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723+936真题(含有完整解析和答案)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723 中国文学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王逸“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说的是(九歌)

2.《春秋》微言大义的写作手法被后人概括为(春秋笔法)

3.东汉是经学集大成时期,经学代表人物是(郑玄)

4.董仲舒著名的上书称(天人三策)

5.(悲士不遇)是汉代骚体赋的主题

6.被刘勰《文心雕龙》称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古诗十九首)

7.被称赞“辞采华茂”的诗人是(曹植)

8.南朝辞赋史上和鲍照并称的是(江淹)

9.《秦中吟》的作者(白居易)。

10.盛唐骈文最杰出的代表是(张说)、苏颋,时人誉为“燕许大手笔”。

11.宋初晚唐体的代表诗人有(林逋填“九僧”应该也可以)

12.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说的是(苏轼)

13.“万花丛中马神仙”指的是(马致远)

14.吴伟业的歌行被称作(“梅村体”)

15.近代新派诗的代表诗人是(黄遵宪)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请你谈谈对这一评价的认识。

答:在盛唐诗坛上,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稳健典雅,沉郁顿挫,包蕴着深沉的儒家情怀. 杜甫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读书漫游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贼与为官时期、漂泊西南时期,可贯穿其一生的是对诗名的向往和对功业的追求.与李白不同,杜甫没有那样多的洒脱与狂傲,更多的是执着与掘强.在他的心中,始终充满了热情与痛苦,他把不尽的热情与绵绵的痛苦沉积在心底,如春蚕吐丝一样,抽绎出了那么多的浑厚、雄壮、沉郁、苍凉,他的博大深沉的情怀、他的深邃坚韧的追求、他的无奈的漂泊与无穷的希望,都让后人感叹、沉思,并一如既往地将其沉积到历史的深处.

杜甫其人其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与"诗史",究其根本,是杜甫以忧国忧民的儒家情怀借助如椽的诗笔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情况.杜诗的出现是中国诗歌继<<诗经>>、<<楚辞>>和陶渊明之后再一次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发生了重要的关联.如果从儒家文化的角度来看,我们会感受到其中透显出的厚重拙大的忧患意识,会感受到其鲜明、具体的"诗圣"人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人以愤怒的激情,谴责朝廷权贵的肆意挥霍.尤其"朱门"两句,以抗鼎之笔撕破了盛唐的面纱,集中揭露了统治者的聚敛和靡费所造成的"荣枯咫尺异"的强烈反差.这种思想和情感,贯穿了杜甫的整个诗歌创作中,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状况,谓为"诗史",实不为过.

"三吏","三别",讲述了征兵暴政,猛于虎;而<<兵车行>>,则揭示了"武皇开边"的穷兵黩武给人民和社会带来的灾难比战乱更加深重.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连年征伐,给边疆少数民族和广大中原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诗歌似乎娓娓道来,但蕴含着长歌当哭的激越的情绪,其悲愤、忧患、反抗与执着自然地流溢出来,深深地感动着无数读者.其实,杜甫不只是从这些具体的地方来反映和批评现实,在很多地方还从大的地方进行总结,如<<北征>>即"以皇帝始,以皇帝终",是"一篇大结撰",全诗把皇帝和国家放

在中心位置,尖锐地指出唐玄宗这位五十年的太平天子不过只比商周的亡国之君稍胜一筹而已.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对残暴政治的批评,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由于杜甫把这种基本思想深深地沉积到他的诗歌中,所以,他的诗歌才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处,才有着恒久的魅力.

2.“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抵多少凄凉满眼对江山!”请从这个角度入手,更多资料,加扣扣:一九四六一一九五一二,谈洪昇《长生殿》的历史理性精神。

答:要点提示:这一题可以从戏剧叙事结构层面来答,里面的排场设置及双线结构,体现出作者的历史理性精神。同时,也可以从内容层面来反观,比如走出“红颜祸水论”,颠覆历史本事,使女主人公在人性和情感的坐标中获得正值的定位。作品尊史真,达到了历史理性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剧中出现的许多人物、情节大都是有根据的。此外,大家也可以从《闲情偶寄》中的术语来作答,比如“立主脑”、“审虚实”等。

三、论述题(共30分)

程晋芳说:“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儒林外史》中的人物群像及历史贡献

答:要点提示:

该题基本答题模式为:小说的列传体书写手法;科举制度下的三类人物群像;人物塑造的手法;和《聊斋志异》相比看其科举人物塑造的独特性及历史贡献。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部分(共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诗界革命”

答:要点提示:诗界革命,即戊戌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几个要点需要注意:鲜明提出“诗界革命”口号的是梁启超、第一个大力创作的是黄遵宪、《人境庐诗草》、“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旧风格含新意境”等。

2.《语丝》

答:要点提示:创刊时间、代表人物、语丝文体、第一个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文明批判与社会批评、闭刊时间等。

3.《生死场》

答:要点提示:a、它充分展现了萧红开阔而独特的景物描写方式;b、《生死场》塑造了王婆、赵三、二里半等各种性格的人物形象,突出描写了他们在抗日民族战争背景下前后发生的命运和思想的变化;c、《生死场》还显示了萧红作为一个女作家特有的细致和敏感。除三个特点外,还要谈到小说诗化、小说散文化的特点,以及创作时间,此外还有奴隶丛书是由鲁迅编印的一套文学丛书,奴隶丛书共处三种,分别为叶紫的《丰收》、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4.“新启蒙文学思潮”

答:要点提示:要弄清楚其与五四启蒙文学的联系,其“新”也是相对五四来说的,有以下几点:a、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b、个性解放、人的价值;c、思想解放、题材解放、文体解放。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李劼人长篇小说三部曲的艺术结构及其渊源。

答:要点提示: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谈a、小说结构;b、人物塑造;c、民俗史价值;

d、语言成就。此外,还要谈这个和法国“大河小说”的联系,比如《人间喜剧》、《卢贡·马卡尔家族》等。

2.谈谈1980年代“后朦胧诗”的文学史意义。

答:要点提示:主要罗列一下后朦胧诗歌的艺术成就,这个就是它的文学史意义:a、对语感的追求;b、对“纯粹诗歌形式”的探索;c、通过革新语义达到现象的还原;d、拒绝隐喻和消解崇高。

三、论述题(二选一,共25分)

1.分析曹禺主要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的象征意义。

答:要点提示:

《雷雨》1.《雷雨》中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特点,它既代表着自然界的雷雨构成戏剧的氛围和剧情展开的节奏,又是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潮汐和激荡,它为作家雷雨般的热情构筑了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2"雷雨"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雷雨》中繁漪和鲁大海的性格是最具"雷雨"特征的 2.繁漪极端,彻底,敢爱敢恨,有那种可以摧毁一切的原始的"蛮力".她素来有些阴鸷怪异,时而敛声息气,时而疯狂爆发,她可以说是"雷雨"的化身.她敢说敢做敢爱敢恨毫无顾忌,她的语言像犀利的刀,像锋利的剑,尖刻辛辣,痛快淋漓.她爱周萍便不顾一切,把生命,名誉整个交给了周萍.可当周萍背叛她时,她亦不惜一切代价不择一切手段加以报复.为了破坏四风与周萍的关系,她先是想借四凤之母鲁侍萍带走鲁四风,后在杏花巷周萍与四凤幽会时,她竟然将周萍能逃走的唯一窗户关死,想借鲁大海之手置周萍于死地.暴风雨之夜,周萍决定带四凤离开将大门锁住,叫来周朴园,迫使所有的人面对面地站到一起.于是所有人物间的关系,一切最残酷的事实被揭开了,最后鱼死网破,三死一跑一疯一呆.她那畸形的爱情,欲望的冲动,都裹挟着一种闪电雷鸣般的突发性和猛烈性,再没有比从爱到嫉妒到破坏更直更窄的路了.她的痛苦最深,渴望最强,所以爆发得最疾,最猛,就象"雷雨".鲁大海身上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与邪恶作斗争的清醒与嫉恶如仇.他有着强烈的阶级意识,在他心目中,富人与穷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天然地横着一条不可跨越的沟壑.他性格粗犷,直率,自信和实际,他是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他领导工人罢工,不为利诱,不畏威吓.鲁大海有可贵的阶级立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资本家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鲁大海这种毫不畏惧,敢说敢做,雷厉风行的性格正如"雷雨".3"雷雨"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雷雨"作为一种特定意象的象征意义不仅体现在人物的性格特征上,而且也体现在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上.3.1"雷雨"是整个戏剧的氛围和剧情展开的节奏剧作开始于雷雨前的背景下.第一幕交待:"这是十年前一个夏天的上午…'屋中很气闷……是将要落暴雨的神气".作品交待故事发生所处的自然环境——气闷郁热的雷雨前,而且这种雷雨氛围伴随着整个戏剧.不仅自然环境处在雷雨前的郁闷之中,而且人文环境亦如此,周鲁两家平静圆满的外表下隐藏着无数的矛盾和巨大的灾难,必将酝酿着一场暴风骤雨,电闪雷鸣,而且这种环境氛围伴随整个剧作."屋中很气闷……是将要落暴雨的神气"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剧作开始了第一幕.周萍与周繁漪的乱伦,周萍,周冲和四风之间的爱情纠葛,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势不两立,特别是"喝药"一场戏惊心动魄,家庭成员对周朴园专横,霸道敢怒而不敢言的不正常关系预示一场暴风骤雨在所难免,这是全剧的引子,与自然界的雷雨一样,周家的暴风雨正在酝酿中."午饭后,天气很阴沉……使人成为烦燥的人".第二幕周繁漪为留住周萍威逼利诱,并找来四凤之母鲁侍萍,希望鲁侍萍将四凤带走以绝周萍的后路,而鲁侍萍却是周朴园3年前抛弃的前妻,周萍的生母.鲁侍萍与周朴园意外相遇,30年的爱恨情仇聚焦于这意外的一瞬间,失散了30年的亲人相见,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欲认不能欲罢不忍,爱也不能,恨亦不能.暴雨前隐隐雷声,使矛盾进一步明朗,冲突进一步激化,剧情进一步向前推进."虽然方才落了一阵暴雨……狂雨就快来了".随着暴风暴雨的即将来临,剧情更进一步向前推进,杏花巷"发誓"一幕预示矛盾已进入白热化,一触即发.

繁漪围堵周萍,欲置周萍于死地,说明她已作困兽之斗,大有不拼个鱼死网破誓不休之意.同时,周鲁之间的阶级矛盾更明显地表现为势不两立,不可调和。

《原野》:寂静的暮色,怪相的黑云遮住了天,苍苍茫茫的原野中,巨大的灰色枕木静静地躺着,随着一声长长的火车汽笛声,枕木开始慢慢的颤动,一根、二根、三根……,那也许是希望,也许是险恶,也许是反抗,也许是忧郁,《原野》就在这样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那原始的氛围,沉郁的土地以及扭曲的人性,特别是第三幕阴森恐怖的冥幽世界的出现,使《原野》全剧笼罩着厚重的神秘色彩。本文试图透过剧中随处可见的象征意象的表面,撩开这层神秘的面纱,窥见曹禺这位戏剧大师在本剧中的创作理念。

《原野》中的象征意象随处可见。当然,象征意象的点染是非具象的,剧中依惯例也没有旁白、独白,面对神秘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恰恰给了读者和观众以无限思考和感受的空间,从而超越故事情节本身的描述,以品味悲剧的真意所在。

首先,剧本中前后一再出现两个象征性意象:火车及铁镣:在那“林外迅疾地奔驰”[1]、一直通向“无边”的火车,寄托着“受迫害最深的人”――剧本主人公仇虎和金子的“心”“飞”向“黄金铺的地方”的美好追求;而“铁镣”则象征着永远挣脱不了的受奴役的命运。剧作家一再从现实生活中强烈地感受到:人对理想的自由生活的追求,总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桎梏着,这之间形成一种矛盾。作家怀着郁闷、痛苦焦灼的心情探求着:这是怎样的“无形力量?也许作者在理论上无法作出明确的概括,他将自己的主观见解隐藏在人物的刻画上,戏剧的冲突中,他善于“展示”,读者会从剧作家的形象中得出自己的结论。于是,人们从《原野》里充满生命力的仇虎和金子的“复仇”――实质是对被奴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中,发现了统治农村几千年的封建宗法思想的阴影与“铁镣”:他们必须“复仇”,因为“子不报父仇,大逆不道”;他们必须杀死无辜的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因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他们必须谋害焦阎王的孙子小黑子,因为“断子绝孙”才是最大的“复仇”;但“恶有恶报”的报应观念却像沉重的铁镣一般紧紧桎梏着他们,使他们最后陷入了精神崩溃的边缘。显然,这种无以摆脱的封建宗法思想的“镣铐”,才是这对“受迫害最深”的盲目的复仇者不可能获得真正自由的“更内核的原因”。

其次,沉郁的大地,莽莽苍苍、无边无际的“原野”本身就使人嗅到一股浓烈的原始、贫瘠而又肃杀的愚顽之气,而从小便被这种强大的“地气”“滋养”着的仇虎又如何能摆脱已经浸透到骨子里的蛮荒与蒙昧呢?因此,剧目“原野”本身就预示了这个复仇的故事注定是个悲剧。当戏剧的第一幕刚刚拉开的时候,仇虎已经在焦家等待大星十天了。与其说这十天是等待还不如说是抉择。作为猎人的仇虎已然别无选择地端起了复仇的枪,也瞄准了他的“猎物”,可想到枪响后即将面对的“血淋淋”,他的手连同他的心都在颤抖。他困惑、矛盾、痛苦、彷徨,了解他的金子一语中的:“你的手下不去”,这更令他焦躁不安:一边是家族的血海深仇令他无法推卸复仇的责任,一边是牵累善良而又无辜的儿时伙伴令他于心难安,毕竟大星除了是“阎王的儿子”之外,再无一点过错。“他连一个蚂蚁都不肯踩”,“他从前看我像他的亲哥哥”,这些都是仇虎不能不承认的客观事实。然而,复仇似一支无形又有力的手,推动着他只能走这条不归路。为了寻找心理上的平衡,消除一直扰乱他心境的罪恶感,仇虎只好设计大星。“我现在想,想着怎么先叫大星动了手,他先动了手,那就怪不得我了。”他耍出泼皮无赖的手段,用自己与金子的私情来刺伤大星,怎奈懦弱到了顶点的大星竟然忍受了他这种公然践踏自己男性尊严的行径,使仇虎只有主动砍下这一刀。这一刀终于是砍下去了,可仇虎用仇恨支撑起来的精神大厦也在这一刀落下的同时顷刻间瓦解了,还没等到他品尝梦想已久的快意与轻松,人已“似中了魔”:“我的手,我的手。我杀过人,多少人我杀过,可是这一双手头一次是这么发抖。”“血洗得掉,这‘心’,跟谁能够洗得明白。”如果说之前的这种完全出于直觉而非理性的罪恶感还有复仇的意念在消解的话,那么此刻则完全地左右了他的整个魂灵,终于使他在逃亡的黑林子里出现了幻觉。仇虎

是个农民,是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存在封建迷信的观念是非常正常的。他害怕沾满血腥的自己死后下地狱受煎熬,这是一种很自然的直觉反应,可越是怕就越是会在头脑和意识中出现,这也符合人之常情。因此,第三幕牛头马面、阴曹地府的出现很显然是剧情发展的必然。仇虎竭力在阎王面前申诉自己的冤仇,以求宽恕,这恰恰说明仇虎的潜意识当中是判定自己有罪的。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仇虎那么惧怕焦母的叫魂声和庙里的鼓声,并没命地想逃脱它们的追逐,因为声音唤起了他内心对自己与阎王无异的罪恶的谴责与悔恨。

第三,我们来看一看陈设并不复杂的焦家,这个凝聚了仇虎满腔仇恨的小空间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封建社会的缩影。挂在正屋墙上的“是一帧巨阔、油腻的焦阎王半身像,穿着连长的武装,浓眉,凶恶的眼,鹰钩鼻,整齐的髭须,仿佛和善的微笑着,而满脸杀气”,焦阎王身穿军装、满脸杀气的画像,象征着这个罪恶的幽灵不仅繁殖着罪恶,也始终主宰着这黑暗的世界。它使满怀着一腔复仇希望的仇虎不断受着他无形的讥讽和精神折磨。这是否意味着仇虎以一介莽夫之力与残酷的封建统治者较量根本就是一种妄想呢?或者就是以卵击石。也正是他嘲弄般的审视,才使得不甘认输的仇虎不得不重新确定复仇的对象,导致了新的悲剧的上演。还有一个不容轻视的小道具便是屋子左面供奉的神龛,“左门旁立一张黑香案,上面供着狰狞可怖、三首六臂金眼的菩萨……现在香炉里燃着半股将尽的香,火熊熊燃,黑脸的菩萨照的油亮油亮的”,它把一切的封建精神统治及其孕育出的愚昧、迷信具象化了。正是在这千百年“香气”的熏染中,统治阶级禁锢了人的灵魂,即使有的人思想中进发出了抗争的火花,也常常会因无法辨识正确的方向而遭禁锢。我们从仇虎在瞬间迷惘之后选择了与阎王一样的断其子孙以绝其家族命脉的复仇手段,而作为封建统治卫道士的焦母一下子便确定仇虎新的复仇对象会是自己的儿子,便可体会出其毒害之深。因为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反抗者,他们的思维居然都定势在断子绝孙这个传统的中国封建宗法伦理观念上。

第四,第三幕出现的“头顶平天冠,两手捧着玉笏的黑脸”的阎罗王、“披带青纱,乌冠插着黑翅”的判官以及牛首马面、青面小鬼等构成的幻觉世界的恐怖情景,它正是现实黑暗、残酷的活写真。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被焦阎王逼死的仇父,卖到妓院、悬梁自尽的妹妹判成上刀山、下地狱,而判罪魁祸首的焦阎王上了天堂。仇虎对阎罗王不公的控诉,就是对现实世界不公的控诉;他对阎罗世界法律的揭露,也正是批判着现实世界的法律。作者采用这样非现实的象征手法,是借以反映被压迫者痛苦万分的心声,写出现实压迫的横暴。正如鲁迅先生在《何典》中所说:“作者便在死的鬼通符和鬼打墙中,展示了活的人间相,或者也可以说是将活的人间相,都看作了死的鬼画符和鬼打墙。”[2]它有着“现世相的神髓”,使仇虎的悲剧有一种不得冲出重围和不可摆脱的历史真实的意味。并且,也正是在这一幕里,我们得以一点点、一步步地跨进了仇虎的潜意识世界,与他的心灵贴近,以探究复仇后的灵魂为什么依旧流血流泪为切入点,向曹禺的创作理念进行更深层次的追索与探深,把现实的意义加浓加重。

在《原野》中,象征意象的应用似乎使《原野》这个现实生活中确有的农民复仇故事远离了现实,变得离奇而又飘忽,于是自《原野》问世以来,招致了人们的一些误解、误读,但它却加深了人们探求神秘的兴趣,同时它还给了我们另外一个启示,那就是:单纯地、绝对地以现实主义角度审视《原野》,并不能直接逼近这部剧作的核心与实质问题,更不利于促进研究向作家作品本位的回归,而只能局限于外在的分解。而要求一个作家一味遵从或保持现实主义的风格既不合理也不公平,更会扼制对新手法的运用和新理念的探讨。

我们既不能绝对地以现实主义角度审视《原野》,更不能绝对地以阶级斗争(农民对地主的斗争)角度来审视《原野》。长期以来,在文艺批评中有一种误解,认为反映农民对地主斗争的作品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其实,这是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误读。阶级斗争化仅是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远远不是全部。《原野》本质上不

是写的农民与地主的斗争,因为仇家按照经济地位来说,在遭受焦家迫害之前和焦家相当,至少不必焦家差,是焦阎王觊觎焦家的一片好田地,他才利用自己当军阀连长的特权,害得仇家家破人亡。这里写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弱点:嫉妒、野蛮的占有、阴谋诡计的实施等等。而仇虎在斗争之后的强烈地复仇也是具有全人类的共同弱点性质:父债子还,让对方断子绝孙,从而伤害无辜及幼小。这样看来,《原野》最大的特点是突破了阶级斗争的模式,廓大到了触及全人类共同人性批判的高度,具有对人类生存生命状态终极关怀和追问的性质,它的隐形理念是在批判全人类的共同弱点的同时,从反面映照出寻觅最佳人性,设计最美生存状态的需求,具有无限大的悲悯意识。长期以来,人们不但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剖析《原野》从而对它产生了误解和误读,而且对它的隐形的寻觅最佳人性、设计最美生存状态的审美追求的漠视。由此可见,我们批评家的肤浅和拘囿。为了配合作家这种创作理念契合审美理想,他用象征手法来作为这个剧本的外在形式。在我看来,这两者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得《原野》成为从内容到形式高度统一的传世之作。如果这个剧本单纯地解读农民对地主的斗争,那么,象征手法的运用,便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即使勉强运用,也会使两者剥离。长期以来,我国的文学创作在使用象征手法上,存在一些偏颇,象征成为一种比喻,它太实太直接,太具象。而使用哲理的、抽象的象征手法则成为一种不成文的禁区,这是由于太绝对的现实主义,太绝对的表现阶级斗争的时代风尚决定的。曹禺的《原野》则成为另类,他上升到哲理的、抽象的象征高度,这是鹤立鸡群的作品,虽然招致一些误解、误读,但最终证明,它是同类作品的佼佼者!今天该是揭开它神秘面纱的时候了。

《日出》、《北京人》同上,见书!

2.谈谈从1949至1990年代中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演变。

答:要点提示:我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五六十年代的红色历史叙事小说的四种模式;六十年代初的“非主流”历史小说,如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和黄秋耘的短篇《杜子美还乡》:八十年代的“新历史小说”;就是年代以凌力、二月河、唐浩明等为代表的传统历史题材小说。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936 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

第三部分文学理论

一、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语言本体论

答:是俄国结构主义提出的,他们说:“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他们的思维很有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认为一个人懂得多少语言,那么他对世界的认识就有多少。就好像在说,假如你懂了英语,你就能认识到讲英语的国家的人的世界,假如你懂了动物语,你就能进入小兔子小猫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处世的思维,假如你懂了工程师业界的术语,你就能懂的他们那群人每天在思考什么,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2.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答:选自刘勰《体性》篇,讲的是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上面的一段话是本篇的头一段,为全篇的提要。刘勰认为,作品的风格是作家个性的反映,各个作家的个性不同,便产生各种不同的风格。作家在才能上有平庸与杰出之分,气质上有刚毅与柔顺之别,学识上有浅薄与精深的不同,习惯上有典雅与鄙陋的差别。这些都由人的性情所造成,并受环境的陶冶和感染,因而在创作领域中便产生了各种千差万别的风格,有如变化多端的云彩,有如仪态万方的波涛一般。刘勰从正面和反面说明,作品的风格是以作家的个性为转移的。

3.卡塔西斯(Katharsis)

答:亚里斯多德《诗学》里说道悲剧的功用时使用了“卡塔西斯”(Katharsis)这个词语,在翻译上有很多的选择,涵义是很丰富的,大概有“宣泄”“净化”“陶冶”等几种译法。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就主张“宣泄说”。朱光潜先生得出“宣泄说”。

4.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

答:“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的字面意思是:一切文学作品中我独独喜爱以血写就的。这句话引自《人间词话》。这是王国维用以表达他自己对于文学最推崇真情实感的这一观点。李煜的古代著名词人,也是南北朝时期唐国最后一个国主。而尼采是古代西方哲学家。王国维引用尼采的说法,说最好的文学是用血写成的,是带有很深刻的感情的。王国维的文学主张是:一切文学作品应是作者感同身受、有感而发,而后倾其心血完成;这样的作品有血有肉、言之有物、以真情动人,而非应时应势之文。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原文如下:“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苏轼“空静”观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渊源。

答:①老庄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心斋”、“坐忘”、“物化”等概念;②“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③“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脏,澡雪精神”(刘勰《文心雕龙》);④“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送参寥师》)

2.简述尧斯新文学史观的内容。

答:a、文学史是文学接受史,就是历史视野与现时视野的调节史;b、作者是为读者创作的,文学的唯一对象是读者;更多资料,加扣扣:一九四六一一九五一二c、文学作品的接受史表现为读者期待视野的构成、作用及变化史。

三论述题(共25分)

美国批评家莱斯利?菲德勒在《文学是什么?——高雅文化与大众社会》中说:“有时

候同样的作品可以双管齐下,比如肯〃凯西的《飞越疯人院》同时就在转译成课堂材料和流行电影两个方面大获成功。所谓流行电影,用制作商的话说,简言之,就是做成了文化产业、演艺事业的产品。但是大体上看,小说的走向是在两种趋势中非此即彼,择其一端。这不是在作品写成且给自我意识鲜明的批评家和市场的盲目机制分门别类之后方才确定的命数,而是在他们构思之日,早在作品面世之前就见分晓了。这一点与日俱增,见出它果不其然。因为越来越多的作家学会预先在这两种相互排斥的模式中做出选择。故此,起笔要么是写给学院,要没事写给好莱坞。即是说,希望作品被教授、分析和阐释呢,还是被包装、广告然后变成票房?就此而言,故而有可能提出这一论点,那就是小说真正死了——就它作为一种最终形式,本身即是目的,无须转译为另一种媒介或另一种语境而言,它是死了。”

请结合相关文学理论知识和当今文学状况,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答题要点:数字媒介的兴起、视觉文化对文学的冲击、文学终结论的论调、小说影视化后的模样(写作逆向化、技法剧本化、故事通俗化、思想肤浅化)、文化工业理论、大众文化批判等。

第四部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幽玄

答:和歌与能乐的审美风格:象征的美、含蓄的美、寂静的美、古典的美;世阿弥把“幽玄”看成是各种题材和风格的能乐均应具备的美;①表现在超现实的题材内容层面(神能、修罗能)②表现在表演方面(演员要带面具)③表现在能乐的舞台艺术氛围,以冷色调、暗色调为主④表现在剧情方面,则更注意表现“幽玄”(“东国之花且凋零”)。

2.浮世草子

答:浮世草子是江户时代产生的日本前期近世文学主要的文艺形式之一。又称浮世本。是日本古典大众小说的一种,又称“浮世本”。江户时代的元禄前后流行于京都、大阪一带,创始人是十七世纪日本小说家井原西鹤。这种载体突破了过去以描写贵族、武士生活为中心的文学传统,而以反映城市中下层市民生活为主,逐渐形成颇受欢迎的庶民文学。十八世纪末叶日趋衰落。

从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男》(1682年刊行)起,之后接连产生的一群作品,到了现代被区分为跟之前称为假名草子断然不同的文学类别,一般称为浮世草子

3.《埃涅阿斯纪》

答:《埃涅阿斯纪》取材于古罗马神话传说,它叙述了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城被希腊联军攻破后,率众来到意大利拉丁姆地区,成为罗马开国之君的这段经历,是一部罗马帝国的“史记”。《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亚特》雷同,因此后人往往称它为罗马的荷马史诗。但是,它又不是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是罗马民族的史诗。最为可贵的是,维吉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风格和特长,写人物心理细致入微,应用比喻贴切优美,故事性强、语言典雅,是欧洲第一部杰出的由一个文人独立创作出来的史诗。

4.《贝奥武甫》

答:《贝奥武夫》(Beowulf),一译贝奥武甫,讲述了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的英勇事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最古老、最长的一部较完整的文学作品,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完成于公元八世纪左右,它与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并称为欧洲文学的三大英雄史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