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概况

1中国风电基本情况

1.1中国风电发展背景

全球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及其使用带来的全球变暖、污染等环境问题,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在 2009 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已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比重达到 15%,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40~45%。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 2020 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比例由现在的 7%提高到 15%以上,除了大力发展核电、水电外,风电的装机容量须达到 1.5 亿千瓦。为此,国家已规划了内蒙古蒙西、蒙东、甘肃酒泉、新疆哈密、河北、吉林、山东以及江苏沿海等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并提出 2015 年全国风电开发规划规模 1 亿千瓦,2020 年全国风电开发规模超过 1.6 亿千瓦。

1.2中国风电发展概况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2009年以来,我国成为新增风电装机规模最多的国家。到2012年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6237万千瓦,同比增长32.7%,占全国总装机容量5.4%,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

2内蒙古风能基本情况

2.1内蒙古电网风电运行优势

内蒙古风电发展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风能资源优势

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全区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3.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8亿千瓦,占全国50%以上,居全国首位,且风向稳定、连续性强、无破坏性台风和飓风,风能利用率高,全区大多数地区具备建设百万千瓦级、甚至千万千瓦级以上风电场的条件。

(二)土地资源优势

内蒙古土地辽阔,风电建设条件好,开发成本低。全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沙地、沙漠、荒漠化土地和盐碱地等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0%左右。风能集中在沿边广袤的荒漠和草原,征地、建设成本低。目前我区已

建成的风电场上网电价在0.42~0.54元/千瓦时之间,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燃煤火电上网电价相当,是全国风电电价最低的地区之一。

(三)区位优势

内蒙古发展风电区位优越。内蒙古紧临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电网,与能源消费中心京津塘及东北、华东、华中地区较近,输电距离在合理的经济半径内。

2.2内蒙古电网风电运行现状及目标

(1)发展现状

截止2012年底,全网风电投产容量9568MW,同比增长9.6%;风电场101座;风电最大发电负荷6163MW,占全网发电负荷25%以上;日最大电量11138万KWh,占当日上网电量30.5%;全年发电量178.4亿KWh,占全网发电量10.28%,同比增长34.8%;利用小时1984小时,同比增长58小时。

截至2013年4月23日,全网风电装机容量9858.6MW,风场104座, 1-3月全网风电发电量44.39亿KWh,同比增长56.5%,光全网风电利用小时数465小时,同比增加116小时,3月31日,全网风电电力,电量又创新高,最大发电负荷6454MW,占全网发电负荷28%以上,日电量11358万KWh,占当日上网电量32.1%。四月份,风电最高发电出力达到710万千瓦,日电量突破1.2亿千瓦时。

(2)发展目标

考虑到蒙东和蒙西地区现有电网接入和市场消纳能力,结合对自治区“十二五”期间供电负荷增长趋势分析研究,以及风电跨区外送能力,确定2015年自治区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300万千瓦,其中蒙西地区并网装机2000万千瓦,蒙东地区并网装机1300万千瓦。

2.3内蒙古风电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等政策深入贯彻实施,风电技术的日臻成熟,内蒙古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优势,风电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但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1)内蒙古电网和蒙东电网网架结构较为薄弱,电力负荷较小、调峰能力有限,随着内蒙古风电大规模发展,风电的市场消纳和调峰问题日趋加重。

(2)内蒙古风能资源富集地区主要分布在远离电力负荷中心的偏远地带,大规模开发风电必须通过远距离、大容量外送通道融入本地主网和区外大电网。

但目前风电远距离、高电压等级的外送通道建设滞后,国家跨省区风电电力外送的政策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3)风电运行的管理办法和手段还需要建立和完善。风电由于其间歇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对电网的电压和安全稳定运行存在一定影响。目前,国家对接入电网和调度管理尚未形成统一技术标准,风电调峰手段建设和经济补偿办法急需加快。

3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风电场简介:

3.1辉腾锡勒风电场

辉腾锡勒风电厂是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地处内蒙古高原,海拨高,又是一个风口,风力资源非常丰富,这里1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7.2米/秒,4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为8.8米/秒,风能功率密度662瓦/平方米,年平均空气密度为1.07千克/立方米,10米高度和40米高度5-25米/秒的有效风时数为6255小时—7293小时。具有稳定性强、持续性好、风能品质高等特点,是建设风电场最理想的场所。自1996年开始建风电场以来,目前已装机94台,装机容量已达1.4亿万千瓦时,近期计划装机容量166.5兆瓦,将成为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同时也成为灰腾锡勒旅游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电厂不仅能缓解京、津等地用电不足的局面,而且形成最具观赏性的风电景观。

1994年3月—1995年2月,内蒙古电力公司在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辉腾锡勒1#风电场安装了14座测风塔16台测风仪测得了可靠数据。1996年先后引进美国ZOND公司、德国Nodex9×600kW风力发电机组、1台NEG-MECON实验机、1台北京万电公司实验机也正常运行。到2004年末,已开发建设了辉腾锡勒1#风力发电场,安装各型并网风力发电机94台,总容量6·85万kW,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6.7%。

截止2009年底,察右中旗辉腾锡勒风场总装机规模突破100万KW,达到102.9万KW,到年底共可实现总装机108.5万KW,并网发电85.5万KW(其中华电32.15万KW、中广核20万KW、北方龙源13.3万KW、京能20.05万KW)。按单场装机规模统计名列世界第一,年底装机量名列全国旗县第一,同时也是第一个风电装机量突破100万KW的旗县。

3.2内蒙古巴其风电场

巴其风电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境内,该地处坐标为东经

119°18′~119°29′,北纬45°25′~45°30′,为丘陵地带,地势平坦开阔,对外交通方便。

巴其风电场项目,以发电为主,兼有旅游效益;其总装机规模拟定为198MW,分4个项目开发,这4个项目名称初步确定为“巴其风电场一、二、三、四期项目”。本期为巴其风电场一期工程,拟安装33台1500kW风电机组,年上网电量1.2614×10kW?h,等效利用小时数2548h,容量系数0.291。

巴其风电场区域多年平均气温为1℃,极端最低气温-37.8℃,年平均气压为900.3hPa,年平均相对湿度66%,多年平均空气密度1.109kg/m 。最大冻土深度2.2m。最大年平均风速31m/s,年平均风沙12天,年平均雷暴天数29.4天,年平均冰雹4.3天。

根据风电场现场测风资料,巴其一期风电场全年主导风向和次主导风向分别为 SW 和 WSW、SSW,全年最大风能密度方向为 W。经测算,该风电场多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为 4级(GB/T 18710 标准),属于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经过用 Wasp 软件及Wind Farmer风电场设计及优化软件进行风机选型及布置,最终推荐采用 1500kW 机型,轮毂安装高度 70m,叶片直径82m。

与本期风电场同期建设35/220kV升压变电所,本期主变容量兼顾二期风电场为1×120MVA,远期容量为2×120MVA。巴其风电场四期全部建成后,共132台风力发电机组分16回35kV架空集电线路分别接入220kV升压变电所,送入电网。本期33台风力发电机组分4回接入。

巴其一期风电场工程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 4.67×104t,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还可减少大量二氧化碳、烟尘的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风电场的生产流程,不产生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物,也不会产生大的噪声污染;风电场建设还有助于促进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3内蒙古灰腾梁风电场

3.3.1锡林郭勒盟灰腾梁地区百万风电场风能资源简介

锡林郭勒盟灰腾梁地区位于锡林浩特市正南与阿巴嘎旗交界处的25.9×60.9km(约822km2)的地域内,经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对风资源综合评估论证,灰腾梁地区适于发展风电的区域面积达822平方公里,2010年灰腾梁地区风电装机将达到1100MW左右,具备了远景建设2500MW装机容量大型风电场的良好条件。灰腾梁地区海拔高度在1300~1500m之间,其中大部分地

区海拔在1350~1380m左右,地形平坦开阔,是非常理想的风能集中地区。经多年气象资料及实地测风数据统计,该地区10米高度年代表平均风速为6.5米/秒,平均功率密度为260.4瓦/平方米,风能主要集中在180°—270°(南—西),约占总风能的68%,有效风速时数为7069小时;70米高度年代表平均风速为8.9米/秒,平均功率密度为663.3瓦/平方米,风能主要集中在225°—270°(南西—西),约占总风能的52%,有效风速时数为7744小时。

3.3.2 锡盟灰腾梁地区百万风电具体项目简介

锡林郭勒盟灰腾梁地区百万风电场共涉及八家风电开发商,目前已核准风电场项目容量1100MW(包括两个300 MW风电特许权项目)。截止2009年2月底灰腾梁地区风电场装机容量为400MW。

(1)国华锡林浩特风电场工程

国华锡林浩特风电场一期建设100MW机组。截止2009年2月底,国华锡林浩特风电场已投产容量为100 MW,为40台Suzlon机组,单机容量为1250kW;33台GE机组,单机容量为1500kW;目前通过单回220kV线路接入灰腾梁220kV 开闭站。

(2)大唐锡盟灰腾梁风电场工程

大唐风电场分四期建设,每期建设容量为49.5MW机组。截止2009年2月底,大唐锡盟灰腾梁风电场已投产容量为100 MW,为66台东方汽轮机厂FD70B机组,单机容量为1500kW,目前通过单回220kV线路接入灰腾梁220kV开闭站。

(3)吉相华亚风电场工程

吉相华亚风电场一期建设49.5MW机组。截止2009年2月底,吉相华亚风电场已投产容量为49.5MW,为33台恩德机组,单机容量为1500kW,目前通过单回220kV线路接入灰腾梁220kV开闭站。

(4)北方龙源风电场工程

北方龙源风电场一期建设49.5MW机组。截止2009年2月底,北方龙源风电场已投产容量为49.5MW,为33台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FL1500机组,接入系统方案为通过单回220kV线路接入灰腾梁220kV开闭站。

(5)中水建风电场工程

中水建风电场一期建设49.5MW机组。截止2009年2月底,中水建风电场已投产容量为49.5MW,为66台机组,单机容量为750kW,目前通过单回220kV线路接入灰腾梁220kV开闭站。

(6)国泰风电场工程

国泰风电场一期建设49.5MW机组。截止2009年2月底,国泰风电场设备已到货,但220kV线路尚未投产运行。一期建设容量49.5MW机组为66台金风S48/750机组,接入系统方案为通过单回220kV线路接入灰腾梁220kV开闭站。

(7)中广核风电场300 MW风电特许权项目

中广核风电场建设容量300MW机组,为新建单机容量为1500kW的FD70-1500风力发电机组200台。截止2009年2月底,中广核风电场已投产容量为30MW,为20台1500kW机组,目前通过单回220kV线路接入灰腾梁220kV开闭站。

(8)北方联合电力风电场300 MW风电特许权项目

北方联合电力风电场建设容量300MW机组,为新建单机容量为1500kW的FL70-1500风力发电机组200台。截止2009年2月底,北方联合电力已投产容量为18MW,为12台1500kW机组,目前通过单回220kV线路接入灰腾梁220kV 开闭站。

锡盟灰腾梁地区拥有良好的风能资源,具备建设百万风电场的条件。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植下,有国华、大唐、中水建、中广核、北方龙源等多家企业进驻灰腾梁地区建设风电场。截止2009年2月底灰腾梁地区风电场装机容量已达400MW。为了满足灰腾梁百万风电装机的送出,灰腾梁地区需适时将现有220kV 开闭站升压为灰腾梁500kV变电站,届时灰腾梁500kV变电站将在塔拉~汗海500kV线路破口接入,同时新建灰腾梁~汗海的第Ⅱ回500kV线路。

3.4内蒙古自治区风电送出受阻情况介绍

内蒙古电力公司在2013年度认真深入地贯彻国家的新能源政策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新增了多个变电站和变压器,进一步优化了电网结构、风功率预测系统和火电机组方式安排,全网的风电接纳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截止9月底,全网风电上网利用小时数1591.5,同比增长22%,受限小时数315.1(风电场上报),同比减少18.4%。

受电网极限的限制,接入内蒙古电网的风电存在出力受阻情况,并随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而日趋严重。

风电出力受阻的主要原因如表1所示,下面给出具体分析和2013年前9月的风电统计信息:

表1 蒙西电网风电送出受阻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风电开发建设一览表

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风能是一种淸洁而稳定的新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 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 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此外,由于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 效性,因此,风电也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1、全球发展概况 2016年的风电市场由中国、美国、徳国和印度引领,法国、上耳其和荷兰等国的表现 超过预 期,尽管在年新增装机上,2016年未能超过创纪录的2015年,但仍然达到了一 个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显示,2016年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54.600MW,同比下降14.2%,英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23328MW (临时数据),占2016年全球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2.7%o 到2016年年底,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6J49MW,累计同比增长 12.5%。其中,截至2016年底, 中国总量达到16&690MW (临时数据),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34.7%。 2001-2016年全球风电装机置计容量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土 250.000 W 200.000 150,000 1W.OOO 50.0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 ■ ■ 11 nUr l ■蛊计装机容蚤

按照2016年底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前五大风电市场依次为中国、美国、徳国、印度和西班牙,在2001年至2016年间,上述5个国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统讣数据,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截至2001年12月31 日的23.9OOMW增至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486.749MW,年复合增长率为22.25%, 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3%,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 (临时数据),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 (1)我国风能资源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陆地而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包括岛屿)达32,000 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根据中国气象局2014年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我国陆地7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2亿千瓦,风功率密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50 亿千瓦;8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02亿千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 ①风能资源的地域分布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苴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A.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千米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瓦/ 平方米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

风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风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论文题目:我国风力发电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的风能约为,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X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其能量大大超过地球上水流的能量,也大于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能量的总和。在各种能源中,风能是利用起来比较简单的一种,它不同于煤、石油、天然气,需要从地下采掘出来;也不同于水能,必须建造大坝来推动水轮机运转;也不像核能那样,需要昂贵的装置和防护设备。另外,风能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与其他新能源相比,风能优势突出:风能安全、清洁。而且相对来说,风能是就地取材,且用之不竭,在这一点上,风电优于其他发电。 关键词: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安全且清洁;风能用之不竭 目录

第1章绪论 引言 气候变暖将对全球的生态系统、各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在尽量不影响生活水平的情况下,透过全球气候升高这个现象,我们现目前必须的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而改变目前现状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清洁型(相对于煤石油等而言,对于植物动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污染相对而言较少甚至可以达到零的能源)能源来替代传统的火力发电。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风力发电是目前最快发现的最快的清洁能源,且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对它加以使用相对而言能使得时下大地所遭受的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风力发电与传统发电进行相比较风力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气体,所以对风能加以利用,这样能相对有效的改变目前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这样大大的避免造成臭氧空洞以及形成酸雨之类的自然危害,也有利于降低全球的气温。所以加大风力发电建设是改善现目前世界环境的一个有效途径。在国际上对于新能源的开发这一方面做了许多调查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这一方面德国是做的最好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至今,在德国的风电机组总功率即使已越过1万兆瓦的大关,并且已完成了近万个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所占比例已达到了全球风力发电总量的1/3,然而数据研究表明德国近年来减少了约1700万吨的的温室气体排放,所以通过德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说明开发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是减少全球气温升温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力途径。德国竭力用实际行动为《京都议定书》的减排目标迈出了一大步。我国在风力方面也有着相当丰富的资源,可被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10亿kW左右。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调查研究并所给出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提供的预测结果显示,预计到22世纪初大地平均气温或许会增高—℃。以及伴随着国民日常需求的的不断提高,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的用电量也日益增长,伴随着电力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技术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发电机组的不断增大以及技术装备水平的逐步提高。随着大自然给予我们不可再生能源的衰竭、对于用电量的不断升高、全球气温的升温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开发新能源发电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而我国疆域广阔并且有着十分丰富的风力

我国风电发展历程

我国风电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研究实验阶段(50~60年代) 该阶段主要是我国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发展的摸索试验阶段,并未得到实际的开发和应用,基本上处于摸索阶段。由于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机组在试运行时就损坏,并未能形成产品。不过这种初期阶段的摸索为后来研制风力发电机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二阶段离网式风电发展阶段(60一80年代)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离网式小风机的研发推广开始的。在国家科委等有关部委的领导和协调下,我国开始组织全国力量重点对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科技攻关,促进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商品化,并在内蒙等省!自治区组织示范试验和推广应用。这一阶段风电发展主要是解决农村无电地区的电力供应问题,这种离网式小风机对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渔民基本生活用电起到了重大作用。 第三阶段并网风电试点和示范阶段(80一90年代)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我国政府开始重视对大型风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开始着手风电场的规划建设,使并网风电试点的数量由少到多,试点规模从小到大,试点的地域分布也逐渐扩大。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重点对中型和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进行科技攻关。与此同时,引进国外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开始着手规划风电场的建设,进行试验示范。这一时期,我国风电场的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 该阶段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活动推动了并网风电的发展,并采取了比较明确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来推动风电的规模化发展,使风电产业规模扩大,风电技术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辽宁、新疆、广东和内蒙古是我国风电发展最快的省份。经过多年实践,一批专业的风电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队伍渐渐形成,我国已基本掌握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主要零部件国内都能自己制造。

风电行业分析报告

风电行业分析报告 1、引言 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二十一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性影响的五项技术领域之一,风能发电是最洁净、污染最少的可再生能源,充分开发利用风能是世界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决策。而目前石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进一步促进了风能的快速发展。 2、风能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际风能发电产业现状 2006年,全球风电装机达到了74223mw,较上年增长32%,这也是继2005年增长41%之后风电行业又一个高速增长的年份。根据相关资料的测算,2006年新增风电装机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30亿美元,而这一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业。 目前情况国际风能发电发展状况是欧洲仍居榜首、亚洲增长迅速。德国、西班牙和美国的累计装机分别列全球前三,其中德国占全球累计装机的27.8%,西班牙和美国各占15.6%;从增量看,美国为全球第一,2006年新装机2454mw,占全球新增装机的16.1%,德国、印度和西班牙分别列第二至第四,中国以1347mw居第五。 根据主要风力发展国的规划,未来风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欧洲为例,计划到202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20%,其中风电达到12%;目前主要国家的风电覆盖率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全球平均风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为1.19%,要实现12%的目标,还需要增长近十倍。主要大国中风电发展较好的德国在2006年底风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4.34%,西

班牙为7.78%,属于欧洲较高水平;而美国的风电覆盖率仅有0.73%;总体来看,风电市场的增长相当迅速,主要增长市场将在美国、中国、印度以及欧洲部分国家。 2.1.1欧洲风电概况 欧洲长期维持全球第一大风电市场的地位,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数据,2006年全年新增装机7708.4mw,较上年增长19%,总装机达到48062mw,其中欧盟国家达到40512mw,风电2006年发电量达到100twh,相当于欧洲当年总发电量的3.3%;欧洲最主要的风电参与国家是德国和西班牙,这两个国家装机占欧洲全部的叁分之二;按照2006年底装机规模,德国占欧洲装机的42.48%,接近一半;西班牙占23.93%,接近四分之一。 各国为鼓励发展风电出台了各种措施,但总的来说,基本可以归为三大类:补贴电价、配额要求和税收优惠。欧盟25国中有18个国家采取补贴电价这类政策,包括了发展最快的三个国家德国GR、丹麦DK和西班牙ES,法国FR、葡萄牙PT也采用此种政策,从实际情况看补贴电价效果最明显;采用配额限制措施的有五个国家,占国家总数的五分之一,包括了英国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2006年累计装机分别列欧洲第四和第五;税收优惠采用的国家也有五个,与配额制的相同,但这五个国家风电发展规模都很小,这一政策效果不佳;爱尔兰是个特例,并无鼓励风电发展的具体政策出台。 总体来看,补贴电价政策效果最好,强制完成配额的做法效果就要差一些,而欧洲的情况看,仅仅采取税收优惠是难以启动风电市场的;原因也很简单,补贴电价下,企业从事风电有盈利,具备内在的发展动力;配额值属于强制完成,企业必须完成配额义务,保证一定比例的装机规模,但由于现阶段风电电价较火电仍高,若无补贴统一上网则企业要承担部分亏损,因此仅仅完成配额而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风力发电现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风力发电现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一、国外发展状况 目前,中、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已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陆地和近海并网运行,风电增长率比其它电源增长率高的趋势仍然继续。如表1所示,截止2005年12月31日世界装机容量已达58,982MW,年装机容量为11,310MW,增长率为24%;风力发电量占全球电量的1%,部分国家及地区已达20%甚至更多。2005年世界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最多的十个国家见表2,前十名合计,约占世界总装机容量的%。2005年国际风电市场份额的分布多样化进程呈持续发展趋势:有11个国家的装机容量已高于1,000MW,其中7个欧洲国家(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丹麦、英国、荷兰、葡萄牙),3个亚洲国家(印度、中国、日本),还有美国。亚洲正成为发展全球风电的新生力量,其增长率为48%[5]。2002年欧洲风能协会(EWEA)与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 International)发表了一份标题为“风力 12(Wind Force 12)”的报告,勾画了风电在2020年达到世界电量12%的蓝图。报告声明这份文件不是预测,而是从世界风能资源、世界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网容量、风电市场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增长率、与核电和大水电等其他电源技术发展历程的比较以及减排CO2等温室气体的要求,论证了风电达到世界电量12%的可能性。 二、国内发展现状 经过前几年的低谷期,国内的风电市场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期,特别是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的趋势下,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得风电产业站上了风口。 (一)我国风电发展进入新阶段 风电是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全球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气候变化日趋明显,风电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世界风能协会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世界上开发风能的国家已经达到103个,年发电量达到6400亿千瓦时,占全球总电力需求的4%。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风电产业从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方向转变,风电产业进入稳定持续增长的新阶段。2003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只有50万千瓦,排名世界第十。2013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610万千瓦,占当年世界新增容量的45%;累计装机容量突破9000万千瓦,占世界累计装机容量的28%,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2013年我国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49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7716万千瓦,占全国电源总装机容量的%。今年1至9月,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858万千瓦;到9月底,累计并网容量8497万千瓦,同比增长22%。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可达到1亿千瓦,从而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风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比重也将由2008年的%增长到%,连续两年超过核电,成为国内继火电、水电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二)财政优惠 根据财政部文件,为鼓励利用风力发电,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自2015年7月1日起,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风力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秦海岩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这项政策实际并非新政,2001年相关主管部门在对资源综合利用目录的增值税征收政策进行规范时,就提到了风电也是“减半征收”。但“减半征收”在操作层面比较复杂,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在2008年的文件中提出即征即退50%。现在只是为了重新梳理政策,把之前的资源综合利用的目录作废,并对风电提出来单独进行了规范说明。 分析人士表示,这实际上是之前风电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延续。今年以来,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到国家电网公司,再到新能源装机大省的地方政府都在围绕风电发展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今年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公布“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项目共计3400万千瓦,超出业界预期;5月下旬,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风电年度开发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对于弃风限电比例超过20%的地区、年度开发方案完成率低于80%的地区,不安排新项目。 (三)风电企业业绩逐步向好 近期,A股风力发电板块展示出了高景气度。截至7月1日,A股风力发电概念板块23家公司(以设备制造商为主)中,有9家已预告或发布中报业绩情况,除1家净利润变动幅度为负,其余8家净利润增幅在24%至350%之间。其中,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赖火电。“十五”期间,我国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战略,积极推进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供应,改变过渡依赖煤炭能源的局面。 金融危机下,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都希望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引领本国走出经济低谷。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开发的扶持、鼓励措施不断强化,风能作为最具商业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备受各地政府和电力巨头追捧。 自2005年我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后,我国风电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在“十一五”时期,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到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同时,形成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能力,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千瓦,零部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万千瓦,为2010年以后风电快速发展奠定装备基础。 2008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24.6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15.3万千瓦,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预计,2009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还会翻番,届时在全球新增风电装机总量中的比重,将增至33%以上。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将一路赶超西班牙和德国,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 目前,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新能源振兴规划。预计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总投资将达到3万亿元,其中用于风电的投资约为9000亿元。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火电、水电以外的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而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第一大国。 设备制造行业现状 根据最新风能资源评价,全国陆地可利用风能资源3亿千瓦,加上近岸海域可利用风能资源,共计约10亿千瓦,发展潜力巨大。 为了合理有序的开发现有风能资源,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建立风能资源评价,风电场设计选址,产品标准,技术规范,设备检测与认证的专门机构。培育一批风电技术服务机构,建成较健全的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建设2~3座公共风电测试试验基地,为风电机组产品认证和国内自主研制风电设备提供试验检测条件。目前,工信部与国家能源局等相关管理部门目前正研究制定规范风电投资市场,完善风电设备产品标准及质量认证体系的相关政策,保证风电产品质量,促进成本降低。 风电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不应盲目追求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而应从我国各地区风场风资源的优劣、当地电力需求及电网输配电能力状况、风机性能及发展通盘规划,有序调控、全面协调、均衡平稳地发展。 首先,把风电科研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支持国内科研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消化吸收,尽快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国产化比例规定较难落实,国产化质量提高和认同有个过程,风机制造企业仍需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 其次,建立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由于目前没有对风电机组和风电场的入网标准和检测标准严格监管,绝大部分风电机组的功率曲线、电能质量、有功和无功调节性能、低电压穿越能力没有经过检测和认证,而且多不具备上述性能和能力,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要点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 前言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正在把更多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其中风能因其自身优势,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类别,在地球上是最古老、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具有巨大蕴藏量、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成为全球普遍欢迎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成为目前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风,来无影、去无踪,是无污染、可再生能源。一台单机容量为1兆瓦的风电装机与同容量火电装机相比,每年可减排2000吨二氧化碳、10吨二氧化硫、6吨二氧化氮。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中国已把风能利用放在重要位置。 一、国内外风电市场现状 1.国外风机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各国政府制订的相应政策支持和推动下,风力发电产业也在高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世界风电装机量达到237669MW,新增装机量43279MW,增长率22.3%,增速与2010年持平,低于2009年32%的增速。由表一,可以看出中国风电装机量62364MW,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装机量,而德国依然是欧洲装机量最多的国家。从图表三中,很明显的看出,从2001年到2004年,风电装机增速是在下降的,2004年到2009年风电有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直到近两年风电装机的增速又降为22%左右,可见风电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由快速扩张到技术提

升的阶段。 图表 1 世界风电装机总量图 图表 2 世界近10年新增装机量示意图

图表 3 世界风电每年装机量增速

图表 4 总装机量各国所占份额

图表 5 2011年新增装机量各国所占份额 2.国内风电发展现状 中国的风电产业更是突飞猛进:2009年当年的装机容量已超过欧洲各国,名列世界第二。2010年将新增1892.7万kW,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11年装机总量到达惊人的62364MW。在图6中可以看出,中国风电正经历一个跨越式发展,这对世界风电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图8 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出自2007年以后,虽然新增装机量很大,但增速却明显下降,而其他国家,比如美国、德国,这些年维持着一个稳定的增速。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我国风电,尤其是陆上风电,正在进入一个转型期,从发展期进入成熟期,从量的追求进入到对质的提升。 图表 6 中国每年风电装机量示意图

2020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 2020年

目录 1.风力发电行业现状 (4) 1.1风力发电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风力发电市场规模分析 (6) 1.3风力发电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7) 2.风力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 (10) 2.1零部件制造不平衡 (10) 2.2整机制造产能过剩 (10) 2.3技术有缺失、产品质量存隐患 (10) 2.4行业服务无序化 (11) 2.5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1) 2.6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2) 3.风力发电行业前景趋势 (13) 3.1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开发加速 (13) 3.2海上风电建设加快 (13) 3.3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14) 3.4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14) 3.5呈现集群化分布 (15) 3.6需求开拓 (16) 3.7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6) 4.风力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4.1风力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4.2风力发电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8) 4.3风力发电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8) 4.4风力发电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9) 5.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分析 (20) 5.1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分析 (20)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1)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1) 5.2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 5.3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2) 6.风力发电产业投资分析 (23) 6.1中国风力发电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3) 6.2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风险 (23) 6.3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收益 (24)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 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 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 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

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 此外,中国华锐、金风、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 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 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 它们使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2020年前后需要山东电网接纳部分电力和电量;蒙东风电基地近期送入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和新疆哈密风电基地近期送入

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1.世界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底,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79万千瓦,这意味着每年发电260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8亿吨。总装机容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德国、西班牙、中国和印度,他们的装机容量总和占世界装机容量的72.6%,即8768万千瓦。美国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17万千瓦,占世界装机总量的2 0.8%,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2008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2706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排在前五位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印度、德国和西班牙。中国在2008年世界新增装机容量中所占比例为23%。? 2.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自1986年建设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至今,经过近23年的努力,风电场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截止2008年底,全国累计安装风电机组11600多台,装机规模约1215.3万千瓦,装机增长率为106%。装机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比2008年增加了重庆、江西和云南三个省市。累计装机容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依次是内蒙古、辽宁、河北、吉林和黑龙江。 在累计装机中,中国内资与合资企业产品占61.8%,金风科技的份额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2 1.6%。外资企业产品占38.2%,西班牙歌美飒(Gamesa)的份额最大,占累计总装机的12.8%。 2008年内资(合资)企业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华锐、金风、东汽、运达、上海电气、明阳、航天安迅能、湘电、常牵新誉和北重。前三位华锐、金风和东汽的新增装机容量总和约为359万千瓦,占2008年新增装机比例为57.43%。

风电:戴着“镣铐”起舞 XXXX中国风电产业大盘点

风电:戴着“镣铐”起舞2010中国风电产业大盘点 国家能源局在日前举行的能源形势发布会上透露,至2010年底,中国将实现风机总装机3500万千瓦。对此,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表示,实际装机容量有可能会超过这一数字,但他并未给出具体的预测。相比之下,美国2010年的风电产业形势不乐观。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之前发布的报告,预计2010年美国风机装机同比将下滑39%。截止2010年底,中国风机装机总容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的统计,中国2009年新增风机装机1380.3万千瓦,同比增长124%;累计达2580.53万千瓦,同比增长114%。按照上述官方数字计算,2010年保守估计风机装机1000万千瓦,相对于2009年新增装机1380.3万千瓦稍有减少,但是增长速度依旧惊人。 “风驰电掣”的中国风电 虽然估计2010年相对于2009年风机装机增长速度减缓,但是1000万千瓦装机量只是保守估计,实际增长量远不止这些。经过一年的建设,我国不仅在风机装机量上,而且在风电基地建设、风电机组研发、风电企业发展、风电并网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盘点一:七大基地纳入规划 2010年,中国风电行业尤为抢眼的便是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的规划与发展。 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我国将在XX、XX、XX、XX、XX、XX六个省区打造7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国家能源局确定了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在保证规划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后,我国在2020年就可以达到1亿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 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国内7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将于2020年建成,预计2015年建成5808万千瓦,2020年建成9017万千瓦,占据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60%左右。 盘点二:风机供应商“风光依旧” 2010年风电产业规划不仅带动了风电基地的建设,同时也吊足了中国风机供应商的胃口。2009年已经挤进全球十大风机供应商的华锐风电[0.00 0.00% 股吧]、金风科技[16.960.06%股吧]和东方电气[27.821.20%股吧]三大中国风机供应商更是表现不俗。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在过去的十年中,风力发电在我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装机容量从 2004年的不到 75MW跃升至 2015上半年的近 125GW,在全国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已超过7%,成为仅次于火电、水电的第三大电力来源。 2014 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 8759MW,相比 2013 年增长了 24.3%。截至 2014 年底全球91%(8045MW)的海上风机安装于欧洲的海域,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我国同样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基础,目前标杆电价已到位,沿海省份已完成海上风电装机规划,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产业链优化以及开发经验的累积,我国海上风电将逐步破冰,并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至2020 年 30GW的装机目标或将一举突破。 陆上风电的单机容量以 1.5MW、2MW类型为主,截止至 2014年我国累计装机类型统计中,此两种机型占据了 83%的比例。而海上风电的机型则以2.5~5MW 为主,更长的叶片与更大的发电机,对于风能的利用率也越高。 2014年中国不同功率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2014年底中国海上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占比

在有效利用小时数上,陆上风电一般为 1800~2200h,而海上风电要高出20%~30%,达到 2500h以上,且随单机规模的加大而提高。更强更稳的风力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时数,意味着海上风电的单位装机容量电能产出将高于陆上。 我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及弃风率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 5-50 米范围内,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约为 500GW(扣除了航道、渔业等其他用途海域,以及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经过 3 次及以上的海域)。虽然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的 1/5,但从可开发/已开发的比例以及单位面积可开发量上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为巨大,年均增速也将更高。 一、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2014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容量达到了8759MW,相比2013年增长24.3%。在新增装机量上,2014全球新增装机 1713MW,相比 2013年的 1567MW更进一步。欧洲为全球海上风电发展的中心。 2014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 1713MW中,英国、德国、比利时共占了 1483.4MW,占比 86.6%;其余为我国的 229.3MW,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小容量试点项目。 在各国的累计装机容量排名中,英国、丹麦、德国、比利时、中国、荷兰、瑞典分列前七位,仅有中国为非欧洲国家。事实上截至 2014 年底全球 91%

风电行业概况

风力发电行业概况 张果宇 一、全球风电装机规模发展情况 二、全球风电行业概况 三、我国的风能资源简介 四、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发展和现状 五、我国风电投资商和运营商简介 六、全球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商简介 七、我国风电设备整机装备概况 八、国内风力发电设备整机制造企业简介 九、我国风电设备零件制造概况 十、我国风电前期勘测设计咨询行业 十一、我国风电后期检修维护行业

一、全球风电装机规模发展情况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开采、能源利用中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迫使我们在开发利用常规能源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水能等。近年来,风力发电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能源界和环保界的高度重视。地球上风力资源蕴藏量大,清洁无污染,施工周期短,投资灵活,占地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全球风电装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从1996年起全球累计风电装机连续11年增速超过20%,平均增速达到%,至2006年底达到7422万千瓦。1996年以来新增装机平均增速%,2006年新增1519万千瓦。预计2020年全球的风力发电装机将达到亿千瓦(是2002年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的倍),年装机达到亿千瓦,风力发电量将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2%。 二、全球风电行业概况 当前由于能源和环境等诸多问题的影响,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受到全球性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全球风电装机快速增长:从1996年起,全球累计风电装机连续11年增速超过20%,平均增速达到%。2003年以前的5年里,风电成本下降约20%,是可再生能源技术中成本降低最快的技术之一。1997年至2006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5%。至2006年底,全球风电装机容量约为7422万千瓦,其中欧洲占的比率高于50%。2006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1519万千瓦。目前,风力发电量约占世界总电量的%,预计到2020年风力发电量比重可升至12%。丹麦BTM咨询公司2005年5月所做的市场预测报告称,1999年到2004年全球风电平均增长率为30%,全球2005年至2009年新安装机组容量年平均增长率为%;2009年之后预计2010年至2014年的年增长率为%;亮点主要在于美国市场和亚洲主要市场的增长。 由于风电成本持续下降,需求上升,预计在2020年前,全球风电装机仍可维持年均约20%的高速增长。2006年全球新装风电设备价值达230亿美元,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行业规模的增大和快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企业投入风电设备制造行业。预计至2010年和2020年全球风电设备市场容量将分别达到32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将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为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以促进本国经济的振兴。据分析,国际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及相关领域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不仅能

试析我国风电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试析我国风电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快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当前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我国国情和风电产业发展的现实入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风电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论文关键词:风电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科学发展 我国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国风电产业相关技术快速发展,商业化应用取得突破。30多年来,我国风电场迅速在风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布局、发展并投入发电运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清洁的电力能源;随着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的日益变革,我国风电企业也逐渐形成规模,形成了同业竞争的格局;我国风机设备容量逐步升级,从最初的国外引进到现在的规模化国产,并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更为迅速,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在核心技术上还不具备制高点优势,在产业布局、技术创新、发展规划、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一、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纵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风电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 1.迅速实现了风电发展的规模化 1986年4月,我国第一座容量为105kW的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并网发电;2006年4月,龙源集团总装机规模为20.06万千瓦的吉林通榆风电特许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短短20年间,我国风电场建设的规模就扩大了约2000倍。据有关部门预计,2010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3500万千瓦。 2.实现了风电发展的产业化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各地已经开始主动研制并从国外引进风电机组,探索建设风电场。80年代,我国试制出的国产55kW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成功并网。随后我国风电产业迅速发展,在运行体制上出现了商业化、公司化的新景象。从2003年至今,由于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鼓励政策,使得更多的投资主体涌入风电行业,大型风电机国产化率已经超过70%。风电产业已经形成了技术门类比较齐全、服务体系较为完善的格局。 3.风电产业发展法规初步完善 法律法规是一个产业规范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国风电产业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并能够取得骄人业绩,就是因为在发展过程中政府逐步完善了有关法律法规,并制定了有效的发展政策。风电产业发展之初,在试验研究阶段并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随着风电发展规模的逐步扩大,1995年原国家电力部开始关注风电发展的规模,提出到2000年年底风电装机要达到100万千瓦。随着政策的支持,2000年年底的风电装机容量大大超过了这个目标。随后受世界新能源发展潮流的影响,加上我国节能减排任务的压力,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通过,随后陆续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等,这些法规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在这些法规的基础上,国家在风电行业领域从2003年开始连续五年组织特许权招标,规划大型风电基地,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场,促进了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 4.风电产业成为替代能源主体的趋势已经显现 风电产业发展的实践和传统能源枯竭的压力说明,发展风电不能只作为传统能源的补

全球风电产业发展与中国对策

全球风电产业发展与中国对策 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类别,在地球上是最古老、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全球范围内的巨大蕴藏量、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使风能发电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球风电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关键技术和进展 近年来,世界风电产业发展迅速,风电产业关键技术日益成熟,单机容量5MW陆上风电机组、半直驱式风电机组开始使用,直驱式风电机组已经广泛应用,目前国际上主流的风力发电机组已达到2.5-3MW,采用的是变桨变速的主流技术,欧洲已批量安装3.6MW风力发电机组,美国已研制成功7MW风力发电机组,而英国正在研制巨型风力发电机组;欧洲规模化海上风电及相关电网布局开始建设,并在知识型产品如风况分析工具、机组设计工具和工程咨询服务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纵观世界风电产业发展现状,风力发电技术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开发更先进的风况分析系统;研制大容量、高可靠性、低成本风力发电机组以及轻量型、高可靠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方式将以陆上风力发电为主,并积极拓展海上风力发电。 2、风电行业产业规模 风电行业的真正发展始于1973年的石油危机,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为寻求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投入大量经费,用新技术研制现代风力发电机组,八十年代开始建立示范风电场,成为电网新电源。近年来,风电发展不断超越其预期的发展速度。2010年,全球风电 累计装机容量达196630MW,同比增长24%,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就全球新增装机容量来看,从1999年开始,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开始大幅增加,1999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4033MW,增加幅度高达84%,2008年和2009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7261MW和38312MW,增 长幅度分别为38%和41%。而2010年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37642MW,同比下降2%。 3、主要国家和企业情况 2010年,世界风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50亿美元,同比下降21.4%,销售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风力涡轮机价格的下降和市场逐渐转向中国。按照2010年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排序,排在前几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德国、西班牙和印度。目前,世界上有13个国家风能发电能力超过1000MW,其中法国和加拿大是在2006年超过这一数值的。 从全球风电市场的区域发展情况来看,世界风电产业发展重心已由欧洲向亚洲和北美洲转移。欧洲风电总装机容量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59.6%下降至2009年的46.2%,继而下降至2010年的43.7%,而北美洲地区则由2007年的19.4%上升至2010年的22.5%,亚洲地区则由2007年的16.5%上升至2010年的31.1%。2004年,欧洲占据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70.7%的份额,如今欧洲已丧失其垄断地位,2010年,欧洲占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7.0%,北美洲为16.7%,亚洲为54.6%,非洲为0.4%,亚洲已占据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一半多份额。但是,毋庸置疑,欧洲仍然是世界上风电产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区域。 2010年,北美洲风电总装机容量为44188MW,同比增长16%,而2009年的增长率为39%,下降的原因是美国新增装机容量的大幅减少,2010年美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只有5600MW,

2020风力发电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风力发电行业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2020年

目录 1.风力发电行业前景趋势 (4) 1.1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陆上风能资源开发加速 (4) 1.2海上风电建设加快 (4) 1.3行业协同整合成为趋势 (5) 1.4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5) 1.5呈现集群化分布 (6) 1.6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7) 2.风力发电行业现状 (9) 2.1风力发电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9) 2.2风力发电市场规模分析 (11) 2.3风力发电市场运营情况分析 (12) 3.风力发电行业存在的问题 (15) 3.1零部件制造不平衡 (15) 3.2整机制造产能过剩 (15) 3.3技术有缺失、产品质量存隐患 (15) 3.4行业服务无序化 (16) 3.5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6) 3.6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7) 4.风力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4.1风力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8)

4.2风力发电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8) 4.3风力发电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8) 4.4风力发电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9) 5.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分析 (20) 5.1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分析 (20)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20)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21)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21) 5.2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2) 5.3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2) 6.风力发电产业投资分析 (23) 6.1中国风力发电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3) 6.2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风险 (23) 6.3中国风力发电行业投资收益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