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长江大桥

黄石长江大桥

黄石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黄石市,为318国道上的特大型桥梁,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该桥于1991年7月开工建设,1995年12月建成通车。
目 录
1概况
2整修
3隐患
1概况


黄石长江大桥雄姿
黄石长江大桥,也称为黄石长江公路大桥,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迎宾大道和浠水县散花镇,是国家公路干线上海至成都318国道上的特大型桥梁,是一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该桥全长2580.08米,主桥长1060米,分跨为162.5+3x245+162.5(米),系一5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度与联孔长度均很大。桥宽20m,其中机动车道宽15米,非机动车道各宽2.5米设于两侧。黄石岸引桥长840.7米,由连续箱梁桥和桥面连续简支T型梁桥组成;浠水岸引桥长679.21米,由桥面连续简支T型梁桥组成。[1]主桥墩采用28m直径双壁钢围堰加16根Φ3米钻孔灌注桩基础,具有较高的防 船舶撞击能力。通航净空200x24米,可容5000吨单体轮船或32000吨大型船队上下通航。
黄石长江大桥由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设计,中国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施工总承包。于1991年7月开工,1995年12月建成通车。
2整修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黄石长江大桥位置图
2002年12月19日进行了通车以来的第一次整修,改扩建工程是省级重点工程,总投资额5000多万元,于2003年5月完工。
改扩建后的黄石长江大桥桥面宽度增至21米,其中行车道增宽3米,为双向道公路桥,中间增设隔离带,基本与黄黄高速公路对接。
大桥日通车量将由原来的2.5万辆上升至4.8万辆,达到大桥原设计水平。
当时为保证交通畅通,市大桥局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特别作出规定:在大桥改扩过程中,四轮机动车仍保持通行,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改乘轮渡过江。
3隐患


黄石长江大桥(12张)
黄石长江大桥是国家重点工程,是国家公路干线312国道(上海至成都)上的特大型桥梁,是交通部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桥梁,1999年竣工验收时被评为优良工程。然而,竣工仅仅7年,种种安全隐患却逐渐暴露出来。[2]
安全储备偏小 局部出现裂缝
在1999年的竣工验收报告上,写有“主桥边跨现浇段结构主拉应力安全储备偏小,局部出现裂缝”、“主桥纵向线型控制不够理想,主梁腹板局部尺寸控制不严”等。
大桥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和当时设计、施工队伍的技术能力、施工中随时变更设计及地方政府为抢时间急攻冒进等各种因素有关。
仓促开工埋隐患 施工摸石头过河
大桥建设开工时,施工方认为大桥全面开工的条件尚不具备,如征地拆迁、“四通一平”等还有一些工作要

做,且地质资料不全,施工图设计也未及时提供。然而,建设方却要求尽快开工。
另外,大桥建设时,交通部门的技术能力不足,摸着石头过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在黄石大桥建设过程中,不按设计施工或随意更改设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也使桥的质量大打折扣。
管理部门无奈 降标“治超”限行
在大桥改扩建后,湖北省交通厅无奈同意其负载标准按“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执行。要求采取强制措施严禁超限、超载车辆过桥,以保证大桥安全。[3]
黄石大桥管理局吕总工程师介绍,黄石大桥“治超”可以说是搞得最好的,大桥两端都安装了超大型衡器,他们每天投入80多人管理,车辆的总重量只要超过70吨,就要限行。[4]
分孔不当 桥墩屡被船撞
黄石长江大桥原设计为一座主跨460m的斜拉桥,为航运提供了宽广的反胃,后来改用了多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虽然桥的跨度也有245m(1996年建成时位居世界同类桥型第二跨度),但有一个桥墩正好布置在水流转弯处,因而出现船撞桥墩的事故。此案例已作为经典的分孔不当反面案例,被国内多个教材引用。[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