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思维开拓训练

辩论赛思维开拓训练
辩论赛思维开拓训练

辩论的创新性思维

估计现在还有不少辩手在为辩题的创新性而头疼,总觉得自己拿不出一些可以令对方措手不及的观点。我这儿也不多说废话了,开门见山,我认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要敢于想平常人所不敢想,想那些平常人认为对己方很不利的观点。这个观点我以“人为自己活着或者为别人活着更快乐”为例,持为自己活着更快乐的一方,往往会认为提到那些卑劣者会对己方不利的,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如果你提到一个卑鄙小人,让他为别人而活,你认为他是会去上吊,还是兴奋地放爆竹来庆祝呢?所以,一定要在对己不利的地方打开突破口,在貌似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找到对自己有利的因素,这样才能给对方来个措手不及。

第二,要紧密联系关键字的含义及功能,作适当的发挥与联想。这个观点以“避免人才外流是不是政府的责任”为例,人们一般会认为反方不好辩,实际上反方的立场却更有利一些。例如关键字“政府”,如果知道它并不是我国的权力机构,那就可以得出它没有责任去避免人才外流的结论。另外,“外流”不等同于流失,反方如果抓住了这一点,恐怕正方会很尴尬。

第三,不要太过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感情出发。比如前一阵子美国总统大选,一个媒体在中国作了一个调查,结果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奥巴马上台,会有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但实际上是不是如此呢?我们从美国总统的本质出发进行分析,就可以明白,美国总统代表的是美国人的利益,只有当美国与中国利益有共同取向时,中美两国的关系才会改善。所以第一印象往往只是自己感情上的一种判断,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观点。

或许还有其他的什么吧,不过我暂时想不起来了,也就不再多啰嗦了。

名人言论的驳斥

在辩论场上,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辩手引用名人的话,来佐证己方观点。由于对于权威言论的忌讳,对方一般不会对这些言论作反驳。以下是应对名人言论的两个小技巧,仅供参考。

第一,细析名人身份。

外行的言论,在行业中是没有权威性的。如果在对方举出某位名人的名言时,你能想到这位名人所涉及的主要领域,就可以知道他在本行业中到底是不是权威。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一个军事家以一个文学家的描绘,去制定作战方案,这样的战争是不是很荒唐?

这里引用我们学院的一场“美是客观存在/主观感觉”为例,正方提出毛主席说过“美是客观存在”,令反方措手不及。但如果细析名人的身份,就可以发现毛主席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却不是一位美学家,所以他的言论只是一个外行随口说说而已,不足为据。第二,注意名言出处及其环境。

要做到这一点,难度很大,因为对方所讲的名言,你不一定会知道它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讲出来的。不过辩论场上常有瞎猫碰死耗子的事情,不妨也讲一下吧。一个名人,在讲出一句话的时候,周围的环境会对这句话有极大的影响。如果你能够把这句话的语境提出来,说明这句话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算不得是什么有理的话,这样就够了。

比方说一个遭了车祸的诗人,他或许会发出“全世界都是一片黑色”的感慨,但实际上全世界是不真的一片黑呢?他所面临的环境正是我们所可以利用的,毕竟辩论场上对细节的

把握是很严格的。只要你能找出环境给名人造成的巨大影响,那么名人的言论就是你可以利用的。

辩论举例小窍门

在辩论场上,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是一种很形象的做法。但据我以前给人解题的经验来看,很多人都在为举例子而头疼,认为没有什么例子好用。而且,他们一问我有什么例子好用,就肯定说要用哪位名人的例子,因为他们以为名人的例子会感染人。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吧。

第一,举例子的时候,不一定要举那些非常有名的例子。记得以前“辩题求解”版块有个帖子,叫《个人命运由社会掌握》,作者要求解题者给他举出一些名人的例子。但何苦呢?你举出一个出名的例子来,结果对手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或者对他的情况很是了解,于是马上指出这个例子中有哪些因素你没有考虑到,所以你的观点是片面的。这时,你还能说什么?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吗?

我一向认为,举例子要刻意寻找那些平常生活中的例子,越平常越好,因为只有平常人的生活才是最能打动人的。你说美国驻伊拉克总司令怎么怎么样,可是他在中国的知名度,不一定比得上美国的反战母亲;你说某位省长提出某项改革建议,但他的建议远远比不了一位老奶奶被儿子赶出家门更能触动人……这就是平常人的影响。

在辩论场上,举平常人的例子有以下好处:自己熟悉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或者评论起来驾轻就熟;对方不熟悉事件事情的经过,接受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给对方制造了麻烦;观众与评委喜欢接受新鲜事物,会对己方观点产生浓厚的兴趣;显示出自己关心时政,能够彰显自己的风采;平常人的事情比较容易理解,不会牵到太多利益纠葛,可以准确地分析其得失……总之一句话,使用平常人的例子,你可以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第二,在场下的时候,思考一个事物,要尽量让对方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不要总想着要把对手逼上绝路。我一向不喜欢把对手逼得太死,尤其不喜欢对手在我面前哑口无言,因为我觉得那样不是交流,而是在吵架。在辩论场上很有一些辩手,在别人逼迫自己的时候,会被激发出超常的潜能,所以逼迫别人,往往会让对手出彩。

但要注意,让对手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并不是说自己要为他开辟战场,而是要让他的回答,有一定的倾向性。假如说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而对手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这两条路都是对对方不利的,但其中一条是绝境,另一条是相对有利的。那么我就要把对手往稍为有利的这条路上引,然后利用自己在场下准备的大量资料,在这里对其进行痛击。有充足的事实与数据,对方想要翻盘就难了。

第三,不要去找一大堆资料,却不对它进行梳理。找例子的时候,我建议大家要注意压缩,每条例子的字数最多不过两百,只要大家明白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就行了。如果你找了一堆例子,结果每个例子都是过程的详细描述,再给你加上一堆评论家的评论,一个例子占了你一页纸,你觉得自己的队友能看得下去吗?

找例子的时候,最好不要看别人的评论,要先自己对它进行思考。别人的评论往往会对你的思维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你接受了别人的评论后,你的思维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顺着别人的思维走。如果担心自己看问题不够全面,可以先自己思考,然后再看评论,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看例子的时候,不要只是坐在那儿看,要手里拿着笔,把其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打上标记。如果自己突然间有什么想法,还可以立即在上面写下来。等你把这些例子看过两三遍之后,就会发现上面已经有了几百甚至上千字的笔记。这时再去想自己攻辩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就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了。

最后举个小例子。我曾经指导过一支辩论队,他们与其他队伍辩论《代沟的责任主要在于父母还是孩子》,我们这边是孩子。攻辩问题里有一个是这样提出的:

反方:对方辩友,假如有一天您去上学,您的母亲说今天要变天,要您多穿一件衣服。但是您今天要上体育课,穿多了会热。请问,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正方:我会穿上这件衣服,到上体育课的时候,再脱下来。

反方:对方辩友说得非常好,那么请看一组数字:据红网的调查数字表明,有百分之七十的孩子,曾经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与父母发生过争执。请问对方辩友对此有何看法呢?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例子,其实这个例子是网上提出的,那场辩论赛中,正方没有回答出一个好的答案。但这样一个简单的答案,应该每个人都能够想得到,所以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相信对方会作出那样的一个回答。这个问题中,提出的问题不是关于名人的,提问的过程中也没有把对手往死路上逼,但对对方的回答估计得很充分,对方要么是答不出来,要么是说先穿后脱。这样欲擒故纵,给对手一定的余地,却导致其最终陷入圈套。

辩论的着眼点

有不少的新手在参与辩论的时候,都喜欢把辩题上升到政治高度,或者上升到全民的高度,说如果我们不怎么怎么样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物质或精神文明建设的受挫……我们可以先把自己当作观众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还是正义执言?

记得在我们学院新生辩论赛的时候,几乎每场比赛由我来点评时,我都会给他们提出一个建议:这个辩题,最好要从小处着眼,不要搞得太大。太大的东西想起来很抽象,很难给人以直观的印象,也很难感染人。提出这个建议的背景,就是辩手们太容易信口开河了。

我们举个例子,当初有个辩题叫“星巴克是否应该迁出故宫”。持正的那一方,在一辩站起来的时候,就立即提出“星巴克在故宫的存在,是破坏了中华古文明的纯正性。”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思考:星巴克在故宫里存在,怎么就破坏了中华古文明的纯正性呢?不就是几家咖啡店吗?难道这几家咖啡店就能够把中华古文明的纯正给破坏掉吗?中华古文明就这么脆弱?太危言耸听了!

在那场比赛的点评中,我给他们提了个意见:你们看能不能不讲中华文化,只讲故宫?打个比方,把中华文明比作大象,而故宫是大象身上的一个细胞。蚂蚁把大象咬一口,大象觉得没什么,但是被蚂蚁咬的细胞就不一样,它可能就因此而死亡。星巴克给故宫带来的伤害,哪怕只有一点点,对故宫的价值都是极大的损毁。但是你说它给中华文化带来了伤害,那就象是蚂蚁咬大象一样,人们根本体会不到那种严重性。

我现在很支持小题小作,尽量把自己的辩论引向小地方,因为外界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可能给小地方带来极大的影响。大的影响很能感染人,也可以让观众对本方观点的印象更加

深刻。要相信观众们是来听你说理的,但是又不全是为了听你说理,他们还想了解一下目前的形势。一滴水汇入江河,没有人会去注意它;一滴水流入一张干渴的嘴,那它就是救命的甘泉。这就是从小处着眼的好处。

遇到比如说文化、物质这样大的题目时,我都会建议辩手把这些大的概念拆分成一些小的概念,比如文化拆分成为艺术、教育、科学、技术等,而物质至少可以分为工、农、商、交、建以及生活用品、享受用品、学习用品等,这样把握辩题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而且把大概念拆分以后,各个领域的知识都可以去查阅实际的资料,这样就把虚无的辩题变得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找资料也比较容易。

以后大家碰到在大概念的时候,不妨往小处去看看,或许会有不小的收获。

关于资料的利用

大家如果经常在争鸣上逛的话,可能会发现很多的求解者,都希望争鸣提供一份一辩稿或者四辩稿。提出这些请求的同学,可能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参加辩论,他们并不想获得任何思维上的长进。就我自己来说,我是很不喜欢这种辩手的。

我在指导辩论队时,一定会告诉辩手们这样一句话:“你能想到的,你的对手也一样能想到。”尤其是网上的那些东西,你能找到,你以为你的对手找不到吗?当你把别人的思想全部剽窃过来时,有没有想过对手可能正在研究着你找到的那份资料,而且不断地想到破解的方法?

对于资料的利用,我一向主张把那些资料作参考,而不作自己的基本观点。以前在点评学院一场比赛的时候,我们发现那场《美是主观感受/客观存在》中,双方都大量地借用了九九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中的观点。但他们并没有把那些观点作为自己的基本出发点,而是对它们进行了大量的升华与改进,并对于那两所大学的观点都提出了优秀的破解方法,在辩论的过程中还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

当时我对双方的辩手都很欣赏,因为那实在是一场不可多得的比赛。虽然双方并没有“妙语如珠”、“精彩纷呈”,但激烈的交锋与深刻的思维,让每位评委都无法不叹服。在赛后的点评中,我很有些感慨地告诉他们:“这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比赛,你们双方八位辩手都是极为出色的。”现在想起来,那场比赛恐怕是我最喜欢的比赛了,以后这样的比赛,估计也是再不会有了。

在我大一的时候,是经常给辩论队写稿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院队所参加的每场比赛,所有的一四辩稿我都写过,而且每份稿子至少会写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三分之二以上的攻辩问题,是由我来设计完成的。所以辩论没什么难的,只要做得多了,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当时我很看不起我们的领队,觉得那简直就是个辩论盲。以前人民大学与华东师大曾有过一场关于竞争与合作的比赛,人大的三辩王峰,在总结时一口气向对方连提六个问题,每个问题的结尾都以两个四字短语结束,气势极为强悍。那种气势也是我非常喜欢的。

当时我有那样一本记录辩论词的书,结果我们领队把那本书拿过去,摘抄了那六个问题,分别拆开放在自由辩论阶段,追求一种整齐的感觉。王峰的那六个问题,在一起提出时,对方甚至无法反应过来,自然对付起来极为困难;但拆开后,有不少地方都显出了漏洞,这导致我们学院在这些问题上吃了大亏。

去年轮到我来指导辩论队的时候,我依然写着一辩稿。但这回我们的一辩学会创新了,她把我的稿子拿过去,作了很多的修改。最后她拿给我一看,我觉得比原来的那篇要差劲多了。我原来的那篇稿子的主体是理性,而她在里面添加了太多感情化的语句,把稿子中的那种理性给淹没了。不过我没批评她,我为此而高兴——不盲目照搬别人成果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永远不要去抄袭别人的观点,那是别人的,不是你自己的。只有你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发现别人的不足,并能够提出改进的方法时,你才是真正地走在辩论的道路上。如果你找不到相关辩题的历史记录,那就应该自己庆幸,因为你自己动手进行原创的机会到了。

在写稿子的时候,可以请求别人帮你修改立论,但不要说你想请别人给你提供一份稿子:拿来的东西是最不可靠的。就算是别人给你提供了稿子,也一定不要把它当成自己的发言稿,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在你发现了稿子中大量的缺陷,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修改之后,你的辩论稿就算是成功了。

辩题类型及其常用思维

其实辩题到底有哪些类型,我也没有认真去研究。以前曾经看过一位网友列出的十五种辩题类型,不过思考之后,觉得其中有部分类型可以合并,于是自作主张对其进行了修改,结果形成了以下七种类型。这里提出一些解决它们的思路,供大家参考。

1、是非辩题

你说是而我就是说不是的。如:离婚率上升是/不是社会文明的表现。

解题思路:这种辩题应该多想想我们以前想过的数学,如必要/充分条件的判定方法,一种类型的东西是不是另一种类型的判定方法等。一般来说,这种辩题中,只要明确了解概念,了解了判定的方法,解决问题就不难了。就好像我们做一道题,比如说“1是不是整数”,你只要知道“整数”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征,然后拿“1”去与“整数”的特征作对比。如果“1”符合了“整数”的特征,那么“1”就是“整数”,否则“1”不是“整数”。

在离婚率上升这个辩题中,怎么样才算是社会文明的表现?“社会文明的表现”有哪些特征,然后再分析清楚离婚率上升的原因,拿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一分析,OK,一切都解决了!

2、比较辩题

将二者做比较的辩题,如:事业比爱情更重要。

解题思路:这种辩题,有很多人都会走入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强调事业有多么重要就可以了。但事业重要,就能说明爱情不重要吗?当然,有些人还天真地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说爱情不重要,我们是说事业比爱情更重要……”对啊,我们正是要你论证事业更重要的,可是你怎么就只会说事业重要,却对爱情的重要性视而不见哪?

这种类型的辩题,难点在于你不知道如何比较它们。如果能有一个比较的标准,那辩题就会明白许多。如果是我,我愿意把标准定为“谁更能帮助人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标准明确之后,先弄清楚爱情与事业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再分析人生意义有哪些类型,一类一类地去思考,这样就离成功不远了!

3、可否辩题

即能力可不可及的辩题,如: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解题思路:见过很多新手,在碰到这类问题的时候,都大叫“没有思路啊……”其实这类辩题没什么难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可不可以消灭一条鸡腿?为什么?认真分析一下,就可以提出以下观点:第一,我肚子饿,吃鸡腿不会撑着;第二,鸡腿是熟的,可以吃;第三,我衣袋里有卡,卡上有钱,我买得起;第四,我不忌讳荤腥,而且它对我健康无害。

就像吃鸡腿一样,我们要明白儒家思想的内容及功能,以及西方歪风的特征、类型。之后,只要我们把儒家思想的功能与西方歪风的类型作一下对比,看看是不是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当然,如果我们能提出一个解决西方歪风的方法,然后再看儒家思想能不能达到这种方法的需求,这样也是可以的。

4、可能辩题

即可能与不可能的辩题,如:生态危机可能导致人类灭亡。我们本次培训中所使用的“善必/未必有善报”,实际上也属于这种类型,只是它把“善可能没有善报”作为了反方,把“善不可能没有善报”当成了正方。

解题思路:这类辩题其实是一种很扯淡的辩题,世界上任何一种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所以基本上没什么可辩的。要是碰到这类辩题,持不可能的一方,采用诡辩的可能性比较大,把水搅得越浑越好。要是从平常的思路出发,恐怕这一方是根本无法说服自己的。

诡辩虽然是一种不好的辩风,但也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诡辩者往往需要大量的专业资料,在说明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坚实的资料基础来一步步推进。

当然,也有一种比较出奇的辩论方式,即将可能前面那个对象给消灭掉。以这个辩题为例,如果我们能够把生态危机给消灭掉,那么生态危机还怎么导致人类的灭亡?当然,这种方式也是需要我们作大量的调查的,至少要弄清楚生态危机的状况及发展态势,然后提出人类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以及做出的成果等。总之一句话:千方百计,论证生态危机必然被消灭!

5、前提辩题

即谁是谁的前提类辩题,如: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

解题思路:先要弄明白辩题中的概念,如经济发展包括哪些方面?教育发展包括哪些方面?这种类型的辩题,在辩论时往往会陷入一种死循环,即你说经济发展是前提,我说没有教育发展你怎么发展经济;我说教育发展是前提,你说没有经济发展教育怎么发展……这样弄到最后,大家都得不了好处。

在这种辩题中抢得先机的人,往往是那种能够及时跳出死循环的人。在这个辩题中,我会先去找最早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看看在存在经济发展的时候,教育发展存不存在,或者教育发展存在的时候,经济发展存在不存在。就在这样一种寻找中,我就可以轻易地跳出这个死循环。

跳出死循环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即指出一方的前提是第三者。如教育发展的前提,我可以提出它的前提是社会道德的发展,如果有很多人愿意去西部当教师的话,他们根本就不会考虑工资。如果他们考虑自己的收入,他们就会留在东部。再者,一个国家的资金调配,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并没有发展,而他们改变了资金调配方式,加大了教育投资,这样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所以,碰到这种辩题的时候,先想想如何跳出死循环吧。就像鸡生蛋蛋生鸡,如果有人说那蛋是恐龙蛋,那这个循环就算是成功地跳出来了。

6、先后辩题

即判断谁先谁后的辩题,如:企业用人以德/才为先。

解题思路:这种辩题中,辩手也往往会走入误区,有不少辩手会认为以谁为先,等同于谁更重要。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放在前面的不一定是阳重要的,但一定是必须放在前面的。如果企业用人的时候,把德放在前面,那么你再怎么强调才的重要性,也是没什么作用的。

这种辩题与比较型的辩题有点类似,也需要先制定出一个标准来,只是这种辩题更注重于现实,所以标准在使用的时候,显得不是很突出。最关键的,还是手中要有大量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确立的标准。不过,如果你能论证重要的必须放在前面,这样也是可以的。

7、轻重辩题

判断谁轻谁重的辩题,如:人类社会应该重义轻利。

解题思路:其实这种辩题,应该归入比较类型的,但由于它的解题思路比较特殊,所以我们把它单独地列出来。在这种辩题中,应该导入一个第三者,即我们轻谁重谁的目的是什么?就拿这个辩题来说,重义轻利或者重利轻义可能导致相应的后果,但它们产生的后果,谁对我们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一些?

曾经看过南京大学与四川联大关于义利的辩词,结果你说是利的地方,我说是义;你说是义的地方,我偏说是利。那场比赛是我最烦的比赛之一,老实说,我现在最讨厌的大学就是南京大学,这与南京大学九五年前后参加的一些比赛是有很大关系的。

这类辩题中的两个方面,经常会有相互转化,所以对于两个方面的概念,一定要作一个清晰的界定,这样在辩论场上,才可以把握好自己的观点不被对方所利用。

王清莹老师《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思维训练 课程背景: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运用思维模式去解决各种问题,但却常遇见许多难题如:思维不完整,在解决问题时难以作全面思考;偏重于逻辑思维,容易造成决策缓慢刻板;偏重于发散思维,虽处事灵活、决策快,但风险大;该课程基于“全脑”理论基础,将有效的创新工具传教授学员,这些工具分布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从而帮助学员掌握在解决问题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思维创新和决策工具。 课程收益: 1.培养创新意识,应用创新技巧解决问题 2.开发潜能,激发创意 3.转变消极想法为积极有价值的创意 4.将新创意转化为可实施的解决方案 5.应用集体智慧解决工作难题,寻找新的机遇 6.掌握创新思维问题解决的步骤,掌握创新的方法和工具 讲师优势: 1.该课程授课时间长,经验丰富 王清莹老师该课程授课经验丰富,2007年开始在企业讲授该程,累计已有上百场,在引导学员打破固有思维方面有独到的手法,使学员感觉豁然开朗,课堂上学员参与度极高,课堂气氛活跃,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学员在课程中收获很大。 2.参与多个创新项目并获奖 帮助企业开展过多个创新项,并获得创新成果奖。 3.对创新工具运用娴熟 4.多年管理经历,课程点评分享深入浅出、好记易懂 多年企业中层管理经历,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下属管理经验,并能够很好的与课程中的案例高度融合,案例都是身边的活生生的案例,点评分享时用的全部都是自己工作经历得出的精华,学员感受非常深刻。 授课对象:创新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第一讲:创新基础篇 一、思考几个问题: 1.什么是思考(思维)? 2.什么是创新? 3.为什么要创新? 4.创新的困难有哪些? 二、创新的障碍 1.外部因素 1)市场因素 2)投资因素 3)主流客户的影响 2.内部因素 1)个人因素 a)情绪 b)思维定式 c)传统知识标式 d)风险规避意识 e)恋旧 2)组织障碍 a)组织的资源 b)组织结构 c)价值观 d)文化 3.创新的3P原则Positive 肯定 Prolific 大量的 Playful 趣味性的 第二讲:创新点的产生第一节:聚焦创新目标两种聚焦方法 1.范围聚焦——“哪里”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

数学能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算能力,一个是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是一种低级能力。强调记忆、熟练度(复杂运算需要一些技巧), 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强调借助抽象的数字符号、概念进行思考与推理。 运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重要,这个话题以后再谈,今天先谈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基本功是数数。每个数的音、形、义要弄清楚,不是从1数到9就可以了,还要知道每个数字对应的具体数量。 数数这关过后,就可以进入加法的学习。 对成人来说,我们看到“3+5=8”这个等式,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把这个抽象的等式具体化为:三个XX加上五个XX是八个XX 而进一步具体化则会得到: 三个香蕉加上五个香蕉是八个香蕉 ·三匹马加上五匹马是八匹马 ·三只猴子加上五只猴子是八只猴子 如果把数字进行替换,如:5+6=11。便可以生成无数的具体表达。

数学符号的意义就是把无限的具体事物进行高度概括。虽然看起来抽象,来源却是具体的。 而数学思维,就是把各种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表达出来。 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并不难。孩子们平时做的数学应用题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 家长可根据上述原理,有意识的自编应用题,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比如: ·三只猴子加上两只两只猴子,是多少只猴子? ·笼里有三只猴,又来两只,共几只?(虽没提到“加”这个词,但暗含了这个思维) ·我有两支笔,张阿姨又给了我三只,我现在有几只? ·蜘蛛有八条腿,蜈蚣有100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 ·我早上走了十分钟,晚上走了二十分钟,一共走了多长时间?

如果孩子答不出来,可以让孩子借助一些实物来数。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列出3+2这样的数学表达式来,孩子如果能够列出3+2这样的表达式,而不是3-2,说明他会用数学思维进行思考了。至于3+2等于5还是等于8,这就是运算要解决的了。列算式的过程,类似于工程师画图纸,是高级思维活动,而算出3+2的答案,是一种低级思维,近似于一种体力劳动。这就是数学思维与运算的区别。大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区别,不要因过于强调运算能力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果顺利完成这一步,可以反过来让孩子自己编题目。比如给孩子一个等式: 2+3=5,让孩子自己编类似上面的题目。这个过程就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人的思维无论怎样多变,都离不开这个基本过程。 孩子编题目的时候,不仅锻炼了数学思维,还锻炼了语言能力,锻炼了语言的逻辑性,发散性。孩子能够编的题目越多,说明孩子脑子里的“存货”越多。如果孩子编不出几个题目,你也不用着急,可能是你给孩子的“输入”不够,你还是要不断的,大量的给孩子编各种题目,同时想办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说完加法再来说说减法。 减法比加法训练的思维更加丰富,以“5-3=2”这个等式为例,我们可以设计如下思维训练题目: 我有五个苹果,吃了三个,还剩几个?

创新思维训练题及训练方式(完整版)

1.巧排队列 24个人排成6列,要求每5个人为—列,请问该怎么排列好呢? 2.升斗量水 一长方形的升斗,它的容积是1升。有人也称之为立升或公升。现在要求你只使用这个升斗,准确地量出0.5升的水。请问应该怎样办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3.违纪开车 在美国城市街道的交叉路口上,明文规定着,有步行者横过公路时,车辆就应停在人行道前等待。可是偏偏有个汽车司机,当交叉路口上还有很多人横过马路时,他却突然撞进人群中,全速向前跑。这时旁边的警察看了也无所谓,并没有责怪他。你说这是为什么? 4.变换方位 在桌子上并排放有3张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字216。如果把这3张卡片的方位变换一下,则组成了另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恰好用43除尽。是什么数、怎样变换的? 5.月球飞鸟 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有一种鸟在地球上飞20公里要用1小时,如果把它放到月球上,飞20公里要多少时间? 6.诚实与说谎 A、B、C、D4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可是当房主人问他们是谁踢的球把玻璃打碎的,他们谁也不承认是自己打碎的。房主人问A,A说:“是C打的。”C则说“A说的不符合事实。”房主人又问B,B说:“不是我打的。”再问D,D说是“A 打的。”已经知道这4个孩子当中有1个很老实、不会说假话:其余3个都不老实,都说的是假话。请你帮助分析一下这个说真话的孩子是谁,打碎玻璃的又是谁? 7.最后一个字母 英语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是A。B的前面当然是A。那么最后一个字母是什么? 8.沉船 某人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他乘坐的船驶到海上后就慢慢地沉下去了,但是,船上所有的乘客都很镇静,既没有人去穿救生衣,也没有人跳海逃命,却眼睁睁地看着这条船全部沉没。 9.火车过隧道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 种类型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 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怎样在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许万明老师认为主要有以下八种类型。 1.求异型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 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 答案。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如①16 减去10 等于几?②16减去10 还剩多少?③16 与 10 的差是多少?④10 与什么数的和是16?⑤16比10 多多少? ⑥10 比16 少多少?⑦16 减去什么数等于10?⑧10 加上什么数 等于16?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2.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 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 的算式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 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 只零件任务,甲每天加工10 只,乙每 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 天完成,乙独做15 天完成,两人合作 几天完成? ③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④3.递进型 ⑤ ⑥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例如,教师在讲 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叮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教师不要越俎代疱,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⑦4.逆反型 ⑧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如教验算时,16-10=6,学生习惯地用16-6=10 ⑨

创 新 思 维 训 练

创新思维训练 课程背景: 创新能力是人的能力中最重要、最宝贵、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其核心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人头脑中的创新思考活动是人创新实践活动中的“骨髓”、“基石”,没有思考中的创新就没有实践中的创新!创新是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动因,茫茫商海,众多企业,千帆竞渡,但只有那些有独辟蹊经的创新性的水手,只有那些具有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企业团队,才能迅速抵达彼岸。 适合对象:追求卓越的当代企业人士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与会者认识创新的内涵; →使学员认识到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理解掌握成功创新的三种精神; →了解、掌握人个体创新思维的六种基本方法; →通过实战训练,使学员掌握组织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头脑风暴法”; →从实战的角度,使与会者掌握组织思维的高级方法“六帽思考法”。 课程特色: 实战型职业培训师,一位娓娓道来的讲述者,一位鞭辟入里的评论者,一位语惊四座的实战家,一位引领前沿思潮的导师,功底深厚,专注投入;以学员为中心,采用讲授、案例研究、情景模拟、游戏体验等现代互动式学习方式;理性了解与感性认知二者巧妙结合,学员适当笔记,既消化课程又在快乐中接受——卓越的培训效果。 课程大纲 第一讲:创新的内涵及意义 一、创新的意义 1、什么是创新?

2、创新的意义 创造力测试 二、企业的六大创新 看电影,思考:“海尔”以何种勇气砸了冰箱 小组研讨:根据前述企业六个方面的创新,联系我们自己企业的实际,列举我们公司需要创新的领域,且须建议如何创新。每个小组派一人讲述研讨成果,根据成果的质量与数量打分,且研讨成果的文稿须上交,作为领导未来工作的参考,标题为“我们公司需要创新的领域”,时间十分钟。 三、成功创新必备的三种精神 案例分析:贝多芬“这么糟糕的东西居然是我写的” 思考:我在工作中哪些地方需要创新? 第二讲: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个经典的选择难题: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假日里,你偕家中老少一齐驾船出海,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这时船翻了,面对三个不会游泳的、三个你生命最重要的亲人,你决定救哪一个? 思考:难题选择给我们以什么的启示? 一、抓住不速之客 1、两种类别的灵感 案例分析:发现缝衣针的人 2、捕捉灵感的四大时机 案例研究:十几年前,北京一个文化馆扩建,需要迁走的居民将近100户,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案例:唐山林西百货大楼的大火中的人们 二、展开思维的翅膀 ——想象的两种基本形式 案例借鉴:蔡伦的弟子孔丹发现造纸原料 三、超越时空的界线 成功案例:福特看到生产线上装配一辆型车需12个半小时,他认为太慢了,决心改进但苦无良策。是什么原因使他使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创新思维方法学习报告样本

创新思维方法学习报告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名称: 院系名称: 2010年12月23日

创新思维方法学习报告撰写说明 1、写出技术系统的名称。 2、定义技术系统的主要功能。 3、分解技术系统的各主要成分(子系统)并说明功能。 4、分析技术系统存在问题,定位问题所在子系统,对问题进行准确的描述。(建议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工程描述方式,定语修饰词尽可能少。) 5、分析技术系统应改善的特性,并确定欲改善的工程参数。 6、分析伴随技术系统的改善而被恶化的特性,并确定欲恶化的工程参数。 7、确定系统的技术矛盾并进行描述。 (1)根据欲改善的工程参数和被恶化的工程参数说明系统的技术矛盾; (2)如果所确定的矛盾的工程参数是同一参数,则属于物理矛盾,采用分离原理解决; (3)对技术矛盾进行反向描述,分析技术矛盾确定的合理性。 8、利用阿奇舒勒矛盾矩阵查找解决技术矛盾的发明原理。 (1)根据改善的工程参数、恶化的工程参数查找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确定推荐的发明原理;

(2)按照发明原理的名称,查找对应发明原理的详解。 9、逐一讨论推荐的发明原理应用的可能性(如果所查找到的发明原理都不适用于具体的问题,需要重新定义工程参数和矛盾,再次应用和查找矛盾矩阵)。 10、确定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并评价系统的理想化水平。 11、撰写格式要求 (1)报告内容充实,条理清楚,论述充分,字数不少于3000字; (2)格式要求:正文为宋体四号字,行距为1.5倍,段前距、段后距为0,首行缩进2字符;一级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字,行距为1.5倍,段前距、段后距为1.5,首行缩进2字符;二级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行距为1.0倍,段前距、段后距为1.0,首行缩进2字符;公式需采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图表要求清晰准确。

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

1、思维的特点是(ABCDE) A.间接性 B.抽象性和概括性 C.逻辑性 D.问题性和目的性 E.借助语言来实现 2、思维活动的构成要素有(ABC) A.思维的对象 (思维什么) B.思维的主体 (谁在思维) C.思维的方法 (怎样思维) 3、思维方法的基本性质是(ABCD) A.思维方法具有主观性 B.思维方法的基础和源泉是客观的 C.思维方法的发展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思维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有其客观性 4、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ABCDE) A.独立性(求异性),即积极地求异,与众人、前人有所不同,独具卓识。 B.连动性(联想性),即由此及彼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往往出自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C.多向性(发散性),即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D.跨越性(反常性),即越出常规,超越一般的逻辑推导规则和通常的实践进程,另辟溪径,走出新的路子;或跨越时间进度,省略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前进性;或跨越转换角度,省略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思维步骤,加大思维的跳跃性、灵活性。 E.综合性(统摄性),即统摄前人成果、统摄多种思维形式和方法、智慧杂交的性质。 5、创新思维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时期(ABCD) A.准备期。 B.酝酿期。

C.明朗期。 D.验证期。 6、创新思维必须以逻辑为基础,这是因为:(ABC) A.只有经过逻辑训练,熟知逻辑规则,才能超越逻辑,达到更高境界。 B.逻辑思维倾向于人类共同的知识领域,创新思维倾向于人类个体的心理领域;个人创造力的激发,必须基于对人类普遍知识的掌握,离开生生不已的人类知识海洋,再良好的个体心理思维素质也激发不出创新性。 C.在科技史上,无数事例证明:创造想象力的强化往往归功于逻辑思维的训练。 1、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活动(A) A.正确B.错误 2、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思维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A) A.正确B.错误 3、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达到一定思维目的的途径、手段和办法。(A) A.正确B.错误 4、创新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智力品质,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选择、突破和重新建构已 有的知识、经验和新获取的信息,以新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及规律,并进一步提出具有独特见解的符合人文精神的具有主动性和独特性的复杂的思维过程。 (A) A.正确B.错误 5、创新思维方法就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必要手段和工具。它是人们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所运 用的方法,是多种思维方法或思维素质的综合运用。(A) A.正确B.错误 2、置换思维模式有4种:(全选) ⑴轮换 ⑵对换 ⑶倒换 ⑷替换 移植法可分为三类:(全选)

培养小孩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方法

培养小孩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方法 1.求异型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 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 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例如: ①16减去10 等于几? ②16减去10 还剩多少? ③16与10 的差是多少? ④10与什么数的和是16? ⑤16比10 多多少? ⑥10比16 少多少? ⑦16减去什么数等于10? ⑧10加上什么数等于16? 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2.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 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 的算式来。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 只零件任务,甲每天加工10 只,乙每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 天完成,乙独做15 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3.递进型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 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一类题时,叮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教师不要越俎代疱,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逆反型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 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

创新思维的方法与训练的培训

创新思维的方法与训练第一章.企业发展急需创新思维与管理 一.企业发展阶段及其阶段性问题 1、初创阶段(1-3年)生存危机 案例:阿信卖饭团子 2、中小型企业阶段(3-5年)领导能力危机 案例:三个和尚振兴庙宇的故事 案例:四通的故事—中关村大裂变 3、大中型企业阶段(5-7年)竞争危机 案例:网景状告微软,美国微软公司的拆分案 4、大巨型企业阶段(7年以上)企业文化危机 案例:美国安然公司的丑闻 案例:八佰伴倒闭 案例:爱多VCD的悲哀 二.中国企业30年发展的启示—急需创新型人才 1.中国企业的达利克摩斯之剑 2.中国呼唤高素质的中高层职业经理人 案例:中国B企业 案例:某国A企业 3.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排名 启示:中国企业急需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三.我们应有的正确的创新理念

1.创新是简单的、容易的,我也能创新 2.创新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形成创新的习惯 3.创新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时时处处都有创新 4.创新要敢于尝试、大胆想象 游戏:踩报纸 5.创新在全球化和微利时代对个人与企业极端重要第二章.建立创新思维的心智模式 一.树立阳光心态 1.天生我才必有用 打破不可能思维 教学录像:脚比手更灵活 2.自激起创新欲望 案例:大发明家爱迪生 二.排除各种思维障碍 习惯性思维障碍 直线型思维障碍 权威型思维障碍 从众型思维障碍 书本型思维障碍 自我中心型思维障碍 经验思维障碍? 定势思维障碍

其他类型的思维障碍 三.学会超越并寻找创新点 1.超越什么 超越理论 超越习惯 超越经验 超越自满 超越现实 案例:毛泽东搞革命 2.寻找创新点 客观需要激发创新 技术进步促进创新 公平竞争驱动创新 创新技法协助创新 案例:索尼发明随身听 四.创新思维是对传统思维障碍的突破 寓言:飞不出瓶口的蜜蜂 案例: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 超越传统游戏:分图游戏 创新思维游戏:解绳游戏 五.创新思维经常使用的心智模式 敢为天下先——创新的独创性

情境领导课程大纲(1)

张理军博士的七个习惯课程之一 风靡全球,“财富500强”经理人必修课——情境领导 没有一种领导方式可以适用于所有情境! 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领导力大师、情境领导(Situational Leadership—SL)创始人保罗?赫塞博士(Dr. Paul Hersey)认为:好的经理不应只是一个命令者,他在领导团队时不应一成不变,而应随着情境(任务、目标及完成此目标的员工和环境)的不同来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 40多年来,《情境领导》课程风靡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千万经理人正在使用它,受到了包括通用电器、IBM、微软、通用汽车、苹果电脑、三星、埃克森美孚石油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联想集团、神州数码、慧聪网、阿里巴巴、国家电网、东方航空、万科集团、华润地产、新东方教育集团等上万家中国优秀 企业的广泛欢迎。

一、关于情境领导○R 情境领导模式由世界领导力大师、世界组织行为学大师保罗·赫塞博士领导创立。 1969年,保罗·赫塞博士(Dr. Paul Hersey)出版经典之作《管理与组织行为》(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并在书中全面阐述了情境领导模式,为古老的领导话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从而受到西方企业的大力关注。时至今日,本书译成14种语言,全球销量达到数百万册。 1975年,赫塞博士创立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CLS),并正式注册Situational Leadership 商标。 时至今日,全球已有1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经理人接受过这一培训并在应用此模式,情境领导已成为全球职业经理人的成功之选。 情境领导是同时关注绩效和部属的实用型领导技能,它主张根据情境的不同,通过对被领导者准备度的判断来使领导者适时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这种领导方式有助于经理人带领部属取得最佳绩效,从而提高部属满意度,并实现团队的持续成长。 二、课程价值 ?这是一门管理技能提升课程 ?这是一门执行力课程 ?这是一门领导艺术课程 ?这是一门人际关系课程 ?这是一门授权技能课程 ?这是一门员工激励课程 ?这是一门沟通技巧课程 三、讲师介绍 张理军博士,企业家型讲师,实战型专家,《情境领导》课程讲 师,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认证的授权讲师。曾任大型企业集团总 裁。过去20年来,张博士一直从事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和企业管 理咨询活动。对于领导力理论、管理心理学、教练技术在企业管 理中的应用有着深入研究。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幼儿数学思维训练方法 本文适合幼儿园大班以上孩子的家长尤其是小学生家长阅读, 数学能力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运算能力,一个是思维能力。 运算能力是一种低级能力。强调记忆、熟练度(复杂运算需要一些技巧), 思维能力是一种高级能力,强调借助抽象的数字符号、概念进行思考与推理。 运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重要,这个话题以后再谈,今天先谈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维的基本功是数数。每个数的音、形、义要弄清楚,不是从1数到9就可以了,还要知道每个数字对应的具体数量。 数数这关过后,就可以进入加法的学习。 对成人来说,我们看到“3+5=8”这个等式,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把这个抽象的等式具体化为:三个XX加上五个XX是八个XX 而进一步具体化则会得到: 三个香蕉加上五个香蕉是八个香蕉 ?三匹马加上五匹马是八匹马 ?三只猴子加上五只猴子是八只猴子 如果把数字进行替换,如:5+6=11。便可以生成无数的具体表达。 数学符号的意义就是把无限的具体事物进行高度概括。虽然看起来抽象,来源却是具体的。 而数学思维,就是把各种具体事物及其关系,用抽象的数字符号表达出来。 锻炼孩子的思维其实并不难。孩子们平时做的数学应用题本质就是一种数学思维训练。 家长可根据上述原理,有意识的自编应用题,来训练孩子的数学思维,比如: ?三只猴子加上两只两只猴子,是多少只猴子? ?笼里有三只猴,又来两只,共几只?(虽没提到“加”这个词,但暗含了这个思维) ?我有两支笔,张阿姨又给了我三只,我现在有几只? ?蜘蛛有八条腿,蜈蚣有100条腿,一共有多少条腿? ?我早上走了十分钟,晚上走了二十分钟,一共走了多长时间?

《创新思维与创新工具应用》

创新思维与创新工具应用 课程背景: 互联网时代,企业能够在竞争积累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在模式、产品、营销、管理方面不断创新,快速影响市场,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创新能力成为了关系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企业依靠员工的来经营,具有创新思维的员工是企业的巨大财富。本课程为企业员工提供系统的创新思维和创意工具应用训练,帮助员工建立创新思维,掌握创意工具,全面提升个人创新的能力,进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创新能力。 谁说创新思维不能通过学习获得,请走进本课程。 课程收益: 1.实战演练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 2.深入分析和解读优秀的企业创新案例,开拓学员视野; 3.通过现场实战演练,系统掌握创新思维与创新的方法和工具。 授课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销售、研发、生产、运营等部门管理人员 授课方式:讲师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导引:创新经济时代解读 1.创新故事:苹果手机与产品价值链解读 2.视频观赏:CCTV2《创新之路:一个人的力量》(3分钟) 3.创业人物:世界需要更多乔布斯 4.新产品对企业业绩贡献的数据分析 第一讲:创新思维训练 一、创新思维测试 1.小游戏:思维定式是创新的最大阻力 2.案例研讨:可口可乐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是谁(思维定式很可怕)

3.创新的概念和分类 4.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创新 5.创新的目的是价值创造 第二讲:创新工具应用 一、头脑风暴法 1.头脑风暴的实施步骤 2.案例研讨: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 3.头脑风暴实战应用 二、减法策略 1.减法策略的实施步骤 2.减法策略案例分享 3.减法策略实战应用 4.实战演练:应用减法策略进行流程创新 三、除法策略 1.除法策略与案例分享 2.除法策略案例分享 3.实战演练:创意一款车里使用的健身器材 四、开放式创新工具 1.开放式创新的定义与工具 2.案例研讨:海尔的开放式创新 3.案例研讨:猪八戒网的众包模式 4.实战演练:为某产品设计开放式创新的方法 五、跨界学习 1.万达商业模式深入解读 2.模仿万达模式的跨界学习案例 3.带融资方案的营销策略案例解读 4.为什么跨界学习容易带来垫付 5.跨界学习的实施步骤 6.实战演练:我们可以跨界学习的企业和方法 六、基于用户痛点的产品创新

免费专享-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题

一、找规律填数 把一些数排队,让我们在后面接着再写几个数,有的看一眼就能填出来,有的则要仔细观察, 找准了规律,才能准确地接着填数。 一起做 【例1】先找出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提示:把这些数一个挨一个比较,发现: (1)题中的数是从小到大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 )。 (2)题中的数是从大到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 )。 【例2】根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在空格里填数。 提示:隔一个数一看,很容易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了。 20 18 16 6 9 1 2 15 5 19 17 ( ) 21 10 15 ( ) 12 14 16 18 ( ) 5 5 5 5 ( )

【例3】空格里应该填几? 提示:把前面相邻的两个数连加,很容易发现规律。 【例4】找出规律,把图形中的数补充完整。 (1) (2) 提示:把每个图中的数按所在的位置,相加或相减,就会发现数的排列规律了。 我能行 1.找规律填数。 12 14 5 7 19 13 12 6 15 8 4 13 17 2 3 5 8 2 2 4 6

⑴ 4,5,6,7,8,9,( )。 ⑵ 1,3,5,7,9,( ),13。 ⑶ 20,18,16,14,12,( )。 ⑷ 1,3,6,10,15,( )。 ⑸ 15,10,13,10,11,10,( ),( )。 ⑹ 1,13,2,14,3,15,( ),( )。 ⑺ 1,4,7,10,13,16,( )。 ⑻ 10,20,11,19,12,18,( ),( )。 ⑼ 1,5,9,13,17,( )。 ⑽ 1,47,2,46,3,45,4,44,( ),( )。 2.找出规律,在“?”处填上合适的数。 3.根据图中已知数的规律,填出空格里的数。 4.找出规律,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 14 2 7 5 13 3 6 4 ? 2 5 8 17 3 6 ? 2 5 1 6 2 6 2 7 3 2 6 4 ? 5 2 ? 7 5 8 4 2 8 10 6 13 15 25 27 11 13 20 22 ? 12 25 16 9 ? ? 11

黄河科技学院 创新思维测试题说课讲解

1、思维的超越性表现在(ABC ) A、超越时间 B、超越空间 C、超越客观事物 2、选择你认为与创造力成正相关的形容词有哪几个?(ABC ) A、有能力的 B、兴趣广泛的 C、个人主义的 3、影响中国孩子想象创造能力的因素很多,请你做出选择(ABCD ) A、传统教育忽视个性培养 B、学前教育过度灌输知识 C、应试教育 D、过度追求心灵过滤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思维的超越性是绝对的错误 2、创新能力应当从少年时期抓起()正确 3、创新能力应当从学习知识之后的中年人抓起()错误 4、情商是完美人格、高尚品质、科学思想的融合,它是影响一个人未来发展关键性的品质要素正确 1、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是哪一个?(C ) A、儒家文化复兴 B、生物与遗传工程 C、思维创新 D、电脑与信息 1、选择你认为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做好哪样角色?(ABC ). A、创新的践行者 B、创新的发现者 C、创新的传导者 D、创新史著作编撰者 2、选择《创新思维》课程设置的目的,下面说法哪个正确?(ABCD ) A、启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意识 B、培养敢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C、锻炼开拓创新的实践能力

D、成为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任何创新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个人心理环境正确 2、思维创新是一种自己难以当家做主的活动错误 3、培养创新精神与传授知识理论同样重要正确 1、思维对象有无穷多的特点,选择出你认为正确的说法(ABC ) A、数学无穷多 B、属性无穷多 C、变化无穷多 D、原因无穷多 2、喝醉的因素很多,防酒醉的方法也很多,选择你认为正确的(ABCD ) A、酒的数量 B、酒的度数 C、人的身体状况 D、喝酒时吃的菜 3、选出正确的观点?(ABCD ). A、珍珠是象征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装饰物 B、珍珠是磷酸盐和磷酸钙的混合物 C、珍珠是贝壳类动物所产生的带病态性质的分泌物 D、珍珠是一滴固化了的露水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创新思维训练(第四讲)讲课讲稿

创新思维训练 主讲人:尤飞 第四讲发散思维训练 一、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多向思维”或“扩散思维”,是指从所给的某一信息、某一事物中想象出各种可能,各种用途;以一个问题为中心,思维路线向四面八方扩散,形成辐射状,从不同方面思考同一问题,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扩大优化选择的余地。 例l:红砖都有什么用途呢? 从建筑材料方面发散思维——盖房子(包括盖大楼、宾馆、教室、仓库、猪圈、厕所……)、铺路面、修烟囱等; 从砖头的重量方面——压纸、腌菜、凶器、砝码、哑铃练身体等; 从砖头的固定形状方面——尺子、多米诺骨牌、垫脚等; 从砖头的颜色方面——水泥地上当笔画画、压碎做红粉、做指示牌、磨碎掺进水泥做颜料等; 从砖的硬度方面——凳子、锤子、支书架、磨刀等; 更可突发奇想——刻成一颗红心献给心爱的人、在砖上制成自己的手、脚印变成工艺品留念。 例2:铅笔的用途 有的人仅知道铅笔只有一种用途——写字。通过发散思维,人们还可知道铅笔还能用来替代尺子画线,作为礼品送朋友表示友爱,当作商品出售获得利润,铅笔芯磨成粉后做润滑粉,演出时临时用来化妆,削下的木屑做成装饰画,当作玩具的轮子,在野外缺水时抽掉笔芯当作吸管喝石缝中的水;在遇到坏人时削尖的铅笔还能作为自卫的武器等。 二、发散思维训练要点 1、发挥想象力 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向四面八方任意地展开想象时,也就是在进行发散思维。 一位妈妈买回一条活鱼,女儿走过来看妈妈杀鱼。妈妈看似无意地问女儿:“你想怎么吃?”“煎着吃!”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妈妈又问:“还能怎么吃?”“油炸!”“除了这两种,还可以怎么吃?”女儿想了想:“烧鱼汤。”妈妈穷追不舍:“你还能想出几种吃法吗?”女儿眼睛盯着天花板,仔细想了想,终于又想出了几种:“还可以蒸、醋

创新思维训练游戏常用练习方法

创新思维训练游戏常用练习方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创新思维训练游戏常用练习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逻辑思维(Logical thinking),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规定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它是人的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每一天都在不断的创新,不断地进步。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社会需要一些新的东西来推动其发展,同时要想取得成功也就一定要有足够的创新思维。如果一味的模仿前人的脚步,只能落后于人,很难取得突破。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领时代的发展,取得成功。下面分享一下非常有效地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方法/步骤 无论做什么事都是要坚持,持之以恒才是做事成功的法宝,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也是一样,绝不是一朝一夕即可成功的。这一点使我们都知道的,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却没有几个人,因为我们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就会找各

种理由让自己放弃,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本性,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他们不会找理由为自己的开脱,他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坚持做自己的事上,而不是去考虑别人会如何看自己。真正的赢家就要有一种忘我的精神。下面开始介绍一种非常有效地方法:求同——求异——求合创新思维训练法。 从字面上我们也大体能够理解这个方法的含义,大体思路就是培养一个善于发现的习惯,善于在生活中找到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相同事物的不同点,并且发现生活中各事物的联系,以创新的视角来发明创造新的事物。下面介绍具体的方法: 首先,在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在脑海里想出四种完全没有联系的事物。比如一本书、金项链、一瓶可乐、一台电视。在我们睡醒的时候头脑里是很空旷的,这时进行思维的训练就好像新生儿一样,极大程度上的锻炼了你的思维,是你的神经在昏昏欲睡中清醒过来,在你醒来想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抓住你的第一感觉,不用特意去想某个事物,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可以。 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将他们进行分类,每两种事物都要能归到一类且与另外两类不同。比如: 1、金项链和电视属于贵重物品,书和可乐比较便宜。 2、书和电视可以承载大量的信息,戒指和可乐不能。 3、电视和可乐属于新兴事物,书和金项链很久以前就有等。 开始我们进行训练的时候会感觉很费力,这时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长时间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只要我们去想,就一定会找到。万物之间都是有联

思维创新与创新工具-莫勇波老师

思维创新与创新工具 课程背景: 自从创新大师熊.彼特和管理大师德鲁克相继提出思维创新与管理创新概念后,关于思维创新的课程就开始兴起,1964年戈登设计了“发散思维训练”课程,著名创造学专家威廉姆斯则在八十年代后正式创立创新思维训练课程,并使其逐渐成为风靡西方的思维创新训练性课程。该课程引导学员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意识与思维,不过有些人的创新意识与思维可能深藏于大脑中,或者仅仅被开发了5%左右,系统的激活和训练未被开发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将是我们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让我们通过系统的思维创新训练,激发大脑的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创新的围墙,让思维创新成就企业创新!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人员,以及所有渴望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以及决策能力的人员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方法:理论讲授,视频分享, 案例分析,头脑风暴,工具介绍,工具演练,互动讨论,讲师点评,改善计划; 课程收益: 1.指导学员跳出思维定势,扩展创新视角,确立创求异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力;2.培养思维发散性灵活性,掌握各种创新性工具,塑造创新的能力; 3、开发全脑潜能,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成就创新思维; 4.学会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建立高效率与高价值的创新能力。 提供工具: 1.求异创造法 2.头脑风暴法 3.未来信息交合法 4.检核表法 5.和田十二法 6.列举法 7.组合法 8.仿生法 9.微创新法10.独辟蹊径法11.逆向反转法12.曼陀罗图法

13.莲花图法14.思维导图法15.鱼骨图法16.力场分析图法17.系统图法 课程大纲: 领导训导:强调学习的意义和纪律 导入:思维创新的力量 1.何为思维创新? 2.思维创新的力量 3.思维创新的特点与原则 人人皆可创新 本讲收获:理解创新的重要性,树立人人皆可创新的信念 第一讲:突破创新的思维障碍 一、思维创新的思维障碍种种 1.惯性思维 固有思维产生的原因:过去经验、注意力导向、参照物 2.迷信思维 3.从众思维 4.自卑思维 5.麻木思维 6.谨慎思维 上述思维形式的案例分析;创新思维能力测试和评价;思维突破的练习。 二、创新思维的必要心态 1.洞悉未来---做一个未来学家 2.价值原则---有价值的创新才有意义 3.新颖实用---新的体验,新的感觉 4.简单是美---“傻瓜机”出现的道理很简单 5.接受风险---怕风险就难有创新 本讲收获:突破阻碍创新的种种心理障碍,树立创新思维的必要心态 第二讲:思维创新及创新工具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讲座心得

《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讲座心得 2012年4月21日、22日公司组织管理人员培训,请梁作民教授讲了《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梁红武教授讲了《国学思想的智慧借鉴》,杨松讲了《中国式绩效管理》,学习后深有体会,把所学的心得做以下汇报: 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 人类是一种有头脑会思维的动物,思维是人类最主要的秘密,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新,即构想一种目前现实中还不存在的东西,人化自然中的新事物总是直接来自于人的头脑。 对于个人来说,创新性的思维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是旧方法的改变和新方法的建立往往需要长期主动自觉的训练过程。科学的训练让头脑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速变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国社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新问题,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旧理念并建立相应的新理念才能加以应对。 “头脑就是资源”。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的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智力的竞争,是头脑的竞争。为了了赢得竞争必须关注自己的思维方法,破除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的思维束缚,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头脑这座宝贵资源。

“不断淘汰自己”。在社会领域,信息社会初露端倪,各种新事物铺天盖地涌过来,知识折旧逐渐加速,使得我们每天都要面临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崭新世界。于是仅仅依靠以往的老经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有主动淘汰那些已经过时的知识和理论,不停地学习再学习,才能跟得上信息社会的步伐。 “做世界公民”。在全世界的范围里,全球化正在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把每个民族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我们华夏文化也正在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流文化,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甚至只是一套小房间。这就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必须站在世界公民的高度,才能真正看穿事物的本质,抓住其来龙去脉。 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每位有志之士都应该建立一种新的个人发展理念:有智慧者事竟成! 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大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能防止出现一些思维定势,就能做到人多智慧多。 1、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

《创新思维训练》

能拓——创新思维训练 课程背景: 想知道如何变得更加聪明吗?聪明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聪明,这体现在: ●面对问题不会束手无策; ●面对选择可以清晰自己的需要; ●面对会议交流你可以更迅捷、更独特、更全面或更深入的表述你的见解; 你的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充满诗意与获得感;你的工作得心应手,一切皆为你开启!本课程就是给于参训人员一个思维拓展的训练,让你的思考被点燃,并激发,并引导。 课程收益: ▲懂得人与人的不同主要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正是这种差别才造就千差万别的人生。创新思维在每一个人身上体现不同,但真真正正的存在,亟待被唤醒; ▲掌握常见的思维方法,理解慢动作思考对思考的积极意义; ▲掌握有创造力的思考需要的独特气氛,掌握创新的元素、准则、领域; ▲掌握置换、增删、扩缩、组分、复制等思考技巧; ▲初步建立转换桥思维的技术; ▲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学习全新的认知颠覆突破对解决问题的意义;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内有创新需求的领导或员工 课程方式:讲解+测试+练习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第一天:创新认知,技能基础,创意涌现第一讲:认知能拓创新思维课程 一、学习准备—自我介绍 二、课程介绍 1. 能拓创新思维的课程来源 2. 课程定位与问题汇总 3. 企业管理者的需求 4. 本课程的学习原则 5. 能拓创新的要素、准则和领域 第二讲:创新思维方法回顾 一、寻找智慧故事的规律 1. 你曾经听到过的智慧人士是谁? 2. 有什么经典案例? 二、创新思维的原理 测试:思维拓展度测试 1. 创新方法溯源 2. 主要创新方法介绍 练习:思维与训练 3. 思维的基础 4. 思维的辐射与突破 5. 情景在思维创新中的意义 练习:你观察到什么 6. 摒弃创新思维的误区 第三讲:创新的目标实现路径 一、你想要的是什么 1. 更快的思考——速度 2. 更缜密的思考——全面和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