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的规范

汉字笔顺的规范
汉字笔顺的规范

汉字笔顺的规范

一、单笔字和多笔字

在现代汉语通用字中,除极个别的只有一笔的字(如“一”、“乙”,我们称为“单笔字”)外,绝大多数都是两笔或两笔以上的字(我们称为“多笔字”)。当我们在书写这些“多笔字”时,必然要遇到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的问题,这就是笔画的先后顺序,简称为笔顺。

二、笔顺规则

汉字的笔顺是有一定规则的,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决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会感到不方便,不自然。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容易把字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也便于汉字的排序、检索、信息处理。

1.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按照这些基本规则,大部分汉字的笔顺问题解决了。

2.由于汉字结构形式比较复杂,仍有不少字很难按上面的笔顺规则书写,只能按习惯笔顺书写。因此,有些字就流行了几种笔顺。如“方”、“万”、“车”等字(包括用这些字作部件的字)。我们不能说哪个绝对正确,哪个绝对错误。但科技的现代化又要求我们的汉字笔顺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部门作出统一的规定,以此来消除分歧,实现笔顺的统一。

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这个字表依据1965年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确定的笔顺规范规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但是,由于这个字表中的字未列出跟随式笔顺,使用时只能根据字序进行推断。这不仅给使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由于各人在应用中因理解和推断不同,出现了汉字笔顺的不规范现象。如“火”、“叉”、“爽”等字(包括用这些字作部件的字)。

1997年4月7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7000个通用字的笔顺采用三种形式显示:一是跟随式,即一笔接一笔地写出汉字,如“工”字的笔顺表述为“ ̄丅工”;二是笔画式,用横(一)、竖(丨)、点(丶)撇(丿)、折(乛)五种基本笔画表示,则“工”字的笔顺又表述为“一丨一”,并且提笔归入横,竖钩(亅)归入竖,捺(乀)归入点(丶),各种折笔都归入折(乛);三是数字式,用阿拉伯数字1、2、3、4、5分别代表横、竖、撇、点、折,如“本”的笔顺是12341。在小学教育中最常采用的是跟随式。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的公布,无疑给我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大家在使用时,有两个问题不要忽视。

一是“敝”、“脊”两字的笔顺这次作了调整。“敝”字左边中间的竖不再是第三笔,而是第五笔;“脊”字的上边不再先写中间的“人”,而是先写两边的点、提、撇、点,后写中间的“人”。

二是“车”、“牛”两字在作左偏旁时,笔顺有变化。“车”字由横、折、横、竖改为横、折、竖、提;“牛”字由撇、横、横、竖改为撇、横、竖、提。

附:

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具体如下: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一些笔画笔顺易错字的正确写法:

一、横

1、末笔为二:

“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

“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曰、中竖、再写二。

“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

“堇”jǐn(谨、槿)的末二笔为竖、横。

“隹”zhuī(谁、难)的末二笔为竖、横。

2、“土、士”分开:

“土”——寺(侍、诗、痔、等)周、袁、幸。

“士”——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天、夭”分开:

“天”——吞、蚕、忝tiǎn(添、舔)、奏(凑)。

“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王、壬”分开:

“王”——呈(程、逞)。

“壬”——任(凭)廷、淫。

5、首笔是横不是撇:

“丰”(蚌、艳、契)、“耒”lěi(耕、耘、耙)。

“邦”(帮、梆、绑)的第四笔是撇。

“刊”的第三笔是竖,不是撇。

6、横“山”的中横向左向右出头不出头:

中横向右不出头——寻、帚、刍(邹)当、雪、扫、妇、侵。

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出头——聿yù(建)秉、捷、唐、康、争、兼。

中横向左都出头——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卂”和“丑”笔顺不同:

“卂”(汛、讯、迅)笔顺:横折弯钩、横、竖。

“丑”(扭、纽、钮)笔顺:横折、竖、横、横。

8、“毋”、“毌”笔顺:

“毋”wú笔顺:竖折、横折钩,撇、横(两边出头)。

“毌”笔顺:竖折、横折、竖、横(两边出头)。

9、“衰”中间部件的笔顺:竖、横折、长横(两边出头)、短横(堵口)。

10、“皮”的前三笔笔顺:横钩、撇、竖。

二、竖

1、竖与撇之分:

“临、监、坚、竖、紧”的第二笔是竖,不是撇。

“旧”第一笔是竖。

“归”第二笔是撇。

2、“周”与“同”第一笔不同:

“同、冈、网、罔”第一笔是竖。

“周、用”第一笔是撇。

3、“月”第一笔有变化:

“育、肯、胃、有、肩”月在下,首笔为竖。

“肚、肌、肠、期、朗”月在左右,首笔为撇。

4、强调后写竖:

“假、暇、遐(霞)”中间部件前三笔笔顺:横折、横、竖。

“报、服”右旁前两笔笔顺:横折钩、竖。

5、出头与不出头:

出头——“由”(黄寅)、“黾”(渑、绳、蝇)、“奄”(俺、淹、掩)。

不出头——“龟”(阄)。

出头——“异、弄、弃、弁、弈、算、弊”。

不出头——“畀”bì(痹、箅、鼻)。

出头——“圣”(怪、坚)。

不出头——“泾、径、经、劲、茎、颈”。

6、“号、考、污”末笔向上不出头。末两笔笔顺:横、竖折折钩。“考”字下部不能如阿拉伯数字“5”。

7、“丩”(叫、纠):竖提与竖不交叉。不能写如阿拉伯数字“4”。

8、做左偏旁时向右不出头:

“身”(射、躬、躲)——第六笔横、第七笔撇,都向右不出头。

“舟”(舰、般、航)——第五笔横,向右不出头。

▲注意:“耳”(取、职、联)——做左偏旁时末笔改提,可出头。

9、“非”的笔顺与笔画:

“非”(罪、韭)笔顺:左竖(不是撇)、三小横(最后一小横不为提)、右竖、三小横。

三、撇

1、应该撇通下来:

“免”(兔、挽、勉)、“奂”(唤、换、涣)、“象”(像)、“鬼”(傀、愧)、“卑”(婢、碑)——第六笔都是一撇通下来。

2、不是一笔通下来:

“麦”七画、“美”九画、“敖”(傲、熬、遨)十画、“象”十二画。

3、不要多一撇:

“畏”(喂、偎、煨)、“展”(辗、碾)、“代、武、贰”。

4、先撇与后撇:

先撇——“九、及”。

后撇——“刀、力、乃、万”(笔顺:横、横折钩、撇)、“方”(笔顺:点、横、横折钩、撇)。

5、撇向左出头与不出头:

出头——“化”(华、花、讹)右旁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之间相交叉。

不出头——“匕”bǐ(比、北、此、死、旨、尼、老)、“仑”(论、伦、论、轮)笔顺:先撇、后竖弯钩,两笔不相交叉。“比”左旁笔顺:横、竖提。“北”左旁笔顺:竖、横、提。“此”左旁笔顺:中竖、横、左竖、提。

6、末笔为“人”:

“火”笔顺:点、撇点、撇、捺。

“臾”笔顺:左上小撇、竖、短横、横折、短横、横,最后写“人”。

“爽”笔顺:横、左撇、点,撇、点,右撇、点,撇、点,最后写“人”。

“脊”上部笔顺:左点、提,撇点、点,再写中间“人”。

▲注意“兆”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与“脊”的上部笔顺不同。

四、点

1、有点无点:

有点——“市”shì(柿、铈、闹)。

无点——“沛”的右旁(沛、肺、芾),中间竖向上出头;七画。“尧”(浇、挠、绕、烧),右上无点。“步”(涉),左下无点。“染”右上不是丸。“琴”下无点。“纸”下无点(低下有点)。

2、先点与后点:

先点——“义、为”(笔顺:点、撇、横折钩、点)。

后点——“叉、发、拔、成”(凡从“戈”者均末笔为点)。

3、点点的顺序:

“母”笔顺:竖折、横折钩(两笔收尾处相交叉)、点、横、点。(不要写完横再点两点)。“凡”从母者:拇、姆、毒、每、诲、悔、霉均如此。

“舟”(船、航)、后三笔笔顺:点、横、点。

“丹”(彤)的末两笔笔顺:先点、后横。

“州”的笔顺:点、撇、点、竖、点、竖。

“鬯”chàng的笔顺:撇、斜点、[上]点、[左]点、[右]点、[下]点、竖折、竖、撇、竖弯钩。

五、折(提、钩)

1、横折与竖折:

“片”末笔为横折,共四画。

“牙”第二笔为竖折,共四画。

“乐”第二笔为竖折,共五画。

“舛”chuǎn(桀、舜、舞、降)末三笔为:横、竖折、竖(末笔向上出头)。

“既”右旁为横、竖折、撇(向上不出头),竖弯钩。

2、从区者末笔为竖折:

“区、匹、臣、匡、匠、医、匪”笔顺:先写横、再写里边被包围的部件,最后竖折一笔写完。

3、左偏旁末笔横改提:

“土”(培场)、“王”(玩球)、“止”(歧武)、“血”(衅衄)、“耳”(取、联)、“子”(孙、孩)、“马”(驰、驶)、“鸟”(鸵)。

4、“车”字笔画、笔顺的变化:

“车”做独体字时笔顺——横、竖折、横、竖。

“车”做左偏旁时(轻、较、转)笔顺——横、竖折、竖、提。

5、注意竖提:“切”(窃、砌、沏)左旁不是土。

“瓦”(瓯、瓷、瓶)笔顺:横、竖提、横折弯钩、点。

6、“发”与“拔”的右旁不同:

“发”(泼、拨)第一笔是竖折。

“拔”的右旁(祓、绂)第一笔是横。

7、有钩与无钩:

有钩——七、儿、几(冗、亢、机、秃、虎)。

无钩——朵、殳(没、投、沿、铅)。

有钩——东、杀、条、杂、亲、余(末笔均为点,不为捺)。

无钩——不、木、未、末、禾、耒、来、束。

8、“木”字钩与捺的变化:

“木“字做独体字时,竖无钩,末笔为捺。

“木“字构成合体字时,作左偏旁时:无钩、捺改为点、如“枯、杆、树”;作右偏旁时:无钩,捺不变,如“体、沐、林”;在上部或下部时:无钩,捺不变,如“杏、李、杰,桌、案、荣、采”。但遇到有并行的捺时,为了避让,而将捺改点如:“漆、茶、荼”。

9、“小”字钩的变化:

在字的上部时无钩——尘、尖、少(抄、纱、省、劣、雀)。

在字的下部时有钩——尔(你)、叔(菽、淑)、京(凉、就)、忝、示(宗、票、奈、捺)。▲注意:“尔”字例外——“玺、您”,在字上部时也有钩。

六、其他

1、几种顺序都有:

先中间,后两边——“丞、承、率、燕、兜、燮、夔”。

从左到右——“辔、盥、鬻、嬴、赢、羸、彘”。

▲注意:“肃”的笔顺:横折、横(向右出头)、横,中竖,再写左撇、右竖,最后写里边小撇、点。

“齑”的笔顺:先写文,左撇、右竖,最后写“韭”。

2、堵口与不堵口。

“己”jǐ——记、纪、起、忌、岂(凯、铠)、改、妃。

“已”yǐ

“巳”sì——包、苞、导、异、巷、祀、圯、汜、巽、熙。

“犯”的右旁——范、苑、宛(碗)厄(扼)、卮、危、卷(倦)。

3、区别几个有“戈”的字:

“戊wù、戍shù、戌xū、成、咸、戚”笔顺都是先写厂,再写内部部件,最后写斜钩、撇、点。

“戎róng、戒”jiè(诫、械)相同部分笔顺:长横、短横、在短横上加撇,(“戒”再多一竖),最后,斜钩、撇、点。

4、“仑与仓”要分开:

“仑”——伦、沦、抢、论轮。

“仓”——伧、沧、抢、枪、苍。

5、“癸与祭”的字头要分开:

“癸”——揆、睽。登(澄、橙、瞪、凳)。

“祭”——察、蔡。

6、“学与党”的字头要分开:

学、鲎、觉。

党、堂、常、棠、尝。

兴、举、誉。

佥(检、验、签)。

光、当、肖。

7、字的末尾笔画不同:

“呙”(涡、蜗、莴、窝)——末两笔:撇、点。

“离”(漓、螭、璃、禽)——末两笔:撇折、点。

“禹(属、踽)、禺、隅、愚、寓”——末三笔为竖、提、点。

8、“冒”字上部部件特殊:

“冒”(帽、瑁、冕、勖)上部部件第三笔、第四笔不触及到左、右两边,有时可写成秃宝盖下加二;不要写成“曰”yuē或“日”rì。

9、“辰”字起笔先写厂:

“辰”(振、唇、辱、晨)笔顺:横、撇、横、横、竖提、撇、捺。

10、“敝”字的笔顺:

敝(撇、弊、憋、蹩、鳖、蔽)的左旁笔顺:点、撇、左竖、横折钩、中竖(向上出头)、最后写里边的撇、点。敝十一画。

11、“女”字的笔画、笔顺:

“女”独体字笔顺:撇点、撇、横(横与撇只接触,不交叉,横向右略长)。

“女”字做左偏旁时,笔顺同上,不同的是横与撇接触后,不向右略长,构成一定角度即可。横不改为提。

12、“兖”字中间是“厶”,不是“口”:

兖、衮(滚、磙)笔顺:六下是厶,不是口。

13、三个特殊字形的笔顺:

“凹”āo——竖、横折折、竖、横折、横,共五画。

“凸”tū——上竖、中横、下竖、横折折折、横,共五画。

“噩”è——横、竖、左口、右口,横、左口、右口、横,共十六画。

14、部分字的笔画、笔顺:

“了”:横钩、竖钩,两画。

“之”:点、横撇、捺,三画。

“廿”niàn(革字头)笔顺:横、竖、竖、横,共四画。

“卅”sà(带字头)笔顺:横、撇、竖、竖,共四画。

15、部分部首的笔画,笔顺:

“艹”(草字头):横、竖、竖,三画。

“讠”(言字旁):点、横折提,两画。

“辶”(走之儿):点、横折折撇、捺,三画。

“阝”(双耳刀):横撇弯钩、竖,两画。

“忄”(竖心旁):左点、右点,竖,三画。

“犭”(反犬旁):撇、弯钩、撇,三画。

应该说,国家出台的这个标准,是针对印刷字体而言。一般手写体,不管是楷书或其它字体时,有些笔画和笔顺的写法是可以存在差异的,但不能随心所欲,偏离汉字造字的基本原则。如“女”字做左偏旁时,笔顺为“撇点、撇、提(变横作提)”,提与撇接触后,不宜向右略长。

汉字笔画名称表(大全)

汉字笔画名称表(3-1) 序号笔画名称例字序号笔画名称例字 1 短斜横二三丰21 横折弯撇过边进 2 短平横士王壬22 斜捺八入太 3 长平横土下正23 平捺之这廷 4 长斜横七毛皂24 左点刃小写 5 短直竖尘圭止25 右点斗头雨 6 右斜竖世甘26 长点不斥贝 7 左斜竖古共27 左右点办乐东 8 悬针竖十干中28 相向点丫兰单 9 垂露竖卜川木29 相背点六只其 10 平撇千斤舌30 合三点兴采学 11 短斜撇牛生年31 连四点杰点羔 12 长斜撇1 人左少32 上下点冬尽寒 13 长斜撇2 义文父33 竖两点冲冷冰 14 竖撇1 厂月34 竖三点江汗河

15 竖撇2 大火史35 两对点泰黍黎 16 横撇1 了子矛36 平提虫好船 17 横撇2 之乏芝37 斜提习冷圾 18 横撇3 又久夕38 竖提1 以衣农 19 竖折撇专传砖39 竖提2 瓜瓦 20 横折折撇及极建40 竖提3 长良 汉字笔画名称表(3-2) 序号笔画名称例字序号笔画名称例字 41 撇提1 乡红级61 竖弯钩1 兄巴巳 42 撇提2 么台允62 竖弯钩2 儿电兆 43 横折提计认识63 横折弯钩1 九丸乞 44 横折1 口五今64 横折弯钩2 几凡机 45 横折2 互丑65 横斜钩飞气风 46 横折3 片且直66 斜钩戈我成 47 竖折1 山凶画67 卧钩心必志

48 竖折2 牙屯出68 弯钩子手狂 49 竖折3 亡世69 竖钩1 于乎予 50 竖折4 区巨匠70 竖钩2 丁寸才 51 撇折1 车东71 横钩1 欠吹 52 撇折2 母每72 横钩2 买军宝 53 撇点1 女汝73 横折钩1 也他池 54 撇点2 如妈姐74 横折钩2 四而书 55 撇点3 妥安要75 横折钩3 田回勿 56 竖弯1 四泗76 横折钩4 万方芳 57 竖弯2 酉酒醋77 横折钩5 习句旬 58 横折弯朵没铅78 横折钩6 司同因 59 横折折凹79 横折钩7 永月丹 60 竖折折鼎80 竖折折钩1 引驶 汉字笔画名称表(3-3) 序号笔画名称例字序号名称例字

常用汉字笔顺规范

常用汉字笔顺规范一、楷书汉字笔顺基本规则: 先上后下,如:吕、高、冒、否 先左后右,如:明、好、传、练 先横后竖,如:十、干、末、井 先横后撇:厂、友; 先横后折:七、于; 先撇后折:么、九; 先撇后捺,如:人、入、八、刈 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团、圆、固 先上后内再左下,如:臣、叵、匠 先中间后两边:水、止、承、办; 先外后里:风、同、司、问; 先内实后下包:凶、皿、函; 正上、左上点须先写:义、头; 右上、里边点最后写:戈、瓦; 主体横、竖最后写:册、女、毋、中、半、串;

走之儿、建之旁最后写:这、边、延、建。 二、补充规则: 1、关于“点”的书写顺序: (1)点在上、左,就先写,如“义、主、头、为”等。 (2)点在内、右上,就后写,如“叉、瓦、栽、试”等。 2、关于两面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顺序: (1)上右、上左包围结构的,先外后里,如“司、勺、氧、斤、房、床”等。这种规则中,“戈、弋”偏旁的除外,如“戒、或、式、贰”等。以“式”为例,其书写顾序是:“一、工、式”。 (2)左下包围结构的,先里后外,如“辶”偏旁的“过、这、边”等,以及“廴”偏旁的“延、建、廷”等。这种规则中“毛、走、鬼、风、是”等偏旁的字除外,如“毡、赵、魅、飕、题”等字都是先外后内,这类字在汉字中的数量是很少的,而且特点突出,很容易掌握。 3、关于三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顺序: (1)缺口向上的,先里后外,如“凶、幽”等。 (2)缺口向下的,先外后里,如“同、周”等。 (3)缺口向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如“区、叵、臣”等。 汉字笔顺规则表

四、特殊笔顺示例(附件) 汉字笔画数笔画顺序例字

常用汉字笔顺表

原文地址:常用汉字笔顺规范作者:旭日照耀 常用汉字笔顺规范 一、楷书汉字笔顺基本规則: 先上后下,如:吕、高、冒、否 先左后右,如:明、好、传、练 先横后竖,如:十、干、末、井 先横后撇:厂、友; 先横后折:七、于; 先撇后折:么、九; 先撇后捺,如:人、入、八、刈 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团、圆、固 先上后内再左下,如:臣、叵、匠 先中间后两边:水、止、承、办; 先外后里:风、同、司、问; 先内实后下包:凶、皿、函; 正上、左上点须先写:义、头; 右上、里边点最后写:戈、瓦; 主体横、竖最后写:册、女、毋、中、半、串; 走之儿、建之旁最后写:这、边、延、建。 二、补充规则: 1、关于“点”得书写顺序: (1)点在上、左,就先写,如“义、主、头、为”等。 (2)点在内、右上,就后写,如“叉、瓦、栽、试”等。 2、关于两面包围结构得字得书写顺序: ⑴上右、上左包围结构得,先外后里,如“司、勺、氧、斤、房、床”等。这种规则中,“戈、弋”偏旁得除外,如“戒、或、式、贰”等。以“式”为例,其书写顾序就是:“一、工、式”。 (2)左下包围结构得,先里后外,如偏旁得“过、这、边”等,以及偏旁得“延、建、廷”等。这种规则中“毛、走、鬼、风、就是”等偏旁得字除外,如“毡、赵、魅、飕、题”等字都就是先外后内,这类字在汉字中得数量就是很少得,而且特点究出,很容易掌握。 3、关于三包围结构得字得书写顺序: (1)缺口向上得,先里后外,如“凶、幽”等。 (2)缺口向下得,先外后里,如“同、周”等。 (3)缺口向右得,先上后里再左下,如''区、叵、臣”等。 汉字笔顺规则表

四.特殊笔顺示例(附件) 汉字笔画数笔画顺序例字 了 2 52 子、李、孑、* 力 2 53 历、办 为 4 4354 伪、泳 九 2 35 仇、旭、抛、鸠、蛰乃 2 53 仍、扔、汤 及 3 354 级、笈 七 2 15 化、讹、虎、皂 龙 5 13534 拢、笼、垄、聋 市 5 41252 柿、闹 市 4 1252 沛、芾、、肺 万 3 153 方、彷、厉、

完整word版中小学常用汉字笔顺规范汇总大全

中小学常用汉字笔顺规范汇总大全 一、楷书汉字笔顺基本规则: 先上后下,如:吕、高、冒、否 先左后右,如:明、好、传、练 先横后竖,如:十、干、末、井 先横后撇:厂、友; 先横后折:七、于; 先撇后折:么、九; 先撇后捺,如:人、入、八、刈 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团、圆、固 先上后内再左下,如:臣、叵、匠 先中间后两边:水、止、承、办; 先外后里:风、同、司、问; 先内实后下包:凶、皿、函; 正上、左上点须先写:义、头; 右上、里边点最后写:戈、瓦; 主体横、竖最后写:册、女、毋、中、半、串; 走之儿、建之旁最后写:这、边、延、建。 二、补充规则: 1、关于“点”的书写顺序: 点在上、左,就先写,如“义、主、头、为”等。(1). (2)点在内、右上,就后写,如“叉、瓦、栽、试”等。 2、关于两面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顺序: (1)上右、上左包围结构的,先外后里,如“司、勺、氧、斤、房、床”等。这种规则中,“戈、弋”偏旁的除外,如“戒、或、式、贰”等。以“式”为例,其书写顾序是:“一、工、式”。 (2)左下包围结构的,先里后外,如“辶”偏旁的“过、这、边”等,以及“廴”偏旁的“延、建、廷”等。这种规则中“毛、走、鬼、风、是”等偏旁的字除外,如“毡、赵、魅、飕、题”等字都是先外后内,这类字在汉字中的数量是很少的,而且特点突出,很容易掌握。 3、关于三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顺序: (1)缺口向上的,先里后外,如“凶、幽”等。 (2)缺口向下的,先外后里,如“同、周”等。 (3)缺口向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如“区、叵、臣”等。 汉字笔顺规则表

汉笔顺汉字笔顺汉字笔顺汉字笔顺字凶丿丶乙丨九丿乙过一丨丶丶乙于一一丨 犭乙丨乙丿乙丿丿乙匕丹丿乙丶一也 雪一丶乙丨丶丶乙丿丨乙丶丿乙乙一皮乙丿乃乌 门丶丨乙丶一乙丿方丬丶一丨乙丿力 兆丿丶一乙丿丶一乙一乙一七火丶丿丿丶与率一乙丿灬丿丨一乙 万丶一乙乙丶丶丶丶丶丶片 冫一乙乙丶山丨乙丨瓦心丶乙丶丶丶一 臣一丨乙一丨乙丶丿乙丶义丶丿丶为乙丨一一丑 甫一丨乙一一丨乙一乙一乙忄丶丶丨民办乙丿丶丶 赤一丨一丿丨丿臼丿丨一乙一一宀丶丶乙一丨丨一乙世 卩乙丨巴乙丨一乙丿乙丶及一丨乙一丨可 再北一丨乙丨一一丿丨丿乙化女乙丿一丨一一丿乙 廴乙丶乙一刁丨一丨乙一凸乙丶丶叉 夂建丶丶一丿丶丿渊乙一一一一丨丿乙丶五一丨乙一 里尤丨乙丨乙一凹一丿乙丶丨乙一一丨一一乙一丨车丨丿丿乙丶乙乙乙一乙一

汉字笔顺规则表(1)

汉字笔顺规则表

汉字笔画名称表易错笔画说明

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尖(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笔顺是否正确,尖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般规则: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问同司 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 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 、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与点:发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 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口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 ”“戈' % r?“成” 坐。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 % 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 “凶 ” “函 ” % “幽”等。 “三框”也叫框”如“ 匹“巨“、 ⑤“匠子,“IX”% 假”等O ⑥大口”即大口框,如“四”、“回” 、 国”等。 “园,、延伸阅读(一) 笔画笔顺易错字: 、横 1、末笔为二:冉(再、苒)一一笔顺:竖、横折钩、\ [中\]竖、末笔写二。里(理、童)一一笔顺:先写甲,后写二。重(踵、董)一一笔顺:撇、横、写曰,\ [中\]竖、再写二。垂(捶、槿、锤)一一笔顺:先写千、后写卄,再写二。▲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 i谨n (、槿)一 -末二笔为竖、横。隹zhul (谁、难)一一末二笔为竖、横。 2、土、士分开土一一寺(侍、诗、痔、等)周、袁、幸。士一一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天、夭分开天一一吞、蚕、忝阳(n添、舔)、奏(凑)。夭一一乔(侨、桥、骄、娇)吞、袄、妖。 4、王、壬分开王一一呈(程、逞)。壬一一任(凭)廷、淫。 5、首笔是横不是撇:丰(蚌、艳、契)、耒I。耕i (、耘、耙)。邦(帮、梆、绑)的 第四笔是撇。刊的第三笔是竖。 6、横“山”的中横向左向右出头不出头:中横向右不出头一一寻、帚、刍(邹)当、雪、 扫、妇、侵。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出头■■聿yD (建)秉、捷、唐、康、争、兼。中横向左都出头一一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 [中\]横。 7、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讯的右旁(汛、讯、迅)一一笔顺:横折弯钩、横、竖。 (末二笔为十)。丑(扭、纽、钮)一一笔顺:横折、竖、横、横(末二笔为二)。 8、毋、贯笔顺:毋wu笔顺:竖折、横折钩,〔先〕撇、〔后〕横(两边出头)。贯的上部部件一—笔顺:竖折、横折、〔先〕竖、〔后〕横(两边出头)。 9、衰的笔顺:中间部件:竖、横折、〔中间〕长横(两边出头)、短横(堵口)。 10、皮的前三笔笔顺:横钩、撇、竖。 1、竖与撇之分:临、监、坚、竖、紧 归一一第二笔是撇。 第二笔是竖,不是撇。旧一一第一笔是竖。

汉字书写笔顺规范

汉字书写笔顺规范 (2010-01-17 20:53:00) 转载▼ 标签:分类:汉字文化知识 汉字笔顺规则 教育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岀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 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岀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 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岀规范笔顺的“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 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通知规定: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 X ",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岀"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 贯" 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 重" 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 脊" 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 义" 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 门、斗" 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 的要后写,如" 玉、瓦"等。 "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 匚" 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 等。 " 敝" 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 弊、蹩、憋、鳖" 等。 "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 口" ,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 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 字的笔顺不同。 笔画笔顺易错字集锦 一、横 1 末笔为二:冉(再、苒)-- 笔顺:竖、横折钩、\[ 中\] 竖、末笔写二。里(理、童)-- 笔顺:先写甲,后写二。重(踵、董)-- 笔顺:撇、横、写曰,\[ 中\] 竖、再写二。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卄,再写二。▲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 in (谨、槿)--末二笔为竖、横。隹zhu 1(谁、难)--末二笔为竖、横。 2 土、士分开土-- 寺(侍、诗、痔、等)周、袁、幸。士-- 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天、夭分开天--吞、蚕、忝tian(添、舔)、奏(凑)。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 王、壬分开王-- 呈(程、逞)。壬-- 任(凭)廷、淫。 5首笔是横不是撇:丰(蚌、艳、契)、耒lQi (耕、耘、耙)。邦(帮、梆、绑)的第四笔 是撇。刊的第三笔是竖。 6 横“山”的中横向左向右出头不出头:中横向右不出头-- 寻、帚、刍(邹)当、雪、扫、 妇、侵。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岀头--聿yd (建)秉、捷、唐、康、争、兼。中横向左都出头-- 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 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讯的右旁(汛、讯、迅)-- 笔顺:横折弯钩、横、竖。(末二笔 为十)。丑(扭、纽、钮)-- 笔顺:横折、竖、横、横(末二笔为二)。 8毋、贯笔顺:毋wd笔顺:竖折、横折钩,[先]撇、[后]横(两边岀头)。贯的上部部件-- 笔顺:竖折、横

常用汉字笔顺表

常用汉字笔顺规范 一、楷书汉字笔顺基本规则: 先上后下,如:吕、高、冒、否 先左后右,如:明、好、传、练 先横后竖,如:十、干、末、井 先横后撇:厂、友; 先横后折:七、于; 先撇后折:么、九; 先撇后捺,如:人、入、八、刈 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团、圆、固 先上后内再左下,如:臣、叵、匠 先中间后两边:水、止、承、办; 先外后里:风、同、司、问; 先内实后下包:凶、皿、函; 正上、左上点须先写:义、头; 右上、里边点最后写:戈、瓦; 主体横、竖最后写:册、女、毋、中、半、串; 走之儿、建之旁最后写:这、边、延、建。 二、补充规则: 1、关于“点”的书写顺序: (1)点在上、左,就先写,如“义、主、头、为”等。 (2)点在内、右上,就后写,如“叉、瓦、栽、试”等。 2、关于两面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顺序: (1)上右、上左包围结构的,先外后里,如“司、勺、氧、斤、房、床”等。这种规则中,“戈、弋”偏旁的除外,如“戒、或、式、贰”等。以“式”为例,其书写顾序是:“一、工、式”。 (2)左下包围结构的,先里后外,如“辶”偏旁的“过、这、边”等,以及“廴”偏旁的“延、建、廷”等。这种规则中“毛、走、鬼、风、是”等偏旁的字除外,如“毡、赵、魅、飕、题”等字都是先外后内,这类字在汉字中的数量是很少的,而且特点突出,很容易掌握。 3、关于三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顺序: (1)缺口向上的,先里后外,如“凶、幽”等。 (2)缺口向下的,先外后里,如“同、周”等。 (3)缺口向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如“区、叵、臣”等。

四、特殊笔顺示例(附件) 汉字笔画数笔画顺序例字 了 2 52 子、李、孑、孓 力 2 53 历、办 为 4 4354 伪、沩、 九 2 35 仇、旭、抛、鸠、蛰乃 2 53 仍、扔、汤 及 3 354 级、笈 七 2 15 化、讹、虎、皂 龙 5 13534 拢、笼、垄、聋 市 5 41252 柿、闹 巿 4 1252 沛、芾、、肺 万 3 153 方、彷、厉、 山 3 252 崇、峰、岗 出 5 52252 茁、屈、拙 门 3 425 问、闯、闩、闭 义 3 434 仪 叉 3 544 杈、 廿 4 1221 世、柑、革 五 4 1251 捂、梧

2500个常用汉字笔画顺序表

一、“匕”,共2笔,第一笔是撇,第二是竖弯钩。特别注意含“匕”基本规则M 部首的常用字,只有“北”的短撇不出头,其他如“化”“华”“花”.先横后竖1 2.先撇后捺等的短撇均出头。4.从左到右3.从上到下7.先中间后两边65.先外后里.先外后里再封口“兜”,共11画,先写上面中间的“白”,第六笔写左边的短二、补充规则撇,第七笔写左边的竖提,第八笔写右边的横折,第九笔写短横,最后.点在右上或字里,后写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2 写下面的“儿”字。 .两面包围结构的字3 1()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还有如“凹”“凸”两个字也很容易写错,两个字都是5笔写成,)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2“凹”的第二笔是横折弯;“凸”的第四笔是横折折折。 4.三面包围结构的字汉字精妙绝伦,写汉字却要一笔不苟。)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1()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2)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3 的笔画笔顺,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短横,第“臼”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短横,第六笔是长横(即从左到右)。我很惊讶(其他老师也很惊讶),以为王老师讲错了。这个字,我历来都是从外到内,第一笔写短撇,第二笔写竖,第三笔写横折,第四笔写短横,第五笔写短横,第六笔写长横。而且由“臼”构成的常用字都按这样的笔顺,如:舀、稻、滔、蹈、掐、焰、陷、舅、鼠、搜、插、嫂、艘……还有一些字的笔画也值得大家注意,特摘录如下:再写下面的“冂”,笔写成,共“敝”:11先写左上边的“丷”,第五笔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攵”。由“敝”构成的常用字有:蔽、撇、弊,等等。笔写成,第一笔写长撇,第二笔写左边的点,第三笔写左“兆”:共6边的提,第四笔写竖弯钩,最后两笔是右边的两点。由“兆”构成的常用字有:桃、逃、挑,等等。笔写成,第一笔横,第二笔短竖,第三笔横折,第“臣”:共 6四笔横,第五笔短竖,第六笔竖弯。特别注意凡含“匚”的汉字,都是先写上面的横,再写中间的部分,最后写竖弯。如:巨、卧、颐、藏、臧,等等。 “声”具体笔画:横、竖、横、横折、竖、横、撇“瓜”具体笔画:撇、撇、竖提、点、捺 “睡”具体笔画:撇、横、横、竖、横、竖具体笔画:竖、横折、横、横、横、撇、横、竖、横、竖、竖、“年”横、横 具体笔画:横、竖、横折、横、竖、竖折“臣” “雪”具体笔画:横、点、横折、竖、点、点、点、点、横折、具体笔画: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革”横、横 “伐”具体笔画:撇、竖、横、斜钩、撇、点“廿”具体笔画:横、竖、竖、横 具体笔画:撇、竖、横、横折、横、横、横、竖、提、撇、横“毁”“此”具体笔画: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折弯、横撇、捺“表”具体笔画:横、横、竖、横、撇、竖提、撇、捺“勇”具体笔画:横撇、点、竖、横折钩、横、横、竖、横折钩、撇 “防”具体笔画:横撇弯钩、竖、点、横、横折钩、撇 具体笔画: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撇、点、点、“孵” “雨”具体笔画:横、竖、横折钩、竖、点、点、点、点撇、横撇、竖钩、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 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 通知规定: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笔顺规范

笔顺规则知多少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 (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 一、横 1.末笔写二。 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 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 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 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 隹zhuī(谁、难)--末二笔为竖、横。 2.土、士分开。 土--寺(侍、诗、痔、等)周、袁、幸。 士--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天、夭分开。 天--吞、蚕、忝tiǎn(添、舔)、奏(凑)。 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王、壬分开。 王--呈(程、逞)。

一年级上册汉字笔顺规则表和笔画名称大全之欧阳语创编

汉字笔顺规则表和笔画名称表作者:高朋满座 汉字笔画笔顺比赛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8分,每题2分) 1.一般认为汉字有( )等五种基本笔画。 A.点、横、竖、钩、折 B.横、竖、撇、捺、提 C.点、横、竖、撇、折 D.点、横、竖、撇、捺 2. “比”的第一笔是()。 A.横 B.竖提 C.撇点 D.竖 3.“凸、凹、母、臼、垂、乘”等汉字的笔画数分别是( )。

A.四、五、四、六、八、十— B.五、五、五、六、八、十 C.四、四、五、六、九、十 D.四、五、五、六、八、十一 4.“插、叟、幽、长”等汉字的笔画数分别是( )。 A.十一、八、九、五 B.十二、九、九、四 C.十二、九、八、五 D.十一、九、九、四 5.下列汉字中属于包围结构的一组是( )。 A.痈、遛、圄、画、司 B.辩、尼、奚、思、贱 C.句、赶、呆、项、向 D.区、刁、苗、窟、库 6.“允”字的部首是()。 A.ㄥ B.ㄙ C.儿

7.下面三个字中,倒数第二笔不是撇的字是()。 A.北 B.伏 C.找 8.指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A.“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折” B.“火”字的笔顺是“点、长撇、短撇、捺” C.“必”字的最后一笔是“撇” 9.下列三个字中,笔画数正确的是()。 A.“像”字14画 B.“婢”字12画 C.“嚓”字17画 二、多项选择题(12分,每题4分) 1. 下列五组中笔画数相同的是( ) A. 凹讯册 B.制但冠 C.鼎湛葛 D.书为韦 E.案烟放

2.下面五组汉字中结构模式相同的是( ) A. 尼字 B.相信 C.思同 D.画凶 E.徽翼 3.“慢”字( ) A.笔画数是14笔 B.笔画数是15笔 C.由四个部件组成 D.由2个部件组成 E.基本结构是左右结构 三、辨析题(26分) 1.指出“陛”、“鼎”的笔画数(4分)。 2.指出“拇、孤、骨、采、巨、姬、凸、脊”等字的笔画数(16分)。 3.指出“贯、戕、瞥”的笔画数和起笔的笔画名称(6分)。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通知规定: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笔画笔顺易错字集锦 一、横

中小学常用汉字笔顺要求规范汇总情况大全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中小学常用汉字笔顺规范汇总大全一、楷书汉字笔顺基本规则:先上后下,如:吕、高、冒、否 先左后右,如:明、好、传、练 先横后竖,如:十、干、末、井 先横后撇:厂、友; 先横后折:七、于; 先撇后折:么、九; 先撇后捺,如:人、入、八、刈 先外后内再封口,如:团、圆、固 先上后内再左下,如:臣、叵、匠 先中间后两边:水、止、承、办; 先外后里:风、同、司、问; 先内实后下包:凶、皿、函; 正上、左上点须先写:义、头; 右上、里边点最后写:戈、瓦; 主体横、竖最后写:册、女、毋、中、半、串; 走之儿、建之旁最后写:这、边、延、建。 二、补充规则: 1、关于“点”的书写顺序:

(1)点在上、左,就先写,如“义、主、头、为”等。 实用文档 文案大全(2)点在内、右上,就后写,如“叉、瓦、栽、试”等。 2、关于两面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顺序: (1)上右、上左包围结构的,先外后里,如“司、勺、氧、斤、房、床”等。这种规则中,“戈、弋”偏旁的除外,如“戒、或、式、贰”等。以“式”为例,其书写顾序是:“一、工、式”。 (2)左下包围结构的,先里后外,如“辶”偏旁的“过、这、边”等,以及“廴”偏旁的“延、建、廷”等。这种规则中“毛、走、鬼、风、是”等偏旁的字除外,如“毡、赵、魅、飕、题”等字都是先外后内,这类字在汉字中的数量是很少的,而且特点突出,很容易掌握。 3、关于三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顺序: (1)缺口向上的,先里后外,如“凶、幽”等。 (2)缺口向下的,先外后里,如“同、周”等。 (3)缺口向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如“区、叵、臣”等。 汉字笔顺规则表 笔汉笔汉笔汉笔 丿丿丶乙一丨丶丶一 丿丿乙丶乙丨丿乙 乙丿乙乙乙丿丨乙一丶乙丨丶 乙丶一乙丶一丶丨 一乙丶丿丿一丿丶一乙丿 一乙丶丶丶丿丨一丶一乙乙丶

常用汉字笔画笔顺

常用汉字笔画笔顺 常用汉字笔画笔顺易错的8个 “臼”的规范笔画笔顺为,第一笔是短撇,第二笔是竖,第三笔是短横,第四笔是横折,第五笔是短横,第六笔是长横(即从左到右)。注:“臼”这个字,绝大数中国人都是错误的坚持从外到内,第一笔写短撇,第二笔写竖,第三笔写横折,第四笔写短横,第五笔写短横,第六笔写长横。而且由“臼”构成的常用字都按这样的笔顺,如:舀、稻、滔、蹈、掐、焰、陷、舅、鼠、搜、插、嫂、艘……因此,“臼”字的笔画也值得大家注意。 “敝”:共11笔写成,先写左上边的“丷”,再写下面的“冂”,第五笔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攵”。由“敝”构成的常用字有:蔽、撇、弊,等等。 “兆”:共6笔写成,第一笔写长撇,第二笔写左边的点,第三笔写左边的提,第四笔写竖弯钩,最后两笔是右边的两点。由“兆”构成的常用字有:桃、逃、挑,等等。 “臣”:共6笔写成,第一笔横,第二笔短竖,第三笔横折,第四笔横,第五笔短竖,第六笔竖弯。特别注意凡含“匚”的汉字,都是先写上面的横,再写中间的部分,最后写竖弯。如:巨、卧、颐、藏、臧,等等。 “匕”:共2笔,第一笔是撇,第二是竖弯钩。特别注意含“匕”部首的常用字,只有“北”的短撇不出头,其他如“化”“华”“花”等的短撇均出头。 “兜”:共11画,先写上面中间的“白”,第六笔写左边的短撇,第七笔写左边的竖提,第八笔写右边的横折,第九笔写短横,最后写下面的“儿”字。 “凹”:字也很容易写错,这个字是5笔写成,“凹”的第二笔是横折弯。 “凸”:字也同样很容易写错,这个也字是5笔写成,“凸”的第四笔是横折折折。” 九丿乙匕丿乙乃乙丿 力乙丿 与一乙一万一乙丿山丨乙丨义丶丿丶忄丶丶丨宀丶丶乙及丿乙丶女乙丿一叉乙丶丶五一丨乙一车一乙一丨巨一乙一乙比一乙丿乙脊丶一丿丶丿丿 或一口一乙丿丶 互一乙乙一 肖丨丶丿丨乙一 长丿一乙丶 凶丿丶乙丨 丹丿乙丶一 乌丿乙乙一 方丶一乙丿 火丶丿丿丶 灬丶丶丶丶 心丶乙丶丶 丑乙丨一一 办乙丿丶丶 世一丨丨一乙 可一丨乙一丨 北丨一一丿乙 凸丨一丨乙一 渊丶丶一丿丶丿 凹丨乙丨乙一 鸟丿乙丶乙一 那乙一一丿乙丨 兜丿丨乙一一丿 贯乙乙丨一丨乙 必丶乙丶丿丶 幽丨乙乙丶乙乙 讯丶乙乙一丨

常用字(按笔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之一 常用字(2500字) 笔画顺序表 一画 一乙 二画 二十丁厂七卜人入八九几儿了力乃刀又 三画 三于干亏士工土才寸下大丈与万上小口巾山千乞川亿个勺久凡及夕丸么广亡门义之尸弓己已子卫也女飞刃习叉马乡 四画 丰王井开夫天无元专云扎艺木五支厅不太犬区历尤友匹

车巨牙屯比互切瓦止少日中冈贝内水见午牛手毛气升长仁什片仆化仇币仍仅斤爪反介父从今凶分乏公仓月氏勿欠风丹匀乌凤勾文六方火为斗忆订计户认心尺引丑巴孔队办以允予劝双书幻 五画 玉刊示末未击打巧正扑扒功扔去甘世古节本术可丙左厉右石布龙平灭轧东卡北占业旧帅归且旦目叶甲申叮电号田由史只央兄叼叫另叨叹四生失禾丘付仗代仙们仪白仔他斥瓜乎丛令用甩印乐句匆册犯外处冬鸟务包饥主市立闪兰半汁汇头汉宁穴它讨写让礼训必议讯记永司尼民出辽奶奴加召皮边发孕圣对台矛纠母幼丝

六画 式刑动扛寺吉扣考托老执巩圾扩扫地扬场耳共芒亚芝朽朴机权过臣再协西压厌在有百存而页匠夸夺灰达列死成夹轨邪划迈毕至此贞师尘尖劣光当早吐吓虫曲团同吊吃因吸吗屿帆岁回岂刚则肉网年朱先丢舌竹迁乔伟传乒乓休伍伏优伐延件任伤价份华仰仿伙伪自血向似后行舟全会杀合兆企众爷伞创肌朵杂危旬旨负各名多争色壮冲冰庄庆亦刘齐交次衣产决充妄闭问闯羊并关米灯州汗污江池汤忙兴宇守宅字安讲军许论农讽设访寻那迅尽导异孙阵阳收阶阴防奸如妇好她妈戏羽观欢买红纤级约纪驰巡 七画 寿弄麦形进戒吞远违运扶抚

坛技坏扰拒找批扯址走抄坝贡攻赤折抓扮抢孝均抛投坟抗坑坊抖护壳志扭块声把报却劫芽花芹芬苍芳严芦劳克苏杆杠杜材村杏极李杨求更束豆两丽医辰励否还歼来连步坚旱盯呈时吴助县里呆园旷围呀吨足邮男困吵串员听吩吹呜吧吼别岗帐财针钉告我乱利秃秀私每兵估体何但伸作伯伶佣低你住位伴身皂佛近彻役返余希坐谷妥含邻岔肝肚肠龟免狂犹角删条卵岛迎饭饮系言冻状亩况床库疗应冷这序辛弃冶忘闲间闷判灶灿弟汪沙汽沃泛沟没沈沉怀忧快完宋宏牢究穷灾良证启评补初社识诉诊词译君灵即层尿尾迟局改张忌际陆阿陈阻附妙妖妨努忍劲鸡驱纯纱纳纲驳纵纷纸纹纺驴纽

汉字笔顺大全

国家规定汉字笔顺规则大全<转载>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附:笔画笔顺易错字集锦 一、横 1 末笔为二。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隹zhuī(谁、难)--末二笔为竖、横。 2 土、士分开。土--寺(侍、诗、痔、等)周、袁、幸。士--吉(洁、桔、结、秸)志、壳、声、喜、嘉、壹、壶、壮。 3 天、夭分开。天--吞、蚕、忝tiǎn(添、舔)、奏(凑)。夭--乔(侨、桥、骄、娇)岙、袄、妖。 4 王、壬分开。王--呈(程、逞)。壬--任(凭)廷、淫。 5 首笔是横不是撇:丰(蚌、艳、契)、耒lěi(耕、耘、耙)。邦(帮、梆、绑)的第四笔是撇。刊的第三笔是竖。 6 横“山”的中横向左向右出头不出头。中横向右不出头--寻、帚、刍(邹)当、雪、扫、妇、侵。横“山”有竖穿过时中横向右要出头--聿yù(建)秉、捷、唐、康、争、兼。中横向左都出头--疟、虐(谑)末笔笔顺:横、竖折、中横。 7 讯的右旁和丑笔顺不同。讯的右旁(汛、讯、迅)--笔顺:横折弯钩、横、竖。(末二笔为

汉字书写笔顺规范

汉字书写笔顺规范 艺术星空 10-12 2354 : 1988年3月25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定了7000个汉字的规范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将隐性的规范笔顺变成显性的,列出了三种形式的笔顺。同时,明确了字表中难以根据字序推断出规范笔顺的“火”、“叉”、“ 鬯”、“爽”等一些字的笔顺,调整了“敝”、“脊”两个字的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施行, 通知规定: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的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与"王"字的笔顺不同。 笔画笔顺易错字集锦

常用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敝"的左边先写上部的点、撇,接着写左下角的竖、横折钩,然后写中间的长竖,最后写里面的撇、点。这些字还有"弊、蹩、憋、鳖"等。 "噩"字的横、竖写后,接着写上边的左右两个"口",再写中间的横和横下的两个"口",最后写一长横。这样写符合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和"王"字的笔顺不同。 附:笔画笔顺易错字集锦 一、横 1.末笔写二 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 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 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