国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一般在6000~18000r/min,定位精度控制在0.008~0.015mm之,重复定位精度控制在0.005~0.01mm之。在换刀速度方面,国机床多在4~5s,无法与国际水平相比。 虽然国产数控机床在近几年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存在着不少差距,造成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国产数控机床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主要在机床的高速、高效和精密上。除此之外,在机床可靠性上也存在着明显差距,国外机床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都在5000小时以上,而国产机床大大低于这个数字,国产机床故障率较高是用户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1.1.2 立式加工中心的研究进展

CNC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守则

CNC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守则 一、开机前准备: 1. 机床在每次开机或机床按急停复位后,首先回机床参考零位(即回零),使机床对其以后的操作有一个基准位置。 2. 装夹工件: 3. 工件装夹前要先清洁好各表面,不能粘有油污、铁屑和灰尘,并用锉刀(或油石)去掉工件表面的毛刺。 4. 装夹用的等高铁一定要经磨床磨平各表面,使其光滑、平整。码铁、螺母一定要坚固,能可靠地夹紧工件,对一些难装夹的小工件可直接夹紧在虎钳上。 5. 机床工作台应清洁干净,无铁屑、灰尘、油污。 6. 垫铁一般放在工件的四角,对跨度过大的工件须要在中间加放等高垫铁。 7. 根据图纸的尺寸,使用拉尺检查工件的长宽高是否合格。 8. 装夹工件时,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的装夹摆放方式,要考虑避开加工的部位和在加工中刀头可能碰到夹具的情况。 9. 工件摆放在垫铁上以后,就要根据图纸要求对工件基准面进行拉表,工件长度方向误差小于0.02mm,顶面X、Y方向水平误差小于0.05mm。对于已经六面都磨好的工件要校检其垂直度是否合格。 10. 工件拉表完毕后一定要拧紧螺母,以防止装夹不牢固而使工件在加工中移位的现象。 11. 再拉表一次,确定夹紧好后误差不超差。

12. 工件碰数:对装夹好的工件可利用碰数头进行碰数定加工参考零位,碰数头可用光电式和机械式两种,碰当选方法有分中碰数和单边碰数两种, 机械式转速450~600rpm。 13. 认真把工件X轴上零位的机械坐标值记录在G54~G59的其中一个里,让机床确定工件X轴上的零位。再一次认真检查数据的正确性。 14. 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准备好所有刀具。 15. 根据编程作业指导书的刀具数据,换上要进行加工的刀具,让刀具去碰摆在基准面上的高度测量器,当测量器红灯亮时把这点的相对坐标值设定为零。 16. 移动刀具到安全的地方,手动向下移动刀具50mm,把这点的相对坐标值再设定为零,这点就是Z轴的零位。 17. 把这点的机械坐标Z值记录在G54~G59其中一个里。这就完成了工件X、Y、Z轴的零位设定。再一次认真检查数据的正确性。 18. 检查零点的正确性,把X、Y轴移动到工件的边悬,根据工件的尺寸,目测其零点的正确性。 二、开机加工: 1. 执行每一个程序的开始时必须认真检查其所用的刀具是否编程指导书上所指定的刀具。开始加工时要把进给速度调到最小,单节执行,快速定位、落刀、进刀时须集中精神,手应放在停止键上有问题立即停止,注意观察刀具运动方向以确保安全进刀,然后慢慢加大进给速度到合适,同时要对刀具和工件加冷却液或冷风。 2. 开粗加工时不得离控制面板太远,有异常现象及时停机检查。

加工中心装配工艺

加工中心装配工艺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一、立式加工中心装配主要分为四部分: (一)、研磨部分; (二)、分装部分; (三)、总装部分; (四)、调试部分; 二、研磨部分主要包括: (一)、床身研磨部分: 1、床身的检查及清理; 2、床身地脚螺钉孔手工铰丝,安装地脚螺钉,床身按装配现场位置摆放就位; 3、床身安装水平调整; 4、Y向直线导轨安装基面直线性及扭曲度的检查; 5、Y向直线导轨的安装; 6、复查Y向单根直线导轨的直线性(水平面内/垂直面内); 7、复查Y向两根一组直线导轨的平行度; 8、Y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平行度、等距度的确定(暂不打销子);(二)、十字滑台研磨部分: 1、十字滑台的检查及清理; 2、将Y向滑块处的调整垫磨成等高; 3、十字滑台X向直线导轨安装基面直线性及扭曲度的检查; 4、X向直线导轨的安装; 5、复查X向单根直线导轨的直线性(水平面内/垂直面内); 6、复查X向两根一组直线导轨的平行度; 7、X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平行度、等距度的确定(暂不打销子); 8、Y轴轴线运动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相互垂直; 9、Y向螺母端面平行度及其与电机座或轴承座等距度的确定; 10、打销子固定Y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的位置; (三)、工作台研磨部分: 1、工作台的检查及清理; 2、将X向滑块处的调整垫磨成等高; 3、X向螺母端面平行度及其与电机座或轴承座等距度的确定; 4、打销子固定X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的位置; 5、检查工作台上平面对X轴、Y轴的平行度; 6、检查工作台基准T型槽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 (四)、主轴箱研磨部分; 1、立柱的检查及清理; 2、立柱安装水平调整; 3、刮研主轴箱贴塑面(安装主轴、主轴检查棒、气缸座及气缸,为了锁住主轴检查棒); 4、Z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平行度、等距度的确定(暂不打销子); 5、Z向螺母端面平行度及其与电机座或轴承座等距度的确定; 6、打销子固定Z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的位置; 7、安装左、右压板; 8、刮研镶条;

高速电主轴及其结构

高速电主轴及其结构报告 姓名:周李念 学号: 班级:机自实验04班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高速电主轴及其结构 周李念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自实验04班) 摘要:高速加工能显著地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加工质量,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先进制造技术。实现高速加工的首要条件是高质量的高速机床,而高速机床的核心部件是高速电主轴单元,它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机床的动态响应速度,是一种新型的机械结构形式,其性能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台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关键词:高速加工;电主轴;结构设计 1 高速电主轴概述 高速电主轴最早是用于磨削机床加工,逐步发展到加工中心电主轴及其他各行业机床主轴.典型的磨削电主轴的结构如图1 所示,传统的主轴一般是通过传动带、齿轮来进行传动驱动,而电主轴的驱动是将异步电机直接装入主轴内部,通过驱动电源直接驱动主轴进行工作,以实现机床主轴系统的零传动,形成“直接传动主轴”.从而减少中间皮带或者齿轮机械传动等环节,实现了机械与电机一体的主轴单元.电主轴不但减少了中间环节存在的打滑、振动和噪音的因素,也加速了主轴在高速领域的快速发展,成为满足高速切削,实现高速加工的最佳方案,其高转速、高精度、高刚性、低噪音、低温升、结构紧凑、易于平衡、安装方便、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使它在超高速切削机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 . 1 转轴;2 前轴承组;3 定子部件;4 转子部件;5 后轴承组;6 进-出水孔;7 进油孔;8 接线座;9 出油孔 图1 电主轴结构简图 高速电主轴的优点: 高速电主轴取消了由电机驱动主轴旋转工作的中间变速和传动装置(如齿轮、皮带、联轴节等),因此高速电主轴具有如下优点: (1)主轴由内装式电机直接驱动,省去了中间传动环节,机械结构简单、紧凑, 噪声低,主轴振动小,回转精度高,快速响应性好,机械效率高; (2)电主轴系统减少了高精密齿轮等关键零件,消除了齿轮传动误差,运行时更加平稳; (3)采用交流变频调速和矢量控制技术,输出功率大,调速范围宽,功率—扭矩特性好,可在额定转速范围实现无级调速,以适应各种负载和工况变化的需要; (4)可实现精确的主轴定位,并实现很高的速度、加速度及定角度快速准停,动态精度和稳定性好,可满足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需要; (5)大幅度缩短了加工时间,只有原来的约 1/4; (6)加工表面质量高,无需再进行打磨等表面处理工序;

加工中心主轴装配过程 (3)

By 张宴辉 Y3700-110 H406-020 H4594 Y0230-055斜角滚珠轴承隔环感应环 锁紧螺帽 Y3700-110 12000转陶瓷 Y3011-111 10000转 3. H457-110 H457-210 主轴轴承衬套 4. H4592 H4606 轴承盖轴承衬套外环 5.将主轴(H457-110)固定於工作桌上并将主轴擦拭乾净,涂上微薄牛油 6.将下隔环(H4063)装上主轴 ①注意隔环平行度是否在2μ以内 ②隔环与主轴的贴平面是否贴合 ③隔环内孔不可干涉主轴 7. ①再装入上隔环(H4064),且需加微薄牛油

②隔环平行度须在2μ内 8. ①轴承依标准加入适当牛油 ②轴承装入前须加热至比室温高20度C,使轴承内径涨大便 於装入 ③用轴承加热器加热需退磁,因电热过程会产生磁性效应, 故需退磁 ④轴承采用// 设计组装,故第一个轴承内较宽的朝下 ⑤轴承外环有箭头为V朝下装入需到底,再用模具压一下 9.再装入第二个轴承,且”箭头”须对齐 10. 再装入内隔环(H4145) ①内、外隔环平行度需在2μ内 ②内、外隔环高度需为等高(陶瓷轴承、内环高3μ) ③内隔环装入时需涂抹微薄之牛油 11.再装入外隔环(H4146),隔环需加牛油 12.再装入轴承,且第三个箭头朝上,与第一、二个相反方向 13.装入第四个轴承,箭头与第三个相同 14.再装入隔环(H4068) ①平行度在2μ以内

②隔环需加微薄牛油 15.再将螺帽(Y0230-065)锁上 16.依规定磅数锁上螺帽 ①用扭力板手锁2000kgf/cm ②松开後再锁1600kgf/cm 17.螺帽锁紧之後: ①用千分表校正外隔环是否位於主轴中心点 ②校正在10μ以内 18.量轴承平面是否在2μ内 19. ①量表吸於轴承上,校正主轴自由端位置是否在5μ以内 ②若偏离公差,则需用螺帽上的防松螺丝来校正 20.装入轴承(Y3011-111) V字朝下 21.装入第二个轴承 V字朝上 22.将轴承衬套(H457-210)装入 ①衬套装入前须先擦拭乾净 ②衬套内壁涂抹微薄牛油

装配工艺

一,机械装配的工艺流程如何标准化? 分解机械装配工序流程;根据工序流程,制定工作岗位,对工作岗位进行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使各装配工序时间尽可能保持相同;根据各工作岗位,对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理解和掌握岗位的要求和内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协作分工,并建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度;依据确认的目标,针对问题,确定整改计划,计划中要有目标指标、措施、资金、责任单位(人)、时间进度等内容;建立不断持续改进机制;加强领导,落实并实施整改计划,确保目标的实现 机械装配工艺过程包括?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加工工艺摘要: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全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1 .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等;2 .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3 .零件的加工切削加2002:机床,入世是挑战更是机遇专家指出要加大我国数控机床研发力度加快普及型数控机床的发展漫话中国机床制造业的服务竞争中国铣床和加工中心市场的现状和展望国内外车床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世界加工中心的生产、需求和发展动向国内外机床发展趋势世界数控系统发展趋势切削加工技术和数控机床的发展现代机床产品技术发展趋势我国高速加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利用先进制造技术提升汽车活塞加工水平瓶盖及瓶口模具上特殊螺纹的数控车削深孔的螺纹加工数控车床螺纹切削方法分析与应用磨削蜗杆砂轮的修整精密零件多台阶面磨削的新方法曲轴连杆颈的跟踪磨削工艺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把原材料变为成品的全过程。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 1 .生产与技术的准备如工艺设计和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资料的准备等; 2 .毛坯的制造如铸造、锻造、冲压等; 3 .零件的加工切削加工、热处理、表面

电主轴综述

高速电主轴技术 乔志敏 S1203027 摘要:通过阐述了高速电主轴的发展历程、高速电主轴的结构以及高速电主轴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高精度、高转速电主轴对数控机床性能的影响。实践证明,采用高速加工技术可以解决机械产品制造中的诸多难题,能够获得特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高精度高转速电主轴功能部件,对提高数控机床的性能具有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高速电主轴;高精度;数控机床 Abstrac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motorized spindle and the main str ucture of the motorized and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high -speed motorized spindle, it analyzes the high precision, high speed electric spindle of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Practice has proved t hat high-speed processing technology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in the manufacturing of mechanical products, and it can obtain special machining accuracy and surface qual ity. High precision and high speed motorized spindle feature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 he performance of CNC machine tools . Keywords: high-speed motorized spindle, high precision, CNC machine

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速电主轴系统中的应用

永磁同步电主轴技术与应用 摘要: 伴随着高速高效高精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端数控机床针对电主轴的技术需求深度和广度都不断拓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电主轴技术与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笔者在电主轴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尤其是永磁同步电机在高速电主轴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希望以此对国内永磁同步电主轴产品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有所促进。 一、引言 高速高精高效加工,是数控机床永恒的追求目标和发展趋势。高效率需要高速度,在航空零件加工中尤为突出。飞机机身结构件的典型零件有梁、筋、肋板、框、壁板、接头、滑轨等类零件。且以扁平件、细长件、多腔件和超薄壁隔框结构件为主。毛坯为板材、锻件和铝合金挤压型材,90%以上为铝合金件。材料利用率仅为5%-10%左右,原材料去除量非常大大(1)。材料去除量大,在粗加工阶段,需要主轴具备足够的转矩输出能力,满足大吃刀切削。整理结构,多腔超博,又需要用小刀具清根,修光。小刀具则需要主轴有足够高的转速,以满足刀具的切削速度需求。因此,航空铝合金零件的加工就需要机床主轴不但具备低速大转矩输出,同时又能在小刀具加工时具备足够高(20000rpm以上)的工作转速。 在磨具加工行业,近年来大量使用的高速雕铣机,在高速电主轴的助推下,利用小刀具的微刀痕特点,大大提高了各种材质模具制造的精度和速度。随着雕铣机床的进一步发展,雕铣机也逐渐进入零件加工领域,因此对主轴的低速输出转矩也提出较高的要求。 平板电脑、苹果手机等高端电子消费品的快速发展,是当今时代最大的亮点之一。这类日用电子消费品,更新速度之快,不但让人眼花缭乱,而且使数控钻攻中心机得以急速发展。这类机床除了具备现代数控机床的基本特征外,必须具备在6000rpm以上高速刚性攻丝的能力。 综合上述三个典型的行业需求,需要数控机床电主轴同时具备三种特点,低速大转矩输出、20000rpm以上的工作转速、可以高速刚性攻丝。永磁同步电主轴则是同时具备这三个特征的最佳电主轴产品。本文就是通过对永磁同步电主轴基本结构,关键技术,以及在不同机床领域里的应用介绍,希望大家对永磁同步电主轴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借鉴。 二、永磁同步电主轴的基本结构及其特点 永磁同步电主轴与传统电主轴的最大区别是采用了稀土永磁同步电机作为主轴的驱动动力源,除此之外,基本结构与异步电机驱动的电主轴结构基本相同。图1为典型的雕铣机用异步电主轴结构,图2为典型的雕铣机用永磁同步电主轴结构。两者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图1中的9为感应式鼠笼转子,图2中的16为稀土永磁转子。另外,图2中的20为编码器,是为了较高的速度控制精度而增加的速度和位置反馈元件。

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

数控英才网 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

初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考试大纲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2924738.html,/news/2006年9月13日来源:szbendibao 加工中心操作工 一、报考条件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报考中级工: (1)连续从事相关职业3年以上,经本职业正规培训达规定的标准学时,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并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工种)工作。 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请报考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工种)的中级工等级证书满四年; (2)取得本职业(工种)的中级工等级证书并经过高级工培训结业; (3)高等院校毕业并取得本职业(工种)的中级工等级证书。 (4)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二、考核大纲 (一)基本要求 1职业道德 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2职业守则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2)努力钻研业务,刻苦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 (3)工作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吃苦耐劳; (4)遵守操作规程,坚持安全生产; (5)团结同志,互相帮助,主动配合; (6)着装整洁,爱护设备,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有序,做到文明生产。 2基础知识 2.1数控应用技术基础 (1)数控机床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插补原理、控制原理、伺服系统) (2)编程方法(常用指令代码、程序格式、子程序、固定循环)

2.2安全卫生、文明生产 (1)安全操作规程 (2)事故防范、应变措施及记录 (3)环境保护(车间粉尘、噪音、强光、有害气体的防范) (二)各等级要求 本标准对中级、高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1中级

加工中心装配工艺

一、立式加工中心装配主要分为四部分: (一)、研磨部分; (二)、分装部分; (三)、总装部分; (四)、调试部分; 二、研磨部分主要包括: (一)、床身研磨部分: 1、床身的检查及清理; 2、床身地脚螺钉孔手工铰丝,安装地脚螺钉,床身按装配现场位置摆放就位; 3、床身安装水平调整; 4、Y向直线导轨安装基面直线性及扭曲度的检查; 5、Y向直线导轨的安装; 6、复查Y向单根直线导轨的直线性(水平面内/垂直面内); 7、复查Y向两根一组直线导轨的平行度; 8、Y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平行度、等距度的确定(暂不打销子); (二)、十字滑台研磨部分: 1、十字滑台的检查及清理; 2、将Y向滑块处的调整垫磨成等高; 3、十字滑台X向直线导轨安装基面直线性及扭曲度的检查; 4、X向直线导轨的安装; 5、复查X向单根直线导轨的直线性(水平面内/垂直面内); 6、复查X向两根一组直线导轨的平行度; 7、X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平行度、等距度的确定(暂不打销子); 8、Y轴轴线运动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相互垂直; 9、Y向螺母端面平行度及其与电机座或轴承座等距度的确定; 10、打销子固定Y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的位置; (三)、工作台研磨部分: 1、工作台的检查及清理; 2、将X向滑块处的调整垫磨成等高; 3、X向螺母端面平行度及其与电机座或轴承座等距度的确定; 4、打销子固定X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的位置; 5、检查工作台上平面对X轴、Y轴的平行度; 6、检查工作台基准T型槽和X轴轴线运动间的平行度; (四)、主轴箱研磨部分; 1、立柱的检查及清理; 2、立柱安装水平调整; 3、刮研主轴箱贴塑面(安装主轴、主轴检查棒、气缸座及气缸,为了锁住主轴检查棒); 4、Z向驱动装置中电机座及轴承座平行度、等距度的确定(暂不打销子);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 打印引用发布时间:2010-04-25 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本文介绍了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阐述了电主轴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其发展趋势. 1、概述 由于高速加工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所以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汽车和模具等制造业中。于是,具有高速加工能力的数控机床已成为市场新宠。目前,国内外各著名机床制造商在高速数控机床中广泛采用电主轴结构,特别是在复合加工机床、多轴联动、多面体加工机床和并联机床中。电主轴是高速数控加工机床的“心脏部件”,其性能指标直接决定机床的水平,它是机床实现高速加工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2、电主轴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及优点 2.1 电主轴的工作原理 电主轴就是直接将空心的电动机转子装在主轴上,定子通过冷却套固定在主轴箱体孔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轴单元,通电后转子直接带动主轴运转。 2.2电主轴的典型结构 电主轴单元典型的结构布局方式是电机置于主轴前、后轴承之间(如图所示),其优点是主轴单元的轴向尺寸较短,主轴刚度大,功率大,较适合于大、中型高速数控机床;其不足是在封闭的主轴箱体内电机的自然散热条件差,温升比较高。 1主轴箱体 2冷却套 3冷却水进口 4定子 5转子 6套筒 7冷却水出口 8转轴 9反馈装置 10主轴前轴承 11主轴后轴承 2.3电主轴的优点 电主轴省去了带轮或齿轮传动,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提高了传动效率。电主轴的刚性好、回转精度高、快速响应性好,能够实现极高的转速和加、减速度及定角度的快速准停(C轴控制),调速范围宽。 3、电主轴的关键技术 “电主轴”的概念不应简单理解为只是一根主轴套筒,而应该是一套组件,包括:定子、转子、轴承、高速变频装置、润滑装置、冷却装置等。因此电主轴是高速轴承技术、润滑技术、冷却技术、动平衡技术、精密制造与装配技术以及电机高速驱动等技术的综合运用。 3.1电主轴的高速轴承技术 实现电主轴高速化精密化的关键是高速精密轴承的应用。目前在高速精密电主轴中应用的轴承有精密滚动轴承、液体动静压轴承、气体静压轴承和磁悬浮轴承等,但主要是精密角接触陶瓷球轴承和精密圆柱滚子轴承。液体动静压轴承的标准化程度不高;气体静压轴承不适合于大功率场合;磁悬浮轴承由于控制系统复杂,价格昂贵,其实用性受到限制。

高速电主轴的内部结构说明

高速电主轴的内部结构说明 高速主轴单元主要有高速电主轴,气动主轴和水动主轴。其中高速电主轴最为常见,高速电主轴单元是高速加工机场中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目前大多数电主轴结构都是把加工主轴与电机转轴做成一体,以实现零传动。同时电机外壳带有冷却系统,高速电主轴主要有带冷却系统的壳体,定子、转子、轴承等部分组成,工作时通过改变电流的频率来实现增减速度。由于高速电主轴要实现高速运转,以下几个零部件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速电主轴的性能。 (1)转轴是高速电主轴的主要回转体。他的制造精度直接影响电主轴的最终精度。成品转轴的形位公差尺寸精度要求很高,转轴高速运转时,由偏心质量引起震动,严重影响其动态性能,必须对转轴进行严格动平衡测试。部分安装在转轴上的零件也应随转轴一起进行动平衡测试。 (2)高速电主轴的核心支撑部件是高速精密轴承。因为电主轴的最高转速取决于轴承的功能、大小、布置和润滑方法,所以这种轴承必须具有高速性能好、动负荷承载能力高、润滑性能好、发热量小等优点。近年来,相继开发了动静压轴承、陶瓷轴承、磁浮轴承。动静压轴承具有很高的刚度和阻尼,能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延长寿命,降低加工成本;而且这种寿命为半无限长。磁浮主轴的高速性能好、精度高、容易实现诊断和在线监控。但这种主轴由于电磁测控系统复杂,价格十分昂贵,而且长期居高不下,至今未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就是陶瓷轴承,一般的角接触陶瓷轴承内外圈都是钢圈,滚动体是陶瓷材料。陶瓷具有密度小,刚度好,热膨胀系数小等优点。而且在理论计算和接触疲劳试验和压碎试验表明,混合式陶瓷轴承首先失效的是钢圈而不是陶瓷球。由于前面三种轴承理论寿命均为无穷大,特别是磁悬浮轴承还具有自动调节偏心等优点,在未来超高速机床市场上,随着技术的发展,磁悬浮轴承应是发展方向。而在一般的高速加工机床中,混合式陶瓷轴承或纯陶瓷轴承也将具有广泛的使用场合。 (3)润滑系统 采用良好的润滑系统对高速电主轴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典型的润滑方法是采用油雾润滑或气油混合物润滑。前者主是把润滑油雾化在对轴承进行润滑,润滑油不可再回收,对空污染较严重。后者是直接把润滑油利用高压空气吹进轴承,润滑作用的同时还起到散热的作用。(end)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2010-7-1) 本文由无锡汽车租赁https://www.360docs.net/doc/5d12924738.html, 奶茶店加盟https://www.360docs.net/doc/5d12924738.html, 联合整理发布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速电主轴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高速数控机床(CNC)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方向之一,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产业。高速数控机床的工作性能,首先取决于高速主轴的性能。数控机床高速电主轴单元影响加工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及应用范围,其动力性能及稳定性对高速加工起着关键的作用。 1、高速电主轴对数控机床的发展以及金属切削技术的影响 对于数控机床模块化设计、简化机床结构、提高机床性能方面的作用: (1)简化结构,促进机床结构模块化 电主轴可以根据用途、结构、性能参数等特征形成标准化、系列化产品,供主机选用,从而促进机床结构模块化。 (2)降低机床成本,缩短机床研制周期 一方面,标准化、系列化的电主轴产品易于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实现功能部件的低成本制造;另一方面,采用电主轴后,机床结构的简单化和模块化,也有利于降低机床成本。此外,还可以缩短机床研制周期,适应目前快速多变的市场趋势。 (3)改善机床性能,提高可靠性 采用电主轴结构的数控机床,由于结构简化,传动、连接环节减少,因此提高了机床的可靠性;技术成熟、功能完善、性能优良、质量可靠的电主轴功能部件使机床的性能更加完善,可靠性得以进一步提高。 (4)实现某些高档数控机床的特殊要求 有些高档数控机床,如并联运动机床、五面体加工中心、小孔和超小孔加工机床等,必须采用电主轴,方能满足完善的功能要求。 2、促进了高速切削技术在机械加工领域的广泛应用 电主轴系由内装式电机直接驱动,以满足高速切削对机床“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及小振动”的要求,与机床高速进给系统、高速刀具系统一起组成高速切削所需要的必备条件。电主轴技术与电机变频、闭环矢量控制、交流伺服控制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满足车削、铣削、镗削、钻削、磨削等金属切削加工的需要。采用高速加工技术可以解决机械产品制造中的诸多难题,取得特殊的加工精度和

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装配

加工中心主轴轴承的装配 主轴作为加工中心的关键部件,性能会直接影响到加工中心的精度、转速、刚性、温升及噪声等参数,进而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为了保持优秀的机床加工能力,必须配用高性能的轴承。 主轴轴承的装配质量直接影响其工作状态和使用寿命,有不少数控加工中心的故障就是由于轴承的装配不当造成的,所以应该对轴承的装配技术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洛阳众悦精密轴承现将主轴轴承的装配要点简述如下: 一、主轴轴承的取出与清洗 1.保持手部清洁干燥:精密轴承从包装中取出时,操作者的手应保持清洁干燥,因为手上的汗水会导致生锈,必要时可以戴手套。 2.保证良好的润滑效果:取出的精密轴承应立即进行装脂和涂油处理,加脂精密轴承取出后立即作无污染安装,不作装脂和涂油处理。 3.包装要封好:精密轴承只能在装配之前从原包装中取出清洗。从易挥发缓蚀剂封存的多件精密轴承包装中取出其中的几套后,应立即将包装封好,因为VIC纸的保护气只能在封存的包装中得以保持。 4.正确清洗:加脂精密轴承在装配前不可清洗,而未加脂精密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清洗,清洗之后应晾干并立即上防锈油或装脂,以免锈蚀。 二、主轴轴承的安装与安装工具 主轴、丝杠用精密轴承作为机床的基础配套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床的转速、回转精度、刚性、抗颤振动切削性能、噪声、温升及热变形等,进而影响到加工零件的精度、表面质量等。 1.轴承安装注意事项:轴承装配现场应尽可能保持清洁;避免精密轴承污染或异物的进入,污染物对轴承的运转和使用寿命有很大不良影响;检查轴承座孔和轴上配合面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及清洁度;安装时在套圈的配合面涂上少许油或少许脂,轴承更容易安装到设计部位;设计轴承座孔和轴时应有一个100~150的安装引导倒角;不要过分冷却轴承,因为冷凝可导致轴承及轴承的配合面锈蚀;轴承内圈与主轴装配需采用定向装配法或角度选配法,也就是人为地控制各装配件的径向跳动误差的方向,使误差相互抵消而不是累积;轴承压入轴承后应转动灵活无阻滞感;安装完成后,检查精密轴承系统是否运转正常。 2.合理使用安装工具: (1)当过盈量较大时,可采用加热箱、油浴加热或感应器加热轴承来安装,加热温度范围为80℃~100℃,最高不能超过120℃。同时,应用螺母或其它适当方法紧固轴承,以防止轴承冷却后宽度方向收缩而使套圈与轴肩之间产生间隙。 (2)轴承安装时,必须在套圈端面的圆周上施加均等的压力,将套圈压入,不得用鎯头等工具直接敲击轴承端面,以免损伤。 在过盈量较小的情况下,可在常温下用套筒压住轴承套圈端面,用鎯头轻击装配套筒的中心部位,通过套筒将套圈均衡地压入。装配力绝不能通过滚动体来传递,避免直接锤击轴承套圈。压入时,应保证外圈端面与外壳台肩端面,内圈端面与轴台肩端面压紧,不允许有间隙。 (3)采用机械压力机或液压机必须使用装配套筒压装,并保证处于水平状态,如有倾斜会导致轴承沟道因受力损坏,而使轴承产生异响。装配套筒要完全接触轴承内套圈或外套圈端面的整个圆周。

高速电主轴设计

高速电主轴设计 近10年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各工业部门,特别是航空航天、汽车工业、模具加工和摩托车工业等,对高速数控机床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美、日、德、意和瑞士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生产了多种商品化高速机床,下表列出了近几年在国际机床市场上出现的几种著名品牌的高速加工中 一般说来,高速机床都是数 控机床和精密机床,其传动 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机 床的“零传动”。从机床的主 传动系统来看,这种传动方 式取消了从主电动机到主轴 之间一切中间的机械传动环 节(如皮带、齿轮、离合器 等),实现了主电动机与机床 主轴的一体化。这种传动方式有以下优点:1、机械结构最为简单,传动惯量小,因而快速响应性好,能实现极高的速度、加(减)速度和定角度的快速准停(C轴控制)。 (a)无矢量控制(b)有矢量控制 图1 扭矩—功率特性

采用交流变频调速和矢量控制的电气驱动技术,输出功率大,调速范围宽。有比较理想的扭矩——功率特性(图1b),一次装夹既可实现粗加工又可进行高速精加工。实现了主轴部件的单元化,可独立做成标准化的功能部件,并由专业厂进行系列化生产。机床主机厂只需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进行选用,可很方便地组成各种性能的高速机床,符合现代机床设计模块化的发展方向。电主轴的机械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制造工艺的要求却非常严格。这种结构还带来一系列新的技术难题,诸如内置电动机的散热、高速主轴的动平衡、主轴支承及其润滑方式的合理设计等问题,必须妥善地得到解决,才能确保主轴稳定可靠的高速运转,实现高效精密加工。本文结合我校高速电主轴的研制实践,探讨铣镗类高速大功率电主轴设计与制造中的有关问题。1 电主轴的基本参数与结构布局电主轴的主要参数有:(1)主轴最高转速和恒功率转速范围:(2)主轴的额定功率和最大扭矩:(3)主轴前轴颈直径和前后轴承的跨距等。其中主轴最高转速、前轴颈直径和额定功率是基本参数。电主轴通常装备在高速加工中心上,在设计电主轴时要根据用户的工艺要求,采用典型零件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确定这些参数。机床厂对同一尺寸规格的高速机床,一般会分两大类型,即“高速型”和“高刚度型”分别进行设计。前者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加工轻合金、复合材料和铸铁等零件:后者主要用于模具制造、汽车工业中高强度钢或耐热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和钢件的高效加工。在设计电主轴时,还要注意选择有较好扭矩———功率特性和有足够宽调速范围的变频电动机及 其控制模块。根据主 电动机和主轴轴承 相对位置的不同,高 速电主轴有两种布 局方式: 1.编码盘 2.电主轴壳体 3.冷却水套 4.电动机定子 5.油气喷嘴 6. 电动机转子7.阶梯过盈套8.平衡盘9.角接触陶瓷球轴承 图2 GD-2型电主轴

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doc

加工中心操作工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加工中心操作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操作加工中心机床进行零件多工序组合切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感,形体知觉及色觉正常;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

培训期限: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取得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要求的标准教室、计算机机房;配套的软件、加工中心及必要的刀具、夹具、量具和辅助设备等。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4)取得相关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相关职业工

立式加工中心机型装配过程卡

数控机床装调过程检查卡 产品型号: TOM 850A加工中心 产品编号: 用户: 项目负责人: 项目实施人: 检验: 日期: 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说明:1. 本检查卡应挂在机床上,为控制机床装配调试质量之用,主要由各操作人员记录。施工中有与要求不符的项目则停止施工,并向生产技术部汇报。 2. 所有项目都应如实填写,不许空白,有数据反映的请填写实测数据,不能用 数据反映的请填写检查结果。 3. 本检查卡中检查人的填写由作业组互检时自行填写,检验员的填写由生产技 术部负责检验后填写。 4.本卡填写完毕后交生产技术部存档。

施工过程中必须执行的环节 1、非零件加工的情况下(包括空运行),往主轴上装、拆刀柄及机床运行时必须在工作台上垫好大于10mm木板后进行,以免损坏工作台。 注意:每天必备的扫尾工作 1.每天施工结束后,清理、清扫工作区;工具、量具、零件等不要放在机床上的任何部位。 2.如机床的导轨防护尚未安装,X、Y、Z三轴导轨用抹布擦干净并均匀抹上清洁的润滑油。 3.工作台面用抹布擦干净并均匀抹上清洁的润滑油,用新的完好的中性纸盖好。 4.工作台、主轴箱、中拖板必须停在各坐标轴中间位置,主轴上不能装有刀具,检具。 5.关闭机床电源和总电源。 6.关闭防护门、窗。

一光机的装卸及清洗 1.机床卸车: 2.机床就位: 3.★检查机床: 备注:机床卸车时,操作者应按起重机吊装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有问题需向生产技术部部长汇报 4. 机床清理

二光机的检查 1、主轴法兰与箱体联接螺钉应牢靠。□ 2、各轴压板螺钉应拧紧。□ 3、各轴塞铁上所有相关螺钉,螺帽应拧紧。□ 4、丝杆主轴承,辅助轴承安装方向应正确。□ 5、丝杆螺母副固定螺丝应拧紧。□ 6、主轴承座、辅助轴承座固定螺丝应拧紧。□ 7、丝杆锁紧螺母是否太紧或太松。□ 8、润滑主油管连接是否可靠,应无干涩,应加护套,应拧紧。□ 9、平衡块导向装置应涂润滑脂。□ 10、链条两端的固定螺丝检查。□ 11、链轮、链轮架的固定螺丝检查。□ 12、打刀缸与过渡板螺丝应为级,应拧紧,有效长度应为直径的倍。□ 13、平衡块导向杆上的螺钉应拧紧脂。□备注:1、若该项目完成,在框内打“√” 2、以上各项,必须在通电前,全部完成。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加工中心的主轴部件

加工中心的主轴部件 1 主轴部件精度 加工中心主轴部件由主轴动力、传动及主轴组件组成,它是加工中心成型运动的重要执行部件之一,因此要求加工中心的主轴部件具有高的运转精度、长久的精度保持性以及长时fdl 运行的精度稳定性。 加工中心通常作为精密机床使用,主轴部件的运转精度决定了机床加工精度的高低.考核机床的运转精度一般有动态检验和静态检验两种方法。静态检验是指在低速或手动转动主轴情况下,检验主轴部件各个定位面及工作表面的跳动量.动态检验则需使用一定的仪器在机床主轴额定转速下.采用非接触的检测方法检验主轴的回转精度。由于加工中心通常具有自动换刀功能,刀具通过专用刀柄由安装在加工中心主轴内部的拉紧机构紧固.因此主轴的回转精度要考虑由于刀柄定位面的加工误差所引起的误差。 加工中心主轴轴承通常使用C级轴承,在二支承主轴部件中多采用4-1、2-2组合使用,即前支承和后支承分别用四个向心推力轴承和一个向心球轴承,或前、后支承都使用两个向心推力轴承组成主轴部件的支承体系.对于轻型高精度加工中心,也有前、后支承各使用一个向心推力轴承组成主轴部件的支承体系,该种结构适宜高精度、高速主轴部件的场合.简单的主轴轴承组合,可以大大降低主轴部件的装配误差和热传导引起的主轴隙丧失,但主轴的承载能力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2 主轴部件结构 主轴部件主要由主轴、轴承、传动件、密封件和刀具自动卡紧机构等组成 ⑴主轴 主轴前端有7:24的锥孔.用于装夹BT40刀柄或刀杆.主轴端面有一瑞面键.既可通过它传递刀具的扭矩,又可用于刀具的周向定位.主轴的主要尺寸参数包括:主轴的直径、内孔直径、悬伸长度和支承跨距。评价和考虑主轴主要尺寸参数的依据是主轴的刚度、结构上艺性和主轴组件的工艺适用范围.主轴材料的选择主要根据刚度、载荷特点、耐磨性和热处理变形大小等因素确定。主轴材料常采用的有45 钢、Gcr15 等,需经渗氮和感应加热悴火.

加工中心刀具的装卸及对刀过程

加工中心刀具的装卸及对刀过程 入门指导: 一.加工中心刀具的装卸 1.库上刀具的装卸: ①选择手动、手轮、增量寸动等操作方式 ②通过手动换刀键将刀库内的刀号旋转到装刀位 ③将刀具(刀具上的凹槽要对准刀槽内的凸起)沿着刀槽平行推入 ★切记: a.在刀库内不能装屏幕上所显示的刀号,否则必撞无疑 b.在按手动换刀键的频率不能过快,否则必乱无疑 ④卸刀则反 2.主轴上刀具的装卸: ①在手动、手轮、增量寸动等方式下 ②将刀具对准主轴的锥孔向上推入(注:刀具上的凹槽要对准主轴上的 凸起) ③按下主轴上的气压电磁阀开关按钮(注:此时另一支手紧抓刀具) 3.刀夹上刀具的装卸: 二.加工中心自动换刀 1.指令格式:T___M06(对应刀盘里的刀的位置号) 2.自动换刀步骤: ★切记:刀盘(刀库)里的刀号要与程序里的刀号一致 ①选择〔单节程式〕操作方式 ②按F3(MDI输入) ③输入换刀指令及刀号 ④执行〔循环启动〕 (即:单节程式→ F4→ F3 → T_ _ → ENTER) 三.刀库混乱的处理方法: (引起混乱的原因:突然断电、手动换刀时刀库转动过快、 程序出错) 1.把刀具全部取下 2.利用刀库正反转使刀库的“1号”刀位正对准主轴 3.选择〔原点复归〕操作方式 4.一直按住刀库的正转按钮,直到屏幕上出现主轴上的刀号 为“1号”刀为止

5.进行自动换刀检验刀库是否调整好 (即:单节程式→ F4 → F3 → T_ _ → ENTER) 四.加工中心的对刀 (一)对刀前预备设定: 1.选择主轴转速为800r/min以下 2.基准刀一般选择精加工刀具 3.设定基准刀的补偿值为零 (二):分中对刀:(原理与铣床分中对刀一致) 1.对X轴: ①利用手轮方式,将基准刀轻轻地碰上工件或毛坯的侧面; ②提刀; ③F1(机台设定)→输入X → F3(清除坐标); ④将基准刀移到X轴方向的另一个侧面上,直到接触为止; ⑤提刀; ⑥ F1(机台设定)→输入X → F2(1/2坐标); 2.对Y 轴: (同理对X轴) 3.对Z轴: ①利用手轮方式,将基准刀轻轻地碰上工件或毛坯的侧面 ② F1(机台设定)→输入Z →F3(清除坐标) (三)零点偏置:(坐标系的设定) 1.前提:将刀位点与编程原点重合时才按照以下步骤进行2.步骤:按F5(设定工件坐标系) →移动光标选择对应的坐标→按F1(自动坐标系设定) (四)刀补设定:(是指刀具的长度补偿) 1.将基准刀所对应刀补值清零 2.利用单节程式,调用第二把刀具(粗加工刀具) 3.利用手轮方式,将此粗加工刀具轻碰上工件上表面时,把此时在屏幕 上所显示Z轴相对坐标值记下来 4.按F4〔执行加工〕→按F5〔刀具设定〕→将刚记下的坐标值输 入到第二把刀具号所对应长度补偿位置处 5.其余刀具补偿设定同理第二把刀具设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