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最新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最新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王义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

一、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一)麻醉前评估

1. 心绞痛首先应了解病人有无心绞痛史,临床上有4种表现:(1)稳定性心绞痛;(2)不稳定性心绞痛;(3)变异性心绞痛;(4)无心绞痛症状。

2. 心脏功能病人如曾有心肌梗死史,常有慢性心力衰竭。有心脏扩大的冠心病病人,其中多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50%。

3. 心电图冠心病病人约25%~50%的心电图是正常的。有Q波出现表明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注意有无心律失常、传导异常或心肌缺血(ST段有无抬高或降低)。

4. 冠状动脉造影约55%人群的窦房结血运是由右冠状动脉供给,其余45%的人群由左回旋支供给。供给窦房结的动脉的堵塞可引起窦房结梗死并引起房性心律失常。90%的人群的房室结血运是由右冠状动脉供给,另10%由左回旋支供给。因此,后壁心肌梗死常并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5. 周围血管病变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应先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然后再考虑CABG。如病人有腹主动脉或髂动脉病变,围手术期须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时则不宜经上述血管放置。

6. 糖尿病此类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呈弥散性,由于病人的自律神经张力发生改变,手术的应激反应、低温及儿茶酚胺药物的应用均使胰岛素药效下降,血糖难以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率上升。

7.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中一部分患有高血压,手术前住院经治疗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8.术前药物使用情况冠心病人术前用药包括:硝酸酯类、控制血糖类、抗凝类、抗高血压类药物,特别是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抑制剂;在重症病人还使用抗心衰类、抗心律失常类和正性肌力药物等。

(二)麻醉前准备

1. 心理准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与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明显相关,严重者在术前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作者的一项相关研究中显示病人术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手术结局的不确定感,这种感觉可加重术前焦虑和抑郁。

2. 器械及用具准备麻醉机、监测仪、除颤器、中心静脉导管、Swan-Ganz导管、测压装置等都应在麻醉前准备好。

3.做好困难气道处理准备颈短粗肥胖、小下颌、头后仰受限的病人行气管插管时多不顺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 药物准备麻醉诱导药和各种急救药如多巴胺、去氧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氯化钙等药物应备好。并稀释好硝酸酯类容液,待病人入手术室后即刻输注。

二、麻醉方法

(一)麻醉诱导

1.病人入手术室后处理

2.诱导药物选择

(1). 咪达唑仑用量每次静注0.1~0.25mg/kg。

(2). 依托咪酯用量每次静注 0.3mg/kg。

(3)丙泊酚:静注1.5~2.5mg/kg。

(4)芬太尼:静注0.7~1.5μg/kg。

(5)舒芬太尼:静注0.1~0.3μg/kg。

(6).罗库溴铵:静注0.6mg/kg, 1min可施行气管内插管,。

(二)麻醉维持

1.麻醉方法选择

目前用于CABG麻醉的方法以静吸复合麻醉为主。

2.麻醉药物的选择

(1). 静脉麻醉药及给药方式

镇静药通常选用咪达唑仑分次静注0.05~0.1mg/kg/2h,同时静注丙泊酚2~5mg/(kg·h)或TCI输入0.5~3.0μg/ml(血浆浓度)。

镇痛药基本使用枸橼酸芬太尼,静注总量一般不超过30mg/kg。笔者通常用枸橼酸舒芬太尼,静脉输注0.3~1.0μg/(kg·h)或TCI 输入0.3~0.8ng/ml(效应室浓度)。

肌松药则选用哌库溴铵0.2mg/kg/1~2h。

(2). 吸入麻醉药异氟烷维持浓度1.0%~1.5%。七氟烷维持浓度1.5%~2.5%。

三、麻醉中的监测

(一)心电图监测

CABG麻醉中持续心电图监测主要作用有两项:

1.通过监测各导联ST段变化了解心肌缺血的情况。

2.及时发现心率的变化和心律失常。

(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监测心肌缺血上TEE优于心电图。

(三)心肌耗氧量的监测

1. 心率收缩压乘积(RPP) RPP=心率×动脉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2,000以下。

2. 三联指数三联指数=心率×动脉收缩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维持在150,000以下。

(四)肺动脉导管在监测中的应用

肺动脉导管监测指标:通过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Vigilance Ⅱ在术中可持续监测CO、CI、SvO2、RVEF和RVEDV。了解病人瞬间的血

流动力学的压力和容量变化,并可通过仪器计算测出其指数及氧代谢变化指标。同时可间接反映左心状况。

(五)动脉压力波形心排出量监测(APCO)

APCO是通过Flotrac传感器连接患者的桡动脉通路,在Vigileo 监测仪上得到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指标。通过患者的外周动脉压力信号连续计算出患者的连续CCO、CCI、SV、SVV、SVR和Scv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即时监测的SVV显示心脏对液体治疗的敏感性,直接反映循环前负荷状态。

四、麻醉中管理

(一)呼吸管理

麻醉过程中既要防止通气不足,造成CO2蓄积,又要避免通气过度, PaCO2过低,会减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同时血液偏碱可使氧解离曲线左移,有促发冠状动脉痉挛的可能。

(二)循环管理

血压维持在120/80mmg,心率50~90次/分,即保障手术要求,又不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功能不全者,酌情使用正性肌力药物。重症病人则需设置肺动脉导管(PCA)或浅动脉传感器(APCO)监测血流动力学,以指导治疗。心功能不能维持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必要时设置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循环。

(三)内环境管理

内环境管理的概念包括:血气分析、电解质、酸碱平衡、血糖和血红蛋白量的维护等。主要指标要求:PaO2不能低于110mmHg,PaCO2在30~40 mmHg,钾离子在4~5mmol/L,碱储备保持在正常值的正值(+)范围内,乳酸不能超过2.5mmol/L,血糖值不能高于正常值的0.5倍,术后血红蛋白不能低于10g/dl。

(四)改善心肌血运药物的应用

1. 血管扩张药(1)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异舒吉等。麻醉诱导后首先以0.5μg/(kg?min)的剂量输入,然后酌情调整剂量。(2)在用硝酸酯类控制无效的情况下,可短时间加用硝普钠,用法:

0.2~2μg/(kg?min)其目的是为了降压,当血压得到控制后即刻停药。(3)前列腺素E1可用于冠脉远端狭窄和病情较重的病人。用量

2~5μg/(kg?min)。

2. 钙通道阻滞剂(1)地尔硫卓用量5~10μg/(kg?min)。(2)尼卡地平用量为3~12μg/(kg?min)。

3. β受体阻滞剂(1)心得安用法:静注0.1~0.5mg。(2)艾司洛尔用法:先静脉0.5~1.0mg/kg,维持0.05mg/(kg?min)。(3)美托洛尔用法:5~10mg静脉注射。

(五)体外循环(CPB)的管理

1.前并行2.心肌保护3.动脉压(MAP)4.血糖的处理5.心脏复苏6.术中高钾的处理7.后并行辅助循环的管理8.停机条件9.脱机困难或不能脱机者心室辅助特点。注意以上各环节协调。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摘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人营养搭配不合理,加之缺少体育锻炼。使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成为威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此方法是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血管吻合,对手术技术要求很高,如果术中由于手术操作和搬动心脏的刺激引起的急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病人不能自行恢复的话,这时就需要体外循环的辅助了。由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存在许多优点,所以正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1]。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护理 我院从2001年开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至今已成功完成150多例,现将术中配合要点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科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7岁。体重68~83kg,平均75kg。经冠状动脉照影示单支病变21例,双支病变38例,3支病变61例。且狭窄程度均超过50%。动脉搭桥1~3根。 2手术方法 病人入室后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者分为两组。需取一侧大隐静脉及锁骨正中开胸取左乳内动脉。血管桥准备好以后,打开心包腔,最大限度显露心脏,检查冠状动脉各分支情况决定吻合部位。。冠状动脉其它支的吻合采用的是从升主动脉到大隐静脉血管桥再到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远端的序贯吻合。首先,用动脉侧壁钳夹闭部分升主动脉阻断吻合部位血流,采用打孔器在夹闭的升主动脉上打一圆孔,用大隐静脉与升主动脉行端侧吻合,再用心脏固定器固定病变血管部位周围的心肌,行大隐静脉与各冠状动脉的吻合。吻合完毕检查吻合口无漏血,有条件的医院可以用仪器探测吻合血管的血流量。确定搭桥成功后,酌情使用生物蛋白胶,探查各部位无出血逐层关胸。 3术前准备 3. 1患者心理护理心脏搭桥病人大多存在焦虑、恐惧心理,术者应提前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尽量解除恐惧心理。 3. 2环境及仪器准备病人体温降低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给手术带来风险。手术室环境的恒温、恒湿能有效预防低体温。患者进入层流手术室前30 min将手术间温度调至25℃左右,湿度为50% ~60%;铺设变温水床,水温38℃;逐一检查电刀、吸引器、除颤器等仪器性能,使其处于最佳备用状态;备好CO2吹气装置,确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6例分析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6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27T08:50:38.22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黎一峰1盖书甲(通讯作者1)李锋锐1李宝英1宋宏宇1张欣妹1 [导读] 大隐静脉是本组应用的主要血管,它具有取材方便、便于吻合的特点。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外科学;冠状动脉分流术;体外循环 【中图分类号】R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8-0250-02 对我院2004.1-2010.6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16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67例,女性49例,年龄46-81岁,平均63.5岁。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32例,并发糖尿病26例,高血压病54例,合并室壁瘤6例,合并瓣膜病4例,合并动脉瘤1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三支病变96例,两支病变20例。既往有脑血管病变4例,心功能一级6例,二级52例,三级56例,四级2例。左室射血分数(EF)0.36-0.73,平均54.5。本组均在手术前3天停阿斯匹林类药物,改为皮下注射速避凝0.4毫升/12小时,其他抗心绞痛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维持至术前,手术开始时根据情况给予抑肽酶200-500万单位,全组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下,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胸,部分病人取左侧乳内动脉,同时取双侧或单侧大隐静脉。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1例,全量肝素化(3毫克/公斤)行主动脉右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后在其根部灌注冷血含钾停跳液(1:4),首次灌注量为15-20毫升/公斤;使心脏停跳,处理其他病变后,显露靶血管,用7-0Prolene线做旁路血管与靶血管吻合,远端吻合完毕后开放主动脉阻断钳,心脏复跳后,在主动脉加侧壁钳,并打孔做旁路血管与主动脉吻合。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5例,静脉内注射肝素1mg/kg,保持激活全血凝时间(ACT)200-300s,在左下肺静脉入口处的心包壁层缝合置牵引线,拴紧后抬高心脏,分别显露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后降支,用心表固定器(美国DC-topusIII)将靶血管固定,切开血管置入分流塞维持供血,首先用7-0prolene 线作左侧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之后再依次行其他靶血管的吻合。 本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搭桥支数2支,体外循环时间92-100分钟,阻断时间69-83分钟,平均76分钟,术后呼吸机辅助平均15小时,术后15小时平均引流320ml,其中1例术后1小时引流过多(>500ml),立即行二次开胸,术中见大隐静脉桥排气孔出血。本组患者术后均无心绞痛发作,术后10-15天出院,1个月后复查,均能参加适当的活动及工作。 2讨论 CABG手术自1974年在我国首例成功以来,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该项技术在我国逐渐推广,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内科治疗(药物,PTCA)无效的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高龄多支病变、心肌梗塞后,心功较差等均为手术适应证。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针对不同患者术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仔细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结合术中探查结果明确搭桥部位和劫数,选择好靶血管,心肌的完全再血管化,恢复心肌供血,保持血管桥通畅是最终目的。多支病变的完全再血管化对降低围手术期心肌梗塞,减少心绞痛复发,控制手术死亡率和改善心功能至关重要。 大隐静脉是本组应用的主要血管,它具有取材方便、便于吻合的特点。乳内动脉由于是带蒂血管,又具有不发生粥样硬化的特点。近期及远期通畅率高,本组均用于与前降支吻合。在多支冠状动脉吻合,再依次完成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对角支到主动肪依次吻合,正确选择血管桥的吻合角度,走行方向及适当的长度是十分重要的[1]。 CCAB术中应注意心肌保护,尽量减少冠状动肪捐伤,心肌应保持静止无蠕动,切开冠状动脉后,手术术野应无血,这些是做好吻合所必备的条件。因此始终保持心肌处于低温弛张状态。术中平均动脉压(MAP)60-80mmHG,尤其在心脏复苏后应维持较高的MAP,保证冠状动脉供血,防止血压过低引起桥血管的堵塞。 为了减少体外循环所带来的损伤,目前,OPCAB术愈来愈盛行,特别是对高危患者(>70岁)优势更明显。而且,OPCAB与传统的CCAB比较,OPCAB因为避免了传统的体外循环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对术后在心、肺、脑、肾等器管的恢复上明显优于体外循环者,由于抗凝药物应用的减少,术中失血量减少,相应减少了术后的输血量,因此可以避免血源的浪费和越来越多因输血而感染疾病的机会[2];尤其对于高龄患者脑部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当升主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避免了主动脉插管导致的粥样斑块脱落栓塞。OPCAB 应用有其相对禁忌证,以于心脏扩大比较明显的患者,此方法在心脏搬动的过程中地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有可能导致心功能受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应慎重[3]。 目前在寇心病外科治疗中争论最多的是CCAB和OPCAB两种术式哪种更好的问题,我们的观点倾向前者,体外循环动技术目前已经成熟,给外科医生创造一个无血稳定的环境,可对心脏任何部位的血管进行搭桥。OPCAB损伤小,恢复快,但搬动心脏任何时血液动力学产生影响,某些血管吻合困难,当CABG技术熟练后根据情况发展OPCAB为最好。 手术满意的病例,一般术后都较平稳,术后应密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如发现异常Q波,应及时处理以改善心肌供血,术后胸液低于每小时30ml后可给抗凝药速避凝0.4ml皮下注射,48h内拔除心包及纵隔引流管,口服益洛平、潘生丁等药物,对糖尿病患者注意围术期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④。 参考文献 [1]吴强;黄方炯;许尚栋;等,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中远期通畅率比较〔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3),170-172 [2]王明岩;高长青;肖苍松;等,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变化研究〔J〕临床外科杂志,2011, 19(3),189-191 [3]王宏山;申红亚;法宪恩;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体会〔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 09(3),219-220 [4]吴秀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68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1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路径 (2019 版)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北京版RC022-ICD-9 :36.1 )。 (二)手术指征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2018 ESC/EACTS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欧洲心脏病学会,联合欧洲心胸外科协会编著,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8 年);《2011 ACCF/AHA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指南》(美国心脏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学会(AHA)临床指南特别工作组编著,J Am Coll Cardio 、Circulation ,2011 年)。 1.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 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变程度达到以下水平 ( 1 )左主干病变狭窄程度超过50%。 (2)前降支近端病变狭窄程度超过50%。 (3)2 支或 3 支病变且狭窄程度均超过50%。 (4)冠脉存在显著狭窄,且在最佳药物治疗下仍然存在难以缓解的心绞痛。 (三)标准住院日11?1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9-CM- 3 :36.1 )。 (五)术前准备1?3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 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大便常规+隐血试验和头颅CT,尿常规,血生化全项(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血肌钙蛋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等。 (2)X 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2.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主动脉CT、胸部CT、肺功能检查、颈动脉血管超声、取材血管超声、腹部超声等。 (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 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七)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2. 术中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使用体外循环辅助。 3. 手术植入物:胸骨固定钢丝。

人造血管搭桥内瘘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人造血管搭桥内瘘术在血液透析中 的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必须有一条可靠耐用 的血管通路,有些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行自身血管内瘘,或多次自身血管内瘘闭塞而不得不采取另外措施建立血管通路。本科2004年10月至2007年5月成功地为 3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行人造血管搭桥 内瘘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3例,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63、74、76岁。原发病:慢性肾炎2例,慢性间质性肾炎1例。2例系自身血管内瘘闭塞,1例曾使用带涤纶套长期留置导管后因导管血栓形成而无 法使用。均选用美国Gore-Tex公司生产的 膨体聚四氟乙烯(PTFE)人造血管,直径6mm。

手术方法 3例均行肘部肱动脉与头静脉或贵要静 脉袢型吻合。臂丛神经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巾,取桡骨小头水平处动静脉方向纵行切口(长 约3~5cm),分离暴露并游离一段长约3cm左右的肱动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将动静脉外膜尽量剥离干净,取肝素盐水浸泡过的人造血管30cm,将其两端修剪成斜面,在吻合水平以下10cm、前臂正中纵向作一小切口,用大弯钳从皮下深层向上分离一隧道至肘部水平,然后将人造血管呈袢型植于皮下深层,两端向上显露于肘部切口之外。检查人造血管有无扭曲、压迫,用肝素盐水冲洗干净人造血管内可能流进的血液,然后分别与肱动脉和静脉行端侧吻合。检查吻合口通畅无渗漏后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本组采用头静脉吻合2例,与贵要静脉吻合1例,均一次获得成功。术后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d,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结果 临床应用

术后3~4周开始使用,分别在人造血管动静脉端进行穿刺,动脉端穿刺针与血流逆向,引出血液;静脉端穿刺针与血流方向一致,作为血液的回路。3例血流量均达到250ml/min以上,血透结束时用手指压穿刺 点10~20min,然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加压2h。使用时间最短9个月,最长已达3年,现仍在使用中,透析效果良好。 并发症及处理 3例患者均于手术后次日在血管移植 部位出现明显水肿,感觉疼痛,可能与皮下隧道渗血及部分血清由人造血管壁渗出有关。嘱患者尽量抬高血管移植侧手臂,用红外线照射和止痛治疗,术后3~4周肿胀自行消退,消肿后方可开始穿刺透析。3例均 未发生出血、血栓、感染等并发症。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均以动静脉自身内瘘作为血液 透析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但一些老年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患者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自身内瘘手术,许多医院采用带涤纶套的长期留置双腔导管作为血管通路,但这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ery artery bypass draft)的麻醉处理流程 一、术前评估和治疗:麻醉医生术前要充分了解病人的心脏情况, 1是否存在急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源性休克高危----(IABP) 2了解冠状动脉解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一般左主冠脉高度损伤,三支病变,左前降支近端损伤-----高危。但一定要注意狭窄50%左右,因为此时侧枝循环不是很丰富,所以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特别要注意,右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后,会有心动过缓。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为心律不齐。 3了解左心室功能,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50%视为低危50%--25%视为中危,小于25%视为高危。 4有时候,还要合并一些瓣膜病变,或者室壁瘤,此时就要进行桥加瓣的手术,要在体外循环下(cardiopulmonary bypass)完成 5ECG 术前要充分分析病人心电图,1)Q波潜在缺血,功能下降。2)ST-T下降或抬高,潜在缺血3)左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导管时—完全心脏阻滞4)PR间期5)心房纤颤,世上性心动过速(围术期脑血管意外发生率高) 6胸片 7 此外,糖尿病肾脏疾病肺部疾病 二、术前药物治疗 1 b-受体阻滞剂 2钙通道阻滞剂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4利尿剂 5他汀类 6阿司匹林 7肝素 8胰岛素 9抗生素 10术前用药 11术前硬膜外导管(6-8小时) 三、手术室内的麻醉处理 1病人进入手术室三方核对后,上手术床,及时监护氧疗(一般Ⅱ导联和Ⅴ5导联),然后一定要注意病人是否有带进手术室内的持续泵入的降压药或者扩冠药,必要时及时停止/。 2开放1-2条外周静脉通路,输血时使用加温器。 3以后,可以按照病人的体重给与相当的硝酸甘油,增加心肌氧供,降低心肌氧耗。 4局部麻醉下行右桡侧动脉置管,实时观察动脉血压,同时监测无创血压进行对比 5在一个舒适放松的环境下进行麻醉诱导,尽量降低病人的紧张情绪(语言交流)镇静催眠肌松,然后给与足量的镇痛药。整个麻醉诱导过程要求缓慢,根据病人的耐受情况给与适量的麻醉药,必要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4微克/毫升)来维持血压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高龄,循环功能很差的病人,诱导时一定要给与能够耐受插管的最小剂量。手术医师和灌注师应该在场,如果出现心跳骤停可以参与抢救。如常规抢救无效,可采

最新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的麻醉 王义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麻醉科 一、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一)麻醉前评估 1. 心绞痛首先应了解病人有无心绞痛史,临床上有4种表现:(1)稳定性心绞痛;(2)不稳定性心绞痛;(3)变异性心绞痛;(4)无心绞痛症状。 2. 心脏功能病人如曾有心肌梗死史,常有慢性心力衰竭。有心脏扩大的冠心病病人,其中多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50%。 3. 心电图冠心病病人约25%~50%的心电图是正常的。有Q波出现表明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注意有无心律失常、传导异常或心肌缺血(ST段有无抬高或降低)。 4. 冠状动脉造影约55%人群的窦房结血运是由右冠状动脉供给,其余45%的人群由左回旋支供给。供给窦房结的动脉的堵塞可引起窦房结梗死并引起房性心律失常。90%的人群的房室结血运是由右冠状动脉供给,另10%由左回旋支供给。因此,后壁心肌梗死常并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5. 周围血管病变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应先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然后再考虑CABG。如病人有腹主动脉或髂动脉病变,围手术期须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时则不宜经上述血管放置。 6. 糖尿病此类病人的冠状动脉病变呈弥散性,由于病人的自律神经张力发生改变,手术的应激反应、低温及儿茶酚胺药物的应用均使胰岛素药效下降,血糖难以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率上升。 7.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中一部分患有高血压,手术前住院经治疗可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8.术前药物使用情况冠心病人术前用药包括:硝酸酯类、控制血糖类、抗凝类、抗高血压类药物,特别是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抑制剂;在重症病人还使用抗心衰类、抗心律失常类和正性肌力药物等。 (二)麻醉前准备 1. 心理准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术前焦虑与围术期心脏不良事件明显相关,严重者在术前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致心跳骤停。作者的一项相关研究中显示病人术前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手术结局的不确定感,这种感觉可加重术前焦虑和抑郁。 2. 器械及用具准备麻醉机、监测仪、除颤器、中心静脉导管、Swan-Ganz导管、测压装置等都应在麻醉前准备好。 3.做好困难气道处理准备颈短粗肥胖、小下颌、头后仰受限的病人行气管插管时多不顺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ABI、PSV及PSVR针对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早期诊断的效果评价

ABI、PSV及PSVR针对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 脉闭塞早期诊断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踝肱指数(AB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峰值流速比(PSVR)针对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早期诊断效果。方法96例(112条患肢)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在患者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共随访7次,分别为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组(狭窄度75%)。随访期间,测量所有患者ABI、PSV及PSVR,并进行对比。结果将患者根据再狭窄度分为轻度组(32例,35条患肢)、中度组(35例,40条患肢)和重度组(29例,37条患肢)。轻度组和重度组各时间点的A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内轻度组和中度组的A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后重度组的ABI指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轻度组与中度组的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周重度组的PSV与轻度组及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访1~12个月重度组的PSV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及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訪期间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的PSVR值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检测吻合处的PSVR指标较检测患者PSV、ABI指标效果好,对该手术后下肢动脉闭塞患者的早期评价具有较好指示作用。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人工血管;股-腘动脉旁路移植术;踝肱指数;血管再狭窄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的常用治疗手段。有研究显示,由于患者术后吻合口处内膜增生,移植血管出现再狭窄的状况时有发生[1]。而对于术后下肢动脉情况无创复查常采用ABI,但由于其敏感度不够,发现异常时间较晚。有研究指出,通过超声测量动脉收缩PSV、PSVR也可用于评价患者下肢动脉出现再狭窄的程度[2],但类似研究较少,不能有效的提供理论支持。故本研究通过对比术后不同时间段患者的ABI、PSV以及PSVR水平,为术后下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提出理论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筛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共96例,共移植血管112条,其中男/女构成比为63/33,平均年龄(6 2.17±11.42)岁。 1. 2 方法所有患者均选择弹性聚氨酯为材质的生物混合型人工血管(内径6~8 mm,吻合口径8~12 mm),远端吻合于腘动脉膝上位置,近端吻合于股总动脉开口处。在患者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动脉造影显示:狭窄度75%时为重度狭窄。根据随访结果将患

江苏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江苏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试行) 为规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该项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技术是指通过在患者自体截取健康、不影响生理功能的静脉和(或)动脉血管,移植到阻滞的冠状动脉周围,以恢复和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的外科治疗技术。该技术包括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技术必须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及以上医疗机构,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相关诊疗科目。 (三)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心脏大血管外科床位不少于30张。每年可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少于30例或5年累计完成150例以上,手术成功率达96%以上。

(四)医院设有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临床应用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健全、审查规范。 (五)有符合要求的无菌手术室。 1、具有达到Ⅰ级洁净标准的无菌手术室。 2、配备该项技术所需要的专用设备和器械。 3、有能够进行心、肺、脑复苏抢救的场所,有氧气通道、麻醉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体外循环机、除颤仪、吸引器、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装置等必要的急救设备,配有必备的抢救药品,能够实施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 (六)其他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1)配备符合放射线防护和无菌操作条件的导管室。 (2)导管室内设有X线影像系统,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有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多道生理记录仪、主动脉气囊反搏(IABP)装置、除颤器、呼吸机及其他抢救设备和药品。 (3)有能够熟练操作血管造影机的放射技师和熟悉导管室工作及抢救程序的医师、护士等技术人员。 (4)有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的条件。 (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胶等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并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

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的手术配合与护 理体会 徐丽 (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手术室236600) 【摘要】目的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 方法探讨11例不同程度的股浅动脉闭塞症患者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的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自2 009年以来,我院11例接受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结论术前充分的手术准备和护理、术中的良好配合与护理,以及术后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腘动脉搭桥术;护理股浅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下肢缺血性血管疾病[1]。病变动脉增厚、变硬,伴有粥样斑块及钙化,继发血栓形成,以至发生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患肢出现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趾、足溃疡或坏死。应用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来治疗股动脉硬化闭褒症,恢复远端血运,行之有效。我院普外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成功地为11例下肢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施行了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经精心护理,患者术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55岁

一79岁,平均年龄69岁。间歇跛行伴疼痛7例,静息痛4例,患侧足趾溃疡2例,足趾坏疽1例。经动脉造影及CTA检查,股浅动脉闭塞长度在4 am~9 am,髂动脉及腘动脉通畅,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至少有一支通畅。 1.2 手术方式本组患者全部行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1.3 结果足背动脉恢复,症状消失9例,症状明显改善2例,术后足趾溃疡愈合2例,第一、二趾截趾1例,住院日为16d一30 d,平均住院日为20d。 二、手术配合与护理 2.1 术前准备与护理 2.1.1 相关人员参加术前病例讨论。 2.1.2 术前心理护理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病情重,压力大,因而心理护理是重点,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式、目的、安全性,尤其现代血管外科的发展,人工血管的改进,多种药物的应用,为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喜的前景和安全的保障,提高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同时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心;另一方面,讲明吸烟与该病的关系,劝其戒烟[3]。 2.1.3 特殊器械准备血管外科专用器械和用物、后颅窝拉钩、留置针一颗、1.0 mm硅胶管4根、5—0 Prolene缝线4根。 2.1.4 药物肝素钠12 500U 2支、生物蛋白胶1盒、明胶海绵若干、止血纱布1包。 2.1.5 术前常规准备做好皮试,备皮等,术前12 h禁食,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