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具体方法及实例分析

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具体方法及实例分析
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具体方法及实例分析

二 〇 一 五 年 六 月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具体方法及实例分析 学生姓名:白 健 学 院:土木工程学院 系 别:道路与交通系 专 业:交通工程 班 级:交通工程11-1班 指导教师:胡兵 讲师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国家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却相对滞后,使得道路中车多路少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优先的资源加快公路建设,如何改善交通管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以缓解失衡的交通供求关系,是目前各个单位及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代的交通运输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五中方式,它们各有优势,相辅相成,组成综合运输体系,在国家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今天,公路运输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激动灵活,方便快捷、服务面广,特别适合于中短途,从门到门的运输,因此,道路的在建设和现有的道路通行能力的大小,其运输效率的高低都对国民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基于这些因素之下,对于城市道路来说,城市中道路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拥堵这方面,如何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成为了解决道路拥堵的首要问题。对于道路交叉口的拥堵问题有很多因素,例如:交叉口渠化设计不合理,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不合理,交叉口道路过于狭窄,交叉口行人过街的影响等等原因,使得城市道路通行不流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时间,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效率。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及其具体实例,解决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着手:1)交叉口渠化设计、2)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润宇家居的交叉口以及公安厅交叉口这两个较为典型的交叉口进行数据调查取证。调查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17:00——18:00这个车辆通行较多的时间段,以此来发现交叉口典型的拥堵问题。

关键词:交叉口通行能力;信号配时;交叉口渠化;交通信号灯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ed to improve, GDP and per capita income level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also been an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but the national investmen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lagging behind, make less the traffic multiplexing issu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refore, it is the various units and departments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how to fully effective using resources to priority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s, how to improve the traffic management, and tap the potential of existing transport facilities, in order to ease the imbalan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ffic demand and supply.

Modern transportation, mainly include: highway, railway, waterway, air and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of the fifth way. They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complement each other, to form the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oday, road transport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t excited flexible, convenient, fast, and services in a wide rang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short distance, from door to door transportation. Therefore, roa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existing road traffic capacity size, the level of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re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have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Based on these factors, for the urban road, urban roa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Urban Road intersection congestion and how to improve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the road intersection becomes the primary problem of road congestion. For road intersection congestion problems there are many factors. For example: intersection channelization design unreasonable, intersection signal timing scheme is reasonable, crossing the road is too narrow, intersection pedestrian impact and other reasons, making urban road traffic is not smooth, greatly affected the people's travel time, reducing the efficiency of people's travel. The main work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how to improve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the intersection and its specific examples, to resolve the intersection capacity method from the two aspects to proceed: 1) intersection channelization design, 2) intersection signal timing optimiza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ew city of Hohhot Run Yu home intersection and public security office intersection these two more typical cross port data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The time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afternoon 18:00 - 17:00 this vehicle passes more time, in order to find the typical congestion problem of the intersection.

Key words: Intersection Capacity ; Signal Timing ; Intersection Drainage ; Traffic Light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的背景 (1)

1.2研究的目的 (3)

1.3实际应用价值 (3)

1.4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 (3)

第二章交叉口渠化设计 (4)

2.1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措施 (4)

2.1.1人行横道 (4)

2.1.2车道功能划分 (5)

2.1.3交通岛 (6)

2.1.4导流线 (7)

2.2渠化设计优化的目的 (7)

2.2.1渠化设计的核心目的 (7)

2.2.2渠化优化的目的 (7)

2.3机动车的渠化优化方法 (8)

2.3.1交叉口的内部拓宽渠化 (8)

2.4非机动车的渠化优化 (11)

2.4.1二次过街 (11)

2.4.2停车线前移 (12)

2.5交叉口渠化的流程图 (12)

第三章交叉口信号控制的优化 (14)

3.1传统的信号控制方法 (14)

3.1.1相位的确定 (14)

3.1.2信号配时计算 (15)

3.2相位设计优化 (17)

3.2.1相位信号设计和配时设计的关系 (17)

3.2.2多相位方案的选择优化 (18)

3.2.3相位选择的优化模式 (24)

3.3信号配时方案的优化 (25)

3.3.1选取效用指标 (25)

3.3.2信号周期模式 (26)

3.4相位差协调控制 (27)

3.5计算的流程示意图 (28)

第四章实例分析 (30)

4.1所调查的交叉口现状 (30)

4.1.1交叉口交通量调查数据 (30)

4.1.2交叉口道路几何条件 (31)

4.1.3交叉口交通流向图 (31)

4.2交叉口基本参数的计算 (32)

4.2.1信号周期时长 (32)

4.2.2信号总损失时间 (32)

4.2.3有效绿灯时间 (33)

4.2.4绿信比 (33)

4.3交叉口现状分析 (33)

4.3.1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 (33)

4.3.2交叉口饱和度计算 (34)

4.3.3交叉口信号配时参数计算 (35)

4.3.4交叉口排队长度的计算 (39)

4.3.5交叉口延误计算 (40)

4.4公安厅交叉口治理措施 (42)

4.4.1交通渠化措施 (42)

第五章结论 (43)

参考文献 (44)

谢辞 (46)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的推进,出现了很多不能与经济增长相同步的问题,其中道路拥堵成为了一个与日俱增的严重问题,于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交通延误增加、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行车时间增加等等,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对于城市道路而言,交叉口是道路拥堵的症结所在,是车辆转向的聚焦地,交叉口的复杂特性使交叉口成为了一个容易混乱和发生事故的地方,因此,交叉口较低的通行能力成为了城市道路的一个瓶颈地带。总而言是,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运行状况影响着整个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解决交叉口的拥堵问题是解决城市道路拥堵问题的关键所在。

对于道路的通行能力,是指在规定的交通条件、道路条件以及人为度量标准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的交通量。作为道路建设的一箱基础性工作,通过道路通行能力分析与交通量的适应性分析,不仅可以确定道路建设的合理规划模式,为道路网规划,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道路设计,道路建设后评估等各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对通行能力的还尚未形成统一的、系统的方法,缺少适合我国国情的参数,模式和通行能力分析体系,我国通行能力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所采取的通行能力,基本上沿用了国外的研究成果,不能反映我国巩固交通的实际运行特性,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通行能力指标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交叉口是道路的咽喉,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处汇集通过。道路交叉口在人和车比较多的时段下,常会出现交通堵塞的情况,也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据统计,超过80%的交通延误都是集中在道路交叉口的位置,交叉口通行能力不足正常道路的一半。目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理论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在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中必须要严格的遵守设计原则,按照路口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优化措施。

交叉口的延误有两种描述方法,一是主路优先条件下的支路车辆延误,

二是所有进入交叉口车辆的延误。延误是指运行车辆不能以期望的速度运行而产生的时间损失。由于交叉口的存在,使得过往车辆产生延误。按国际通畅的研究方法,在具有明显主路优先条件下的无信号交叉口处,假定主路优先权不受到其他车辆的影响而不产生延误,只计算支路车辆的延误。事实上,由于交叉口的存在,所有的车辆都收到交叉口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延误,考虑所有车辆延误与车流量有关,构成了延误分析的基本思想。

对于交叉口的拥堵问题,有以下几种原因:

1)道路中没有专用的公交车专用车道,没有停车港湾,公交车停靠和启动对交通的影响有很大的影响。

2)道路的车道过于狭窄,行人流量过多,没有自行车道,横行车流、人流对行车的影响较大。

3)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不合理,红灯排队时间太长导致的延误较大。

4)右转和左转车辆对直行车辆的影响较大。

5)车辆的性能较差,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车辆性能普遍比发达国家差很多,车况也不理想。车辆在交叉口启动加速、制动浪费了很多时间,加上非机动车的干扰,使交叉口出现很复杂的情况,影响通行能力。

6)机动车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越长,延误就不可避免。另外,机动车驾驶员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对整个交叉口通行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调查交叉口的运行情况,找到解决交叉口拥堵问题,合理的设计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使车辆顺利通畅的通过交叉口,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停留时间,减少交叉口的冲突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保证车辆的顺畅通行,以此来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缓解道路的拥堵问题,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治理措施关键所在。

在道路网当中,交叉口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交叉口的不同结构以及控制方式,交叉口可分为多种形式。根据交叉口的结构来区别,可以将交叉口分为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平面交叉口又可以根据形状分为T 型交叉口、Y 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口、X 型交叉口、进口拓宽型交叉口以及环型交叉口;立体交叉口分为简单立体交叉口和互通式立体交叉口。平面交叉口与立体交叉口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相交形式是以道路的标高在同一高程或者在不同的高程。交叉口的控制方式可将分为无信号控制交叉口和有信

号控制交叉口。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有信号交叉口。

1.2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调查与研究,运用各种方法,找到所调查的呼和浩特市交叉口现行出现的问题,并且针对各个交叉口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方案。以此来提高城市道路、特别是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

1.3实际应用价值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把交叉口交通安全的设计应用在交通设计当中,为新建的城市道路提供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方案,为城市已有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改善提出指导性的建议,确定现有安全设计要素是否应该调整及如何调整,确定现有交通安全管理措施、规则是否应该修正和如何进行修正。从而使交通设计满足真正“安全”的首要基本要求,最终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1.4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

本论文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对交叉口交通问题进行治理和研究:交叉口渠化、交叉口禁止左转、优化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加宽交叉口道路宽度等等。

第二章交叉口渠化设计

2.1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措施

交叉口渠化设计的措施:主要是1)用标线划分行车道、2)利用人行道规范行人路线、3)用导流设施引导机动车和自行车等、4)交通岛可以作为人群以及自行车等过街的通道等等。

2.1.1人行横道

在交叉口处,一般都会设置人行横道来确保行人和机动车安全的过街,并且还得使其过街的距离最短,这样可以使交叉口的秩序相对合理。人行横道的设计主要包括:1)方向、2)位置、3)停车线、4)宽度。

1)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交叉口时间的利用率,应该使人行横道的距离最短,这样可使行人和非机动车用最短的时间过街,也提高了绿灯时间的效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为了强制减少人行横道的距离,就是在斜交的路口,虽然垂直的人行横道距离最短,但是这样会使得行人过街的距离增加了不少,使得行人产生烦躁感,对行车和行人的安全不利。有些交叉口因为布设了人行横道,致使交叉口区域的范围太大,使得信号损失的时间持续增长,影响驾车人员通过时的专注度,这种路口应该平行交叉的道路。下图是两种人行横道设置图。

图2-1 Y型交叉口人行横道设置

图2-2 T型交叉口人行横道设置

2)人行横道的位置是指:人行横道离交叉口中心处的距离,影响信号灯的效率的原因就是距离的问题,距离太远会增加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距离,使行人和非机动车过街的时间增加,影响交通的秩序,同时交叉口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就会变大,距离太近就会使得交叉口较为拥挤,彼此来往的车辆就会相互的影响,导致交叉口容易瘫痪。最适当的距离应该是保障有一个右转的车辆的位置,后退的距离在3—4m之间。

3)人行横道的宽度,和自行车等、行人,行驶过交叉口绿灯时间和车流量有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是,顺延干路的宽度,不应该<5m,顺延支路的宽度,不应该<3m。

2.1.2车道功能划分

使不同种类的车辆在行驶的车道上按照规定行驶,不占用其他道路,不扰乱交通秩序。依据车道的宽度,左、直、右转车辆构成形式的差异,做出不一样的划分。划分原则如下:

1)直行的车辆较多,左转的车也有一定的数量时,可以分别设置:两条直行道、一条左转道,对向的车道为反相对称。

2)左转、直行、右转车辆,其组成非常均匀,并且有一定的数量,此时的措施是:个自设立一条专用车道,对自行车来说,可以设置快车道和慢车道,或者设置分隔墩或者是分隔带配合车辆分流运行。

3)当左转的车多,右转的车较少的时候,可以设置一条左转的车道,右转和直行的车辆共用一条车道,对象的行车道反向对称。

4)左转的车辆较多,而右转车辆较少的时候,此时的措施有:设置右

转车道一条,直行、左转共用一个行车道。

5)左转、右转的车辆,都较少的时候,措施是:左右转与直行车辆,在同样方向的道路中运行。

6)道路宽度过于短小,没有办法画分左转、直行、右转时候,此时设置的措施是:只划分快车道、慢车道。

7)道路中的车道不是很宽的时候,没有条件划分快车道、慢车道的时候,或者是:划分以后,由于车行道的互相协调、利用不利,此时的措施就是:可以不用划分各种车道。

2.1.3交通岛

交通岛在交叉口的作用非常大,其可以保护行人以及自行车等的正常通行,减少了行人和来往的车辆在交叉口的互相干扰,提高车辆与人群在交叉口通行的效率,降低交叉口车----人的交通事故,保障交叉口车辆的通行能力、以及人车财产安全。交叉口的交通岛有两种,一种是物理的而另外一种是特殊区域构成的。

设置交通岛的目的有:”三个提供”a.控制(冲突的角度)、b.分割(交通流的冲突点)、c.减少(多余的路面面积)、d.指示和调节(交通流恰当的利用交叉口)、e.提供优先的服务(为优先转弯的车辆)、f.保护(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安全)、j.提供安全的等候区域(为交叉口和变向的机动车)、h.提供(安装交通设备用地)。

交通岛,依据设制的地区、功能,可以概括为1)中心岛、2)方向岛、3)分车岛(分隔带)和4)安全岛。

1)分车岛(分隔带),其作用很大,不仅可以使车辆掉头,也可以成为行人过街的安全岛。

2)方向岛,作用是分隔车流,和分车岛不同的是其可以分割行人流和车流,避免交叉口发生交通事故。

3)安全岛,起作用是起到保护行人的作用,并且上述的两个岛屿也可以作为安全岛适用(交叉口面积较大的时候)。

上述的三种安全岛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充当对方的角色,每个岛屿都可以在一定情况下替代其他的岛屿。

2.1.4导流线

渠化设计的方案应该针对车辆的运行轨迹来设计,确保车辆正常的运行,使车辆各行其道。在交叉口空间区域较大的时候,各个行车道行驶的车辆可以行驶的范围就比较大,此时就会在行车道中产生一定的交通事故或者车辆运行效率就会降低,虽然道路较大,但此时通行效率不高,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就要设置车辆导流线来规范每条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保证行车安全,同时也会限制随意掉头的车辆。

图2-3 交叉口内部导流线示意图

在交叉口处,设置左转导流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一般由于行车道过少而增加一条车道,这样做使得道路的中心线在交叉口处偏移,这样就避免了车辆的相互干扰,使交叉口车辆的通行保持畅通无阻。

2.2渠化设计优化的目的

2.2.1渠化设计的核心目的

渠化的核心目的就是:降低交叉口冲突的区域面积,并且,使交叉口的空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虽然渠化使得车辆的行驶轨迹区域正常,但是这没有使交叉口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最高。

对于交叉口的渠化,应该尽可能的保障交叉口正常的运转,使车辆通过交叉口顺利又便捷。因此,应该尽可能的降低过度渠化的现象,它会致使通过交叉口的车辆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和车辆运行不流畅的问题。

2.2.2渠化优化的目的

1.为交通量较大道路上的车辆提供了相对较为优越的通行环境。

2.交叉口渠化完后,使交叉口的冲突点尽量少,并且车辆的冲突点不会

在两条线路中交叉。

3.使合流、分流及交叉的车辆在正确的地点进行过度。

4.渠化结束之后,明确道路中车流运行的方向。

5.保障行人的安全。保证非机动车财产。

6.在确保车流方向之后,就能够明显的降低交叉口的发生事故的几率,提高交叉口区域的使用率。

7.为转弯车辆提供更可靠的停车区域,同时也有效的保障了其他路交通流的顺畅运行。

2.3机动车的渠化优化方法

2.3.1交叉口的内部拓宽渠化

有效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一种措施是加宽交叉口的宽度,这样就可以增设车道数,有效的利用交叉口的空间,一下就是利用这种措施来渠化交叉口的方案

1)左转专用道的设置

左转的车辆设置左转专用车道的一个条件就是来往的车辆基本接近饱和,不能提供更多的行车空间,由于左转通常会导致拥堵,因此,这种情况就必须设置左转专用车道,以下是各种不同的情况:

1.当交叉口拥有非常大面积的中央分隔带的时候,可以为向左行驶的车辆专门开辟一条专用车道来缓解左转带来的不利因素。

图2-4 中央分隔带很大的情况

2.而在交叉口没有较大的中央面积的时候,为了开辟左转专用车道,只能将靠近中央一侧的车道压缩一定的位置。

图2-5 中央分隔带不大的情况

3.如果当交叉口没有中央分隔带的时候,只能开辟更多的区域来为左转的车辆布设专用的左转车道(例如拓宽入口道)。

4.当交叉口都不具备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可以让占用交叉口左转的车道提前转向,为左转的车辆提供专用车道,使得原来的直行变左转,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图2-6 提前转向的情况

(a)为没有设置之前的交叉口

(b)是改善以后的交叉口

2)左转待行区的设置

设置左转待行区域必须要保证这个交叉口拥有左转专用车道。从空间位置上来分析,左转的车辆一般情况下是不影响其他车道车辆的通行,因此左转待行区的车道不与其他车道相交。从时间上来分析,进入左转待行区的从车辆不能影响附近的车辆运行,因此,进入左转待行区的车辆应该和其他车辆的时间错开。

图2-7 左转专用车道图

3)右转车道的设置

在交叉口处,右转的车辆较为随意,没有专门的信号相位来控制,因此交叉口车辆密集的地方,可以设置右转专用车道,避免与直行和非机动车辆交错,提高交叉口车辆转向的效率,以下是右转车道设置的各种情况:

1.在交叉口有可以利用的位置的时候,拓宽考右侧方的位置来增设右转专用车道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向右行驶的车辆可以在运行到交叉口以前进入右转专用车道,避免了影响其他路上车辆通行。如图所示

图2-8 增设右转专用道

2.同样,在交叉口处有一定的区域的时候,过多的车辆必须设置右转匝道才可以缓解交叉口的压力,如下图所示

图2-9 右转匝道

2.4非机动车的渠化优化

当交叉口情况比较混乱的时候,例如机动车与自行车等较多切交叉口车流量较为拥堵的时候,一般会使自行车等提前驶入交叉口的措施或者让自行车等左转两次过街的方法。

2.4.1二次过街

二次过街的原理基本就是使左转的行人和自行车,在车辆向前行驶绿灯时进入设置好的左转等候区域,待到左转绿灯亮时行人和非机动车在通过路口,这样就是得行人和非机动车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顺利通畅的进行了左转,所谓二次过街。

图2-10 二次过街

这种方法的优点有一下几种:

1.这种方法比较大众化一点儿,基本每一个路口都具备这样的条件。

2.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降低车辆之间的相互干扰。

这样的方法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使得直行的车辆和左转的自行车等分割开来,互不影响,各行其道,大大提高了交叉口的车辆通过的效率。

2.4.2停车线前移

停车线前移,顾名思义就是把自行车等的停车线移动到机动车停车线的之前,这样就可以利用自行车等自如的运行特点,来避开绿灯亮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这种措施最大的优点就是使混行的机动车和自行车灯车辆分割开,使交叉口不至于拥堵,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图2-11 停车线前移

2.5交叉口渠化的流程图

图2-12 交叉口渠化流程图

渠化的流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得需要很多的数据来印证,因此,我们需要统计很多的实际数据。

第三章交叉口信号控制的优化

在交叉口路段,主要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效率,信号控制就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但可以降低车和车与人之间的事故发生率,还可以保障人车道路财产,信号控制的原理就是在时间是把能够产生干扰的车辆分割开来行驶。

3.1传统的信号控制方法

定时信号控制的方式主要包括信号和相位配时的确定。

3.1.1相位的确定

下图就是一般情况下用到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示意图,这种控制方式是以道路中运行的机动车为根据,图中示意的是两相位的形式。

图3-1 传统交叉口交通流向分布示意图

我们有图像可以看出来一些数据,这种类型的交叉口有十二个机动车的流向,自行车的流向个数同机动车的流向个数一样,行人的流向个数是八个,从而交叉口全部流向的个数就具有三十二个。在这样的交叉口当中(即两相位),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一般在这样的交叉口当中,绿灯初期的时候回产生很大的交通拥堵,原

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

信号控制交叉路口通行能力计算 1 选取地点 交大东路与学院南路交叉口 2 测量时间 2014年11月2日17:30-18:30 3 观测内容: 信号灯周期,各进口处绿灯时间。由于人员有限,所以交通量的数据采用导论课测过的数据。调查时观察实际情况与既有调查数据是否相符,大小车比例是否相同。 4 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1)一条直行或右转或左转专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C s或C r或C l=3600 [ t g?t0 i +1]φ C s、C r、C l——一条直行或右转或左转专用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T——信号灯周期,s t g——信号每周期内的改车道绿灯时间,s t0——绿灯亮后第一辆车启动、通过停车线的时间,s,如无本地实例数据,可采用2.3s t i——前后两辆车连续通过停车线的平均车头时距,s/pcu Φ——折减系数,可用0.8 对于右转专用车道,如果车辆行驶不受信号灯控制,则可认为适中的t0=0,t g=T, 则可简化为C r=3600 t i φ。 (2)直右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C sr=C s (3)直左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因左转车受交叉口内的交通条件影响,且通过时间大于直行车通过时间,一般约为直行车的1.5倍,需要对左转车数进行折减。 C sl=C s(1-β1′/2) 式中:β1′: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所占的比例。 (4)直左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C slr=C sl 5 CAD绘制平面交叉口布局图 6 通行能力计算 由于只有一个人,测量交通量任务较难,所以以下左转车的比例采用导论课上的调查数据, 信号灯按照东南西北四相位设计,信号配时周期为135s,进口道的黄灯时间,东、南、西、北绿灯时间各为75s,48s,75s,48s,φ=0.8,根据导论课所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计算说明 一、路段通行能力与饱和度的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计算路段单方向的通行能力,如“由东向西的通行能力”、“由南向北的通行能力” 0 n 。单=' C i ( 1-1) i丄 C 单 -------- 路段单向通行能力; C i ――第i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i ——车道编号,从道路中心至道路边缘依次编号;n ——路段单向车道数。 C i =C o '条 '交'车道(1-2) C。一一1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取表1-1中对应的建 议值: ■'条——车道折减系数,自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 1.00,第二 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0.80?0.89,第三条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 第五条以上为0.40?0.52; 交——交叉口折减系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和路段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由表1-2确定:

表1-2交叉口折减系数 交叉口折趺系数畋]值]a = 0,50m/化h = 1.5m/sr, A= 15s) 车速恋叉口之阿e的更离W E) u(knVh)1003003004QQ500600700(too900100011003200 20 5.560.450.620.71OTO0.800.&30.S50.870型0.890.900 91 25 6.940-370…S40-64Q.7D0 750.78。 4.83Q?關0瞒0,870.88 308.33DJI0.480.5S0.650.700.730.760.79o.ai0.82 D.83o.as 35^.120.270,420.520.600 W0.&9Q.7Z0.750.770.790,800,82 40IL.1J0.230.3?0.48譬0.600.640.6£0.71 亠—a.0.730.750.770.7& 4512.SO0.200.340-43OJQ05fi0,60O.M0.67O.W0.720.7-10.75 5013.SB0.l?0.300-39&,460.520.56Q GO0.630.660.680.700.72 车道一一车道宽度折减系数,根据车道宽度由表1-3确定: 表1-3车道折减系数 根据车道宽度b的通行能力折减系数"车厦ji io-? r 伽宽度Mm)通行能力折減系散“他车道宽度城H1)逋行旎力折琏系數呻也 3.50 1.{?30()0.85 3.250-弭 2.750.77 *? 1 . Ji kl< HI4 1 AtAi ks Vrfe Z? Jfcfr Filil EOb I T虫.庄::昔'liir :拓匸#律/r-"fct. 2、饱和度计算 V/C ――实际流量除以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思路和方法论文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思路和方法【摘要】道路与道路相交时即形成交叉口,它是城市道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交通的咽喉。相交道路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在交叉口处汇集、通过,并进行转向分流。因此在交叉口处的通行能力直接影响到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而且,根据调查资料统计说明,约有半数以上的交通事故是发生在交叉口。所以,正确、合理的进行交叉口设计,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叉口形式;交叉竖向设计abstract intersects the road and the road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section,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urban transport throat. intersecting road vehicles and pedestrians should be compiled in the intersection, through, and steering shunt. therefor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apacity of the intersection to the capacity of the entire road. moreover,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statistics more than about half of the traffic accident occurred in the intersection. therefore, the correct and reasonable for intersection design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the road.key words intersection of city roadway; intersection form; cross vert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HCM)

(三)交叉口流量、延误、信号配时调查与分析 1、交叉口流量、延误、信号配时调查 (1)交叉口流量调查 交叉口的交通状况比较复杂,交叉口交通量调查一般采用人工观测法,也可采用车辆检测器采集数据。人工观测法在选定的交叉口,在规定的观测时段,记录通过交叉口每个进口道停车线断面的车辆数,一般要对每个进口道分方向(左转、直行、右转3个方向)、分车型进行观测。 分方向、分车型进行交叉口交通量进行观测时,一般需要较多的观测人员。如果交通量较大,可在每个进口安排5~7名观测员,2人记录左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并报时,2~3人记录直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并报时,2人记录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如果需要保证较高的精度,可适当增加1~2名观测员。 调查时间一般选在高峰时间段进行,数据记录时至少每隔15min做一次记录,最好每5min记录一次将。信号交叉口交通量的人工观测和交叉口延误的点样本法综合进行。交叉口流量观测表见表5。 (2)交叉口延误调查(表6) (3)交叉口道路条件和信号配时调查(表7) 2、交叉口分析 (1)交通量换算 在实测交通量时,一般分车型计测车辆数,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由于其占有的空间与时间的不同,同一车道的通过数量也不同,而在交通运营中常常需要将其换算成某种单一车型的数量,通称之为交通量换算。获得交叉口交通量数据后,一般需要进行车型换算,得到每个方向和进口的换算交通量(当量交通量)。车型换算标准可参考表8、表9。 (2)交叉口交通量汇总表(表10) (3)交叉口流量流向图 绘制交叉口流量流向图时所采用的交通量为换算交通量,见图1。 (4)交叉口交通改善措施(参考案例二)

交叉口道路通行能力

1. 绪论 (1) 1.1调查目的 (1) 1.2调查时间及内容 (1) 1.2.1信号交叉口 (1) 1.2.2城市道路路段 (2) 1.2.3无信号交叉口 (2) 1.3调查形式 (2) 1.4 人员分配 (2) 2.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3) 2.1背景概况 (3) 2.2调查数据处理分析 (4) 2.2.1折算系数 (4) 2.2.2交通量 (4) 2.3车头时距 (6) 2.4交叉口信号相位及周期设置 (6) 2.5 通行能力计算 (7) 2.5.1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7) 2.5.2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 (8) 2.6 饱和度和服务水平评价 (11) 2.7 影响因素分析 (12) 2.7.1行车道条件 (12) 2.7.2交通信号设计条件 (12) 2.8 改进方案 (12) 3. 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 (13) 3.1背景概况 (13) 3.2调查流量情况 (14) 3.3基本通行能力计算 (15) 3.4实际通行能力计算 (15)

3.4.1多车道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15) 3.4.2交叉口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16) 3.4.3行人过街等因素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17) 3.4.4车道宽度对路段通行能力的影响 (18) 3.5数据分析结果 (18) 3.5.1 现场调查 (18) 3.5.2 各个影响修正系数的确定 (19) 3.6饱度和服务水平评价 (19) 3.7改进建议 (20) 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20) 4.1背景情况 (20) 4.2地理环境 (20) 4.3调查内容 (21) 4.4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间隙分析法 (23) 4.4.1交叉口处交通流的等级划分 (23) 4.4.2将观测的交通量转换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23) 4.4.3冲突交通量 (24) 4.4.4.临界间隙 (25) 4.4.5.随车时距 (27) 4.4.6次级流向的可能通行能力 (28) 4.4.7阻抗系数 (29) 4.4.8横向干扰修正系数 (31) 4.4.9交通流实际通行能力 (31) 4.4.10饱和度 (32) 4.4.11延误 (33) 4.5无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33) 4.6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的改进后的分析方法 (35) 4.7无信号交叉口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 (38) 4.7.1现状分析 (38) 4.7.2改进建议 (38)

城市平面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城市平面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平面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与优化设计 摘要提高城市平面信号交叉口效率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对交叉口效率的衡量通常是以通行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服务水平为标准。城市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主要与信号配时、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几何特征,以及交叉口的交通特性休戚相关。论文力图通过分析这几个方面,透过交叉口错综复杂的交通流运动现象,使信号交叉口有较为清晰的面容,探讨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本文所追求的是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措施,而不仅仅是定性意义上的泛泛而谈。同时,摈弃过于学究气、令人生畏的分析公式,试图提供一些有助益的易于操作的策略。尽可能参考每一方向的权威著作的最新版本,在总结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交叉口的空间设计进行完整详细的分析,并为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方法、交叉口信号评价方法提出了系统而清晰的框架。首先,从空间设计角度深入探讨交叉口的渠化设计方法,详细介绍城市平面信号灯交叉口每一构成部分设计和改良的措施,给出了若干可操作的建议,引入目前国内还没有的一些有效增加通行能力和安全性的方法。譬如,利用路缘扩展缩短行人过街距离,将自行车道安置在右转机动车道的左边等等。其次,关于交叉口信号控制方面,从近些年国外信号控制的若干成果入手,系统且详细地介绍了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类型,选择何种控制方式的建议,信号配时的流程,以及相位设计的方法。鉴于左转车流是引起交叉口冲突的最重要原因,本文尤其注重对左转相位设计的探讨。文章对国外经验的介绍考虑了我国交叉口的实际交通状况,提出的建议具有可实施性。最后,当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案确立以后,面临的问题是新的控制方案是否真的优于旧方案,若有多个备选方案,哪一个最具优势,因此对方案的选择和评价非常重要。本文系统探讨了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的评价方法、评价层面,尤其详细介绍了目前世界上最为风行的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评价分析方法。此外,对安全的考虑贯穿本文的始终,作者希望以此来表示交通设计者对生命敬畏的心情。 绪论1.1 研究背景世界上最繁忙的城市大多有着最拥堵的城市交通,而这些拥堵集中地体现在城市交叉口。城市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瓶颈,平面信号灯交叉口在城市交叉口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其设计的优劣,极大地影响着着整个城市交通的效率与安全。存在潜在的交通流冲突是城市交叉口的固有特性。来自各个方向的车流集中在交叉口,且由多个方向的交通流汇入造成众多的冲突点,导致交叉口常常人车纠结,效率低下,并且往往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带。据统计,城市整体交通中有约45%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交叉口;14%的恶性交通事故发生在城市中央商务区,而其中2/3发生在交叉口1 。对城市平面信号灯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城市交通整体的效率。广泛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合理的几何设计以及对交叉口的交通控制管理来分离交叉口冲突的交通流,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提高城市交通安全与效率的有效方法。对于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挖掘,可以使时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交叉口的运行状况。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提高城市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1. 2.1 国外对城市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及其优化的研究美国交通研究理事会(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的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way Capacity Manual)提供了一系列技术来评估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以及服务水平,这其中包括道路、交叉口以及为行人、自行车提供的交通设施等。在过去的50 余年中,HCM 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交通学界赢得了独一无二的倍受尊崇的地位。1 FHWA Course on Bicycle and Pedestrian Transportation FHWA Washington D.C.2001 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HCM 最初的版本发表于1950 年,这是第一份提出量化交通设施通行能力概念的文件;接着,1965 年的版本首次提出了服务水平的概念,这在以后成为了制定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以及交通控制的基本依据;HCM1985 年版,以及之后的升级版94和97 版,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版本,被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其中HCM85 中文版的译者为任福田,1989 年出版)并且渐渐成为交通界评价服务水平以及通行能力的标准参考书,被世界各地的

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版

通行能力分析 一、道路通行能力的概述 1、基本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时段,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道路的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基本通行能力是在理想条件下道路具有的通行能力,也称为理想通行能力。) 2、实际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实际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合情合理地期望通过人或车辆的最大小时流率。(可能通行能力则是在具体条件的约束下,道路具有的通行能力,其值通常小于基本通行能力。) 3、设计通行能力:指在一定时段,在具体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一条车道或一均匀段上或一交叉点,对应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指在设计道路时,为保持交通流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所采用的特定设计服务水平对应的通行能力,该通行能力不是道路所能提供服务的极限。) 二、多车道路段通行能力 1、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理论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道路与交通条件下,车辆以连续车流形式通过时的通行能力。在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过程中,通常以时间度量的车头时距t h和空间距

离度量的车头间距s h为基础,推导通行能力的理论分析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或 1000 = s V N h 式中: N——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辆/h); t h——饱和连续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s); V——行驶车速(km/h) s h——连续车流的车头间距(m)。 我国对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专门研究,在《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建议的一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表4.2.2 快速路基本路段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上海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 (报批稿) Design Regulations for At-grade Intersections on Urban Street 条文说明 2001年上海

目录

1 总则 1.0.1编订本规程的目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制约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咽喉,也是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因此,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交通畅通与安全的决定因素之一。也因此,在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的观念与技术上。从50-60年代起,就有了长足的改进,相应于所设计的新型交叉口,还出现了Hightype Intersection高级交叉口这样的新术语。 因此,为能用新观念新方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安全高效经济适用的平面交叉口而制定本规程。 1.0.2适用范围:城市道路工程分为新建和改建两类,对于平面交叉口为了提高现有大量传统老式交叉口的通车效率,还有对原老式交叉口进行改善治理的实际业务。本规程除对新改建工程规划、设计提出技术标准外,还兼顾交叉口治理的技术要求。 平面交叉口的新建、改建、治理规划或设计受实际条件的约束差别甚大,为实施的现实性,对新建、改建、治理提出了达到技术标准的不同要求。 1.0.3道路类别,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TJJ37-90)》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类。 1.0.4公交车辆停靠站一般都设在交叉口附近。交叉口内站点的设置,在方便乘客与影响交 叉口通车两方面存在矛盾。站点位置选择与布置中处理好这对矛盾,也应是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在交叉口设计中一项重要内容。 2 术语 2.1.4 本规程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有关支路的定义,城市支路分为Ⅰ、Ⅱ、Ⅲ级三个等级。为了便于区别和实际操作以及与《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统一,将Ⅰ级支路定义为交通性支路,而将Ⅱ(Ⅲ)级支路定义为商业性和生活性支路。

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解

公交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交通需求迅速膨胀, 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使得交通拥挤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之一,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现有的公交优先措施及其交通流特性,结合公交车的运行方式,分析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公交发展情况以及公交一些概念;然后分别对公交车辆在路段上、交叉口、公交停靠站三个地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做了分析说明;最后得出了结论,又结合我国当前的公交运行现状给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交车辆道路通行能力交叉口公交停靠站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意义 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入口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呼声。为了缓和与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仅仅拓宽马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成为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公共交通是指供公众群体使用的各种交通方式,它包括公共电、汽车、地铁、轻轨、出租小汽车、轮渡、缆车、索道等等,本文研究的公共交通主要指公共汽车。但这并不说明实施公交优先就一定能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这个问题:第一,公交优先措施与城市道路交通之间存在相互适应性的问题;第二,公交优先的实施对其他社会车辆运行的影响程度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公交优先措施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来体现,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我国各 大城市常用的公交优先措施,分析各种优先技术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并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得出道路通行能力计算的修正系数,为改善公共交通提供依据和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通常认为,公共交通是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黎最早提出的,后来很快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得以推广,在技术、政策等各方面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公交优先技术应用方面,欧洲76%的城市拥有公交专用道系统,设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总长 度超过30公里以上的城市有西班牙的马德里市和巴伦西亚市、英国伦敦市、法国巴黎市,芬兰赫尔辛基市和德国柏林市等。德国奥地利和瑞士80%的城市,北欧国家45%的城市为公共汽车建立了公共汽车信号分离系统,近几年托美地区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也实施了大量的公交信号优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具体方法及实例分析

二 〇 一 五 年 六 月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具体方法及实例分析 学生姓名:白 健 学 院:土木工程学院 系 别:道路与交通系 专 业:交通工程 班 级:交通工程11-1班 指导教师:胡兵 讲师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增强,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交通运输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国家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却相对滞后,使得道路中车多路少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优先的资源加快公路建设,如何改善交通管理,挖掘现有交通设施的潜力,以缓解失衡的交通供求关系,是目前各个单位及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代的交通运输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五中方式,它们各有优势,相辅相成,组成综合运输体系,在国家经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今天,公路运输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激动灵活,方便快捷、服务面广,特别适合于中短途,从门到门的运输,因此,道路的在建设和现有的道路通行能力的大小,其运输效率的高低都对国民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基于这些因素之下,对于城市道路来说,城市中道路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拥堵这方面,如何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成为了解决道路拥堵的首要问题。对于道路交叉口的拥堵问题有很多因素,例如:交叉口渠化设计不合理,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不合理,交叉口道路过于狭窄,交叉口行人过街的影响等等原因,使得城市道路通行不流畅,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时间,降低了人们的出行效率。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及其具体实例,解决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着手:1)交叉口渠化设计、2)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优化。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润宇家居的交叉口以及公安厅交叉口这两个较为典型的交叉口进行数据调查取证。调查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17:00——18:00这个车辆通行较多的时间段,以此来发现交叉口典型的拥堵问题。 关键词:交叉口通行能力;信号配时;交叉口渠化;交通信号灯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根据交叉口的现场交通调查数据,通过各流向流量的构成关系,可推得各路段流量,从而得到饱和度V/C 比。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采用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单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 C N N a ????=ηγ0,其中N a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该值由设计车速来确定,如表2.2所示。 表2.13 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其中γ为自行车修正系数,有机非隔离时取1,无机非隔离时取0.8。η为车道宽度影响系数,C 为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决于交叉口控制方式及交叉口间距。修正系数由下式计算: s 为交叉口间距(m),C 0为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 车道修正系数采用表 2.3所示 表2.3 车道数修正系数采用值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如表2.4所示 表2.4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由路段流量的调查结果,并且根据交叉口的间距、路段等级、车道数等对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对路段的交通负荷进行了分析。 路段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如下: δ m c p m k a N N = (1) 式中: m N —— 路段机动车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 p N ——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 c a ——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分类系数,快速路分类系数为0.75;主干道分类 系数为0.80;次干路分类系数为0.85;支路分类系数为0.90。 m k —— 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折减系数为 1.0;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 为0.85;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75;第四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65.经过累加,可取单向二车道 m k =1.85;单向三车道 m k =2.6;单向四车道 m k =3.25; δ—— 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如高架 道路和地面快速路)δ=1;该系数与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行车速度、绿信比和车辆起动、制动时的平均加、减速度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 b v a v v l v l 2/2///δ (2) l —— 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m ); a —— 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0.82/s m ; b —— 车辆制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1.662/s m ; ?—— 车辆在交叉口处平均停车时间,取红灯时间的一半。 Np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其值由路段车速来确定: 表4.1 Np 的确定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一、路段通行能力与饱和度的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计算路段单方向的通行能力,如“由东向西的通行能力”、“由南向北的通行能力”。 ∑=n i i C C 1=单 (1-1) 单C —— 路段单向通行能力; i C —— 第i 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i —— 车道编号,从道路中心至道路边缘依次编号; n —— 路段单向车道数。 车道交条ααα???=0C C i (1-2) 0C —— 1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取表1-1中对应的建议值: 表1-1 0C 值 条α —— 车道折减系数,自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第二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第三条为~,第四条为~,第五条以上为~; 交α —— 交叉口折减系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和路段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由表1-2确定: 表1-2 交叉口折减系数 车道α —— 车道宽度折减系数,根据车道宽度由表1-3确定:

表1-3 车道折减系数 2、饱和度计算 C V / —— 实际流量除以通行能力。 二、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n i i C C 1=交叉口 (2-1) 交叉口C —— 交叉口通行能力; i C —— 交叉口各进口的通行能力; i —— 交叉口进口编号; n —— 交叉口进口数,n 为4或3。 ∑=K j j i C C 1=

(2-2) C——进口各车道的通行能力; j j——车道编号; K——进口车道数。 先计算各个车道的通行能力,再计算各个进口的通行能力,然后计算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用专用工具计算进口各车道通行能力,按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专左、专右的先后顺序。 (1)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 需要输入的数据: ①信号周期T; ②对应相位的绿灯时间t; ③对应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j t; ④对应的车流量。 注意: “有效绿灯时间j t”项,只需设定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建议与t相等。 “车流量”项, →对直行、直左与直左右车道的计算来说,只需输入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 →对直左车道的计算来说,“车道总流量”项输入10,“车道左转流量” 项输入4。 必须严格按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的顺序来计算。 结果只取“通行能力”一项。

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摘要 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的重要节点,它把城市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网,其通行能力直接影响城市道路的通达,交叉口的交通流密度过大,将会造成路口的拥挤与堵塞,影响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而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减少交叉口停车与延误是城市道路交通追求的目标,鉴于此,本文以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交叉口的调查,探究其通行能力,并分析信号交叉口的运行状况。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通行能力研究概况;第二部分概括信号交叉口分类、服务水平分析、运行分析、通行能力研究方法以及影响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因素;第三部分以**市某信号交叉口为例,进行交通调查,计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分析交叉口的运行状况;第四部分针对目前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的总体特性,分析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对策;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Abstrac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urban road. It connects urban road up a road network, and its capacity directly affect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the urban road. Urban road will not work normally if the traffic congestion or jam happened to the signal intersection when the traffic flow desity of the intersection is too large. To improve the traffic capacity and reduce parking and delaying in the intersection are the goals of urban road traffic. For reason above, the signal intersection is studied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intersection is explored. The running status of the signal intersection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general capacity;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signal intersection classification, the service level analysis, operation analysis, capacity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traffic capacity; The third part takes a signal intersection in Jinzhou. As an example, surveys the volume of traffic, calculates the capacity of signal intersection, analysis the status of the inters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road intersection, 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signal intersection traffic capacity are analyzed in the forth part of paper; The fifth part summarizes the whole reserchers of the paper. Key words:Urban road;Signal intersection;Capacity

交叉口通行能力原理

原理: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是指交叉口各相交道路入口引道通行能力之和,而每个入口引道通行能力又分为直行、右转和左转三种情况。国内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入口引道设计通行能力为各入口引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①一条专用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C s(pcu/h)计算公式: C s=3600 T c (t g?t o t i +1)σ 式中:T c---信号周期(s); t g---信号周期内的绿灯时间(s); t o---变为绿灯后第一辆车启动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s),可采用2.3 s; t i---直行或右转车辆通过停止线的平均间隔时间(s/pcu); σ---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可采用0.9. ②一条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C sr(pcu/h)计算公式: C sr=C s ③一条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C sl=C s(1-β1′/2) 式中:β1′---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所占比例(%); ④一条直左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 C slr=C sl 2)停车线法 该计算方法由北京市政设计院提出。它是以入口引道的停车线作为基准面,认为凡是通过该面的车辆就已经通过交叉线,所以称为停车线法。其计算方法如下: ①一条专用直行车道的通行能力 N 直=3600 T 周 × t 绿 ?t 损 t 间

式中:T 周---信号灯周期时间,一般取用60-90s ,亦有用到120s ; t 绿---每一个周期内的绿灯时间,在周期时间确定后,可按两 相交道路的入口引道上交通量之比确定绿灯与红灯时间之比; t 损---一个周期内的绿灯损失时间,包括起动、加速时间,通常在绿灯前的黄灯时间已做好准备,待绿灯一亮即可开动,故一般只记加速时间损失而不计反应和启动的时间损失,而加速时间损失可用t 加= v 2a 计算; 其中:v ---直行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车速(m/s ); a ---平均加速度m/s 2,根据实际观察:小汽车a =0.6-0.7m/s 2, 中型卡车a =0.5-0.6m/s 2,大型车a =0.4-0.5m/s 2; t 间---前后两车接连通过停车线的平均间隔时间,对于单纯的小汽车车流平均为2.5s ,大型车平均为3.5s ,铰接车平均为7.5s. ②一条右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N 右=3600t 右(辆/h ) t 右---前后两右转车辆连续驶过停车线断面的间隔时间,根据观测大、小车各占一半时平均值约为4.5s ,单纯为小车时其平均值为3-3.6s. ③一条左转专用车道的通行能力 N 左=3600T 周×n (辆/h ) n =t 黄绿 ?V 左2a t 左 式中:n ---在一个周期内允许左转弯的车辆数; t 黄绿---一个周期内专门用于通过左转车黄绿灯的时间; V 左---左转车辆的行驶车速(m/s ); a---左转车的平均加速度m/s 2; t 左---左转车通过停车线的车头时距(s )。

道路平面交叉口信号配时计算

四、交通设计与改善方案 4.1 交通设计方案 4.2 交通组织改善 4.2.1 信号配时的计算 (1)迎江路与和州大道交叉口 相位方案为:①南北向直行和右转②南北向专用左转③东西向直行和右转④东西向专用左转。交叉口信号相位如图4.1所示,交叉口信号相位配时如图4.2所示。 图4.1 迎江路与和州大道交叉口信号相位图 图4.2 迎江路与和州大道交叉口现在信号相位配时图 交叉口各进口道的流量及通行能力如表4.1所示。 进口道车道流量(小时)q 通行能力s 北左转24 1029 直行249 1059 直右14 1125 南左转283 2000 直行257 1200 直右113 1139

流量比q y s =,式中q-小时流量,s-通行能力。经计算,各进口道的流量比如表4.2所示。 根据图4.1、表4.2,可以得出: 第一相位的流量比取0.2352,第二相位的流量比取0.1415,第三相位的流量比取0.1991,第四相位的流量比取0.0945。 总流量比:12340.23520.14150.19910.09450.6703Y y y y y =+++=+++= 已知起动损失时间3s L s =,黄灯时长3A s =,绿灯间隔时间3I s =。 信号周期内总的损失时间1()(333)12n s k k k L L I A ==+-=+-=∑∑s 因此,最佳信号周期0 1.55 1.5*12523 70110.67030.3297 L C Y ++= ===--s 一个周期总的有效绿灯时间为:0701258e G C L =-=-=s 第一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为:110.2352 58200.6703e e y g G Y =?=?=s 第二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为:220.141558120.6703e e y g G Y =?=?=s 第三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为:330.199158180.6703 e e y g G Y =? =?=s

交叉口通行能力计算(HCM)

(三)交叉口流量、延误、信号配时调査与分析 1、交叉口流量、延误、信号配时调查 (1)交叉口流量调查 交叉口的交通状况比较复杂,交叉口交通量调査一般采用人工观测法,也可采用车辆检测器采集数据。人工观测法在选左的交叉口,在规过的观测时段,记录通过交叉口每个进口道停车线断而的车辆数,一般要对每个进口道分方向(左转、直行、右转3个方向)、分车型进行观测。 分方向、分车型进行交叉口交通量进行观测时,一般需要较多的观测人员。如果交通量较大,可在每个进口安排5~7名观测员,2人记录左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并报时,2~3人记录直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并报时,2人记录右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如果需要保证较髙的精度,可适当增加1~2名观测员。 调查时间一般选在髙峰时间段内进行,数据记录时至少每隔15min做一次记录,最好每5min记录一次将。信号交叉口交通量的人工观测和交叉口延误的点样本法综合进行。交叉口流量观测表见表5。 (2)交叉口延误调查(表6) (3)交叉口道路条件和信号配时调査(表7) 2、交叉口分析 (1)交通量换算 在实测交通量时,一般分车型计测车辆数,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由于其占有的空间与时间的不同,同一车道的通过数量也不同,而在交通运营中常常需要将其换算成某种单一车型的数量,通称之为交通量换算。获得交叉口交通虽数据后,一般需要进行车型换算,得到每个方向和进口的换算交通量(当量交通量)。车型换算标准可参考表8、表9。 (2)交叉口交通疑汇总表(表10) (3)交叉口流量流向图 绘制交叉口流量流向图时所采用的交通量为换算交通量,见图1。 (4)交叉口交通改善措施(参考案例二)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土木073班陈雷 摘要:探讨道路路段的通行能力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并提出 了道路通行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交通规则;交通管理。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特定的交通条件、道路条件及人为度量标准下单位时间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在道路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道路建设的合理规模及建设时间,如何科学地进行公路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道路设计以及道路建设后评价,如何知道道路网的最优管理模式,都需要以道路通行能力系统研究的成果为依据。本文对道路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1、基本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作为理想的道路条件,主要是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65m,路旁的侧向余宽不 小于1.75m,纵坡平缓并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平面线形和路面状况。作为交通的理想条件,主要是车辆组成单一的标准车型汽车,在一条车道上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不断的行驶,各车辆之间保持与车速相适应的最小车头间隔,且无任何方向的干扰。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的车流计算模式所得出的最大交通量,即基本通行能力,其公式如下: 其中:v———行车速度(km/h);t0车头最小时距(s);l0———车头最小间隔(m);lc———车辆平均长度(m);la———车辆间的安全间距(m);lz———车辆的制动距离(m);lf———司机在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m); l0=lf+lz+la+lc。 2、可能通行能力 计算可能通行能力Nk是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到实际的道路和交通状况,确定其修正系数,再以此修正系数乘以前述的基本通行能力,即得实际道路、交通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可能通行能力。影响通行能力不同因素的修正系数为: 1)道路条件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一般考虑影响大的因素,其修正系数有:①车道宽度修正系数γ1;②侧向净空的修正系数γ2;③纵坡度修正系数γ3; ④视距不足修正系数γ4;⑤沿途条件修正系数γ5。 2)交通条件的修正主要是指车辆的组成,特别是混合交通情况下,车辆类型众多,大小不一,占用道路面积不同,性能不同,速度不同,相互干扰大,严重地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般记交通条件修正系数为γ6。 于是,道路路段的可能通行能力为 Nk=Nmaxγ1γ2γ3γ4γ5γ6(辆/h) 3、实际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计算说明 、路段通行能力与饱和度的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计算路段单方向的通行能力,如“由东向西的通行能力” 能力” 0 C 单 路段单向通行能力; C i ――第i 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i —— 车道编号,从道路中心至道路边缘依次编号; n ——路段单向车道数。 C i C 0 条 交 车道 C o ―― 1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取表 1-1中对应的建 议值: 表1-1 C o 值 条 —— 车道折减系数,自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 1.00,第二 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 0.80?0.89,第三条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 第五条以上为0.40?0.52; 交 —— 交叉口折减系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和路段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由表1-2确定: 单— C i 1 (1-1) 由南向北的通行 (1-2 ) __滋犍馳计规范漣询-辭道理论通行 逋it 对城市逍觥和连壯菇豁下卄

表1-2交叉口折减系数 车道一一车道宽度折减系数,根据车道宽度由表 1-3确定: 表1-3车道折减系数 2、饱和度计算 V/C ――实际流量除以通行能力 、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n C 交叉口 = C i (2-1) i1 C 交叉口 交叉口通行能力; C i —— 交叉口各进口的通行能力; i —— 交叉口进口编号; n —— 交叉口进口数,n 为4或3。 K

(2-2) G= C j j1 C j——进口各车道的通行能力; 车道编号; j—— K——进口车道数。 先计算各个车道的通行能力,再计算各个进口的通行能力,然后计算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用专用工具计算进口各车道通行能力,按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专左、专右的先后顺序。 (1 ) 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需要输入的数据: ①信号周期T; ②对应相位的绿灯时间t ; ③对应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t j ; ④对应的车流量。 、、+ : 、,I ? 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