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第一章美术鉴赏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什么是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进行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伴随一系列的情感反应,从而对作品作出某种审美评价,得到某种精神上的满足,获得一种审美享受。

美术鉴赏不仅要对美术作品有感性认知和视觉印象,还要对美术作品的表现技巧、形式语言、思想内容、艺术倾向、社会背景等方面,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并做出判断,所以这种情感活动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它主要通过对具体美术作品的解读和赏析,揭示出作品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使人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认知能力,得到一个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美术鉴赏属于艺术接受学的范畴。艺术家创作出了美术作品,但艺术活动并没有就此结束,必须通过美术鉴赏发挥艺术作品的社会作用,通过观者对作品的品评鉴赏,才会使作品具有长久的价值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艺术创造者及其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美术鉴赏能力的高低通常与人的综合人文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以美术鉴赏为基础的审美教育可以开拓人的艺术视野、增长知识,可以丰富审美心理结构,优化情感结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对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美术鉴赏的条件

美术鉴赏活动中无论是欣赏还是鉴别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否则美术鉴赏便不能成立。一方面,美术作品作为鉴赏的审美客体,是读者和观众进行鉴赏活动的对象,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造活动的客观依据;另一方面,在美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和观众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活动。因此构成美术鉴赏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美术鉴赏的客体即作品本身,一是审美鉴赏的主体即读者和观众的参与。(一)美术鉴赏的客体

美术鉴赏的客体,即被鉴赏的美术作品本身。在进行美术鉴赏活动时要求客体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否则便失去了欣赏或鉴别的意义。如何使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美术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达到完美和统一。如果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往往会流于技巧的炫耀。反过来如果忽视形式,就违背了艺术审美的特性,因为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赞美,都是由充分表现意蕴的形式引起的。如果只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则无论美术作品的内容多么科学、多么具有真理性,只要它不具有美的形式,便不具有作品的审美价值。

在美术鉴赏中,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鲜明、生动的艺术形式,是点、线、面、形体、色彩等形式要素及排列组合方式,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形式一旦形成之后,便产生特有的形式美,所以人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会无视作品的内容,而陶醉于迷人的形式美之中。美国的美学家克莱贝夫·贝尔从艺术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由于艺术的形式能够唤起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从审美经验上可以断定形式具有艺术意味,因此,他把“有意味的形式”定义为美。但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美术作品只有在“真”与“善”统一到美的形式上时,才真正的具有审美价值。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很多理论都是强调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和统一。如唐代画家张彦远说:“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笔力末遒,空赋善彩。”①所以他认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②是最好的作品。宋代欧阳炯也曾经说过:“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这些都是在强调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只有作品中的“真”与“善”统一到艺术的形式上时,我们才能称之为美,称之为艺术。所以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表现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面对毫无审美价值的作品自然不会有什么审美鉴赏可言。

比如我们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图时,(图1-1)首先被奔马的气势和动态美所吸引,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强壮有力,生气勃勃,马的躯体远小近大,既符合透视,又给人一种欲放先收,由远及近的感受,表现出奔腾的气势。从奔马高昂的脖子延伸到左腿形成一条垂直线,使其在奔腾中又显得十分稳健。而飞动的马尾、马鬃用笔粗犷有力,焦墨与湿墨并用,这种笔墨既表现奔马的特点,同时又很好的表达了画家激越的情感。我们从奔马的跃动中感受到生命的顽

强活力,充分体会到生命的运动美。奔马确实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这是把情感和意蕴融汇在精美的艺术技巧中的典范,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和谐完美统一。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

(图1-1)

(二)美术鉴赏的主体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由鉴赏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审美联系所造成的。美术鉴赏的主体,即欣赏和鉴别美术作品的人。当然这个主体必须具备对美术作品的感知

能力,必须具有艺术感受和艺术想象的器官与能力,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同时美术鉴赏也要求鉴赏者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经验和丰富的想象力,有多方面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艺术素质,否则便不能获得应有的美感。艺术只能同有艺术修养的人进行真正的交流。一个真正的艺术鉴赏者,他不仅需要掌握某一类艺术的有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对整个艺术领域有较为广泛的了解。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除了要掌握绘画的一般知识之外,还要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内涵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理解作品深层的意义。

艺术鉴赏活动不仅有个人先天条件的参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受鉴赏者审美感受、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的影响,而艺术鉴赏者的审美鉴赏力的高低又与艺术鉴赏者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关。艺术鉴赏者要对具体艺术作品作出个体独到的和具有较强拓展性与创造性的鉴赏结果,其本身就必须是具有较高艺术修养和文化学养的人。否则,鉴赏者就不可能对艺术家熔铸于艺术作品的所有情思和深刻意蕴有明晰性的同构认知、理解和把握,更不能有再创造性的认识了。只有鉴赏主体具备了良好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文化学养,才能对艺术作品有独到而全面的艺术理解力,才能去鉴赏作品的深层次的内涵,才能有效地促进艺术鉴赏再创造特性的发挥。

美术鉴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积极而能动的反映。从接受学的角度看,美术鉴赏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审美鉴赏带着明显的感情体验的特征,始终不能脱离感性的具体的形象,而又暗含着理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在欣赏中达到怡然自得的境界。鉴赏主体的审美观念在美术鉴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审美观念是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对审美经验总结的结果,是人们对美的看法和认识。审美观念的不同必然会导致审美差异。审美主体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审美活动的主要因素和内在尺度,对于美术鉴赏活动的方向性、选择性以及对审美活动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鉴赏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但又包涵着理性认识的内容。因为美术作品不仅具有生动可感的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本质和一定的生活内容。所以,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那种不懂脑筋,不进行推敲和品味的思维活动,是不能深刻地认识美的内在本质、内容和意义的。例如我们欣赏明代王绂的《墨竹图》,虽然画竹只有三株,可是疏密相间,有分有合,用墨浓淡相宜,有虚有实。怎么欣赏那

枝叶潇洒,富于书法意味的美呢?他的画是和书法练习在一起的,欣赏他的画如果没有书法知识是不行的。美术鉴赏中的理性不是抽象的感念和逻辑推理,而是对于美术作品感性形象的品评与体验。所谓品评,既不脱离具体的可感的形象,又在比较、推敲、揣摩的品味和品鉴之中,必然就包含着理性思维活动的评价和情感体验。中国的诗品、画品、书品等都是欣赏,判断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因此美术鉴赏正是在对对象的品评与体验中,达到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三)、审美经验的重要性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精神碰撞,在碰撞中产生和谐统一。在这种审美联系中审美经验的积累是不可忽视的。在主客体的这种审美关联上,康德认为鉴赏判断“不是知识判断,从而不是逻辑判断,而是审美的。”

③就是说人们在什么鉴赏中对艺术作品的判断或评判,不能用获得一般知识的经验,即逻辑思维的方式,而是要用我们的审美经验和想象才能获得美感和正确的审美判断。鉴赏主体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审美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丰富,对美术鉴赏活动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只有生活阅历深广的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经验的人,才能在面对艺术对象时迸发出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而导致情感的激动,获得美术鉴赏活动中的独特的精神愉悦和艺术美的享受。如果没有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生活感受,没有对时代环境、社会生活的认识和个人的丰富经历等这些客观的现实基础,就不可能产生美术鉴赏活动中的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感受力,更不可能有艺术的直觉去领悟艺术品德的深刻含义。因此,艺术鉴赏者必须对社会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并在日常的生活中积累社会生活的经验和情感经验。有了生活和情感的经验,还必须从这些经验向审美经验转化和升华。

审美经验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向精神和心理的深化和升华,是一种积淀着深刻意蕴的高级情感经验。美术鉴赏的审美经验的积淀,一方面来源于人类历史的审美经验的积淀,另一方面来源于个体的鉴赏实践经验的积累。每一次的鉴赏经验都在改变着鉴赏者的心理结构,丰富着审美鉴赏的经验,从而不断地提高着个体的艺术鉴赏力。人们在审美感受中获得的经验,不同于一般的知识经验,而是长期生活中对美的事物的感受的经验积累。因此,我们不能用一般的经验来欣

赏、判断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

同时人们审美经验的获得因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及个人生活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不同的审美经验会导致审美感受和审美判断的不同,甚至其审美判断截然相反。我们之所以对一些美术作品尤其是一些现代派的美术作品产生欣赏和评价的分歧,这都与我们的审美经验有直接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审美经验是有限的,而任何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审美经验的具体表现,美术欣赏就是通过人们对各种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流派的美术作品的欣赏、鉴别来丰富人们审美经验的过程。审美鉴赏不仅对一般的人有意义,对专门从事美术创作的美术工作者来说也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不管是什么人面对一件美术作品,只要不具备相应的审美经验都不会产生应有的美感。

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审美判断和审美经验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们欣赏齐白石先生的《虾》,(图1-2)画中的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淡墨绘成的躯体显得晶莹剔透。虾儿犹如在水中竞逐,灵动活泼,生机盎然。虽然画面上没有画水,但观者仍能明显感受到虾在水中嬉戏竞逐的灵动气息。这便是我们调用自己的审美想象和审美经验对作品进行欣赏的结果。

(图:1-2)

二、美术作品构成的主要因素

进行美术鉴赏必须具备美术作品基本要素的知识。美术作品的构成有一些基本要素,如色彩、线条、形状等,色彩、线条、形状既是展现个性化的客观对象的形式,又是个性化的艺术家主体表现的形式。画家之所以称之为艺术家而不是生理挂图的绘制者,就在于它不但写形,而且传神,不但组合线条,而且寓于情思,不但建构形体,而且融于意蕴。相对地说来,色彩长于认识,线条长于表情,这使绘画艺术既能个性化地、具体地透视客观对象的本质与必然,又能细致复杂地展示主体的主观意象与精神情感。所以进行美术鉴赏必须具备美术作品基本要素的知识。

(一)、线条

美术鉴赏首先是对线条的欣赏。线条是一部作品极具表现力的基本因素,线条不仅能够勾勒出物体的外形和轮廓,最重要的还在于通过线条表达情感。不同的线条传达不同的情感,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如,直线具有刚劲、挺拔、正直等情感意味;曲线具有柔美、流畅、圆润等情感意味;折线则给人以方向感,如前进、后退、升降、倾斜等意味。

中国的书法之所以被称为线的艺术,就在于其线条本身的表情性。如怀素的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虽率性飘逸而法度具备,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给人以奔放纵逸之美感。文征明则用笔遒劲、笔意纵逸、驾驭自如、气势流贯,在温润中含有苍劲,在整饬中表现出老辣,显示出练达的艺术技艺和情趣,使人感到文征明此时已进入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之中。而毛公鼎铭文是清道光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宣王时期的器物,铭文长达497字。其用笔圆隽精严,委婉优雅,具有高贵典雅的贵族之气。依鼎布势纵横有序、在整体宏伟的效果中显露着庄重与威严。

(二)、色彩和结构

美术鉴赏离不开对色彩的欣赏。色彩与线条一样,是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要素。色彩的表现力非常强,能够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意味,并引起人们相应的反应。如,红是热烈而兴奋的;黄色是明朗而欢快的;蓝色是忧郁而悲哀的。与此相应,红色使人联想到火与血,黄色使人联想到秋日与阳光,蓝色使人联想到海洋与蓝天……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情感意味,给人以不同的情感体验。而且

每种颜色都有可同时具有多种情感意味。如红色,既可以使人联想到喜庆的场面而兴奋,又可以使人联想到流血的情景而恐惧,可见色彩的情感意味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正是由于色彩意味的不确定性,反而使色彩更具魅力,如同我们对诗歌或音乐的欣赏一样。其实,人们对任何一首音乐或诗歌的感受和体验都不会相同,除了人的主观因素外,就在于艺术作品的多意性,因此,艺术作品才会引人关注、引发争执,才会有讨论与研究的价值,才会流芳后世。色彩在西方美术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色彩不仅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形式要素,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色彩在脱离了具体的形象而存在的时候,反而使人更能感受到它的美。波提切利曾大胆地宣称:我们没必要去研究和注意风景,一块吸满颜色的海绵扔到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完整的风景。如果说线条是人的运动的轨迹,人们的任何运动、动作,都可以反映出其内在的性格或情感,那么色彩及颜色的组合亦然。任何美术作品的色彩都会表现出作者的某种情感,使人产生某种情感体验。我们从西方美术流派中的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美术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色彩所具有的独立的审美价值。

我们鉴赏一幅美术作品同时也离不开对结构的欣赏。结构是美术作品的重要因素,结构不仅指艺术形象内部的组织构造,还指一件美术作品中各部分之间的结构。严格地说,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形式要素,诸如点、线、面、色彩、形体、机理等,只有在一定的结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特定的情感内容。

(三)、美的形式法则和空间要素

美的形式法则概括了现实中美的事物在形式上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等。美的形式法则是人类长期审美经验的结晶,是对美的规律性认识,是事物外在形式要素的组合规律。不同比例,不同节奏的形式要素组合,会给人不同的美感;对称的组合有庄重之感,均衡的组合有活泼之感。变化统一才能产生美感,缺少变化就会显得呆板,缺少统一则会出现杂乱。美术作品给人的不同美感,都是通过特定形式法则显现出来的。由于艺术家的性格特点、风格流派等诸多的不同,他们对形式法则的运用也灵活多变、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美术作品的鉴赏离不开对美的形式法则的了解和掌握。追求形式美是为了推动美的创造,达到美的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美术也被称为空间艺术,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存在的方式,也是艺术家塑造艺术形象,表情达意的手段,在美术鉴赏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美术作品的空间占有、空间分割或布局方式,来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空间分割方式。设计者为体现封建君主的至高无上,在空间处理上主要采用了对称和均衡的方式。把主要的建筑安排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安排在东、西两侧。还特别强调了三大殿的汉白玉石殿基,以最大的广场,最高的建筑空间来充分显示它的主体地位,使人在精神上感到一种威慑和震惊。可见,物体空间占有的不同、分割的比例不同,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面对庞大的物体,我们会产生雄伟之感,面对精致的物体则会产生优美之感,狭长而曲折的林荫小路会有幽深之感,高而窄的空间会令人有险峻之感……不同的空间不仅可使人产生不同的美感,还具有不同的用途。无论建筑设计、产品设计还是航天飞行器的研制,甚至我们布置房间,布置货架、会场……都离不开对空间的研究。所以进行美术鉴赏必须具备对空间艺术的感知能力。

(四)、艺术形象

绘画艺术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类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但此种展现并不在于单纯地摹拟人物和客观事物的外貌,它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神情与活动等可视的因素,来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刻划、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同时也实现主体内在情感的传达与表现。比如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画像》,就把一个自尊心极强、阴险奸诈、毒辣凶狠的人物的精神表现了出来。所以艺术形象是美术鉴赏中最为主要的内容。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是写实性的形象。对写实性美术形象的鉴赏,主要是对美术形象的形体、形状、动态、神态,逼真程度,表现技巧及思想内容等方面的鉴赏。对写实性美术形象的感知比较容易,比如我们面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能感受到画中人物形象那生动的神情、典雅的姿态和忧思多情以及恬静深邃的内心世界。第二类是以表现主观感受为主的夸张、变形或抽象的美术形象。夸张、变形,不仅可使物体固有的形象变得丰富多彩,而且还会使形象的个性更为鲜明突出。抽象的美术形象,包括抽象的几何形和由几何形的分解、组合的方法创造出的新形;还包括用线条、色彩等造型要素的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抽象的美术形象。对抽象的美术形象就不能用真实与优美这个传统的审美标准来感知或评价,表现性是它最重

要的特征。其实,人们的审美标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与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众多哲学流派的产生,艺术与技术的结合都对人们的审美观念带来影响。尤其是摄影技术的产生及东方艺术对世界的影响,人们认识到真实和优美不是唯一的审美标准,美术最重要的是表现情感,美术不仅表现优美还可表现丑陋、怪诞、痛苦和不安;表现自我,表现梦幻,表现观念。因此,对抽象形感知的主要内容是形式语言、艺术观念形式创新。对抽象艺术的鉴赏,不仅有益于提高形式感知能力,还可以拓展人的审美观念,开发创新意识,发现创造方法。

绘画中艺术形象的建构与每一根线条、每一点色块的具体运用相联系,这使它最适于描绘生活的细节,使艺术家能够借用刻划生活中某一可视的瞬间,来概括事物发展过程中与之密切联系的前后阶段,从而使定型化了艺术形象在观赏者头脑中引导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联想,激发对动态过程前因后果的丰富奇丽的想象。

三、美术鉴赏的功能和作用

(一)、丰富人的审美体验

通过对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分析鉴赏,审美主体逐渐能透过作品的形象层和形式层,品味到意味层中的深层意蕴。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就有了更为生动而丰富的理性内容,它把艺术家的人文情感以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当欣赏者从不同的作品中解读或品味出作品中所蕴涵的民族精神、人生境界、时代意识、哲理思考等理性内容时,回应在内心的将是一种悦志悦神的喜悦。这时的艺术作品已不再是艺术家心灵的独语状态,而是作为“中介”,成为了艺术家与欣赏者精神往返的“桥梁”。柏拉图在谈到艺术作品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时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秀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好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吗?可见,优秀艺术作品的感染和教育作用往往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美术鉴赏使

我们在充分享受美术作品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积累了审美知识,丰富了审美情趣,启迪了智慧。

(二)、提高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

形式感知能力的培养是美术鉴赏的首要功能。没有对美术形式的感知,便不能获得美的享受,也不能受到某种教育。具有“音乐的耳朵”和“美术的眼睛”是艺术鉴赏的前提条件,是人们获得美感的根本所在。人们从艺术中获得的愉悦或美感主要源于艺术形式的美。人们欣赏音乐时产生的愉悦,源于音乐的节奏、韵律、旋律等形式;人们在美术欣赏中产生的美感则源于线条、色彩、形体与结构等形式。具有对形式美的感知能力,才能理解作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当我们步入苏州园林时,无论是曲径通幽的悠闲,还是诗情画意之雅逸,都会为苏州园林精湛的技艺和绝妙的布局造景所感动,此时人们就会产生强烈的美感。同样,一幅好的国画山水或油画风景作品,不仅会使欣赏者赏心悦目,而且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悦情悦意的理性欣喜。因此美术鉴赏要求鉴赏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形式感知能力。不具备一定的形式感知能力,美术的一切作用便无从谈起。而形式感知能力的培养则主要靠美术鉴赏。形式感受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后天的学习,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只有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鉴别,积累审美经验,才能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

(三)、深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美术所塑造的形象,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形象的提炼和概括,是具有典型化的特点的形象。也就是说,它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欣赏者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就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过度以及不同民族的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和情景去认识世界、了解历史、感悟真理和体验不同的人生,进而体悟生活的本质。这就是美术的认识功能。通常美术的认识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体现在美术形象上,比如我们从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的洞窟岩画中对动物的描绘体验到马格德林文化时期人们狩猎的场面,从而认识到当时的狩猎经济;从米勒的《拾穗者》等一系列作品中,了解到19世纪法国农村的生活情境和农民的命运,同时也感受到当时法国农民的淳朴的性格和精神况态,从而认识到当时法国民族以及时代的状况和特点。美术的认识功能还体现在美术作品的语言和形

式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在美术创作中都有自己鲜明的语言和形式特征,作品一旦形成,这些具有时代性、区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和精神就可能通过美术作品跨越时空而被保留下来。比如:我们从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追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民族情结;从古希腊雕刻的端庄、典雅、崇高而和谐的风格特征中体会到古希腊民主制度的风范;从古埃及雕刻单一呆板的形式风格中感受到当是古埃及专制制度的社会特征。

(四)、陶冶情性净化心灵

美术鉴赏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情感教育作用。美术欣赏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积极而能动的反映,在这一活动过程中,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作品的欣赏,审美主体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我们通常选择那些主题突出,风格鲜明,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对完美,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寓意深刻,意蕴丰厚,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把优秀的作品作为欣赏和审美的对象,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艺术感染,使人们的审美心理得以陶冶和塑造,人文素质得以提高。人们的情感只有在审美过程中才会得以净化和升华,例如,从达芬奇、拉斐尔创作的圣母形象中,我们可以感受母性的慈爱、温柔、端庄、纯洁的美好品质;罗中立笔下的《父亲》形象,让人感受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农民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温厚、善良、勤劳和淳朴的美,这种美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从米勒、维米尔、康斯太勃尔等那些关注自然和人生的质朴画风中,又可以唤醒人们现实生活深切的关怀。这些源自现实生活的艺术形象中,表现出的是人性中可贵的品质,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和谐的和审美的人生态度。

第二节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现象及过程

美术鉴赏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和欣赏,鉴别就是要判断艺术之优劣高下,鉴赏则必须获得精神的愉悦。所以美术鉴赏是一种有别于一般生理趣味的、人类精神领域中的高级层次的审美活动,这一活动过程实际上是艺术鉴赏主体调动各种能力的过程。因此,美术鉴赏并非简单地、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富有创见的精神活动,是鉴赏者运用自己的感知能力、情感、审美经验和知

识修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获得审美享受,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及其过程,所以鉴赏美术作品要调动各种心理因素,如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理解等来参与艺术鉴赏的过程。

一、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现象

艺术鉴赏是主体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不断深入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感知知觉、联想想象、情感共鸣、领悟理解等基本审美的心理想象。这些审美心理想象不是单独存在或一次发生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保持一种微妙的影响关系,从而共同构成了艺术鉴赏的特殊审美心理现象。

(一)、联想

联想是由当下所感知的表象,进而回忆起与之相似或相关的事物或现象。心理学上的联想是指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还有由已经想起的一事物而想起另一事物的过程。联想可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在美术鉴赏过程中,鉴赏主体的诸多心理机能都被调动起来,首先应该提到的就是联想。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美术作品中的语言符号,从语言符号到美术想象的内涵和构成形式,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联想。没有联想,美术鉴赏就无法进行。比如雕塑《掷铁饼者》就能够唤起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为艺术家精心选择了人物动作在出现高潮前的一瞬间,从静态中蕴蓄着将要爆发的力量,使欣赏着从静止的状态中想象出即将发生地旋风般的急速转体投掷动作。如果这件雕塑直接表现了动作的高潮就达不到激发欣赏着想象和联想的效果。不过,联想虽然重要,但如果美术鉴赏只停留在联想的基础上,就还不能完成鉴赏的全过程,因为联想虽然也有一定的再创造,但它的主要功能还是根据作品描写,进行形象与形象、形象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鉴赏主体的再创造过程,就必须运用想象。联想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受到鉴赏主体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情感情绪等主观条件的影响。鉴赏者本人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认识能力越深刻,内心情感越热烈,联想力也就越强。这样的联想更具有广阔性,也就是联想的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也具有敏捷性,也就是联想的速度快、反应快;还具有选择性,就是在众多的事物中能够

选择到最佳的联想对象,使得联想在艺术鉴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想象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想象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主体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而是运用想象和其他心理功能对艺术形象进行着积极的、主动的再创造。

想象是在主体的头脑中将记忆中的表象加以补充、引申、丰富,并创造出新的形象。想象可分为再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再创造性想象是指对艺术品中的形象,在头脑中加以描绘,从而再现作者所体验到的形象情境。创造性想象则要求鉴赏者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情感、艺术情趣,在所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上,进行丰富、补充延伸和扩张,从而形成不同于作品本身形象的、属于鉴赏者内在的“再创造”的新形象。这两种想象在美术鉴赏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艺术鉴赏中的想象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常常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鉴赏想象。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常常需要观众运用化静为动的想象力,使得静止的视觉形象转化为活动的视觉形象。想象活动在写意性美术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齐白石画中的虾和徐悲鸿画中的马,之所以让人感到是有生气的,是活灵活现的,就是由于鉴赏者的想象使得艺术家注入到作品中的生命力重新复活。

绘画还可以借助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以及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表现艺术形象。这在中国画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宋徽宗赵佶当政的时候,曾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让画家们作画。当时许多应试者都集中心思考虑如何重点表现酒家,所以大多以小溪、木桥和竹林作陪衬,画面上应有尽有,样样摆出。然而,画家李唐却独出机杼,在画面上巧妙地画出一弯清清的流水,一座小桥横架于水上,桥畔岸边,在一抹青翠的竹林中,斜挑出一幅酒帘,迎风招展。画面虽未画出酒家,酒家深藏于竹林之中却是一看便知,而且深得“竹锁”意趣。由于想象在艺术鉴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和发挥想象力,成为人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鉴赏者来说,生活经验越丰富,艺术素养越良好,文化层次越高,想象也就越丰富。因此,鉴赏者应当不断地在艺术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想象力和艺术鉴赏力。

联想和想象的心理活动在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自开始时的直观感受到深入体验的领悟升华,都始终伴随着联想和想象。

(三)、感知

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真正的艺术鉴赏活动,是以对艺术品的感知为起点的,感知也是贯穿在整个鉴赏活动中的活跃心理状态。

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当我们第一次看到梵高的作品时,看到张大千、李可染的山水画时,看到罗丹的雕塑时,能引起我们最初的感觉和第一印象的东西,往往是对象最直观的形式和材质。人的感官,作为审美的感官,在艺术鉴赏中主要运用的是视觉和听觉这两种高级感官,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感觉音乐的耳”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美术鉴赏活动是从感知美术作品开始的。虽然美术作品首先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的感官器官,但是审美感知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在感知的背后潜藏着鉴赏主体的全部生活经验,还有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鉴赏主体以往的艺术修养、文化素质和生活阅历都会对审美感知产生重要的作用。

鉴赏主体要想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水平,首先就要逐步训练和培养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只有把握住美术作品形式的直觉感受,鉴赏才有根据,同时只有对艺术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悟到艺术美。因此,只有通过大量鉴赏艺术作品,才能真正提高艺术鉴赏力。

(四)、理解

理解是艺术鉴赏审美心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理解是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美术作品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的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寓意和深刻的意蕴,所以,在美术鉴赏中,必然是情感体验与欣赏判断的结合,是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的结合。

对美术作品的鉴赏首先是对形式美的理解。鉴赏主体必须对美术作品的表现方法、表现技巧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比如在鉴赏一幅中国画时,首先必须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具体表现方法和表现技巧、中国画的构图、中国画所要表现的意

境、中国画的用墨和用笔的方法等。只有理解并掌握了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才能真正实现对美术作品的鉴赏,通过这些艺术语言不但可以把握作品的内容,而且可以领会到美术语言本身特殊的审美价值。

其次是进一步对美术作品内容的理解。美术鉴赏必须对美术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进行了解。如我们鉴赏意大利杰出画家拉斐尔的宗教题材绘画《圣母与圣子》时,就需要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文艺思潮,这样我们才能理解画家在描绘圣母与圣子之间深厚的天伦之乐的气氛中所渗透的世俗的家庭欢乐的情感,并以此歌颂人文主义的真、善、美的理想,表达画家对现实的乐观和人性的肯定,以及对中世纪宗教神权和禁欲主义的厌弃。

最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还在于对作品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理解上。艺术意蕴构成了艺术作品最深的层次,使得艺术作品在“有意味的形式”中传达出一种极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意蕴是潜在于艺术作品的具体内容中的最深刻的意味,是艺术家深刻的社会人生观念和情感模式的表现,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人生感受。同时,意蕴总是溶解在形象内容之中,它从艺术形式的表现特征中抽象出来,但又可以超越作品自身特定历史内容的局限,具有丰富的、多层次的暗示,它是使作品的艺术境界得以无限延伸的因素。例如,我们在欣赏《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它不仅带给我们审美上的愉悦,还使得我们看到了作者隐藏在画面背后的深层的意蕴,同时让我们认识到艺术作品只有在思想上体现时代的审美理想,在技巧上达到时代的高峰时,才会成为那个时代的艺术精品和杰作。只有对作品达到深层的理解,才不会使鉴赏停留在最初的感性知觉阶段,而具有理性的深度。

(五)、情感

在艺术鉴赏中,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强烈的情感体验,正是审美活动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意识活动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情感在审美心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美心理是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中心理因素的统一体,这些心理因素并不是机械地相加或简单地堆积,而是通过情感作

为中介,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审美心理。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鉴赏主体在进行鉴赏活动时,不仅要能感受到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还要积极地对这些情感作出反应,调动起自己的各种感情,并随着作品中的情感起伏变化而变化。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在一次参观《庞贝城的末日》这幅画时,感动得哭泣起来,他认为使得他尤其感动的是那幅画“辉煌的技巧”。高尔基有一次在意大利看到一个雕像,这个雕像“线条的和谐和清晰,甚至使得他感动地流下眼泪”。列宾和高尔基作为杰出的艺术家,对艺术创作的甘苦有深切的体验,因而在鉴赏艺术作品时才会如此感动。其实,任何一个鉴赏者在艺术鉴赏中,对于艺术形象的感知和接受都会受到情感的影响。同时,在特定情感影响下进行的艺术感知,又会作用于情感,引起更深的情感活动。从鉴赏客体方面来说,一幅美术作品,不仅渗透了创作者的情感,而且作品中的人和物本身也都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鉴赏者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仅要把握作品中的形象,而且要把握形象中所蕴涵的情感。所以,美术鉴赏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会伴随着强烈的情感。美术作品没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就难以成为美术作品,同时,鉴赏主体没有相应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流动,也很难进入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境界,把握创作者的情感脉搏。

总之,美术鉴赏是以审美情感为中心,各种心理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因素综合地发挥作用,不可将各种心理因素肢解开,使其彼此孤立地、互不相干地发挥作用,或者片面地夸大某种心理因素的作用,或者突出强调一种心理因素而忽视其他心理因素。

二、美术鉴赏的审美心理过程

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是鉴赏者肯定自己的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也是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总是有一个由外到内、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的发展趋势,即从感知作品的外在形式开始,逐步过度到对作品内蕴的把握。我们一般把美术鉴赏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感知接受

感知是从审美注意开始的,审美注意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在审美对象上的集中和停留。审美注意常常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本身,艺术的外在形式就是艺术对外

表达的“语言”。鉴赏主体首先是接受艺术“语言”所表达的种种信息,并在解析这些信息中把握其内容。鉴赏者一接触作品其视觉感官便会接受到各种不同的刺激,同时感知其形态特征及含义。美术鉴赏必须由鉴赏主体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鉴赏客体的形象。只有在感知到鉴赏客体所蕴涵的形象之后,鉴赏主体的各种心理机制才能被调动起来,美术鉴赏才能形成。美术鉴赏主体有时候首先接触的不是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而是抽象的语言符合,如作品的大小、色彩、线条、光影、描绘的对象等。例如,当我们在鉴赏柯勒惠支的美术作品《反抗》时,首先感知到的是画面上两个大三角形之间的力的图式。即作为背景的、处在画面左方的年老的妇女形象,构成了一个与画面垂直的三角形,从画面右向左重逢前进的一组工人形象则构成了与画面平行的另一个三角形。完形心理家认为,接收者对于作品外在形式的感知全部是散乱的,而艺术家则通过创作使接收者对作品有了完整和有序的认知,这是因为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是按照审美直觉模式进行的,从而使作品本身具有完整性和有序性。另外还有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和画面的色彩、笔触等种种形式语言,这些都是鉴赏者在初始作品的阶段所感受到的,所以美术鉴赏者只能从感受形象开始。在由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再到部分的反复观照中,通过想象产生艺术形象的感知,鉴赏主体只有把抽象的语言符号换为具体的美术形象,才能在鉴赏主体与客体之间建起感知通道,才能真正地进行美术鉴赏。

(二)、体验玩味

美术鉴赏主体在感受艺术作品形象之后,就要对作品形象的具体性、审美性和典型性在头脑中进行反复审察、联想比较、体验玩味,逐步理解形象所包孕的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然后才能真正领悟其中隐含的思想意蕴、感情色彩和美妙意境,使主客体在鉴赏中达到“共鸣”的状态。

当鉴赏者有了对作品初始的感知后,他的注意力就有了相应的方向,与此同时,他对将要接受的美术作品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审美期待。首先,在期待中,鉴赏者会根据已有的美术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对其各个方面,如风格、含义等进行猜测,并细细揣摩,仔细品味。通过这种揣摩与品味,鉴赏者不仅把握了美术形象外在的感性表现形式,而且深入到这种感性表现形式的后面,把握到其内在的意蕴,从而与美术形象达到某种程度的交融,得到精神的满足与情感的愉悦,

以至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谓“共鸣”,就是指在直观感受和深入体验的过程中,鉴赏者的情感被深深地感染,甚至与作品中的情感相交融,产生忘我的境界。正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强烈地震撼和打动了欣赏者的心灵,从而发生了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因此,可以说,深入体味阶段,是鉴赏者全面地深入作品,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并达到强烈情感体验的过程。但要进入美术鉴赏的最高境界,还需要进入鉴赏过程的第三阶段。

(三)、领悟升华

领悟阶段是鉴赏主体在知觉感受与审美体验基础上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随着对作品审美理解的深入,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具体与抽象、形象和思维到了水乳交融的状态。鉴赏主体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在想象中丰富艺术形象,扩展艺术形象,发现艺术创造者所不曾发现的东西。鉴赏主体在刹那间完成了对艺术品深层次的领悟和把握,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实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在美术鉴赏的体味阶段,鉴赏主体虽然要对美术形象的内蕴有一定的把握,但这种把握还只局限于形象本身,而且更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要达到对于美术形象的完整把握,进入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鉴赏者还有必要跳出形象本身的范围,从一个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面,对形象的内蕴和它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等做更深入的、理性的把握与领悟。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第二种艺术,只有一种艺术,其基础是永恒的美和自然。凡否认这个观点而进行探索的人,注定要以失败的形象证明他的错误。”可见艺术作品中展现给我们的“意味”是何其丰富和深邃。所以,鉴赏者不仅通过美术作品领悟到美的境界,而且将艺术的体验层次上升到艺术的超验层次,领悟到作品中深层的意蕴。因此,我们在艺术鉴赏中,既要准确把握住鉴赏对象的本身特质,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艺术鉴赏活动不断深化与提高,获得应有的美感。

美术鉴赏的三个阶段不是相互独立、界限分明的,而是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直至整个鉴赏过程的完成。从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互动的角度看,美术鉴赏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接受者与作品双向交流的过程。接受者不停地阅读作品,不停地体味思索,又不停地回到作品中去修正自己体味思索所获得的结

果,形成一个动态的辨证过程。美术鉴赏三个阶段在时间上依次是感知、体味和领悟,这与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种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处:第一境界是感知作品的概貌和形式:“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孜孜以求,体验感悟作品的内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顿悟,领悟到作品中深层的意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要达到最高的境界需要具有足够的艺术知识储备。

第三节美术鉴赏的主要方法

美术鉴赏的方法很多,但没有定法。各种鉴赏方式都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彼此对立的,它们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的关系,都是从感性向理性的深度升华。

(一)分析鉴赏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美术鉴赏方法,即通过对一幅美术作品的画面叙述、形式分析、内容解释、意义评价来欣赏鉴别作品的方法。面对一副美术作品先用语言叙述被欣赏作品画面上可以直接看到的东西,如形状、色彩和构图等。接着进行形式分析,探讨这件作品的造型关系,包括各种形状的相互依存及作用方式、色调处理、空间营造、构成原理的应用等。然后再深入分析讨论作品的含义,探讨美术家通过作品想表达的思想和理念。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际上也是一个从感知到体验再到领悟的过程。比如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图1-3)先对作品的色彩和构图进行分析,这幅作品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构图时,画家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为了构图使徒做得比正常就餐的距离更近,并且分成四组,在耶稣周围形成波浪状的层次,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

但最重要的是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作品最突出的成就在于情节的紧凑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这幅画表现的是犹大向官府告密,基督在即将被捕前,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基督镇定地说出了有人出卖他的消息这一句话时的情景。画家通过各种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基督的沉静、安详,以及十二门徒各自不同的姿态、表情。作品传达出丰富的心理内容,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

沈明《航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航标 沈明 虬江是条出山的主航道,先窄后宽,先前山里大量的竹木石料都是顺着这条主航道顺流而下漂流出山的。虬江又是大山的主要泄洪道,每年洪水季节,大量的洪水流经虬江,一泻千里,奔腾而下,一直到平原才收敛其汹涌之势。 虬江航道八公里处是急水湾,向来是人迹罕至的江湾。耘水季节,急水湾却是个浅水湾。砂石江滩被几块巨石分隔,湍急的水流分成多条细流,折尺般蛇行,时分时合,一路蜿蜒下行。即使到了枯水季节,这江水仍很凶险。其他的不说,单说这分流的走向,就充满玄机,每每随着水势的不同,每一条分流总是变幻莫测。有的,开端看似平稳,说不定几股水汇流后呈汹涌之势,跌宕直下,驾驭不住便会船毁人亡;有的,开端看似张杨,说不定半路上水分流了,最终所有的水都渗入沙石里了,船就搁在沙滩上,再也无法动弹。 李松是虬江航道段的航政股长,他当股长之后,力主在急水湾设一个航标站,派人驻守。然而这急水湾,除了下水的水路外,实因山高路窄,一般的人很难到达。建站时,是从山下运来一些竹木石料,才建了小木屋。建站后,段里派人轮流值守。值班者不但出行艰难,一守半月,而且也非常寂寞无聊,遇上鬼天气,物资供应跟不上,只能干着急。谁也不愿轮上这苦差事。 在李松当股长之前,人缘不错,谁都说他好;可为了这事,段里

所有的人,包括家属,都在背地里骂他。 55岁时,李松主动跟段长提出股长不想当了,想去急水湾守航标。他说,这事是他惹出来的,就让他一个人承担这份责任好了。段务会上,大家都没反对,觉得这事只有这样。 那年,李嫂也正好退休,夫妻俩就卷了铺盖,离开航道段的家属大院,成了急水湾航标站的专职值班员。吃的用的,李松让下行的船筏老大从山上捎带下来,平时自己在小木屋的四周开荒种地、养鸡养鸭,倒也能够自給自足。李松长年累月住在山里,很少与外界联系,收听天气预报,仅靠一台收音机。至于工资啥的,也是在山外的女儿代领了存着,在山里他们其实也没啥用处。 一待,季松夫妇俩在山里就待了整整二十年,先前大山里向外运竹木石料的主航道,随着竹木石料的限制采伐,主航道的功能渐渐弱化。最终,虬江上游取消等级航道设置,仅仅作为泄洪道,航道段不再管理。 这事,其实是在李松进山的第八年决定的,段里所有的人都没把这当一回事,也没有任何人进山或者捎话告诉他,李松根本不知道虬江上游被撤掉航道设置的事,仍然兢兢业业地驻守着航标站。他只是觉得,跑这水路的船筏越来越少,但他觉得即使一年只有一条船筏经过,他仍有职责确保他们的安全。 虬江竹木石料限制采伐以后,沿线竟然成了旅游胜地。急水湾成了其中一个旅游点,来此地漂流的人多了起来,而且越来越多。一条简易的盘山公路把游客送过来,再用橡皮筏放下去。急水湾成了旅游

走进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走进美术鉴赏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掌握一些美术鉴赏知识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课作为课程开篇,对学生接触后面丰富的中外美术作品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及美术鉴赏的意义,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作品图片进行对比、欣赏、点评,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鉴赏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美术鉴赏的四个基本环节,并懂得将之运用于具体的美术鉴赏活动中。 2、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养成用美术术语来评价美术作品的习惯。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课型:欣赏课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与鉴赏的区别与联系) 师:我们将要学习什么是美术鉴赏。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美术鉴赏(学生回答),引出“鉴赏”和“欣赏”两个关键词。 提问:鉴赏=欣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假设有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这幅作品我鉴赏不了 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本质区别 (甲是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欣”字,指身心愉悦的看,可以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强调“鉴”字,可以肯定赞赏,也可以批判否定)所以,我们说鉴赏不等于欣赏,但是鉴赏包括欣赏。 教师给出图片元代壁画《朝元图》和意大利波提切利的《春》。让同学们自主发言,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能读到那些讯息。(学生回答) 师:《朝元图》是绘制于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永乐宫是元代初年为传说中的道教祖师吕洞宾建造的一座道教宫观。永乐宫内共存四座大殿,每个上面都有丰富的壁画,内容各不相同。其中,三清宫为主殿。“三清”即道教中的最高尊神,玉清、上清、太清,分别是指道教中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和太上

美术鉴赏教学常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目.doc

美术鉴赏教学常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目 一、常用工具书 1.一般工具书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卷—10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2.专业工具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1、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美术》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文物、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美术术语与技法辞典》,(美)拉尔夫·迈耶著,邵宏、杨小彦等译,岭南美术出版社1992年版。 《宗教词典》,宗教词典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神话辞典》,(苏联)鲍特文尼克等编著,黄鸿森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中国名胜词典》,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世界名胜词典》,新华社国际资料编辑组编,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西方艺术事典》,(英)丁·霍尔著,迟轲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外美术史大事对照年表》,奚传绩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美术全集》,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版。 雕塑编:原始社会至战国雕塑、秦汉雕塑、魏晋南北朝雕塑、隋唐雕塑、五代宋雕塑、元明清雕塑、敦煌彩塑、麦积山石窟雕塑、炳灵寺等石窟雕塑、云冈石窟雕刻、龙门石窟雕刻、四川石窟雕塑、巩县天龙山响堂山安阳石窟雕刻,共13册。 绘画编: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隋唐五代绘画、两宋绘画、元代绘画、明代绘画、清代绘画、墓室壁画、寺观壁画、敦煌壁画、新疆石窟壁画、麦积山等石窟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石刻线画、版画、民间年画,共21册。 工艺美术编:陶瓷、青铜器、印染织绣、漆器、玉器、金银玻璃珐琅器,竹木牙角器、民间玩具剪纸皮影,共12册。 建筑艺术编:宫殿、陵墓、园林、宗教、民居、坛庙,共6册。 书法篆刻编:商周至秦汉书法、魏晋南北朝书法、隋唐五代书法、宋金元书法、明代书法、清代书法、玺印篆刻,共7册。 《中国历代艺术》 绘画编(上下):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雕塑编:人民美术出版社。 工艺美术编:文物出版社。 建筑艺术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书法篆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48册)。 中国画(6)、油画(4)、水彩、水粉、版画(2)、年画(2)、插图、连环画(2)、壁画、漆画、农民画、素描、速写、漫画、印染织绣、陶瓷(5)、玉器象牙金银器、漆器、书籍装帧、邮票(2)、雕塑(2)、建筑艺术(5)、书法(3)、篆刻。 《中国美术年鉴》1949年—1989年,中国美术馆编,广西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绘画、雕塑、剪纸、玩具、演具、饰物,全6卷),人民美术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祭祀编、起居编、穿戴编、器用编、装饰编、游艺编全14卷),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版。 《百年美术馆藏精品》,中国美术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20世纪中国油画展作品集》,中国油画学会编,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现代版画经典文献》,湖南美术出版社。 寒凝大地──国统区木刻版画集,2000年版。 明朗的天──解放区木刻版画集,1998年版。 《中国漫画书系》(18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高一美术试题 高一《美术鉴赏》试题

高一《美术鉴赏》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可划分()、()、()、()和摄影。 2.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三大功能。 3.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 4.形式美的语言规则中最重要的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对的记“√”,错的记“╳”) 1、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的途径包括:艺术抽象、美术语言、语言形式、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2、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只包括点、线、面。() 3、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三种: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4、《富春山居图》在画坛的地位与影响堪与书法界王羲之的《兰 亭序》相媲美。() 5、鉴赏最终目的是欣赏作品。() 6、《夜巡》是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名作。()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属于具象艺术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开国大典 C、百老汇的爵士乐 D、清明上河图 2、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是:()

A.先鉴后赏 B.先赏后鉴 C.鉴赏同步 D.只鉴不赏 3、美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三方面。 A.体验、欣赏、评价 B.联想、认识、教育 C.认识、审美、欣赏 D.认识、教育、审美 4.抽象艺术的特征是。() A.在于形象的塑造 B.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来 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 C.在于以气氛的烘托来传达作者的感 觉和感受 D.以上皆不是 5.不是具象艺术的特点有:() A.真实性 B.抽象性 C.典型性 D.情节性 6、大多数中国写意画属于() A.具象艺术 B.表现艺术 C.抽象艺术 D.意象艺术。 7、《太白行吟图》和《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 A.梁楷 B.石涛 C.周昉 D.张萱 8、齐白石的《虾》属于哪一类作品() A.具象 B.意象 C.抽象 D.写实 9、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美术作品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以下美术作品中,属于意象美术的() ①《星月夜》②《说唱俑》③《李白行吟图》④《亚威农少女》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第一课教案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1个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 刻。 a、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b、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 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 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

第1课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第1课时)

【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1】: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课题,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本课的学习对后面的美术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美术作品的分类课本只列出简略的艺术分类。因为内容多,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第二课时,学习美术的分类。 二、学情分析: 由于中学学生基础不一,估计多数高一新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不严谨。各种分类方法容易混淆。碰到具体作品时,可能会辨识不清无法进行有规律的鉴赏 第一课时:知识点: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1、教学目标: (1)了解《捣练图》《拾穗》等作品的相关知识。 (2)理解美术鉴赏的定义、过程和方法,认识美术鉴赏重要价值和意义。 2、教学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3、教学难点:结合实例掌握分类和鉴赏的过程方法。 4、教具: 课本、图片挂图及课件 5、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运用课本开篇导语进行导入,当学生走进美术馆参观时,会对风格各异的作品提出许多问题,如作品的优劣、创作的方法、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意义的大小、甚至名气的大小等等,这些疑问就已经涉及到美术鉴赏问题。这正是鉴赏的开始,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才能完成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探究新知 1、什么是美术鉴赏? 举例:当我们置身于天安门广场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崇高、壮丽和神圣的情感,它不仅来自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于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对他的认识越多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这一过程其实就已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请学生阅读P4页文字)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 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的对象是美术作品; 过程是从感受、归纳、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和评价; 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2018尔雅美术鉴赏满分答案—李松

尔雅美术鉴赏答案——李松 1.1 1.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B)传承下来。 A、精神载体 B、语言载体 C、心理载体 D、环境载体 2.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C) A、威尼斯画派 B、抽象画派 C、后印象派 D、海上画派 3.【多选题】以下画作中,属于达.芬奇的作品的有(ABC) A、《蒙娜丽莎》 B、《岩间圣母》 C、《最后的晚餐》 D、《埃斯泰克的海湾》 4.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了《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 (√)5.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1.2 1.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D)。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2.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3.俑最早的用途是(B)。 A、装饰 B、陪葬 C、盛水 D、祭祀 4.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5.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1.3 1.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C)。 A、《蒙娜丽莎》 B、《玛丽莲.梦露》 C、《毛主席去安源》 D、《红军长征图》 2.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A)。 A、《The Story of Art》 B、《中国艺术史》 C、《世界艺术简史》 D、《Art of China》 3.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D)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行为艺术 4.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5.《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 1.4 1.雕塑最早产生于(D)。 A、青铜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2.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A) A、自然 B、美术 C、艺术 D、作品 3.在中国是发行量最大的关于中国美术史的书是(C)。 A、《中国绘画通史》 B、《世界美术简史》 C、《中国美术简史》 D、《中国绘画三千年》 4.雕塑的产生、发展与社会意识形态无关。(×) 5.“美术”一词源于古代文言文。(×) 1.5 1.在18世纪,Charles Batteaux将艺术划分为(C)和“美的艺术”两大类。 ? A、“自然艺术” B、“人工艺术” C、“实用艺术” D、“技能艺术” 2.哲学家D'Alembert列举的“fine art”不包括以下哪类?(D) A、雕塑 B、建筑 C、诗歌 D、哲学 3.从()开始,“书画”成为了一个固定的词语。(C) A、魏晋时期 B、唐代 C、宋代 D、元代 4.在《牛津艺术词典》中,对“fine art”的释义是“实用艺术”。(×) 5.期的壁画是指画于岩石上的壁画。(×) 6.昆仑是一个地理概念。(×) 1.6 1.(D)是传统艺术的核心。 A、建筑

第一节美术课教案

美术鉴赏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采用的教材是高中美术(湖南版)美术鉴赏模块。 本科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课的开端,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再说是高中开端,对学生也还是不较陌生,因此通过这节课,首先使学生了解美术,美术学习的意义,摸清学生的个性及美术学习态度,加强学生对美术教育关注;其次,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学习的兴趣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处于14-16岁的年龄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注重作品美感与表现的层面,只有少数能经由教育获得必备的技巧、美的形式与表达的内涵,能由艺术史源流和美学背景深入探究作品。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理解与联想能力,能够结合学过的文史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具体的解读。 教学目标: 认知:对美术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 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鉴赏的意义,提高他们整个学期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目标: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的“眼睛”,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富有艺术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一、美术的定义 二、美术对我们的影响,学习美术的意义 1、美术贯穿我们的生活 2、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个人品味及修养。 a、美术培训热 b、高中美术考的优势及学校对美术高考的重视。 三、美术鉴赏的意义 1、分析解释美术鉴赏的定义。 2、简述大概的课程规划。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美术意义理解鉴赏的意义 解决办法,结合自己的体验,一些生活的启示的例子或图例来分析。 教具学具的准备: 美术教科书、印象派pocomaker电子书、古典油画视频小短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分析法比较法。

走进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走进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走进美术鉴赏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美术鉴赏活动中掌握一些美术鉴赏知识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课作为课程开篇,对学生接触后面丰富的中外美术作品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及美术鉴赏的意义,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作品图片进行对比、欣赏、点评,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鉴赏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美术鉴赏的四个基本环节,并懂得将之运用于具体的美术鉴赏活动中。 2、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美术鉴赏活动中,养成用美术术语来评价美术作品的习惯。 四、课时:一课时 五、课型:欣赏课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源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与鉴赏的区别与联系)

师:我们将要学习什么是美术鉴赏。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美术鉴赏(学生回答),引出“鉴赏”和“欣赏”两个关键词。 提问:鉴赏=欣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讲解:假设有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这幅作品我鉴赏不了 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本质区别 (甲是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欣”字,指身心愉悦的看,可以走马观花似的。“鉴赏”强调“鉴”字,可以肯定赞赏,也可以批判否定)所以,我们说鉴赏不等于欣赏,但是鉴赏包括欣赏。 教师给出图片元代壁画《朝元图》和意大利波提切利的《春》。让同学们自主发言,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能读到那些讯息。(学生回答)师:《朝元图》是绘制于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永乐宫是元代初年为传说中的道教祖师吕洞宾建造的一座道教宫观。永乐宫内共存四座大殿,每个上面都有丰富的壁画,内容各不相同。其中,三清宫为主殿。“三清”即道教中的最高尊神,玉清、上清、太清,分别是指道教中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和太上老君。(类似纯阳殿是以吕洞宾号纯阳子命名,描写吕洞宾出生成长成仙感化等52壁画)三清殿所描绘的是众神去朝拜道教的最高主宰元始天尊的画面。共画天神289身,有帝王、文臣、妃嫔、玉女等突出表现其各自不同的性别、年龄、表情及内心世界的瞬间思想变化,体现作者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卓越的人物画水平。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将色彩提升为欣赏的主体地位的是以下哪个画派?()(1.0分) A、抽象派 B、海上画派 C、威尼斯派 D、印象派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康定斯基属于以下哪个绘画流派?()(1.0分) A、威尼斯画派 B、印象派 C、抽象派 D、海上画派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书法从()开始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在高校设立。(1.0分)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4 .古代画作中的蝙蝠象征着()。(1.0分) A、福气 B、富贵 C、长寿 D、多子多孙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中国漫画艺术的高峰期是在()。(1.0分)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古希腊陶瓶上的东方化纹样式主要是受以下哪个国家的影响?()(1.0分) 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日本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7 .杨柳青年画源于以下哪个地区?()(1.0分) A、天津 B、北京 C、苏州 D、成都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8 .张大千学习过的画家不包括以下哪位?()(1.0分) A、石涛 B、徐渭 C、李可染 D、陈洪绶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9 .被荆浩认为“有笔无墨”的画家是以下哪一位?()(1.0分) A、项容 B、黄公望 C、唐寅 D、吴道子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0 .铁线描这类比较硬的绘画笔法是从()之后才开始流行的。(1.0分)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11 .张大千送给毕加索的毛笔使用的以下哪种动物毛?()(1.0分) A、狐狸 B、狼 C、鹅 D、牛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12 .敦煌壁画有包括()个石窟群。(1.0分) A、200多 B、300多 C、400多 D、500多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13 .《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1.0分)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答案 (1)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 新 1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昭陵六骏”浮雕石刻是纪念以下哪位君王的?()
1.0 分
?
A、
唐肃宗李亨
?
B、
唐高祖李渊
?
C、
唐玄宗李隆基
?
D、
唐太宗李世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西方的主流媒体对中国艺术界的批评主要是()。
1.0 分

?
A、
过于商业化
?
B、
绘画创新慢
?
C、
绘画形式单一
?
D、
过于守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属于以下哪个画派的作品?()
1.0 分
?
A、
抽象派
?
B、
威尼斯画派

?
C、
后印象派
?
D、
野风画派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1.0 分
?
A、
金文
?
B、
大篆
?
C、
小篆
?
D、
甲骨文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中国从()开始建造四大天王的神像了。
1.0 分
?
A、
宋代
?
B、
元代
?
C、
明代
?
D、
清代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唐寅在画作中写的“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的。
1.0 分
?
A、

超星美术鉴赏李松汇总

1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 ?A、精神载体 ?B、语言载体 ?C、心理载体 ?D、环境载体 2 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3 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 ?A、威尼斯画派 ?B、抽象画派 ?C、后印象派 ?D、海上画派 4 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道教)思想有联系。(×) 5 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 ?A、《蒙娜丽莎》 ?B、《岩间圣母》 ?C、《最后的晚餐》 ?D、《埃斯泰克的海湾》(塞尚)1 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 俑最早的用途是()。 ?A、装饰 ?B、陪葬 ?C、盛水 ?D、祭祀 3 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4 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5 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1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 ?A、《蒙娜丽莎》 ?B、《玛丽莲.梦露》 ?C、《毛主席去安源》 ?D、《红军长征图》 2

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3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 ?A、《The Story of Art》 ?B、《中国艺术史》 ?C、《世界艺术简史》 ?D、《Art of China》 4 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行为艺术 5 《马拉之死》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爱情经历有关。(×)1 雕塑最早产生于()。 ?A、青铜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 2 以下哪条解释不属于英文“Art”的词条含义?() ?A、自然 ?B、美术 ?C、艺术

美术鉴赏作业答案

美术鉴赏作业答案 【篇一:尔雅美术鉴赏习题答案】 txt>1 文化通过物质载体和()传承下来。 ? a、精神载体 ? b、语言载体 ? c、心理载体 ? d、环境载体 我的答案:b 2 塞尚属于以下哪个画派?() ? a、威尼斯画派 ? b、抽象画派 ? c、后印象派 ? d、海上画派 我的答案:c 3 以下哪幅画作不是达.芬奇的作品?() ? a、《蒙娜丽莎》 ? b、《岩间圣母》 ? c、《最后的晚餐》 ? d、《埃斯泰克的海湾》 我的答案:d 4 对《清明上河图》的广泛讨论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的答案:√ 5 王蒙的画作常常与佛教思想有联系。() 二 美术作品的展示空间已完成 1 青花瓷产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 ? ?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我的答案:c 2 俑最早的用途是()。 ? ? ? ? a、装饰 b、陪葬 c、盛水 d、祭祀

我的答案:b 3 元代倪瓒的代表画作是()。 ? ? ? ? a、《丹山瀛海图》 b、《夏山高隐图》 c、《双松平远图》 d、《六君子图》 我的答案:d 4 画作的价格与画家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关系。() 我的答案:√ 5 牛津大学柯律格教授所编的艺术教材《art of china》,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中国文人画的。() 三 美术作品的题材与形式已完成 1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作品印刷品是()。 ? a、《蒙娜丽莎》 ? b、《玛丽莲.梦露》 ? c、《毛主席去安源》 ? d、《红军长征图》 我的答案:c 2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艺术类教材是()。 ? a、《the story of art》 ? b、《中国艺术史》 ? c、《世界艺术简史》 ? d、《art of china》 我的答案:a 3 传统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范围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 a、绘画 ? b、雕塑 ? c、建筑 ? d、行为艺术我的答案:d 4 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作品就不叫艺术品。() 5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全套教案含教学反思(精品推荐看)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值得骄傲的建筑或是艺术作品? 可见,艺术美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学会鉴赏身边的艺术作品。 (二)、讲授新课 1、美术鉴赏的概念 2、美术的分类 播放幻灯片同学们请你们研究以下的作品,从美术分类的角度,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种类型?你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按照其他角度又能如何划分?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六大类 3、鉴赏美术作品的步骤 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体验、想象和评价 a.下面以《捣练图》和《拾穗》为例,相同题材对比分析欣赏这两幅作品前提:题材相同,同是描绘妇女劳动的场面,

分组: 第一组:从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第二组:从作品的艺术形式入手,对作品进行价值判断 请同学们表述讨论结果: 形式上对比分析: 《捣练图》:中国传统绘画,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长卷,展现宫中妇女的完整的捣练劳动过程,具有连环画性质,人物造型工细,线条劲键,用色富丽华贵,明确传达盛唐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拾穗》油画83.5厘米*111厘米画面质朴真诚,人物造型结实,展现真实的生活气息。 社会背景、画家本身进行分析: 《捣练图》:作者张萱,圣唐时期著名人物画家,宫廷画师所画人物雍容华贵,丰颊肥体,突破了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烈女”“孝子”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拾穗》:作者米勒(法国)站在同情农村贫穷妇女的立场上暗示阶级对立,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总结:两幅作品国度不同,形式不同,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不同。 b.《黄山日出》这幅摄影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绘画作品的意境是否相同?摄影的工具是否最重要的? 教师引导: 第一,摄影属于美术的范畴,摄影的意境和绘画的意境有共同的追求。 第二,摄影和绘画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摄影所受时间、空间、工具的限制比较大,比较多的反映现实社会。绘画相对来说限制较小,画家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形式可以更加自由。 第三,摄影工具非常重要,但作品的主题和反映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她和绘画作品一样,最终是要和观众进行交流。 结论: 1,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2,不同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家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宗教、

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1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鉴赏=欣赏? (引导学生看书) 2、 美术=艺术? 讲解: 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 ”,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 一种艺术。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 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 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 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从 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 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 1、 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 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2、美术的范畴:美术通常指建筑..、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 a 、建筑艺术:是以建筑的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一种造型艺术。 b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或可雕、可 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 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如石膏像、木雕等。) c 、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如油画、国画、素描、水彩等。) d 、工艺美术:也叫实用美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如陶瓷、刺绣、编织等) 3、 用“眼高手低”引入美术鉴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观展等进行讲解) 4、 让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结合课文图例说出作品的年代..、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 第一幅:《放牧》.... 艺术形式:雕刻岩画: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 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所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 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 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选修)》 编写说明李松 一、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的 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美术鉴赏》课程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 二、编写指导思想 1.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范围、性质、各门类的特点及中外美术发展的大体脉络。 2.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尽量做到每课教学都能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美术观点、美术规律。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而不在于记住个别结论。 3.启发学生利用当地文化资源、美术现象,结合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包括作著录、绘示意图、作统计、调查报告等),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三、中国美术鉴赏框架结构和教学要点 中国美术鉴赏共18课,包括美术门类中的工艺美术、建筑、雕塑、绘画与民间美术。由于课时所限,还有些重要门类未包括,如书法、篆刻、摄影等。课程内容尽量兼顾美术发展的纵向演变与横向参照。选择各个门类、古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者与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地了解和认识该门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参照《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等教材的内容与图像,以丰富相关知识。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1课时)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概略地了解美术是什么?包括哪些主要的门类?懂得进行美术鉴赏应 具备哪些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受到审美教育。教学中可从进行美术作品

2015美术鉴赏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宋代文同画竹的特点是()。
?
A、
写意随性
?
B、
粗犷不羁
?
C、
精细准确
?
D、
奇形怪状
我的答案:C
2
提出“艺术形式就是一切”的人是()。
?
A、
齐白石
?
B、
吴冠中
?
C、
鲁迅
?
D、
徐渭
我的答案:B
3
唐寅在画作中写的“治下唐寅画呈李父母大人先生”,表明了该幅画是送给()的。

?
A、
岳父母
?
B、
父母
?
C、
地方长官
?
D、
祖父母
我的答案:C
4
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中的赠言“主席寿”是指以下哪位?()
?
A、
周恩来
?
B、
毛泽东
?
C、
蒋介石
?
D、
江泽民
我的答案:C
5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
A、
金文
?
B、

大篆
?
C、
小篆
?
D、
甲骨文
我的答案:D
6
与我们日用、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是()。
?
A、
书法艺术
?
B、
摄影艺术
?
C、
工艺美术
?
D、
行为艺术
我的答案:C
7
举孝廉,是()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
A、
汉朝
?
B、
晋朝
?
C、
南北朝

高中《美术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美术鉴赏》测试题及答案 (笔试,开卷)(满分:100分时间:45分) 姓名:班级:考生号:总分: 一、判断题(对的记“√”,错的记“×”,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美术就是画画。() 2、《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又名《创世纪》。() 3、造型要素包括: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构图、肌理。() 4、中国结——这一美好的名称,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结、和谐、温暖的 人际关系。() 5、抽象绘画没有具体的形象,所以不能表达画家的情感,只是一种随意的形式。() 6、颜色中的三原色包括红、绿、蓝。() 7、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以画虾而著称。() 8、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的途径包括:意象抽象、美术语言、语言方式、生活 环境和时代背景。() 9、对美术作品的批评方法有5种:①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②形式主义批评; ③历史批评;④社会学批评; ⑤心理学批评。对于不同的批评和判断角度,有不同的结论,因此,对美术作 品意义和价值的判断是任意的。() 10、野兽派代表作者有毕加索、凡·高。() 二、填空题(答对答全每小题1分,共10分)。

A、速写、线描、水彩 B、风俗、宫廷、历史 C、工笔、写意、水墨 D、人物、山水、花鸟 3、印象派油画作品《日出·印象》的作品莫奈是:()。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荷兰人 4、美术是:()。A、造型艺术 B、空间艺术 C、时间艺术 D、视觉艺术 E、视听艺术 F、语言艺术 5、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可划分为:()。 A、绘画 B、摄影 C、建筑 D、雕塑 E、电影 F、工艺设计 G、书法 6、以下属于具象艺术作品的有:()。 A、《向日葵》 B、《蒙娜丽莎》(达·芬奇) C、《开国大典》 D、《说唱佣》 E、《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 F、《清明上河图》 7、形式美的语言规则中最重要的是:()。 A、变化与统一 B、对比与和谐 C、对称与均衡 D、比例与尺度 E、节奏与韵律 8、文艺复兴巨匠米开郎基罗的作品有:()。 A、大卫 B、断臂的维纳斯 C、胜利女神 D、摩西 E、创世纪 F、拉奥孔 9、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有:()。 A、《古代帝王图》 B、《天王送子图》 C、《步辇图》 D、《虢国夫人游春图》 10、以下属于帛画的有:()。 A、《松岩阁楼图》 B、《步辇图》 C、《人物御龙图》 D、《消夏图》 11、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提出了“诗画本一律”概念,使文人画趋向成熟。A、文同 B、唐寅 C、苏轼 D、文征明 12、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其中包括哪些方面的创新?()。 A、题材创新 B、色彩创新 C、线条创新 D、形式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