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施工策略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施工策略
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施工策略

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施工策略探析摘要:绿色建筑施工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材料,因少处理污染所投入的费用,能够有效的实现资源节约,降低成本,加强造价控制的目标,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低碳理念;绿色建筑;施工策略

abstract: the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resources, saving material, because less pollution treatment of their invested cost, can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reduce cost, strengthen the cost control target, to improve building enterpris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c benefits hav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low carbon idea; gre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f7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施工论述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成为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与现代建筑产生严重的矛盾。

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主题班会教案图文稿

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主题 班会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主题班会九年级(2)2017年9月6日 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气候变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同时,绿色循环经济是社会企业的必然选择和大势所趋。 2. 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理解“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内涵,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和参与监督企业的环境效应的落实。 3. 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在生活中能养成环保的习惯,树立低碳意识,节能环保,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绿色。 教学重点:使孩子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养成节约习惯。认识到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教学难点:体会到人情比金钱更可贵,并从花零用钱的过程中建立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引出班会主题 观看视频音乐《地球,你好吗》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播放完毕)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地球,你好吗》,你们说现在的地球还好吗(学生回答)如果不好,地球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有什么联系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怎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呢这是今天主题班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解的内容。 二、认清现状,介绍“低碳”及“低碳生活” 我们的现状。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

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理念

树立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理念,养成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习惯;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简易、大容量包装产品;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等用品,减少废弃物;自觉选购和使用再生材料制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学习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知识,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1、为什么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理应人人有责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在产生生活垃圾。处理生活垃圾,北京市每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每年要挤占500亩可耕种土地用于填埋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市民生活,还给首都发展埋下了隐忧。治理好生活垃圾问题,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增强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养成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 2、为什么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动手 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应为之事,必须从我做起,厉行节约,减少浪费,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是每个人的可为之事,举手之劳做好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就能减少生活垃圾,就能使垃圾变废为宝。垃圾减量垃圾分类需要人人动手、人人参与。“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垃圾产生,才能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才能打赢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这场人民战争。 3、为什么说,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会使人人受益 实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可以为我们创造绿色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实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能够节约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利国利民,造福人类。实行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有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处理生活垃圾有三种方法:生化处理、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处理。 1、垃圾怎么分类 北京市按照“大类粗分”的原则,一般将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物、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它垃圾”三类。市民应将每类垃圾分别投放到分类标志清晰的对应的垃圾桶内。 可回收物垃圾桶为蓝色,桶身分类标志如图。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桶为绿色,桶身分类标志如图。 其它垃圾桶为灰色,桶身分类标志如图。

关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研究

关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7-15T09:30:59.4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陈新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开始逐步的觉醒,而“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 北大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深入人心,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已经是全球发展的大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大趋势,建筑行业也提出了绿色建筑的环保理念。本文着重探讨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通过对节能施工技术措施的深入分析和现实应用,实现绿色施工中降低能耗,节约能源,高效使用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施工;含义;技术要点;推广措施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环境意识也开始逐步的觉醒,而“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对“绿色建筑”本身而言,其为当前的建筑业响应可持续发展原则进而提出以及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的概念,其主要作用在于从当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去指导以及规范当前建筑业的建筑工程各项活动。对于绿色建筑的意义而言,其弥补当前现代的建筑在环境方面的不协调以及纠正了当前建筑业与社会环境的对立关系。而就绿色建筑的作用而言,其能够为当前人类的生活提供一个健康和舒适环境的同时,还可以尽量减少当前社会建设对当前的地球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破坏而减少当前的自然资源的消耗,而做到有效地节约能源以及实现建筑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含义 对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含义而言,首先,就其核心而言是指以建筑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基本的核心。其次,就其原则而言,指的是以环境保护优先为基本的原则,而追求高效、低耗能、以及环保的原则。最后,就其目的而言,那就是要做到对建筑工程建设以及环境的保护统筹兼,进而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以及环保等等综合效益最大化。而且要值得注意的是,其不是独立于建筑工程企业的传统施工技术,其主要是指在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的思想下,以“可持续”的眼光去对当前的传统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的重新定义而做到绿色节能的建筑施工。 2.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要做到建筑的绿色节能施工,那么对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要点那应该做到清楚明白,下面就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六大要点即::绿色施工管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进行分析: 其一,绿色施工管理。对于绿色施工管理而言,其以施工的组织管理以及施工的规划实施管理还有工程的评价管理以及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四个方面构成,以这四个方面对工程的建设绿色施工管理。 其二,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用水量极大,而目前我国水资源缺口达到为60亿,所以对于绿色施工技术而言,其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是重中之重也是必须要做到的。 其三,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技术。对于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建设而言,在施工建设中,临时设施的处置,比如工地临房、临时围墙等等;以及施工道路的设置,比如施工便道 及硬地坪等等这些都对建筑施工的用地提出极大的要求,因此高效的利用建筑施工的土地,以及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其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对于当前建筑行业的材料问题而言,由于国家有关规政策法规的欠缺以及的管理不到位而使得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材料使用极其不规范而导致了各种的浪费,因此,节材技术也是当前的绿色施工技术的要点。 其五,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在当前的绿色节能建筑施工的各项技术而言,节能以及能源的利用技术应该整个技术的基础以及核心,而对于节能及能源技术而言,其主要的就是要对两个方面加以注意以及贯彻:第一,降低能耗的技术;第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的技术。这才能使得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真正的起到了作用。 其六,环境保护技术。对于当前建筑施工产生环境的问题来说,其主要表现在扬尘和噪声以及光污染这三方面,而且,这三个方面也在时刻的影响着人们大众的身体的健康,因此,对于环境的保护技术那么就应该从这三方面出发,妥善的解决这三大污染问题。 3.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 对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而言,要想其能够真正的服务于大众以及服务于当前的社会,那么对其的推广也是必不可少,下面就对其如何推广的几大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第一,那就是建立政府参考以及大力的支持。对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而言,其推广首先就应该坚持政府和市场紧密结合的推广路线。具体而言,政府可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作为政府工作中的重点扶持项目,其次,可以在绿色建筑施工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等方面结予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最后,政府可以通过相关政策的改革而达到消除当前的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过程中一些不合理因素,为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创造出良好环境,为其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推进当前我国的节能建筑施工相关技术的科研推广体制改革。就我国的各项科技推广体系而言,其存在这部门众多但是却存在着重复以及自费和效率低下的各种问题。因此,要对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那么就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而进行强制性的体系和制度改革和创新,也就是尽可能的建立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科研以及推广的一体化的组织机构而专门负责技术的推广。 第三,促进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主体的多元化。对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而言,其推广的模式应该要做到优化。就目前来看,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必然多元化,而对于推广的模式而言,就我国的国情分析那就应该做到因地制宜而调动各方对推广工作的积极性,而进行各种各样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工作。节 第四,完善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信息服务网络以及信息反馈机制。对于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而言,完善其供应信息的服务网络平台以及其信息的反馈机制这是其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必可少的。首先,做到建筑的信息网络为纽带.而为当前的建筑市场的科学技术需求主体提供一个技术的交流平台以及提供国外在建筑施工技术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而达到共赢的局面。其次,完善建筑信息咨询网络以及其信息的反馈机制,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极大的提高当前的建筑节能技术在推广方面的效果,不仅如此,这还能极大的促进技术的推广对象以及推广专家和技术的科技人员交流与沟通,而使得能够激发技术的推广对象对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推广兴致以及积极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下)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下) 1.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改革试点。 A.国家森林体制 B.国家公园体制 C.国家城市公园 D.国家地质公园 2.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划定()。 A.生态红线 B.保护红线 C.生态保护红线 D.基本红线 3.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以下不属于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的是()。 A.2018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5% B.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C.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实行限期达标 D.开展柴油货车超标排放专项治理 4.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 A.国家节约计划 B.国家节约行动 C.国家节水行动 D.国家节水计划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五大发展理念是指()。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2.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以下属于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治理的是()。 A.全面整治黑臭水体 B.加大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C.严禁“洋垃圾”入境 D.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在平衡发展与保护关系方面,习总书记表示,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正确 错误 2. 高质量发展应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环境成本高、经济社会效益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正确 错误 3. 我们要致力于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正确 错误 4. 绿色发展是指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 正确

倡导绿色理念,享受低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倡导绿色理念,享受低碳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一、主题背景说明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后,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低碳”浪潮,“低碳”成了全世界得流行语。所谓“低碳”(low carbon),就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碳”意味着环保,体现了绿色、健康。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得重要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向世界宣布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有这巨大得压力,可谓任重道远。但我国政府本着对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得态度与决心,毅然作出了这种承诺。因此有人把2009年称为低碳元年。 2012威海环保世纪行得主题为“倡导低碳绿色行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增强广大中小学生得环保意识,让她们从小认识到破坏环境、污染环境得危害,培养她们文明健康得“低碳生活”方式。我校实施了《倡导绿色理念享受低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低碳正在走进我们得生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得参与,使全体少先队员更深刻地了解有关“低碳生活”得相关知识,更好地理解保护环境得重大意义。 2、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促使学生关注身边环境提高她们得责任感,从身边得一点一滴做起,为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得生活理念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为威海环境得改善做出贡献。 三、活动年级 初中七年级 四、准备工作 1、确定活动主题,撰写活动方案。 2、召开参加活动负责人会议,布置活动计划。 3、确定年级及参加学生人数。 4、了解各班级开展活动得情况,做好宣传工作。 五、实施方案: 人类得活动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整个地球得气候,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

升温,让两极冰层加速融化,极端天气增加。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种态度,而不就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为了减少日常生活得二氧化碳排放做出一定得努力,让同学们关注低碳生活。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倡导绿色理念享受低碳生活”得活动,以培养同学们得良好生活习惯。 此方案得实施,将以校园生活为主,并辐射到家庭生活、公共生活,具体来说,做好校园低碳生活分七个方面: 措施一:各教室要有专门学生负责关好电灯、电器设备不用时自觉断掉饮水机、微机主机与显示器电源,以时时提醒同学注意节约。 措施二:开展班级低碳小组活动。每班要在班主任得带领下,成立全体学生组成得多个低碳小组,小组成员在学校、社会、做好分头调查低碳行动得基础上,写一份针对低碳生活得决心书或倡议书《倡导绿色理念享受低碳生活》,各班随机选取8-12名学生得决心书张贴在每个教室后面得宣传栏上,并于周五前另上报5份学生决心书交德育处存档。 措施三:加强低碳活动宣传。校广播台、各班做好低碳活动宣传,要做好“过低碳生活七个方法”(附后,请张贴)得解释工作,从而让更多得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广大学生得环保意识。要形成舆论氛围,动员学生在生活细节上注意节能减耗,以降低二氧化碳得排放量,以“倡导绿色理念享受低碳生活”来约束我们得同学。 附:苘山中学“举手之劳,防止全球变暖”得七个方法 A.关掉多余得电灯——关掉不必要得电灯难道不就是举手之劳吗?事实上我们往往忘记了这一点。白天少开或关掉电灯,夜晚家里人尽量在同一个房间里活动,进出家门时随手关灯……“地球一小时”活动给了我们很好得提醒。 B.及时关掉电脑——统计数据显示,家庭中75%得用电都耗在使电视、电脑与音响等保持待机状态上。平均一台台式电脑每天耗电60至250瓦。如果一台电脑每天使用4小时,其她时间关闭,那么每年能节省约500元人民币,且能减少83%得二氧化碳排放量。 C.多乘公交车——交通产生得二氧化碳占温室气体排放量30%以上,减少此类排放量得最好办法之一就是:乘坐公交车。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

绿色建筑论文

绿色建筑论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论文 题目:浅谈绿色建筑 姓名: 薛迎春 单位:兰州鼎盛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身份证号: 62014 专业:建筑工程

摘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大繁荣,导致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在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消耗资源方面,建筑业是主要元凶之一。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类不懈努力追求,“绿色建筑”便应号召慢慢的渗入到人类的生活中了!这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将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这一概念的产生,对于从事建筑学研究和建筑设计的工作者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需要设计师对新型建筑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对于设计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个新生的东西,要让人民一下子接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绿色建筑”的发展及推广运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于搞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商来说又是很大的挑战! “绿色建筑”是应时代号召兴起的,它是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人类高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生物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和途径。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绿色建筑的解释 第二章绿色建筑与能源 第三章绿色建筑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第四章绿色建筑的绿色设计设计概念 技术上的绿色设计概念 形式上的绿色设计概念 第五章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 研究和推广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技术突破对绿色建筑认识的误区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 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全方位推广应用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2021年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技术 欧阳光明(2021.03.07) 1、定义 从采用技术的层面考虑,绿色建筑技术包涵: ①软技术:即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利用设计专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热岛、建筑热工、风场、日照、采光、通风等方面进行精细设计。 ②硬技术:采用高性能的围护结构部件、节能的冷热源系统、高效的暖通空调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例如:太阳能集热器、沼气、地下蓄能(地下风道、地下水直接利用);海水供能、污水废热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光导管、风能发电机等。 绿色/节能建筑应该采用:产出投入比高的技术,而不是盲目采用昂贵技术,应重视软技术而不是偏重硬技术,深入、充分的方案论证,精心仔细的设计是保证,否则再昂贵的设备也无法发挥作用,只是聋子的耳朵,软技术比硬技术的成本低得多,但作用却是决定性的。应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技术,而不应该盲目追求新奇。“先进”体现在适宜和高效,不是“高新”。很多优秀的传统民居就是

因地制宜的节能/绿色建筑的典型,如土窑洞、徽居。 对于关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问题,如果需要低品位能源,应该直接利用太阳能。生活热水:太阳能热水器(平板热水器、真空管热水器);采暖:直接利用太阳热(保证日照、太阳房等)。太阳能光伏发电应保证高品位能源的需要。北京,10m2最大输出功率1 。2kW ,能瞬时带动1 。5匹空调,价格约 6~8万元。建议用途:室内(如楼梯间、地下车库)照明、路灯;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水景与绿地浇灌水泵(不需要蓄电池,是最好的选择)。 2、绿色建筑设计 (1)改变传统设计流程 事实证明,这种接力棒式的设计流程弊病极大;国外调研表明:建筑能耗特性的30%以上决定于建筑设计阶段(剑桥)。 (1) 设计方法 3、新型围护结构介绍 建筑师的主观控制

智慧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智慧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1T14:18:22.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作者:张然 [导读] 摘要: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而智慧城市的出现更是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城市形态的根本改变。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 摘要:城市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而智慧城市的出现更是标志着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以及城市形态的根本改变。智慧城市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城市,其本身具有着生态化与低碳化特性,对于我国绿色低碳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能够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多种能源浪费的使用效率较低的情况,进而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多年的实际经验,对智慧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智慧城市的实际特性,分析和论述了绿色低碳发展在智慧城市之中的重要体现,从而使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明确智慧城市与绿色低碳发展结合的要点和重点,促进我国城市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的不断提升,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智慧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作用 一、智慧城市的主要特色 (一)数字化与信息化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理念被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之中,使智慧城市更具有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采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各个城市之间的交互与共同发展。可以说,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全面变革。数字化技术的全面应用为我们带来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城市,而智能化技术在网络城市系统之中也建立了多个全智能化的应用模块,为城市之间的协同运作带了了切实可靠的技术依托。而在城市运行之中,也会在数据库之中存储海量的信息数据,依托于云计算技术,将海量的信息进行汇总,将其分配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之中,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而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全面对接,能够提升人们对于城市的联系性和感知性,使城市生活更具有智能化,提升了城市居民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智慧化[1]。 (二)生态化与低碳化特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空间环境与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越来越差,这也导致了城市的宜居程度变的越来越低。智慧城市在建设之中,不仅在于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提升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质量,同时也要能够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以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建设为核心思想。智慧城市在运作过程之中,可以通过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城市产业的低碳化优化,将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转变到低污染、低排放以及低消耗的发展方向上来,提升多种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使城市能源和物质资源达成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的效果,使过去传统城市之中依靠高排放的煤炭资源产业转换到依靠无污染无碳的能源消耗产业上来。同时,智慧城市也更加倡导城市居民的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理念,反对能源浪费的情况,加强对于环境质量的检测,提升环境治理和管理的效果,降低城市之中的环境负担,提升城市的宜居性,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和谐性,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三)公共性特色 在城市建设之中,城市提供的公共性产品和服务是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这也公共产品和服务往往属于公益性质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也就是说,智慧城市提供的产品与相应的服务体系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特征。虽然说在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城市的边界和范围得到了一定的拓展,然而从地理特征角度来说,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身的区域属性,每个城市会因为自身的地形地貌特征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导致城市历史文化和居民生活习惯有着本质的不同,也就是说,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独特简直。而对于智慧城市来说,其公共性产品不仅要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使用需求,同时要能够彰显出城市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从而使智慧城市的建设能够彰显地区居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智慧城市的建设本身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建设规模较大,时间消耗较多,风险系数较高,因此必须考虑到每个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综合城市建设之中的多种问题,从而使智慧城市建设既能够符合我国城市发展的根本需求,同时也能够继承和弘扬城市长期以来的文化价值和精神特色。 二、智慧城市对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 (一)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 智慧城市的建设为产业的绿色化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城市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调整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从城市产业结构上来看,第一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必须向着第三产业进行转移,而第三产业本身的排放量较低,而经济附加值较高。在多个产业结构之中,如何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淘汰高污染和高消耗的落后产能并推动节能减排技术的全面应用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产业转型的重点内容。而从智慧城市的角度出发,低端产业向着高端产业已经成为了必然,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作用下,智慧旅游产业和艺术文化创新产业已经成为城市之中较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使城市经济在低碳循环的角度下进行建设。而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以能源低碳循环为核心进行调整的,这种调整措施能够改善传统城市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清洁煤的技术,将过去高碳煤能源转变为低碳煤能源,同时要能够加大新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自然界分布较广,可再生性较强的能源作为城市的基本能源,比如说风能、水能或者太阳能等等,全面降低城市发展对于煤炭能源的依赖程度。另外,在城市能源开发的过程之中,要能够以物资和能源的循环利用为基本原则,全面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在进行能源保护时,要尽可能减少无度开发和无节制开发能源的情况,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3]。 (二)推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智慧城市生产与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也使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更具有先进性。科技的发展使智慧城市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天然优势,提升城市的功能性与服务水平,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医疗服务与教育服务的协调性。而智慧城市生产与管理模式的改变,也要根据我国现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重要依托,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的推动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智慧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是当前环节环境压力与生态压力的有效途径,为城市的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可靠途径。这也就要求了城市的规划人员能够明确低碳化转型理念,提升智慧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效力。同时,城市政府需要制定多种可行的制度与保障措施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大低碳经济的宣传效力,使低碳经济理念能够深入人心,赢得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进而为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一个较为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4)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全文分为几个文档,可在店铺中按标题找到) 目录 一、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流通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1) 八、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2) 七、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二十一)强化法律法规支撑。推动完善促进绿色设计、强化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污染治理、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扩大绿色消费、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法律法规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和问责力度,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衔接配合。 (二十二)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按照覆盖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合理制定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健全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产生者付费原则,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实行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等差别化管理。完善节能环保电价政策,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继续落实好居民阶梯电价、气价、水价制度。 (二十三)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继续利用财政资金和预算内投资支持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能源高效利用、

践行低碳理念创建绿色校园_王兴中

摘要:当前,高校低碳、环保、绿色、节能意识比较淡薄,低碳理念和行为教育亟待加强,循环经 济利用方式有待创新,资源浪费现象较为突出。本文直面校园低碳生活现状与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践行低碳理念,建设绿色校园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低碳理念;绿色校园;创建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421(2013)01-0083-06 践行低碳理念创建绿色校园 王兴中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收稿日期:2012-12-10 作者简介:王兴中(1968-),男,福建古田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行政管理。 全球性变暖与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必须引起高度关注的课题。据英国媒体2012年5月9日报道,智库罗马俱乐部的一份报告称,因各国政府与市场没有采取足够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将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到2052年上升2摄氏度,到2080年上升2.8摄氏度。也有专家预测到21世纪末,海面将上升60cm,可能会对水资源、生态系统、农业等带来持久而深远的负面影响。于是,降低生产和生活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提高碳的生产率,成为一种新的世界发展潮流和人类努力方向[1]。为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建设生态文明,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在此背景下,低碳理念加速在校园植根发芽、蓬勃发展。如何营造校园低碳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建设新型绿色校园将成为未来高校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之后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倡导低碳与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 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绿色学校”的理念后,世界高校群起响应。2008年,中国32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发布了建设可持续发展校园宣言,倡议在大学的校园里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校园建设与管理的各个层面及领域[2]。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2010年统计,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358所,教职工215.66万人,在校学生2385.63万人,又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05年对45所高校能耗和水消费数据统计测算,高校人均年用水量是145.2吨,是全国人均生活年用水量的1.95倍,人均年能耗0.775吨标准煤,是全国人均生活年用量的4.32倍,到2010年,中国高校校园建筑面积已超过7.46亿平方米。高校是处于耗能平台的前沿领域,能耗数量庞大,节能减耗潜能空间广阔。倡导校园低碳就是在保障校园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以低碳为主题的各项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以低消耗,低排放,少污染为基础,以科学发展、管理创新、技术改进为核心,以节能减耗、环境保护、低碳生活、废气低排放为标志,创建学校绿色教育研究体系,健全低碳校园制度,创新低碳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师生环保素养,要求校园的建筑物、基础设施和教学、办公、交通等运行方式是低碳环保的,并通过师生潜移默化地将低碳生活理念和行为推广到家庭、公《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JOURNALOFFUQINGBRANCHOFFUJIANNORMALUNIVERSITY2013年第1期 总第115期Sum No.115

基于低碳理论背景的建筑施工绿色化研究 李奋志

基于低碳理论背景的建筑施工绿色化研究李奋志 发表时间:2018-05-25T13:53:29.9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李奋志 [导读] 摘要:目前国内绿色施工多以传统的施工流程为基础,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功能设计和成本考虑不足致使绿色建筑各阶段的方案优化、选择混乱的问题,给后期的运营维护增添很大负担。 中山市华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中山市 528400 摘要:目前国内绿色施工多以传统的施工流程为基础,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功能设计和成本考虑不足致使绿色建筑各阶段的方案优化、选择混乱的问题,给后期的运营维护增添很大负担。发展绿色建筑的目的是节约资源、提高建筑物本身适用性、保障能源安全、改善建筑与自然环境质量、提高建筑实用性等等。本文以低碳理论为指导,在节能减排为切入点进而探讨了绿色建筑中的低碳理论。 关键词:绿色建筑;低碳理论;建筑施工 一、绿色低碳建筑的理念 绿色低碳建筑施工需要在传统的进度、质量、费用安全施工目标上考虑节能环保、以人为本、绿色创新等目标。 绿色低碳建筑所倡导的理念有: 1、节约土地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母,绿色低碳建筑必须合理规划,节省土地资源。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避免或禁止采用粘土砖,采用环保砖,有利于节省耕地资源。 2、节约水源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环境保护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绿色低碳建筑应具有的特性之一。绿色低碳建筑在整体规划中应该制定有关建筑节水的技术政策,推广节水技术与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3、节约材料 建筑结构采用新型墙体一一围护结构和内隔断结构,可以减少钢筋的用量。另外装修材料的原材料大多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尽可能多的使用自然材料和高科技人工饰材。建筑装修应符合“住健康、可回收、低污染、省资源”的原则。 4、绿色循环 循环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低碳建筑的核心,绿色低碳建筑首先必须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关心居所拥有者、周围居民及环境,便于人与自然环境的沟通,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包容未来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使建筑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良性循环系统。 二、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施工论述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危机问题。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成为21世纪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与现代建筑产生严重的矛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各行各业的低碳发展,要求各行各业执行绿色发展模式,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建筑业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如何实现绿色建筑施工,构建一个舒适人类居住、环保、节能、健康的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佳选择。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绿色建筑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结合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提出精益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三、低碳理念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原则 1、充分利用再生能源。低碳理念的根本核心就是要节能,因此为了把低碳理念在建筑中得到实现,就是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各类型的地下或者半地下的覆土建筑都充分利用了地热能,使建筑在不消耗能源的前提下同样具有冬暖夏凉、坚固耐用的优点。 2、应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以及保证建筑物具有适当的间距。当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时,可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达到节能和杀菌效果。对于建筑物的朝向应不让建筑物大面积外表面朝向冬季主导方向,以减少对流换热损失。 3、选取有效的建筑体形以及平面形式,可有助于获取更好的空气流通,从而折省制冷与制暖的能力,有效实现建筑物的低碳。 4、应当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从而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有效减小建筑物内能量的耗散。因此在进行建筑的绿色设计时,建筑物的围护结构的总热阻不低于最小热阻,以能有效地控制内表面温度;同时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避免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 四、绿色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绿色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如下:首先,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意识还比较欠缺,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没有切实的树立绿色施工的观念。一方面是施工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不重视甚至是忽视绿色施工。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很多建筑施工人员都缺乏专业的绿色知识,素质偏低,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到环保的要求,造成资源的浪费,产生比较大的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其次,建筑施工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降低由于绿色建筑要求投入的成本,在建筑原材料的选择上没有按照环保的要求,选择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对造成的污染进行有效的处理。 再次,绿色建筑施工的技术还不够完善,不够先进,需要进步一步发展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的一线人员居多是农民工,缺乏专业的绿色建筑知识与技能,环保和节能意识比较淡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和设备仍然是比较落后的,而建筑施工的工艺和流程也不够科学和规范,缺乏对新的建筑工艺,新的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并且,在建筑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管理,对于原材料的使用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比较大的随意性。导致了绿色建筑施工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最后,对绿色建筑施工缺乏有效的科学的监管,绿色监管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部门缺乏对现代绿色建筑施工的有效的法律政策,导致绿色建筑施工没有法律和法规可以遵循。 五、绿色建筑施工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树立绿色施工的理念 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缺乏绿色建筑施工的观念和意识的问题,必须切实的加大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和绿色施工的理念。施工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最全版

(发展战略)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报告

中国经济报告发表文章系列: “绿色基金”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京缘资本执行总裁龙黎明壹、“绿色基金”的形成和发展 绿色产业基金,专指由基金管理X公司管理的专门投资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事业发展的X公司股票的共同基金。绿色基金的投资理念是:环境保护和金融投资的目标融合,绿色基金的核心是强调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它将投资者对社会以及环境的关注和他们的金融投资目标结合在壹起。它不是追求纯粹物质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绿色基金不仅仅从经济角度出发,而且考虑投资对象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 英国于1988年率先推出了第壹只绿色基金——Merlin生态基金(即当下的Jupiter生态基金),人们能够将钱投入到他们较为关心的环保型企业中去。受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保主义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绿色基金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生态基金、可持续发展基金、环境共同基金纷纷涌现。 国外的很多实证研究表明,绿色产业基金的投资效率且不壹定比壹般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低。由于其投资对象的特定性使得他们对这些X公司的了解更为深入,投资目标的选择更加合理,总体的投资收益从长期来见反而可能高于壹般的投资基金。例如,作为国际绿色投资基金中的壹员,施罗德气候变化基金(SchrodersClimateChangeEquity)12个月回报率为20%,高于其参照标准MSCI全球指数。 作为国际绿色投资基金中的壹员,CCC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是全球专门从事清洁能源和低碳投资的投资银行集团。CCC管理着全球最大的碳基金,管理三只共

计8.5亿欧元的碳基金,投入能产生碳减排信用的X公司和项目。2005年进入中国市场,项目涉及可再生资源、合同能源、甲烷气体、城市垃圾填埋、煤气层利用等众多领域。如吉林长岭风电、深圳下坪垃圾填埋气利用、平顶山煤业集团煤矿瓦斯利用。至今,CCC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在中国低碳领域投放的资金达到了10亿美元。 不过,尽管国外的绿色基金发展较为迅速,但我国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二、中国迫切需要设立“绿色基金”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加之能源安全存在隐患,生态承载力不断下降,自然环境逐渐恶化,使中国的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瓶颈和环境代价的双重困境,而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增长则成为破解这种困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从2009年9月下旬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召开到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召开前夕,中国政府从首次正式使用碳排放强度指标的概念,到宣布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再到明确量化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展示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大国责任方面的积极姿态。其后于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示中国正转向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由此,中国亟待制定和完善包括碳金融、碳排放交易、碳税收在内的壹系列经济激励措施。 当前,发达国家促进低碳产业经济发展的金融工具正趋于成熟。在此形势下,我国需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基金”、“绿色金融”等方面的运营经验,制定和完善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心得体会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心得体会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严重程度高于经济危机。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我国如何在控制疫情的同时,提振经济、保障民生,成为普遍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期,应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步伐,深入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培育绿色新动能,促进经济复苏。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体系涵盖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但并非三者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有助于统筹三者关系、促进其协同发展的综合性概念。在新时代,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以绿色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为核心,统筹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产品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培育与商业模式创新,在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和就业机会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代价,最终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目标的经济体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需以六大子体系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主要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金融体系、绿色基础设施体系、绿色贸易体系和绿色消费体系等六大子体系构成,各子体系之间存在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 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大势所趋和机遇所在,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由于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主体容易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过度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损害他人利益,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外部性阻碍。企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前期投入大、融资难、投资短期回报低、回报周期长、市场不明朗等实际困难。单纯依靠市场主体的自发行动,无法有效克服环境外部性和市场机制失灵问题。同样,单纯依靠政府推动绿色发展,也面临资源配置效率低、政策成本高等政府失灵问题。加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内在要素的关联性、复杂性,更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政策工具,形成系统的政策架构,为其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由此,需从市场、政府和公众三个主体维度,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治理体系。针对市场主体的政策,如绿色金融、绿色税收、绿色补贴、排污收费、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付费、排污权交易、碳排放交易等,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市场主体绿色创新、投资、生产和经营的积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