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标准号】GB/T 15795-1995

【标准文件】

GB/T 15795—1995

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病虫害防治)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条锈病的发病程度记载标准、病情发展系统调查、越夏区和春麦区调查和测报资料收集的方法等。

本标准适用于承担系统测报任务的区域病虫测报站使用。

2 发病程度记载标准

发病程度主要用普遍率、严重度和反应型表示。秋苗和早春调查时,还用病田率、传病中心和单片病叶数量表示。

2.1 普遍率

普遍率为发病叶片数占调查叶片总数的百分率,用以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

2.2 严重度

严重度指病叶上条锈菌夏孢子堆所占据的面积与叶片总面积的相对百分率,用分级法表示,设

1%、5%、10%、20%、40%、60%、80%和100%八级。叶片未发病,记为“0”,虽然已发病,但严重度低于1%,记为“t”(微量)。调查时需参照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图〔参见附录A

(补充件)〕,目测估计严重度,记载平均严重度。平均严重度(%)=Σ(各严重度级别×各级

病叶数)/调查总病叶数。

2.3 反应型

反应型是根据小麦过敏性坏死反应有无和其强度划分的病斑类型,用以表示小麦品种抗锈程度,按

0、0;、1、2、3、4六个类型记载,各类型可附加“-”或“+”号,以表示偏轻或偏重。

反应型划分标准如下:

0(免疫型):叶上不产生任何可见的症状;

0;(近免疫型):叶上产生小型枯死斑,不产生夏孢子堆;

1(高度抗病型):叶上产生枯死条点或条斑,夏孢子堆很小,数目很少;

2(中度抗病型):夏孢子堆小到中等大小,较少,其周围叶组织枯死或显著褪绿;

3(中度感病型):夏孢子堆较大、较多,其周围叶组织有褪绿现象;

4(高度感病型):夏孢子堆大而多,周围不裉绿。

2.4 病田率

指发生条锈病的田块占全部调查田块的百分率。每块调查田面积不小于

334m2,随机选取。

2.5 传病中心和单片病叶数量

小麦苗期条播麦田单垄15cm长度内,撒播麦田15cm见方内有3 张以上条锈病病叶时即为传病中心。传病中心的病叶由初侵染病叶及其再侵染病叶组成。调查面积内分散而孤立出现的病叶称为单片病叶。传病中心数量用密度(个

/667m2)、面积(m2)和中心内病叶数目等指标表示。单片病叶数量仅用其密度(片/667m2)表示。

3 病情普查

病情普查分别在小麦秋苗期、返青拔节期和生长后期进行。

3.1 秋苗期

3.1.1 调查时间

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区在越冬前调查。非越冬区和冬季繁殖区在秋苗发病盛期调查。同一地区各年调查时间应大致相同。

3.1.2 调查田

在测报站调查范围内依据小麦栽培区划和常年秋苗发病情况选定若干代表性区域,在各代表性区域内选感病品种早播和适期播种麦田调查。调查田块数量原则上依据距越夏菌源远近和常年秋苗发病普遍程度确定,距越夏菌源较近,秋苗发病较普遍,调查田块可少些,反之应多些,一般不少于10~30块地。每田块面积应大于334m2。

3.1.3 调查方法

若条锈病处于点片发生期,且田块面积667m2以上,则5点取样,每点实查67m2,田块面积不足667m2,则全田实查。实查采用低头慢步踏查(观察幅1m)和蹲下细查相结合的方法,检查传病中心和单片病叶发生情况。另外,每块田还需选取1m行长(条播田)或0.5m2(撒播田)代表性样点,计数叶片数目用以估算叶片密度(片/667m2)。

若全田已普遍发病,则取5个样点,每点2m2,随机检查200个叶片的发病情况。

3.1.4 记载项目

按小麦条锈病早期调查表(见表1)的项目,区分调查田点片发病或普遍发病两种情况分别记载。表内传病中心密度和单片病叶密度据实查面积内的数量折算,传病中心平均面积和传病中心平均病叶片数取实查诸传病中心的平均值。

另外,还需由发病田块数和调查田块总数计算病田率,记入小麦条锈病早期调查表的右下角栏内。

表 1 早期调查表

3.2 返青拔节期

在小麦返青后15~20d左右调查,若没有发病,则应间隔一段时间后再行调查。小麦无明显越冬现象的地区在早春条锈病情开始上升后进行。以外地菌源为主,春季发病较迟的地区,普查时间至拔节期进行,调查田块、调查方法、记载项目和表格与秋苗期普查相同。

3.3 生长后期

3.3.1 调查时间

在小麦乳熟期或当年病情停止发展前进行普查。

3.3.2 调查田

主栽品种调查早、中、晚播各类麦田或具代表性栽培条件的麦田,田块数按品种的栽培面积酌定,一般不少于10~15块地。栽培面积较小的品种只调查代表性麦田。

3.3.3 调查方法

每块调查田5点取样,每点2m行长或1m2,各点随机检查100个叶片(旗叶和旗下一叶)。计算普遍率(%)、平均严重度、判定反应型。

3.3.4 记载项目

按后期调查表(见表2)的项目分品种记载。表2中“类型田”系按当地造成品种发病差异的主要栽培及环境因子(地形、地势、播期等),选取各类代表性田块。品种总平均的普遍率和严重度是该品种所有调查田块加权平均值。

表 2 后期调查表

4 病情发展系统调查

4.1 病点发展系统调查

本项调查仅在小麦条锈菌潜育越冬地区实施。

4.1.1 调查方法

选取发病条件好的感病品种早播麦田作为调查田。秋苗期发现条锈病后即标定5个传病中心(传病中心周围至少2m以内无其他病叶)作为病点,每隔10d 调查一次病点消长情况,直至春季田间普遍发病为止。若秋苗期无传病中心则不进行本项调查。

4.1.2 记载项目

按病点发展系统调查表(见表3)的项目统计记载。

表 3 病点发展系统调查表

4.2 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

仅小麦条锈菌潜育越冬地区确需本项资料作为早春预测依据的测报站实施调查。

4.2.1 调查方法

秋苗发病盛期至少标定5个传病中心,小麦越冬后返青前将标定的传病中心范围内全部麦苗移植于温室或塑料棚内,逐日检查连续显症的病叶,至不再出现新病叶止。每次检查后应将显症病叶摘除,以防止发生再侵染。

4.2.2 记载项目

按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表(见表4)的项目记载。表中潜育病叶率为显症叶片数占移植麦苗叶片总数的百分率。

表 4 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表

4.3 病田定点系统调查

4.3.1 调查时间

在小麦条锈菌非越冬区和潜育越冬区由春季发现病叶后开始定点调查。秋苗期至春季条锈病能持续发展为害的地区,由秋苗发病后开始定点调查。

4.3.2 调查田

选发病条件较好,发病较早的代表性感病品种麦田作为系统调查田。若当地普遍种植抗病品种,难以选定系统调查田,则应预先在发病条件较好,观察方便的地块播种感病品种,建立“测报调查圃”,用于系统调查。

4.3.3 调查方法

在系统调查田内或测报调查圃内标定3个调查点(调查点需有病叶),每点2m行长(条播地区)或

1m2(撒播地区),每隔10d调查一次,至小麦成熟期或条锈病病情停止增长为止。发病初期,需检查点

内全部叶片发病情况,当普遍率达5%以上时,每点查200个叶片。

4.3.4 记载项目

按病田定点系统调查表(见表5)的项目记载。

表 5 病田定点系统调查表

5 越夏区调查

本项调查仅在小麦条锈病主要越夏地区实施。

5.1 调查时间

依越夏地区不同可在各年8月下旬或者越夏寄主(晚熟春麦、冬麦,自生麦苗)发病盛期进行调查。

5.2 调查田

每年按一定的路线巡回调查,选晚熟春、冬麦感病品种代表性田块和滋生自生麦苗的麦茬复种田、休闲田作为调查田。调查田块数按各类型田块的实际面积酌定,但每个调查地点实查的自生麦苗田块数应不少于10块,总面积不少于5× 667m2。

5.3 调查方法

晚熟春、冬麦调查田可目测估计条锈病发病情况,自生麦苗调查田采取踏查估计和取样细查相结合的方法估计自生麦苗密度和病情。

5.4 记载项目

按越夏调查表(见表6)的项目记载。

表 6 越夏调查表

6 春麦区调查

6.1 病田定点系统调查

田间发现病叶后开始定点系统调查,具体作法按4.3.2、4.3.3和4.3.4办理。当地当年条锈病发病始期填入病田定点系统调查表的备注栏中。

6.2 小麦生长后期病情普查

于小麦乳熟期或条锈病发病盛期普查,具体调查记载方法按3.3办理。

7 测报资料收集和调查数据汇总

7.1 测报资料收集

实施小麦条锈病预测预报,需收集下列有关资料:

a.小麦播种期和各期播种的小麦面积,灌溉麦田面积及其他必要的栽培管理资料;

b.主要品种栽培面积、生育期和抗锈性;

c. 小麦条锈病发病面积、防治面积和防治效果;

d.越夏区晚熟春、冬麦栽培面积,自生麦苗发生面积;

e.当地气象台(站)主要气象要素的预测值和实测值。

7.2 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

各测报站需及时汇总调查数据和有关资料,填写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参见附录B(补充件)〕,分期寄送上级测报站。部分汇总资料分别在春节前和3月下旬用模式电报报上级测报站。

7.3 调查资料表册

本调查规范的调查表和有关资料统计表格编印制成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小麦条锈病〔见附录C(补充件)〕,供调查记载使用并作为正式档案保存。

附录 A

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图

(补充件)

附录 B

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

(补充件)

表 B1 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一)

注:此表在春节前寄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1份测报站:负责人:

填表时间:年月日表 B2 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二)

注:此表一般应在当年3月下旬寄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测报站:负责人:1份。

填表时间:年月日

表 B3 小麦条锈病测报资料定期报告表(三)

注:此表在当年9月份寄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

测报站:负责人:

站1份。

填表时间:年月日

附录 C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小麦条锈病

(补充件)

(一九年)

测报站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

测报站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站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纬:_______东经:______海拔:_____)

测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编制

表 C1 小麦条锈病早期调查表(秋苗期)

表 C2 小麦条锈病早期调查表(返青拔节期)

表 C3 小麦条锈病后期普查表

表 C4 病点发展系统调查表

表 C5 传病中心越冬后潜育病叶调查表

表 C6 病田定点系统调查表

表 C7 越夏调查表

表 C8 小麦条锈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

耕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占耕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小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占小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抗病品种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占小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早播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占小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灌溉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占小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当年发病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占小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受害减产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占发病田面积_________________%防治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喷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行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挽回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越夏区情况

晚熟冬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占小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

晚熟春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占小麦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

麦茬复种田自生

麦苗发生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自生麦苗密度_______株/667m2

麦茬休闲田自生

麦苗发生面积__________________ 自生麦苗密度_______株/667m2

简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