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辅助检查

胰腺炎辅助检查
胰腺炎辅助检查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一)淀粉酶

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因为血清淀粉酶55%—60%来源于唾液腺,所以检测胰淀粉酶可以提高诊断率,它的准确性达92%,特异性92%,然而由于检测方便,价格低廉,所以采用总淀粉酶检查仍十分普遍。约75%患者在起病24h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并持续3一5天或更长时间,一般认为血清淀粉酶在起病6~12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此时尿淀粉酶开始升高。

检测血淀粉酶准确性高,影响因素少,建议以血淀粉酶为主,尿淀粉酶仅作参考。

参考范围:碘-淀粉比色法:血清AMY为60~80U/L。

酶欧联法(CPN-G3为底物):血清AMY为6~210U/L

酶欧联法(EPS-G7为底物):血清AMY为20~150U/L

应注意淀粉酶升高提示胰腺炎,但并不能确定胰腺炎,淀粉酶升高的患者仅有50%是胰腺疾病。急腹症是淀粉酶升高的常见原因,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肠系膜梗死、肠梗阻、阑尾炎、胆道感染、胆石症,绝大多数非胰腺炎疾病所致的淀粉酶升高不超过3倍。当血淀粉酶升高,而尿淀粉酶正常,应考虑巨淀粉酶血症,因为淀粉酶与免疫球蛋白或异常血清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无法通过肾脏滤过。如果尿淀粉酶升高而血清淀粉酶正常,应考虑

Munchausen综合征。

并非所有的急性胰腺炎淀粉酶均升高,不升高的情况有:①极重症急性胰腺炎;②极轻胰腺炎;③慢性胰腺炎基础上急性发作;④急性胰腺炎恢复期;⑤高脂血症相关性胰腺炎,

甘油三酯升高可能使淀粉酶抑制物升高。

血清淀粉酶活性高低与病情不呈相关性。患者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赖于血清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胰原性腹腔积液和胸腔积液的淀粉酶显著增高,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依据。血清淀粉酶动态观察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

(二)血清脂肪酶

通常血清脂肪酶于起病后24h内升高,持续时间较长(7—10天)。超过正常上限3倍有诊断意义,其敏感性、特异性与淀粉酶基本相同,但在血清淀粉酶活性己经下降至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时,脂肪酶测定有互补作用。

(三)其他标志物

血清胰腺非酶分泌物可以在急性胰腺炎时增高,如胰腺相关蛋白(PAP)、胰腺特异蛋白(PSP)和尿胰蛋白酶原活性肽(TAP);有些血清非特异性标志物对胰腺炎的病情判断有帮助,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

(四)血生化检查

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液体丢失可致红细胞压积增高;血糖升高;5%~l0%急性胰腺炎患者有甘油三酯增高,可能是胰腺炎的病因,也可能继发于胰腺炎。10%急性胰腺炎患者有高胆红素血症;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严重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尿素氮升高。血清钙下降,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

(五)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

可排除胃肠穿孔、肠梗阻等急腹症,同时提供支持急性胰腺炎的间接证据,①哨兵攀征(Sentinel loop):空肠或其他肠段节段性扩张;②结肠切割征(colon cut-off):结肠痉挛近段肠腔扩张,含有大量气体,而远端肠腔无气体;③麻痹性肠梗阻;④胰腺区见液气平面

提示脓肿。

2.胸片

可发现胸腔积液、膈肌抬高、肺不张、肺间质炎、心衰等。

3.超声检查腹部

B超作为常规初筛检查,可在人院24h内进行。作用有:①发现胰腺肿大、弥漫性胰腺低回声,但难以发现灶状回声异常;②胰腺钙化、胰管扩张;③胆囊结石、胆管扩张;④腹腔积液;⑤假性囊肿的发现与追踪。B超检查受肠胀气影响大,诊断价值有限。超声内镜在诊断结石的敏感性和准确率高于常规B超及CT,对不明原因的胰腺炎超声内镜常可发现胆

管微小结石。

4.CT扫描

是急性胰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最重要检查,而3天后动态CT增强扫描对诊断胰腺坏死非常重要。CT下可见胰腺增大、边缘不规则、胰腺内低密度区、胰周脂肪炎症改变、胰内及胰周液体积聚、甚至有气体出现,坏死灶在造影剂增强动脉期无增强显影,与周围无坏死胰腺形成鲜明对比,可发现胰腺脓肿、假性囊肿。造影剂加重胰腺坏死的证据不足,但造影剂过敏或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779mol/L)为离子造影剂的禁忌证。疑有坏死合并感染,可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检查。初次CT示A~C级胰腺炎(见病情评估)、CTSI评分在0~2分的患者只有在临床怀疑有并发症发生时才需复查增强CT,而D~E级胰腺炎(CTSI评分在3~10分)应间隔7—10天后复查增强CT。

关于急性胰腺炎的知识

关于急性胰腺炎的知识 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组织(自身消化)而引起的胰腺急性化学性炎症。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淀粉酶增高为持点。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后者病情重,死亡率高。 病因:1胆道疾病胆石症胆道蛔虫胆道感染。2胰管阻塞 胰管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等均可引起胰管阻塞。②少数胰腺分离(系胰腺胚胎发育异常)时主胰管和副胰管分流且引流不畅.与急性胰腺炎有关。3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1)一般认为酒精对胰腺的作用是间接地消化道和神经作用而产生的;(2)暴饮暴食使短时间内大量食糜进入十二指肠,刺激乳头水肿,Oddi括约肌痉挛,同时引起大量胰液分泌。 临床表现:常在包餐后,脂餐或饮酒后发生,l腹痛:较为剧烈,钝痛、钻痛或刀割样痛,主诉重而体征轻l恶心、呕吐:呕吐后腹痛无缓解l发热:与病情有关,若伴黄疸,多为胆源性胰腺炎体征:体征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急性腹膜炎体征,腹肌紧张,全腹显著压痛和反跳痛。伴麻痹性肠梗阻而有明显腹胀者,肠鸣音弱或消失,可出现腹水征。在胆总管或壶腹部结石、腺头炎性水肿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疽。患者因低血钙引起手足搐搦者,为预后不佳表现。 并发症:1.局部:假性囊肿3-4周,脓肿2-3周2.全身:败血症,ARDS,心律失常与心衰,急性肾衰(ARF),胰性脑病,糖尿病,猝死,消化道出血 治疗原则:禁食、甚至胃肠减压,减少和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胰酶活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感染,防止和治疗并发症,对症治疗。 注意手术指征:并发胰腺脓肿黄疸加深需解除胆道及壶腹梗阻、介入治疗无效诊断未明确而疑有腹腔脏器穿孔或肠坏死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1 / 1下载文档可编辑

急性胰腺炎病案分析报告(精)

急性胰腺炎病案分析报告(精)

学号:051050343 密级:公开 湖北民族学院 本科生病案综合分析报告 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 院(系)名称医学院 专业临床医学 学生姓名谭威 指导教师伍杨 2014年 4 月 25 日

学术诚信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病案综合分析报告《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均真实可靠。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报告不包含任何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报告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报告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谭威 日期: 2015年4月25日

目录 一、病例资料 (1) 二、急性胰腺炎的综合分析 (2) (一)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 (2) (二)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 (2) (三)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 (3) (四)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3) (五)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 (4) (六)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4) (七)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5) (八)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6) 三、参考文献 (7) 四、致谢 (8)

急性胰腺炎综合分析报告 一、病案介绍 (一)基本信息 患者入院前9小时进食早餐后出现全腹持续性绞痛,伴左肩部放射,与体位无关,拒按,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不缓解,排气减少,伴腹胀。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反酸、胃灼热,无头晕、头疼,无心慌气短。门诊以急性胰腺炎收入科。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约10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自行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糖尿病病史8年,最高血糖达16mmol/L,应用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高脂血症病史约7年,未系统治疗。5年前曾因腹部疼痛,于外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好转。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病史。 (二)入院查体 体温36.6℃,脉搏78次/分(规则),呼吸18次/分(规则),血压125/80mmHg。痛苦面容,神清语明,平车推入病房,查体不能合作,被动体位。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睑结膜无苍白,口唇无发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音纯,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中上腹为主,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5.9×10∧9/L,血红蛋白186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6.5%,血细胞比容55.3%,血小板107×10∧12/L。 血淀粉酶:1146.8U/L,血脂肪酶:2299.3U/L,尿淀粉酶:4648U/L。 尿常规:尿蛋白+,酮体+-,葡萄糖4+。 电解质:钙1.3mmol/L,钠130mmol/L,钾5.95mmol/L,氯99mmol/L。 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740U/L,肌酸激酶CK152U/L及同工酶CK-MB32U/L。 血脂:甘油三酯43.11mmol/L,胆固醇18.46mmol/L。 血糖:23.68mmol/L。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考核试题 选择题 1. 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 A .暴饮暴食 B .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 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 )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 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 A .轻症、重症 B .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 A . Grey-Turner 征 B . Cullen 征 C .瘀斑 D.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 溃疡性结肠炎 D.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 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消化道出血 E ?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A .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血钙 E .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 A .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DIC D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 .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 . 心力衰竭 D .Culle 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 A .血糖持续高于 10mmol/L B . C-反应蛋白高于 150mg/L C.增强CT 提示胰腺坏死 D .血淀粉酶持续升高 E .血钙低于1.5mmol/L 13. 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 A .消化道出血 B .假性囊肿 C .严重胆道感染 D.高血糖 E . C-反应蛋白升高 14. 关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哪项不合理 () A . 654-2止痛 哌替啶 B .禁食、补液 C .抑酸 D.喹诺酮抗感染 E .维持酸碱平衡 科室: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性胰腺炎得临床评分系统大全

目前对急性胰腺炎得评估主要集中于临床评分系统?影像评分及单个化验指标分析三个方面,临床上多通过对临床评分、影像评分及化验指标进行联合分析及追随,以预测患者SAP发生率与病死率。 良好得评价系统应具有以下特征:经济、客观性强、可重复性高、简单、无创,可在大多数医院推广,高灵敏度与阳性预测值(pos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可于 48h内预测胰腺坏死,且可于起病4h内进行快速评估。 国际常用临床评分系统 Ranson评分标准 为第一个急性胰腺炎评分系统,始用于1974年,基于11个客观指标(5项为入院前指标,6项为发病第48h指标),目前仍就是临床大规模应用得评分标准之一(表1),可用于胆源性与非胆源性胰腺炎得评价,预测SAP得总灵敏度为57%85%,特异度为68%~85%,对胆源性胰腺炎预测率欠佳。随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升高,Ranson评分随之升高。当<3分时,急性胰腺炎相关病死率为0,当>6分时,病死率>50%,且多伴有坏死性胰腺炎,然而在3~5分得评分区间,评分与严重程度得相关性欠佳。其不包含器官衰竭评价,患者人院时伴有器官衰竭者较无器官衰竭者得病死率明显升高。其不足还在于:指标过多,操作复杂,需进行2次评估,一些指标受治疗等因素得影响,不能重复应用,缺乏评估得动态性与连续性。

Glasgow评分标准(Imrie标准) 与Ranson标准相似,Glasgow评分标准也就是基于客观临床指标,初期包括9个指标,后期缩减为8个指标,需于入院48h评估完成。其预测效果也同Ranson指标无显著差异,多用于欧洲地区。 APACHE评分标准系列 因SAP存在全身炎症反应与多系统受累,为更好得预测其严重程度与病死率,1990年开始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用于急性胰腺炎得评价?APACHEⅡ就是目前公认并应用最多得急性胰腺炎预后评分系统,并受到多项指南得推荐,如2006年美国指南中提出“APACHEⅡ与红细胞比容就是区分轻型与重型急性胰腺炎得重要指标,建议在入院3d内完成APACHEⅡ评分,并且在入院时?12h及24h动态观察红细胞比容,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补液就是否充分”?APACHEⅡ评分可动态评估病情,不受治疗因素与入院时间得影响,考虑了年龄及既往健康状况得影响,对AP全身并发症有较强得预测力?其对疾病严重程度得预测率同Ranson评分相似,但更为早期?快捷?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教学内容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 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A.暴饮暴食 B.ERCP C.硫唑嘌呤 D.胆石症 E.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A.胰腺感染性炎症 B.胰腺外伤 C.胰腺自身消化 D.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特发性炎症 3.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A.轻症、重症 B.间质性、弥漫性 C.水肿型、坏死型 D.水肿型、出血型 E.蜂窝织炎型、坏死型4.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A.突发性 B.持续性 C.解痉药可缓解

D.弯腰曲膝可减轻 E.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A.Grey-Turner征 B.Cullen征 C.瘀斑 D.紫癜 E.以上都不是 6.Grey-Turner征出现在 A.肝硬化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溃疡性结肠炎 D.急性胰腺炎 E.腹腔内出血 7 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A.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多位于胰尾 C.发热、白细胞升高 D.有囊壁无上皮 E.多在起病2-3周后 3-4 8.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A.血淀粉酶升高 B.剧烈腹痛 C.高血糖

D.消化道出血 E.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A.血淀粉酶 B.血脂肪酶 C.血糖 D.血钙 E.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A.肾衰 B.严重细菌感染 C.DIC D.胰性脑病 E.呼衰 11.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A.腹水 B.低钙血症 C.心力衰竭 D.Cullen征 E.以上都是 12.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A.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 B.C-反应蛋白高于150mg/L C.增强CT提示胰腺坏死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doc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可作出诊断。轻症的患者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 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淀粉酶和(或) 尿淀粉酶显著升高,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以诊断。重症除具备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且具有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脓肿)和(或)器官衰竭。由于重症胰腺炎 病程发展险恶且复杂,国内外提出多种评分系统用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预测,其中关键是 在发病48 或 72 小时内密切监测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综合评判。 区别轻症与重症胰腺炎十分重要,因两者的临床预后截然不同。有以下表现应当按重 症胰腺炎处置:①临床症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②体征:腹 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③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mmol/L 以下,血糖>11.2mmol/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④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 粉酶活性的腹水。 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 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 气体等可资鉴别。 (二)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 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 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 度升高。 B 超及 X 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三)急性肠梗阻 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型。腹部X 线可见液气平面。 (四)心肌梗死 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 酶升高。血、尿淀粉酶正常。

重症急性胰腺炎(完整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饮酒量和高脂饮食的增加.胰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 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发病快、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已成为 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也是我国外科临床工作的难点和实验研究的热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个病情凶险的疾病.你能准确判断下面的描述吗? A. SAP是胰腺炎发展的一个阶段.可根据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对该病作出准确诊断 B. SAP属于消化内科疾病 C. 防治SAP并发的多器官衰竭非常重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常并发脏器功能衰竭。虽然SAP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近年来文献报道SAP的死亡率仍达10%?30%。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作简单介绍。 一、SAP的诊断 一般说,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困难不大。然而,如何及早地识别重型胰腺炎,至今仍缺乏较敏感的指标。大多情况下SAP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判断指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1、临床判断标准 (1)Ranson 评分: Ranson标准 当评分在3分以上时.即为SAP同时发现Ranson评分与病死率有明显关系.3分以下的病死率为 0.9 %.3 —4分为16% .5 —6分为40%.6分以上为100%。正确率为69%。 Ranson预后指征和并发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Imrie 评分: 是在Ranson评分基础上作的改良.3项或以上为重症。 Imrie临床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检查

急性胰腺炎的检查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二)血、尿淀粉酶测定 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轻重,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其他急腹症如消化性溃疡穿孔、胆石症、胆囊炎、肠梗阻等都可有血清淀粉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 尿淀粉酶升高较晚,在发病后12~14小时开始升高,下降缓慢,持续1~2周,但尿淀粉酶值受患者尿量的影响。 胰源性腹水和胸水中的淀粉酶值亦明显增高。 (三)血清脂肪酶测定 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 (四)C-反应蛋白(CRP) CRP是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评估与监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在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 (五)生化检查 暂时性血糖升高常见,可能与胰岛素释放减少和胰高血糖素释放增加有关。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高胆红素血症可见于少数患者,多于发病后4~7天恢复正常。血清AST、LDH可增加。暂时性低钙血症(<2mmol/L)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低血钙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若血钙低于1.5mmol/L以下提示预后不良。急性胰腺炎时可出现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情况可能是病因或是后果,后者在急性期过后可恢复正常。 (六)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症,如内脏穿孔等。“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弥漫性模糊影、腰大肌边缘不清,提示存在腹水。可发现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征。 2.腹部B超应作为常规初筛检查。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亦可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但因患者腹胀常影响其观察。 3.CT显像CT根据胰腺组织的影像改变进行分级,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其严重程度,特别是对鉴别轻和重症胰腺炎,以及附近器官是否累及具有重要价值。轻症可见胰腺非特异性增大和增厚,胰周围边缘不规则;重症可见胰周围区消失;网膜囊和网膜脂肪变性,密度增加;胸腹膜腔积液。增强CT是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疑有坏死合并感染者可行CT引导下穿刺。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

急性胰腺炎复习题选择题 1 ?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A. 暴饮暴食 B.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 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 .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A. 轻症、重症 B.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 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 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A. Grey-Turner 征 B. Cullen 征 C. 瘀斑 D. 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C. 溃疡性结肠炎 D. 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 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3-4 8.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 消化道出血 E?心衰 9. 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A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血钙 E. C-反应蛋白 10 .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A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DIC D.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心力衰竭 D. Culle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A. 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 急性胰腺炎在急腹症中相当常见,按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急性复发性胰腺炎。前者既往无发作史,后者为反覆发作者,包括以前仅有一次发作者。按病理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病理改变为间质水肿;另一类型为严重的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也有称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两种病理类型在理论上可以由前者演变恶化为后者,但临床上往往看到水肿型起病轻,发展慢,过程比较平稳,而并不发展为险恶的出血坏死型,临床上且以水肿型为多见。出血坏死型病情凶险,常为暴发性,症状体征均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为20%~40%,我国近年报道为21%~38%。 致病原因,国外强调与长期饮酒有关,我国和胆道疾病尤其和胆石症关系密切。其他因素很多,一般外科参考书均有叙述。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理亦有几种说法,比较普遍被接受的解释为:胰管因功能或器质性的原因而引起梗阻。在这种情况下,又因食物、药物等原因刺激十二指肠,产生大量促胰液素,促胰液素使胰液大量分泌,使胰管内压力急剧上升,胰酶逆行进入胰腺间质,遂触发急性胰腺炎。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腹痛起病往往急骤。位于上腹部以剑突下为中心,可偏右或偏左,有时为整个上腹部疼痛。持续性,可同时伴背痛。因胆道疾病原发而致的急性胰腺炎,腹痛可起自右上腹,有的放射到肩部,疼痛通常均较剧烈。 (二)胃肠道症状往往有恶心或呕吐,上腹部胀满感等,发展到一定时候,均有腹胀,有的病例上腹胀闷难受的感觉甚至较疼痛更突出。 (三)体格检查常可发现上腹部肌紧张及压痛和反跳痛,左右常不等。合并胆道疾病者,右季肋下胆囊区亦常有压痛。严重的出血坏死性病例可见到侧腰部皮下瘀血(Grey Turnes 征)和脐周皮下出血(Cullen征),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征兆。 (四)发热体温升高但开始很少高烧。脉速常达100次/min以上;严重的病例可达150次/min。心率不齐、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在严重病例亦不少见。 (五)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升高,中性多形核升高几乎每例均有,只说明有炎症存在。有诊断意义的检查为: 1.血清淀粉酶血清淀粉酶超过500u(Somogyi法)有诊断意义。尿淀粉酶亦有诊断价值,尿中淀粉酶在胰腺炎病例可持续3~6天,超过124u Winslow单位有诊断意义。由于在溃疡病穿孔、胆石症、绞窄性肠梗阻等情况下亦常有血清淀粉酶升高,惟后者升高程度不如胰腺炎高,且有其他诊断依据,但如测定淀粉酶和肌酐肾清除率比值,对诊断更有意义。比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尿淀粉酶×血肌酐× 100 = 比值% 血淀粉酶尿肌酐 当比值超过6%时提示为急性胰腺炎。 2.脂肪酶血清脂肪酶升高超过1.5u(Comfort法) ,有诊断意义,不少医师认为比血清淀粉酶更可靠。但本法需24h出报告,不能符合临床急症要求;湖南医学院近来报告应用Shihabi 改良快速比浊法,认为比淀粉酶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时间也大为缩短。 3.血钙血钙降低系胰腺炎引起腹内脂肪坏死皂化与钙结合所致,降低的程度和胰腺炎的严重性有关,如血钙低于7mg%,示预后不良。血糖升高在胰腺炎病人也较常见,重要性不如血钙降低。 4.腹腔穿刺液中淀粉酶的检查在坏死性胰腺炎病人常出现腹胀,移动性浊音阳性,用细针于侧腹部穿刺可得到血性渗液,测淀粉酶常很高,有助于诊断。

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最新版)

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最新版)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胰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伴或不伴有其它器官功能改变的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病程呈自限性;20%?30%患者临床经过凶险。 总体死亡率为5%?10%。 一、术语和定义 根据国际急性胰腺炎专题研讨会制定的急性胰腺炎分级分类系统 (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和世界胃肠病大会颁布的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2002年,泰国曼谷),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规定有关急性胰腺炎术语和定义,旨对临床和科研工作起指导作用,并规范该领域学术用词。 (一)临床用术语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偶无腹痛),血清淀粉酶活性增咼大/等于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无形态改变,排除其它疾病者。可有/无其它器官功能障碍。少数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 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而 无器官功能障碍或局部并发症,对液体补充治疗反应良好。Ranson评分< 3,或APACHE- n评分< 8,或CT 分级为A、B、C。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具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改变,且具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器官衰竭;Ranson评分 > 3; APACHE- n评分 > 8; CT分级为D、E。建议:(1)对临床上SAP患者中病情极其凶险者冠名为:早发性重症急性胰腺炎(ear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ESAP)。其定义为:SAP患者发病后72 h内出现下列之一者:肾功能衰竭(血清Cr > 2.0 mg/dL)、呼吸衰竭(PaO2 < 60 mmHg)、休克(收缩压w 80 mmHg ,持续15 min)、凝血功能障碍(PT < 70%、和/或APTT>45 秒)、败血症(T>38.5 C、WBC > 16.0 X 109/L、BE w 4 mmol/L,持续48 h,血/抽取物细菌培养阳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T >38.5 C、WBC > 12.0 X 109/L、BE w 2.5mmol/L,持续48 h,血/抽取物细菌培养阴性);(2)临床上不使用病理性诊断名词“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或“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除非有病理检查结果。临床上废弃“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急性胰腺蜂窝炎”等名称;(3)临床上急性胰腺炎诊断应包括病因诊断、分级诊断、并发症诊断,例如:急性胰腺炎(胆源性、重型、ARDS),急性胰腺炎(胆源性、轻型);(4)急性胰腺炎临床分级诊断:如仅临床用,可应用Ranson's标准或CT分级;临床科研用,须同时满足APACHE- n积分和CT分级。 (二)其它术语 急性液体积聚(acute fluid collection)发生于病程早期,胰腺内或胰周或胰腺远隔间隙液体积 聚,并缺乏完整包膜。 胰腺坏死(pancreatic necrosis)增强CT检查提示无生命力的胰腺组织或胰周脂肪组织。假性囊肿(pseudocyst)有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的液体积聚,内含胰腺分泌物、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等。多发生于急性胰腺炎起病4周以后。 腺脓肿(pancreatic abscess)胰腺内或胰周的脓液积聚,外周为纤维囊壁。 二、急性胰腺炎病因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较多,且存在地区差异。在确诊急性胰腺炎基础上,应尽可能明确其病因, 并努力去除病因,以防复发。 (一)常见病因 胆石症(包括胆道微结石)、酒精、高脂血症。 (二)其他病因

(完整版)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 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 A.暴饮暴食B.ERCP C.硫唑嘌呤D.胆石症E.胰管阻塞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 A.胰腺感染性炎症B.胰腺外伤C.胰腺自身消化 D.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E.特发性炎症 3.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 A.轻症、重症B.间质性、弥漫性C.水肿型、坏死型 D.水肿型、出血型E.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 A.突发性B.持续性C.解痉药可缓解 D.弯腰曲膝可减轻E.束带状 5.急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 A.Grey-Turner征B.Cullen征C.瘀斑 D.紫癜E.以上都不是 6.Grey-Turner征出现在( ) A.肝硬化B.系统性红斑狼疮C.溃疡性结肠炎 D.急性胰腺炎E.腹腔内出血 7 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 A.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B.多位于胰尾C.发热、白细胞升高D.有囊壁无上皮E.多在起病2-3周后 8.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 A.血淀粉酶升高B.剧烈腹痛C.高血糖 D.消化道出血E.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A.血淀粉酶B.血脂肪酶C.血糖D.血钙E.C-反应蛋白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 A.肾衰B.严重细菌感染C.DIC D.胰性脑病E.呼衰11.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 A.腹水B.低钙血症C.心力衰竭D.Cullen征E.以上都是12.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 A.血糖持续高于10mmol/L B.C-反应蛋白高于150mg/L C.增强CT提示胰腺坏死D.血淀粉酶持续升高E.血钙低于1.5mmol/L 13.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 A.消化道出血B.假性囊肿C.严重胆道感染 D.高血糖E.C-反应蛋白升高 14.关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哪项不合理( ) A.654-2止痛哌替啶B.禁食、补液C.抑酸 D.喹诺酮抗感染E.维持酸碱平衡

重症急性胰腺炎(完整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饮酒量和高脂饮食的增加,胰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快、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杀手”,也是我国外科临床工作的难点和实验研究的热点。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个病情凶险的疾病,你能准确判断下面的描述吗? A.SAP是胰腺炎发展的一个阶段,可根据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对该病作出准确诊断 B.SAP属于消化内科疾病 C.防治SAP并发的多器官衰竭非常重要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常并发脏器功能衰竭。虽然SAP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近年来文献报道SAP的死亡率仍达10%~30%。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作简单介绍。 一、SAP的诊断 一般说,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困难不大。然而,如何及早地识别重型胰腺炎,至今仍缺乏较敏感的指标。大多情况下SAP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判断指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1、临床判断标准 (1) Ranson评分: Ranson标准 当评分在3分以上时,即为SAP。同时发现Ranson评分与病死率有明显关系,3分以下的病死率为0.9%,3-4分为16%,5-6分为40%,6分以上为100%。正确率为69%。 Ranson预后指征和并发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Imrie评分: 是在Ranson评分基础上作的改良,3项或以上为重症。 Imrie临床标准

(3)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评分系统: APACHE评分由Knaus于1981年提出,采用进入ICU24小时内最差值进行评分,并加上慢性健康评分,共34个参数,较为繁琐;1985年作者对其进行修改,采用12项急性生理指数,结合年龄因素,慢性健康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共15项,称为APACHEⅡ评分。其优点为评分系统较为全面,既不受入院后时间的限制,又可反复评估病情严重度,起到了动态观察、监测疾病过程的目的。 2、CT扫描及增强CT 由于CT在临床上的普及和应用,为非创伤性检查,可反复、动态观察,因而临床价值高。如Perez对1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经过与CT所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胰腺大小、轮廓、腺体密度及胰周异常情况将CT变化分为6级,A:正常;B:局限或弥漫的胰腺增大,包括轮廓不规则,非出血性腺体增强及腺体内少量液体积聚;C:内在胰腺异常现象模糊及发现炎性改变的条纹样密度;D:单个胰外液体积聚;E:两个或更多的胰外液体积聚;F:胰腺及其邻近部位气体积聚或胰外液体大量累及腹膜后间隙。 急性胰腺炎重度判断标准及预后因素 二、SAP的治疗及进展 SAP总的治疗原则是设法阻止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全身支持,预防及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应积极、有效、综合的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主要用于处理一些并发症。 (一)基础治疗

(完整版)急性胰腺炎

D .喹诺酮抗感染 E .维持酸碱平衡 急性胰腺炎考核试题 选择题 1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 ( ) A .暴饮暴食 B . ERCP C .硫唑嘌呤 D .胆石症 E .胰管阻塞 2.目前认为急性胰腺炎可能是 ( ) A .胰腺感染性炎症 B .胰腺外伤 C .胰腺自身消化 D ?胰腺自身免疫性炎症 E .特发性炎症 3?临床上将急性胰腺炎分为( ) A .轻症、重症 B .间质性、弥漫性 C .水肿型、坏死型 D .水肿型、出血型 E .蜂窝织炎型、坏死型 4. 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哪项除外 ( ) A .突发性 B .持续性 C .解痉药可缓解 D .弯腰曲膝可减轻 E .束带状 5. 急 性胰腺炎体检发现脐周皮肤青紫色,称 ( ) A . Grey-Turner 征 B . Cullen 征 D .紫癜 E .以上都不是 6. Grey-Turner 征出现在( ) A .肝硬化 B .系统性红斑狼疮 D .急性胰腺炎 E .腹腔内出血 7关于假性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除外 ( &下列哪一项可以区别轻、重症急性胰腺炎 ( ) A .血淀粉酶升高 B .剧烈腹痛 C .高血糖 D .消化道出血 E .心衰 9.一腹痛10小时患者赶至急诊,下列哪一项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 ) A .血淀粉酶 B .血脂肪酶 C .血糖 D . 血钙 E . C-反应蛋白 10.下列各项可考虑重症急性胰腺炎,除了 ( ) A .肾衰 B .严重细菌感染 C . DIC D . 胰性脑病 E .呼衰 11 .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表现是 ( ) A .腹水 B .低钙血症 C . 心力衰竭 D . C ullen 征 E .以上都是 12. 判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指标 ( ) A .血糖持续高于 10mmol/L B . C-反应蛋白高于150mg/L C .增强CT 提示胰腺坏死 D .血淀粉酶持续升高 E .血钙低于1.5mmol/L 13. 发生哪一项,提示重症急性胰腺炎 ( ) A .消化道出血 B .假性囊肿 C .严重胆道感染 科室: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C .瘀斑 C .溃疡性结肠炎 ) A .出现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B .多位于胰尾 C .发热、白细胞升高 D .有囊壁无上皮 E .多在起病2-3周后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最新知识点)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常可作出诊断。轻症的患者有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度发热、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同时有血清淀粉酶和(或)尿淀粉酶显著升高,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以诊断。重症除具备轻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且具有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假性囊肿、脓肿)和(或)器官衰竭.由于重症胰腺炎病程发展险恶且复杂,国内外提出多种评分系统用于病情严重性及预后的预测,其中关键是在发病48或72小时内密切监测病情和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综合评判。...感谢聆听... 区别轻症与重症胰腺炎十分重要,因两者的临床预后截然不同。有以下表现应当按重症胰腺炎处置:①临床症状: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②体征:腹肌强直、腹膜刺激征,Grey-Turner征或Cullen征;③实验室检查:血钙显著下降2mmol/L以下,血糖>11.2mmol /L(无糖尿病史),血尿淀粉酶突然下降;④腹腔诊断性穿刺有高淀粉酶活性的腹水。...感谢聆听...

急性胰腺炎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 有较典型的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界消失,X线透视见膈下有游离气体等可资鉴别。 (二)胆石症和急性胆囊炎 常有胆绞痛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常放射到右肩部,Murphy征阳性,血及尿淀粉酶轻度升高.B超及X线胆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三)急性肠梗阻 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型。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面。 (四)心肌梗死 有冠心病史,突然发病,有时疼痛限于上腹部。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图像,血清心肌酶升高。血、尿淀粉酶正常。 ...谢阅...

急性胰腺炎考题及答案

试卷一(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便秘。 2. 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哨兵袢和结肠切割征 3.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局部:胰腺脓肿、假性囊肿;全身: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及真菌感染、高血糖、慢性胰腺炎。 4. 急性胰腺炎的类型: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坏死型。 5. 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胰腺增强CT。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 1.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胰腺炎的体征(D ) A、上腹或全腹压痛明显 B、腹肌紧张 C、反跳痛 D、肝浊音界消失 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措施中,哪项不正确(C ) A.积极治疗胆道疾病 B.戒酒 C.常用抑制胰酶活性的药物 D.避免服用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 E.避免暴饮暴食 3.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急性胰腺炎,下列哪项意义不大(A ) A.血清淀粉酶增高 B.血钙降低 C.血清正铁血红蛋白阳性 D.胁腹部及脐周皮肤出现紫色瘀斑 E.发病后很快出现休克 4. 急性胰腺炎一般治疗原则中,哪一项未被包括在内(E ) A.解痉止痛 B.抑制胰腺分泌 C.水电解质平衡与支持治疗 D.防治感染 E.生长抑素类似物八肽静脉滴注 5. 女性,45岁,餐后2小时突然腹痛、恶心、呕吐,伴发热,次日出现黄疸,查血淀粉酶及胆红素明显增高,其发生黄疸的最可能原因是(C ) A.肿大的胰腺压迫胆管所致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结石并胰腺炎 D.胆总管下端狭窄 E.胆囊炎所致 6. 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最具诊断价值的是(C ) A.血脂肪酶增高 B.血淀粉酶增高 C.血钙降低 D.血胆红素增高 E.B超检查胰腺增大 7. 以下哪项提法是正确的(D )

急性胰腺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急性胰腺炎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血象多有白细胞增多,重症患者因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二、淀粉酶测定血淀粉酶一般在发病后八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后下降,3-5天内恢复正常。正常血清淀粉酶为40-180苏氏单位。血清淀粉酶超过500苏氏单位有重要诊断价值。其他疾病如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穿孔、肠梗阻等血淀粉酶也可升高,但一般不超过500单位。血淀粉酶升高程度与病情轻重并不一致,急性水肿型可以明显升高,而出血坏死型可正常或降低。尿淀粉酶在发病后8-12小时开始升高,维持时间较长,连续增高时间可达1-2周,因此适用于就诊较晚的病例。正常尿淀粉酶为80-300苏氏单位/小时,超过300单位/小时有诊断价值。胰原性胸腹水的淀粉酶含量明显增高。三、淀粉酶肌酐清除率比值(CAm/CCr)急性胰腺炎时肾脏对血清淀粉酶清除率增高而对肌酐清除率无改变。CAm/CCr的正常值不超过5%,急性胰腺炎可增高达3倍,其他原因所致的高血清淀粉酶血症则正常或减低,巨淀粉酶血症则低于正常。但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时也可升高。CAm/CCr%=尿淀粉酶(苏氏)/血淀粉酶(苏氏)×血清肌酐/尿肌酐×100 四、血清脂肪酶测定此酶较尿淀粉酶升高更晚,常在起病后48-72小时开始增高,可持续1-2周。对就诊较晚的病例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正常值为0.2—0.7单位%,急性胰腺炎时常超过1.5单位%。五、血清正铁血白蛋白急性胰腺炎时,血中胰蛋白酶活力升高,此酶可分解血红蛋白产生正铁血红素,后者与白蛋白结合成正铁血白蛋白,故血中正铁血白蛋白常为阳性。本项检测最早在发病后12小时内即可呈阳性,于4-6天达高峰,曾被用以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但特异性不强,且假阳性多,故仅有参考价值。六、生化检查及其他血糖升高,多为暂时性,其发生与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释放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及肾上腺皮质的应激反应有关。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可一过性升高。出血坏死型血钙降低,低于1.75mmol/L提示预后不良,15-20%的病例血清甘油三酯增高。如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即动脉血氧分压少于7.98kpa(60mmHg),则需注意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电图检查可见ST波的异常改变。七、X线腹部平片B超与CT扫描 X 线平片检查可观察有无肠麻卑,并有助于排除其他急腹症。B超检查及CT扫描观察胰腺的大小和形态,并对发现假性囊肿颇有帮助。

急性胰腺炎诊疗常规

急性胰腺炎 概述、定义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病理常把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 病因 本病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明了,胰腺炎的病因与过多饮酒、胆管内的胆结石等有关。 1.梗阻因素 由于胆道蛔虫、乏特壶腹部结石嵌顿、十二指肠乳头缩窄等导致胆汁反流。如胆管下端明显梗阻,胆道内压力甚高,高压的胆汁逆流胰管,造成胰腺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胰腺间质而发生胰腺炎。 2.酒精因素 长期饮酒者容易发生胰腺炎,在此基础上,当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促进胰酶的大量分泌,致使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胰酶进入腺泡之间的间质而促发急性胰腺炎。酒精与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同时摄入,不仅胰酶分泌增加,同时又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症。这时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释出游离脂肪酸而损害胰腺。

3.血管因素 胰腺的小动、静脉急性栓塞、梗阻,发生胰腺急性血循环障碍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另一个因素是建立在胰管梗阻的基础上,当胰管梗阻后,胰管内高压,则将胰酶被动性的“渗入”间质。由于胰酶的刺激则引起间质中的淋巴管、静脉、动脉栓塞,继而胰腺发生缺血坏死。4.外伤 胰腺外伤使胰腺管破裂、胰腺液外溢以及外伤后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发生急性重型胰腺炎。 5.感染因素 急性胰腺炎可以发生各种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病毒或细菌是通过血液或淋巴进入胰腺组织,而引起胰腺炎。一般情况下这种感染均为单纯水肿性胰腺炎,发生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较少。 6.代谢性疾病 可与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病症有关。 7.其他因素 如药物过敏、血色沉着症、遗传等。 临床表现 1)病史:有胆石病或长期服用激素、避孕药等病史。油腻饮食、暴饮暴食、酗酒、胰腺损伤、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为常见诱因。 2)症状 (1)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位于上腹部正中偏左或偏右。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可向两侧的腰背部放射。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处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处理:国内外主要指南的比较与解读 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复杂多变,在给患者带来巨大创伤的同时,也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挑战。1992 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制订的 AP 分类及诊断标准被誉为 AP 发展史上一座里程碑,该标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 AP 的诊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然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多学科治疗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发现“亚特兰大标准”在 AP 的分级、严重度、并发症定义、预后评估、治疗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此背景下,国际胰腺病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an-creatology,IAP)经过了 5 年的调查与讨论,于 2012 年发布了《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修订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病学组也于 2012 年制订了《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美国胃肠病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ACG)、IAP 与美国胰腺病学会(American Pancreatic Associa-tion,APA)依据循证医学证据,于 2013 年发布了《急性胰腺炎处理指南》(以下简称 2013 ACG)和《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循证性指南》(以下简称 2013 IAP/APA)。如何评价不同指南的异同点,对我国 AP 的诊治工作和国际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 AP 临床诊疗中的热点问题对相关指南进行比较与解读。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体系的变化 1. 诊断标准 国内外指南关于 AP 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认为确诊 AP 至少须要符合以下 3 项标准中的2 项:(1)与 AP 相一致的腹痛症状;(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3 倍正常值上限;(3)符合 AP 的影像学特征。 由于胆源性胰腺炎的高发生率(约占 AP 的 40%-70%)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性,2013 ACG 及 IAP/APA 均推荐对所有 AP 患者入院时行腹部 B 超检查。而《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认为超声检查虽然可以初步判断胰腺组织形态学变化,并且有助于判断有无胆道疾病,但易受胃肠道积气的影响,对 AP 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而推荐 CT 扫描作为诊断AP 的标准影像学方法。 2. AP 的并发症和严重度分级 (1)主要的局部并发症 既往依据胰腺周围的液体积聚情况将 AP 局部并发症分为:急性液体积聚、胰腺坏死、假性囊肿和胰腺脓肿 4 种情况,容易引起混淆。 《亚特兰大分类标准(修订版)》将病程 4 周内急性液体积聚是否伴有胰腺实质或胰周组织的坏死,区分为急性胰周液体积聚( acute peripancre-atic fluid collection,APFC)和急性坏死性液体积聚(acute nec-rotic collection,ANC);在病程 4 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