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度?上一记录O返回O F载?打印? Email ?下T记录

【标题】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作教学

【作者】孙娅红

【关键词】中小学创作教学

【指导老师】周庆

【专业】音乐学

【正文】

一、引言

早在二十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已开始重视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到现在已有较大发展。在欧洲,以德国为基础,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就开展过一场艺术教育运动,通过“创作教学”,培养感受艺术美的能力,以此为目的实施艺术教育,把培养人的创造性提到一定高度。此后,“创作教学”在各国开始盛行。

在美国,杜威的教育思想[1]也曾深深地影响着我国音乐“创作教学”领域,从1930年左右开始,音乐教育工作者对过去以视唱、读谱等技能训练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加以否定,提倡适应儿童个性、扩展创造性的音乐创作教学。此时,穆塞尔也反复强调,在普通学校中,音乐教育就是创造性教育,特别是在音乐创作教学内容

方面,美国教育者协会(MENC在1990年发表的〈〈未来方向和行动的研讨会决议》

中,可以看到美国音乐教育从“熔炉”方向转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方向”的格局。

相比之下,对音乐创作教学的重视与研究,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在我国,是从7月国家新制定的“新课程标准[2]”,才开始扭转了以往的枯燥的“灌输式”及纯“专业技能训练化”的教学理念。周庆东曾在〈〈新课标下音乐教学初探》[3]中说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尊重每一位学生,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适时安排一些让学

生自由参与创作活动,让每位学生在课堂这个小舞台有所发挥,有所表现”。夏宗

贵也曾在〈〈改变你的音乐课堂》[4]中说到“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出一些有风格特点、节奏鲜明的曲子(如进行曲、舞曲)来欣赏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敲击拍子,跳出优美的舞姿;还可以给学生欣赏音乐情景故事〈〈狮子、猴子、小鸟》借助小动物的情节,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让学生在故事的音乐中随意的模仿狮子、猴子和小鸟等小动物的动作,学生非常有创意的用不同的头饰装饰自己,

生动形象、活泼可爱”。的确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目的,颁布实施之后,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得到了很好发展;并出现了灵活多样的“音乐创作教学”的新局面。

那么,“创作教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

缪力曾在〈〈音乐创作”教学的理论和方法——高萩保治先生讲学要点》[5]中说到:

“音乐创作教学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不同于一般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乐创作,而是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领域,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广义上它包括音乐教学中的各个领域(如:歌唱、演奏、舞蹈、欣赏等);狭义上“创作教学”指在音乐教学中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音乐创作活动。

例如:创作性的音乐游戏、即兴地演奏、创作短小曲目等。通过这些音乐创造活动,使学生感到音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创作欲望,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

严伊娜在〈〈依“学堂乐歌”析音乐“新课标”的教育理念》[6]中说到:“音乐教育中基础知识的和基础技能重要性和不可忽视的论点”,但是,普通中小学进行音

乐创作教学,往往会被认为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认为音乐创作教学仍具有一定的

难度。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太过“专业化”、“单一化”。夏场曾在〈〈新音乐教材中新理念的体现》[7]中说到:“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把音乐理解为音,在这之中就包括音的长短、高低等一些单纯知识技能的传授”。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就夏场所说,把音乐理解为一个音,严格的按照教材进行教学,不能更加

的深入人心。

第二,中小学音乐教师对推行素质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观念有偏差,“认为创新

能力的培养是理、化、生学科的内容,不是音乐学科学习的范畴”。许玉屏在〈〈音乐新课程实施艰难的原因探析》[8]中提到:“大多数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目标是“考重点中学” “升大学”,他们关心的是学子女的成绩和升学,连学生参加正常的文

娱活动,也害怕影响学生的学业,总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

第三,教师对“创作教学”定位过高。认为创作教学非比一般的人能胜任,并且认为创作教学的开展有很大的难度。

那么,在普通中小学进行音乐创作教学有无可行性?

9月一12月针对重庆市丰都县中小学的音乐教学,进行抽样随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音乐“创作教学”有浓厚的兴趣(84%的学生喜欢上音乐创作教学课,

这和传统的“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有点相悖。据统计,学生参加学校第

二课堂、学习乐器、文艺演出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在测试过程中,他们对节奏的模仿、模唱方面表现较好。 3 - 6年级小学生以及初中生,他们在歌唱

中“基本上能够准确的节奏模仿、模唱,并且可以用准确的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

与齐唱、合唱”从而达到新课标要求。可见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作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在开展音乐“创作教学”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促进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的学习,提高学生音乐创作的能力。在音乐新课标理念中“淡化音乐知识技能观”的提出,并不等于是轻视或不要进行音乐知识

技能的教学。当前的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而音乐创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是很难创作出好音乐的,所以我们不能忽视“音乐基础”,也不要认为在新课改革的形势下再谈“音乐基础”是历史的倒退,在这里提供的策略是一一要有方法地将音乐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教学,并赋予“灵性”。

第二,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倡导“创作教学”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提倡创作教学是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所需,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景

看,需要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他们必须具有敏捷的思维和独创性。音乐教育中的创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音乐文化素质,从而成为社会之栋梁。第三,提倡音乐“创作教学”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

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

达成的。

第四,音乐“创作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智力发展。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专家指出“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发展几乎

是直线式上升,在此阶段,学生的大脑在新型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

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的确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创作音乐,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

发展。

第五,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从“音乐教育心

理学” [10]角度讲,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只要一听到愉悦活泼的音乐,就会高兴地手舞足蹈,在电视、电影、录像等媒体中及生活当中,一旦看到优美的舞蹈,他们就会模仿,甚至会创编新的舞蹈动作。我们时常会听到中小学生随意哼唱自编的小曲,尽管稚气十足,但毕竟是他们的真情流露。这足以说明,少年儿童蕴藏着对

生活无穷的创造力,只要有适当的表现机会和条件,他们潜藏着的创作能力便会得

到充分的发展与表现。从而加强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并获得更丰富的

生活经验。

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一)前期准备工作叶盛水曾在〈〈中学音乐课的“创作教学”》[11]中说到:“进行“创作教学”要有一个准备过程,这就要靠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可以在三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让同学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主要包括:五线谱的记谱、重要的音乐符号、和声的编配,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

便予以认可。另外,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音乐创作教育的发展,培养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一点一滴地去积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只

有通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行之有效。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所以音乐教师在进行创作教学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改变教学观念,变“教书匠”为“合作伙伴” 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的过程,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教学应该由向学生传递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和创造性实践能力。教师创设条件,让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中开展教学,在合作学习环境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一堂音乐创作教学课,根据旋律打击节奏,当时就有一位男生用笛子拍打桌子,发出蜓蜓的声音,几位男生听到了,也学起来,教室里充满了的声音,表演

完毕,这几个男生恐慌地看着教师,准备接受教师的批评。然而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位优秀教师竟然表扬了他们,他说,“刚才有几位同学发现了一种打击乐的声音,桌子是公共财物,不能打。我们能不能用好听的东西来代替呢” ?学生听后纷纷发表意见,教师当即拿出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在课余时间制作,随之教师再和学生一起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乐器”

体验打击乐的自由开放的节奏。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

造思维能力。

第二,加强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加趣味性是上好创作课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

来改变枯燥的理论教学,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充分展现。当学生学到一定的程度,可以举办一场音乐创作会,让所有的学

生拿出自己的习作进行展示;也可举行创作比赛;还可以帮助学生向有关音乐报刊推荐习作,争取发表机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三,从日常生活中找切入点

不要讲太多纯理论性的知识,而是找一些日常生活中浅显的例子来帮助他们掌握创

作的技巧。如德国一所中学的音乐课[12],在介绍回旋曲结构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教师拿出红、兰、黄、白四色纱巾让学生挑选,然后放音乐,主题出现,持红纱巾的学生站在中间,随音乐自由律动,插部B的音乐出现,持兰纱巾的学生到中间,自由律动。主题再现,红纱巾又律动。插部C音乐起,持黄纱巾的学生到中间自由律动,主题仍是拿红纱巾的学生律动。插部D是拿白纱巾的学生律动。最后一次主

题出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律动。之后,教师板书,按颜色律动分为ABACAD告诉

学生们这就是回旋曲的结构”。

这种教学方法很值得音乐教师学习与借鉴。好奇是中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体会、感受。尤其是六年级或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低年级明显不同,总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

脑。所以在开展创作教学的同时,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教师都必须从生活中去找切入点,把深奥的理论与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了音乐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音乐创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进行创作教学的之前,必须弄清楚创作教学的深广度,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程度的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达到因材施教。

创作教学的广度,是指在音乐创作教学活动中,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一一如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

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撰改、补充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歌曲结构等创作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等。新时代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提

高自身音乐创作技能,而且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教师应重视实践中的创造性活动,要善于用新观点、新方法去鼓励和培

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所以,对创作技能的理解,不应仅仅局限在“作曲”方面,更多的体现为音乐创造

活动。胡庆芳在〈〈论美、苏、日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3] 一文中说到:“美国人不大欣赏谦虚谨慎,而是从小就是善于表现自己。如果不善于表现自己,就会

吃亏。在生活中这样的表现机会是很多的。比如上音乐课,这位从大陆去的学生在

大陆学了5年的钢琴,但是从来没有表现机会,而在美国,钢琴老师隔几个月就为自己的学生举办个人演奏会;学生如能富有激情地创作表演,那么就更会得到老师

的赏识和青睐”。这样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音乐教师应该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发挥学生独立创作的表现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音乐创作教学”课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丰都中学的音乐

老师专门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仅有30人的普通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音乐

创作教学的实践。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

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半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

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

步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教学具体时间及内容安排如下:

第1周:补习乐理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创作旋律,节奏等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创作技巧,为提高同学创编活动的激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进行钢琴简单歌曲伴奏。(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简单歌曲的编配

第8、9周:创作曲目进行公开展示

第10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在进行小学教学中,也可以按照这个计划进行,但是需降低难度。从音符开始,需

形象化,例如:在讲解音符的时候可以画图、制造音符(用纸折叠)、观看动物图象等等,产生想象,激发创作热情。另外在创作旋律的时候,尽量与生活相接近,创作生活中的小插曲。这样学生更加有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欲望。

所以,学生学习音乐创作的过程通常可分为探索一一模仿一一即兴一一创造四个阶段,是一种以启发人的想象力与开发人的创造潜力为目标的教学形式。经过教学实

践与探索,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进行“创作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种教学小提示出发,形成一个学习一一创作一一再学习一一再创作的良性循环过程。

1. 歌词的填写

歌词通常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因而有着诗歌艺术的特点。其分行、押韵、注重声调

的变化与形象生动的表达等,对歌曲音乐与艺术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艺

术史上,诗歌与音乐的联系十分紧密。如周代的〈〈诗经》被称为: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乐诗三百。即其可以歌唱,可以吟诵,可以伴舞,可以合乐。诗即是歌,诗之乐就是歌之乐。

如李商隐的〈〈无题》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同时在每句的最后一个字押“ an”韵。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另外在为旋律写歌词的时候要根据歌曲的风格,从节奏与情绪出发,创编歌词。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是一首进行曲节奏的歌曲,节拍是2/4拍子,歌曲反映了鼓舞全国人民对敌人同仇敌忤的激昂之情。所以,在创编歌词时,可以这样

引导,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节拍、节奏要鲜明,把对敌人的仇恨转为对学习的挑

战。例如:行动!不爱学习的同学!把你们的精力,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振奋人心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行动!行动!行动!我们万众一心,瞄准现代化进军,前进!前进!前进进!

2. 创编旋律

旋律是音乐的脉搏,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是表现音乐的主要手段之一。旋律创作可由老师提供音符学生创作。教师给学生固定旋律的节奏,让学生创作成一段

曲调,组成简单的旋律。旋律创作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去组织教学。

如在教授一年级〈〈do、mi、sol是好朋友》一课时,在学生知道由"do、mi、sol " 三音组构成的旋律是好听的、和谐的之后,就出示固定的节奏让学生使用“ do、mi、sol ”三个音进行旋律创作。在小学中年级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节奏知识,这时可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节奏知识进行节奏创作,老师给固定的音符,让学生用自己创作

的节奏来进行旋律创作。在中学进行旋律创作可增加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先提供一

段排列的音符,让学生用这些音符去组成旋律。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和技

能,去选择拍子、节奏、曲调,再试着演唱,通过创作实践使同学们的音乐创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创作旋律的时候,可以应用接龙的方式,即以一位学生创编乐曲的第一句,第二位学生接上一句创编第二句,第三位同学创编第三句……以此类推,直至全曲结束,这是创编旋律中最简单的一种。当然在创编上也可以用“鱼咬尾”形式来创作旋律,使同学联想到成语接龙,这样音乐与语文学科也就结合起来了。如:歌曲《送别》的片段 5 35 i -| 6 i 5 - | 5 12 3 21 | 2 - 0 0 ||。如:

356-|356-|6 . 665|3----| 、、、、也是运用“鱼咬尾”常识编写的旋律。

在进行旋律创作时,按照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可按以下标准进行:1?2年级:

可以运用线条、图形,记录声音或音乐;“通过音源,创作1?2小节节奏或旋律。例如:在小学2年级的〈〈鸭子拌嘴》一课中描绘鸭子拌嘴的图象,可以引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叫声,这中声音用图形来表示,并推出音乐节奏或旋律。

如:小狗的叫声(---- ---),节奏就可以为XXXX);小鸟就"节

奏就为XXX);猫(///旋律就为5?35?3);所以鸭子拌嘴的的图象就为

(- ------ )其节奏就是X 0XXX。

3?6年级:

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与旋律

7?9年级

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创作8小节左右的短曲;能为歌曲选编前奏或间奏;另外也可以增加创作难度,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注: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

3. 节奏创作和编配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简单易学,最好作为创作教学的入门内容来学习。节奏创作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模仿变化节奏法一一是教学中常用的节奏创作法。学生有了一定的节奏知识后,可进一步加深节奏创作的内容。如在教授三年级(XXX)切分节奏时,在学生掌握

了这一节奏后,教师出示节奏谱:2/4 X X X I XXX I X X X X I X- II ,让学生在原谱的基础上加以节奏变化,创作出新的模仿句。如学生的模仿句:XXXI

XXX I XXXX I XX II, 这既降低了学生创作的难度,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

发展能力及创作能力。

节奏补充法。这种方法可先给学生一个不完整的节奏谱,由学生补全,并作读谱或

拍节奏练习。如在教授一年级“首的长短”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ta (x)和titi

(XX )这一节奏后,就和学生玩节奏补充游戏。如出示:2/4 XX I I

XXX I IX — I |这条不完整的节奏,让学生补充创作,然后对创作完整的节奏进行节奏练习。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创造能力。在讲授如何选择恰当的节奏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形象来决定。如表现小蜜峰飞翔和大象走路,节奏疏密迥然不同。另外在创作节奏的时候,也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第一位同学创作出节奏,第二位同学在此基础上创编旋律至全曲结束。就这样,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便被带动起来,课堂气氛就活跃了。

在和声编配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旋律的特

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再根据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学生可以

从教师为旋律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

立制作,学生只要掌握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

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旋律进行和声编配。

4. 即兴创作

即兴创作即事先没有准备,不照乐谱进行的音乐表现活动,这类型创造活动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即兴创作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固定限制,可

随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是音乐课堂教学用得最多的一类教学方法。

音乐创作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音乐创作类型及其创作技巧。

(1)节奏问答一一这种方法通常是老师用节奏作问句,学生自由地用不同的节奏

回答,这种创作方法可常在节奏练习的时候进行。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15]的时候就可以询问这是什么节奏?拍子是几拍?歌曲的情感怎样等等。

(2)声音模仿一一用嗓音表现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和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叫声及各种音响的节奏、音高、音色、强弱等,这种方法也可以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进行。如

一年级的〈〈公鸡母鸡》33 33 | 35 5 | 24 4 |…就可以模仿公鸡,母鸡的叫声来

演唱。

(3)身体运动用脚的动作表现节奏,或用全身的运动来模仿动物和其他动作,这种方法也可在各种音乐游戏活动中进行。小学一年级音乐〈〈火车开了》一课中,

wu是火车的汽笛声、hong是火车大车轮的声音、kaca是小车轮的声音。所以就可以让同学表演wu:报纸卷成喇叭状、手拉汽笛的动作;hong:跺脚、拍凳子,单

手握拳曲肘收至腰部;kaca:跺脚、拍凳子、揉搓报纸、双手握在胸前打转。这样就很自然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表演的欲望。

(4)即兴伴奏一一在音乐教学、课外活动及艺术实践中,即兴伴奏是一门应用广

泛并不可缺少的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以下谱例:〈〈摇篮曲》在弹奏前

联想到摇曳的伴奏音型,并想到用圆滑线把伴奏音型连接起来,这样弹奏音乐听起

来就更为平稳、流畅,从而表现了摇篮曲的平稳、安静、抒情的特定形象。

以上谱例〈〈卖报歌》采用断奏奏法,使伴奏带有欢快跳跃的特点,从而表现了报童天真可爱的形象。该曲伴奏时采用分解和弦式伴奏,其音型的顺序、奏法和节奏与其他奏法的不同,是造成即兴伴奏不同表现力的主要手段。

其实伴奏的奏法有很多中,以上只是最常见的,并且最简单的伴奏奏法。其实在即兴创作节奏进行伴奏中,还可用拍手、拍腿、踏脚等活动,也可选用相适应的打击乐器,让学生创作节奏来为歌曲进行即兴节奏伴奏,这些都是即兴伴奏的重要课题

之一。

新课程规定的即兴创作标准为:

1?2年级:

能够将成语、短句、诗歌或歌词用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现;在唱歌或聆听音乐时即兴地做动作;并能用课堂乐器或其他音源即兴配合音乐故事和音乐游戏。

3?6年级:

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7?9年级:

能够即兴编唱生活短语或诗词短句;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及情绪,进行即兴创编

活动;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 8小节左右的短曲。

5. 组成创编小组、共同创作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在音乐创作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进行单独创作之外,

还 要求学生进行音乐小组合作创作, 充分发挥各个同学的优势, 使每一位参与创作者 体验到集体合作的默契感。 久而久之,每一位参与创作的学生的情感都能在合作中 得以升华。

创作初期让同学们根据各自的兴趣,

流等各种形式让组内成员进行磨合,

初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

创作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创作积极性的提

高有相当的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

备”一一把自己深思熟虑的创作教给学生, 让学生去创作音乐。其实创作教学除了

注意平时的积累外, 而且要注意:要和音乐教育的其它教学活动容为一体,

从学生 的生活经验出发,适当降低难度。从创作音乐要素:节奏、力度、速度等入手,由 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才有利于孩子的创作发展。

如:曾听过一节欣赏课,其中的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班(三年级) 欣赏课〈〈小白菜》中的一段教学 : 当孩子们听了〈〈小白菜》这首歌,教师问: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让你 用颜色来表示出你的感受,你会选择什么颜色?

“我会选白色,因为白色感觉很冷, 很凄凉。” “我会选灰色,因为灰色给人的感 觉是很郁闷,很伤感。” “我会选黑色, 因为小白菜生活是黑色的。” “我选五颜

六色,因为听了这首歌,我的心里酸甜苦辣咸的滋味都有,

酸苦辣咸是给小白菜的, 而甜则是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是这样的美好。”

孩子们的思维犹如迸射的火花,是这样的奇特而美妙,令人兴奋。就是这一小小的 插曲,为课堂增添了一个亮点。教师请学生们用颜色来谈对歌曲的感受, 这个环节 的设计既有创意又引起孩子们的强烈兴趣。 学生感觉到了,表现出来了。不论用什 么形式,我们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

当然,音乐创作教学的方法, 不只是以上所说的这些方法, 但无论用哪种方法教学, 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知识结构”去组织教学,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去掌握、创造。

三、在创作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创作教学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循序渐进。创作活动必须根据学生的乐理基 础、试唱练耳、旋律特点等等进行设计。把基本的读谱知识、旋律的发展手法等与 实际音响和实际感受相结合,把深奥的创作技巧融于实践之中。

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音乐创作教学的经验, 深知创作教学的内涵。 这就要求音乐教 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对创作教学进行研究, 然后运用于教学之中。 教师在教学之 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课前一定要设计好内容、创编活动等等,

同时在活动 中,教师应该与同学打成一片,一起解决创作难题。

保护好学生的“创作热情”。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初步尝试, 教师和学生都有快乐的体验也有失败的懊丧,它将贯穿于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始

终。中小学生创作的作品结构、旋律不尽完美。但教师应以正面肯定为主,

鼓励学 生大胆创作,培养其自信心,从而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另外,作为音乐教师应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初步经历和体验音乐的创作过程,

达 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组成音乐创作小组, 并通过实践计划、 小组交 使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了解。 在创作教学开展的 他们相互聆听、相互烘托和相互激励。 对之后

综上所述,音乐创作教学应注意创作教学过程的教育功能。教学中教师应多鼓励、多启发,少强制、少批评。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教师不应过分追求学生创作的结果。虽然学生的创作“成品”很粗糙、幼稚、不够专业化,但它培养了学生创作精

神和创造能力。同样这是音乐创作教学的主要“成果”,也是音乐创作教学所要达

到的目的。

唐?上一记录O返回O F载o打印? Email ?下T记录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 刘家店中心小学高威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本文从运用多媒体技术入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开启感知音乐之门”“教学情感审美化”“增强学生对音乐情景的了解与体验”“感受多元化文化”“增强音乐游戏、舞蹈直观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等策略的实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审美创新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教学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音乐课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那么,音乐课堂中应该怎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是听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在演唱或欣赏过程中,首先就必须理解音乐,否则就达不到音乐美育的目的。在这个前提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把音乐所要表现的情境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形象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 例如:教学《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放映大自然的美景,动物悠闲自在地生活,配以优美的旋律和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解说,给学生带来美的陶冶。然后画面转换成展现荒山秃岭,水土流失、动植物死亡的内容,此时教师以低沉、惋惜的声音解说这些现象的成因,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感受对比,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由此感受到环保对人类、对大自然的重大意义。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学习《热爱地球妈妈》这首歌曲,学生会全身心融入到音乐情感之中,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运用多媒体,开启感知音乐之门。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 东旺乡高门屯小学高杏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着重于反复单调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陈旧,且一成不变的教法一直从小学被沿用到中、高等教学中。如要改变这一现状,取得音乐教学的真正实效,可以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来实现。“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研究的热门课题,是各门学科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广大小学音乐教师也在为寻求更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积极努力地进行着探索与实践。通过实践,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实施活动教学策略、实施全面关注策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合作、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 (一)教学目标有效——科学合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要提高课堂效益,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效,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只有明确、具体、科学、简明、切实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才会有的放矢,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让我们从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开始,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构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有效课堂”。 1.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学期目标。

为了更好的把握本学期的音乐教学方向,了解本册音乐教学的重点、难点,在开学之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了一份详细而清晰的学期总体教学目标。这将对每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2.根据学期目标制定课堂目标。 每堂课应有科学而明确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质内容,而这个方向和目标必须以总体目标为依据。如在制定花城版第四册第2课中《美丽的朝霞》的教学目标时,根据第2课歌颂清晨的美丽景色,启示学生对光阴的珍惜这一总体目标,我通过制定强弱处理、感受三拍子的动律让学生体会音乐美、朝景美;并通过歌曲创编与拓展让学生感受时间的珍贵。 3.根据课堂目标制定环节目标。 抓住课堂目标的总体走向之后,细化每个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在每堂音乐课中,课堂是靠环节目标去实现,环节目标靠课堂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有效教学的原则。它们的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没有总体课堂目标,课堂教学组织就不明了,会显得乱。那光有课堂目标,没有环节目标,教学会显得空洞。所以有了课堂目标后,制定环节目标必须注意,环节目标有若干,都为实现课堂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 (二)训练定点有效——突出重点

音乐课堂语言艺术

音乐教师课堂语言艺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老师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学生百般回味;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给学生带来快乐;老师果断奔放的语言,给学生激情;老师谦虚谨慎的语言,使学生真诚。 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和语言性的艺术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不仅可以再现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的今天,要想做一名教学理念新,教学效果好的优秀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样也要注重语言艺术的锤炼,在追求音乐美和语言美的结合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课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一,音乐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语言美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学生喜欢教师的教学语言有艺术魅力。特别是音乐课的语言。要求富有艺术性的语言为音乐课“画龙点睛”,为音乐形象“推波助澜”。音乐教学的艺术性要求音乐教师语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要同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相协调。这样可以创设更为真切的体验情境,并使学生在语言的感染下更快地走进艺术情境,并加深音乐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由于学生对教师语言的接受和反馈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教师的表情,动作,神态,风度等综合判断,也就是说,听觉还需要借助视觉形象的帮助才能形成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依次教师要不断追求语言,声态与神态,形态的吻合,直至“声,神,形”的合一。试想,如果我们微笑着叙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或是唱“花儿开了,鸟而叫了,多么好......”时面无表情,那么学生如何从矛盾的言谈举止中得到肯定的判断呢?因此,教师不能忽略教学语言中所包含的无声的体态语言(形态,神态,动作,手势等),它们与声态语言构成和谐统一的课堂语言整体。 二,音乐教师的语言富有文学艺术 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每位教师都应孜孜不倦地提高自己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音乐作品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曲式,配器等因素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因此,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的语速,语调也要与这一塑造手法相一致,做到缓急一致,轻重一致,高第一致,使语言氛围与音乐氛围相互交融,浑然一体。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富于节奏感和韵律感,音乐是通过旋律和节奏感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因此,音乐课教学的课堂语言其节奏感与韵律感是非常重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把握得好,应用得恰如其分,能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鲜明,更丰满。在教学中注重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及时调整语言的速度,高低,强弱,使课堂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如:“请”,教师要面带笑容,再用手做一个请的手势,说:“让我们一起唱起来。”除了要富有节奏的表述外,还可加上简单的与节奏相配合的动作,如:双手按节奏变换拍子拍手或做请的动作,当学生学唱乐谱时,教师用手势,身体配合教师语言边做边说,另外,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教师应该学会的一项本领。当教师对音乐作品理解深刻时,这部作品的音乐情绪应该可以从教师的眼神中初步认识作品起到了一种辅助作用。 三,音乐教师的语言要言简意赅 音乐教师的语言要简要,精练,具有启发性。烦琐,堆砌,喋喋不休的语言会让学生不得要领。讲课应当“要言不烦”,象《札记·学记》里所要求的,“其音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说话简约明达,以细微浅近之语阐明至善美之理,使人透彻理解。” 语言是重要的,但音乐课毕竟不是语文课。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流动的音响,它是创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市一等奖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融合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融合 摘要:“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而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情”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它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只有充分运用“情感”这一因素,以情激情,以情施教,利用情感资源点燃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之火,启发学生的情感资源,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融入音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情感以情施教激发融入 一、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音乐给人情感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贯穿于音乐的始终,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也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目标之一。情感在音乐中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情感的音乐是空洞的,乏味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具备了表现情感的意识,就会在学习时全心身地投入,运用各种技能技巧,主动地创造美妙的音响效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的表现能力,满足他们的自我表现欲望,还能增强学生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唤醒丰富的情感心理活动,使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包括理论学习都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因而,如果只注重学生的音准、节

奏、音色和技巧等技术层面的教学,而忽视对音乐情感的启发和培养,不但会使学生的音乐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还会影响教师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各种情感,并且要将各种情感要素的感受过程同音乐技术的学习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独特感受,再通过具体的演奏形式才能更好地演绎音乐作品,逐渐融入美妙的旋律,真正体验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情感涵盖了一个人的感悟力、自制力、刚毅力以及与人热忱相处的交往能力等内容,情感由自我感受、自我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反映选择五个部分构成。情感也是一种智能,它是完美人格高尚情操的集合。情感是先天性带有的,但情感品质不是先天自有的,而是教育实践的结果。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应是教育中的根本性问题。音乐教学需要学生有移情共鸣的敏感力和自我表现力,需要反观自身的体验与表达,而且情感在音乐效能方面,起着知识技术价值导向的作用。 音乐作品,重在表现情感。无论什么体裁、题材的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爱憎情感。音乐创造者与音乐接受者之间,或者说音乐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要达到相互的了解,靠的是音乐,而这种音乐,我们可以比喻为“语言”。这种“语言”,也就是我们常所说的“音乐语言”。构成音乐语言的要素有许多种,其中有四种最基本的要素,即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这些是作曲家们最基本的元素,作曲家们通过灵感赋予每个音符不同的内涵,音符根据节奏交织在一起,透过旋律,集中地表现作者特定的情感,可以呈示音乐作品

小学高年级音乐课识谱的教学反思

小学高年级音乐课识谱的教学反思 小学高年级音乐课识谱的教学反思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就象学语文一样要会读一篇文章就必须先学识字。学生要会唱简谱,同样先要学识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从听觉训练入手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识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室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律等作用。 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 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

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以教六年级学生唱,《星星和灯光》为例。由于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歌特点,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把歌曲中的主音572编成一些旋律小片断让学生练唱,唱熟这些片断旋律后,把这些片断与歌曲旋律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一改以前依靠灌输,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传承式教学,取而带之的是一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识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走入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浅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内容摘要:目前许多中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并未突出音乐教学的艺术特点,采用的是其它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重讲解、轻感受;重理智,轻情感;重被动接受,轻主动参与。教师多强调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严肃,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上听得似懂非懂,课后忘得一干二净。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差,也不受学生欢迎。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主要针对怎样培养学生兴趣这个话题来展开讨论,通过引趣、激趣、增趣等方法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成为其心灵最美好的东西。 关键字:兴趣识谱引趣激趣增趣

浅谈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一课题,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的。 有一句话“艺术是不分国界,不分年龄的天堂。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走进这美丽的天堂,所以我们要珍惜这分属于你我的艺术灵感和情缘”。其实当我们最开始走进和接触艺术的那一瞬间,不过是因为我们怀捧一份好奇,而这份好奇心正是兴趣的根源。 那么兴趣究竟有多重要呢?他就好象我们学习过程中的催化剂,有了他我们就会举一反三,会乐此不疲,会多苦多累都心甘情愿。那么当我们如此主动的去探究,去学习,成功也一定会和我们付出的汗水成正比。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人”。可见一个个性完美的、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把音乐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把音乐作为糊口谋生的手段。作为中国的青少年一代更应懂得:为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工作,必须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而广大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水平,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音乐文化水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每个青少年都有自觉提高自己音乐文化水平的责任。 一、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动力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在基础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因为,没有兴趣做基础,包括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学校教育只是人生的一个学习阶段,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比

教师论文《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论题:谈音乐艺术教学中的语言美 学校名称:兵营镇中心学校 专业:音乐 教师姓名:何欢 时间:2015年6月30日

目录: 一、课堂导入语的艺术 二、课堂教学提问的艺术 三、教师体态语言的艺术 摘要: 音乐的美,不仅仅表现在乐曲的美和教师的口头语言美上,它还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 一名优秀的教师为使自己的课堂讲演语言更充满生命活力,一定会非常善于巧妙地借助语言艺术来表达授课内容和思想感情,以深化课堂教学的主题,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完美、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音乐教学,课堂语言,语言艺术 引言: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去创造美。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声乐、钢琴等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外,还应该具有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最重要的手段。语言艺术的目的是使这一交流达到最理想的状态。音乐是流动的艺术,它有着来自韵律的流动美。而音乐教师作为美的课堂的组织者也需要有美的语言来为课堂增添魅力。美的音乐可以表达美的语言,而美的音乐也需要美的语言的诠释与润泽。但究竟如何在音乐课上恰当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也是值得每一位音乐教师关注的问题。

正文: 教育教学语言既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质,也是教学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讲授法为主的有意义接受学习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透过教师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学生可以挖掘出教师的思维进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捕捉到思维历程中闪现的火花,从而激起提高自身思维能力的愿望。一般来说,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学生的形象思维,理性概括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教师语言的机智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语言的观点会影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语言的材料会影响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课堂语言要体现出艺术性,音调高低和强弱、语流快慢和间隔要与学生的心理节奏相适应,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切忌语言平淡、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否则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出现打瞌睡、心不在焉等现象。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 音乐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是师生交流的主要纽带,教师的语言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由于很多音乐教师对课堂语言的重视不够,以至于课堂中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那么,如何体现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呢?本文重点围绕这一点进行了阐述。我认为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文学素养;二、教师能体现恰当、优美的形体语言。 【关键字】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启发性鼓励性优美性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旷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不仅是架起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与纽带,而且是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思维、展开音乐想象翅膀的钥匙。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除了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考虑学生活动的创编之外,尤其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表达。 工作不到三年的时间,我也听了好几节同行的课,有很多感慨。深感到教学语言是那么地重要。教师的语言清晰,学生能从中获得快乐;教师的语言亲切温和,学生能从中获得温馨,留下回味;教师的肢体语言优美、和谐,学生能从中获得启发。好的教学语言,学生听得起劲,教学效果显著;差的教学语言,学生听之无趣,索然无味,更别谈教学效果了。语言的优越性是任何教学媒体所不能代替的,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 通过观察与摸索,更主要的是实践,我觉得教学语言的几个方面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的文学素养 1、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语音的准确性——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的特点,切忌带有家乡方言,要有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乐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学生导入到自己创设的意境中。 提问的准确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千万别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的问题,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王良英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现行的音乐识谱教学现状在经过多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洗礼之后,虽然有一定改观,但仍然仍存在“老、大、难”的问题,“费时多、收效微、负担重”的困难,长久未得到根本解决。 现状一:在新一轮的音乐课改后,曾流行着这样一种提法: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的倾向,在人文性主题的统领下,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导致了老师们对识谱教学有了一个误解,认为有识谱的教学就是枯燥的技能训练,这就违背了新课程理念,于是老师在教学中随意降低识谱的要求,故意回避、淡化识谱教学,忽视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导致乐理知识体系脱节,使得学生对识谱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不敢、不愿去识谱。 现状二: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读谱训练”, “视唱练习”,有时甚至整整一节课都在让学生练习识谱,搞所谓的“集中识谱法”,而我们小学的音乐课一周只有两节,这个间断的集中其实达不到所要的效果,反而造成了一种低效的现状。这样的教学违背了音乐教学的本质,它把教学的手段当成目的,把对音乐技能训练为音乐素养培养,它违反了学生的学习规律。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摆正识谱与学习音乐的关系:我们的识读乐谱是各种音乐表演活动——特别是歌唱、演奏活动中的工具性教学内容,对这些教学内容来说,识读乐谱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寻求适当的、有效的识读乐谱的教学策略,让识谱教学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活动密切结合,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二、概念界定:

1.有效: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的识谱能力获得进步和发展,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到转变,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学过程得到优化,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有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要符合本年级段学生已有的识谱水平和认知规律,要能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可操作性:制定的策略便于操作,利于评价,符合教育教学规律。 2.教学策略:邓佑建在著作《教学策略》中对教学策略的定义是: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音乐课程标准》理念: 它指出:“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有一定程度的识谱能力”。教会孩子们识谱的方法,运用各种策略让孩子能不机械地识谱,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表现,才能使他们的音乐兴趣更好的得以持续与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 教学策略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在合理分析每个学生的语言、逻辑、运觉、节奏、交际、自省等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充分备课,形成有效识谱教学的准备策略。其次应在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自主探究为基调,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有效识谱教学的实施策略。最后应围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事实上有效教学就是学生多元智能得到有效发展的教学。 3.有效教学理论:

小学音乐创作教学与心得

小学音乐创作教学与心得 由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了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是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破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作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中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

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融合于其他音乐教学领域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作品中使用的被称为“合尾”的传统作曲技法,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之后,给出一个旋律片断,要求每个同学(或分小组)创作一段旋律,均以此旋律片断做结束句,尝试“合尾”的创作手法。这种探究、体验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同时将创作实践融合于欣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选用歌曲第一乐段来讲解乐汇、乐节、乐段、半终止、完全终止等作曲知识。在这个乐段里,可以让学生知道:第一乐句的第一乐节与第二乐句的第一乐节是采用变化重复的手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情感的研究”心得体会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可以起到宣泄情感,疏导情绪的作用,在音乐欣赏、演唱、演奏过程中,通过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润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受到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渗透,从而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小学生尚处于蒙昧之时,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活阅历和经验,他们的审美情感、思想情感、道德情感都处于形成阶段,由于小学缺乏产生特定情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音乐教学活动,采用各种适合的手段,从各方面来培养和促进小学生丰富而健康、积极而向上的情感。怎样更好的发挥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呢? 一、情感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任何艺术都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同时,也可以反所用于生活。“当语言无法表达的时候请让音乐响起来吧。”这句话形象的告诉我们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特定的形式,更集中、更强烈也更容易地表现人们在生活中的情感,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使人心境平和、舒缓,激烈、快速和强劲的音乐使人心情激动、兴奋,而下行的旋律又会让人忧伤。因此,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小学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打动学生的

情感,给他们一种熏,一种滋养,让他们在愉快欢乐的氛围中的不断地受到情感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也最适合于表现感情的艺术。 二、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 (一)、培养审美情感。在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等,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的使用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启发学生对音乐中美的因素的鉴赏力及表现力。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在悠扬的演唱结束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这些美丽的景色,老师轻轻的朗诵:舞动的船桨、粼粼的波浪、白塔、绿树、红墙、还有树上的夕阳,然后再让学生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在重新演唱中,要求学生把歌声唱的更加悠扬、更加优美,(如果有条件,也可以把这首歌的MTV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下)从而达到对学生审美情感的调动,让学生逐渐懂得欣赏美、发现美,并体会到生活中的美的存在。又如在《嘀哩嘀哩》一课时里面,老师通过边表演边朗诵:“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山林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有绿草,还有小黄鹂在嘀哩嘀哩的唱歌”。老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要建立音乐教学方法的次序和系统。从音乐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由于音乐学习内容丰富必然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复杂性。把这些众多的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不同的特点区分开来,有利于音乐教师更好地分析和认识它们,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以便能够更好地将众多的音乐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之中。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 以学生学习活动内容领域来划分,音乐教学方法可以分为:歌唱教学法、器乐教学法、律动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创作教学法等。 以音乐教育家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命名来划分可分为: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方法。 以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来划分可分为: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等。 本书按照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将音乐教学方法分为: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式教学方法。 1.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主要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它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示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是传授型的教学方法,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是要求教师在充分激发、鼓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才可以实施的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式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①能够充分发挥教师音乐技能和语言能力方面的特长,是一种省时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②适用于在短期内系统传授大量音乐知识素材的教学。 ③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接受并逐渐把握系统的知识结构,养成系统的思考习惯。④能够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掌握并积累众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教学方法,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动地接受、掌握音乐知识素材的能力。在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又可分为讲述、讲解、讲评三种形式。 ①讲述。是指教师向学生对某个事件或某种事物以叙述或描绘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强有力的情绪作用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会和感动,如对音乐作品的作家生平、创作背景的介绍与描述。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厦门华侨中学涂维佳 摘要: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声乐、钢琴等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外,还应该具有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声乐、钢琴等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外,还应该具有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你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是语言,你是通过语言去打动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然后,语言可以是强有力的、锐利的、火热的、也可以是软弱无力的。”这句话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与艺术性。一位好的老师,他懂得用情感,用智慧加注在语言上来引导学生,引导这些不同的个体。所以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艺术。老师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学生百般回味;老师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给学生带来快乐;老师热烈奔放的语言,给学生激情;老师温柔细腻的语言,使学生真诚……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导入语的艺术 音乐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特别是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精妙的语言导入是引人入胜的引子,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还可以引导其更快地进入音乐的特定情景中,

音乐教学中的语言美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语言美 音乐的教学过程是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师的语言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若在音乐中没有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就会使其变得枯燥、乏味,失去艺术魅力。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语言,正因为语言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而语言是健康人具有的本能,在诸多因素上与音乐相通。为更好的优化教学过程,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来。我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用语的合理使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要准确精炼 普通话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尤其要做到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师字正腔圆的发音,不但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规范准确的发音,为歌唱的咬字吐音打下扎实的基础。 音乐课有时间的限制,要把音乐知识系统完整地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用语就必须准确精炼。要抓住教学内容中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和创造。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习兴趣,到把他们带领到音乐的海洋之中,都应富于逻辑,引人入胜。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随意发挥的音乐课是难以具有吸引力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炼的词汇作引导。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在课前就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备课时就要有组织课堂语言的准备,并选择最好的表达方式。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保持连贯统一,顺利实现音乐教学的环节转换,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效果。 二、生动形象 音乐中的很多知识,对于低年级段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照本宣读,局只是为了上音乐课而上音乐课的话,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逐渐削弱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讲授时,要力求做到删繁就简,通俗易懂,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真正快速有效地帮助掌握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那些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生活中的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来对他们进行启发、引导。如:唱歌时气息的运用可以说:在清晨当你闻到花儿发出的清香时,你情不自禁地走近她并深深的呼吸时的那种享受的感觉。又如歌唱时的面部表情的讲解时:同学们你们打喷嚏时的动作就是最美的歌唱表情。如乐器:讲解竖笛,葫芦丝等吹奏乐器时的口风运用,可以让同学们回忆吹蜡烛时摇晃而不灭的感觉,那么他们在吹奏时就不会把一口气一下全部吹完,从而造成刺耳的怪音;或者手里拿着一张薄纸用气轻轻吹纸飘动时所运用得气息……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越形象、越生动,所列举的例子越贴切,学生就越容易理解,这比起一大堆枯燥的纯专业术语,要实用得多。但不代表不用专业术语只要做到适时而用因“才”而用即可。 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还能引发他们的想象、联想。如:在欣赏歌曲《野蜂飞舞》前,教师可以说:“在我们国家的端午节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组织了各种纪念活动。你看:现在正在进行划龙船比赛。瞧,选手们划得多带劲,一个个精神饱满,神采奕奕,江面上的几条龙船正你争我赶的向我们划来。”教师运用这样的描绘性语言,既渲染了课堂气氛,又引发了同学的联想还贯穿了一节节气知识。 三、优美韵律 高山流水、雅韵起伏。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有了节奏、节拍、曲调、速度、强弱等等音乐内容的完美结合,才富音乐迷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此。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音乐的审美核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前提)。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小学音乐课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 一、培养学生识谱兴趣 1.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 如,游戏l《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果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游戏Ⅱ《给小动物找家》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 如,小猫3、小狗ii小鸡77 7、小鸭66 66,公鸡5 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 2.在认识唱名、音位、音高的基础上,进行听辨单音的练习。 如,游戏《小鸟飞》: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鸟,手拿或头戴小鸟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当飞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鸟”放到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 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法》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 二、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识谱教学 1.先学歌曲,再识谱。 学生通过听老师范唱或录音机演唱,把所学的歌听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视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视谱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线谱上的音高位置。 2.先学节奏,整首识谱。 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奏、节拍的训练。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 如歌曲《剪羊毛》的附点音符比较多,是本课的难点,我们先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3.先攻难点,再识谱。 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

浅谈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 王亚丽 (岷县闾井镇中心小学,甘肃定西 748407) [摘要]:音乐创作教学是音乐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中应注意消除音乐创作神秘感,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逐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体验到音乐创作的快乐,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创作教学方法 引言 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把“音乐创造”作为四个内容标准之一,这样的拓展表明新课程标准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视。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大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社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小学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是中小学音乐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消除音乐创作的神秘感 古今中外,许多感人至深的音乐名做都是作曲家在艰苦的脑力劳动中创作出来的。所以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作曲不是一般人可以涉足的,超出了普通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学习范围。然而,中小学生并非没有音乐创作的愿望和能力。我们没有理由认为能写作文、会自由绘画的儿童,不能创作出自己的旋律和节奏。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以培

养作曲家为教学目标,学生只要能通过创作实践获得体验,从而加深对音乐美的理解也就达到了目的。 从个体成长发育角度看,音乐创造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婴儿的咿呀之声不仅仅是说话的前奏,也是歌唱和无拘无束作曲的开始。我国学者许卓娅研究发现:婴儿在3个月左右时就会开始进行嗓音游戏,2岁前后许多儿童开始进入近似歌唱的阶段,3岁的儿童能够为短小、重复的歌曲填写新的歌词,4岁的儿童已经初步意识到创作应该与别人不同,4—6岁的儿童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能独立地即兴哼唱出相对完整的新曲调…… 中小学生是具有音乐创作能力的,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破除他们对创作的神秘感、恐惧感。首先,要使学生相信自己具有创作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鼓励学生,使他们从原有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其次,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教师也要尽力发现学生在创作上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适当给予赞扬。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创作出较为流畅自然、相对比较理想的作品,好像朗读学生作文中的范文一样,在课堂上予以吟唱、分析。这样,学生必然会增强信心提高兴趣,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将创作教学带入到其他音乐教学当中 音乐作品体现着音乐创作的一般规律,以作品为载体,在欣赏教学、歌唱教学和器乐教学中,处处都可以渗透音乐创作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向学生介绍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收获 城关中学音乐组代虹转眼我已经在城关中学教学三年了,在这三年中,我收获很多,碰到了很多困难,遇到很多可爱类型的孩子,有的闪闪惹人爱,有的调皮的让你无奈,而有的真的让你想死的心都有……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学生,才有了我们多彩的校园。和这在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很知足,知足于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知足于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知足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知足于人生的平淡,平淡的人生也可点缀纷繁!应该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有了工作本身就是快乐,幸福的。我们应该享受这份快乐,珍惜这份幸福。用感恩的心快乐的去工作去奉献。即使多舛的命运给你带来苦难,带来绝望,但我们仍要心怀感恩。一个人学会了感恩,才能托起世界的脊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世界的主宰―――人,更要充满感恩之情。一颗感恩的心,化干戈为玉帛,一颗感恩的心,化腐朽为神奇;一颗感恩的心,化冰峰为春暖。人生路上,缺少了感恩,就缺少了阳光雨露。心怀感恩,就能回报社会,报答自然。 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工作的平台;感谢领导,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同事,给了我兄弟姐妹般的温暖,更要感谢学生,给我自信,激发我无穷的工作热情。 作为一名教师,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敬业。因为我们拥有着培养祖国花朵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和本分,也是我们的信念!每个人的心灵之花就会绽放最美丽的笑颜,我们的世界才会越变越美好!其实,奉献对任何人都不苛刻。常言道,播种善良,收获友爱;播种希望,收获未来。我们既然选择了讲台,就选择了默默奉献。 如今的教师,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的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搞好教育的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通过我校师德建设的学习和探讨,是我懂得: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只有认真的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思想的导航灯。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以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而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音乐的学习就是以学生为本,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