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20年高考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共危机主要是指对社会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

共卫生事件与社会安全事件。人类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迈进,公共危机表现出不同以往的

新特点,对工业社会建立起来的以控制为导向型的危机管理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

与公共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公共危机管理必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直面我国从工业社会向

后工业社会转型的现实,积极探索适应时代需要的模式变革。

公共危机管理也被称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按照传统观念,公共危机管理与公共安全相对应,

而与国家安全鲜有关联。这是因为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分别主要指称国家的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

二者没有交集。如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国家安全理念将内外部安全整合在一起。今天的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双重使命:一是有效预防、应对公共危机,最大限度地限制、控制其影响,确保

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二是防止公共危机传导、放大、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

不确定性是我们今天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难以根据既往的经验或对未来精准的预测

来全面把握公共危机的缘起、演进,它们往往会超越人的常规思维。公共危机越发不受地理边界或

职能边界的限制,具有较强的传播与扩散能力。在全球化时代,关键基础设施在世界范围高度互联,

其崩溃将造成全球供应链中断,引发公共危机的全球跨境传播。2011年泰国发生洪突,淹没了众多生产金业,由于泰国生产全球28%的硬盘驱动器,洪灾发生后,世界各地的笔记本电脑等产品生产

受到影响。进入21世纪后,以控制为导向的工业社会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受到空前的挑战与质疑。

工业社会对一切事物进行严格、精确的控制,以产生所追求的秩序,公共危机管理者可以按照控制

的逻辑,构建应急组织并采取按部就班的响应行动。但是,以控制为导向的危机管理模式适合应对

复杂程度低、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而不适合应对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而且,控

制需要拥有清晰职责边界的响应组织。后工业社会公共危机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强大的跨界性使清

晰的职责边界,变得形同虚设、破绽百出。

在后工业社会这样一个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的影响沿着社会网络中的关系链条扩散、菱延,

形成一个异常纠结的局面。从某种意又上讲,公共危机也形成一个复杂的影响网络,应对网络化危

机需要采取网络化模式。公共危机的应对不仅是每个社会单无的职责,还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职责。

各个相关主体之间要形成密切协同关系,特别是要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广泛、深入的合

作,对公共危机开展有效的共同治理:最后共同享有公共危机治理的收益与成果。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公共危机管理应针对社会转型的新变化、公共危机的新特点,探索新模式。

B. 相比于传统观念,现今对公共安全定位的认识应调换到国家外部安全层面。

C. 当今转型社会的公共危机表现出复杂性高、不确定性强、跨界性大等特征。

D. 构建多元共治共享的网络化危机管理模式是时代的要求和国家安全的需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公共危机新特点到公共危机管理新模式,文章既分析问题又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B. 文章以泰国洪灾导致国外企业受影响的事实,论证现今公共危机具有跨界性的观点。

C. 文章着重比较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不同特征,以强调公共危机管理应因时而变。

D. 文章通过对网络化社会公共危机特点的揭示,阐明应该采用网络化模式应对的理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防止公共危机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比预防公共危机产生更重要。

B. 只有打破常规思维以及加强精确控制,才能应对复杂程度高、不确定性强的突发事件。

C. 响应组织的职责边界不再清晰,使得以控制为导向的危机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受到质疑。

D. 网络时代公共危机的演进、影响更难测、复杂,其演化为国家安全危机的可能性也更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金庸本名查良镛,出生于海宁袁花镇,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消息一出,海宁各中小学开展悼念追忆活动。

金庸于1935年从袁花镇中心小学毕业,1992年首次重返家乡时,金庸给学校捐资建图书馆。当

地教育部门介绍,金庸生前回乡时曾多次走进海宁校园,自称是学子的“大师兄”,为家乡传递正能量。金庸及其侠义精神,今后将作为海宁中小学名人文化教育传承项目,继续深入校园、课堂,推

动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摘编自蒋亦丰《再见了﹒大侠校友》)

材料二:

(摘编自李阳《一周(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文旅观察:金庸逝世引发全民追思各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密集挂牌成立》)

材料三:

2007年6月,金庸先生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演讲并与北大学子交流。整理笔记素材的时候,

我惊奇地发现,只要照着笔记往电脑里敲字就行了,先生的每一句话,落在文字上,根本不需要重,

新组织语言,语言结构完整同时富有文釆。我想,正因为这样的功底,先生才在办报、写小说、做

学问上游刃有余。

让我服气的还有金庸先生那天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有理有据,是他自己

的研究成果。我喜欢看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但最喜欢的还是他写的《袁崇焕评传》,而听完他的演讲,我理解了先生的历史观因何而来。后来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先生说他真正喜欢的是做学问,

写小说只是玩玩,这让我知道所谓厚积薄发的境界。

我接触金庸先生时,他已年过八十,刚在剑桥大学完成硕士学位。金庸先生说,现在的知识早已

远离了靠记忆力的阶段,过去,什么东西不懂到图书馆查几本书就可以明白。现在,做学问的关键

是要有所创新,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彼时,是2007年,距今已有11年。而今天,创新正成为全

体中国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摘编自王庆环《时时真诚事事谦恭——采访金庸先生二三事》) 材料四:

2001年5月,在雅静的南开明珠园,77岁的金庸先生和90岁数学家陈省身先生重逢了。老友

相见格外动情,除了陈先生刚组建的数学研究中心的话题外,谈论的都是金庸的武侠和江湖。交谈

中陈省身说,他最喜欢《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我请教陈先生为何最喜欢黄蓉,金庸先生心领神

会地笑着说我小说里的人物,黄蓉是最懂算数的,是武侠中的数学家。”听到这个解释,陈省身先生

纵声大笑起来。陈省身先生解释为何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他认为武侠和数学在最高层面是相通的。

数学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是关乎心灵与智力的学问,是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而金庸的武侠小说里

蕴藏着高度的美感和哲学内涵,这和数学的境界是相通的。温暖的笑声中,两位大师投入和沉浸的

表情,加之充满哲学意味的交谈,令人感动和折服。

(摘编自张建星《侠之大者温润如玉忆金庸大师》)

材料五: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曾摘取自己14部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创作

了这幅浑然天成的对联。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总结自己的小说体现的人生观,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小说完成了“经典化”蜕变,融入了对大众疾苦冤屈的关怀,告诉人们包括自己竭尽全

力做自己所当为之事,同时渗透着现代精神。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凸

显,人们在文化消费品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娱乐化、轻松化、治愈系。当今时代的大众文化话语,

已成为玄幻、修真、盗墓、穿越。

我们不禁要发问: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形态,武侠文化真的要消亡了吗?武侠文化该怎样

发展?

(摘编自连锦添《金庸﹒带着武侠梦远去了》等)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庸的去世引发了家乡中小学开展悼念追忆活动,而金庸生前也关心家乡发展,为学校捐建

图书馆, 多次走进校园,为家乡传递正能量。

B.梳理2018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一周的文旅行业热点信息可知,武侠小说家金庸逝世引

发了全民讨论,话题热度最高。

C.金庸先生有着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对中华文明的深入理解,随意玩玩,就能创作出深受欢

迎的作品,把武侠小说推到新高度。

D.金庸在武侠小说里寄寓了自己的人生观,体现了对大众疾苦冤屈的关怀,倡导竭尽全力做自

己所当为之事,即“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文旅观察显示,金庸逝世那一周,金庸逝世信息传播渠道主要是APP、微信,各省文化

和旅游行政部门逐一亮相,主要是微信、新闻。

B.金庸先生有远见,他不看重记忆,因为不懂的东西到图书馆査几本书就可明白,他认为做学

问的关键是要有所创新,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C.金庸先生和陈省身先生惺惺相惜,从他们关于数学与武侠小说的对话中可看到一代大师虽研

究领域不同,但对学问的认知都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D.虽然金庸先生的小说完成了“经典化”蜕变,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玄幻、修真、盗墓、

穿越等小说的兴起,表明大众文化发展前景令人担忧。

6. 金庸之后,武侠文化该怎样发展?根据所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大雨如注(节选)

毕飞宇

丫头怎么就那么好看呢!主要是气质好。姚子涵四岁那一年就被母亲韩月娇带出去上“班”了。第一个班就是舞蹈班,是民族舞。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接受过很好的礼仪训练,举止得体,高贵。

她下过四年围棋,有段位。写得一手明媚的欧体。素描造型准确。会剪纸。“奥数”竞赛得过市级二

等奖。擅长演讲与主持。能编程。古筝独奏上过省台的春晚。英语还特别棒,美国腔。她的成绩始

终稳定在班级前三、年级前十。这是骇人听闻的。附属中学初中部二年级的同学早就不把姚子涵当

人看了,他们不嫉妒,相反,他们怀揣着敬仰,一律把姚子涵同学叫作“画皮”(“画皮”出自《聊

斋志异》,指妖怪伪装成美女时披在身上的人皮,比喻掩盖挣拧面目或丑恶本质的美丽外表)。可“画皮”站有站相,坐有坐姿,亭亭玉立,是文艺青年的范儿。

姚子涵对自己非常狠,从懂事的那一天起,几乎没有浪费过一天的光阴。和所有的孩子一样,

这个狠一开始也是给父母逼出来的。可是,话要分两头说,这年头哪有不狠的父母?都狠,随便拉

出来一个都可以胜任副处以上的典狱长。结果呢?绝大部分孩子不行,逼急了能冲着家长抄家伙。

姚子涵却不一样,她的耐受力就像被鲁迅的铁掌挤干了的那块海绵,再一挤,还能出水。大姚在家

长会上曾这样控诉说:“我们也经常提醒姚子涵注意休息,她不肯啊!”——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晚上七点是舞蹈班的课,姚子涵没有让母亲陪同。凉风习习,姚子涵骑在自行车上,心中充满

了纠结。她不允许父母陪同其实是事出有因的,她在抱怨,她在生父母的气。同样是舞蹈,一样地

跳,母亲当年为什么就不给自己选择国际标准舞呢?姚子涵领略“国标”的魅力还是不久前的事。

“国标”多帅啊,每一个动作都咔咔咔的,有电。姚子涵只看了一眼就爱上了。

还有古筝。他们当初怎么就选择古筝了呢?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姚子涵开始痴迷于“帅”,她不再喜爱在视觉上“不帅”的事物。姚子涵参加过学校里的一场音乐会,拿过录像,一比较,她的

独奏寒碜了。古筝演奏的效果甚至都不如一把长笛,更不用说萨克斯管和钢琴了。既不颓废,又不

牛掰。姚子涵感觉自己猥琐了,上不了台面。

傍晚的风把姚子涵的短发撩起来了,她眯起了眼睛。姚子涵不只是抱怨,不只是生气,她是恨。

他们的眼光是什么眼光?他们的见识是什么见识?——她姚子涵吃了多少苦啊。吃苦她不怕,只要

值。姚子涵最郁闷的地方还在这里:她还不能丢,都学到这个地步了。姚子涵就觉得自己亏,亏大

发了。她的人生要是能够从头再来多好啊,她自己做主,她自己设定。现在倒好,姚子涵的人生道

路明明走岔了,还不能踩刹车,也不能松油门。飙吧。人生的凄凉莫过于此。姚子涵一下子就觉得

自己老了,凭空给自己的眼角想象出一大堆的鱼尾纹。

说来说去还是一个字,钱。她的家过于贫贱了。要是家里头有钱,父母当初的选择可能就不一

样了。但是,归根到底,钱的问题永远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父母的眼光和见识。这么一想,姚子涵

的自卑涌上来了。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姚子涵的骄傲,骨子里,姚子涵却自卑。同学们都知道,姚

子涵的家坐落在师范大学的“大院”里头,听上去很好。可是,再往深处,姚子涵不再开口了——

她的父母其实就是远郊的农民。因为师范大学的拆迁、征地和扩建,大姚夫妇摇身一变,由一对青

年农民变成师范大学的双职工了。为这事大姚的父亲可没少花银子。

自卑就是这样,它会让一个人可怜自己。姚子涵,著名的“画皮”,百科全书式的巨人,觉得自

己可怜了。没意思。特别没意思。她吃尽了苦头,只是为自己的错误人生夯实了一个错误的基础。

回不去的。

多亏了这个世上还有一个“爱妃”。“爱妃”和姚子涵在同一个舞蹈班,“妖怪”级的二十一中男生,挺爷们的。可是,舞蹈班的女生偏偏就叫他“爱妃”。姚子涵和“爱妃”谈得来倒也不是什么特

殊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人在处境上的相似。“爱妃”告诉姚子涵,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发明一种时空

机器,在他的时空机器里,所有的孩子都不是他们父母的,相反,孩子拥有了自主权,可以随意选

择他们的爹妈。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子涵领略到“国标”的魅力后开始在内心抱怨父母当初的安排,这其实是她开始自我觉醒

的表现,她由此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是一个错误。

B.“我们也经常提醒姚子涵注意休息,她不肯啊”,大姚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看似是对女儿不听劝

说的“控诉”,实际上是引以为傲,借此炫耀。

C.作者以“子涵”这一社会上高频出现的名字为主人公命名,意在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

自主的现象具有社会普遍性,应当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D.小说倒数第3段交代了姚子涵家庭的“真实”情况,一方面提示了姚子涵内心自卑的原因,

另一方面反映了姚子涵对大姚世故钻营的厌恶。

8.“画皮”意义深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含义。(6分)

9.“姚子涵”现象十分普遍,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选,字士贤,临海人。选自幼端悫寡言笑,以圣贤自期。天顺四年会试第一,成进士。授御

史,巡按

..江西,尽黜贪残吏。广寇流入赣州,奏闻,不待报,遣兵平之。

宪宗即位,尝劾尚书马昂、侍郎吴复等。言虽不尽行,一时惮其风采。已,督学南畿。颁冠、

婚、祭、射仪于学宫,令诸生以时肄之。作《小学集注》以教诸生。按部常止宿学宫夜巡两庑察诸

生诵读除试牍糊名之陋曰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

成化六年,迁河南副使。寻改督学政,立教如南畿。汪直出巡,都御史以下皆拜谒,选独长揖..。直问:“何官?”选曰:“提学副使。”直曰:“大于都御史耶?”选曰:“提学何可比都御史,

但忝人师,不敢自诎辱。”选词气严正,而诸生亦群集署外。直气慑,好语遣之。

以母丧离任,行李萧然,车一辆而已。士民号泣而送,为立生祠..。久之,进按察使。决遣轻系

数百人,重囚多所平反,囹圄为空。治尚简易,独于赃吏无所假。历广东左、右布政使。肇庆大水,

不待报,辄发粟振之。

二十一年诏减省贡献,而市舶中官韦眷奏乞均徭户六十人添办方物。选持诏书争,帝命与其半,

眷由是怒选。番人马力麻诡称苏门答剌使臣欲入贡..,私市易。眷利其厚贿,将许之,选立逐之去。

撒马儿罕使者自甘肃贡狮子,将取道广东浮海归,云欲往满喇加更市以进。选疏言不可许,恐遗笑

外番,轻中国。帝纳其言,而眷憾选甚。

先是,番禺知县高瑶没眷通番资钜万,选移檄奖之,且闻于朝。至是眷诬奏选、瑶朋比为贪墨。

诏遣刑部员外郎李行会巡按御史徐同爱讯之。选尝黜吏张褧,眷意其怨选,引令诬证。褧坚不从,

执褧拷掠无异辞。行、同爱畏眷,竟坐选如眷奏,与瑶俱被征。至南昌,病作。行阻其医药,竟卒。

年五十八。

(节选自《明史·陈选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按部常止宿学宫/夜巡两庑/察诸生诵读/除试牍糊名之陋/曰/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

B. 按部常止宿学宫/夜巡两庑/察诸生诵读除试/牍糊名之陋/曰/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

C. 按部常止宿/学宫夜巡两庑/察诸生诵读除试/牍糊名之陋/曰/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

D. 按部常止宿/学宫夜巡两庑/察诸生诵读/除试牍糊名之陋/曰/己不自信/何以信于人/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巡按,唐始置,一般由朝廷临时委派监察御史担任,职责是到各省巡视,考察吏治。

B. 长揖,古代礼仪,双手抱拳举过头顶鞠躬,不分长幼尊卑都可用,多用于平辈之间。

C. 生祠,为活着人建立并加以奉祀的祠庙。其对象都是深得人心的官员或普通百姓。

D. 入贡,古代少数民族、附庸国等进献财物土产给朝廷,以此谋求朝廷的庇护与援助。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陈选重视教育,激励诸生上进。他在南畿担任督学时,颁布各种礼仪,命令诸生按时练习,

并编写了《小学集注》来教导他们。

B. 陈选刚直耿介,不畏朝中权贵。他曾经弹劾尚书马昂等官员;在接待权臣汪直时,他不卑不

亢,并没有像其他官员那样毕恭毕敬。

C. 陈选治事简易,区别对待囚犯。他任按察使一职时,审判释放了轻罪囚犯,推翻旧案、重新

审判了重罪囚犯,但对赃吏毫不宽恕。

D. 陈选体恤民情,敢于为民担责。遇到广东流寇,他不请示朝廷就出兵平叛;面对肇庆洪灾,

他同样果断处置,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选疏言不可许,恐遗笑外番,轻中国。帝纳其言,而眷憾选甚。

(2)选尝黜吏张褧,眷意其怨选,引令诬证。褧坚不从,执褧拷掠无异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14~15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故衫

白居易①

暗淡绯衫②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③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注】①本诗作于宝历元年(825),白居易从忠州刺史徙杭州刺史再徙苏州刺史时作。②绯衫:大

红色官服。唐代官员三品以上着紫红,四品五品官员的朝服为绯红官服。③梅:梅雨季节。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暗淡绯衫称老身”是说衣服虽旧,但合身,“半披半曳”指随意地披在身上。

B. 颔联诗人用“新诗本”“旧酒痕”概括了自己在吴郡、杭州任上诗酒人生的经历。

C. 颈联“残色”“故香”既紧扣诗题中“故”字,同时也映合了诗人生活穷困的处境。

D.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旧衫的色泽以及穿衫的经历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15. 诗人想借“故衫”抒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分别直接点明展翅万里的鲲鹏和天地间活动的各类事物都是有所待的。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和“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分别与阿房宫的“负栋之柱”、“钉头磷磷”形成数量上的对比。

(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朋友王昌龄

被贬之地的荒凉、行路的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交代了诗人将内心的愁闷寄托给

明月随风飘到朋友到达的地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7~19小题。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拓展‘智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未来的重要基础性技术,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预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

据的深入应用,生产生活的数字化转型是。

人们在拥抱人工智能、迈向数字社会的同时,()。只有,研判和防范潜在风险,才能安享“智能+”的时代红利。

人工智能应用,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隐患。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无节制滥用个人

信息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场景下的数据收集、专业化多样化的数据处理技术,使得信息主体难以了解、控制其信息是如何被收集和利用的。信息安全保护已经成为人工

智能发展的重要课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势所趋未雨绸缪方兴未艾无所不在

B.势如破竹未雨绸缪如火如荼无所不在

C.大势所趋防患未然方兴未艾无所不至

D.势如破竹防患未然如火如荼无所不至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一项调研,当前无节制乱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B.根据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C.一项调研显示,当前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D.一项调研显示,当前胡乱滥用个人信息现象较为普遍。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也需要被正视。

B.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C.也需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挑战。

D.在安全、伦理、法律法规、社会治理等方面挑战的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也需要被正视。

20.下面是某市交管部门“高考期间部分区域车辆禁止驶入通告”的内容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

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道路交通管制这段时间,不准任何车辆(执行任务警车、押运考试试卷车辆、警保联动服务车

辆除外)驶入,接送考生的私家车和其他车辆合理选择停车地点,避免因车辆停放不合理,造成交

通拥堵,影响有序通行。请求广大市民在高考期间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务必

提前选择好出行路线,以减轻考场管制旁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分)

小说要刻画人物,离不开一定的手法,不是语言描写,就是行动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只有语言描写,才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的生动表现,同样不

能忽视。所以,抓住了小说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就准确把握了小说的人物思想。

①刻画人物的手法,除了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还有其他描写。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报载,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

序的学生,应当进行批评教育或者适当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戒

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

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

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 B

2. C

3. D

4.C “随意玩玩”说法不当,文中说的是:“后来我在一篇报道中看到,先生说他真正喜欢的是做

学问,写小说只是玩玩,这让我知道所谓厚积薄发的境界。”其中“玩玩”是一种态度,谈的是兴趣

和乐趣,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5.B “他不看重记忆”错误,文中说的是金庸先生认为需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并非说他“不

看重记忆”。

6. ①在娱乐性之外,还要体现社会现实和哲学意义,特别是传承金庸作品中的“家国情怀”。②武侠文化需要展望和融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③创作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力。(每点2分,共6分)

7.D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

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选项D中“反映了姚子涵对大姚世故钻营的厌恶”无中生有。

8. ①“画皮”表现了姚子涵在同学眼中气质出众、多才多艺的优秀形象。②“画皮”是对姚子涵自

卑、凄凉内心的粉饰,是虚假的美丽。③“画皮”讽刺了表面光鲜,实际对孩子造成很大伤害的家

庭教育。

9.①姚子涵虚荣、要强、自卑的性格。她对自己非常狠,事事追求完美;虽然多才多艺,但觉得自

己的才艺上不了台面;渴望自己做主,但不与父母沟通,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一味抱怨。

②父母一手包办孩子的教育,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姚子涵在“姚子涵”似的父母的逼迫下,虽然

各方面都比较优秀,但只是父母炫耀的工具,父母从未体察到她内心深处的凄凉、自卑。③整个教育环境的功利化。全才姚子涵成为同学羡慕的“画皮”,大姚的教育方式成为学校推广的典型。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 A 11. C 12. D

13. (1)陈选上疏说不能答应他,恐怕被外番嘲笑,从而轻视中国。皇帝采纳他的建议,而韦眷更

恨陈选了。(2)被陈选罢黜的官吏中有个叫张褧的,韦眷以为他一定怨恨陈选,引来让他诬陷陈选。

张褧坚决不从,抓住张褧进行拷打,他也绝不松口。

14. C 15. 首联用“绯衫”“老身”自嘲,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未获起用的苦闷之情。中间两联

借绯衫依旧感慨职位依旧,为职位长期得不到升迁而苦恼。尾联“欲弃空箱似少恩”借旧衣不可弃,

则暗喻旧臣不宜疏远,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皇上重新起用的心情。

16.(1)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相吹也 (2) 多于南亩之农夫多于在庾之粟粒 (3)闻道龙标过五溪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A 18.A 19.B

20.①“这段时间”,应改为“时段”。②“不准”,应改为“禁止”。③“请求”,应改为“倡导”。

④“务必”,应改为“请”。⑤“旁边”,应改为“周边”。

21.②不是只有语言描写才能表现人物的心理③抓住对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未必就能把握

人物的思想

四、写作(略)

后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选,字士贤,临海人。陈选从小端正诚实,寡于言笑,以圣贤为榜样来要求自己。天顺四年

会试考取第一,成为进士。授命为御史,巡按江西,将贪婪凶残的官吏全部黜退。广东贼寇流窜到

赣州,他上奏报告,不待回报,派遣士兵讨平了他们。

宪宗即位后,曾经弹劾尚书马昂、侍郎吴复等。他的意见虽然没有完全被采用,但人们一时敬

畏他的风采。后来,他到南畿督学。在学宫中颁设冠仪、婚仪、祭仪、射仪,让学生们按时学习。

创作《小学集注》来教授学生。出巡所辖地区时,常常留宿在学宫中,晚上巡视两侧的厢房,考察

学生诵读情况。(他)废除了试卷糊名的陋习,说:“自己都不自信自己,怎么取信于别人?”

成化六年,他升为河南副使。不久改任提督学政,仍如在南畿那样立教。汪直出巡,都御史以

下官员都拜谒,陈选唯独做个长揖。汪直问:“你是什么官?”陈选回答说:“提学副使。”汪直

问:“比都御史大吗?”陈选曰:“提学怎能与都御史比,只是忝为人师,不敢自辱而已。”陈选

词气严正,而学生也都群集官署外面。汪直为陈的正气慑服,好言送他出来。

因为母亲去世而离任,行李很简单,只有一辆车罢了。官吏百姓嚎哭着为他送行,给他立了一

座生词。不久,他晋升为按察使。他审理释放了数百名罪行较轻的人,重罪的也多有平反,监狱为

之一空。他为政崇尚简易,唯独对于贪官污吏绝不宽容。历任广东左、右布政使。肇庆大水,不待

回报,就分发粮食赈济百姓。

二十一年,诏令减免各地的贡献,而市舶中官韦眷上奏请用均徭户六十人添办地方特产。陈选

拿着诏书力争,皇帝命令给他一半,韦眷由此怨恨陈选。番人马力麻谎称自己是苏门答剌使臣,欲

入京朝贡,私下里做贸易。韦眷看中他丰厚的贿赂,将要批准他,陈选立刻将他逐出。撒马儿罕使

者从甘肃进贡狮子,将取道广东从海上回去,说要前往满喇加一边做生意一边回去。陈选上疏说不

能答应他,恐怕被外番嘲笑,从而轻视中国。皇帝采纳他的建议,而韦眷更恨陈选了。

先前,番禺知县高瑶没收韦眷沟通外番的资财巨万,陈选下达公文嘉奖他,并且汇报朝廷。至此韦眷诬奏陈选、高瑶勾结起来贪污。诏令派遣刑部员外郎李行会同巡按御史徐同爱审问此事。被陈选罢黜的官吏中有个叫张褧的,韦眷以为他一定怨恨陈选,引来让他诬陷陈选。张褧坚决不从,抓住张褧进行拷打,他也绝不松口。李行、徐同爱害怕韦眷,最终按照韦眷所奏的定了陈选的罪,与高瑶一起被征送京师。士民数万人号泣挡道要留下他们,使者开道才得以出来。到了南昌,陈选疾病发作。李行阻止给他医药,陈选最终死去卒。终年五十八岁。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2013广东高考作文题目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广东省2013年高考语文优秀作文选登: (一)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

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点评】 “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地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作者不被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确实,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徐珊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广东卷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语文广东卷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6 题, 共计 18 分) 1、(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晋升灰烬觐见进退两难噤若寒蝉 B.闪烁硕大回溯媒妁之言数见不鲜 C.邂逅亵渎狡黠不屑一顾歌台舞榭 D.罪孽啮齿涅槃劣迹昭彰蹑手蹑脚 2、(3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 B.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吹灰之力 C.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 D.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 3、(3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4、(3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5、(3分)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 B.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 C.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 D.通常,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医生要获得其大脑的扫描图像,以便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了解肿瘤附近血管的状况。 6、(3分) 6.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阴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④①②③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⑤ 二、阅读题 ( 本大题共 2 题, 共计 24 分) 1、(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咖啡和茶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与参考例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继续了去年的命题思路仍为新材料作文,总体衔接平稳。从所给材料的形式看为多则观点型,这点与去年的形式也基本相同,这与考前老师学生的备考基本符合。多则观点材料的作文在审题提炼观点时,可以采取求同追异的思路进行,先对所提供的各则材料(观点),先逐则分析、再比较、后综合找出共同点,比如本次广东高考材料从富翁的行动和三家的不同态度看,他们共同的话题是关于捐助,富翁要捐助,其他三家受捐助,因此我们的审题立意中重点要谈捐助(或帮助),这是求同。另外我们还要追异,因为有三家对捐助不同的态度:有肯定、有提醒、有拒绝,考生可以针对任意一家的态度来写,还可以选取其中两家的对比思考。比如:帮助与面对帮助,捐助与面对捐助,理性面对捐助,捐助与施舍,爱心与信任,爱心与感激,获得与回报,热心的价值,不受嗟来之食等,但防止写成富裕与贫穷如何致富关于慈善事业贫困家庭的梦想 同情困难家庭处境等这样大而空或有离题嫌疑的文章。 总之选择提炼出自己认同好写的观点,但千万不要只抓材料中的一个词去写或另起炉灶。从所选材料内容看,今年广东作文更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是一次直面现实的感悟和思考(陈少华),通过现实去的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慈善捐助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从陈光标的高调捐款到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本则作文材料与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关联,又能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更多的是开放考察一个社会人格在当下的价值观念(于丹),内容非常具体,直面现实,可以说如果平时学生不注意社会和生活是很难有作为的。于是有考生也感叹切入点很小,因为作文必须要围绕捐助,似乎准备的一些素材很难插入进去。其实这也正是给我们考生和老师提了个醒,那就是要不仅要学好课文,也要你生活的现实。其实从全国各地作文题看,也都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作的思想,如全国卷同学间人际关系,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四川卷过一个平衡的生活,山东卷 莫言被挑错别字等。 作文的命题与改革体现了命题者的立意,其实早在2012年阅卷后陈妙云教授就说感觉学生文章缺乏思想性。然而要培养有思想的学生必须从现实开始,而不是去死记一些所谓的作文素材。要有表达水平,还要有思想,特别是做个有思想的现代中学生,难怪有老师说,要通过思想的深浅拉开距离,我十分赞同这句话。 当然广东的作文自从常识以来,越来越贴近现实,这有其合理和现实主义的一面,能引导学生更现实生活,但由于我们的高考作文比较单一(每个省一次高考只有一个作文)这样很难让学生有所选择,对于那些富有想象力和理想主义思潮的学生,象雕刻心中的天使这样的作文也许越来越远,思想可能越来越扁平。

2014年高考广东卷语文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2014年高考广东卷语文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2014年高考广东卷语文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 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 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参考答案】A 仍旧是自主命题以来稳定的考查形式,四项三列,分别考查形近字、音近字和多音字。同时延续上年的小变化,引入成语的考查,仍旧是两组成语。 B中xiá、C中dí、D中fǔ。D,”俯仰”考查了两个第三声相遇,前者发第二声的经典知识点。 A.chěng/pìn shù/sù sài / sè B.xiá è/ yè fǒu/ pǐ C.bàng/páng dí lěi / lèi D.shèn /chān fǔ xiān/xiǎ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 连篇累牍 B. 如鲠在喉 C. 梳理 D. 受众 【参考答案】A 没有了去年的虚词。两个成语、两个词语(实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 A连篇累牍:累,重叠,堆积;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

广东省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汇总(word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话、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即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想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式,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美《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 “接着讲”主要指封建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篡与进一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 “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2018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文字版(A卷)

1.wri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AM and DRAM? SRAM is very tast and fit better with the speed of the cpu is much more expensive takes more space less power consume is made of four to six transitor to hold the data it is used in cache memory DRAM: is the most after used RAM in today computer it is slower cheaper take less space about one fourth of SRAM 1/4, one capacitior, and one transiter used to hold one bit of information 。 2.write the different between application s/w and system s/w? System software: The simple answer is that system software is the stuff that makes your computer work. Application software: Application software trains the PC’s brain for higher cognitive functions rather than just keeping the PC alive and connected to the other computers . 3.wri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N & WAN? LAN: A LAN is a high-speed data network that covers a relatively small geographic area .It typically connects workstations, personal computer, printers, servers, and other devices. Wan : A WAN connect multiple geopgraphically nearby LANs to one another over great geographic distances. The speed available on a W AN waries depending on the cost of the connections and may be low. WANs opeate using routers , which can “choose ” the most appropriate path for data to take to reach a network node 4.wri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3GPL and .4GPL? 3GPL:the third programming language high level language.it is assembly language, it will not only a lot of machine instructions into a single instruction, and removed and specific operation but with the work of irrelevant details, such as the use of the stack, a register, thus greatly simplifying instructions in a program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 can not directly by the computer recognition, must be converted to be executed 4GPL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6894749.html,er friendly 2.a professional programmen car obtain result with it 3.it employs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irectly. 4.A fourth generation programming language i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ed with a specific purpose in mind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usiness software. 9.wri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indows os and unix os? As far as operating system wiuld seem as if unix has a clear aduntage over windows , unix offers grester flexibility than windows,further more,its more stable abd it dosen't crash as much aswindows。To some,unix is just as easy to use as windows ,offering a GUI interface as well as command line ,but there are user out there that believe unix is for only for

201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

2003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03年广东语文高考试题2007-04-02 19:51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是 A、(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 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 C、(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险(隘) D、(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备受青睐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伶牙俐齿群贤毕至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共商国是唾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猝不及防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相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____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___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计划不仅是/而且是B莅临规划不是/而是 C亲临规划不仅是/而且是D亲临计划不是/而是 4、下列各句中加括号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蓄,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2012广东卷高考语文试题答案word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解析卷(参考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 .桅.杆/宫闱.聒.噪/恬.静模.具/模.范 B .清.雅/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处. C .歧.视/跻.身橄.榄/鸟瞰.角.斗/角.色 D .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项wéi /wéi、guō/tián、mú/mó;B项qīng/jīng 、yī/qǐ、chù/chǔ;C项qí/jī、gǎn/kàn 、j?é/j?é;D项yàn/yīng、 x ùn/xùn、 cün/cy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答案】A 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A项?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肆意?意思为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用于此处,符合句意; C项?忤逆?,指违抗;冒犯。D项?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安享晚年。语段对人类的描述使用?堕落??坟墓?直至?不能安享晚年?,保持手法的连贯性,使用合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1世纪教育网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答案】B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6篇优秀作文【4页重排版】

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6篇优秀作文 (广东省考试院2013-06-23公布红树主人4页重排) 201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第一篇:慈善需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点评】“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地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作者不被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行的“施者”的界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 确实,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徐珊 第二篇:善行,我该如何安放你? 慈善,本该是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字眼,是一个能让行善者体知自身对于社会超出个体有限价值的义举,亦当成为受助者生命的冬天里的一把温暖的手炉,但如今,它遭遇的敏感和尴尬人尽皆知,就如那个感激却婉拒的家庭。 使慈善处于如此进退维谷的境遇的,在我看来,可能是行善者披着慈善外衣的功利和作秀之心,但更多的情况下,我无奈地认识到,行善者的一颗赤诚之心无可置疑,而他们行善举的方式往往成了让爱传递的最大阻碍。正因为他们总是惯于以“救世主”的目光来表达对弱势群体的善意,受助者在这目光的省视下被点燃的一颗过于澎湃的自尊心让善意之举充满了火药味,从而,受助者拒绝牺牲在弱势地位下愈显珍

2014年高考广东语文试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 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 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 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 连篇累牍 B. 如鲠在喉 C. 梳理 D. 受众

2012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详解 本试卷共8也,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 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 号,座位 B铅笔将试卷类型()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现在他的题组好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桅杆/宫闱 聒噪/恬静 模具/模范 B.清雅/菁华 旖旎/绮丽 处所/惩处 C.歧视/跻身 橄榄/鸟瞰 角斗/角色 D.赝品/鹰犬 殉情/徇私 参谋/参差 答案:B(A桅杆/宫闱wéi/wéi C角斗/角色jué/jué D殉情/徇私xùn/xùn)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最近400年的突飞猛进,大自然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似乎已泾渭分明,不再神秘。人们不再敬畏自然,凭借手中的科学技术,肆意改变环境。人们渐生狂妄,争相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把一个本不算大的地球折腾个底朝天。人类在发展中堕落,在违背自然中自掘坟墓。忤逆自然的人类将无法在大自然里颐养天年。 A.泾渭分明 B.肆意 C.忤逆 D.颐养天年 答案:A (A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B肆意:纵情任意,不受拘束。后多含贬意,谓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C忤逆:①违抗;冒犯: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②不孝敬父母:忤逆之子|忤逆不孝|忤逆女将父母不认睬。D:指保养年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11广东高考语文(附参考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语文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卷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 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 /载.体 C.胆怯. /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 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组是 近年来,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诟病,但就其主流看来,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了京 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 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都是好人,人间自有真情在。 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胃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 上成功的高峰。 D.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