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园林史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园林史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园林史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园林史课程代码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园林史课程代码:6644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 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园林史是园林、风景园林等专业的专业课。它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园林艺术发展历程、主要作品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具有综合性强,理论性强的特点。先修课程主要有美术、园林艺术原理、园林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不同风格、流派园林的艺术特点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熟悉著名的园林作品的主要艺术成就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贡献;把握园林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课程基本要求为:

1( 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园林史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

2( 正确分析园林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主要园林流派的历史分期。

3( 掌握各主要园林风格流派形成的背景、主要艺术特点、重要作品和主要人物

4( 能正确进行中外园林的比较分析

5( 把握园林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园林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及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等内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

1( 园林的概念

2( 世界园林发展的4个阶段

3( 中国古典园林按隶属关系所划分的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等。 4( 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各个时期对应的朝代及年代。

5(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理解:

1(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园林产生的关系;

2(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与园林的发展;

3( 园林意境

4( 古典园林的特点

应用:

通过综述及资料分析,比较中西园林风格差异。

(二) 次重点

识记:

1( F.L.奥姆斯台德和E.霍华德对现代园林的贡献。理解:

1( 园林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2( 比较规则式园林与自然式园林的特点。 3( 园林四大要素及其在园林中的作用。应用:

能够从要素入手,对园林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 一般

识记:

1( 瑶池、悬圃、伊甸园、极乐世界、天园; 2( 中国古典园林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所进行的分类

理解:

中国古典园林史分期与中国社会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应用:

通过文献阅读,深化对园林发展阶段的认识。

第二章: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初形式和早期园林的发展进程,了解中国早期园林的主要内容和

基本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

1( 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初形式

2( 囿;台;一池三山;

3( 天人合一的概念及其对园林的影响 4( 上林苑的主要内容和成就。

5( 建章宫的主要内容。

6( 秦、汉主要皇家园林作品的名称、地点理解:

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的三大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君子比德与神仙思想);

2( 一池三山对园林发展的意义。

3( 生成期园林的主要特点

应用:

1(本时期古典园林的图示表现与分析。 (二) 次重点

识记:

1( 本时期中国历史的主要进程

2( 灵囿的主要内容及其功能。

3( 汉代长安城主要园林的分布。

4( 兔园

理解:

1( 西汉皇家园林的主要特点;

2( 汉代私家园林的规模、内容。

3( 皇家园林功能的发展演变。

应用:绘制建章宫平面设想图。

(三) 一般

识记:

1( 秦咸阳城规划的主要内容

2( 东汉皇家园林概况。

理解:

城市规划与园林布局的关系

应用:

结合文献,分析该时期园林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重要时期,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转折期园林的主要特点,

主要的园林作品和对园林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背景。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

1( 寄情山水思想与中国自然审美意识的升华 2( 北齐仙都苑、北魏洛阳华林园的总体布局 3( 私家园林在本时期的总体特征。

理解:

1( 魏晋时期陶渊明等人的隐逸思想;

2( 转折期园林的特点;

应用:

1(绘图分析北魏洛阳华林园的主要特点; 2(分析社会转变对园林风格转变的影响。 (二) 次重点

识记:

1( 六朝时期健康园林的分布。

2( 寺观园林的特点。

理解:

1( 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发展的影响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形式与功能的演变; 应用:

绘制北魏洛阳城的布局图,并对园林的分布进行分析。 (三) 一般

识记:

竹林七贤;魏晋风流;

理解:

非主流园林类型概况;

应用:

综合文献,分析转折期中园林各要素的变化。

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兴盛时期,要求学生掌握该时期园林的主要艺术成就,并

熟悉重要园林作品和重要园林人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 重点

识记:

1( 主要园林的名称、地点和规模

2(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主要类型

3( 文人园林概念

4( 皇家气派的主要特征

理解:

1(隋炀帝西苑,王维辋川别业,白居易洛阳宅园及庐山草堂,杜甫的浣花溪草堂等园林的

布局内容和造园艺术成就。

2(全盛期园林的特点及成就;

应用:

1(绘图分析辋川别业、庐山草堂的园林布局。 2(综合分析唐代文人园林的特点。

(二) 次重点

识记:

1( 唐代皇家园林的内容和布局

2( 唐代主要的寺观园林名称与内容。理解:

1( 长安城市规划布局;洛阳城市规划布局; 2( 诗情画意在隋唐园林中的表现形式。应用:

典型园林的图面分析

(三) 一般

识记:

衙署园林、公共园林概况;

理解:

全盛期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应用:

查阅隋唐时期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

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公元960—1271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从本时期开始,中国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期,要求学生对以艮岳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的布局、

造园手法进行归纳掌握,对私家园林的成就进行提炼和总结,对文人园林的发展能够深刻理

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

1( 宋代东京城布局及主要宫苑分布 2( 南宋临安城主要宫苑分布

3( 艮岳的山水格局

4( 宋代主要私家园林及其内容

5( 宋代文人园林的主要特点

理解:

1(从筑山、置石、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分析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

2(宋代皇家园林的特点;

3(富郑公园、湖园、环溪、独乐园的园林布局及成就。

4(园林产生的文化哲学思潮。

应用:

1(绘图分析艮岳的平面布局及造园艺术成就; 2(分析西湖的整体布局;

(二)次重点

识记:

1( 金明池布局

2( 《洛阳名园记》中的私园类型及数目。 3( 宋代寺观园林的概况

理解:

1( 宋代的其他园林概况;

2( 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概况。

应用:

对唐宋文人园林进行比较分析

(三)一般

识记:

1( 宋画“千里江山图”中的主要建筑类型和组合 2( 江南私园概貌

理解:

辽金园林的发展脉络。

应用:

宋代私家园林地形处理的综合分析。

第六章园林的成熟期(二)——元、明、清初(公元1271—1736年)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本时期各类园林作品的布局、设计手法和造园特点,对重要的园林作品能够进行绘图分

析,并熟悉中国重要的造园理论著作和园林人物。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

1( 御花园平面图及内容

2( 明北京皇城内的御苑分布图

3( 雍正时期圆明园平面图

4( 影园平面图

5( 寄畅园平面图

6( 各大造园家及造园的理论著作

理解:

1、文人园林的发展历程。

2、圆明园、寄畅园的艺术成就;;

应用:1、分析康熙时期北京西北郊的主要园林布局关系;

2、综合分析江南私园的主要特点;

(二)次重点:

识记:

1( 元大都及其西北郊平面图

2( 万岁山及园坻平面

3( 早期拙政园主要内容

理解:

1( 清初北京的私家园林的特点。

2( 本时期寺观园林的主要特点。

应用:

根据文征明《拙政园记》,《拙政园图》,绘制早期拙政园平面设想图。 (三)一般:

识记:

1( 主要造园理论著作的精华内容

2( 清华园的布局及内容。

理解:

本时期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相互影响

应用:

本时期社会发展变迁对园林的影响分析。

第七章园林的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一、学习目

的和要求

掌握本时期各类园林作品的布局、设计手法和造园特点,对重要的园林作品能够进行绘

图分析,并能对园林中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分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

1、乾隆时期西苑及琼华岛平面图、乾嘉时期圆明三园平面图、避暑山庄平面

图及颐和园平

面图,含主要景点。

2(网师园、拙政园中部及西部平面、留园平面图,含主要景点。理解:

1(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西苑(北海)的布局分析与艺术成就; 2(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的布局及造园艺术成就;

3(大型皇家园林建筑与自然要素关系协调的手法;

4(江南私家园林的掇山与理水手法;

5(园林中的园中园分析。

应用:

1(综合分析北京西郊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关系,绘制三山五园的整体规划示意图。

2(绘图分析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掇山、理水、植物配置手法及主要节点平面。

3(结合实例分析,全面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二)次重点:

识记:

1( 静心斋平面图、静宜园、静明园平面图、恭王府后花园平面图。 2( 退思园、豫园、瞻园、个园、瘦西湖主要内容。 3(岭南私家园林概况。

理解:

1、比较杭州西湖与清漪园昆明湖,寄畅园与谐趣园在格局上的异同。 2(比较本时期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的风格特征。 3(比较岭南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特征。 4(比较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及造园艺术手法。应用: 综合文献,对本时期寺观园林发展进行综述。

(三)一般:

识记:

1(林本源园林概貌

2(本时期其它类型园林概貌。

理解:

1( 寺观园林与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关系。

2( 社会经济发展对园林发展的影响。

应用:

对历史上的书院园林、衙署园林进行总结。

第八章外国园林史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为外国园林史,要求学生对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主要作品、代表人物、各类园林

的特点具有清晰的理解。指定教材中没有本章内容,希望学生学习参考教材。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重点

识记:

1( 西方园林的发展历程及年代。

2( 朗特别墅(Villa Lante),埃斯特别墅(Villa D’este )平面,凡尔赛花园平面,stourhead 花园

平面,stowe 园平面。

3( 石榴院平面,狮子院平面。

4( 十八世纪英国自然风致园的发展阶段与主要人物与作品。 5( 伊斯兰园林的一般特点。

6( 美国园林的一般特点。

理解:

1( 西方规则式园林的共同特征。

2( 故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园林的类型与主要特点。 3( 意大利台地园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 法国勒.诺特(Le Notre)式园林的主要风格特征及凡尔赛花园的艺术成就。5( 法国台地园与法国古典园林的风格比较。

应用:

1( 绘制分析图,总结意大利台地园的主要造园手法。

2( 绘制分析图,剖析凡尔赛花园的轴线系统。

3( 总结英国自然风致园的主要艺术特征。

4( 中西园林的比较分析。

(二)次重点

识记:

1( 欧洲中世纪园林的一般特征。

2( 埃斯特别墅、朗特别墅、凡尔赛花园内的主要景点。

3( 伊斯兰天国的一般特征。

理解:

1. 中国园林对欧洲园林的影响。

2.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产生的社会背景。

3. 十八世纪的社会北京与英国自然风致园运动。

应用:

1( 结合实例分析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风格特征。

2( 查阅资料,综述美国园林的发展历程。

(三)一般

识记:

1(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2( 古希腊的公共园林。

3( 雅典卫城。

理解:

1( 欧洲中世纪社会状况与园林风格的关系。

2( 印度伊斯兰园林的发展进程。

应用:

绘制泰姬.玛哈尔陵平面图。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

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1(指定教材: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周维权,2004 2(参考教材:西方造园变迁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邹洪灿译,2004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5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内容学时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园林的生产期 4

第三章园林的转折期 4

第四章园林的全盛期 4

第五章园林的成熟期(一) 6

第六章园林的成熟期(二) 6

第七章园林的成熟后期 8

第八章外国园林史 16

合计 5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30,、“应用”为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为: 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识图、绘图等。

六、题型示例

(一)(名词解释

1(台

(二)(填空题

唐代郊野别墅园的代表作品有、等。

(三)(选择题

1(英国自然风致园风行的时代是。

A.20世纪

B.19世纪

C.18世纪

D.17世纪

(四)(简答题

1(简述xxx的理水手法。

(五)(论述题

1(结合实例论述xxx园林的艺术特点及主要造园手法。

(六)(识图题

指出下图是哪一座园林,位于何处,注明5处其中的主要景点,分析其艺术成就。 (七)(绘图题

绘制xxx花园平面图,并对其地形塑造、建筑布局、理水、植物配置进行分析。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A卷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和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2选4) 1、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2、英中式园林:当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繁荣并逐渐过渡到绘画式风景园林以后,法国也掀起兴 造绘画式风景园林的热潮。由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为“英中式园林”。 4、阿多尼斯花园:古希腊有个祭祀爱神阿多尼斯的节日,届时雅典的妇女都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钵中种的是发了芽的萬苣、茴香、大麦、小麦等。这些绿色的小苗好似圣洁的花环,表达对爱神的祭典。这种屋顶花园就称为阿多尼斯花园。 5、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想、居住环境。 6、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7、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8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 9、一池三山:中国古代宫苑建筑中常见的规划形式,通常表现为在一片水域中设置三座岛屿 10、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用玉、石等雕刻而成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主要用来显示墓主的身份 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11、墓碑:初为引棺入墓穴的木柱,随埋土中,后为石碑,竖于墓道口,碑上多书刻文字, 记死者事迹功勋,或标明死者身份、姓名,立碑人身份、姓名等 12、华表:又称桓表,一种圆柱形的标识性建筑物,常立于宫殿、宗庙、城垣、陵墓前,柱身 常刻有花纹,柱顶有方石和立兽 二、单项选择题(20选10) 1、圣保罗教堂是_ _______ 国家的 A英国B意大利C法国D西班牙 2、下列哪个是最著名的法国风景式园林_A _______

《中国古典园林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 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 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 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 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寺观园林 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 陵寝园林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3、造园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4、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

中外园林史试卷A答案

《中外园林史》课程考试卷(A)答案 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枯山水 日本园林追求贴近自然,模仿自然的一种造园手法,其主要特点,是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2、古罗马列柱中庭 住宅采用四合院布局,一面为厅,周边为住宅,厅前及另一侧常设柱廊,当中则是中庭,以后发展成为四面环绕着外柱廊的庭院,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庭内种植 花草,形成柱廊院. 3、离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远郊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 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4、一池三山 历来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到清代?园中有水池,水池中堆有三座小山(岛),即一池——太液池,三岛——蓬莱、方丈、瀛洲。 5、台地园

意大利园林的一种造园类型,庭院多建于丘陵的斜坡上,园地是逐级升高的 台地。 、填空(每格1分,共30分) 1、日本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有枯山水、茶庭、洄游式庭园等三种。从造园的精致程 度上,有真、行、草格式之分。 2、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 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3、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的长久不浊的“水 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醇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4、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是美国纽约“中央公园” ,1858年由奥姆斯特德— 和沃克斯合作而成。 5、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 (西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和_畅春园。

中外园林史复习重点

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的风景式园林与西方规整式园林、伊斯兰规整式园林式世界公认的三大园林体系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 大自然的造化 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需要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 ?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加工提炼, 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努力,自然本身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其魅力。因此,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提炼和 升华。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 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都是美的天使。 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观察自然因子或自然风景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园地。所以,中国园林讲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的境界。 ?英国则人认为: ?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达到真美境 界。因此,可以模仿自然、表现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园林组成要素:建筑——建筑营造 ?山石——筑山 ?水体——理水 植物——植物配置 封建农业文明园林特点(作用): 1)为统治阶级服务 2)相对封闭性和内向性 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愉悦 4)主要由工匠、文人、艺术家完成 工业文明时期园林特点(作用): 1)向社会全体居民开放 2)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3)追求观赏美和陶冶情操,同时重在发挥园林的环境生态效益和

社会效益 中国园林发展的历史阶段: 夏、殷、周 秦、汉——————园林的生成期 魏晋南北朝————————园林的转折期 隋、唐————————园林的全盛期 两宋——————————园林的成熟初期 元明清——————————园林的成熟后期 1、园林的生成期主要内容介绍(殷周秦汉): ?1)比较幼稚的初级阶段,1200多年。 ?2)造园主流是皇家园林,重在秦汉时期(如上林苑) ?3)形成了三个园林雏形要素——园、囿、台 ?4)形成了三个重要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 式方向发展的重要意识形态。 ?——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中国园林史发展总结:所谓中国园林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下的园林史。它不同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欧洲园林那样,呈现出各个时代迥然不同形式、风格的此起彼伏、更嬗演变,各个地区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的相互影响,复合变异。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自我完善,因而表现出稳定的、缓慢的、持续不断的历史演变风格。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以帝王贵族狩猎为主,园林表 现为苑囿的形式。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 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 ?园林全盛期——隋唐——园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文人画家 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倾向于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的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题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要点 1、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 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以帝王贵族狩猎为主,园林表现为苑囿的形式。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 园林全盛期——隋唐——园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文人画家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倾向于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的阶段。 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古典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造园活动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造园艺术上,技巧更为发达。 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筑山:“叠山”“掇山”。园林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一拳则太华千寻”。 理水:“山嵌水抱”。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并且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即“一勺则江湖万里”。 植物:栽植树木不讲究成行成列,但亦非随意参差。往往三株五株、虬枝古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运用少量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规整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建筑控制一切。 英国风景园林:建筑物与其它造园要素相互分离,建筑退避三舍。 中国山水园林:建筑与其它要素有机组织,彼此协调、相互补充;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 建筑形式多样,得益于木框架结构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并蕴涵一定哲理,如“以园法天、以方象地、纳宇宙于芥粒”。 :诗话的情趣文学——时间的艺术 绘画——空间的艺术 园林——时-空综合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学、书画密不可分,“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以画入园,因画成景”。 意境的蕴涵: 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 三境: 物境——只写山水之形——第一层次 情境——能藉景生情——第二层次 意境——能托物言志——第三层次 3、园林的基本类型(不同分类): 按构园方式划分: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 按园林的隶属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按地域划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囿与台(名解)4、 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的园林形式之一。囿:行

中外园林史题库(有答案)

园林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多填或少填均不得分) 1、周王《考工记》载,周朝城都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左庙右社,前朝后市”。周朝并规定天子有囿百里,诸侯有囿四十里的等级。 2、清代岭南园林异军突起形成地方特色,较著名的粤中四大名园顺德的清辉园, 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 3、苏州现存古典园林有建于北宋的沧浪亭建于元朝的狮子林建于明朝的拙政园、留园以及建于清朝的网师园(环秀山庄) 等名园 4、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 及圆明园、畅春园。 5、世界造园系统除西亚外,还有其它两大系统,即欧洲和东方造园系统。 6、西晋时期的私家园林金谷园为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西郊所建。 7、唐朝著名离宫有位于陕西临潼的华清池、位于陕西麟游县的 等都是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结合很好的范例。 8、意大利园林以台地园著称,著名的埃斯特别墅即是建在提沃利山顶上的 台地园。园内装有无数的水景和喷泉。 9、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孚。勒。维贡特府邸(孚园)和凡尔赛宫,它们都是勒诺特尔设计的。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打“√”;错误的打“×”,并进 行修改,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古典园林早期的功能十分驳杂有居住、军事、通神、观赏、游玩等。………(√) 2、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中央公园。 (ⅹ) 改正: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公园。 3.英国造园家雷普顿认为园林中的实用功能往往比美更应受到重视。...................(√)4.日本的神道精神对大自然的态度是改造大自然,改变大自然的进程。. (ⅹ) 改正:日本的神道精神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尊重大自然,不要企图影响自然的进程。5.英国园林的形式是自然式风景园林,但它在都铎王朝时代建的,汉普顿宫庭园却是一座规划式园林。…………………………………………………………………(√) 6.春秋战国时期建筑流行高台榭、美宫室。其中著名的有楚灵王的灵台,吴王夫差的姑苏台。……………………………………………………………(ⅹ)改正春秋战国时期建筑流行高台榭、美宫室。其中著名的有楚灵王的灵台,吴王夫差的姑苏台。 7.现代园林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在园林设计方面包括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三大方面的内容。...............................................................(√)8.商代为纣王修建的章华台、灵沼、灵囿,耗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ⅹ)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整理试题 重重点

1、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囿:中国先秦时期的园林形式,常采用人工墙垣、篱笆等圈围山林,养育鸟兽花木,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观赏活动的园林,是中国园林的萌芽 2、隐逸: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一种与仕宦相对应的概念和行为,是中国古代士人保持人格独立的一种处世方式 3、轩:建在高旷地带而环境幽静的小屋,园林中多作游人休息、观景的场所 4、舫:又称旱船、不系舟,是一种建于水边的船形建筑,前半部分多是三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却又犹如置身舟楫之感。 5、石像生:陵墓前安设的用玉、石等雕刻而成的人或动物的形象,主要用来显示墓主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6、墓碑:初为引棺入墓穴的木柱,随埋土中,后为石碑,竖于墓道口,碑上多书刻文字,记死者事迹功勋,或标明死者身份、姓名,立碑人身份、姓名等 7、华表:又称桓表,一种圆柱形的标识性建筑物,常立于宫殿、宗庙、城垣、陵墓前,柱身常刻有花纹,柱顶有方石和立兽 8、意境——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9借景——就是将视线所及范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内或景区内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 10、草堂——与别业义同,但相对别业,其规模较小,建筑较素。 11、别业——建置在郊野,供园主人休息或长期居住的地方,相对草堂,其规模较大,建筑华丽。 12、苑——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又称宫苑。 13、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 14台榭—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十几米的土台若干座,上建造殿堂屋宇。可作观景、天文台等之用。15驰道—是秦代交通幹線,在秦代道路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秦朝时期专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16、阙——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也有作记录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 17、花石纲——宋徽宗时运输东南花石船只的编组。“纲”是宋代水路运输货物的组织,全国各地从水路运往京师的货物都要进行编给,一组谓之——“纲”。 18、花园——以搜集观赏花木为主,面积往往较大。 19、游憩园——供主人休息游憩的和宴会娱乐之用,园景与住宅分开,多筑城郊。 20、宅园——建在城镇中,依附于住宅,作为主—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园林,一般紧邻邸宅的后部,呈列宅后园的格局;或者位于邸宅一侧而成跨院。 21、曲水流觞——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宅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这就叫作“曲水流觞”。 22、倪云林——倪瓒,元代著名四大家之一,著有“渔庄秋霁图” 23、张涟——明末清初造园艺术家,字南垣。善绘人像,兼工山水,以山水画意造园叠山;善制盆景,颇负盛名。 24、无心画——园林景色为了使室内外互相渗透用漏窗透为景。这种手法是清代李渔首创的,他把内墙原来挂山水画的位置开成漏窗,然后在窗外布置竹石小品之类,使是入画。这样便是真景入画,较之画幅生动百倍,他称无心画,以尺幅窗透取无心画是从暗处明处,窗花有剪影的效果,加以景的特殊为背景,从早到晚窗景图时而变。 25、李渔——字笠翁,钱塘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李渔是一位兼擅绘画、词曲、小说、戏剧、造园的多才多艺的文人。著有《闲情偶寄》,又名《一家言》,晚年自筑荠子园。

中外园林史题库分析

园林史试题集 一、填空 田园城市理论最早是由英国人 E-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日之田园城市》论著中首先提出的. 传说公元前七世纪建于西亚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是世界第一名园,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如果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 中国古典园林可归纳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种主要类型. 秦始皇在渭水之南作上林苑,苑中建造许多离宫,还在苑中掘长池、引渭水,东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池中筑土为蓬莱山,开创了我国人工堆山的记录. 伊斯兰造园中常用十字形水渠,其来源于《古兰经》中所述的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醇美的“酒河”。 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将山之景观归纳为“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园是凡尔赛宫苑和沃—勒—维贡特府邸花园 ,它们都是勒·诺特尔设计的。 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合作完成的。 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 ,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西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辋川别业和庐山草堂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 圆明园 ,___ 避暑山庄 _和__清漪园(颐和园)_。 我国文献记载中已知最早的帝王苑囿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的“灵囿、灵台、灵沼”。 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我国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 秦汗上林苑是中国园林史上著名的帝王苑囿,其中出现的“一池三山”格局是指太液池、方丈、蓬莱、瀛洲。 试写出唐代著名二座别墅园平泉庄、庐山草堂。 美国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者是奥姆斯特德,他首次提出景观建筑师的专业名称。在1901年哈佛大学创立景观建筑学系,第一次有了较完整的专业培养课程。 1771年出版的英国园林著作《东方园林艺术泛论》的作者是钱伯斯。 唐代华清宫属于皇家园林中离宫御园类型。 明代计成为扬州郑元勋营造了___ 影园。 唐代庄园除称别业,别墅,也称___ 山庄。 把中国庭园最早介绍到英国的是___ 钱伯斯 _。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是东亚、西亚、欧洲园林。 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功能。 清皇家园林“三海”中北海面积最大,以__ 琼华岛为中心布置景观。 明代叠代名师___ 张南垣的主张体现写意园林的特征。 魏晋南北朝的私园,按其所处位置可以分城市私园和郊外别业。 中世纪西欧修道院的菜园,药草园是生产庭园,而回廊式中庭属于装饰庭园。 勒诺特尔对东方造园产生影响,北京东郊的西洋楼(圆明园的长春园)是在此影响下的产物。 依据园林题材配合的方式和题材相互间的关系,可以把园林划分为三类:规则式 , 自然式 , 混合式。 园林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公元589—960)时期。

中外园林史知识点整理试题

《中外园林史》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 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通常在选定地域后划出范围,或筑界垣。囿中草木鸟兽自然滋生繁育。狩猎既是游乐活动,也是一种军事训练方式;囿中有自然景象,天然植被和鸟兽的活动,可以赏心悦目,得到美的享受。 2、古巴比伦猎苑;古巴比伦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猎苑。猎苑大多是在天然森林的基础上经过人工改造形成的。 3、英中式园林:当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繁荣并逐渐过渡到绘画式风景园林以后,法国也掀起兴造绘画式风景园林的热潮。由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为“英中式园林”。 4、阿多尼斯花园:古希腊有个祭祀爱神阿多尼斯的节日,届时雅典的妇女都在屋顶上竖起阿多尼斯雕像,周围环以土钵,钵中种的是发了芽的莴苣、茴香、大麦、小麦等。这些绿色的小苗好似圣洁的花环,表达对爱神的祭典。这种屋顶花园就称为阿多尼斯花园。 5、巴洛克建筑风格: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6、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结合建筑造型、小品艺术和动植物观赏,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游憩、居住环境。 7、国家公园:为了保护尚未遭到人类重大干扰的特殊自然景观、天然动植物群落、有特色的地质地貌而建立的国家级公园。 8、奥姆斯特德:奥姆斯特德继承了唐宁的事业,非常推崇英国式或称风景式造园。出现了“landscape architect”来取代“landscape gardener”一词。杰出的园林大师,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他科学地预见到由于移民成倍增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必将加速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绿化将日益重要,而建设大型城市公园可使居民享受城市中的自然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于1854年设计建造了中央公园等。 9、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10、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

中国古典园林史 重点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 一、绪论部分 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P3) 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P4) 据此可将园林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P4) 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E.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P6) 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 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山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 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P6)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 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个类型。(P7)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为“城市山林”宋后作为城市私家园林的代称。(P238)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规模较小的利川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人的则把完整的大自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P8) 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园冶》论造园相地,以“山林地”为第一。 皇家园林按其不同的使用情况分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魏晋南北朝开始)

江苏自考_造园史_大纲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11235造园史 南京林业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园林史是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外园林发生、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为今后园林建设提供重要历史借鉴。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世界之大园林体系,重点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园林的特点、不同园林类型之间的同异和交流,让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古代及近代中外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和园林艺术的创作手法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它是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主要基本理论课程之一,属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很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与之有联系的学科也很多,如历史学、美术学、建筑学、园艺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等。 (四)教材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的推荐教材为《中外园林史》,郭风平、方建斌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园林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内容 本章着重介绍园林的基本问题。 (二)学习要求 了解园林概念的界定和园林的形成背景,掌握园林的性质与功能;掌握园林的类型;理解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了解中西方园林历史阶段的划分。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识记:园林的性质;园林的功能;园林按构园方式、从属关系、园林功能区分的不同类型园林;中国园林的特点。园林、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离宫御苑、行宫御苑、大风御苑的概念。 2. 理解:世界园林体系划分。 3. 应用:以史为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园林。

第2章欧洲园林 (一)课程内容 本章讲述欧洲园林的渊源、中世纪西欧园林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法国勒诺特尔园林与英国风景式园林、近代欧洲园林体系。 (二)学习要求 了解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园林发展背景,掌握各园林的类型划分和园林风格特征;了解中世纪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的背景,中世纪西欧园林的类型;掌握中世纪西欧园林风格与特征,意大利园林类型和园林风格特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英国园林发展背景,掌握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英国园林风格特征。了解勒诺特尔式园林背景及园林类型,掌握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格特征及对欧洲的影响。了解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发展背景及园林类型,掌握英国自然式风景式园林风格特征及欧洲园林发展的影响。了解近代欧洲新型园林形成与发展背景,掌握其园林的风格特征。了解近代美国园林形成与发展背景,掌握近代美国园林风格特征。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 识记:圣林、美帝奇式园林、台地园林、巴洛克式园林、公共花园、法国古典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水剧场、美国国家公园运动、奥姆斯特德原则、绿色宝石项链、英国风景式园林。 2. 理解:勒诺特式园林与风景式园林的特点。 3. 应用:欧洲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第3章伊斯兰园林 (一)课程内容 本章内容包括伊斯兰园林渊源、中世纪的伊斯兰园林、西班牙伊斯兰园林、印度伊斯兰园林等。 (二)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古巴伦园林的概况及园林的类型,掌握古巴比伦园林的风格特征。了解古波斯园林的概况和园林类型,掌握其园林风格特征。了解中世纪伊斯兰园林概况和园林类型,掌握中世纪伊斯兰园林的风格特征。了解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概况及园林类型,掌握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风格特征。了解印度伊斯兰园林概况及园林类型,掌握印度伊斯兰园林

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2)

中外园林xx 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园林构成四大要素有。(C) A. 筑山,理水,植物,动物 B.筑山,建筑,动物,植物C筑山,理水,植物,建筑D理水,植物,建筑,动物 2. 以下不属于古埃及园林类型的一项是。(B) A. 宫苑园林 B.学术园林C圣苑园林D.陵寝园林 3. xx园林属于园林xx°(B) A. 自然式 B.规则式C混合式D古典园林 4?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的是。(D)A.美第奇式园林B. 台地园林C巴洛克式园林D.勒诺特尔式园林 5. 御花园又名。(B) A后殿E后苑C名苑D名殿 6. 造园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为创造起点,是在时期。(C) A、xx B、东汉 C、xx南北朝 D、唐宋 7?以下不是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风格特征的是。(D)A.成熟期的英国园林排除直线条园路,几何形水体和花坛。 B.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与中国山水写意园林同属自然山水园林。C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注重园林内外环境的默契结合。 D.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往往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辟出一小块空地,里面装饰者孤植树和树丛。

9. 不是xx 四大名园中的。(A) A、辋川别业 B、拙政园 C、狮子林 D、xx 10. 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时期)。(A) A、 xx B、汉 C、xx D、xx 11. 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园最能体现伊斯兰庭院特色。(B)A.里亚德B桃金娘C达拉克萨D罗汉松 二、多项选择。 1?以下哪种是园林建筑局部造型屋顶的造型艺术。(ABD)A悬山E硬山C骊山D歇山 2. 多选题: xx 古代的园林类型是。(ABC) A.皇家园林 B.私家园林C寺观园林D.陵寝园林 3?下列不属于别墅园的是。(AB ) A、xx B、xx 陵 C、xxxx

中外园林史含答案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1级园林工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中外园林史》(B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注意事项 1、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得到监考人员指令后方可答题。 2、考生拿到试卷后应首先填写好各项要求内容。 3、用蓝、黑色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写在要求位置上。 4、将身份证、学生证放在桌子的右上角,两证必须齐全。 5、考试结束将试卷交到监考老师处,不得带走。待监考人员验收清点后,方可离场。 一、名词解释: (共6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曲江池: 2、三山五园: 3、伊斯兰园林: 4、勒诺特尔: 5、行宫御苑: 6、华表: 得分评卷人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共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 1、按园林构成的方式分:、自然式、 三类。 2、我国“园林”一词最早出现于。 3、园林构成四大要素:、理 水、、建筑。 4、按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年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分 为:、私家园林,三个主要类型。 5、“一池三山”形式最早出现在。 6、不仅是著名的皇家宫苑,也是史载第一个公共游览胜地。 7、北京城的前身是。 8、中世纪欧洲的园林由意大利的、法国的和西班牙的伊斯兰园林三大块组成。 9、中世纪城堡园林的建造,首先考虑的是,其次才 是。 10、文艺复兴初期的庄园主要是园林,代表作品有卡雷吉奥庄园、卡法吉奥罗庄园等。 三、简答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秦汉时期上林苑有什么不同? 2、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的区别? 3、波斯庭院(天堂园)风格特点有哪些? 得分评卷人 得分评卷人

4、寺观园林的类型? 四、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清漪园历史概况、景观布局。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11级园林工程技术 期末试卷答案 《中外园林史》(B卷) 1、曲江池:为大型的公共园林兼有御苑功能,位于唐时长安城东南隅,是唐朝长安最著名的风景区。该景区以曲江池为中心,其中包括芙蓉园、杏园、昆明池等景点。曲江池以水景为主体,岸线曲折,可以荡舟,池中满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杏园在曲江池的西边,与大恩寺南北相望,周边种植了很多杏树,春天杏花开放时为曲江风景的胜境之一。昆明池是西汉时期上林苑的大型水池,保留了水面及池中的孤岛。 2、三山五园: 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一带皇家行宫苑囿的总称,始建于清康熙时期,兴盛于乾隆时期,大多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焚毁。“三山五园”中的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再加上东边的畅春园和圆明园,就是所谓的五园。 3、伊斯兰园林 伊斯兰园林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也较封闭,十字形的林荫路构成中轴线,将全园分割成四区;在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以象征天堂;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既表示对水的珍视,又分出更多的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尽可能相同;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4、勒诺特尔 是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集大成者。勒诺特尔不仅把艺术原则运用得更彻底,将要素组织得更协调,使构图更为完美,体现出一种庄重典雅的风格,这种风格便是路易十四时代的“伟大风格”,也是古典主义的灵魂,它鲜明地反映出这个辉煌时代的特征。勒诺特尔成功地以园林的形式表现了皇权至上的主题思想。 5、行宫御苑:建在都城远效、近效风景优美的地方,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的地方 6、华表:又称桓表,一种圆柱形的标识性建筑物,常立于宫殿、宗庙、城垣、陵墓前,柱身常刻有花纹,柱顶有方石和立兽 二、填空 得分评卷人

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一、绪论 二、生成期 三、转折期 四、全盛期 五、成熟期一 六、成熟期二 七、终结期 八、基础知识

绪论:园林的定义 园林的四要素 园林的造景风格 园林的功能 世界古典园林四个阶段的特征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分类(园林基址、园林隶属)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中国园林特点 答案绪论 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生成期:先秦两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 思想: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造园著作:无 造园种类:皇家园林(主流) 特征小结: 重点园林介绍: 商周:沙丘苑台、灵池,灵囿,灵台 春秋战国:章华台、姑苏台 秦:上林苑、阿房宫、兰池宫、宜春宫、梁山宫、骊山宫、林光宫西汉: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绪论 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思想: 造园著作:杨衒《洛阳伽蓝记》【成书于公元547年】、郦道元《水经注》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特征小结: 重点园林介绍: 皇家园林: 邺城: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华林园、仙都苑 洛阳:芳林园 建康:华林园、芳乐苑(南齐)、乐游园 私家园林: 北方城市:寿里丘、张伦宅园、金谷园(庄园别墅)、潘岳庄园、陶潜的庄园南方私园:玄圃、谢家庄园绪论 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原理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思想:科举制>隐士回归,地主小农,儒学回归正统,艺术层面上升造园著作: 造园种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特征小结: 重点园林介绍: 皇家园林: 大内御园:大兴城(隋未完成)、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北则大内三苑(禁苑)行宫离宫: 长安:玉华宫、仙游宫、翠微宫、华清宫、九成宫、曲江池 洛阳:西苑、上阳宫 私家园林: 洛阳:归仁里宅园,裴度宅园、履道坊宅园 郊野别墅:平泉庄、安乐公主的庄园、浣花溪草堂、衡山别业、庐山草堂、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寺观园林:长安(大兴善寺)【京城内最大】、唐昌观、慈恩寺、元都观、灵隐寺绪论 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一成熟期二终结期基础知识

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外园林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 1.园林构成四大要素有。 (C) A.筑山,理水,植物,动物 B.筑山,建筑,动物,植物 C.筑山,理水,植物,建筑 D.理水,植物,建筑,动物 2.以下不属于古埃及园林类型的一项是。 (B) A.宫苑园林 B.学术园林 C.圣苑园林 D.陵寝园林 3.伊斯兰园林属于园林范畴。 (B) A.自然式 B.规则式 C.混合式 D.古典园林 4.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的是。 (D) A.美第奇式园林 B.台地园林 C.巴洛克式园林 D.勒诺特尔式园林 5.御花园又名。 (B) A后殿B后苑C名苑D名殿 6.造园艺术开始以现实生活为创造起点,是在时期。 (C) A、秦汉 B、东汉 C、魏晋南北朝 D、唐宋 7.以下不是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风格特征的是。 (D)

A. 成熟期的英国园林排除直线条园路,几何形水体和花坛。 B.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与中国山水写意园林同属自然山水园林。 C.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注重园林内外环境的默契结合。 D.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往往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辟出一小块空地,里面 装饰者孤植树和树丛。 9. 不是苏州四大名园中的。 (A) A、辋川别业 B、拙政园 C、狮子林 D、沧浪亭 10. 中国园林的形成是在(时期)。 (A) A.秦 B、汉 C、宋 D、唐 11.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中园最能体现伊斯兰庭院特色。 (B) A. 里亚德 B. 桃金娘 C. 达拉克萨 D. 罗汉松 二、多项选择。 1.以下哪种是园林建筑局部造型屋顶的造型艺术。 ( ABD) A悬山B硬山C骊山D歇山 2.多选题:中国古代的园林类型是。 ( ABC) A.皇家园林 B.私家园林 C.寺观园林 D.陵寝园林 3.下列不属于别墅园的是。 ( AB )

中外园林史考试要点

课后习题一 1三大造园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西亚伊斯兰园林,欧洲古典园林 2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 清代广州四大名园:东莞可园,佛山梁园,顺德清晖园,番禹余荫山房 3 障景:又称“抑景”,园林中用于遮挡视线,促使视线转移方向的屏障物。(北京颐和园内太湖石安置在仁寿门内) 流动框景:沿围墙或单面廊有墙的一侧开什锦窗,摄取佳景,向前前进时可欣赏到一幅幅富于韵律变化的画面(拙政园水上浮廊) 模糊框景:利用花墙,隔断,漏景,疏林,柳丝等取景,其景依稀可见却又看不清楚,使人在模糊中欣赏到“似实而虚,似虚又实”的美景(拙政园砖砌漏花墙) 借景:就是将视线所涉及范围内的美景组织到园林绿地观赏中来,成为园内景色的一部分,以丰富园林景色,扩大园林空间。(承德避暑山庄借罄锤峰一带山峦景色) 4留园平面,简述留园入口的设计p631 入口设计:匠师采取了收、放相间的序列渐进变换的手法,运用建筑空间的大小、方向、明暗的对比,甫入园门便是一个比较宽敞的前厅,进入狭长的曲尺形走道,再进一个面向天井的敞厅,最后以一个半开敞的小空间作为结束。 5识别寄畅园平面图,简述其布局特点p403 入园经秉礼堂再出北面的院门,东侧为太湖石堆叠的小型假山“九狮台”作为屏障,绕过此山便达到园林的主体部分。园林的主体部分以狭长形水池“锦汇漪”为中心,池的西、南为山林自然景色,东北岸则以建筑为主。西岸的大假山把假山作成犹如真山的余脉,这是此园叠山的匠心独运之笔。水池北岸地势较高处原为环翠楼,后来改为单层的嘉树堂。知鱼槛突出于水面,形成东岸建筑的构图中心,与对面西岸凸出的石滩“鹤步滩”相峙,把水池的中部加以收束,划分水池为南北两个水域。锡山及顶上龙光塔被很好的借入园内。全园山水占三分之一以上。建筑疏朗,以山为重点,以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 6识别个园平面图,简述个园四季假山的石材与用法 p610 春季:运用石笋,散置在门前花坛里的竹间,象征“雨后春笋”的意思。 夏季:太湖石堆叠假山,高约6米。假山的正面向阳,皴皱繁密,呈灰白色的太湖石表层在日光下所起的阴影变化多,犹如夏天的行云,又仿佛人们常见的夏天的山岳多姿景象,这便是“夏山”的缩影。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提纲

五、园林的成熟期——宋代 1、总说 了解宋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背景 1)地址小农经济发达,城市商业和手工业繁荣,资本主义 主义因素已在封建经济内部发育。 2)城乡经济高度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四 大文明均完成于宋代;李明仲《营造法式》和喻皓的《木经》) 3)树木和花卉栽培技术提高 4)叠山置石技术提高 5)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刺激文人士大夫的造园兴 趣,园林规划设计趋于清新、精致、细密。 2、东京、临安 东京原为唐代的汴州。 两京制:东京共有三重城垣:宫城、内城、外城(新城)每重城垣之外围都有护城河环绕。 东京城市规划:里坊制解体,街坊体系形成,总体布局依然保持着北魏、隋唐以来的以宫城宫城为中心的分城规划结构形式。 临安城市规划:在吴越的基础和北宋杭州的基础上,增筑内城和外城的东南部,加以扩大而成的。

东京四苑:琼林苑、金明池、玉津园、宜春苑,以及宋徽宗时建成的延福宫和艮岳 宋代皇家园林规模较小,接近私家园林 1)东京——只有大内御苑(后苑、延福宫、艮岳)、行宫御苑(城外) 后苑——后周的旧苑,在宫城西北处 延福宫——植物造景比重大,在宫城北部,构成中轴线上前宫后苑的格局艮岳 兴筑于北宋晚期政和七年,宣和四年建成。京城的东北部。先经过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 1、园林性质:人工山水园。 2、造园艺术成就 1.筑山.万岁山为主位.万松岭–侧岭,芙蓉城为余脉.寿山-宾位.形成宾主分明,有远有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作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论的构图规律.假山的用石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山上道路是斩石开径 .万岁山上多设奇特石景 . 2 置石. 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重要峰石均有命名 .3 理水,园内形成完整水系.河.湖.沼.溪.涧.瀑.潭.水系与山系配合形成山嵌水抱的态势.是大自然山水成景最理想的地貌的概括。 4 植物配置。品种多,配置方式孤植。丛植。混交.成片栽植.按景分区,许多景区,景点均以植物为主题.林间放养珍禽奇兽。 5。建筑。几乎包罗同当时全部形成.建筑布局充分发挥点景.观景作用.艮岳称得上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代 表着宋代自家园林的风格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⑥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 琼林苑——植物为主体的园林 金明池——大水池为主体的园林 玉津园——“青城”,东北处有动物园 宜春苑——栽培花卉,皇家的“花圃” 芳林园——朴素淡雅 含芳园——栽培竹子之繁茂而出名 2)临安——只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 后苑——唯一的大内御苑,一座山地园 德寿宫——东区以观赏名花为主,;南区文娱活动场所;西区山水风景; 北区亭榭 集芳园等 中国历史上最少皇家气派的园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