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

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
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

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7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两部分,试卷共6页,共二大题,38小题。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到答题卡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5小题,7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 B.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国际环境相对动荡 D.科技进步

2.在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读“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阶段是:

A.⑴B.⑵C.⑶D.⑷

4.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迅速下降的阶段是:

A.⑴B.⑵ C.⑶ D.⑷

5.我国“五一黄金周”,大批山东游客前往青岛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6.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就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7.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8.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东南部劳动力不足

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度变化图”,完成9~10题。

9.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各国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印度

11.东营、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矿产资源的开发 B.重大政治改革 C.经济发展变化 D.气候条件优越

下表为2002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12~13题。

地区①②③④

总人口(万人) 9613 1625 3837 267

死亡率(%) 0.638 0.595 0.721 0.607

自然增长率(%) 0.603 -0.054 1.075 1.276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163.2 5408.8 1180.O 159.7

12.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在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的是

A.美国和阿根廷 B.美国和新西兰 C.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D.南非和阿根廷15.下列国家中,既有大面积的商品谷物农业,又有大牧场放牧业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 B.埃及 C.新西兰 D.南非

16.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①气候温和②地广人稀③高度发达的工业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对外开放程度18.以下现象呈负相关的是

A.妇女受教育程度与生育子女数 B.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入量

C.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交通、通信的发展与人口迁移的规模和范围

读“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完成19~20题。

注:①人口负担系数=l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②15~64岁指劳动人口年龄

19.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据图,中国“人口机会窗口”达到顶点的时间为

A.1970年前后 B.1990年前后 C.2010年前后D.2030年前后

20.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20年左右 B.40年左右 C.60年左右 D.80年左右

26.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合理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27.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城市规划的需要限于

B.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

C.交通条件的发展

D.人口的消费需要

28.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

29.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

A.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B.各种活动重要性程度

C.各种活动得到政府支持的程度

D.各种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地位

30.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A.非洲刚果盆地

B.亚马孙平原

C.东亚、东南亚、南亚

D.西欧

31.海南省可以种植三季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降水丰沛

B.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3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的原因是

A.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

B.降水较少,受灌溉条件限制

C.保持土壤肥力

D.劳动力少,为了休息恢复体力33.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

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C.水下隧道的开通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

34.在北京的近郊区建立一些乳牛场,主要是因为

A.牛肉出口方便

B.靠近副食品工厂

C.冷藏条件好

D.城市居民消费量大

35.北京市中心是天安门广场,这里交通便捷,但却看不到摩天大厦,这主要是

A.历史因素影响的结果

B.经济因素影响的结果

C.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

D.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第Ⅱ卷

二、读图分析题(请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否则不得分。共3题,30分)36.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⑴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和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3分)

⑵图中A、B、C三时段与三种人口增长模式有对应关系,三个字母代表的分别是:A时段人口增长模式是型,B是型,C是型。(3分)

⑶图中曲线①②,表示人口出生率的是,(1分)请说出判断理由:(3分)

37.读“美国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⑴图中三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3分)

A ,

B ,

C 。 ⑵图B 区域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小麦,优势区位条件有:(4分)

① ,② , ③ ,④ 等。 ⑶B 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3分)

38.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10分)

⑴图中a 、b 、c 分别代表 、 、 的付租能力随与市中心距离增大而变化的情况。(3分)

⑵市中心应为图中A 、B 、C 中的___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___区; B 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3分)

⑶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 、 。(2分)

⑷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2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与市中心的距离(km )

租水平

a

c

b

A

B

C

土地利用

二、读图分析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