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新闻伦理与法规试题

2002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新闻伦理与法规试题
2002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新闻伦理与法规试题

2002年10月全国高教自考新闻伦理与法规试题

一、填空

1.我国有史料可稽的关于新闻传播行为法律控制的相关政策及条令,可以上溯到________(朝代)小报的鼎盛时期。

2.导致新闻侵犯名誉权的直接原因及其表现形式较为常见的有以下几类:_______ 、侮辱诽谤、________、揭人隐私。

3.法律对新闻传播行为的规范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对新闻传播行为的指引作用、________、教育作用、_________和强制作用等方面。

4.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确定为以下两点:一是_________的原则,二是______的原则。

5.太平天国干王洪仁 诼凼銎溆泄匕毂ㄉ柘胗胫髡攀比衔 斡眯挛殴俚幕 咎跫 褪恰癬____________”。

6. ________曾向清朝光绪皇帝上了一道《请定中国报律》的奏折,其中历数西国报律对报纸发展的积极作用。

7.宋朝实行“ _______”制作,是要求所有报刊的编采人员将拟发的材料送呈当权者审查通过后方能“见报”。

二、判断(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8.对于报道者来说,报道行为的过程也就是新闻价值判断的过程,其中并不蕴含道德评价因素。

9.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不道德行为就是非道德行为。

10.有些新闻传播行为的选择必须在价值冲突中进行,正是价值冲突扩大了道德选择的意义和作用。

11.新闻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所以在同样利用职务之便提供有偿服务这一不道德行为的问题上,也与其他职业(如商品推销员、汽车司机)者所应受到的谴责程度是相同的。

12.法律不考虑潜在的行为动机如何而要求对现行规范进行外部服从,而道德规范则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去行动。

三、名解

13.新闻道德

14.新闻道德的“失衡”与“错位”

15.“有偿新闻”

四、简答

16.近代著名报人王韬提出选择报纸从业人员的标准是什么

17.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实事求是原则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18.在新闻传播中,道德意义发生作用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五、问答题

19.新闻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0.梁启超在为《时报》所撰的《发刊例》上,例举了十数条办报原则,主要有哪些

21.截止到1990年,世界上大约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订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准则,这些准则大体上有哪些内容

22.如何理解“对新闻传播行为及其新闻价值的道德评价,贯穿于新闻信息从发生、采写、传播到接受、反馈这一过程始终”这句话?(如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报道是否也存在着道德评价)23.“从与新闻相关的法律规范及其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来看,一方面是法中有德,另一方面是德中有法”,试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24.社会经济关系对新闻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

25.在新闻传播竞争中表现出的新闻职业道德滑坡现象有哪些?并结合实际分析归纳有关新闻竞争的道德规范准则包括的内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