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第二十三章开窍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作用的药物是:

A.苏合香

B.冰片

C.麝香

D.石菖蒲

E.牛黄

答案:C

答案分析:5个备选答案均有开窍醒神作用,但同时具有活血通经作用的药物只有麝香,故答案应选C。

2.治疗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宜首选:

A.石菖蒲

B.冰片

C. 天竺黄

D.竹茹

E.郁金

答案:A

答案分析:治疗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应选用有化湿、豁痰作用的开窍药。天竺黄、竹茹均为清化热痰药,除清热化痰作用外,还分别有清心定惊、除烦止呕作用,但无开窍功效;郁金为活血化瘀药,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有一定的解郁开窍作用,但无化痰功效;石菖蒲、冰片同为开窍药,石菖蒲化湿豁痰开窍,冰片清热开窍。故最适合治疗痰湿蒙蔽、神志昏迷的药物是石菖蒲,答案选A。

3.具有开窍、辟秽、止痛之功,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首选药物是:

A.石菖蒲

B.冰片

C.苏合香

D.丹参

E.红花

答案:C

答案分析:丹参、红花为活血化瘀药,均有活血止痛功效,虽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复方中配伍应用,但二者无开窍、辟秽之功,不是最佳首选药物;石菖蒲、冰片、苏合香都是开窍药,但石菖蒲无止痛作用,冠心病一般不用,冰片、苏合香具有止痛功效,常用治冠心病心绞痛,但同时具有开窍、辟秽、止痛功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的应是苏合香。故答案选C。

4.外用有清热止痛、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的是:

A.苏合香

B.石菖蒲

C.菊花

D.冰片

E.生石膏

答案:D

答案分析:石菖蒲、菊花均不外用;苏合香虽可外用,但其性温热,多用于治疗冻疮;生石膏有清热消肿功效,可治胃火上攻牙龈肿痛,但用法为内服,治溃疡、湿疹、烫伤等外用的是煅石膏,用以收湿敛疮;只有冰片外用有清热止痛、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故答案应选D。

5.既可治疗寒闭昏迷,又能治疗热闭神昏的最佳药物是:

A.麝香

B.苏合香

C.牛黄

D.冰片

E.石菖蒲

答案:A

答案分析:5个答案均有开窍醒神作用。苏合香辛温气烈,长于温通、辟秽,为治寒闭神昏之要药,不用于热闭神昏;牛黄化痰开窍、凉肝熄风、清热解毒,适用于治热闭神昏,

非实热证不宜用;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虽可用治寒闭神昏,但必须配伍温开药物方可;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豁痰,多用治痰浊、痰热、湿浊蒙蔽之神昏;麝香辛温、气极香,为开窍通闭、辟秽化浊、醒脑回苏之要药,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皆可应用,为闭证神昏的首选药。故答案应选A。

6.麝香用治疮痈肿毒,因其具有:

A.清热解毒之效

B.化腐拔毒之效

C.解毒排脓之效

D.生肌敛疮之效

E.活血消肿之效

答案:E

答案分析:麝香的功效是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无清热解毒、化腐拔毒、解毒排脓、生肌敛疮功效。治疗疮痈肿毒取其辛香行散、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外用、内服均有良效。故答案应选E。

7.治疗热闭神昏,常与麝香配伍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A.苏合香

B.郁金

C.石膏

D.冰片

E.黄连

答案:D

答案分析:麝香气极香,开窍之力最强,为开窍通闭、辟秽化浊、醒脑回苏之要药,无论寒闭、热闭皆可应用,但须根据闭证的病因、证型不同配伍其它开窍药相须为用。治疗热闭神昏须配伍具有清热开窍功效的药物。苏合香辛温,长于温通开窍治疗寒闭证;郁金活血止痛、清心凉血,虽有解郁开窍作用,尚达不到与麝香相须为用的开窍作用;石膏、黄连有清热之功,而无开窍之力;冰片性寒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更宜于热病神昏,常与麝香配伍相须为用。故答案应选D。

8.既有芳香开窍,又具芳香化湿之效的药物是:

A.麝香

B.藿香

C.冰片

D.石菖蒲

E.砂仁

答案:D

答案分析:5个备选答案均为有芳香药性的药物。藿香、砂仁为芳香化湿药,但无芳香开窍作用;麝香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冰片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二者均无化湿作用;石菖蒲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芳香开窍、芳香化湿功效兼备。故答案应选D。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麝香

B.石菖蒲

C.乳香

D.桃仁

E.冰片

1.既用于心腹暴痛,又用于跌打损伤疼痛的药物是:

2.既用于目赤肿痛,又用于疮疡、水火烫伤的药物是:

答案:1.A 2.E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乳香、桃仁为活血化瘀药,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桃仁活血祛瘀,可用于治疗各种瘀血疼痛,包括跌打损伤疼痛,乳香也用于心腹疼痛,但心腹暴痛(心绞痛)二者均不用;麝香、石菖蒲、冰片三个开窍药中只有麝香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功效,用于治疗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疼痛。故试题1答案应选A。目赤肿痛、疮疡、水火烫伤均为实热或热毒证,治疗应选用寒凉药物。备选答案中只有冰片性偏寒凉,常用于治疗五官科目赤肿痛及外科疮疡,水火烫伤,多为外用取效。故试题2答案应选E。

A.开窍醒神,止痛催产

B.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C.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D.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E.安神益智,祛痰开窍

3.石菖蒲的功效是:

4.苏合香的功效是:

答案:3.B 4.D

答案分析:石菖蒲的功效是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故试题3答案应选B。苏合香的功效是开窍醒神、辟秽、止痛。故试题4的答案应选D。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只与B有关,则只选择B。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痰湿蒙蔽,神志昏迷

B.痰热内闭,暑热卒厥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1.冰片的主治症是:

2.石菖蒲的主治症是:

答案:1.B 2.A

答案分析:冰片治疗闭证神志昏迷的特点是:其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宜于热病神昏,主治治痰热内闭,暑热卒厥。故试题1答案应选B。石菖蒲治疗闭证神志昏迷的特点是:药性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开窍醒神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擅长治疗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神志昏乱。故试题2答案应选A。

A.开窍醒神 B 清热解毒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

3.冰片具有的功效是:

4.牛黄具有的功效是:

答案:3.C 4.C

答案分析:冰片药性偏寒凉,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泻火解毒功效。故试题3答案应选C。牛黄药性苦凉,具有化痰开窍、凉肝熄风、清热解毒功效。故试题4答案应选C。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麝香活血通经止痛,可用于治疗:

A.咽喉肿痛

B.难产

C.血瘀经闭

D.风湿痹痛

E.心腹暴痛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麝香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功效,主治疮疡肿毒、咽喉肿痛、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难产等症。5个备选答案均为麝香的主治病证,故答案应选ABCDE。

2.下列药物中有开窍醒神作用的药物是:

A.冰片

B.苏合香

C.牛黄

D.郁金

E.石菖蒲

答案:ABCDE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冰片、牛黄清热解毒、开窍醒神,苏合香温通辟秽、开窍醒神,郁金解郁清心、开窍醒神,石菖蒲化湿豁痰、开窍醒神,5种药均有不同形式的开窍作用。故答案应选ABCDE。

3.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是:

A.川芎

B.苏合香

C.石菖蒲

D.冰片

E.麝香

答案:ABDE

答案分析:川芎活血行气止痛,善治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心绞痛);苏合香开窍辟秽止痛,主治痰浊、血瘀或寒凝气滞之胸腹冷痛;冰片开心窍、止疼痛,可用治冠心病心绞痛;麝香开心窍、活血通经止痛,主治心脉瘀阻之心腹暴痛;石菖蒲归心经能开窍醒神、宁神益志,但无止胸痹疼痛作用。故答案应选ABDE。

4.石菖蒲的功效有:

A.开窍

B.宁神

C.止痛

D.化湿

E.和胃

答案:ABDE

答案分析:石菖蒲的功效是: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故答案应选ABDE。

二、填空题

1.开窍药药性,皆入经,有作用。

答案:辛香走窜,心,开窍醒神

2.神志昏迷有虚实之别,虚证为,实证为;治疗虚证昏迷宜,治疗实证昏迷宜。

答案:脱证,闭证,补虚固脱,开窍醒神

3.开窍药辛香走窜,为、之品,且能耗伤正气,只能,不可______。一般只入、剂服用。

答案:救急,治标,暂服,久用,丸,散

4.麝香的功效是、、。

答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5.麝香入丸散,每次用克,禁用。

答案:0.03~0.1,孕妇

6.石菖蒲以治蒙蔽清窍之神志昏迷见长,苏合香以治蒙闭清窍之神志昏迷效优。

答案:痰湿秽浊,寒邪痰浊

7.冰片药性寒凉,为开之品,更宜于神昏。

答案:凉,热病

8.单从止痛作用的特点讲,麝香偏于止痛,冰片偏于止痛,苏合香偏于止痛。

答案:活血散结消肿,清热,温通祛寒

三、简答题

1.简述开窍药的含义、药性、功效。

答案: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闭证神志昏迷的药物,称为开窍药。本类药味辛、其气芳香,善于走窜,皆入心经,具有通关开窍、启闭回苏、醒脑复神的作用。部分开窍药以其辛香行散之性,尚兼活血、行气、止痛、辟秽、解毒等功效。

2.开窍药适用于哪种类型的昏迷?如何鉴别应用?

答案:开窍药主要用治闭证即实证之神志昏迷,如温病热陷心包、痰浊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卒然昏厥、痉挛抽搐等症。神志昏迷有虚实之别,虚证即脱证,脱证治当补虚固脱,切不可使用开窍药;实证即闭证,治当通关开窍、醒神回苏,宜用本类药物治疗。鉴别要点:实证昏迷(闭证)兼见牙关紧闭、两手握固、痰涎壅盛、脉弦急或洪数等;虚证昏迷(脱证)兼见四肢厥冷、汗出如珠、口开目合、手撒遗尿、脉微细欲绝

等。

3.除开窍醒神功效之外,麝香还具有哪些功效?其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各是什么?

答案:除开窍醒神功效之外,麝香还具有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产功效。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不宜入煎剂。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4.试述冰片的功效、内服用法及使用注意。

答案:冰片的功效为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内服用法:入丸散,不宜入煎剂,每次0.15~0.3g。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5.石菖蒲适合用于哪种类型的神昏?此外还可治疗什么病证?

答案:石菖蒲辛、苦,温。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功效。适用于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迷。此外还可治疗心肾虚损之健忘失眠,耳鸣耳聋;湿阻脾胃之脘腹胀闷,痞塞疼痛,不思饮食等。

6.试述苏合香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

答案:苏合香辛,温,气芳香。归心、脾经。功效开窍醒神,辟秽,止痛。主治:寒闭神昏,面青、身凉、苔白、脉迟之寒闭神昏及中风痰厥、惊痫等属于寒邪、痰浊内闭者。胸脘痞满、冷痛等症属痰浊,血瘀或寒凝气滞者。此外,可外用治疗冻疮。

四、论述题

1.试述开窍药的主治病证有哪些?应用开窍药应注意什么?

答案:开窍药主治病证有:温病热陷心包、痰浊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卒然昏厥、痉挛抽搐等。又可用治湿浊中阻,胸脘冷痛满闷;血瘀、气滞疼痛,经闭癥瘕;湿阻中焦,食少腹胀及目赤咽肿、痈疽疔疮等证。

开窍药辛香走窜,为救急、治标之品,且能耗伤正气,故只宜暂服,不可久用;因本类药物性质辛香,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内服多不宜入煎剂,只入丸剂、散剂服用。

2.结合麝香的药性,试用中医理论阐述其功效与主治病证。

答案:麝香辛,温,气极香,归心、脾经。其功效是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产。

麝香辛温,气芳香,走窜之性甚烈,有很强的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用之皆效;其性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其开通走窜之性,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而具活血通经之效,临床用治血瘀经闭,癥瘕痞块等;本品开心脉,祛瘀滞,为治心腹暴痛之佳品,常用治厥心痛及冠心病心绞痛;麝香又善于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用治跌仆肿痛,骨折扭挫以及风寒湿痹证疼痛,偏正头痛等;麝香活血通经,辛香走窜,力达胞宫,有催生下胎之效,可用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3.结合石菖蒲的药性,试用中医理论阐述其功效与主治病证。

答案: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功效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石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其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故常用治湿阻中焦证之脘腹痞满,胀闷疼痛等。石菖蒲芳香化湿、燥湿,行胃肠之气,故可以治疗湿浊、热毒蕴结肠中所致的噤口痢,不纳水谷,痢疾里急后重等。石菖蒲入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故可用于健忘、失眠、耳鸣、耳聋等症。

4.试比较麝香与冰片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麝香与冰片均有开窍醒神之功效,均可用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窍闭、中恶昏迷等闭证。然麝香开窍力强而冰片力逊,麝香为温开之品,冰片为凉开之剂,但又常相须为用;二者均可消肿止痛、生肌敛疮,外用治疮疡肿毒。但冰片性偏寒凉,以清热泻火止

痛见长,善治口齿、咽喉、耳目之疾,外用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明目退翳之功;麝香辛温、治疮痈肿毒多以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为用。此外,麝香辛香走窜,尚有活血通经、止痛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麝香活血通经,力达胞宫,又有催生下胎之效,用治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5.麝香和冰片外用各治疗什么病证?其机理各是什么?

答案:麝香外用可治疗疮疡肿毒,瘰疬痰核,咽喉肿痛。其机理是麝香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用治上述诸症,内服、外用均有良效。麝香又为伤科要药,外用治疗跌仆肿痛、骨折扭挫,均有良效,其机理也是该药辛香走散,善于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冰片外用可治疗目赤肿痛,喉痹口疮。其机理为冰片苦寒,有清热止痛、泻火解毒、明目退翳、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还可外用治疗疮疡肿痛,疮溃不敛,水火烫伤。因为冰片有清热解毒、防腐生肌作用,故外用直接作用于患处疗效更好。中医外科清热消肿、生肌敛疮外用方中均用冰片。

6.结合药性简答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各适宜治疗何种闭证神昏?

答案:麝香辛温,气极香,走窜之性甚烈,有很强的开窍通闭、辟秽化浊作用,为醒神回苏之要药。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之闭证神昏,无论寒闭、热闭,皆可用之。

冰片味辛气香,性偏寒凉,为凉开之品,宜用于热病神昏,如痰热内闭、暑热卒厥、小儿惊风等热闭证。

苏合香辛香气烈,长于温通,其开窍醒神之效更宜于治疗寒闭神昏。为治面青、身凉、苔白、脉迟之寒闭神昏之要药。

石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除开窍醒神功效之外,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如中风痰迷心窍,神志昏乱,痰热癫痫抽搐等证。

-中医病机十九条解释

黄帝内经之病机十九条本唐容川《医经精义?诸病所属》 诸病归属:属者,所统属也。知其所属,则纲领既得,而其条目,可例求矣。 五行(五脏自病正病): ○0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肝为风脏,凡病皆属于肝。 诸风,谓中风伤风惊风疠风之类,所该之证多矣。 掉,谓转动,凡猝倒痉痫抽掣摇战之类皆是。肝主筋,此皆筋之为病也。 眩,是昏晕,凡昏花妄见头目旋转皆是。肝开窍于目,故有此病也。 西医谓目眩惑昏花痉痫抽掣,皆脑髓筋为病,谓目系通脑,故昏眩。脑气用力太过,则肉缩伸抽掣。究问脑气何故病此,则西医茫然。 岂知肝脉通于脉,开窍于目,而主筋。凡西医所谓脑气皆肝脉所司,而脉筋所以致病,则又肝风为政也。 故凡掉眩,皆属于风,而诸风为病,总属于肝。 ○02诸痛疮痒,皆属于心。 此言诸疮或血分凝结,阻碍其气,气与血争则痛。 或血虚生热,兼动风气,风火相扇则痒。 皆属心经血分为病,治宜和血。 又凡病不干血分,皆不发痛,故痞臌肿等,均不见痛。 凡是腹痛肢体痛,盖无不关于血分,故皆属心。 ○03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肿在皮肤四肢,满在腹内胀塞,皆湿气壅滞,水不下行,停走于膈膜中也。 然则湿证尚不止此,故曰诸湿。

或头目晕沉,或疟暑泄痢,或周身痹痛,或痰饮痃癖,皆脾土不制水所致。 盖脾生油膜之上,膜是三焦,主水道。油是脾之物,油不沾水,此脾之所以利水也。若脾之油失其令,则湿气乃得藏匿,故治湿责之于脾。 ○04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五脏六腑之你,无不总统于肺,以肺为气之总管也。 故凡治气,皆当治肺。 肺主皮毛,膹是气之乖于皮毛者,膹膗也。 《说文》谓形恶如紫瘢斑瘤黑痣疱鼻之类。 西医言毛孔下有油核,其管直通皮肤,若面生黑刺,即管塞之故。此《内经》膹膗之说也。 郁是气遏于内,不得舒发也。 见病如气逆痰滞血结便闭之类,是气之乖于腹内者。 郁与畅反,肺气不畅故郁,宜降散之。 ○05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肾司寒气,故凡寒证,皆属之肾。 肾又主骨,肾阳四达,则骨体舒展,举动轻便。 若肢骨拘急而曲,或亸缓而引长,皆骨不为用也。 须知拘收引亸,与抽掣缩短者不同。一是寒症,一是风症,当辨。 六气(外淫致病邪气): ○06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强直,僵卧倒地。 暴者,猝然发作,风性迅速,故能暴发。

《中药药理学》 作业答案

《中药药理学》第1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许多温热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1分]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 2. 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3. 下列哪项为大多数寒凉药的药理作用 [1分]E.具有抗感染作用 4. 相畏配伍的目的是 [1分]A.减少毒性 5.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温热药长期给药后引起动物的机体变化 [1分]B.体温降低 6. 酸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B.有机酸 7. 中药材储藏条件不适宜的是 [1分]D.日照 8. 黄连与连翘同用抗感染为下列哪项配伍方法 [1分]B.相须 9. 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有镇静、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分]C.麻黄 10. 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是 [1分]A.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 11. 下列哪种配伍为复方配伍禁忌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1分]A.相反 1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分]E.机体病理状况 13. 昆布、海藻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1分]D.无机盐 14. 甘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D.蛋白质 15. 知母可兴奋红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能量不足的药物是 [1分]E.附子

1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长期给寒凉药后,对动物植物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 [1分]D.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 17. 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理作用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1分]E.枳实 18. 辛味药的主要成分是 [1分]A.挥发油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1. 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是 [1分] D.麝香、麻黄 2. 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1分] A.黄芩、栀子 3. 炮制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增加的是 [1分] D.延胡索 4. 炮制后,药物的毒性消除或降低的是 [1分] B.乌头 5. 由温热药造成的热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D.痛阈值降低,惊厥阈值降低 6. 由寒凉药造成的寒证模型动物常表现为 [1分] C.中枢抑制性递质5-HT含量增加 7. 附子经炮制后 [1分] B.毒性降低 8. 黄芩炒制的主要目的是 [1分] C.便于贮存 9. 具有增效协同作用的配伍方法为 [1分] B.相须、相使 10. 减低或消除毒性的配伍方法为 [1分] C.相畏、相杀 11. 温热药对寒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C.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 12. 寒凉药对热证大鼠的影响是 [1分] B.基础体温降低,痛阈升高 13. 抑制机体基础代谢的药物是 [1分] B.大黄、黄连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习题——第16章 开窍药

第16章开窍药 一、最佳选择题 1、可以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厥,中恶神昏,胸痹心痛的是 A、安息香 B、冰片 C、苏合香 D、羚羊角 E、朱砂 2、具有催产下胎作用,孕妇忌用的药物是 A、苏合香 B、石菖蒲 C、牛黄 D、安息香 E、麝香 3、既开窍醒神,又消肿止痛的是 A、苏合香 B、石菖蒲 C、冰片 D、远志 E、麝香 4、既开窍宁神,又化湿和胃的是 A、朱砂 B、琥珀 C、石菖蒲 D、苏合香 E、安息香 5、阴亏血虚及精滑多汗者慎用的是 A、冰片 B、安息香 C、麝香 D、苏合香 E、石菖蒲 6、既开窍醒神,又活血通经的是 A、冰片 B、远志 C、麝香 D、苏合香 E、石菖蒲 7、麝香的适应证为 A、热病神昏 B、癥瘕经闭 C、难产死胎 D、疮肿瘰疬 E、以上均是 8、既开窍,又止痛的药是 A、苏合香

C、木香 D、沉香 E、青木香 9、内服冰片的一日常用量是 A、0.15g~0.3g B、0.4g~0.6g C、0.7g~0.9g D、1g~1.2g E、1.5g~3g 10、内服为治神昏窍闭之要药,外用为治热毒肿痛之良药的是 A、苏合香 B、安息香 C、麝香 D、冰片 E、石菖蒲 11、哪项不是石菖蒲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A、促进消化液分泌 B、抑制皮肤真菌 C、抗肿瘤、兴奋子宫 D、抗惊厥、解痉 E、抗心律失常、降血脂 二、配伍选择题 1、A.苏合香 B.安息香 C.麝香 D.冰片 E.石菖蒲 <1> 、可治心气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恍惚的是 A B C D E <2> 、可治五官科之疮疡肿毒等常见病的是 A B C D E <3> 、可治产后血晕,痹证日久的是 A B C D E 2、A.神昏闭证又兼惊痫抽搐者 B.热闭者面赤身热、苔黄脉数 C.寒闭者面青身凉、苔白脉迟 D.虚者即脱证 E.神志昏迷有虚实之分,实者即闭证 <1> 、当选用凉开药,并配伍清热解毒药同用的病证是 A B C D E <2> 、治当开窍醒神的病证是 A B C D E <3> 、应治当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病证是 A B C D E <4> 、须配息风止痉药等同用的病证是

第十一章 止血药

第十一章: 1、【选择】A.凉血止血,解毒消痈 B.凉血收敛,止血疗疮 C.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D.凉血止血解毒散瘀 E.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地榆的功效:C.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小蓟的功效:A.凉血止血,解毒消痈(按七版教材还有散瘀、利尿通淋) 2、【选择】A.白茅根 B.苎麻根 C.侧柏叶 D.紫珠 E.仙鹤草 治疗胃热呕哕,宜选用:A.白茅根 治疗热病烦渴,宜选用:A.白茅根 侧柏叶:清肺化痰止咳,生发乌发 白茅根:清肺胃热,清热利尿 3、【多选】A.凉血止血 B.解毒杀虫 C.截疟 D.止痢 仙鹤草的功效有:B.解毒杀虫、C.截疟、D.止痢(仙鹤草→收敛止血药) 4、【单选】A.茜草 B.白及 C.蒲黄 D.炮姜 对于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血皆可随证配伍使用的药物是:C.蒲黄 5、【选择】A.仙鹤草 B.紫珠 C.血余炭 D.棕榈炭 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凉血止血:B.紫珠 既能收敛止血,又能化瘀止血:C.血余炭 6、【单选】A.大黄 B.地榆 C.黄芩 D.紫珠 E.荆芥 主治肺胃出血的药物是:D.紫珠 7、【多选】A.蒲黄 B.小蓟 C.白茅根 D.血余炭 既能止血,又能利尿的有:A.蒲黄、B.小蓟、C.白茅根、D.血余炭 第十二章: 1、【多选】A.郁金 B.没药 C.五灵脂 D.姜黄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药物:A.郁金、D.姜黄 (注意:没药不能行气!) 2、【单选】A.泽兰 B.牛膝 C.益母草 D.瞿麦 E.大蓟 功能活血利尿,兼可清热解毒的药是:C.益母草 3、【多选】A.阿胶 B.鸡血藤 C.丹参 D.当归 既补血,又活血的药物是:B.鸡血藤、D.当归(注意:丹参不要选!) 4、【多选】A.木通 B.通草 C.穿山甲 D.王不留行 具有通经下乳功效的药物是:A.木通、C.穿山甲、D.王不留行(注意:通草是通气下乳!) 5、【选择】A.郁金 B.苏木 C.降香 D.牛膝 E.穿山甲 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齿痛口疮,常选用的药物是:D.牛膝(引火下行) 治疗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涩痛,常选用的药物是:D.牛膝(利尿通淋) 6、【多选】A.硼砂 B.明矾(白矾) C.血竭 D.孩儿茶 外用能敛疮生肌的药物是:C.血竭、D.孩儿茶 7、【多选】A.补骨脂 B.狗脊 C.自然铜 D.土鳖虫 具有续筋接骨功效的药物有:C.自然铜、D.土鳖虫 8、【单选】A.0.3~0.9克 B.0.15~0.3克 C.0.05~0.1克 D.0.03~0.06 克 E.0.1~0.3 克 马钱子日服剂量是:A.0.3~0.9克(七版教材0.3~0.6g) 9、【单选】A.马钱子 B.蟾酥 C.斑蝥 D.大风子 E.雄黄 攻毒蚀疮、破散结,外用兼治斑秃的药是:C.斑蝥(补骨脂治斑秃、白癜风) 第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调血脂药

一、A1型题 第二十三章调血脂药 1. 降脂药不包括() A.考来烯胺 B.烟酸 C.洋地黄毒苷 D.辛伐他汀 E.多烯康胶囊 2. 血浆中的脂质需和下列哪种物质结合才能成为亲水性脂质() A.胆固醇 B.胆固醇脂 C.载脂蛋白 D.三酰甘油 E.磷脂 3.能抑制肝HMG-CoA还原酶活性的药物是() A.考来烯胺 B.烟酸 C.氯贝丁酯 D.洛伐他汀 E.非诺贝特 4.下列能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药物是() A.烟酸 B.考来烯胺 C.多烯康胶囊 D.洛伐他汀 E.吉非贝齐 5.考来烯胺临床主要用于下列高脂血症类型是() A.I型 B.Ⅱa型 C.Ⅲ型 D.Ⅳ型 E.V型 6.下列能减少肝内胆固醇合成的药物是() A.洛伐他汀 B.普罗布考 C.烟酸 D.多烯康胶囊 E.考来烯胺 7.下列可阻断胆汁酸肝肠循环的药物是() A.洛伐他汀 B.普罗布考 C.烟酸 D.多烯康胶囊 E.考来烯胺 8.考来烯胺的降低血脂的机制() A.抑制小肠吸收胆固醇 B.促进胆固醇的分解 C.促进胆固醇的合成 D.抑制HM(;-CoA还原酶 E.激活HMG-CoA还原酶 二、X型题 9. 他汀类药物的降脂特点是(abcde ) A.血浆LDL降低 B.使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 C.VLDL合成减少 D.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 E.HDL轻度升高 三、案例分析 10.患者,男,65岁。患有冠心病,高脂血症,医生开写了下列处方,请分析是否合理,为什么? 处方:硝酸异山梨酯片5mgX 30 用法:一次5mg,一日3次,舌下含服 考来烯胺200gX30 用法:一次4~5g,一日3次

第十六章 安神药范文

第十六章安神药 凡以镇静安神为其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安神药分为两类:属不质重的矿石药及介类药,取重则能镇,重可去怯的作用,为重镇安神药,多用于实症;属于植物药而取其养心滋肝的作用,为养心安神药,适用于虚症。 本章所介绍的药物适用于阳气躁动,心悸,失眠,惊痫,狂妄,烦燥易怒等症。如因邪热炽盛,须合清降火药;肝阳上越,须配平肝潜阳药;对于心血或肝阴不足,须配滋阴补血药同用。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用于心神不宁、躁动不安等症。本类药物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能镇定浮阳,但不能消除导致浮阳的其它因素,因此,在应用时应考虑配伍适当的药物。 朱砂 【药用】本品为三方晶系天然的辰砂矿石。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有小毒。入心经。 【功效】重镇安神,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惊痫等症 朱砂能镇定心神,适用于各种神志不安的病症。如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可配合清心安神的黄连、磁石等药同用;如高热神昏,可配清热、开窍的牛黄、麝香等同用;如痰热惊痫,可配豁痰定惊的天竺黄、胆南星等同用;如血虚心悸、失眠,可配养血安神的丹参、地黄、当归、柏子仁等同用。由此可见,朱砂随不同配伍能用于实热血虚等病症,无不取其重镇安神的作用。 2.用于疮毒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 朱砂外用具有解毒功能,与雄黄、山慈菇、麝香、千金子等配伍,外涂治疮毒肿痛;与冰片、硼砂、玄明粉等吹喉,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症。 【处方用名】朱砂、朱砂、丹砂、辰砂、飞朱砂(研末,水飞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每次吞服一分至三分,多入丸散剂。或拌其它药物,入汤剂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1.朱砂原名丹砂,始载于《本经》。前人因受方土炼丹的影响,故在记述本品时,往往夸大它的功效,甚至有迷信的色彩。根据临床实践,朱砂有安神及解毒两种功效,内服主要用以镇心安神,外用则取其解毒。 2.凡心悸怔忡、失眠烦躁、惊痫、癫狂等症候,往往用朱砂以重镇安神。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牛黄清心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等著名成方中均有朱砂,都是取它镇心安神的功效。 3.本品不可过量服用或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不可火煅,因见火后则析出水银,有剧毒。

《中药药理学》答案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 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 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 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 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D.A和C E.A、B和C 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 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 D.皂甙 E.鞣质、有机酸 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 E.川芎嗪 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A和B E.A、B和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 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 D.A和B E.A、B和C 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 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 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

《中药药理学》第5次作业

1. 下列哪项不是冰片的药理作用 [1分] A.抗病原体 B.镇痛 C.抗炎 D.抑制中枢 E.诱导肝药酶 2. 与开窍药“开窍、醒神、回苏”功效不相关的药理作用是 [1分] A.调节中枢神经功能 B.抗心肌缺血 C.抗炎 D.镇痛 E.调节免疫 3.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冰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分] A.提高耐缺氧能力 B.镇静 C.镇痛 D.抗炎 E.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

4. 人参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影响是 [1分] A.本身具有促皮质激素(ACTH)样作用 B.本身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C.本身可促进皮质激素合成 D.促进ACTH合成、释放 E.抑制ACTH释放 5. 对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的补益药是 [1分] A.人参 B.党参 C.甘草 D.何首乌 E.当归 6. 下列哪项不是甘草的药理作用[1分] A.抗溃疡 B.降血脂 C.抗炎 D.抗心律失常 E.强心

7. 钩藤所含成分中降压作用最强的是[1分] A.钩藤碱 B.钩藤总碱 C.异钩藤碱 D.去氢钩藤碱 E.异去氢钩藤碱 8. 人参对心脏作用的表现是[1分]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加快心率 C.减少心输出量 D.抑制心肌收缩力 E.降低冠脉流量 9. 下列哪项不是甘草不良反应的表现[1分] A.高血压 B.浮肿 C.诱发消化性溃疡 D.低血钾 E.假醛固酮增多症

10. 下述哪项不是开窍药的主要药理作用[1分] A.调节中枢神经功能 B.抗心肌缺血 C.抗炎 D.镇痛 E.调节免疫 11.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五味子的药理作用[1分] A.镇静 B.保肝 C.抗溃疡 D.抗肝炎病毒 E.镇咳 12. 地龙中具有溶栓作用的主要成分是[1分] A.蚯蚓解热碱 B.琥珀酸 C.蚓激酶 D.蚯蚓毒素 E.氨基酸

中药药理学(归纳精华)

中药药理学 第一章中药四性得现代研究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得影响。 1、对寒证动物灌龙胆草、黄连等寒凉药与执证动物灌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电刺激后,大鼠痛阈值与惊厥值升高,中枢处于抑制增强状态; 2、用寒凉药灌胃一周,大鼠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与多巴胺(DA)含量降低,而抑制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含量升高。 3、寒证大鼠经热性温阳药或温性补气药灌服3日,可使脑内NA与DA含量升高,而使脑内5—HT含量降低。 总之,许多寒凉药具有抗惊厥、解热、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而温热药如麻黄、麝香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二、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得影响 1、寒证病人得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低,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表现为唾液分泌量多,心率减慢,基础体温偏低,血压偏低、呼吸频率减慢。而热证病人植物神经平衡指数偏高,即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功能偏高,出现相反得变化。 2、寒证、阳虚证病人副交感神经—MCGMP系统功能亢进,病人尿中CGMP得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阳虚病人血中也占优势。在服用温热病与助阳药后,提高神经BCAMP含量,使失常得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 3、热证病人尿中CAMP含量高于正常人,在服用寒凉病与滋阴病后能提高细胞内CGMP水平,使比值恢复正常。 4、滋阴药知母、生地、龟甲均可使升高得B受体得最大结合点位数值降低,而使降低得M 受体最大结合点位数值升高。 三、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得影响 1、长期给予温热药可使其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而寒凉药则使这些内分泌系统功能受到抑制。 2、大多数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一定得促进作用: 如温热药鹿茸、肉苁蓉、人参、刺五加、黄芪、白术、熟地、当归、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得功能; 温热药附子、肉桂、紫河车、人参、黄芪、何首乌具有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得功能; 温热药附子、肉桂、鹿茸、紫河车、补骨脂、冬虫夏草、淫羊藿、巴戟天、肉苁蓉、海马、蛤蚧、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具有兴奋作用。 四、对基础代谢得影响 1、寒凉药或温热药可通过影响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与细胞膜钠泵活性,纠正热证或寒证。 2、细胞膜钠泵活性与热证或寒证异常有关,肾阳虚病人红细胞膜钠泵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经用温热病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均有明显提高。 3、寒凉药生地、知母等具有抑制红细胞膜钠泵活性得作用。知母菝葜苷元就是知母得主要有效成分,就是一个抑制剂。生地地黄梓醇就是生地抑制钠泵活性得有效成分。 五、寒凉药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第二节中药五味得现代研究 1、辛味药:入肝、脾、肺经。含挥发油。能行能散,具有健胃、化湿、开窍、行气等功效。共同特点就是含有芳香性挥发油。

中药药理学各类药药理作用

中药药理学复习重点 1.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 1.1麻黄 主要药理作用: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病原微生物, 抗过敏,平喘,利尿,镇咳祛痰 其他药理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强心、升高血压,对平滑肌的影响 1.2柴胡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抗炎,镇静、镇痛,促进免疫功能,抗病原微生物, 抗内毒素,镇咳,保肝利胆,降血脂,抗抑郁,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其他药理作用:抗惊厥、抗癫痫,抗肿瘤,对胰酶的影响,保护胃黏膜 1. 主要药理作用:解热,影响免疫功能,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降血糖、降血脂, 影响心脑血管系统(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压, 改善脑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血栓形成) 其他药理作用:抗氧化,抗骨质疏松和雌激素样作用,增强记忆,抗肿瘤,保护胃黏膜 2.清热药的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细菌内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抗肿瘤2.1黄芩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毒素,解热,影响免疫功能,保肝利胆,降脂其他药理作用:抗氧自由基损伤,减轻糖尿病并发症, 影响心血管系统(降压、抗心肌缺血) 2.2黄连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毒素,抗炎,解热,增强免疫 影响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降压) 影响消化系统(利胆、促进消化、抗胃溃疡) 其他药理作用:降血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抑制血小板聚集,正性肌力作用 2.3金银花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解热,抗炎,提高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保肝、利胆,止血,抗早孕 2.4穿心莲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细菌内毒素,抗炎,解热,影响免疫功能 其他药理作用:抗肿瘤,保肝利胆 2.5牡丹皮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 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 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抗心肌缺血, 抗脑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其他药理作用:抗过敏,免疫调节作用,保肝,降血糖 2.6知母 主要药理作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降血糖,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抗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中药药理学》第十九章开窍药授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第十九章开窍药授课教案

教学要点: 第一节概述 1.开窍药的概念、适应症。 2.中医及现代医学对窍闭神昏证候的认识。 3.开窍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第二节常用药物 1.麝香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 2.冰片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思考题 /作业: 1.开窍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麝香的主要成分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冰片的促透作用。 教学小结: 第十九章开窍药 第一节概述 凡以苏醒神志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开窍药。开窍药具有通关、开窍、醒神、回苏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窍闭神昏证候

热闭——邪热、痰热蒙闭心窍——凉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引起的高热昏迷、谵语、惊厥、抽搐等。 寒闭——寒湿、痰浊、秽浊蒙闭心窍——温开,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意外、中毒等引起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临床症状主要有神志昏迷、惊厥抽搐、牙关紧闭等。 一、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樟脑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 麝香对CNS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对正常小鼠自发活动有抑制作用,但能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的睡眠时间。对家兔呈现兴奋作用。麝香能提高中枢耐缺氧功能,减轻缺氧性脑损伤所致的脑水肿程度。麝香开窍的实质可能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及保护脑神经细胞有关。 多数开窍方药如石菖蒲、冰片、安宫牛黄丸对CNS则表现镇静作用以及拮抗中枢兴奋药戊四氮、苯丙胺所致的惊厥和运动兴奋作用。 二、抗心肌缺血麝香、苏合香、冰片等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 冠心苏合丸及苏冰滴丸等能降低心肌耗氧量,使心肌缺血犬减少的冠状窦血流量完全或部分恢复,此作用为中医温通开窍法治疗卒心痛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三、抗炎麝香、冰片等有抗炎作用。麝香可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白细胞游走,减轻局部水肿,亦可抑制肉芽组织增生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单元 开窍药

中药药理学——第十六单元开窍药 细目一基本知识 要点开窍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功效:开窍醒神 主要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麝香:对中枢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小剂量—缩短,大剂量—则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2)麝香:增加——中枢耐缺氧能力。 (3)冰片:有一定的中枢兴奋作用。 (4)多数开窍药如石菖蒲、安宫牛黄丸等有镇静作用,并能拮抗戊四氮、苯丙胺所致的惊厥。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麝香、苏合香、冰片: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 (2)苏冰滴丸等: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降低—心肌耗氧量。 开窍方药的上述作用: 是其临床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与中医“温通开窍”可治心痛的理论相符。 3.抗炎 (1)麝香: 既能抑制——炎症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白细胞游走,减轻局部水肿,又能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增生。 抗炎作用是开窍药“消肿止痛”的药理学基础。 细目二常用药物 麝香 要点功效 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要点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对CNS(中枢)表现为兴奋和镇静的双重作用。 麝香与麝香酮: 小剂量——可缩短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 大剂量——则使睡眠时间延长 即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2)麝香在中枢缺氧的情况下,能延长脑电波的存在时间,麝香有增强中枢耐缺氧能力。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麝香: a.扩张—冠脉 b.增加—冠脉流量 c.降低—心肌耗氧量 d.还有强心作用 (2)麝香乙醚提取物:静注——降压大剂量——使心率减慢,降压作用机制: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所致。 (3)麝香: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酶的作用。 3.抗炎 (1)麝香对炎症病理的三个阶段: 血管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游走和肉芽肿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2)多肽类物质:可能是抑制前两阶段的有效成分。 要点现代应用 1.冠心病心绞痛。

开窍药

麝香: 【功能主治】开窍,辟秽,通络,散瘀。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症瘕癖积,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本经》:"主辟恶气,温疟,痫痓(因癫痫发作而筋脉抽搐拘挛之类病症)。" 《别录》:"疗中恶,心腹暴痛,胀急痞满,风毒,妇人难产,堕胎。" 《药性论》:"除心痛,小儿惊痫、客忤,镇心安神。以当门子一粒,细研,熟水灌下,止小便利。能蚀一切痈疮脓。" 《仁斋直指方》:"能化阳通腠理。""能引药透达。" 王好古:"疗鼻窒不闻香臭。" 《纲目》:"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治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癥瘕。" 《本草正》:"除一切恶疮痔漏肿痛,脓水腐肉,面酐斑疹。凡气滞为病者,俱宜用之。若鼠咬、虫咬成疮,以麝香封之。" 冰片: 【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别录》:"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 《唐本草》:"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 张元素:"治大肠脱。"如何治? 《纲目》:"疗喉痹,脑痛,鼻息,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本草备要》:"治惊痫痰迷。" 《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苏合香: 【功能主治】通窍,辟秽,开郁,豁痰。治卒然昏倒,痰壅气厥,惊痫,温疟,心腹猝痛,疥癣,冻疮。 《本草正》:"疗癫痫,止气逆疼痛。" 《本草备要》:"走窜,通窍开郁,辟一切不正之气。" 《玉楸药解》:"利水消肿,治胀,疹疿,气积血症,调和脏腑。"

石菖蒲: 【功能主治】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治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胃痛,腹痛,风寒湿痹,痈疽肿毒,跌打损伤。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本经》:"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 《别录》:"主耳聋,痈疮,温肠胃,止小便利,四肢湿痹,不得屈伸,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可作浴汤。聪耳目,益心智。" 《药性论》:"治风湿顽痹,耳鸣,头风,泪下,杀诸虫,治恶疮疥瘙。" 《本草备要》:"补肝益心,去湿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风痹惊痫。" 《本草再新》:"止鼻血,散牙痈。"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消化不良,胃炎,热病神昏,精神病。" 《广西中草药》:"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胸腹胀闷或疼痛。"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第二十三章开窍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作用的药物是: A.苏合香 B.冰片 C.麝香 D.石菖蒲 E.牛黄 答案:C 答案分析:5个备选答案均有开窍醒神作用,但同时具有活血通经作用的药物只有麝香,故答案应选C。 2.治疗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宜首选: A.石菖蒲 B.冰片 C. 天竺黄 D.竹茹 E.郁金 答案:A 答案分析:治疗痰湿蒙蔽清窍所致的神志昏乱应选用有化湿、豁痰作用的开窍药。天竺黄、竹茹均为清化热痰药,除清热化痰作用外,还分别有清心定惊、除烦止呕作用,但无开窍功效;郁金为活血化瘀药,能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有一定的解郁开窍作用,但无化痰功效;石菖蒲、冰片同为开窍药,石菖蒲化湿豁痰开窍,冰片清热开窍。故最适合治疗痰湿蒙蔽、神志昏迷的药物是石菖蒲,答案选A。 3.具有开窍、辟秽、止痛之功,用治冠心病心绞痛的首选药物是: A.石菖蒲 B.冰片 C.苏合香 D.丹参 E.红花 答案:C 答案分析:丹参、红花为活血化瘀药,均有活血止痛功效,虽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复方中配伍应用,但二者无开窍、辟秽之功,不是最佳首选药物;石菖蒲、冰片、苏合香都是开窍药,但石菖蒲无止痛作用,冠心病一般不用,冰片、苏合香具有止痛功效,常用治冠心病心绞痛,但同时具有开窍、辟秽、止痛功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的应是苏合香。故答案选C。 4.外用有清热止痛、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的是: A.苏合香 B.石菖蒲 C.菊花 D.冰片 E.生石膏 答案:D 答案分析:石菖蒲、菊花均不外用;苏合香虽可外用,但其性温热,多用于治疗冻疮;生石膏有清热消肿功效,可治胃火上攻牙龈肿痛,但用法为内服,治溃疡、湿疹、烫伤等外用的是煅石膏,用以收湿敛疮;只有冰片外用有清热止痛、消肿之功,为五官科常用药。故答案应选D。 5.既可治疗寒闭昏迷,又能治疗热闭神昏的最佳药物是: A.麝香 B.苏合香 C.牛黄 D.冰片 E.石菖蒲 答案:A 答案分析:5个答案均有开窍醒神作用。苏合香辛温气烈,长于温通、辟秽,为治寒闭神昏之要药,不用于热闭神昏;牛黄化痰开窍、凉肝熄风、清热解毒,适用于治热闭神昏,

中药歌诀

第八章解表药(按照《中药学》章节编排) 第一节发散风热药 辛温解表散风寒,麻黄发汗宣肺专。桂枝解肌助阳气,紫苏行气宽中脘。 生姜止呕降呃逆,香薷暑月寒湿散。荆芥止血透风疹,防风止痛解痉挛。 羌活胜湿止痛痹,白芷排脓治鼻渊。细辛通窍化痰饮,巅顶疼痛藁本善。 风湿周痹苍耳子,辛夷温通利头面。香薷(rú)藁(gǎo)本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热辛苦凉,利咽疏肝薄荷香。蔓荆轻浮利头目,解毒透疹用牛蒡。 豆豉除烦宣郁热,蝉蜕息风除翳障。桑叶清肺抑肝阳,菊花清肝明目良。 葛根解肌善升阳,浮萍利尿止瘙痒。牛蒡(bàng)豆豉(chǐ)翳(yì)障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泻火煅收湿,止渴排脓花粉施。知母生津润肠肺,芦根生津呕咳止。 淡竹除烦利小便,栀子凉血通淋湿。清肝散结夏枯草,明目润肠决明子。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止血安胎动,黄连解毒苦寒重。黄柏除蒸下焦行,湿热肝胆龙胆清。 苦参杀虫藜芦反,秦皮收涩使目明。祛风解毒白鲜皮,苦寒伤胃用时轻。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凉散风热金银花,解毒消痈连翘佳。(注1)消肿通淋蒲公英,凉血消痈地丁搽。青叶青黛板蓝根,利咽凉血治痈发。白花蛇舌苦甘寒,利湿通淋毒蛇怕。 凉血消种穿心莲,土苓除湿梅毒杀。通淋排脓鱼腥草,射干祛痰利咽哑。 利咽消肿山豆根,息风明目熊胆化。(注2)贯众杀虫凉止血,消肿散结野菊花。截疟止痢白头翁,红藤败酱瘀血化。重楼消肿惊痫定,清热解毒诸药查。

注1:此句为互文之写法,金银花与连翘皆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金银花消痈散肿,为一切外痈之要药,连翘消肿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美名。然连翘清心解毒力强,金银花疏散表邪之效优,盖以此而“凉散风热金银花,解毒消痈连翘佳”。 注2:熊胆常用水化服 重(chóng)楼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水牛角,生地玄参赤芍药。丹皮活血不留瘀,紫草透疹有奇效。 第五节清虚热药 青蒿截疟清虚热,凉血除蒸兼解暑。白薇通淋疗疮病,胡黄银柴疳热除。 地骨甘寒能清润,凉血除蒸肺火除。 第十章泻下药 大黄逐瘀解热毒,芒硝软坚水化服。芦荟杀虫泻肝火,番泻行水消肿足。 麻仁补虚润肠道,郁李利水辛甘苦。松子润肺止燥咳,甘遂大戟芫花毒。 牵牛不与巴豆配,散结逐饮醋商陆。 第十一章袪风湿药 第一节袪风寒湿药 独活解表止痹痛,灵仙消痰治骨鲠。川乌大毒暖冷痛,蕲蛇乌梢止风痉。 木瓜蚕沙化水湿,利水通乳路路通。骨鲠(gěng)蕲(qí)蛇 第二节祛风湿热药 秦艽清热除骨蒸,防己止痛消水肿。雷公杀虫治顽痹,豨莶解毒袪疮痈。 老鹳降火止泻痢,凉血消肿络石藤。豨(xī)莶(xiān)老鹳(guàn )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温肾利水五加皮,崩中胎动桑寄生。 第十二章化湿药 芳香化湿八君子,霍香苍术与厚朴。砂佩草果双豆蔻,温中除湿好处多。

中药药理考题

第五章解表药 1、解表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2、阐述麻黄与“喧肺平喘”相关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 3、与桂枝“温通经脉”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4、与柴胡“舒肝解郁”相关的药理作用如何? 第六章清热药 思考题 1、清热药的功效与哪些药理作用有关? 2、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药理学基础如何?其作用机理如何? 3、大青叶、板蓝根“清解内热”的药理学基础如何? 4、黄连抗菌作用特点及抗菌作用机制. 第七章泻下药 思考题: 1、泻下药有哪些药理作用?举例说明。 2、大黄泻下作用的特点、有效成分及作用机理? 3、大黄治疗胰腺炎的药理学基础如何。 4、大黄止血作用及作用机理如何?

第八章祛风湿药 思考题: 1举例说明祛风湿药“祛除风湿、解除痹痛”的药理基础。2秦艽的抗炎体现,其抗炎机理如何,如何验证。 3分析秦艽升血糖作用的特点和作用机理。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思考题: 1试述茯苓、猪苓、泽泻利尿作用特点及作用机理。 2泽泻降血脂、抗脂肪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作用机理如何? 3茵陈利胆,保肝作用表现和作用机理如何? 第十一章温里药 1.温里药主要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2.与附子“回阳救逆”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其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如何? 第十二章理气药 思考题 理气药对胃肠平滑肌有哪些作用?其作用机理和有效成分

如何? 根据理气药对胃肠平滑肌的双向调节作用,临床可用于哪些病症的治疗? 理气药对消化液分泌有何影响? 第十四章止血药 试述三七止血化瘀的药理学基础。 三七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影响? 第十五章活血化瘀药 1.活血化瘀药对血液流变学有哪些影响?主要实验指标有哪些改变? 2.试述活血化瘀药抗血栓形成作用和作用机理? 3.简述丹参的主要药理作用。 4.丹参对组织修复和再生有何影响?其作用机理如何? 5.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特点和应用如何? 6.延胡索乙素与吩噻嗪类相比,其安定作用有何共同表现? 第十八章平肝息风药 思考题 1、天麻与息风止痉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2、钩藤降压特点、原理和有效成分是什么?

开窍药讲义

开窍药 使用注意 1.开窍药辛香走窜,为救急、治标之品,且能耗伤正气,故只宜暂服,不可久用。 2.开窍药只用于闭证。脱证治当补虚固脱,忌用开窍药。 3.因开窍药性质辛香,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内服多不宜入煎剂,只入丸剂、散剂服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具体药物 麝香 性能: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应用: 1.闭证神昏。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无论寒闭、热闭皆可。 2.血瘀经闭,癥瘕,心腹暴痛,头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等证。 3.痈肿瘰疬,咽喉肿痛。 此外,本品活血通经,有催生下胎之效,可用于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用量:入丸、散,每次0.03~0.1g。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禁用。 麝香配冰片:二药都有开窍醒神作用,常相须为用。适用于温热病邪陷心包,中风痰厥,热痰蒙闭心窍所致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中暑、热邪闭窍、神志昏迷等热闭神昏。 冰片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主治病证: 热闭神昏,惊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胸痹心痛,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15~0.3g。不宜入煎剂。 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苏合香 功效:开窍,辟秽,止痛。 用法用量:入丸、散,0.3~1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 石菖蒲 性能: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 应用:

1.痰迷心窍,神昏,癫痫。 2.健忘,失眠,耳鸣,耳聋。 3.湿阻中焦,脘痞不饥,噤口下痢。 治疗寒闭、热闭,均可选用的药物是 A.冰片 B.麝香 C.苏合香 D.石菖蒲 E.远志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麝香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无论寒闭、热闭皆可。

中药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药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目的是(A) A.研究中药产生药效的机理B.分离有效成分C.鉴定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D.研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E.鉴定中药的品种 2.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E) A.生物膜对药物的吸收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D.药物的排泄E.药物的作用强度 3.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D) A.黄连B.黄芩C.金银花D.麻黄E.人参 4.许多寒凉药具有的药理作用是(E) 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B.兴奋交感神经系统C.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D.加强基础代谢功能E.具有抗感染作用 5.辛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氨基酸B.有机酸C.挥发油D.生物碱E.皂苷 6.下列哪项不是柴胡的主要作用(E) A.解热B.抗炎C.降血脂D.利胆E.抗心律失常 7.下列哪项不是麻黄的作用(E) A.兴奋中枢B.升高血压C.抗炎D.解热E.镇静 8.酸味药所含的主要成分是(C)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糖类 9.甘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E)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E.氨基酸和糖类10.苦味所含的主要成分是(D) A.挥发油B.皂苷C.有机酸和鞣质D.生物碱和苷类E.氨基酸和糖类11.下列哪种药具有保肝利胆作用(D) A.麻黄B.桂枝C.细辛D.柴胡E.葛根 12.葛根治疗偏头痛的主要依据是(D) A.有镇静作用B.有降压作用C.有兴奋吗啡受体作用D.有调节脑血管收缩、舒张功能E.以上均非

13.下列哪项不是解表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平喘B.解热C.发汗D.抗炎E.镇静 14.下列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药物是(E)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5.下列哪项不是葛根的适应症(B) A.突发性耳聋B.风湿性关节炎C.冠心病、心绞痛D.高血压E.感冒、头痛16.可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药物是(C)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7.麻黄利尿作用最强的成分是(B) A.麻黄碱B.D-伪麻黄碱C.甲基麻黄碱D.麻黄次碱E.去甲基麻黄碱18.可用于治疗肾炎的药物是(A) A.麻黄B.桂枝C.柴胡D.细辛E.葛根 19.下列哪项不是清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A) A.发汗B.抗菌C.抗炎D.抗毒素E.解热 20.抗菌抗病毒作用比较显著的药物是(E) A.清热泻火药与燥湿药B.清热燥湿药与凉血药C.清热凉血药与解毒药D.清热解毒药与清虚热药E.清热燥湿药与解毒药 21.下列哪项不属于清热药抗菌有效成分(D) A.小檗碱B.苦参碱C.绿原酸D.原儿茶酸E.癸酰乙醛 22.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是(B) A.生物碱B.黄酮C.有机酸D.挥发油E.氨基酸 23.黄连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是(A) A.小檗碱B.黄连碱C.药根碱D.木兰花碱E.甲基黄连碱 24.与黄连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 A.抗炎B.解热C.中枢兴奋D.抗细菌毒素E.抗溃疡25.治疗糖尿病可选用的清热药是(B) A.黄芩B.黄连C.苦参D.金银花E.牡丹皮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每题3分)1.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因素包括(ABCDE)

6种常见的开窍药

6种常见的开窍药 麝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6~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备注:外伤重症急救药 冰片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 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3~0.1克。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备注:力弱于麝香 苏合香 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脾经。 功效:开窍醒神,辟秽止痛。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3~1克。不入煎剂。 使用注意: 备注:寒浊 石菖蒲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备注:热闭神明 蟾酥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经。 功效: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015~0.03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切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 备注: 樟脑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心、脾经。 功效:内服:开窍辟秽;外用:除湿杀虫,温散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散剂或用酒溶化服,每次0.1~0.2克。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宜慎,并控制剂量,孕妇忌用。 备注:辟秽 [编者按] 少林禅医“窍疗法”,主要是依据人体五脏六腑,百脉七窍周身相通之理来医病治病。五脏的生理功能虽各不相同,但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如心气旺盛,则血液能在全身经脉中正常运行,周流不息,营养全身。如心气不足,则血不充盈,经脉不利,势必造成血流不畅或血脉空虚,出现心悸、脉象细弱乏力的症状。而心气不足,则又是人体自身气滞郁结所致。而化滞开结,即可充盈心气,通畅血脉。 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有机整体,而这种整体联系是以心、肺、肝、脾、肾五脏为中心,以七窍相连而通达全身。人体之七大窍,眼鼻口舌耳上五清窍和体下两大浊窍通达全身,掌管人体一切之进出。运用“窍疗法”治疗时,主要以我们自己配制的中草药水点滴人体之清窍,或将我们研磨的中草药由鼻腔每日定量吸入少许,再辅之以清窍处的点摩和适量的中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