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小木偶的故事(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   小木偶的故事(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   小木偶的故事(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小木偶的故事

开心回顾

1.比一比,再组词。

煤()代()乘()

谋()伐()剩()

【答案】煤炭代表乘法谋略伐木剩下

【解析】对形近字辨析的考查。注意形近字组词时,根据词义判断字形。“煤”和“谋”火字旁的读“méi”与火有关,可组词:煤炭、煤矿等;言字旁读“móu”可组词:谋略、谋划等。“代”可组词代表、代替等,“伐”读“fá”,可组词:砍伐、伐木等。“乘”是多音字,加“刂”读“shèng”,可组词:剩下。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A.景物。 B.完了,一点不剩。 C.照耀在物体上能使视觉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D.光彩,荣誉。

(1)柴已经用光.了。()

(2)我们长大后要为国争光.。()

(3)大草原上的风光.很美丽。()

(4)这里光.线很充足。()

对:A.回答 B.向着 C.对面的 D.互相 E.正确 F.对待

(1)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2)有理不在声高,谁说的对,我们就照谁说的做。()

(3)主持人的一番话说得我无言以对。()

【答案】光:(1)B (2)D (3)A (4)C 对:(1)B (2)E (3)A

【解析】考查对字义的理解。字义指一个文字所具有的含义、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同。“用光了”意思是用完了,用没了;“为国争光”意思是为国家争光彩,荣誉;“风光”指风景,景物;“光线”指光照,照耀;“对着”面对面对着的意思;“说得对”是对错的对,正确的意思;“无言以对”是说没有什么话可以说,这里“对”是回答的意思。

3.比较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在意思相同的一组后面画“√”。

①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

鸟儿天天站在树枝上,给树唱歌。()

②树对鸟儿说:“再见了,鸟儿!”

鸟儿对树说:“再见了,树!”()

③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

【答案】③√

【解析】考查学生理解句子语意表达的能力。

①“天天给树唱歌”和“鸟儿天天站在树枝上”被修饰语发生的改变,语意也不同了。

②主语发生变化,意思不同。

4.四次对话。

(1)第一次对话是鸟儿与____________的对话,约定明年相见。后面三次分别是鸟儿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话,从文中可以看出鸟儿为了见到树

____________。

(2)树的变化过程:树)()()

(3)鸟儿有一种可贵的精神,那就是____________。

(4)树也有一种可贵的精神,请用八个字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四次对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让朗读表达感受。

A.焦急、担心

B.坚决、肯定

C.请求、期盼

D.平稳、低沉

①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②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③她问大门:“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④大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答案】(1)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费尽周折

(2)木头木条儿火柴

(3)信守诺言

(4)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5)这四次对话展开了故事的情节,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文章所说的道理也在这些对话中显现出来。

(6)①C ②B ③A ④D

【解析】(1)对课内文章内容识记和积累。注意课堂认真听课、记笔记。

从文中的故事情节找出鸟儿与树、树根、门先生、小女孩的对话,可以看出鸟儿为了见到好朋友树费劲了周折。

(2)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文中门与鸟儿的对话中找到,门告诉鸟儿“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可以找到正确答案。(3)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查。读完课文内容,通过鸟儿找树和最后对着火焰唱歌的全过程,总结概括出鸟儿信守承诺的可贵精神。

(4)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考查以及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考查。从树在自己整个由树变成火焰燃烧自己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怨言的过程总结概括树的奉献精神。

(5)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这篇童话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小女孩这四组对话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吗,告诉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6)考查学生朗读课文时,把握情感的能力。注意体会文中各角色内心的真实感受。

5.主题积累。

(1)写一句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连续的两句和树木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友谊是心灵的结合。

(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解析】对名言佳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的考查。两道题都属于对课文内容知识的进一步延伸。课文内容主要讲鸟儿和大树的友谊,在友谊方面考查学生对名言佳句的积累;通过鸟儿和大树的故事重点讲述了大树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过程,又在树木方面考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木偶的内心活动。

4.进一步感受拟人体童话的特点。能较合理地续编故事。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通俗易懂、情趣盎然的童话故事。

课文先写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以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接着写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屈甚至是痛苦、伤心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时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读完故事,我们不禁会发出和小木偶相同的感叹: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但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态度,要用我们的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童话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嘻而受冤枉,遭误解,被怀疑;直到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童话构思巧妙,让我们在同情小木偶遭遇的同时,反省自己的生活,感悟快乐的真谛。

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一样,也属拟人体童话,而且文中对话也比较多。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去年的树》的方法阅读本文,在阅读中进一步感受这类童话的特点。

2.词语的解释。

木匠:做制造或修理木器、制造和安装房屋的木制构件工作的技术工人。

木偶:木头做的人像。

左瞧又瞧:左看看,又看看。本文指老木匠翻来覆去地看也找不到答案。

板着脸:表情严肃或不高兴。

神奇:非常奇妙。本课指这把雕刻刀不同寻常。

添:增加。

收拾:整理;整顿。

兴冲冲:形容兴致很高的样子。

亲热:亲密而热情。文中指小红狐为了骗取小木偶的信任假装“亲热”。

反应: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

灵活:敏捷;不呆板。

拽住:拉住。

挣扎:用力支撑。文中指小红狐不甘心被小木偶抓住,不停地反抗。

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装:故意做作,假作。文中指小兔子误以为小木偶在假装头疼。

龇牙咧嘴:形容痛苦、凶狠的样子。

嘟嘟囔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剧烈;凶猛。

女巫:本文指会使用魔法,运用魔杖的女性巫师。

可怜巴巴:状态词。形容可怜的样子。

魔杖:魔术师所用的棍儿。本文指有魔法的棍子。

3.句子的解析。

①“笑是很重要的。”老木匠对自己说:“谁要是不会笑,谁就没办法过快乐的日子!”

这里用一个双重否定句强调了笑的重要性。故事就由“笑”开始了,“笑”是全文的一条线索。

②“走吧,外面的世界大着呢!”老木匠对小木偶说。

从老木匠的语言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他认为给小木偶添上笑嘻嘻的表情后,小木偶就能独闯世界了。朗读时,要用自我陶醉的语气,突出老木匠的心满意足。

③一只小红狐跑过来,很亲热地说:“嗨!小木偶!你的红背包真漂亮,让我背一下好吗?就背一下。我想看看这种红和我的毛色是不是相配。”

“好的。”小木偶说。

从小红狐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他的狡猾奸诈。小木偶一点儿防范之心也没有,爽快地答应了小红狐的要求,足见其善良与单纯。朗读时,要将人物的这些特点体现出来。

④“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尖叫。

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小木偶连用三个“我的”,表达出了他气愤的心理。朗读时,声音要高,要用申辩的语气。

⑤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这是第一次描写小木偶的笑。小木偶的“笑嘻嘻”与小红狐的“愤怒”形成鲜明对比,让穿警服的熊产生错误的判断,冤枉了小木偶。

⑥“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笑嘻嘻地回答。

这是第二次描写小木偶的笑。“脑袋疼”本来是一件痛苦的事,此时的小木偶一定非常难受,可他回答时“笑嘻嘻”的表情让人感觉他是装出来的。要带着“笑嘻嘻”的表情来读“脑袋疼”,从中体会丰富的表情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⑦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这两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生活中,笑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但是,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我们要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作业设计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没______()背______()

______() ______()

【答案】méi(没有)bēi(背包)

mò(淹没)bèi(后背)

【解析】考查学生对课内多音字的辨析。多音字的积累可以通过组词来帮助记忆。

2.按要求写词语。

(1)含有“笑”的双音节词语。

讥笑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含有“笑”的三字词语。

笑嘻嘻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补充含有“笑”的四字词语。

哭笑不得笑逐____开 _____堂大笑谈笑_____生

【答案】(1)微笑苦笑(2)笑哈哈笑盈盈(3)颜哄风

【解析】考查学生的词语积累。通过本课学习的文章内容延伸到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分别写出与“笑”有关的双音节词语、三字词语和成语,最后写成语部分已经由“写成语”降低到“补充成语”大大降低了学生想词过程的难度。

3.对错我会判。

(1)这篇童话是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2)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不一样,本文属拟人体童话。()

(3)小木偶一开始就会各种表情。()

【答案】(1)√

(2)×

(3)×

【解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辨析。

(1)文中第七自然段老木匠说的话,强调了笑的重要性。故事就由“笑”开始了,“笑”是全文的一条线索。

(2)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都属于拟人体童话。这类童话的主人公多是人类以外的各种人格化的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例如猫、狗、鱼、虫、鸟、树、石、风……

(3)从文中第八自然段可知,小木偶一开始只有一个“笑嘻嘻”的表情。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观:A.看 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1)昆明的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2)你走马观.花,怎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呢?()

(3)爷爷虽然70多岁了,可是,他豁达乐观.。()

【答案】(1)B (2)A (3)C

【解析】考查对字义的理解。字义指一个文字所具有的含义、意思。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同。“景观”由词可以想到字的意思:景象;“走马观花”意思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观花”便是“看花”的意思;“乐观”说的是人的一种心态,也是由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产生的心态。

5.按要求做题。

(1)老木匠做出有鼻子有眼,能走路,会说话的小木偶。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木偶笑了。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穿警服的熊拎起小木偶,把他扔出去好远。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木偶脑袋很疼,还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谁也不会相信他。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吧()外面的世界大着呢()()老木匠对小木偶说()(给这句话加上标点)

【答案】(1)老木匠做出小木偶。

(2)可怜的小木偶终于笑了。

(3)小木偶被穿警服的熊拎起,扔出去好远。

(4)小木偶脑袋很疼,还一副笑嘻嘻的表情,谁会相信他呢?

(5)“,!”。

【解析】改写句子就是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的形式进行不同样式的改变。

(1)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就是去枝减叶。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宾语。

(2)扩句,就是在只有主语、谓语、宾语的主干句上“添枝加叶”,把“干枯”的短句子扩长为“枝叶繁茂”的长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

(3)“被”字句是指在核心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表示被动的主谓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4)陈述句变反问句,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②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5)对标点符号使用的考查。本句是一句语言描写,注意,“某某说”放在句末时,结尾用句号。

6.阅读天地。

慢慢地,小木偶不再伤心了,脑袋也不疼了。

“小木偶,我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送给你。”小女巫说完,又用魔杖

..()在小木偶的脑袋上点了几下。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

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1)给文中加点词注音。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所有——()关心——()

(3)文段中表示表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词语中描写表情的词语有()

A.愤怒

B.兴奋

C.严肃

D.欢呼

E.同情

(5)在点明中心的句子下面画横线。

(6)“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A.在生活中,笑是最重要的,是非常美好的。微笑着面对一切,你就会永远快乐。

B.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但不能只会笑。不同的事情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情感,要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面对生活。

(7)“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ózhàng

(2)全部关爱

(3)哭笑生气着急

(4)A B C

(5)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6)B

(7)这两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在生活中,笑是非常美好的,谁要是不会笑,就无法体验到生活的快乐。但是,生活是复杂的,除了一些高兴的事之外,还有一些伤心的事,不同的事情会引起我们不同的情感,我们要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生活。

【解析】(1)对汉语拼音的考查。注意拼写规则和易误读的音节。

(2)对近义词的考查。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①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如:关心——关爱。②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

(3)对神态描写辨析的考查。“表情词”指的是可以用来对脸上所表露出来的感情进行修饰的词。从选文第3自然段可找出答案。

(4)对神态描写辨析的考查。“表情词”指的是可以用来对脸上所表露出来的感情进行修饰的词。

(5)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段一般会出现在结尾处,仔细阅读文章,根据文章的内容,可知本文的中心就是结尾的两句话。

(6)考查学生对关键句理解的能力。联系文章前后内容,即可正确理解老木匠的话。

(7)考查学生解决拓展延伸题的能力。通过课文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理解和体验即可,答案仅供参考。

7.表情回顾。

(1)小木偶只有一幅“_____________”的表情,先后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的误解。

(2)假如小木偶拥有人类所有的表情,那会是怎样的呢?填一填。

○1“那是我的,我的,我的!”小木偶_____________地尖叫。

○2“脑袋疼。”小木偶抬起头()地回答。

○3“脑袋很疼。”小木偶一副()的表情。

【答案】(1)笑嘻嘻熊警官小兔子老婆婆

(2)①愤怒②伤心③痛苦

【解析】两道题都是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学完本篇课文从文中即可找出答案。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的故事

冬天的风衰老而疲惫,他的心正在变得越来越冷漠,他的脾气则一天比一天暴躁,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人们都不理睬这个吹胡子瞪眼的怪老头。

风的心里很凄凉,也很愤怒,他气呼呼地追赶着那些来不及躲进家里的人,狠狠地扬起灰尘,迷住他们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时的风是多么年轻啊,远远地听见人们的呼唤,他便忙不迭地从东方奔来了。他四处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用自己温暖厚实的手把人们从寒冷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的人们虔诚地感激他。春风得意,不辞劳苦,又将大地吹得焕然一新。

夏季来临,烈日炎炎,人们烦闷焦虑,见面就打听:“咦?风到哪里去了呢?”

风来了!他推来了云,云里吸了水,沉得要命。风顾不得劳累,仗着自己有的是力气,他把云攥在手里,使足了劲拧啊拧啊。雨哗哗地落下来,干巴巴的土地得到了滋润,汗流浃背的人一身清爽。他们欣喜若狂地拥出房门,争先恐后地邀风儿到家做客。风忙得不可开交,夏天的风真是宝,到哪儿都受欢迎。

秋天,风到了中年,他既不是柔情万种的春风,也不是热情洋溢的夏风,秋天的风沉静和煦,他悠然地在阳光和蓝天下漫步,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敬佩,人们啧啧赞美秋天是金风送爽,他走进了自己生命中光辉的顶点!

冬天渐渐到来,风一天一天老了,他抵御不住严寒,在冰冷的空气中瑟瑟颤抖,气喘吁吁。人们不再感激他、欢迎他,因为人们不再需要他。

孤独衰老的风四处流浪,他不时气恼地推搡着屋门,摇晃着窗棂。人们装聋作哑,置之不理。风在房檐下呜咽,在旷野上怒吼,在天空中嘶喊,在楼宇间悲号。

终于有一天,冬天的风停止了暴怒,也不再哭泣,他拥来了雪,雪静悄悄地落着,不动声色地掩盖了大地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1)给加点字注音。

暴躁.()瞪.()眼焕.然一新()

(2)本文讲述风的故事,显得特别亲切感人,主要原因是通篇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第2、4自然段之间省去了一句话,请你根据上下文将其补写出来。

(4)春夏秋冬的风各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回答。

春风:____________ 夏风:____________

秋风:____________ 冬风:____________

(5)人们对春夏秋冬的风各是什么态度?

对待春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待夏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待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待冬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zào dèng huàn

(2)拟人

(3)每当风伤心悲泣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往事。

(4)柔情万种热情洋溢沉静和煦孤独衰老

(5)感激欢迎赞美置之不理

【解析】(1)字音的考查。注意区分形近字。注意“瞪”和“登”的读音区分。

(2)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辨析的能力。全文说的春、夏、秋、冬四季的风都是把风比作人来描写,让读者倍感亲切。

(3)考查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能力。仔细阅读全文,这句话应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风的心里很凄凉,也很愤怒”“那时的风是多么年轻啊”之间的过渡即可。(4)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从文中4到9自然段提中对四季的风的描写中提取、概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