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电影观后感集锦

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

看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联大成立正值争战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天天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物价飞涨。师生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却为中华民族培育了一大批人才,许多是蜚声中外的第一流的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林、李振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今天的我们早已不用在那破不成形的屋子里上课,不用再忍饥挨饿。而有多少人又学会了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呢?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代虽然离我们已经久远,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欢声与泪水均以化作尘埃随风飘散,但西南联大那些灿若繁星的教授却始终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对学生体贴入微、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他们所倡导的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散发出奇目的光芒。

现在的我们,作为师大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这种刚毅坚卓、学高身正的校训,努力让你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师大人。

当我们在七十多年以后纪念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大学,所有人的感觉还是立足于当代。我们惊讶,我们感叹,一个物质之匮乏与精神之伟大形成鲜明对比的大学,一个在战火中诞生却见证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韧性的大学,她让我们仰望。

西南联大坚持精神自由的治学态度,在战争年代仍然主张常态

教育,这为当时的学子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学习空间。历史证明,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创造出教育史上的神话,是因为开放的学术氛围。

我们学习西南联大精神,并不是要重复历史,而是应以一个新的面貌与姿态,塑造全新的有竞争力的大学,从而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为西南联大的学生,有幸观看西南联大不平凡的历史,感到无比欣慰。

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看着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深刻感悟到师大“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重温西南联大精神,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成熟了许多,未来不再渺茫,我不再彷徨。明白了今日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造就专业人才的地方,也是塑造完美人格,全方位拓展素质技能的地方,更是传承中华人文精神,培育先进理念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重温西南联大之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社会,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力量。

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简陋不堪的杂房。但艰苦的环境造就非凡的人才。在当时那样的学习环境,学生都不畏艰辛,兢

兢业业地完成自己的学术。而如今发达的社会,为现时代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住所,许多学生却不能珍惜,还不时埋怨。真的,有时候要想想,到底良好的环境是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还是在增加他们的懒性。

其实不用觉得这很难感触到,有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会谈起他们以前生活的艰辛,感叹现在生活改善了许多,但人却没有以前的勤奋。

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很重要,当时西南联大的学子,有一个习惯,就是当没有学习场所时,就在茶馆那学习,泡上一壶清茶,一边品味茶香,一边细读书语。良好的学习氛围感动着昆明的大街小巷,有时候老百姓也会给这些莘莘学者腾出一个地方,为他们泡上茶,让他们学习。学校,无非就是一个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在乎这个学校的大小,优势,只在乎它用好的学习气氛、好的校风,能带动学生们学习。但是现在的学生,更看重的学校的名气,而非校风,追求的更多是物质的,而非精神上的享受。

观看了这短短的片子,让我们感触很多,想到同为一个大学学子,我们对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要为什么而来感到很茫然。但是现在,我们不再为学校的种种缺陷而不乐,而为学校有良好的氛围而庆幸。我想我们会珍惜这几年时光,为自己、为家人做出一定的贡献!

观西南联大回忆录之感.

《少年班》观后感

江依琳的出场仙得清新脱俗、无与伦比。幽静的树林子里,柔和的音乐声中,缓缓舒展开的身体,散发着成熟、诱惑的气息,就连11岁的小神童方厚政也迷得七荤八素。三位天才的情感启蒙老师就是她了,我们可以称她“江老师”。

江老师的心思旁人真是猜不得,舞会上她自带音效的出场,躁动了在场男孩们的荷尔蒙,挑衅、打架,为江老师竞折腰。当时她与麦克跳了一支情意绵绵的舞。又因为麦克说她扎麻花辫更加好看,第二次球场相见时,便扎起了麻花辫。在这里,我以为她喜欢这个聪明的傻弟弟。可是我太低估江老师的道行了,一切都是她的逢场作戏,卖弄风情,玩弄一群高智商的奇葩似乎颇有成就感。麦克约她看最美的夜景,操控女生宿舍的灯摆出爱心的形状,可是只有麦克自己欣赏。久久等不到人,麦克失意地将啤酒泼到了遥控器上,结果左手触电受伤。小神童方厚政约她下棋对弈;“神人”王大法偷了马,约她饮马江湖,仗剑天涯。不过据吴未说,江女神在隔壁教室自习了一晚上。

如此看来,江女神可以称得上一朵好大的白莲花,可事实证明她就是一个绿茶婊。数学课上她对常松的鼓动,我以为是她对

常松的嘲笑,想看常松出丑。现在想起来,那分明就是在调情。面对常松奉上的鲜花与礼物,她手轻轻地推开,我以为是她自尊自爱,现在想想分明是欲迎还拒。

常松恐慌过,他害怕那个叫麦克的小子,抢走了他的女神,还想过找人整整那小子。但他或许高估了江老师的价位,在票子的强烈攻势下,江老师便在车里献身了。常松在车里对着吴未做出的胜利者的飞吻,似乎告诉着我们再聪明的脑子,不能变现,怎么也抵不过票子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

刚开学时,她便注意到了那个桀骜不驯的麦克。她的眼里、心上全都是他,再容不下其他人。吴未每次傻乎乎地和她搭讪,她总会将不被心上人注意的怒火转嫁到吴未身上,总是对吴未施以最恶毒的话语,说吴未每回都考班上倒数第一,如果她是吴未,她早就去死了。虽然被骂得体无完肤,可吴未还是无可救药地爱着她。就像周兰她无可救药地爱着麦克一样。

她画了许多麦克的画像,画的时候,她的眼角都溢满笑意。麦克喜欢女生扎麻花辫,她便将清冷短发蓄长,扎起了麻花辫。爱一个人,哪怕东施效颦也是会去做的。麦克想要打架,她便可以给他递剪刀。你想要什么,我便能给你什么。他们是同类,都是孤独的天才。可惜麦克那时眼中没有她。才子爱的更可能是佳人,而不是不解风情的才女。

爱一个人有多喜悦,就能被伤的多彻底。智商过人的麦克怎么会意识不到周兰喜欢他呢?他恼火地说周兰是自作多

情的时候,周兰就已经明白了。她曾经高傲地说过,没有人能愚弄她。可是情窦初开的她,爱得那么小心翼翼,爱得那么不留余地。可是那个人却早就洞悉这一切,看她就像看一个小丑。骄傲如她,就算爱得再深,也会放弃。她当着麦克的面剪掉了自己为他而扎起来的麻花辫,也剪去了自己对他的一腔爱慕。

结局时提到,周兰后来曾和麦克谈过恋爱,但是一段时间后就分了。在我的想象中,周兰剪去长发后,是不会再爱麦克的。她学会打扮,开始绽放美丽,加上她的苦心经营,麦克终于爱上她了。可是她早已经对他绝情了,在她心里他再也比不上那个每回都考班里倒数第一,又蠢又傻的吴未,毕竟那是第一个或许还是唯一一个男孩子会去喜欢不会打扮、真实的周兰。让麦克爱上自己,又狠狠地将他甩掉,便是报复他当年那句“自作多情”最好的方式。

三、吴未——给金枪鱼保鲜的伟大鲶鱼

吴未,一只被放在狼堆里的小羊,一条给金枪鱼们保鲜的鲶鱼。谁都知道吴未不聪明,每回都考班上倒数第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小的各种神童事迹都是凑出来的。每回考试,他的母亲就利用副校长的职权给他泄题,可就算泄题了,他也每回只考全校第二。他真是笨啊,可一向崇拜强者的我却对他鄙视不起来,甚至他让我肃然起敬。

虽然每回都考全班倒数第一,但他一直都在努力着。周老师告诉他,他只是给金枪鱼保驾护航的鲶鱼时,他也接受了,而且很是

尽责。虽然他不够聪明,可每个人都把他当兄弟。因为他傻到了极致,他总会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十来人拿着棍棒要来打小方和麦克时,他死死地拦住了,让他们快跑。麦克因为烧车要被开除时,他主动出来替麦克顶罪。看上去懦弱的他,在这些时候总是宛若天神般存在。

不聪明的他在宿舍里总得小心翼翼地藏起自己与别人智商上的不同,就连喜欢的女生,他也想和别人一样,就不会被大家发现自己的蠢。他也想过像大家一样去喜欢校花江依琳,可是他做不到。他的目光总是跟随着那个聪明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周兰。就算这个女孩总是用恶毒的语言讽刺他,可是在梦里,是周兰拉着他逃离了母亲的黑暗掌控。就算一次次为爱得遍体鳞伤,可他还是忍不住向周兰靠近。就算是被言语攻击,就算是看着周兰为别的男生画像,为别的男生痴狂,为别的男生黯然神伤,他都情愿,情愿这么远远地看着她,陪伴着她,共同经历内心的起伏挣扎。

数学小组离开学校那天,四个男生喝得醉醺醺的,到女生楼下喊楼。别人都是喊的女神江依琳,可他喊出了心中的“周兰”。而周兰却在偷偷望着窗外那个喊着“江依琳”的麦克。一如开学典礼那天,周兰偷瞧着麦克,而吴未注意到了周兰。

故事临到结尾处,吴未被开除回家。周兰了解到了吴未的心意,追着吴未乘坐的公交车,一直不愿停下。可惜吴未见不到了,他最终离开了那群天才,离开了自己十五岁时第一次爱的人。

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

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西南联大”,它是那么的神圣而又庄严。它的由来是一部史诗,是一部奋斗史。多少的人曾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学习。西南联大一片大师汇聚的沃土。它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才啊!像杨振宁,邓稼先等他们曾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西南联大创立于一个烽烟不断的年代,但它没有因为这原因而是去光芒,更没有因此而衰败。它是耀眼的明星,曾给了每一位联学子无穷的信心和勇气。每一位西南联大的先辈们在这里付出了他们的热情与精力,为后辈作出了榜样。作为西南联大的一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看到西南联大的先辈们曾经在战火弥漫的年代依然不放弃学习,不放弃为祖国的利益而奋斗,心中不由生出一种敬佩与自豪,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是我们的精神向导。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西南联大有一种超越所有力量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无法战胜的,是每一个西南联大人都该学习和发扬的,这种精神就是“刚毅坚卓”。看了那一段段的历史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也更让我的肩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作为西南联大人的责任,着责任虽然很重,但我想每一个联大人都不会放弃。那就是把西南联大的精神发扬光大并一直传承下去!

观《西南联大》有感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早已被世人闻名遐迩了,它为我国培育了一批尖端高科技人才。将我国的教育事业推向了又一巅峰。

身为西南联大精神的继承者的我们却对它的历史背景了解得少之又少,但当看过西南联大的影片之后,我们深刻的了解到西南联大是在1938年那战火交加的抗战时期,强敌入侵。万般无奈之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不得不南迁,几经周转,步履维艰,躲过敌人的炮火。南迁到我们的春城昆明。

在这种艰难环境下,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一方面为了躲避炮火的轰击,一方面又不断地追求新知识,最终他们成就了自己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国家绽放出嘹亮的火花而为世人皆知。

如今我们拥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拥有了高科技的教学设备,我们不应该找出任何借口来推卸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更应该向西南联大的学子杨振宁、邓稼先等前辈们学习积极前进,不向困难低头,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努力学习,大好坚实的基础,将来为自己的家乡做些有用的事,或是为自己的祖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样也让自己的人生散发出绚丽的光彩。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

当我走进云南师范大学,我就走进了西南联大。在这有悠久历史的学校里,我感到自豪,感到骄傲。西南联大,是一个汇聚

人才的大学,我国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都曾是这所大学的子弟。随着这些人的回忆,我们一起来到了那个承载着无数梦想,经历着多少风雨洗礼的胜地。

西南联大的学生是那个年代中国大学生典型而优秀的代表,无论是如今功成名就的老学子,还是早在那个年代就为国捐躯的青年人,无论是他们对知识对学问对真理的态度,还是抗战期间视死如归报效祖国的热情,都是抗战年代大学生精神的写照。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我去寻找一种精神,可是没有收获。我知道,现代大学生有那一些有精神的大学生存在,像徐本禹,像洪战辉,像黄来女,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惊,让我们思考,让我们自省,可是他们却不能代表这一代大学生。想想邓稼先那一排大学生,他们人格的崇高和精神的坚强我是无法望其项背了;对于我来说,不崇拜血仇的国家、不违反法律法不降低自己的素质标准是必须的,坚强的毅力、高尚的人格、伟大的理想和报效祖国是我所追求的。

我们将继续承载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精神,并发扬过大。今天我们以西南联大为骄傲,明天西南联大将以我们为自豪。“西南联大这段历史蕴藏着无穷魅力。倾听那些仅存的当事人的叙述时,仍可以感觉出一股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在激荡。”这是学生写在观后感上的一段话。

看了《我与西南联大启示录》后,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云南师范大学的的前身是闻名世界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联合而成,

在三所历史名校的熏陶下,我们将踏着云南师范大学一代风流人物闻一多、杨振宁等同志的步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动手能力,恪守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秉承“学高身正”的校风,未云南师范大学的美好前程尽己所能。

在战争年代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名校被迫迁移,经过多重磨难和长期的辗转反侧,最后在昆明找到了一片栖息之地。在三所名校长期的相互撞击和融合下形成了一所具有治校理念的云南师范大学,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具有文化素质和价值追求于一身的学子,今秉承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继承了先辈们不畏艰险、誓死卫

在看过这部片子以后,新生们的心灵受到强烈而持久的震撼,都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发出感慨:我们的时代需要联大精神,我们民族的未来需要联大精神!新生们纷纷表示要重新审视大学,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国的精神。真正了解建校的背景后,我以作为一名云南师范大学的一员而自豪。

观《西南联大启示录》有感

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西南联大”,它是那么的神圣而又庄严。它的由来是一部史诗,是一部奋斗史。多少的人曾在这

里成长,在这里学习。西南联大一片大师汇聚的沃土。它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才啊!像杨振宁,邓稼先等他们曾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西南联大创立于一个烽烟不断的年代,但它没有因为这原因而是去光芒,更没有因此而衰败。它是耀眼的明星,曾给了每一位联学子无穷的信心和勇气。每一位西南联大的先辈们在这里付出了他们的热情与精力,为后辈作出了榜样。作为西南联大的一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看到西南联大的先辈们曾经在战火弥漫的年代依然不放弃学习,不放弃为祖国的利益而奋斗,心中不由生出一种敬佩与自豪,他们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是我们的精神向导。在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西南联大有一种超越所有力量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无法战胜的,是每一个西南联大人都该学习和发扬的,这种精神就是“刚毅坚卓”。看了那一段段的历史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也更让我的肩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作为西南联大人的责任,着责任虽然很重,但我想每一个联大人都不会放弃。那就是把西南联大的精神发扬光大并一直传承下去!

“春风熙熙时雨滋兮,桃李向荣时累累兮”。一九三八年,国力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首任院长黄钰生先生为学院写下了仅两句歌词的院歌。发展到今天,云南师范大学走过了七十二年的风雨历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起始于抗日烽火之际,肩负着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云师大啊,您是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者,您是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七十二个春秋,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余个昼夜,襁褓中的婴儿已成白发苍苍的老妪老翁。而云南师范大学在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的一路上不断发展壮大,教育教学成果斐然可观。您是初升的太阳,将要在伟大祖国的教育史册上续写辉煌。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十年寒窗苦泛舟,终得梅花扑鼻香。我选择了云南师大,我梦想已久的象牙塔。云南师大接纳了我,这里是我的梦工厂,描绘这我的未来,编织这我五彩斑斓的梦想。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流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啊,云南师大在前进,中华民族在腾飞。

青春无敌,朝梦出发

踏过风雪,就能看到素雅的腊梅;走过泥泞,就能迈向成功的大道;品过青春,就能收获心灵的鸡汤。

歌德说:“心若在,梦就在,有梦的青春,才是有活力的青春。”充满希望,泛着青春年华的扁舟,以信念为舵,以智慧为浆,以梦想为动力,以青春所有的力量为源泉,留下无穷的回味,让青春在美丽的涟漪浪花中怒放飞扬,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我们迈入大学的校园时,莘莘学子和我一样心怀梦想,逐梦的情怀依

然繁华。来到新的起跑线,我坚信梦想的人生充满着无限的精彩,让青春激情飞扬。无论梦想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坚定了就需要用自己的一生的时光去实现,我们承载着“中国梦”,为自己的梦,挥洒青春,去闯去做。我们将是中国未来特色建设的主力军,国家的命运与所有像我一样的人都息息相关。我的责任和使命在肩头,作为时代的主人,没有理由去挥霍和浪费青春,要让青春的所有光芒散发出来,做最好的你,带着你的梦,去迎接明天的精彩。

放飞梦想,让青春自由飞扬!韵华易逝,青春若涵,让我们携着青春之梦,在中国梦的苍穹下去实现自己!

《奇迹男孩》观后感

《奇迹男孩》这部电影讲述了十岁小男孩奥吉的故事。他自从生下来脸部就严重畸形,每天都要带着一个可以遮挡脸部的头盔。即使这样,父母并没有放弃他,妈妈放弃了自己的事业陪伴他,一开始在家和妈妈自学,五年级时开始鼓起勇气去公立学校上学。在学校,他不断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歧视,虽然表面上有一个忠诚的好朋友。但是他在无意中知道了连自己最信任的朋友也在欺骗他,奥吉很伤心,甚至有放弃的念头,最终在亲人的劝说下并没有自暴自弃,依旧保持着热情乐观的心态,用他的勇敢和沉静的力量慢慢地改变了周围的人,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同学们的友谊,获得了学校的勋章,成为了一个奇迹。

经常暗自哭泣。妈妈知道后,她开导我说:“但丁说过:‘走自己

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你不也应当这样嘛,你何必要在意别人对于你的流言蜚语,做你自己该做的,我也相信你。”从此以后,我便慢慢坚强,是自己强大起来,之后,也有许多可以信任的小伙伴。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是教师子女。我一直认为做个教师子女是件很难受的事。有时班上一位同学向老师打小报告,老师指出后,其他同学都议论纷纷,认定是我举报的;朋友们也不敢和我说真心话,生怕我说漏了嘴;偶尔考试失利,都会被那些家长抓住把柄,好比侦探们找到突破点,找到线索一般,明察秋毫。那种感觉,就似被狗仔时刻紧盯着的明星,不能出半点差错。这些因素,常常让我感受不到做教师子女的幸福,我感到很难受,

坚强的奥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被人对他的看法。

在这部电影中,一些同学愿意放下了自己对奥吉的偏见与不满,把奥吉当做一个正常孩子来看待。这是奥吉十分开心。

这样,奥吉给社会添加了一丝正义与善良,带来了满满的正能量。希望大家都可以像奥吉一样迎难而上,勇敢做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

中国梦,我的梦

厌倦郭敬明笔下的“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的软弱无力,将人窒息的文字刺痛灵魂,只剩下无言、屈服。推崇“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的感慨。古有“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把握当下,今有周恩来总理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一代,本是民族与国家的希望。2013年

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的主题团日活动语重心长地说道“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他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正值青春美好年华的我们,一直在追梦,用年轻的心书写华丽篇章。

追梦的脚步踏在现实中国的大地上,朝夕起落,我们的国家正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十三亿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我们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的成长伴随着祖国的成长,在祖国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我的心中便埋藏着一颗梦想的种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享受着祖国新生的阳光。

我的中国梦

懵懵懂懂,度过青葱岁月。在乡间小路迷失最美好的纯真,在油菜花香里找寻最诱人的那一抹心动。呱呱坠地时,有父母欣喜的目光伴随,牙牙学语时,有母亲鼓励的温柔沁入心底,初识字,是学会了天下最动人的情话:妈妈爸爸。时间的齿轮不会因为母亲的额头新增皱纹,父亲的手掌布满粗茧而停止转动。当从家人的庇护中离开,在学海里放纵自己,回归最原始的自己。从而懂得何为谦逊,何为勇敢,何为坚持。

最是喜爱曙光初现的时刻,让年轻的心充满斗志。那一瞬间,灰白的天空出现火红的希望,让我看见美好的一天。生命,每一天都在消逝,在茫然中徘徊,在苦恼中挣扎,亦或是用年轻的心去迎接这世界的挑战。梁启超先生曾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我钦佩字里行间的铿锵有力,书写我中国少年傲气。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有人说,人死之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照亮生前关心的人们,使他们不畏于前行。而我,看那天上的星,觉得它们落到地球上,就成了无人问津的孩子。在天空中,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散发自己的光芒,被人欣赏被人赞美,一旦落到地球,就失去了曾经的光芒,被人忽略被人嘲笑,甚至被人责骂。

影片的前半部分给我们展现了伊夏的调皮、叛逆、差成绩、受罚、离家、落寞、沮丧,让观众觉得这个孩子似乎已经无可救药,注定会迷失自己了。直到新的美术老师尼克的出现,他对伊夏的关心、理解、循循善诱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希望,也为这个可怜的孩子松了一口气。最后,看到他画画的才能被发掘出来,读写的障碍被克服,心理阴影被扫除,成为一个乐观的孩子,我在心底由衷地呐喊着——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人性的关怀啊!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伊夏就是这样的一颗星星,让人难以理解、难以触摸、难以接受。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懂得他,但也不是没有人懂他,他是不幸的,但同时他又是非常幸运的。

为什么直到遇上尼克,伊夏的人生才有了转折?难道伊夏的爸爸妈妈不爱他,不关心他吗?难道伊夏以前的老师都故意跟他作对吗?不,当然不是。爱有很多种,教育也有很多种,有时候我们

习惯了用同一种方式去爱不同的人,却不知道每个人其实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觉得被爱的这个人并不接受甚至忤逆我们的爱,我们就开始用一种畸形的方式去教育他,让他完全按照我们的意志行事。最终,只会让他离我们越来越远,让他在黑暗中踽踽独行,不停地碰壁,被伤得体无完肤,却始终得不到众人的理解。难道这不也是一个“吃孩子”的世界吗?

我们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应该是促进孩子的发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的人,让他们具备“吃”的能力,而不是在还没有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时就被教育“吃”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成也教育,败也教育。我们要做的,就是纠正错误的教育模式,让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天堂,而不是“吃人”的地狱。

我相信家长和老师的初衷都是想让孩子更好更优秀,只是方式错了而已。然而可悲的是,能够像尼克那样理解、教育、帮助孩子的人太少。大多数家长在孩子那里碰壁之后,不会去反思自己的问题,不会去改变教育模式。当伊夏的爸爸看到他在很认真地盯着黑板阅读的时候,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我想,在那一刻,他才真正懂得,自己曾经的教育是多么的可恶又可恨。

反观尼克的教育,我们应该思考,他为什么能够挽救伊夏这个“无可救药”的孩子?其中当然有偶然因素,那就是尼克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他能够理解伊夏的的困难和痛苦。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尼克拥有一颗爱心,同时掌握了一套正确的教育方法。

几米有部漫画《星空》,是“献给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漫画我看了,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我也看了,与《地球上的星星》有相似也有不同。同样是“星星的孩子”,他们的结局却是不同的。伊夏在尼克的帮助下,发掘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家人和老师的理解,他的人生从此充满了亮丽的色彩,就像真正的星星般耀眼。而小美和小杰是在没有人理解的情况下认识的,他们彼此理解,彼此安慰,彼此温暖,当小杰转走之后,没有人再懂得小美了,也没有人再理解小杰了,他们又归于暗淡,依然只能是地球上的星星。

在爱心的指引下,尼克一步步的对伊夏进行拯救。先是通过伊夏的朋友罗杰和作业来了解他,然后通过对他父母的家访来理解他,再通过特别的课外辅导来帮助他,最后通过举办一次全校性的大型画画比赛来鼓励他,激发他画画的才能,同时也让他彻底走出了痛苦沮丧的阴影。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极其有规律的,也是极需要耐心、爱心与智慧的。

美丽的爱心,正确的方法,确实对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能够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但是教师的职责和父母的天性让他们必须学着尝试着朝这方面努力,才能让教育发挥出最大的积极功效,而不是产生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尼克对伊夏的爸爸说:“关心啊,是真的很重要。它拥有治疗的力量,是痛苦的慰藉。孩子觉得是被需要的,一个拥抱,无时无刻给他们一个充满爱的吻,让他们知道我在关心。儿子,我爱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