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寄奴草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刘寄奴草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刘寄奴草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刘寄奴草的功效和作用及禁忌

跌打损伤,肿痛出血。

本品温散善走,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而疗伤。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单用研

末以酒调服;亦可配伍骨碎补、延胡索等,如流伤饮《伤科秘方》;治创伤出血,可单用鲜

品捣烂外敷;或配茜草、五倍子等,如止血黑绒絮《伤科补要》。

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

本品辛散苦泄,善于行散,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治血瘀经闭,可配桃仁、当归、

川芎等;治产后瘀滞腹痛,配甘草等份为末,水、酒调服。

食积腹痛、赤白痢疾。

本品气味芳香,既能醒脾开胃,又能消食化积,适用于食积不化,腹痛泻痢,可单用

煎服,亦可配伍山楂、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妇科良药。

刘寄奴为活血化瘀药,因“妇人以血为本”,所以本品在治疗妇科病方面大有用场,

用之得当,功效卓越。

对肝脏的作用。

阴行草即北刘寄奴浓缩煎液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大鼠高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下降;对麻醉犬和大鼠有明显利胆作用.刘寄奴总生物碱和总黄酮均能防治醋酸棉酚肝损害引

起的大鼠高SGPT,是刘寄奴煎剂防治棉酚肝损害的有效成分。

抗菌作用。

阴行草对宋内痢疾杆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抑菌作用。

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忌服。

治血气胀满: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

治产后恶露不尽,脐腹疞痛,壮热憎寒。咽干烦渴:刘寄奴、知母焙各一两,当归切,焙、鬼箭羽各二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

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空心食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

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二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方》

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

治风入疮口肿痛:刘寄奴为末,掺之。《圣惠方》

治汤火疮: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

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

治赤白下痢: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治霍乱成痢:刘寄奴草煎汁饮。《圣济总录》

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治毒蛇咬伤:刘寄奴15,天胡妥30,青木香15。水、酒煎服。方中刘寄奴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江西民间草药》

治跌打损伤:刘寄奴15-24g,酌加黄酒或酒、水各半,炖1小时,温服日2次。方中刘寄奴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福建民间草药》

治小儿惊风,疳积泻:刘寄奴30g。水煎服;疳积泻,加鸡肝煎服。方中刘寄奴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君药。《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销用较广的刘寄奴主要有三类,其特征是:

1.南刘寄奴奇蒿:茎圆柱形具肋,棕黄色,质硬脆、折断有髓;叶互生,边缘具锯齿;

枝梢小花密集成穗状;瘦果圆柱形;气微香,味淡。

2.北刘寄奴阴行草:茎干后黑色,被短柔毛;叶对生,羽状深裂;蒴果长椭圆形。

3.元宝草含湖南连翘等:茎圆柱形,黄褐色;叶对生,两叶连成“元宝”状;蒴果三室,种子细小。湖南连翘极似上种,惟叶先端尖,两叶不连成“元宝”状,蒴果较大,5室;小连翘,植株较小,蒴果三室略小。

此外,菊科的白苞蒿、红陈艾、金丝桃科的地耳草等,形态各异,可比较鉴别。

1.唐·苏恭曰:“刘寄奴草生江南。叶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二三尺以来,叶似山兰草,一茎直上有穗,叶刘寄奴互生,其子似稗而细。”

2.韩保升曰:“今出越州,蒿之类也。高四五尺,叶似菊,其花白色,其实黄白色作穗,夏月收苗13干之。”

3.宋·苏颂曰:“今河中府、孟州、汉中、滁州亦有之。春生苗,茎似艾蒿,上有四棱,高二三尺以来。叶青似柳,四月开碎小黄白花,形如瓦松,七月结实似黍如细,根淡

紫色似莴苣。六月、七月采苗花子通用。”

4.明·《本草蒙筌》:“刘寄奴草。山侧道傍,春暖即产。凡用入药,随时采收。原

因刘裕小名寄奴,用此以治金疮获效,竞指名曰刘寄奴草也。”

5.李时珍曰:“刘寄奴一茎直上,叶似苍术,尖长糙涩,面深背淡。九月茎端分开数枝,一枝攒簇十朵小花,白瓣黄蕊,如小菊花状。花罢有白絮,如苦荚花之絮。其子细长,亦如苦荬子。所云实如黍稗者,似与此不同,其叶亦非蒿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