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是什幺,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有转移,电子转移是微观的,宏观表现是化合价(即氧化数)的变化。氧化数升高,即失电子的半反应是氧化反应,发生此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氧化数降低,得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发生此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被氧化剂氧化后生成的物质叫氧化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剂还原后生成的物质叫还原产物。

即: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得失氧关系示意图一般来说,同一反应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比还原剂弱,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比氧化剂弱,这就是所谓“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

1氧化还原反应特点有哪些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或得到氧的化学反应),不是一种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缓慢进行不易被人觉察的氧化反应。如铁生锈、呼吸作用、食物腐败

燃烧必备的二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自燃:由缓慢氧化积聚的热量引发的自发燃烧。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

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氧的物质。常用的还原剂有H2、CO、C等,具有还原性。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及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 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 ,首先被氧 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 3PO 4 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 2、Br 2 、O 2 、I 2 、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 2、NO 2 、SO 3 、MnO 2 、PbO 2 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 2SO 4 、HNO 3 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 3、KMnO 4 、FeCl 3 、K 2 Cr 2 O 7 等

最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 1、四组重要概念间的关系 (1)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或者说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或者说是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 口诀: 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 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 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 (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侧重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

注意: ○1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 ○2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一定要标明“得”或“失”。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具体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如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例如: 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分发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伴随非氧化还原反应。例如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实质 1.对于反应2P +4H 2O 2+2NaOH===Na 2H 2P 2O 6+4H 2O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P 是氧化剂 B .氧化性:H 2O 2>Na 2H 2P 2O 6 C .1 mol H 2O 2反应,转移电子1 mol D .Na 2H 2P 2O 6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3 2.(2018·哈尔滨六中高三月考)新型纳米材料MFe 2O x (3<x <4)中M 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 2O x 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 2转化为S ,流程如下,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MFe 2O x ――→常温下 SO 2 MFe 2O y A .MFe 2O x 是氧化剂 B .SO 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与规律: 一、五对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五对既相对立又相联系的概念。它们的名称和相互关系是: 二、五条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可变价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3、反应先后规律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若加入氧化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作用;同理,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若加入还原剂,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氧化剂作用。例如,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Fe2+ 4、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的规律。 5、电子守恒规律 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向)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偏离)总数一定相等。 三.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 <1>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随其单质还原性的增强而减弱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随其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而减弱 (2)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 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如: 前者比后者容易发生反应,可判断氧化性:。同理,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反应条件越易,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3)根据被氧化或被还原的程度不同进行比较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越大,氧化剂的氧化性就越强。 如,根据铁被氧化程度的不同, 可判断氧化性:。同理,当不同的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时,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还原剂的还原性就越强。 (4)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比较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5)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比较 一般地,氧化性:上>下,右>左;还原性:下>上,左>右。 (6)某些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温度:如热的浓硫酸的氧化性比冷的浓硫酸的氧化性强。 浓度:如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酸碱性:如中性环境中不显氧化性,酸性环境中显氧化性;又如溶液的氧化性随溶液的酸性增强而增强。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只决定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多少无关。如还原性:,氧化性:。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不一定: ⑴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前述的氯元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是价 态越低,氧化性超强。H3PO4中+5价的P无强氧化性。 ⑵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 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与物质得到或掉失去电子的多少无关。 ⑷得到电子难的元素失去电子不一定容易,例如:第ⅣA族的C,既难得到电子,又难 失去电 子,与其它原子易以共价键结合。 ⑸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是氧化反应,也可能是还原反应。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Cl2、Br2、O2、I2、S等 (2)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CO2、NO2、SO3、MnO2、PbO2等 (3)元素处于高价时的含氧酸:浓H2SO4、HNO3等 (4)元素处于高价时的盐:KClO3、KMnO4、FeCl3、K2Cr2O7等

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此节内容分两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首先,教材从复习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从得失氧角度)入手,通过2CuO ↑反应的讨论,说明初中所学化学反应分类不够全面,从而转+C == 2Cu + CO 2 入从化合价和电子得失的角度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接着通过讨论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教材在复习初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的关系,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最后还设计了“学与问”,讨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氧化剂和还原剂,教材只从电子转移的角度给氧化剂和还原剂下定义,并简单的介绍了中学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最后,教材还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教材遵照大纲的要求,严格把握教材的深广度。注意与初中化学的合理衔接,使化学学习源于初中而又高于初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 1、准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1 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1)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 (2)反应物: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表现氧化性 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表现还原性 (3)产物: 氧化产物:失电子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具有氧化性 还原产物:得电子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具有还原性 (4)物质性质: 氧化性:氧化剂所表现出得电子的性质 还原性:还原剂所表现出失电子的性质 注意:a.氧化剂还原剂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b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不同物质,也可以是同种物质 C.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是指物质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能力,与物质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5)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1.2 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 (1)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①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它的原子只能得到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氧化剂,如+7价的Mn和+6价的S 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因此该元素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0价的S和+4价的S ③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它的原子则只能失去电子,因此该元素只能作还原剂,如-2价的S (2)重要的氧化剂 ①活泼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O2等。 ②元素处于高价时的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高价含氧化酸盐等,如MnO2,NO2;浓H2SO4,HNO3;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杭信一中何逸冬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 ○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习题一】 (2018?绍兴模拟)下列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FeCl2+Cl2═2FeCl3 B.ICl+H2O═HCl+HIO C.SiO2+2C高温Si+2CO↑ D.2Na+O2点燃Na2O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从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的角度判断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解答。 【解答】解:A.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选; C.C和Si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Na和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习题二】 (2015春?高安市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B.工业可采用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每生成2mol铜,反应共转移6mol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1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一、机化还峰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总称,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同时结 束,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1. 两种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2. 两种产物 氧化产物: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含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3. 两种性质 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但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氧 化性强。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但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 原性强。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氧化性和还原性都是物质的化学属性,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分析 (1)失电子(本质)——?化合价升高(特征)——?氧化反应 得电子(本质)——?化合价降低(特征)——?还原反应 (2)定义:凡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特征) (3)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某元素原子失电子,则化合价升高,每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 升高一价,某元素原子得电子,则化合价降低,每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降低一价。 (4)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共用电子对偏离某元素原子,该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之,被还原。 (5)化合价变化的本质一一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电子的得失过程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氧化还原反应: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无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历程: 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生变化。根据氧化数的升高或降低,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成两个半反应:氧化数升高的半反应,称为氧化反应;氧化数降低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相互依存的,不能独立存在,它们共同组成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 强弱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 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反应。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 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 (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 弱)。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 (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电子的得失过程: 其过程用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情况可表示为: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化合价降低+ne-被还原 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化合价升高-ne-被氧化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 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内容,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的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氧化还原反应》则是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一对典型的矛盾统一体,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典例。 二、教学背景和学情分析 本节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剂和还原剂。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高一学生,还没有进行文、理分科,因此教学中主要注重基础,不能盲目的拔高教学要求,一些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教学中就没有必要出现;由于我校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初中的化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课前设计了化合价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等初中化学知识的预习学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在复习了初中的知识之上再来认识和学习新的概念,新的化学反应,即照顾了学生的基础又符合认知规律,也保证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使学生感受氧化还原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的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认识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科学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思考与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矛盾统一体的认识,树立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 四、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用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五、教学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氧化还原的矛盾统一;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六、教学媒体: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展示]高炉炼铁、宇宙飞船升空、生锈的铁栏杆及各种电池等图片 [讲述]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吗?它们都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氧化还原反应综述新课标人教版

氧化还原反应综述 学习目标: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 2、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规律、观点、方法、能力、题型、态度综合一体化。 3、用科学的方法落实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知识,掌握高考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题型的解题思路。 学习内容: 一、知识与方法 (一)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联系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表现在___________反应前后有变化。 2、联系:回顾下列物质的性质,其中在反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大约占多

元素化合物只是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ne —失ne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总结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1)依据元素周期表。(2)依据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在溶液中反应)。 (3)依据反应原理: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剧烈程度。(5)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程度。 (6)依据电化学原理。(7) 依据反应浓度大小 2、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反应先后规律(2)得失相等规律(3)归中规律(只靠近、不交叉) (4)邻位转化规律(5)跳位转化规律。 (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标出电子转移的总数。 2、双线桥法:一个箭头由氧化剂指向_______产物,电子总数前写________(填“得”或“失” );另一个箭头由________指向___________,电子总数前写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其关系

第六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复习预习 1.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带电原子团: 碳酸根离子 CO 2-、碳酸氢根离子 HCO3-、硫酸根离子 SO42-、亚硫酸根离子 SO32-、高锰酸根离子 3 MnO4-、硝酸根离子 NO3-、磷酸根离子 PO43-、氢氧根离子 OH-、铵根离子 NH4+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uO+H 2 Cu+H 2 O H 生 过 的氧化反应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得失氧的情况,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2.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化合价升降情况,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结论: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关系,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失去电子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反应为还原反应。 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 4.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判断方法为标明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 知识点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1).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关系如图所示: 知识点3: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概念 1.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2.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还原反应得到的产物 3.氧化性和还原性 (1)氧化性: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 (2)还原性:还原剂失电子的能力。 4.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中学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合理的、科学的、优化的思维程序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度,提高思维活动的实际效益;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快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解决较复杂的开放性问题,避免盲目地或纯凭经验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延伸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此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建立氧化和还原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具体有两个核心:1、氧化性和还原性与价态以及电子转移的关系;2、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形成过程方法,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发现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规律及其运用。 另外,也想通过此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形成有序思维,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初步形成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对于氧化还原理论的学习感觉枯燥,大多数学生能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来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有些学生则是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凭已有的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但不多也不成规律。对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认识和体验不足。 实验基础:经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必修1一二单元的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但由于初中校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方法不清楚。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学会用化合价来判断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认识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验证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设计思路。 (2)通过探究活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形成有序思维。

九年级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化合价升降(某些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判别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发展史: 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含氧化合物中氧被夺去的反应属于 还原反应。 2.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有电子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对物质的认识存在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隔离开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到从表面上看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把氧化与还原统一在一个概念下,再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合价的变化是有电子得失或偏移引起的。 ?氧化还原反应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不是看得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得电子的难易; 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不是看失电子的多少,而是看失电子的难易。 eg:氧化性:浓HNO3>稀HNO3还原性:Na>Al

2、有新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eg:C(金刚石)==C (石墨);3O2==2O3(放电);P4(白磷)==4P(红磷) 3、任何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或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均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4、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 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5、元素具有最高价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eg.H3PO4、H2SiO3(或 H4SiO4)两酸均无强氧化性但硝酸有强氧化性。 ?氧化还原的表示可用单线桥也可用双线桥: 一、双线桥法: 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或原子团。 标变价明确标出所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价的元素不标化合价。 连双线将标化合价的同一元素用直线加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注意:箭头的起止一律对准各元素)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与运用大盘点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 与运用大盘点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氧化还原反应核心规律总结与运用大盘点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考试范围,其主要内容包括:⑴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⑵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的相对强弱的判断;⑶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种种计算;等等。为此,在复习中必须熟练地掌握好这些知识,同时,还要善于从这些知识中去挖掘隐含着的重要核心规律,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去解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方面的各种问题,最终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的目的。 一、重要核心规律总结 规律之一:性质规律 1. 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降低,不可再升高。例如,K Mn +7O 4、H 2S +6 O 4、H + 、N +5O 3-、F 0 2(无正价)等。 2. 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该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不可能再降低。例如,K C -1 l 、N 0 a(无负价)、Na 2S -2 等。 3. 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这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升高或降低。例如,C 0 、S 0 、Fe +2 、S +4 O 2 等。 4. 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 5. 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例如,C 与CO ,CO 与CO 2,Cl 2与HCl ,浓H 2SO 4与SO 2等均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判断物质(微粒)可否作为氧化剂(或还原剂),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之二:强弱规律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分别为: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

氧化还原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 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 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 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在单线桥法中, 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 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两表’一规律‘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2)根据元素周期表来判断 ①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 ⑵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逐渐增强,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判断 ①非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H2SiO3 单质氧化性:Cl2>S>P>C>Si ②金属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Al(OH)3 单质还原性:Na>Mg>Al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 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非金属,得到电子还原成非金属阴离子越容易,其阴离子失电子氧化成单质越难,还原性越弱。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规律来判断: 氧化还原反应可用如下式子表示: 规律:反应物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生成物中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物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生成物中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4.根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当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容易进行,对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如 MnO2和HCl(浓)反应需要加热才能进行,KMnO4和HCl(浓)反应不需加热就能进行,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及习题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和本质 (1)特征: (2)本质: (3)判断: 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 ②实验室制取氢气: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④实验室制取氯气: ⑤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 2、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 具有发生生成 ——→ ——→ ——→ 具有发生生成 ——→——→ ——→ 例1:下列各式所示的转化中,下面划线的元素被氧化的是() A 、KBr →Br 2B 、CO 2→CO C 、Na 2SO 3→Na 2SO 4 D 、KMnO 4→K 2MnO 4 例2: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CO+H2O→CO2+H2 B、3NO2+H2O→HNO3+NO C、2F2+2H2O→4HF+O2 D、Cl2+H2O→HCl+HClO 例3: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4、KCl和O2。下列关于 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 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 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联系 a、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 b、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如: c、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如: 4、元素的价态与氧化还原的关系 (1)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具有,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具有,处于的元素可能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 (2)一种元素若有几种化合物,含该元素高价态的物质可作,含该元素低价态的物质可作,含的物质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3)金属单质只具有,金属阳离子具有。 非金属单质既具有,也具有。 例1、下列物质中,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2、K、HCl B.Cl2、Al、H2C.NO2、Na、Br2 D.O2、SO2、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适用学科化学适用年级高一 60 适用区域新课标本讲时长(分 钟)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的概念。 2. 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 应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举例 说明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关系。 4.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有关物质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 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 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元素名称元素符 号 常见的化合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常见的化合价 钾K +1 氯Cl – 1、+1、+5、+7 钠Na +1 溴Br – 1

银Ag +1 氧O – 2 钙Ca +2 硫S – 2、+4、+6 镁Mg +2 碳 C +2、+4 钡Ba +2 硅Si +4 铜Cu +1、+2 氮N – 3、+2、+4、+5 铁Fe +2、+3 磷P – 3、+3、+5 铝Al +3 氢H +1 锰Mn +2、+4、+6、+7 氟 F – 1 锌Zn +2 2.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带电原子团: 碳酸根离子 CO32-、碳酸氢根离子 HCO3-、硫酸根离子 SO42-、亚硫酸根离子 SO32-、高锰酸根离子MnO4-、硝酸根离子 NO3-、磷酸根离子 PO43-、氢氧根离子 OH-、 铵根离子 NH4+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