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片的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设计题目:垫片的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一、 原始数据

如图所示的垫片,外形直径D=80mm ,内孔直径d=40mm ,厚度3mm δ=,材料为A3(Q235),生产批量:大批量。

二、 冲压件工艺分析

1、 材料性能

A3(即Q235)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冲裁成形性能,其抗拉强度为432~461Mpa ,抗剪强度为304~373MPa 。

2、 零件结构

该零件结构简单且中心对称,无尖角,对冲裁成形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间有一圆

孔,孔的最小尺寸为d=40mm ,满足冲裁最小直径min d ≤1.0t=3mm 的要求。同时,经过计算,孔的边缘距离零件外形的最小尺寸()11

8040202

b mm =

⨯-=,满足冲裁最小孔边距min b ≥1.0t=3mm 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件的结构要求。

3、 尺寸精度

查表得,该工件内外形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IT14级。而零件图上标注了零件的尺寸公差,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为IT14级,未注公差由IT14级查取。由此,通过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综合以上材料性能、零件结构、尺寸精度的分析,该零件可以采用普通冲裁的方法获得。

三、 冲裁方案及模具类型的选择

该零件包括冲孔和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造容易,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 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综合尚需三个方案,宜采用方案二生产。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 核,当材料厚度为3mm δ=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3C mm =,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min 20b mm =,有min b C >,满足该凸凹模结构要求,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因材料厚度较大,也为了方便卸料和排出冲孔废料,进而提高生产率,宜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生产。

综上得,该零件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式复合模生产。

四、 零件的工艺计算

1、 刃口尺寸计算

冲孔模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凸模:()00.0240

0.02479.42079.6300.210p mm D --==-

凹模:()

min d

p d

d d z δ+=+

落料模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凹模:()

2max d

d D D x δ+=-∆

凸模:()min 0

p

p d D D z δ-=-

由0.620

40d

+=∅得max 40.620mm d =,min 40.000mm d =,10.620mm =∆

由00.74080D -=∅得max 80.000mm D =,min 79.260mm D =,20.740mm =∆ 由材料A3及料厚3mm δ=,查表8-4得

冲裁双边间隙:max 0.270z mm =,min 0.210z mm = 凸模制造公差:()()max min 0.60.2700.2100.0360.6d z z mm δ-=⨯-== 凹模制造公差:()()max min 0.40.2700.2100.0240.4p

z z mm δ-=⨯-==

由公差表差得,零件的尺寸公差要求为IT14级,依此查得间隙系数0.5x =。 将以上数据代入对应公式,得 冲孔模:()00.0240

0.02440.31040.0000.50.620p

mm d --==+⨯

()0.036

00.360

40.52040.3100.210d mm d ++==+

落料模:()0.036

00.360

79.63080.0000.50.740d mm D ++==-⨯

()00.0240

0.02479.42079.6300.210p mm D --==-

2、 排样计算

根据零件形状,采用单排的有废料排样方法,如图

(1) 搭边值的确定

由零件外形尺寸80D mm =∅,查表得

12a mm =, 2 2.5a mm =

(2) 条料宽度的确定(导料销导向)

条料宽度计算公式:()0

max 2D a z B -∆-∆=++

查表得,0.4z mm =, 0.8mm ∆=

代入公式,得

()00

00.80.8802 2.50.485.4mm B -∆--=+⨯+=

(3) 材料利用率

()()

224020100%100%54%85.4802A

BS πη⨯-=⨯=⨯=⨯+

3、 冲压力的计算

(1) 冲裁力的计算

平刃冲模冲裁力 b F K L t τ=

其中,系数 1.3K =,材料厚度3t mm =,

材料A3的抗剪强度304~373b MPa τ=,取350b MPa τ=, 冲孔冲裁力:1 1.3403350171.5F kN π=⨯⨯⨯⨯= 落料冲裁力:2 1.3803350343F kN π=⨯⨯⨯⨯= (2) 卸料力、推件力的计算 卸料力 ()12X X F K F F =+ 推件力 ()12T T F nK F F =+

其中,10

33

h n t =

=≈。 由材料厚度3t mm =,查得

卸料力系数0.045X K =,推件力系数0.05T K =, 代入,计算得

卸料力:()0.045171.534323.15X K kN =⨯+= 推件力:()0.053171.534377.17X K kN =⨯⨯+= 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装置, 所以,总的冲裁力为

12171.534323.1577.17614.8X T F F F F F kN =+++=+++= 根据总的冲裁力,初选设备为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B23-63。

4、 压力中心的计算

零件外形为中心对称图形,所以该零件的压力中心即为零件的几何中心。

五、 冲压设备的选用

根据冲压力的大小,选择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JB23-63,其主要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630kN 滑块行程:100mm

最大闭合高度:400 mm 闭合高度调节量:80 mm 滑块中心线到床身距离:310mm 工作台尺寸:570 mm ×860 mm 工作台孔尺寸:310 mm ×450 mm 模柄孔尺寸:φ50 mm ×70 mm 垫板厚度:80 mm

六、 模具零部件的确定

1、标准模架的选用

标准模架的选用,依据凹模的外形尺寸确定,所以需要计算凹模的周界大小。 凹模高度 ()15h kb mm => ()92- 凹模壁厚 ()(1.5~2)30~40C h mm =≥ ()93- 由材料厚度3t mm =,最大外形尺寸80b mm =,查表9-3得

0.35k =,

代入,计算得 0.358028h mm =⨯=

()1.5~22842~56C mm =⨯= 因零件结构较简单,取较小值,45C mm =。

凹模的长度 280245170L b C m m =+=+⨯= 凹模的高度 280245170B b C m m =+=+⨯= 选用标准模板 200

20028m m m m m m

⨯⨯ 因冲压件精度要求不高,故选用后侧导柱模架,根据计算结果,查GB2872.1-90,得,模架的规格如下

上模座:20020050mm mm mm ⨯⨯ 下模座:20020060mm mm mm ⨯⨯ 导 柱:325190A mmh mm ⨯

导 套:32611548A mmH mm mm ⨯⨯ 垫 板:2002008mm mm mm ⨯⨯ 固定板:20020022mm mm mm ⨯⨯ 卸料板:20020020mm mm mm ⨯⨯

2、卸料装置中弹性元件的选用与计算

根据不同橡胶弹性体的性能特点,结合模具卸料的需要,冲裁一般选用较硬的橡胶。聚氨酯弹性体是常用的一种橡胶垫,具有较高的弹性及强度、优异的耐磨性、耐油性、耐疲劳性及抗震动性,其压缩量一般在10%~35%之间。故选用聚氨酯弹性体作为弹性元件。 (1) 橡胶的预压力

23.15

X F F k N ≥= (2) 橡胶的自由高度

()00131

5~1018~260.25~0.300.25~0.3

t H h mm ++=

+=+=

取025H mm =。 (3) 橡胶垫预压缩量

()000.10~0.15 2.50~3.75H H mm ∆== 取03H mm ∆=。

橡胶需在预压后使用,股橡胶的安装高度 0025322H H H mm =-∆=-= (4) 橡胶垫允许最大压缩量

()max 00.35~0.458.75~11.25H H mm ∆==

(5) 橡胶的截面面积

3

223.1510463000.5

X F A mm p ⨯===

橡胶的直径

2242.8D mm =

=

=

此时,有

0250.10.5242.8H D ==≤,不满足00.5 1.5H D

≤≤的要求,故需将该弹性体分割为若干块。

根据需要,选择6个聚氨酯弹性体,每块的直径为45D mm '=,自由高度为025H mm =。

每个橡胶弹性体承受的压力3

23.1510385866

X F F N ⨯'===。而该弹性体在压缩量00.3H H ∆=时的最大工作负荷为[]6390F N =,有

[]F F <,所以满足要求。

综上得,选用聚氨酯弹性体4512.525mm mm mm ∅⨯⨯。

3、其它零部件的结构

凸模由凸模固定板固定,两者采用过渡配合关系。模柄采用凸缘式模柄,根据设备

上模柄孔尺寸,选用规格A50×100的模柄。其它零部件参照标准选用。

七、 模具装配图

八、 模具零件图

垫圈冲孔、落料级进模设计

落料冲孔级进模设计 工件名称:垫圈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H62-M 厚度:1.5mm 工件简图见图1 图1垫圈 一、工艺性分析 图示零件材料为H62-M,能够进行一般的冲压加工,市场上也容易得到这种材料,价格适中。 外形落料的工艺性:垫圈属于中等尺寸零件,料厚1.5mm,外形复杂程度一般,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因此可采用落料工艺获得。 冲孔的工艺性:φ6.5mm,尺寸精度要求一般,可采用冲孔。 此工件只有外形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图示零件尺寸均为未注公差的一般尺寸,按惯例取IT14级,符合一般级进冲压的经济精度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示零件具有比较好的冲压工艺性,适合冲压生产。 二、排样设计 1、确定零件的排样方案 设计模具时,条料的排样很重要。垫圈零件具有外形规则的特点,采用直排

(图2所示)的排样方案进行冲裁。 图2 条料的排样 2、条料宽度、导尺间宽度和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查表取得搭边值为1.5mm 和1.8mm 。 条料宽度的计算:拟采用无侧压装置的送料方式,由 b -Δ=〔D+2a+ c 1〕- Δ﹝2﹞ D —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a —侧搭边值 c 1—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 代入数据计算,取得条料宽度为26mm 。 导尺间距离的计算:由s=D+2(a+c 1),代入数据计算得导尺间距离为27 mm 。 由文献﹝2﹞ 材料利用率通用计算公式 η =%100?Bs nA 式中 A —一个冲裁件的面积,mm 2; n —一个进距内的冲裁件数量; B —条料宽度,mm; s —进距, mm 得 η=%1009 .255.1546.2431??=60.44% 三、工艺方案的确定

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

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 绪论 在现在工业生产中,模具是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它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粉末冶金、陶瓷制品等生活生产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冲压是机械制造业中一种较先进的加工方法,与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材料利用率高、制品力学性能好,互换性强、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由于采用模具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并且可以保证一定的加工质量要求,所以,汽车、飞机、拖拉机电器、仪表、玩具和日常用品等产品的零部件很多都采用模具加工。随着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产品的改性换代加快,对产品质量、外观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模具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模具设计及制造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低劣、制造周期长,必将影响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产品失去竞争能力,阻碍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因此,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模具工业发展是很迅速的。据有关资料介绍某些国家的模具发展速度超过了机床、汽车、电子等工业。模具工业在这些国家已经摆脱了从属地位而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为了适应工业生产,对模具的而需要,在模具生产中采用许多新工艺和先进加工设备,不仅改善了模具加工质量。也提高了模具制造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给模具设计和制造开辟了新前景。 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冷冲压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加工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冲压时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且寿命比较长,所以冲压件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可以加工出尺寸范围比较大、形状复杂的零件。 随着工业发展,冲压模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由于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除了要保证模具设计质量以外,对模具设计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促进我国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从计算机技术、先进加工技术及装备、其它新技术与冲压模具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冲压模具的技术现状。结果表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冲压模具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加工技术装备基本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 第1 页共28页

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优秀设计 课题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学号班级 一、课题名称: 垫圈冲孔、落料复合模 二、零件:

材料:Q235 料厚:0.8 批量:20万 三、设计要求:1、绘制零件图及编制冲压工艺卡(A4)。 2、设计模具总装图(A0/A1)。 3、设计模具工作零件图(A3/A4)。 4、编写设计说明书(15页以上)。 5、将说明书和图纸装订成册(按A4尺寸装订)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 1.1 材料 (2) 1.2 结构与尺寸 (2) 1.3 精度 (2) 第二章确定工艺方案 (3) 2.1 工序性质与数量 (3) 2.2 工序顺序 (3) 2.3工序组合确定 (3) 第三章确定模具总体结构 (4) 3.1 类型 (4) 3.2 结构 (4) 3.2.1工作零件 (4) 3.2.2 定位零件 (4) 3.2.3 卸料、出件 (4) 3.2.4导向零件 (4) 3.2.5支撑零件 (5) 第四章工艺与设计计算 (6) 4.1 排样 (6) 4.2计算冲压力和压力中心 (8) 4.3 弹性元件 (9)

第五章设计零件、绘制总装配草图 (10) 5.1 工作零件 (13) 5.2 定位零件 (14) 5.3 卸料与出件 (14) 5.4 模架与其他零件 (15) 5.5 校核 (15) 第六章绘制总装图和各零件图 (16) 工艺卡 (17) 参考文献 (18) 设计小结 (19)

前言 本说明书是我根据《冷冲模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设计指导》等有关教材。引用了其中的公式,查找书中的表格,并得到了同学的帮助完成的。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冲裁模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的确定、模具总体结构的选择、工艺与设计计算、零件图总装图尺寸计算及绘制。为了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根据课内及课外来所学的知识,编写了该说明书以使老师可以在评阅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指导.

模具毕业设计19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学院:工学院 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二0一四年五月

摘要 冲压制品已在工业,农业,国防和日常生活中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机械业中则为突出。机械产品的外壳大部分是冲压制品,产品性能的提高要求高素质的冲压模具和冲压性能,成型工艺和制品的设计。 冲压制品的成型方法很多。其主要用于是冲孔,落料,弯曲,拉伸等。而冲压模,约占成型总数的60%以上。当然如利用电气控制,可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作业。 冷冲冲裁模主要用于金属制品的成型,它是冲压制品生产中十分重要的工艺装置。冲压模的基本组成是:上下模座、下模垫板、下模固定板、凹模镶块、抬料钉、导料板、卸料板,导柱导套、卸料板弹钉、卸料板等。 冲裁模成型的广泛适用,正是我这个设计的根本出发点。 关键词:冲孔、落料

Abstract Stamping products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the industry, agriculture, national defense and in the daily lives of area, especially in the machinery industry. Mechanical products is the most pressing housing produc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 performance requires of high-quality performance stamping molds ,stamping,process and product design. There are many ways of molding products of stamping. Piercing is mainly used for blanking, bending, stretching, etc. And Stamping molds almost form more than 60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For example ,Electrical Control can be realized as semi-automatic or automatic operation. Cold-metal stamping die mainly used for the molding products,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oduction of stamping technology devices. The basic component of stamping molds is block model from top to bottom, mould plate, fixed-plate of mould plate, die inserts, raising nails, I. plate , plate unloading I. Introduction sets column, unloading bombs nail plate, plate Discharge and so on. The widely application of blanking moulding is exactly the basic perpose of my design. Key words: Piercing、Blanking

六边形垫片的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优秀设计 XXXXXX学校名 毕业论文(设计)六边形垫片的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系部 专业名称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年 9 月 5 日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

XXXXXX学校名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六边形垫片的冲孔、落料复合模具设计指导教师姓名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 20**年 6 月 10日

摘要 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冲压模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机械压力机的功用特点,在室温的条件下对坯件进行冲压成形,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本零件采用的是倒装复合模冲裁,主要要涉及到冲裁件工艺的分析,排样的设计,排样方法,搭边值的计算,冲裁力的计算,模具压力中心的计算,凸模与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模具的总体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模具总装配图的绘制,压力机设备的选定。 关键词:冲压、模具、制造

Abstract Stamping die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Stamping die desig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nction of mechanical press,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conditions of the blank piece of stamping, more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Stamping die desig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unction of mechanical press,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conditions of the blank piece of stamping, more efficient production and significant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ld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examples, easy to use and reliable, similar to parts of the mass production of certain references. In a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duction workers in the labour-intensive, and labor capacity,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improv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 With today'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mold of us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a lot has been applied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past. Stamping die of automatic feed technology into actual production, stamping die can greatly increase labor productivity, reduce the burden on workers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value. Key word: punching、die、manufacture

模具毕业设计71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 【摘要】 进入21世纪,模具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产业,磨具的加工发展的趋势越来越火。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模具发展,展望模具的未来状态。然后模具的各种力学工艺进行全面分析研究。通过这次模具毕业设计,是我真正知道了磨具的作用,于以后的前景。 关键词:模具工艺工艺规程

Abstract Entering into the 21st century, mold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an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abrasive processing is a growing fire. In this paper, first expound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ld and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status of mold. Then mold the various mechanical proces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study. Through this mold design graduate, I really know is the role of the abrasive, in the future prospects. Key words: Die Process Technology of

目录 1.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6) 1.1 工艺分析 (6) 2.1 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7) 3.1 工艺设计 (7) 3.1.1 计算毛坯直径 (7) 3.1.2确定拉深次数 (8) 3.1.3 确定拉深类型 (8) 3.1.4 初选冲压设备 (9) 3.1.5计算压力中心 (9) 3.1.6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9) 4.1 橡皮的选用 (10) 4.1.1 确定自由高度 (10) 4.1.2 确定橡皮横截面积 (10) 5.1填写冲压工序卡 (10) 6.1 模具结构设计 (10) 6.1.1 凹模周界尺寸计算 (10) 6.1.2 凹模厚度的计算 (10) 6.1.3 凹模外形尺寸计算 (11) 6.1.4 选择模架及确定其它冲压模零件尺寸 (11)

矩形垫片的落料冲孔倒装复合模设计

第一章设计任务 1.1、零件设计任务 零件简图:如图1 所示 生产批量:小批量 材料:Q235 材料厚度:0.5mm 未标注尺寸按照IT10级处理, 未注圆角R2. 1.2、分析比较和确定工艺方案 (一)加工方案的分析.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包含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材料低硬度,强度极限为40MPa. 根据镶片(如图1)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模具形状较为规则即可以在一个工位完成所有工序。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案可采用以下几个方案: (1)方案一(级进模) 夹头镶片包括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在内。形状较为规则,尺寸较小,精度要求IT10。可采用级进模。 (2)方案二(倒装复合模) 将冲孔、落料两道冲压工序用一副模具直接完成冲孔、落料两道工序。采用冲孔、落料倒装复合模(弹性卸料)。模具结构参看所附装配图。 (3)方案三(正装复合模) 正装复合模方案完成工序和倒装复合模完成的工序一样。凸凹模在上模。弹性卸料板卸料。 方案比较: 方案一:采用级进模,安全性好,,但是考虑到级进模结构复杂,工件精度加工精度不高,对称度和位移误差较大,以及加工难度较大,装配位置精度要求高,按照实际生产,级进模成本也高。 方案二:倒装复合模,冲孔废料由下模漏出,工件落在下模表面,需要及时清理。安全

性相对较低。但工件精度较高,同轴度,对称度及位置度误差较小,生产效率较高,对材料要求不严,可用边角料. 方案三:正装复合模,冲孔废料和工件都落在下模表面,安全性更差。 综合以上两个方案分析比较结果说明,本零件采用第二方案最为合适。 (二)模具结构型式的选择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后,应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模具结构型式,使其尽量满足以下要求: (1)能冲出符合技术要求的工件; (2)能提高生产率; (3)模具制造和维修方便; (4)模具有足够的寿命; (5)模具易于安装调整,且操作方便、安全。 1、模具结构型式 在确定采用复合模后,便要考虑采用正装式还是倒装式复合模。大多数情况优先采用倒装式复合模,这是因为倒装式复合模的虫孔废料可以通过凸凹模从压力机工作台孔中漏出。工件由上面的凹模带上后,由推荐装置推出,再由压力机附上的接件装置接走。条料由下模的卸料装置脱出。这样操作方便而且安全,能保证较高的生产率。而正装式复合模,冲孔废料由上模带上,再由推料装置推出,工件则由下模的推件装置向上推出,条料由上模卸料装置脱出,三者混杂在一起,如果万一来不及排出废料或工件而进行下一次冲压,就容易崩裂模具刃口。 故本零件采用倒装式复合模结构。 2、定位装置 为了使条料送料时有准确的位置,保证冲出合格的制件,同时考虑到零件生产批量不多,且要求模具结构尽量简单,所以采用定位销定位。 因为板料厚度t=0.5mm,属于较小厚度的板材,且制件尺寸不大,固采用侧面两个固定挡料销定位导向,在送料方向由于受凸模和凹模的影响,为了不至于削弱模具的强度,在送给方向采用一个弹簧挡料装置的活动挡料销. 3、推件装置 在倒装式复合模中,冲裁后工件嵌在上模部分的落料凹模内,需由刚性或弹性推件装置推出。刚性推件装置推件可靠,可以将工件稳当地推出凹模。但在冲裁时,刚性推件装置对工件不起压平作用,故工件平整度和尺寸精度比用弹性推件装置时要低些。 由于刚性推件装置已能保证工件所有尺寸精度,又考虑到刚性推件装置结构紧凑,维护方便,故这套模具采用刚性结构。为兼顾工件的平整度和尺寸精度,可在刚性推件装置和凸模固定板之间镶嵌橡胶。 4、卸料装置 复合模冲裁时,条料将卡在凸凹模外缘,因此需要在下模设置卸料装置。 在下模的弹性卸料装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弹性零件(如橡胶),装设在卸料板与凸凹模固定板之间;另一种是将弹性零件装设在下模板下。由于该零件的条料卸料力不大,故采用前一种结构,并且使用橡胶作为弹性零件。 5、导向装置 采用二导柱式模架。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说明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绪论 模具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模,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陶瓷模等。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属于腔型模,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依靠三维的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 (1)冲模: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冲模占模具总数的50%以上。按工艺性质的不同,冲模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口模,切边模,弯曲模,卷边模,拉深模,校平模,翻孔模,翻边模,缩口模,压印模,胀形模。按组合工序不同,冲模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 (2)锻模: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成型是所用模具的总称。按锻压设备不同,锻模分为锤用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热模锻压力锻模,平锻机用锻模,水压机用锻模,高速锤用锻模,摆动碾压机用锻模,辊锻机用锻模,楔横轧机用锻模等。按工艺用途不同,锻模可分为预锻模具,挤压模具,精锻模具,等温模具,超塑性模具等。 (3)塑料模:塑料模是塑料成型的工艺装备。塑料模约占模具总数的35%,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塑料模主要包括压塑模,挤塑模,注射模,此外还有挤出成型模,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模,低发泡注射成型模,吹塑模等。 (4)压铸模:压铸模是压力铸造工艺装备,压力铸造是使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速下充填铸型,在高压下成型和结晶的一种特殊制造方法。压铸模约占模具总数的6%。 (5)粉末冶金模:粉末冶金模用于粉末成型,按成型工艺分类粉末冶金模有:压模,精整模,复压模,热压模,粉浆浇注模,松装烧结模等。

目前,我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五十多万。除了国有的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包括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电工程系:材料成型专业学生姓名:邓非学号:06311304设计题目柴油机排气管法兰

垫片复合模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2) 绪论 (3) 第1章冲裁垫片的设计工艺分析 (4) 1.1零件图 (4) 2.2冲压件工艺分析 (5) 第2章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6) 第3章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7) 第4章模具总体设计 (8) 4.1模具类型的选择 (8) 4.2操作方式 (8) 4.3卸料、出件方式 (9) 4.3.1 卸料方式 (9) 4.3.2 出件方式 (9) 4.4确定送料方式 (9) 4.5确定导向方式 (10) 第5章模具设计计算 (10) 5.1排样、计算条料宽度、确定步距、材料利用率 (10) 5.1.1 排样方式的选择 (10) 5.1.2 计算条料宽度 (11) 5.1.3 确定步距 (12) 5.1.4 计算材料利用率 (13) 5.2冲压力的计算 (14) 5.2.1 冲裁力的计算 (14) 5.2.2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的计算 (15) 5.3压力中心的确定 (17) 5.4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18) 5.4.1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18) 5.4.2刃口尺寸的计算 (19) 5.4.3计算凸、凹模刃口的尺寸 (19) 第6章主要零部件设计 (21) 6.1工作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1) 6.1.1 凸模 (21) 6.1.2 落料凹模 (22) 6.2卸料部件的设计 (23) 6.2.1 卸料板的设计 (23)

6.2.2 卸料螺钉的选用 (23) 6.3模架以及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23) 第7章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25) 7.1计算模具闭合高度 (25) 7.2冲压设备的选定 (26) 第8章设计并绘制模具总装图及选取标准件 (27) 设计总结 (29) 模具制造............................................................ .. (28) 制造的模具装配图 (28) 加工零件图 (29) 加工工艺卡 (30) 模具加工、装配、调试总结 (31) 参考文献 (33) 致谢 (32) 评分表 摘要 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模具设计实例 一、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实例 (一)零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度2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1.材料分析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 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部有一异形孔,孔的最小尺寸为6mm ,满足冲裁最小孔径m in d ≥m m 20.1=t 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异形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 ,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m in l ≥ m m 35.1=t 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 精度分析: 零件上有4个尺寸标注了公差要求,由公差表查得其公差要求都属IT13,所以普通冲裁可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对于未注公差尺寸按IT14精度等级查补。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 但由于零件的 图1 工件图

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欲采用方案二生产。现对复合模中凸凹模壁厚进行校核,当材料厚度为2mm 时,可查得凸凹模最小壁厚为4.9mm ,现零件上的最小孔边距为5.5mm ,所以可以采用复合模生产,即采用方案二。 (三)零件工艺计算 1.刃口尺寸计算 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 (1)落料件尺寸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A m ax A )(δ+-=X ΔD D m in m ax 0 m in A T T T )()(δδ----=-=Z X ΔD Z D D 尺寸mm 100 22 .0-R ,可查得凸、凹模最小间隙Z min =0.246mm ,最大间隙Z max =0.360mm ,凸模制造公差m m 02.0T =δ,凹模制造公差m m 03.0A =δ。将以上各值代入A T δδ+≤m in m ax Z Z -校验是否成立,经校验,不等式成立,所以可按上式计算工作零件刃口尺寸。 即 mm 835.9mm 22.075.010030 .0003.00 A1++=?-=)(D mm 712.9mm 246.0835.90 020 .00 02 .0T1--=-=)(D (2)冲孔基本公式为 m in T T )(δ-+=X Δd d A m in m in A )(δ+++=Z X Δd d 尺寸mm 5.418 .00 +R ,查得其凸模制造公差m m 02.0T =δ,凹模制造公差m m 02.0A =δ。经验算,满足不等式A T δδ+≤m in m ax Z Z -,因该尺寸为单边磨损 尺寸,所以计算时冲裁间隙减半,得 mm 65.4mm )18.075.05.4(0 02.0002 .0T1--=?+=d mm 76.4mm )2/246.065.4(02 .00 02 .00 A1++=+=d 尺寸mm 318 .00 +R ,查得其凸模制造公差m m 02.0T =δ,凹模制造公差m m 02.0A =δ。经验算,满足不等式A T δδ+≤m in m ax Z Z -,因该尺寸为单边磨损

落料-冲孔冲压工艺及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目录 第一章零件设计任务.................................................................................................... 第二章冲裁件的工艺分析............................................................................................ 2.1工件材料............................................................................................................. 2.2工件结构形状..................................................................................................... 2.3工件尺寸精度..................................................................................................... 第三章冲裁工艺方案.................................................................................................... 第四章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 4.1模具的类型的选择............................................................................................. 4.2卸料装置............................................................................................................. 4.2.1.条料的卸除.......................................................................................... 4.2.2卸料方式......................................................................................................... 4.3定位装置............................................................................................................. 4.3.1.送料形式................................................................................................ 4.3.2.定位零件:............................................................................................ 4.4.模架类型及精度................................................................................................. 4.4.1.模架........................................................................................................ 4.4.2.精度........................................................................................................... 第五章冲压工艺计算:................................................................................................ 5.1.排样.................................................................................................................. 5.1.1.排样方案分析........................................................................................ 5.1.2.计算条料宽度.................................................................................... 5.1.3.确定布距:............................................................................................ 5.1.4.计算材料利用率.................................................................................... 5.2.冲压力计算................................................................................................... 5.2.1.冲裁力计算............................................................................................ 5.2.2.卸料力、顶件力的计算........................................................................ 5.3.压力中心的计算..............................................................................................

2023年垫片落料冲孔倒装复合模具设计含全套说明书和图纸资料

1.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国民经济旳高速发展,市场对模具旳需求不停增长。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旳增长速度发展,模具工业企业旳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旳“模具之乡”;广东某些大集团企业和迅速崛起旳乡镇企业,科龙,美旳,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旳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旳模具企业以有几千家。 伴随与国际接轨旳脚步不停加紧,市场竞争旳日益加剧,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产品质量,成本和新产品旳开发能力旳重要性。而模具制造是整个链条中最基础旳要素之一,模具自主技术现已成为衡量一种国家制造也水平高下旳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旳生存空间。 近年来许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旳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旳重要动力。某些国家内模具企业以普及了二维CAD,并陆续开始使用UG, PRO/E,I-DE等国际通用软件,个别厂家还引进了Moldflow,C-flow,和MAGMASOFT等CAE软件,并已成为应用于冲压模旳设计中。 以汽车覆盖模具为代表旳大型冲压模具旳制造技术已已获得进步,东风汽车企业模具厂,一汽模具中心等模具厂家已能生产部分桥车覆盖件模具。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开展模具技术旳研究和开发。通过数年旳努力,在模具CAD/CAE/CAM技术方面获得明显进步;在提高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奉献。

例如,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型技术所独立研制旳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分析KAMS软件,华中理工大学模具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开发旳注塑模,汽车覆盖件模具和级进模CAD/CAE/CAM软件,上海交通大学模具CA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开发旳冷冲压模和精冲研究中心开发旳冷冲模和经冲模CAD软件等在国内模具行业用有不少旳顾客。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十数年内获得了令人瞩目旳成就,但在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旳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旳比例比较低;CAD/CAE/CAM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旳模具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等,致使相称一部分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旳模具依赖进口。 未来冲压模具技术发展应当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旳规定服务。全面推广CAD/CAE/CAM技术是模具设计制造旳发展方向。伴随微机软件旳发展和进步,普及CAD/CAE/CAM技术条件已成熟,各企业将加大CAD/CAE/CAM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旳力度;深入扩大CAE技术旳应用范围。计算机和网络旳发展正使CAD/CAE/CAM技术跨越地区,跨企业,跨院所地在整个行业中推广成为也许,实现技术资源旳重新整合,使虚拟制导致为也许。国外近年来发展旳高速铣削加工,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并可获得极高表面光洁度。此外,还可加工高硬度模块,尚有温度低,热变形小等长处。高速铣削加工技术旳发展,对汽车,家电行业中大型型腔模具制造猪肉了新旳活力。目前它已成为向更高旳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高速扫描机和模具扫描系统提高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旳模型所需

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 摘要:进入21世纪,模具已经逐渐形成一个产业,模具的加工发展和趋势越来 越火。本论文首先阐述了模具发展,展望模具的未来状态,然后模具的各种力学 工艺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进而了解模具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模具工艺;工艺过程 概述: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 因而在生产中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多数较大,若采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是既不经济又难以达到要求的。如果这时在工艺上采用多重集中的方案,就是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 具内完成,所以就采用了复合模来完成工件的制作。 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通常按照工序性质可分成为冲裁模、弯曲模、拉伸膜和成型模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 作台或垫板上,是冲模的固定部分。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 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形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 与尺寸的冲件。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 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 1.冲压件工艺分析 该工件只有切断和弯曲两个工序材料Q235钢为软材料在弯曲时应有一定的凸凹模间隙 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弯曲就能满足要求。 2.冲压方案的确定 该工件包括切断和弯曲两个工序,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先切断,后弯曲.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切断___弯曲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该工件大批量 生产要求;方案二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几何形 状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通过对上述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 3.成型体重所要的图形模具也可以按照以下方法: 根据资料查的,首先在以较大的材料板上计算出所要的大概面积和排样出比较合理的, 所谓的合理就是要尽可能的利用材料不要浪费以节约成本,然后按照数控技术编成出程序切 割出合理的毛坯料开始粗加工后来细加工最后精加工,中间空缺的部分按照冲孔的的方法来 加工后精加工。 1)材料较薄,考虑制作精度,应注意压料和出料的设计。 2)冲裁间隙,拉伸凹凸模间隙及高度的确定,应符合制作要求。 3)各工序凹凸模动作的确定,应保证各工序动作稳妥,连贯。 4)卸料装置的动作空间的确定,应保证制件及废料的顶出不互相干涉。 根据以上分析,拟定工序方案如下: 落料——拉深——冲抵——拉深——冲孔,共五道工序。 4、模具的整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由冲压工艺分析可知,采用复合冲压,所以模具类型为——弯曲复合模。 2)定位方式的选择 导料采用导料销,并采用挡料销定位,以及采用压料装置。 3)卸料方式的选择 采用顶件装置 4)导向方式的选择 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方便安装调整,该复核模采用后侧导柱的导向方式。 5、主要零部件设计 1)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

落料冲孔翻遍复合模设计讲解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班级: 05010903 姓名:常剑 学号: 2009301233 指导老师:蒋建军康永刚 时间: 2012年10月 1

目录 第一章概论 (3) 第二章工件工艺性分析及方案确定 (8) 第三章排样计算等 (11) 第四章冲裁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4) 第五章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6) 第六章凸模、凹模及凸凹模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19) 第七章主要零部件设计 (24) 2

第一章概论 1.1引言 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加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模具成形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1.2冲压模地位及我国冲压技术 1.2.1冲压模相关介绍 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可分为五个基本工序: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和立体压制。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冲压模按照工序组合分为三类: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复合模与单工序模相比减少了冲压工艺,其结构紧凑,面积较小;冲出的制件精度高,工件表面较平直,特别是孔与制件的外形同步精度容易保证;适于冲薄料,可充分利用短料和边角余料;适合大批量生产,生产率高,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模具结构复杂,制造困难。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1.2.2冲模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冲模约占模具工业的50%,,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特别是汽车、航空航天、仪器仪表、机械制造、家用电器、石油化工、轻工日用品等工业部门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据统计,利用冲模制造的零件,在飞机、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